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農書畫編年圖目》 這套書很草率
胡適在1910年除夕 (2月9日)有日記:
「夜歸,讀《金冬心硯銘》一卷,計九十餘種。硯銘之多,無如此君矣。其文或頌或規,亦莊亦諧,要皆成一家言也。」
"攜燈畫竹到天明" 董橋《跟中國的夢賽跑》
----《金農書畫編年圖目》 上下 北京:人民美術 2007
相傳揚州八怪之一的金冬心,對硯情有獨鐘,他收藏的精硯、美硯、名硯達二百多方。 文人不僅愛硯、藏硯,大都喜歡把座右銘刻在硯上,亦稱硯銘。 ...
金農《冬心齋硯銘》自序有云:
文房之用,畢世相守。尊如嚴師,密如執友,寶如球璧琬琰,護如頭目腦髓者,惟硯為然。墨次之,筆與紙又次之。
金冬心《缺角硯銘》:“頭銳且. 禿,不修邊幅,腹中有墨君所獨。”
《冬心畫譜》王其和 點校 篡注,濟南:山東畫報社,2010,頁66-67等。
其名冬心者,取崔國輔「寂寥抱冬心」之語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集部》
華光長老*寫橫枝,說與西江癩阿師。今日風前呵手畫,幾回錯認雪飛時。
*華光和尚:北宋畫家仲仁,號華光長老。始創墨梅畫法。(hc改)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頭若有人。清到十分寒滿把,始知明月是前身。
一枝兩枝橫復斜,林下水邊春正奢。我亦騎驢孟夫子*,不辭風雪為梅花。
*指唐代詩人孟浩然。他酷愛梅花,常頭戴浩然巾,在風雪中騎驢過灞橋,踏雪尋梅,成為佳話。
金冬心題記
金冬心題記小文,別具風致,久為世間所重,原刻近已不可見,寒齋所有者只乾隆間花韻軒刊《巾箱小品》本,嘉慶間種榆仙館本,同治壬申桐西書屋本,光緒戊寅當歸草堂本,皆翻刻也。當歸草堂本今收入《西泠五布衣集》中,最易得,魏稼孫編校,便於閱讀,陳曼生本序甚佳,字體與所刻《佛爾雅》相同,古樸可喜,而《畫竹題記》多缺,似不及矣。魏氏附記云:
余為當歸草堂校刊此種,旋得湖州凌子與霞邗上來書云,《冬心畫記》尚有吳門潘氏桐西書屋刻本,時剞劂垂成,道遠不及借校,附記於此。案潘本蓋亦從《巾箱小品》出,而編校不佳,如自寫真題記末一則中匾□者一語,各本均缺中一字,今乃將此三字全刪去,即其一例。惟卷末附刻王笈甫《畫鍾鐘進士像記》二十四則,雖未足與昔耶居士抗衡,亦頗有意思,蓋取其別緻耳。□1939年9月30日刊《實報》,署名藥堂□收入《書房一角》
董橋:
|
10,165
|
|
冬至前三天小慶來看我,說台灣大陸忙完公務繞來香港買些禮物回美國過聖誕。是老學長老高的公子,睽違多年,滿臉風霜,一派老成,眉宇間隱約浮蕩老高當年丰
神。真快,我讀完書那年小慶才四歲,台北信義路小巷裏老高家全是他的吵鬧聲,手拿蠟筆顏色筆到處畫畫,牆上畫,門板畫,椅背畫,連金農墨竹都不放過,地頭
淡淡畫了兩朵小花,老高嚇壞了,趕緊拿去裱畫店裁短些裝進鏡框。小慶說那幅金冬心至今無恙,還掛在美國他父親書房裏,書畫市場紅火,朋友都勸父親送去拍
賣,父親說是爺爺留下來的傳家寶,不捨得。那幅畫小慶手機裏存了照片,他打開給我看,真好,題識很長,墨光鑑人,金農的神品。鄭板橋畫竹一枝一枝瘦骨嶙
峋,金冬心畫竹愛用濕筆,竹葉偏肥,稍帶黑暈,筆力像石濤。《冬心畫竹題記》自序說:「年踰六十,始學畫竹,前賢竹派,不知有人。宅東種植修篁約千萬計,
即以為師。」金冬心的梅花其實更可喜,一圈一圈圈出清白乾坤,聽說代筆多,假的多,我不敢要。我也喜歡他的漆書,可靠的好像也少見,也不敢要。他的詩尤其
好,句句清新,一點古人乾屍影子都沒有,了不得。張大千珍藏金農一幅墨竹,宋紙本,題了七絕一首:
雨後修篁分外青,蕭蕭如在過溪亭。
世間都是無情物,只有秋聲最好聽。
四 十多年前沈茵的舅舅收進大風堂舊藏金農墨梅一幅,畫好詩好,還有張大千藏印,標價貴,買不起,錯過了。舅舅東京買回來的冬心花果冊頁倒歸了父執張作梅先生 了。張先生是大詩人,也迷冬心韻語,主編《中華詩刊》,總編輯室長年掛了一幅金農漆書,橫披,不大,精極了。金農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 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心出家盦粥飯僧。仁和人。仁和是今日杭州。乾隆元年荐舉博學鴻詞科,入京未就而返。嗜奇好古,收金石文字千卷,與印人丁敬相交。 精鑑賞,善別古書畫真贋。工隸書,落筆樸厚,楷書自創隸意,號稱「漆書」。也能篆刻,得秦漢法。詩歌出語不同流俗。五十歲才從事於畫,涉筆即古,脫盡畫家 之習。寫竹師石室先生。畫梅師白玉蟾。鞍馬、佛像人物、山水、花果佈置幽奇,點染冷僻,非復塵世所覩,意為而已。是揚州八怪之一,生平好遊,妻亡無子,遂 不復歸,客揚州最久。卒年七十六。記得老高說早年他學校裏有一位國文老師研究金冬心題畫詞句,課餘愛讀幾段給學生聽,老高抄錄了好幾段說寫得真好,贈鄭板 橋那段最有名,長題收尾說:「余仿昔人自為寫真寄板橋,板橋擅墨竹,絕似文湖州,乞畫一枝,洗我滿面塵土可乎?」文湖州正是宋代畫人石室先生文與可,元豐 初年知湖州,未到任而死,人稱文湖州。善墨竹,姿態瀟灑,疑風可動,是湖州竹派鼻祖,鄭板橋畫竹像他。上個月我在坊間偶得紅木小圓盒,刻鄭板橋竹石,題 「石如叟,竹如孫,或老或幼皆可人」,盒底刻簽名「板橋」二字。木盒當是清季刻工,板橋的畫和字都刻得傳神,幸虧不是紫檀,便宜。小慶看了喜歡,說他也集 藏明清文房木器,都六七十件,連他父親老高愛玩的幾個筆筒都歸了他:「早些年美國各地東方古玩店還找得到幾件,大陸台灣也多,這幾年沒有了,都成奇貨,拍 賣會上炒得高高的。」我說容我先玩玩,下回他再來送給他。金冬心刻過一方印章「不可居無竹」,我們愛木器,不可居無木。冬心印跋說:「居無竹,食無肉,無 竹長俗也,無肉長瘦也。是日西廊分種七竿,適有人餉豚蹄者,予得飽肉,坐於中,刻此印,居然不俗不瘦之人矣。」這樣的題識絕妙,風趣,機伶,多讀心中亮 堂。我的老師亦梅先生常說,中國文字藝術幾經現代文明摧殘,再不虔誠供養好詩文愧對古人。聽說張大千最心儀的畫家金冬心是一個,說「金冬心的畫畫得極其蹩 腳,但是又好得不得了」。又蹩腳又大好,學問甚大,不同一般。小慶來我家那天我剛讀完馮幼衡寫的《形象之外》,寫張大千的生活和藝術,民國七十二年一九八 三台北九歌出版,台灣林彥廷寄贈。馮幼衡是江西九江人,台大外文系畢業,也讀過政大新聞研究所,當過張大千秘書,在摩耶精舍薰陶了好多年。這本書請了臺靜 農先生寫序,題目是〈為藝術立心的大千〉。馮幼衡書裏記張大千論金冬心作品真假寫得實在傳神,值得參閱:
記得有一回我拿了家中一幅金農的佛像去給大千先生評定,這幅畫是父親友人蕭伯伯家藏的珍品,存在家父處,因為蕭伯伯已故去,又沒有家眷,父親想,如將這張畫脫手,也可為故友立一個獎學金,我便攜了去。
那張佛像才張開不到三分之一,大千先生便道:「馮小姐,要我說真話還是假話?」我說:「當然是真話。」
他說:「那就不用看下去,因為這張畫既不是金農畫的,甚至不是他兩個學生代筆的。」
我說:「那怎麼會呢?聽蕭伯伯說,他家已經藏了好幾代了。」他說:「這話倒不假,」大千先生看着那張裱工已舊得褪了色,因年代久遠,顯得有些模糊斑駁的畫面,接着說:「甚至還可能是乾隆以前的畫人畫的,因為金農有名,後來的人就仿金農的字加題上去囉。」
張 大千鑑定古字古畫的本事當代第一,江兆申先生親眼領教多次,每一談起,一臉崇敬。臺先生給馮幼衡寫的序文也說早年陪張大千去台中北溝故宮博物院看畫,但見 每一名蹟到手,隨看隨卷隨時說出此畫的精微與源流,看畫之快,令人喫驚。馮幼衡書裏說大千先生把金冬心的畫歸為三種不同風格:一種是典型金農的畫,筆法生 拙卻有濃厚的金石趣味;第二種是技巧純熟的作品;第三種是介於兩者之間,技巧比第一種好,比第二種差,既非職業畫家之畫,竟有文人畫趣味。張大千還斷定金 農畫債如山,收了人家銀子常常先題好字再差人送給兩個學生項均和羅聘去趕畫。張大千說這兩個學生項均繪畫技巧比羅聘高一籌,羅聘的畫卻更有文人畫的味道。 歸納這番論斷,小慶說萬一遇見一幅羅聘代筆、冬心題字的金農作品他一定買。這樣的作品沈茵客廳裏幾十年前掛過一幅,小中堂,正中三四行題詞,兩三枝梅花的 枝椏遷就題詞剩下的空間婉轉生長,佈局新奇,氣氛清爽,詩和書是主題,畫倒成了陪襯了,一反中國文人畫講究詩書畫三絕的鋪排。那幅金冬心五十年代沈茵舅舅 從東瀛收進來,聽說當時回巴西途經香港的張大千看過,鑑定題字是真金農,梅花是真羅聘。金農漆書的墨色學不來,馮幼衡書裏說他用的墨全是自己特製,墨上一 面書「五百斤油」,一面書「冬心先生」,寫出來的字黑極了,大千先生說:「冬心先生的墨色之黑,只有黑炭可比。」周紹良先生《蓄墨小言》裏收了金冬心五百 斤油墨,汪節庵製,背面題「乾隆丙午年造」,也摹冬心的字。黑炭黑色板滯,金農的墨色倒是格外潤澤,馮幼衡說「這個巧妙大千先生到現在也沒能懂得。」金農 用的毛筆張大千也猜不透「用的是啥子筆」。藝術講究創意。藝術家詩文書畫創意無窮,獨步藝壇,終於不朽。小慶說中國現代畫家他喜歡張大千,喜歡齊白石,喜 歡傅抱石,讀完書出外做事省吃儉用買了這幾位大師幾幅小品,滿足了。他說溥心畬他也收了四五張,迷的是溥先生筆下傳統文人風味,創新不多,擬古到家,同一 輩畫人誰都學不到溥先生盎然的古意和脫俗的清貴:「畢竟是王孫!」小慶說他父親和我是同代人,五十年代尾到台灣讀書的書生,算是最後一葉扁舟上的渡水人: 「你們當然懂得溥先生的心情,」他說。「我不懂。我是渡頭上等不到筏子的人!」小慶近年常常慨嘆他生得太晚了,他老爸聽了眉頭一皺,苦苦一笑,寫了八個字 給他:「因為懂得,所以無語」。 2014年01月12日
雨後修篁分外青,蕭蕭如在過溪亭。
世間都是無情物,只有秋聲最好聽。
四 十多年前沈茵的舅舅收進大風堂舊藏金農墨梅一幅,畫好詩好,還有張大千藏印,標價貴,買不起,錯過了。舅舅東京買回來的冬心花果冊頁倒歸了父執張作梅先生 了。張先生是大詩人,也迷冬心韻語,主編《中華詩刊》,總編輯室長年掛了一幅金農漆書,橫披,不大,精極了。金農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 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心出家盦粥飯僧。仁和人。仁和是今日杭州。乾隆元年荐舉博學鴻詞科,入京未就而返。嗜奇好古,收金石文字千卷,與印人丁敬相交。 精鑑賞,善別古書畫真贋。工隸書,落筆樸厚,楷書自創隸意,號稱「漆書」。也能篆刻,得秦漢法。詩歌出語不同流俗。五十歲才從事於畫,涉筆即古,脫盡畫家 之習。寫竹師石室先生。畫梅師白玉蟾。鞍馬、佛像人物、山水、花果佈置幽奇,點染冷僻,非復塵世所覩,意為而已。是揚州八怪之一,生平好遊,妻亡無子,遂 不復歸,客揚州最久。卒年七十六。記得老高說早年他學校裏有一位國文老師研究金冬心題畫詞句,課餘愛讀幾段給學生聽,老高抄錄了好幾段說寫得真好,贈鄭板 橋那段最有名,長題收尾說:「余仿昔人自為寫真寄板橋,板橋擅墨竹,絕似文湖州,乞畫一枝,洗我滿面塵土可乎?」文湖州正是宋代畫人石室先生文與可,元豐 初年知湖州,未到任而死,人稱文湖州。善墨竹,姿態瀟灑,疑風可動,是湖州竹派鼻祖,鄭板橋畫竹像他。上個月我在坊間偶得紅木小圓盒,刻鄭板橋竹石,題 「石如叟,竹如孫,或老或幼皆可人」,盒底刻簽名「板橋」二字。木盒當是清季刻工,板橋的畫和字都刻得傳神,幸虧不是紫檀,便宜。小慶看了喜歡,說他也集 藏明清文房木器,都六七十件,連他父親老高愛玩的幾個筆筒都歸了他:「早些年美國各地東方古玩店還找得到幾件,大陸台灣也多,這幾年沒有了,都成奇貨,拍 賣會上炒得高高的。」我說容我先玩玩,下回他再來送給他。金冬心刻過一方印章「不可居無竹」,我們愛木器,不可居無木。冬心印跋說:「居無竹,食無肉,無 竹長俗也,無肉長瘦也。是日西廊分種七竿,適有人餉豚蹄者,予得飽肉,坐於中,刻此印,居然不俗不瘦之人矣。」這樣的題識絕妙,風趣,機伶,多讀心中亮 堂。我的老師亦梅先生常說,中國文字藝術幾經現代文明摧殘,再不虔誠供養好詩文愧對古人。聽說張大千最心儀的畫家金冬心是一個,說「金冬心的畫畫得極其蹩 腳,但是又好得不得了」。又蹩腳又大好,學問甚大,不同一般。小慶來我家那天我剛讀完馮幼衡寫的《形象之外》,寫張大千的生活和藝術,民國七十二年一九八 三台北九歌出版,台灣林彥廷寄贈。馮幼衡是江西九江人,台大外文系畢業,也讀過政大新聞研究所,當過張大千秘書,在摩耶精舍薰陶了好多年。這本書請了臺靜 農先生寫序,題目是〈為藝術立心的大千〉。馮幼衡書裏記張大千論金冬心作品真假寫得實在傳神,值得參閱:
記得有一回我拿了家中一幅金農的佛像去給大千先生評定,這幅畫是父親友人蕭伯伯家藏的珍品,存在家父處,因為蕭伯伯已故去,又沒有家眷,父親想,如將這張畫脫手,也可為故友立一個獎學金,我便攜了去。
那張佛像才張開不到三分之一,大千先生便道:「馮小姐,要我說真話還是假話?」我說:「當然是真話。」
他說:「那就不用看下去,因為這張畫既不是金農畫的,甚至不是他兩個學生代筆的。」
我說:「那怎麼會呢?聽蕭伯伯說,他家已經藏了好幾代了。」他說:「這話倒不假,」大千先生看着那張裱工已舊得褪了色,因年代久遠,顯得有些模糊斑駁的畫面,接着說:「甚至還可能是乾隆以前的畫人畫的,因為金農有名,後來的人就仿金農的字加題上去囉。」
張 大千鑑定古字古畫的本事當代第一,江兆申先生親眼領教多次,每一談起,一臉崇敬。臺先生給馮幼衡寫的序文也說早年陪張大千去台中北溝故宮博物院看畫,但見 每一名蹟到手,隨看隨卷隨時說出此畫的精微與源流,看畫之快,令人喫驚。馮幼衡書裏說大千先生把金冬心的畫歸為三種不同風格:一種是典型金農的畫,筆法生 拙卻有濃厚的金石趣味;第二種是技巧純熟的作品;第三種是介於兩者之間,技巧比第一種好,比第二種差,既非職業畫家之畫,竟有文人畫趣味。張大千還斷定金 農畫債如山,收了人家銀子常常先題好字再差人送給兩個學生項均和羅聘去趕畫。張大千說這兩個學生項均繪畫技巧比羅聘高一籌,羅聘的畫卻更有文人畫的味道。 歸納這番論斷,小慶說萬一遇見一幅羅聘代筆、冬心題字的金農作品他一定買。這樣的作品沈茵客廳裏幾十年前掛過一幅,小中堂,正中三四行題詞,兩三枝梅花的 枝椏遷就題詞剩下的空間婉轉生長,佈局新奇,氣氛清爽,詩和書是主題,畫倒成了陪襯了,一反中國文人畫講究詩書畫三絕的鋪排。那幅金冬心五十年代沈茵舅舅 從東瀛收進來,聽說當時回巴西途經香港的張大千看過,鑑定題字是真金農,梅花是真羅聘。金農漆書的墨色學不來,馮幼衡書裏說他用的墨全是自己特製,墨上一 面書「五百斤油」,一面書「冬心先生」,寫出來的字黑極了,大千先生說:「冬心先生的墨色之黑,只有黑炭可比。」周紹良先生《蓄墨小言》裏收了金冬心五百 斤油墨,汪節庵製,背面題「乾隆丙午年造」,也摹冬心的字。黑炭黑色板滯,金農的墨色倒是格外潤澤,馮幼衡說「這個巧妙大千先生到現在也沒能懂得。」金農 用的毛筆張大千也猜不透「用的是啥子筆」。藝術講究創意。藝術家詩文書畫創意無窮,獨步藝壇,終於不朽。小慶說中國現代畫家他喜歡張大千,喜歡齊白石,喜 歡傅抱石,讀完書出外做事省吃儉用買了這幾位大師幾幅小品,滿足了。他說溥心畬他也收了四五張,迷的是溥先生筆下傳統文人風味,創新不多,擬古到家,同一 輩畫人誰都學不到溥先生盎然的古意和脫俗的清貴:「畢竟是王孫!」小慶說他父親和我是同代人,五十年代尾到台灣讀書的書生,算是最後一葉扁舟上的渡水人: 「你們當然懂得溥先生的心情,」他說。「我不懂。我是渡頭上等不到筏子的人!」小慶近年常常慨嘆他生得太晚了,他老爸聽了眉頭一皺,苦苦一笑,寫了八個字 給他:「因為懂得,所以無語」。 2014年01月12日
召應博學鴻詞杭郡金農字壽門別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龍镦仙客、蘇伐羅吉蘇伐羅,早上起來覺得很無聊。
他剛從杭州掃墓回來。給祖墳加了加土,吩咐族侄把聚族而居的老宅子修理修理,花了一筆錢。杭州官員饋贈的程儀殊不豐厚,倒是送了不少花彫和蓴菜,罈罈罐罐,裝了半船。裝蓴菜的瓷罐子裡多一半是西湖水。我能夠老是飲花彫酒喝蓴菜湯過日腳麼?開玩笑!
他是昨天日落酉時回揚州的。剛一進門,洗了臉,給他裝裱字畫、收拾圖書的陳聾子就告訴他:袁子才把十張燈退回來了。是托李馥馨茶葉莊的船帶回來的。附有一封信。另外還有十套《隨園詩話》。金冬心當時哼了一聲。
去年秋後,來求冬心先生寫字畫畫的不多,他又買了兩塊大硯台,一塊紅絲碧端,一塊蕉葉白,手頭就有些緊。進了臘月,他忽然想起一個主意:叫陳聾子用烏 木做了十張方燈的架子,四面由他自己書畫。自以為這主意很別緻。他知道他的字畫在揚州實在不大賣得動了,——太多了,幾乎家家都有。過了正月初六,就叫陳 聾子搭了李馥馨的船到南京找袁子才,托他代賣。憑子才的面子,他在南京的交往,估計不難推銷出去。他希望一張賣五十兩。少說,也能賣二十兩。不說別的,單 是烏木燈架,也值個三兩二兩的。那麼,不無小補。
袁子才在小倉山房接見了陳聾子,很慇勤地詢問了冬心先生的起居,最近又有什麼轟動一時的詩文,說:「燈是好燈!詩、書、畫,可稱三絕。先放在我這裡吧。」
金冬心原以為過了元宵,袁子才就會兌了銀子來。不想過了清明,還沒有消息。
現在,退回來了!
袁枚的信寫得很有風致:「……金陵人只解吃鴨月肅,光天白日,尚無目識字畫,安能於光燭影中別其媸妍耶?……」這個老奸巨猾!不幫我賣燈,倒給我弄來十部《詩話》,讓我替他向揚州的鹺賈打秋風!——俗!
晚上吃了一碗雞絲面,早早就睡了。
今天一起來,很無聊。
喝了幾杯蘇州新到的碧蘿春,念了兩遍《金剛經》,趿著鞋,到小花圃裡看了看。寶珠山茶開得正好,含笑也都有了骨朵了。然而提不起多大興致。他惦記著那 十盆蘭花。他去杭州之前,瞿家花園新從福建運到十盆素心蘭。那樣大的一盆,每盆不愁有百十個箭子!索價五兩一盆,不貴!要是袁子才替他把燈賣出去,這十盆 劍蘭就會擺在他的小花圃葦棚下的石條上。這樣的蘭花,除了冬心先生,誰配?然而……他踱回書齋裡,把袁枚的信攤開又看了一遍,覺得袁枚的字很討厭,而且從 字裡行間嚼出一點挖苦的意味。他想起陳聾子描繪的隨園:有幾顆柳樹,幾塊石頭,有一個半干的水池子,池子邊種了十來棵木芙蓉,到處是草,草裡有蜈蚣……這 樣一個破園子,會是江寧織造的大觀園麼?可笑!1此人慣會吹牛,裝模作樣!他順手把《隨園詩話》打開翻了幾頁,到處是倚人自重,借別人的賞識,為自己吹 噓。有的詩,還算清新,然而,小聰明而已。正如此公自道:「詩被人嫌只為多!」再看看標舉的那些某夫人、某太夫人的詩,都不見佳。哈哈,竟然對畢秋帆也揄 揚了一通!畢秋帆是什麼?——商人耳!鄭板橋對袁子才曾作過一句總評,說他是「斯文走狗」,不為過分!
他覺得心裡痛快了一點,——不過,還是無聊。
他把陳聾子叫來,問問這些天有什麼函件簡帖。陳聾子捧出了一疊。金冬心拆看了,幾封,都沒有什麼意思,問:「還有沒有?」
陳聾子把腦門子一拍,說:「有!——我差一點忘了,我把它單獨放在拜匣裡了:程雪門有一張請帖,來了三天了!」「程雪門?」
「對對對!請你陪客。」
「請誰?」
「鐵大人。」
「哪個鐵大人?」
「新放的兩淮鹽務道鐵保珊鐵大人。」
「幾時?」
「今天!中飯!平山堂!」
「你多誤事!——去把帖子給我拿來!——去訂一頂轎子!——你真是!——快去!——哎喲!」
金冬心開始覺得今天有點意思了。
等著催請了兩次,到第三次催請時,冬心先生換了衣履,坐上轎子,直奔平山堂。
程雪門是揚州一號大鹽商,今天宴請新任鹽務道,非比尋常!果然,等金冬心下了轎,往平山堂一看,只見揚州的名流顯貴都已到齊。藩臬二司、河工漕運、當 地耆紳、清客名士,濟濟一堂。花翎補服,輝煌耀眼;輕衣緩帶,意態蕭閒。程雪門已在正面榻座上陪著鐵保珊說話,一眼看見金冬心來了,站起身來,鐵保珊早搶 步迎了出來。
「冬心先生!久仰!久仰得很哪!」
「豈敢豈敢!臣本布衣,幸瞻丰采!鐵大人從都裡來,一路風霜,辛苦了!」
「請!」
「請!請!」
鐵保珊拉了金冬心入座。程雪門道了一聲「得罪!」自去應酬別的客人。大家只見鐵保珊傾側著身子和金冬心談得十分投機,金冬心不時點頭拊掌,不知他們談些什麼,不免悄悄議論。
「雪門今天請金冬心來陪鐵保珊,好大的面子!」「聽說是鐵保珊指名要見的。」
「金冬心這時候才來,架子搭得不小!」
「看來他的字畫行情要漲!」
稍頃宴齊,更衣入席。平山堂中,雁翅般擺開了五桌。正中一桌,首座自然是鐵保珊。次座是金冬心。金冬心再三謙讓,鐵保珊一把把他按得坐下,說:「你再謙,大家就不好坐了!」金冬心只得從命。程雪門在這桌的主座上陪著。
今天的酒席很清淡。鐵大人接連吃了幾天滿漢全席,實在是沒有胃口,接到請帖,說:「請我,我到!可是我只想喝一碗晚米稀粥,就一碟香油拌疙瘩絲!」程 雪門說一定照辦。按揚州請客的規矩,菜單曾請鐵保珊過了目。涼碟是金華竹葉腿、寧波瓦楞明蚶、黑龍江熏鹿脯、四川敘府糟蛋、興化醉蟶鼻、東台醉泥螺、陽澄 湖醉蟹、糟鵪鶉、糟鴨舌、高郵雙黃鴨蛋、界首茶干拌薺菜、涼拌枸杞頭……熱菜也只是蟹白燒烏青菜、鴨肝泥釀懷山藥、鯽魚腦燴豆腐、燴青腿子口蘑、燒鵝掌。 甲魚只用裙邊。鮕花魚不用整條的,只取兩塊嘴後腮邊眼下蒜瓣肉。車蟲敖只取兩塊瑤柱。炒芙蓉雞片塞牙,用大興安嶺活捕來的飛龍剁泥、鴿蛋清。燒烤不用乳 豬,用果子狸。頭菜不用翅唇參燕,清燉楊妃乳——新從江陰運到的河豚魚。鐵大人聽說有河豚,說:「那得有炒萎嵩呀!——『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 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有蔞蒿,那才配稱。」有有有!隨飯的炒菜也極素淨:素炒蔞蒿薹、素炒金花菜、素炒豌豆苗、素炒紫芽姜、素炒馬蘭 頭、素炒鳳尾——只有三片葉子的嫩萵苣尖、素燒黃芽白……鐵大人聽了菜單(他沒有看)說是「這樣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他請金冬心過目,冬心先 生說:「『一簞食,一瓢飲』,儂一介寒士,無可無不可的。」金冬心嘗了嘗這一桌非時非地清淡而名貴的菜餚,又想起袁子才,想起他的《隨園食單》,覺得他把 幾味家常魚肉說得天花亂墜,真是寒乞相,嘴角不禁浮起一絲冷笑。
酒過三巡,鐵保珊提出寡飲無趣,要行一個酒令。他提出的這個酒令叫做「飛紅令」,各人說一句或兩句古人詩詞,要有「飛、紅」二字,或明嵌、或暗藏,都 可以。這令不算苛。他自己先說了兩句:「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有人不識出處。旁邊的人提醒他:「《紅樓夢》!」這時正是《紅樓夢》大行的時 候,「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不知出處的怕露怯,連忙說:「哦,《紅樓夢》!《紅樓夢》!」下面也有說「一片花飛減卻春」的,也有說「桃 花亂落如紅雨」的。有的說不上來,甘願罰酒。也有的明明說得出,為了謙抑,故意說:「我詩詞上有限,認罰認罰!」藉以湊趣的。臨了,到了程雪門。程雪門說 了一句:
「柳絮飛來片片紅。」
大家先是愕然,接著就嘩然了:「柳絮飛來片片紅,柳絮如何是紅的?」
「無是理!無是理!」
「杜撰!杜撰無疑!」
「罰酒!罰酒!」
「滿上!滿上!喝了!喝了!」
程雪門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謅出這樣一句不通的詩來,正在滿臉紫漲,無地自容,忽聽得金冬心放下杯箸,從容言道:「諸位莫吵。雪翁此詩有出處。這是元人詠平山堂的詩,用於今日,正好對景。」他站起身來,朗吟出全詩:
廿四橋邊廿四風,大家,一聽,全都擊掌:「好詩!」
憑欄猶憶舊江東。
夕陽返照桃花渡,
柳絮飛來片片紅。
「好一個『柳絮飛來片片紅』!妙!妙極了!」
「如此尖新,卻又合情合理,這定是元人之詩,非唐非宋!」「到底是冬心先生!元朝人的詩,我們知道得太少,慚愧慚愧!」
「想不到程雪翁如此博學!佩服!佩服!」
程雪門哈哈大笑,連說:「過獎,過獎!——菜涼了,河豚要趁熱!」
於是大家的筷子一齊奔向楊妃乳。
鐵保珊拈鬚沉吟:這是元朝人的詩麼?
金冬心真是捷才!出口成章,不動聲色。快,而且,好!有意境……
第二天,一清早,程雪門派人給金冬心送來一千兩銀子。金冬心叫陳聾子告訴瞿家花園,把十盆劍蘭立刻送來。陳聾子剛要走,金冬心叫住他:「不忙。先把這十張燈收到廂房裡去。」
陳聾子提起兩張燈,金冬心又叫住他:「把這個——搬走!」
他指的是堆在地下的《隨園詩話》。
陳聾子抱起《詩話》,走出書齋,聽見冬心先生罵道:「斯文走狗!」
陳聾子心想:他這是罵誰呢?
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五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