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史記探源

Ken 送史記探源 (崔適)等

作  者:崔适 著,张烈 黠校

崔適(1854-1924),近代經學家,受教于俞樾,治校勘訓詁之學,與章太炎是同門兄弟。他的“今文經學”思想對顧頡剛影響極大。其主要著作有《春秋復始》、《史記探源》、《五經釋要》、《論語足徵記》等。

崔適(1854—1924),近代經學家,受教于俞樾,治校勘訓詁之學,與章太炎是同門兄弟。他的主要著作有《春秋復始》、《史記探源》、《五經釋要》、 《論語足徵記》等。
這本《史記探源》的核心思想,就是崔適的學術傾向——“今文經學”。他認為《史記》本為今文學,由於劉歆和後人的篡改,乃雜有古文。
他的學術影響了課堂上的一位學生:顧頡剛,顧頡剛成為疑古史派的領袖,崔適功不可沒。
胡適曾經開過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裏面不含司馬遷的《史記》,但有崔適的這本《史記探源》。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86

卷一 序证
要略
*乱
春秋古文
终始五德
十二分野
变象互体
告则书
官失之
古文尚书




史記探源卷一 序證
要略
竄亂
春秋古文
終始五德
十二分野
變象互體
告則書
官失之
古文尚書
書序
古文
傳記寓言
漢書
麟止後語
補缺
史記探源卷二 十二本紀
五帝本紀第一
夏本紀第二
殷本紀第三
史記探源卷三 十二本紀
周本紀第四
秦本紀第五
秦始皇本紀第六
項羽本紀第七
高祖本紀第八
呂后本紀第九
孝文本紀第十
孝景本紀第十一
孝武本紀第十二
史記探源卷四 十表
三代世表第一
八書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八書六國表第三
八書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八書漢興以來諸侯年表第五
八書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八書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八書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八書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八書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八書
八書禮書第一
八書樂書第二
八書律書第三
歷書第四
天官書第五
封禪書第六
河渠書第七
平準書第八
史記探源卷五 三十世家
吳太伯世家第—
齊太公世家第二
魯周公世家第三
燕召公世家第四
陳杞世家第六
衛康叔世家第七
宋微子世家第八
史記探源卷六 三十世家
晉世家第九
楚世家第十
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
鄭世家第十二
趙世家第十三
魏世家第十四
韓世家第十五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孔子世家第十七
陳涉世家第十
外戚世家第十九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荊燕世家第二十一
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
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絳侯世家第二十七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三王世家第三十
史記探源卷七 七十列傳
伯夷列傳第一
老莊申韓列傳第三
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伍子胥列傳第六
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商君列傳第八
蘇秦列傳第九
張儀列傳第十
樗裏子甘茂列傳第十一
穰侯列傳第十二
孟子茍卿列傳第十四
孟嘗君列傳第十五
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
信陵君列傳第十七
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范雎蔡澤列傳第十九
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田單列傳第二十二
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
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
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史記探源卷八 七十列傳
張耳陳余列傳第二十九
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韓王信列傳第三十三
田儋列傳第三十四
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
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
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季布樂布列傳第四十
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
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
田叔列傳第四十四
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
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匈奴列傳第五十止
衛將軍列傳第五十一
平津侯主父偃列傳第五十二
南越尉佗列傳第五十三
東夷列傳第五十四
北韓列傳第五十五
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
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
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
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汲鄭列傳第六十
儒林列傳第六十一
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大宛列傳第六十三
遊俠列傳第六十四
佞幸列傳第六十五
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日者列傳第六十七
龜策列傳第六十八
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