編輯推薦:河 北教育出版社今年重新校對整理斷版10多年的《巴赫金全集》(七卷本), 新增中譯本第七卷。此次新增卷本,收入了巴赫金於上世紀二十年代所做的俄國文學家庭講座筆記,和1958--1959年間於摩爾達瓦大學文史系所做的外國 文學講課筆記。其中的「【第五卷】 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巴赫金訪談錄」與 「【第六卷】拉伯雷的創作與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民間文化」絕對是中外文系、文化研究者必讀的經典叢書。 內容簡介:現 在擺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個相對完整的中文版《巴赫金全集》(七卷本)。說它相對完整,主要是我們沒有將巴赫金某些著作的異文、作者寫作的備用提綱、簡短筆記 收入中文版全集。此次修訂,新增中譯本第七卷內容,收入了巴赫金於上世紀二十年代所做的俄國文學家庭講座筆記,和1958--1959年間於摩爾達瓦大學 文史系所做的外國文學講課筆記。它們雖非巴赫金原著文本,但俄文版《巴赫金文集》將俄國文學講座筆記作為“附錄”收入了第二卷,並做了詳細深入的註釋。為 了方便中國廣大研究者需要,我們將其與《巴赫金全集》原第四卷有關內容合併,結為第七卷,作為新的《巴赫金全集》(七卷本)出版。
本書包括巴赫金的哲學美學、語言哲學、小說理論、文本對話、人文科學方法論、詩學與訪談錄、拉伯雷研究等方面的內容。這是巴赫金的著作第一次在中 國全面推出。巴赫金是前蘇聯的一位哲學家、語言學家、符號學家、歷史文化學家、美學家、文藝理論家,在多種學科領域卓有建樹。他倡導的交往對話主義,成為 一種獨特的哲學思想,滲入多種學科,深刻地影響著人文科學的發展。如今,巴赫金被普遍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作者簡介:巴 赫金MM Bakhtin (1895~1975),蘇聯文學理論家,批評家。 1895年11月17日生於奧勒爾市一銀行職員家庭,1975年5月16日卒於莫斯科。 1918年畢業於聖彼德堡大學文史系。後曾在維爾城一中學任教,1920年秋轉往維捷布斯克教授文學和美學。從這時期開始了哲學和人文科學諸多領域的研究 工作。 1923年因病辭職治療。 1924年去彼得格勒供職。 他前期著作有《藝術與責任》、《語言創作的方法問題》等。 1929年發表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創作問題》(1963年修訂版更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是他的主要力作,內中提出「複調小說」理論,為他 獲得世界性聲望奠定了基礎。他在1929年政治運動時曾遭到監禁和流放,此後境遇坎坷,但仍以頑強毅力堅持研究工作。 30年代寫成《拉伯雷與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代的民間文化》。 1945年起應邀到摩爾達維亞師範學院任俄羅斯和外國文學史教研室主任,1961年退休。其間同時進行他所稱的「元語言學」研究。 1969年起定居於莫斯科。
圖書目錄:理論是可以常青的——論巴赫金的意義 藝術與責任 論行為哲學 緒論 第一部 審美活動中的作者與主人公 第一章 (缺) 第二章 (片段) 第三章 主人公的空間形式 第四章 主人公的時間整體(內在之人——心靈問題) 第五章 主人公的涵義整體 第六章 作者問題 第七章 俄國文學中作者與主人公問題(缺) 話語創作美學方法論問題 第一部 文學作品的形式、內容與材料問題 第一章 藝術學與普通美學 第二章 內容問題 第三章 材料問題 第四章 形式問題 弗洛伊德主義批判綱要 第一編 弗洛伊德主義與當代哲學、心理學思想流派(批評原則) 第一章 弗洛伊德主義的基本思想主題 第二章 當代心理學的兩種流派 第二編 弗洛伊德主義闡釋 第三章 無意識和心理動力 第四章 無意識內容 第五章 精神分析方法 第六章 弗洛伊德主義的文化哲學 第三編 弗洛伊德主義批判 第七章 弗洛伊德主義是主觀心理學的變種 第八章 心理動力是思想觀念動機的鬥爭,不是自然力量的鬥爭 第九章 作為思想觀念的意識內容 第十章 評對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辯護 題註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