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Nikos Kazantzakis 作品簡介


 Nikos Kazantzakis 作品簡介

http://en.wikipedia.org/wiki/Nikos_Kazantzakis
Nikos Kazantzakis (Greek: Νίκος Καζαντζάκης; 18 February 1883 – 26 October 1957) was a Greek writer and philosopher, celebrated for his novel Zorba the Greek, considered his magnum opus. He became known globally after the 1964 release of the Michael Cacoyannis film Zorba the Greek, based on the novel. He gained renewed fame with the 1988 Martin Scorsese adaptation of his book 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English



Zorba the Greek 希臘左巴

    
Nikos Kazantzakis(1883-1957)/王鴻仁/遠景/希臘


  中文討論 Nikos Kazantzakis 比較詳細的資料是Will Durant 的現代文豪看人生


引言說哥德說要對後世有影響的作品要是"自白書"(懺悔錄 )
引超人Z 之一段
The Odyssey: A Modern Sequel, a full verse-translation by Kimon Friar,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58; London: Secker and Warburg, 1958.
 《奧德賽:現代續篇》(1938)是荷馬史詩《奧德賽》的續篇,十五年間改寫了9次才出版。史詩描寫英雄奧德修斯重返家園後又出外漫遊:到斯巴達帶走海倫,到克里特島發動政變,又到埃及參加了工人革命,去高山上修道,建立了一個烏托邦,在漫遊中他遇到各種象徵性人物,最後死在南極,靈魂升天。長詩既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經歷,又包含了深刻的哲學思想。希臘小說家,他的傳記作者潘德里斯·普萊維拉基斯稱之為「這是一次記錄他深邃哲學思想的超人努力」。

《安東尼.昆 探戈獨舞》(One Man Tango (1995).台北:智庫文化,1997) ---這是他的第二本回憶錄: 第一本是《安東尼.昆 原罪自畫像》(The Original Sin: A Self Portrait (1972) )

1989年八月號讀者文摘,頁80-13

Anthony Quinn (April 21, 1915 – June 3, 2001) was a Mexican-American actor, as well as a painter and writer. He starred in numerous critically acclaimed and commercially successful films, including Zorba the Greek,

 Japan, China, translated by George C. Pappageotes,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63;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as Travels in China & Japan, Oxford: Bruno Cassirer, 1964;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64.
 ^ 尼科斯·卡贊扎基斯. 中國紀行. 譯林出版社. 2008
 尼可斯·卡贊扎基斯. 自由或死亡. 譯林出版社. 2007年. 



 

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未來二百年The next 200 Years: a scenario for America and the world. (Herman Kahn )

安倍:「積極的和平主義」/如果想把我說成右翼軍國主義者……Hudson Institute


Herman Kahn (February 15, 1922 – July 7, 1983) was one of the preeminent futurists of the latter thir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e was a founder of the Hudson Institute think tank and originally came to prominence as a military strategist and systems theorist while employed at RAND Corporation, USA. He was known for analyzing the likely consequences of nuclear war and recommending ways to improve survivability; a notoriety that made him an inspiration for the title character of Stanley Kubrick's classic black comedy film satire, Dr. Strangelove .
His theories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uclear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rman_Kahn



 1976. The next 200 Years: a scenario for America and the world. Morrow. ISBN 0-688-08029-4

未來二百年  香港:今日世界   1978


Publications

Outside of physics and statistics, works written by Kahn include:
  • 1960. On Thermonuclear Wa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0-313-20060-2
  • 1962. Thinking about the unthinkable. Horizon Press.
  • 1965 On escalation: metaphors and scenarios. Praeger. [2]
  • 1967. The Year 2000: a framework for speculation on the next thirty-three years. MacMillan. ISBN 0-02-560440-6. With Anthony Wiener.
  • 1968 Can we win in Viet Nam?. Praeger. Kahn with four other authors: Gastil, Raymond D.; Pfaff, William; Stillman, Edmund; Armbruster, Frank E.
  • 1970. The Emerging Japanese Superstate: challenge and response. Prentice Hall. ISBN 0-13-274670-0
  • 1971. The Japanese challenge: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economic success. Morrow; Andre Deutsch. ISBN 0-688-08710-8
  • 1972. Things to come: thinking about the seventies and eighties. MacMillan. ISBN 0-02-560470-8. With B. Bruce-Briggs.
  • 1973. Herman Kahnsciousness: the megaton ideas of the one-man think tank. New American Library. Selected and edited by Jerome Agel.
  • 1974. The future of the corporation. Mason & Lipscomb. ISBN 0-88405-009-2
  • 1976. The next 200 Years: a scenario for America and the world. Morrow. ISBN 0-688-08029-4
  • 1979.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1979 and beyond. William Morrow; Croom Helm. ISBN 0-688-03479-9. With Hollender, Jeffrey, and Hollender, John A.
  • 1981. Will she be right? The future of Australia.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ISBN 0-7022-1569-4. With Thomas Pepper.
  • 1983. The Coming Boom: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Simon & Schuster; Hutchinson. ISBN 0-671-49265-9
  • 1984 Thinking about the unthinkable in the 1980s.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ISBN 0-671-47544-4 [3]
  • The nature and feasibility of war, deterrence, and arms control (Central nuclear war monograph series), (Hudson Institute)
  • A slightly optimistic world context for 1975–2000 (Hudson Institute. HI)
  • Social limits to growth: "creeping stagnation" vs. "natural and inevitable" (HPS paper)
  • A new kind of class struggle in the United States? (Corporate Environment Program. Research memorandum)
Works published by the RAND Corporation:

Further reading

  • Barry Bruce-Briggs, Supergenius: The mega-worlds of Herman Kahn, North American Policy Press
  • Sharon Ghamari-Tabrizi, The Worlds of Herman Kahn: The Intuitive Science of Thermonuclear Wa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674-01714-5 [reviewed by Christopher Coker in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nº 5332, 10 June 2005, p. 19.
  • Fred Kaplan, The Wizards of Armageddon, Stanford Nuclear Age Series, ISBN 0-8047-1884-9
  • Kate Lenkowsky, The Herman Kahn Center of the Hudson Institute, Hudson Institute
  • Susan Lindee, "Science as Comic Metaphysics", Science 309: 383–4, 2005.
  • Herbert I. London, forward by Herman Kahn, Why Are They Lying to Our Children (Against the doomsayer futurists), ISBN 0-9673514-2-1
  • Louis Menand, " Fat Man: Herman Kahn and the Nuclear Age", The New Yorker, June 27, 2005.
  • Claus Pias, "Hermann Kahn – Szenarien für den Kalten Krieg", Zurich: Diaphanes 2009, ISBN 978-3-935300-90-2

External links


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德富蘆花/德"冨"蘆花《不如歸》《自然與人生》《蚯蚓的戲言》

"冨"非富

 德富蘆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wikipedia.org/zh-tw/德富蘆花轉為繁體網頁
德富蘆花(とくとみろか)1868年12月8日-1927年9月18日)是日本小說家,本名德富健次郎。 ... 中退後,入其兄德富蘇峰創立之民友社擔任記者,以小說「不如歸」、隨筆小品集「自然 ...
 
 


不如歸

作者: 德富蘆花
ISBN: 9784621073933

 



自然與人生 德富蘆花 志文 出版 2001/8/1出版
朝露滿山時,花兒也睡意矇。夕風輕拂時,滿山的萱草綠波起伏,花兒在綠波中搖曳,宛若漂浮在水上的藻花。日落之後,山裡漸漸暗淡。只 剩下點點白花,在朦朧的暮色中顯得哀婉動人。德富蘆花——浪漫主義的自然詩人,筆下的自然景物,意境悠遠有如山水畫;描寫芸芸眾生,刻畫入微,令人動容。 說《不如歸》聞名的德富蘆花,在散文集《自然與人生》再度展現不凡的文學造詣,兼具東方寫意和西方寫實的風格。



德富蘆花散文選

 本書系德富蘆花散文的第一部中文選本,包括《自然與人生》、《蚯蚓的戲言》兩部分,代表了作家散文創作的最高水準。這些散文文學精湛,富有色彩感,于細微處理含作者的獨特感受,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史學價值。



《不如歸》早在1909年即由林紓譯成中文。




不如歸 德富蘆花 逸群 出版 1993/1/1出版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不如歸》
作者: [日]德富蘆花
譯者: 豐子愷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0-04
定價: 24.00元
《不如歸》,為明治、大正時期小說家德富蘆花(1868-1927)的成名作。小說的內容,主 要在描寫甲午戰爭時,遭受封建家庭阻礙以及結核病所苦的浪子與丈夫川島武男之間哀淒無限的故事。浪子要面對蠻橫的繼母、不和的婆婆,最終在武男出戰之時, 被婆家趕出門。《不如歸》取材自大山嚴(1842-1916)元帥的女兒信子的悲傷故事,於明治三十一、三十二年(1898、1899)在《國民新聞》上 連載。當時這部小說引起空前的回響,使蘆花文名扶搖直上。這部極為知名的小說,後來也成為眾多戲劇、電影的原作,今日仍為大眾所喜愛,與《金色夜叉》並稱 為明治第一暢銷書。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台灣映画Taiwan Films 2013/ 川瀨健一: 日本明星在臺灣的活躍表現─池部良、石原裕次郎、美空雲雀、小林旭 、陳宛頻(譯) 臺北文獻第 184 期 2013.6

台灣映画Taiwan Films 2013  (日文年刊. 2008年起  川瀨健一主編  奈良: 東洋思想研究所)
(映畫=電影) 92頁 1000日元  2013.11  已出刊

內有 (大意)
電影院內感受新與舊台灣---1994年 3-6(作者吉村剛史  說1987年解嚴之後的台灣電影更多樣)
宝田 明先生訪談----我與台灣 7-17 (川崎  泉)  宝田明Akira Takarada 
宝田 明(たからだ あきら、1934年4月29日 - )は日本映画俳優タレント声優司会者日本映画の黄金期である昭和30年代、東宝を代表する二枚目スターであった。昭和40年代以降、ミュージカルを中心とした舞台に活動の場を広げ、ドラマバラエティなどテレビ出演も増えるようになった。1964年に文部省芸術祭奨励賞、1972年にゴールデンアロー賞、2012年に文化庁芸術祭大衆芸能部門大賞を受賞。これまで出演した映画は200本を越える。身長183cm。[1]
 台灣電影通信---2012    18-29  (司  豐明)
桂綸美與張孝全   十年影業集大成   ---女朋友 男朋友   30-33 ( 浦川留)




楊貴媚訪問 44-58   
王珮華導演訪問 59-68




臺北文獻直字第 184 期目錄
封 面 萬華 406 號廣場鐘樓
彩色頁 臺北市文獻會典藏文物
口述歷史
「從西本願寺到萬華 406 號廣場」口述歷史座談會紀錄
文獻會 1
研究專文
日本明星在臺灣的活躍表現─池部良、石原裕次郎、美空雲雀、小林旭
川瀨健一、陳宛頻(譯) 39

東方白《浪淘沙》中的歌謠及其意義
余昭玟 79
課耕茶是業,避俗竹為鄰─日治時期臺灣漢詩人邱筱園及其詩作
李嘉瑜 113
神祇、社群與文化─助順將軍信仰之研究
宋光宇、王啟明 165北投石命名百年紀念
林芬郁 221
大事記
臺北市大事記民國102年 1 月至 3 月
文獻會 239




封面簡介
萬華 406 號廣場鐘樓
萬華 406 號廣場鐘樓
原為日治時期之西本願寺鐘樓,於1923 年落成,
傳統的亭閣式建築,古樸典雅,已列為市定古蹟。
原有的鐘樓尚留屋架、有普拍枋、雄碩斗拱等木結
構特色,經過整修,依然矗立在廣場的主要入口處,
特別醒目。
封面繪圖/劉伯樂 文/吳昭明




日本明星在臺灣的活躍表現─池部良、石原裕次郎、美空雲雀、小林旭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QUP13GAeA
青い山脈 藤山 一郎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AKmKJxtWZg

青い山脈 (1949)

続・青い山脈 原節子 池部 良 伊豆肇 木暮実千代 龍崎一郎 若山セツコ 杉葉子 (1949.07.26)


*****
  觀看放大圖


國家文化資料庫 系統識別號: 0005907973
藏品層次: 合集
原件與否: 重製
作品類型: 老照片
主要題名: 邱永漢與日本影星石原裕次郎開設之富士花咖啡西餐廳開幕
內容主題: 演藝人員;商業;投資;華僑;亞洲鐵人─楊傳廣
關鍵詞: 石原裕次郎;邱永漢;楊傳廣;日本;明星;夫妻;餐飲業;開幕;酒會;剪綵
摘要/說明/導言: 旅日華僑企業家邱永漢及日本著名影星石原裕次郎等人 在台北聯合投資開設的台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富士花咖 啡西餐廳,於二十七日下午舉行開幕儀式,由石原夫人 北原三枝剪綵。 0001、0002石原夫人北原三枝、邱永漢、石原 裕次郎等參加開幕儀式。 0005亞洲鐵人楊傳廣(右二)在開幕酒會中向石原 夫婦等致賀。 中央社記者陳漢中攝  六十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保存狀況: 良好
收藏取得方式: 中央通訊社拍攝
姓名: 中央社 陳漢中
創作日期: 1973-09-27
創作地點: 台北市
著作權所有人: 中央通訊社
著作權狀態: 〔20040101,〕
使用限制: 網際網路公開展示與檢索
典藏單位國家: 中華民國
典藏單位: 本數位作品由中央通訊社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分別典藏
備註: 詮釋資料識別碼:gkb-093-220002-19730927020800


******


石原裕次郎與王莫愁的《金門灣風雲》(金門島にかける橋) - 可能沒聽過 ...

blog.udn.com/a102753325/4659395
Dec 2, 2010 - 電影《金門灣風雲》,又名《海灣風雲》,是1962年(民51),由台灣的中央電影公司,和日本日活公司合作攝製的彩色寬銀幕電影。男女主角分別為日本 ...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紀弦《年方九十》: 紀弦談創作(瘂弦訪問) 杜衡


詩是不會死的──紀弦談創作

【聯合報    瘂弦訪問】
2013.09.20 04:02 am

雖說詩是少數人的文學,然而詩是不會死的。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達,詩的題材也愈益豐富了……
1
先生有沒有算過,七十年來您一共寫了幾首詩?出了幾部詩集?

圖/文訊雜誌社提供
答: 我自1929年開始寫詩,迄今已寫了一千多首。從前在大陸上已出過幾部詩集,來台後,把它們整理一番,由「現代詩社」出了《摘星的少年》和《飲者詩鈔》厚 厚的兩大部;這便是我編年自選詩之開始,自19291948。接下去,來台後的作品,自19491973,每五年一書,一共出了《檳榔樹》甲、乙、 丙、丁、戊五集,以上皆由「現代詩社」出版。1976年底,離台赴美。自19741984共十一年的作品,編成一部《晚景》,交由「爾雅出版社」出版, 這便是我的自選詩卷之八。卷之九《半島之歌》,收入19851992共八年的作品,由梅新主持的後期「現代詩社」出版。接下去,19931995共三 年的自選詩,由「九歌出版社」出版了一部《第十詩集》。而自1996200020世紀最後五年的作品,則已交由「書林出版公司」出了一部《宇宙詩 鈔》。到此為止,我的編年自選詩一共已經出版了十一部。至於詩選之類,在大陸和台灣,已出《紀弦詩選》、《紀弦精品》、《紀弦自選集》、《紀弦詩拔萃》等 五、六部,那就不必計算在內了。
20041230,紀弦寫給瘂弦的信。
(圖/瘂弦提供)
2
能否說說您的人生觀?
答:所謂人生觀,就是對於人生的看法。有人樂觀,有人悲觀,而我則係「達觀」,一種曠達的人生觀,一切順乎自然,聽其自然,而且看得很淡;富貴於我如浮 雲。衣取蔽體,食取果腹,一向不講求物質生活的享受。但我並非重靈輕肉,亦非重肉輕靈,而係靈肉一致。這一點,也可以說是我的「詩精神」之所在。
3
請說說您的文學觀、詩觀。
答:對於文學與詩的看法,在我的多篇詩論、文學論、藝術論中早就談得清清楚楚的了。而總之,我所堅持的一點,便是一個「純」字:純詩、純文學。那些雜文、 政論之類不算。作為一個小說家的魯迅,除了代表作《阿Q正傳》和很少的一些短篇小說之外,他寫了太多的雜文,實在不成其為文藝作品,而且是一種時間與精力 之浪費,很可惜!至於詩,詩乃「文學之花」,詩乃人生之批評,詩乃經驗之完成。「詩」是少數人的文學,「歌」是大眾化的,詩是詩,歌是歌,「詩」「歌」不 分是不可以的,所以我們不說「詩歌」。而關於「抒情」與「主知」,我本來就主張「情緒之放逐」的,後又修正為「主知與抒情並重」了,這一點,圈子裡的朋友 們都知道。
4
您是怎樣開始寫詩的?說一些您在回憶錄上不曾說過的如何?
答:我在回憶錄上說過的是:寫詩是和初戀同時開始了的。而不曾說過的,有兩點:首先,當我還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時,就已經讀過不少徐志摩、聞一多、朱湘等 「新月派」詩人的作品,不能說沒有受到他們的影響,因此,我的那些「少作」,皆為押韻的格律詩。其次,我的那些同學,多半左傾,我也就免不了跟著他們一同 「前進」了。所以我的那些「少作」,除了一些情詩,差不多都帶有很明顯的「意識型態」之表現。當然,這兩點形式與內容方面之偏差,日後我都已經糾正了過 來。大丈夫事無不可對人言。你既然問了我,我怎能隱瞞呢?你是我的好友,你是我的知己。
5
能不能舉出十首您平生所寫最滿意的詩?
紀弦《年方九十》書影。
圖/文訊雜誌社提供
答: 〈八行小唱〉(1933)、〈戀人之目〉(1937)、〈摘星的少年〉(1942)、〈致詩人〉(1948)、〈雕刻家〉(1950)、〈火葬〉 (1955)、〈狼之獨步〉(1964)、〈鳥之變奏〉(1983)、〈動詞的相對論〉(1994)、〈上帝造了撒旦〉(2001)。其實何止十首。但你 只要我舉出十首來,我就只好聽你的了。
6
對台灣詩壇的未來,您有何期許?
答:希望現有的各詩刊繼續出下去,大家互相尊重,不要抱持門戶之見。我不是早就提出了「大植物園主義」嗎?我要的是萬紫千紅共存共榮,而一個「清一色」的詩壇有什麼意思呢?
7
對於台灣年輕一代詩人,您有何印象?
答:現代主義者認為,從邏輯到秩序,此乃詩的進化,這不錯。但是詩要寫得「自然」一點才好,故意切斷聯想,拋棄主題,那就要不得了。而且人是有個性的:氣質決定風格,題材決定手法,走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這是很重要的。
8
在您的創作歷程裡,對您影響最大的作家是誰?
答:當然是杜衡啦。20世紀三十年代,我在上海的交遊是有所選擇的:我經常往來的就是「文壇三劍客」(施蟄存、戴望舒和杜衡  HC按: 可惜瘂弦沒進一步 澄清杜衡先生是否到台灣改名寫政論等......)以及其他「第三種人」(葉靈鳳、穆時英等)。至於那些「左翼作家」,我是不同他們打交道的。杜衡另一筆名蘇汶,當年十分響亮,他就用這個筆名,和魯迅他們打筆戰,提出「人生的寫實主 義」,對抗其「社會的寫實主義」;為了爭取「文藝自由」,大戰三百六十回合之餘,編了一部《文藝自由論戰集》,由「現代書局」出版。他說人生是多方面的, 對於左翼作家千篇一律的小說大加嘲笑,說那些主角──鬥爭資本家的工人英雄和鬥爭地主的農民英雄,都是有血有肉的真人真事,而實際是基於意識型態至上主義 假造和幻想出來的。而對左冀詩人標語口號之作則嗤之以鼻,說那些都是非詩非文藝。他用「事實架空感情虛偽」八個大字打倒了他們。我一生堅持文藝作家創作自 由,任何政治或宗教的權力不得加以干預,這證明了我受杜衡的影響最大。
9
在您的創作生涯中,對您影響最大的一部書是什麼?
答:戴望舒的《望舒草》。較之李金髮,戴望舒給我的影響更具決定性。記得我一口氣讀完了《望舒草》之後,從1934年春開始,我的詩風為之一變:我已不再 寫格律詩,而專寫自由詩了。寫自由詩和擁護文藝自由,這便是我的「二大堅持」,我把它們帶到台灣來了。你稱我為台灣現代詩的點火人,我當之無愧。
10
您對詩的未來有何看法?
答:雖說詩是少數人的文學,然而詩是不會死的。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達,詩的題材也愈益豐富了。到了21世紀,人類即將進入「太空時代」,日後必將產生許多「新」詩,這是可以斷言的。我寫了不少的宇宙詩,這證明了科學乃文藝之友,而非其敵人,雪萊和皮可克他們不懂的。
11
您寫詩的速度快不快?有什麼特別的創作習慣和心得?
答:我寫詩的速度不快。多想少寫,這便是我的創作習慣。往往一篇草稿放在一邊,想了好多天,還是不能修改完成。白天也想,夜間也想,偶然夢中得句,起而筆 之,也是常有的事。但那只是「部分」,而非「全體」。說到心得,倒是與眾不同的。例如〈月光曲〉(見《紀弦詩拔萃》頁222),本來很長,修改了好多次, 好多年,還是不能滿意。最後,只保存原先的兩句:「升起於鍵盤上的月亮,做了暗室裡的燈」,來他一個「不完成」的存在,這不也是一種「完成」嗎?此外,還 有一首〈杜鵑〉(見《紀弦詩拔萃》頁89)和一首〈玩芭比的小女孩〉(見《紀弦詩拔萃》頁232),也是同樣的情形。
12
可不可以說說您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詩的創作力的奧祕。這本詩集《年方九十》對您的創作生命有無特別意義?
答:我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詩的創作力,其實並沒有什麼奧祕。不過,我這個人,就是為詩而活著,並將為詩而死去,這一點,我是很自覺的,這也許可以說是 一種「宗教的情操」吧。至於這部詩集,我聽了你的話,名之為《年方九十》,對於我的創作生命,的確具有很特別的意義。那便是:證明我的詩路歷程尚未到達終 點,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必須好好地走下去。
1968年,紀弦(左)與瘂弦合影,謂之「二弦」,攝影者為林海音。
圖/文訊雜誌社提供
附記
我是紀弦先生的「私淑弟子」,從文藝青年時代開始,我就是他熱情的崇拜者、追隨者。「瘂弦」這個筆名,是在十九、二十歲時就取定了,裡邊有個「弦」字,可 見我當時潛意識裡對紀弦先生就有著敬佩與景仰。我的第一首詩〈我是一勺靜美的小花朵〉(1953),就是紀弦先生幫我發表在《現代詩》第5期(1954 2月)上,對我的鼓勵很大,紀弦先生就是從這首詩對我有了初步的印象。
林海音女士曾為紀弦先生和我拍了一張合照,應該是1968年吧,林先生稱為「二弦」,一個是大弦、一個是小弦,這張照片裡紀弦先生拿著他的菸斗,我站在旁邊狀至恭謹,當時心裡不知道有多高興可以與他合照。
我永遠不會忘掉我第一次到他任教的成功中學去看他的印象,他站在校園的椰子樹下跟我說話,那樣子活脫脫就是《暴風雨》詩集封面上的自畫像,書上的樣子竟然出現在我的眼前,我感動得渾身發燙,好像看到情人一般。之後很多年,我對他的追隨、嚮往與崇拜,有增無減。
紀弦先生晚年,我們時常通信,一個月總有兩三封信吧,談詩談畫談家常。他在有封信的第一句話就是「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後來我查了查,是杜甫寫給李 白的一首詩的頭兩句,當然我知道紀老是把它當作普通的問候語來用的,但這也說明了老先生是把我當作很親的朋友來看待。因此,在他年事漸高以後,沒有精神氣 力去做的事就交給我來做,比如他與胡蘭成在30年代交往頻繁,但手頭已沒有相關資料,就要我代為尋找,我到處蒐集,終於整理了一套寄給他,他收到後非常高 興。
在很多信裡邊,我最常提到的有兩件事情,一是請他保重身體,做文壇最長壽的詩人;二是「鼓勵」他寫回憶錄,每封信都提到這件事。在我聲聲催促之下,皇皇三 大部的《紀弦回憶錄》終於由聯合文學出版社出版,呈現在世人面前。回憶錄寫得非常好,這部書曾得到文化部部長龍應台(時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經費上的支 持,在出版的過程中張默也出了很大的力氣。錢鍾書說「自傳就是他傳」,像紀弦先生這樣重要的人物,他的自傳就彷彿是詩壇的歷史,具有文獻的意義。
紀弦先生很重視養生之道,有很好的生活習慣,他曾告訴我他長壽的祕訣就是,吃飯定時定量,兩餐之間絕對不吃任何東西。他年輕時常飲酒,但到了晚年就保持在 微醺狀態,所以我覺得他的身體本錢夠,因此我在每封信最後的問候語,不是「文安」、「保重身體」之類,都是「祝您向人瑞進軍!!!」關於這兩件事,我們的 大詩翁都做到了,他把回憶錄寫出來了,也活到一百歲。
紀弦先生一向多產,晚年仍然寫作不輟,2004年時他已經九十多歲了,他告訴我他很想出一本詩集,把90歲以前的詩彙集在一起,他要我替他取個書名,我建 議他能不能用「年方九十」?意思是說我才90歲,還年輕呢!他很喜歡這個書名,也直說「很絕、很絕」。其實中國畫家在畫上題字時,常寫「年方」幾歲,我只 是借用而已,紀老滿意就好了。詩集成書前,紀弦先生對我說,過去文壇的習慣,都是年輕作家請前輩作家撰序,咱們來個逆向思考,我這次是老前輩請年輕作家寫 序,你寫序挺認真的,你就幫我寫序吧!我一想,這可折煞我了,實在不敢當,就勉力為之吧。我寫序有個習慣,為了慎重起見,執筆之前,一定與作者做個紙上訪 問,做為參考之用。我就出了12道題目請教他。老先生的回答十分詳盡,告訴我們很多以前所不知道的事情,是珍貴的文學史料。後來出書時,因為他身體狀況不 太好,延宕了一些時日,文史哲出版社發行人彭正雄先生就把這篇問答放在書後,作為跋文。這篇訪問記雖然篇幅不長,比較簡要,卻是紀老在世最後一次接受訪 問,實在是彌足珍貴。
紀弦、覃子豪、鍾鼎文三位先生,文壇稱之為「來台三老」,他們都是留日的,皆為詩壇的重鎮,我們這一代都是在他們的培育薰陶下成長的。紀弦先生熱情、奔 放,有一點神經質,對台灣詩壇而言,他是名副其實的「點火者」,他點的火把我們當年這群小伙子統統燃燒起來,他的作風是能燒多久、能燒多旺就各憑本事了; 覃子豪先生則屬實戰派,他是親手教我們如何把詩寫好,每篇習作他都仔細修改,尤其是當年參加文藝函授學校的同學,如向明、麥穗、我等,都是受惠者;鍾鼎文 先生是位溫文爾雅的紳士,對年輕人雖然不像上述兩位這麼熱絡,但在發表和出版上也常常給我們很多幫助,他的作品對我們產生了很大的示範作用,也是我們尊敬 的長者。
如今,三位老師皆已辭世,我們這些學生輩的也都八十歲了,已至耄耋之年,執筆的當下真是覺得無限感傷。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老師們對創作的執著和對年輕人的關愛,將永遠銘刻在我們的心版之上。
「紀弦文學展」921日至102日於紀州庵文學森林(台北市同安街107號)舉行。
2013/09/20 聯合報】@ http://udn.com/

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

(瑞士)馮鐵《在拿波里的胡同裡》2011/Marcel Reich-Ranicki ( 1920 -2013)

拉尼基的传奇一生

德国最知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塞尔·莱希-拉尼基于9月18日逝世,享年93岁。出生于波兰犹太家庭的拉尼基是大屠杀幸存者。他的评论风格尖锐辛辣,在德国文坛享誉盛名。
(德国之声中文网)马塞尔·莱希-拉尼基(Marcel Reich-Ranicki)经常被称为"文学教皇"。莱希-拉尼基本人并不喜欢这个称谓,因为他并不希望成为完美无缺的人,但无论如何,他都是文学界的 权威。1920年6月2日,马塞尔·莱希-拉尼基在波兰出生。他的父亲是一名商人,其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在工厂关门后,这个犹太家庭移居柏林。拉尼 基在德国的求学生涯并不顺遂,因为他起初无法流利使用德语。"我在学校里像个局外人,"拉尼基日后回忆道。"我没有故乡,30年代第三帝国成为我的家乡, 我在柏林一直待到1938年。我的人生归属就此出现,那便是文学。"
波兰夫妇的救命之恩
. 拉尼基在犹太人聚居区中认识了携手后半生的妻子
在德国高中毕业后,拉尼基原希望攻读德国文学,但却遭到纳粹的驱逐,不得不同家人回到波兰。1940年开始,他住在华沙犹太人聚居区 中,其父母和兄弟遭到纳粹杀害。拉尼基在犹太人聚居区结识了妻子泰奥菲拉(Teofila)。这段婚姻跨越了半世纪,直到泰奥菲拉在2011年辞世。拉尼 基曾表示:"我曾经认识了许多对我无比亲切的人,比如一对波兰夫妇拯救了我和我的妻子。"
战争结束后,拉尼基任职伦敦的波兰领事馆。拉尼基曾基于感激之情加入波兰共产党,在重返波兰后,他遭到共产党开除。这可说是文坛的历史性转折点。拉尼基在 波兰时已经是倍受推崇的文学批评家。他擅长的领域是德国文学。1958年他以学习的名义回到德国定居。他在2001年回忆时说:"我当时从事的工作与今日 相同,始终是文学,德国文学。"
最爱德国经典名著
拉尼基将热情倾注于德国文学上。他曾撰写了多本关于德国文学的著作,出版或评论过无数文学作品,德国出版业有关他的词条达数百之多。他最钟爱的则是经典名著:歌德、海涅、克莱斯特、冯塔纳和托马斯·曼。
拉尼基曾主持电视节目"文学四重奏"长达14年
在当代的文学作品中,拉尼基也找到或多或少的共鸣。作为《时代周报》以及《法兰克福汇报》的文学评论家,他的评论以犀利辛辣著称。从德国作家团体"四七 社"直至今日,拉尼基就像文学业的监护人,锋利的措辞和慷慨激昂的评判让人对他又爱又恨。1995年,《明镜周刊》刊登了他撕毁君特·格拉斯 (Günther Grass)著作《辽阔的田野》(Ein weites Feld),在文坛掀起轩然大波。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2002年出版的《文学评论家之死》(Tod eines Kritikers)一书也引发激烈的辩论。这部讲述一名犹太文学评论家之死的书籍被认为是隐射莱希-拉尼基。
出乎意料的成功:自传《我的一生》
1995年第34期《时代》刊登拉尼基撕毁格拉斯小说的照片
拉尼基自1988年开始主持"文学四重奏"这档讨论文学作品的电视节目,吸引近200万观众收看,为他带来极高的声誉。虽然可以预期节 目走向,但主持人和嘉宾在节目中总是热烈的争论书籍内容,使节目充满娱乐性。马塞尔·莱希-拉尼基特别喜欢争辩和讨论。他对文学评论家勒夫勒 (Sigrid Löffler)的人身攻击在2000年引发争议,勒夫勒自此离开了该节目。勒夫勒2002年曾写道:"电视成为拉尼基个人存在的虚荣机器,这是幸也是不 幸。"
2008年拉尼基在德国电视奖颁奖晚会上拒绝了颁发给他的终身成就奖,再次使其成为话题人物。他的理由是德国的电视节目水平太糟。包括君特·格拉斯在内的批评者讥讽称,没有媒体的助力,拉尼基也无法如此声名大噪。
拉尼基最空前的成功却非作为发行人或批评家。他在1999年出版的自传回忆录《我的一生》获得了广大的回响:"我写了一本关于我的人生的书。内容很简单, 就是我的经历。"2009年这本著作甚至被搬上大银幕,由德国演员施魏格赫费尔(Matthias Schweighöfer)担任男主演。拉尼基说:"各界对这本书的热烈回响大大出乎预料。"
作者:Oliver Seppelfricke/Katrin Schlusen 编译:张筠青
责编:李鱼

DW.DE



*****
還沒找到 (瑞士)馮鐵的原名........

在拿波的胡同里︰中國現代文學論集

 

 

此书收集了他专治现代文学研究的一部分成 果,除了其擅长的鲁迅研究之外,论集还涉及到以下内容,如林语堂对《萨拉图斯脱拉如是说》的借用,徐志摩的康桥之梦,两位飞行家:邓南遮与徐志摩,在拿波里的胡同里:民国时期意大利游记掇拾,汪静之著《耶稣的吩咐》的基督教性质问题,创造社的圣约翰,谈敬隐渔(1901-1931年),文学家伉俪:吴曙天 与章衣萍,管理沈从文文学遗产的女作家张兆和,情书文体的兴盛与没落等。显示了冯铁教授近年来对中国文学关怀的向度,及深厚的治学功力
《在拿波里的胡同里:中国现代文学论集》分为以下几个专辑:(1)鲁迅研究与现代文学综论;(2)比较文学;(3)现代作家研究:(4)“夫妇作家”研 究;(5)文学理论与翻译研究;(6)手稿研究。这一对论文的选择和排列大致反映出了二十多年来我的研究兴趣所在和研究历程。

 

目錄

富有實證意識的國外學術同道
序馮鐵《在拿波里的胡同里》
作為世界文學的誕生歷程:魯迅傳記散論
這篇有些翻譯的問題
第3頁對Grossschriftsteller的譯註"諷刺地表示有影響有社會地位的而不一定美學水準很高的作家" 來形容魯迅恰當嗎? 
第18頁"Chine profonde" 是"小而全極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嗎?
 第31頁的"1917年.....臨時院所的監視會成員"---待確認:
因此直到清帝遜位之日,京師圖書館始終沒有正式接待過讀者。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的教育部接管了京師圖書館,並將其改名為國立京師圖書館1912年(民國元年)8月27日正式開館接待讀者;....

文學家魯迅:他的作品及其出版過程
為紀念魯迅逝世60周年紀念而作
略論中國現代文學中的時間運用
以魯迅等作家為例
“向尼采致歉”
林語堂對《薩拉圖斯脫拉如是說》的借用
徐志摩康橋之夢
論一首威尼斯詩之源
兩位飛行家:鄧南遮與徐志摩
在拿波里的胡同里:民國時期意大利游記掇拾
汪靜之著《耶穌的吩咐》是否基督教性質的長篇小說?
獻給這篇小說的作者,作為對他的懷念,他去世于1996年10月10日
創造社的聖約翰?
談敬隱漁(1901—1931年)
文學家伉儷:吳曙天與章衣萍
“尋找女性”:管理沈從文文學遺產的女作家張兆和之評價與欣賞
從文學到戀愛
情書文體的興盛與沒落
兩部“合資”的文學作品
《虹》(1930年)和《英兒》(1993年)
翻譯文本
“尼來”
1925—1926年間尼采格言漢譯引起的爭論
真實性、授權和權威
對一些現代中國作者的沉思
由“福特”到“雪鐵籠”
關于茅盾小說《子夜》(1933年)譜系之思考
附錄一:與《子夜》有關手稿版本時間順序目錄
附錄二:拾遺草稿(提要,大綱),全文,庫恩1938年的德譯本對照
後記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書市映榮衰、媒體大收買TVBS、中天電視高層及《聯合報》、《聯合晚報》、《中國時報》




黨政人士說,馬英九致電TVBS、中天電視高層及《聯合報》、《聯合晚報》、《中國時報》3家媒體總編輯,並非要影響輿論,而是因輿論一面倒同情王,但這幾家媒體的社論或新聞評論,「比較站在司法獨立的重要性來思考,因此馬總統致電主要是感謝,而非爭取支持。」
******

Isma’il Kushkush/The New York Times
Khartoum Journal
In Faded Literary Capital, Hope for Revival
By ISMA’IL KUSHKUSH 7:34 PM ET


In a city long famous as a big market for Arabic writers, there is growing worry that the collapse of book culture is a direct mirror of Sudan’s overall decline.


----


我25年前在新加坡/10年前在胡志明市找書 都讓我思考"書市映榮衰"的真假......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余英時的少作: 《文明論衡》《近代文明的新趨勢》《到思維之路》《民主制 度的發展》《民主革命論》、《自由與平等之間》





余英時先生的少作
可能在台灣都有翻印本.
我買過《文明論衡》《近代文明的新趨勢》等等
下文周言先生沒將著作標示出版年是一缺點




周言:
余英時的香港時代

6,953

香港的五十年代,是政治勢力角鬥的微妙年代,余英時身處期間,對此有所觀察和評論,他曾經參加《自由陣綫》雜誌,在上面撰寫了大量追求民主自由的文章,由 此被國民黨視為第三勢力,由此無法獲得赴美的簽證,據劉紹銘在〈英時校長的時代關懷感〉一文中介紹,當時余英時用「艾群」筆名,光在一九五一年這一年間在 《自由陣綫》發表了六篇文章,包括〈從民主革命到極權後群〉、〈論革命的手段與目的〉和〈我的一點希望〉等篇,而一九五二年他在《自由陣綫》上寫了二十一 篇。
余英時後來自己在回憶文章中提起這一段經歷時說:「當時我自己尚在香港新亞書院讀書,但同時也在流亡知識分子所辦的一個周刊──《自由陣綫》 ──兼任一部份編輯工作。我所負責的是《青年天地》一欄,專門在知識與思想範圍之內談些淺近而有趣的問題。因為對象都是像我自己一樣的青年讀者,所以這一 欄的文字都是些卑之毋甚高論的東西,我自己也用艾群的筆名闢了一個專欄。」當時余英時的這個專欄叫做《山外叢談》,取蘇東坡「不見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 山中」之意。余英時當時深受「五四」以來的自由主義傳統的影響:在政治上嚮往民主,在思想上尊重理性和容忍,因此余英時自認《山外叢談》所談的大體不出理 性和容忍這一主題。
當時余英時被視為「第三勢力」,據「第三勢力」的代表何魯成之子何守樸介紹,所謂的第三勢力,出自美國對華三人委員會中美國國 務院巡迴大使吉普賽之口,他和費正清都傾向於中共,韓戰爆發後美國既不能親共,又不願意支持台灣,所以獨闢蹊徑,尋求一個既反共又反蔣的政治勢力,吉普賽 一九五○年年初曾對記者說:「美國希望中國出現第三勢力」,這便是第三勢力的由來。
何守樸進而指出,五十年代美國人在香港反共的宣傳和對中共問題 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奠基了香港日後成為研究中國問題的重要中心。但是美國人花的是冤枉錢,一些得到部份津貼的雜誌,各自為營,美國人只能對他們隔 靴搔癢,真正由美國大規模補貼的機構,不是荒腔走板,就是漸漸變成了私有化的商業集團,中規中矩,最像樣的只有亞洲出版社和友聯出版社。余英時的《民主制 度的發展》一書,就是一九五四年在亞洲出版社出版的。
學者柯振中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當時的亞洲出版社可以說是執五十年代香港出版界的牛耳,五十年 代其出版的書籍包括報告文學類如張孟桓的《蜀道青天》、曾白虛著的《東游散記》等,學術著作類如唐君毅著的《心物與人生》、羅香林著的《歷史之認識》、殷 海光著的《邏輯新引》、勞思光著的《存在主義哲學》等,專題研究類如余英時著的《民主制度之發展》、馬彬著的《轉型期的知識分子》、孫旗著的《論中國文藝 的方向》等,「繙譯名著」類如梅榮李萊著、易文譯的《好萊塢工作實錄》等,「兒童叢書」類如安樂生著的《擦鞋子》、沈展如著的《唐太宗》等。
而在 這其中,辦的最成功的雜誌要算是《自由陣綫》,何守樸回憶,當時《自由陣綫》由青年黨元老左舜生、李璜、何魯之等創辦,因經費困難面臨停刊的時候,美援適 時到達,當時青年黨第二代領袖謝澄平與CIA搭上了線,謝澄平認為,必須建立一個正式的文化團體作為掩護,於是在美援支持下,由《自由陣綫》周刊擴展成了 自由出版社,開辦平安書店,接着成立《中聲日報》、《中聲晚報》,一時聲勢大振。當時青年黨招攬人才不拘黨派,自由出版社扮演了一九四九年之後知識界的避 風港,幾乎有六七成的文化人士都和自由出版社有過接觸來往。那時候謝澄平推薦的人都可領到每月一千元或數百元港幣的津貼,當時香港一個中文小學教員的月薪 約為二百元,這些錢救了不少當時中國文化人,然而這種沒有標準的作法一氾濫,認為不公平與爭執的風波就越來越多,後來青年黨紛爭日烈,而一些人依賴美援成 惰性,一旦美援停止,事業體便告萎縮,被一些自力創業的《星島日報》、《明報》、《新報》、《信報》迎頭趕上,自由出版社一共辦了十二年,出過數百種叢 書,對南洋及美國都產生了宣傳作用。余英時早年的幾部著作,如《民主革命論》、《近代文明的新趨勢》、《自由與平等之間》,都是由自由出版社出版的。
余 英時當時不僅和《自由陣綫》、自由出版社過從甚密,而且創辦了當時影響很大的《中國學生周報》。據《香港新文學年表》一書記載,此事可以上溯到一九五一年 以後受中央情報局資助的「友聯出版社」和「人人出版社」「亞洲出版社」等,當時由報人張國興主持,後並創辦「亞洲影業公司」。據何守樸介紹,友聯出版社的 出現是在當時第三勢力讓美國人大失所望之餘產生的,美國人有次在鑽石山一個單位的資料室裏看到了幾個孜孜努力於寫報告和摘資料的大陸青年流亡學生,大喜過 望,認為中國未來的希望就在這裏,便予以大力援助,這些青年包括了後來香港中國筆會會長的徐東濱、名作家徐訏,他們拿到經費之後還拿來投資,準備長期發 展,當時友聯出版社曾辦過幾個對香港有深遠影響的刊物,除了政治性的《祖國周刊》,還針對青年、青少年與兒童辦了《大學生活》、《中國學生周報》與《兒童 樂園》,後二本刊物對香港中小學生影響頗大,當時的《中國學生周報》編輯中有一位青年,就是余英時。其實何守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姚拓的《雪泥鴻爪》記 載,當時余英時不僅僅是《中國學生周報》的編輯,他是該報的創刊主編,當時和他同事的有趙聰等人,這些年輕人是五十年代逃難的中國年輕人的代表,後來都在 各自領域做出了傑出的成就。
劉紹銘記後來回憶,他是通過投稿給《中國學生周報》的關係,認識了余英時。劉紹銘記得余英時那時是新亞書院的學生,第 一次見劉紹銘時,還結了一個紅色的領結,給劉紹銘的印象是雄姿英發,神清氣爽,後來劉紹銘在回憶文章中寫道:「英時先生當時對我說了些甚麼話,現在已經不 記得了。但歲月不居,一晃眼已快三十年,去年在劍橋英時兄家中做客,談的話題太多,一時竟忘了問他是否還記得《中國學生周報》的日子,真是可惜。」
鄭 培凱曾經向余英時諮詢過當時他在《中國學生周報》等報刊上時寫稿的情況,余英時說那是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二年之間的事,筆名用過好幾個,只是時過境遷記不 起來了,只記得用過一個「艾群」,余英時同時表示說那些文章是「少作」,現在沒甚麼看頭,余英時同時補充說當時寫的文章,好像都沒署名,不過前三個月的社 評文章是他寫的,這些社論文章依稀可見余英時的家國情懷。
學者周麗娟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國學生周報》在香港文學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該報從一 九五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創刊一直到一九七四年七月二十四日停刊,歷經二十二年,雖然其一度被認定為反共刊物,但是這種政治的定性終究掩蓋不了其對香港文學的 重要貢獻,余英時主持該報時,錢穆、唐君毅都曾經為該刊寫稿,六七十年代也斯、胡菊人等著名報人都曾經在該刊當過編輯。
除卻這些出版社和雜誌之 外,余英時還曾經參與過高原出版社的工作,據〈香港的出版業發展階段〉一文介紹,五十年代初年成立的高原出版社,首任總編輯便是余英時,此社以出版學術論 著、文學創作和青少年課外讀物為主,並先後創辦《海瀾》文學月刊、《少年旬刊》、《學友雜誌》等。該社於一九五三年出版徐速的《星星月亮太陽》,暢銷海內 外,奠定在出版界之聲譽。
其實高原出版社是余英時等人從自由出版社分出來的,當時與余英時共事的還有徐直平、柳惠、鄭力匡等人,余英時早年的兩本 書:《到思維之路》和《文明論衡》分別在一九五四年、一九五五年在高原出版社出版。《到思維之路》一書據余英時自述,乃是由於社中朋友們的慫恿,是余英時 在《山外叢談》的專欄中選了幾十篇,印成這本《到思維之路》。余英時說:「這些淺薄的少作,當然沒有甚麼學術價值可言,不用等到壯年便已自悔孟浪了。所以 我後來一直叮嚀高原出版社不要重版。」
高原出版社的創始人徐速,便曾經是一位編輯,其早年曾在《新大陸》雜誌任職,到港之後先在自由出版社任職, 後在《人人雜誌》擔任編委,其後創辦了《海瀾》雜誌,後來他的所有書幾乎都在高原出版社出版,他和余英時認識,便是一九五二年在自由出版社共事之時,後來 徐速還與左舜生等人發起香港中國筆會。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Contemporary American Poetry Edited by Howard Nemerov 1969

詩人談詩 

詩人談詩一一奈莫洛夫 Edited by Howard Nemerov (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5). (原名Contemporary American Poetry:Voice of America Forum Lectures, 1969


Howard Nemerov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n.wikipedia.org/wiki/Howard_Nemerov
Howard Nemerov (February 29, 1920 – July 5, 1991) was an American poet. He was twice Poet Laureate Consultant in Poetry to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from ...
 

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Bible, 牛津大學出版社OUP及其 Mission Statement。 想念林語堂先生的詞典


2012.8.20 因為與朋友討論到聖保羅的"信望愛"等資料, 我想參考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Bible 怎麼說 love 等, 結果先查「友情」 (friendship)---記得法國哲學家德里達寫過這方面的書, 卻查不到這。
我比較意外的是除了最長的一篇談「翻譯」translation (由十個分篇組成),還有Freud and the Bible等長文......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Bible

封面
Bruce M. Metzger, Michael David Coog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1993/10/14 - 932 頁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Bible

Edited by Bruce M. Metzger and Michael David Coogan

Oxford Companions

  •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Bible provides an authoritative one-volume reference to the people, places, events, books, institutions, religious belief, and secular influence of the Bible.
  • An essential volume for every home and library, the first place to turn for information on the central book of Western culture.
  • Includes twenty-eight pages of full-color maps, providing an accurate, detailed portrait of the biblical world.



The Bible has had an immeasurable influence on Western culture, touching on virtually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 It is one of the great wellsprings of Western religious, ethical, and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It has been an endless source of inspiration to artists, from classic works such as Michaelangelo's Last Judgment, Handel's Messiah, or Milton's Paradise Lost, to modern works such as Thomas Mann's Joseph and His Brothers or Martin Scorsese's controversial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For countless generations, it has been a comfort in suffering, a place to reflect on the mysteries of birth, death, and immortality. Its stories and character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repertoire of every educated adult, forming an enduring bond that spans thousands of years and embraces a vast community of believers and nonbelievers.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Bible provides an authoritative one-volume reference to the people, places, events, books, institutions, religious belief, and secular influence of the Bible. Written by more than 250 scholars from some 20 nations and embracing a wide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the Companion offers over seven hundred entries, ranging from brief identifications--who is Dives? where is Pisgah?--to extensive interpretive essays on topics such as the influence of the Bible on music or law.Ranging far beyond the scope of a traditional Bible dictionary, the Companion features, in addition to its many informative, factual entries, an abundance of interpretive essays. 
Here are extended entries on religious concepts from immortality, sin, and grace, to baptism, ethics, and the Holy Spirit. The contributors also explore biblical views of modern issues such as homosexuality, marriage, and anti-Semitism, and the impact of the Bible on the secular world (including a four-part article on the Bible's influence on literature).Of course, the Companion can also serve as a handy reference, the first place to turn to find factual information on the Bible. Readers will find fascinating, informative articles on all the books of the Bible--including the Apocrypha and many other ancient texts, such as the Dead Sea Scrolls, Pseudepigrapha, and the Mishrah. Virtually every figure who walked across the biblical stage is identified here, ranging from Rebekah, Rachel, and Mary, to Joseph, Barabbas, and Jesus.
 The Companion also offers entries that shed light on daily life in ancient Israel and the earliest Christian communities, with fascinating articles on feasts and festivals, clothing, medicine, units of time, houses, and furniture. Finally, there are twenty-eight pages of full-color maps, providing an accurate, detailed portrait of the biblical world.A vast compendium of information related to scriptures, here is an ideal complement to the Bible, an essential volume for every home and library, the first place to turn for information on the central book of Western culture.

Author Information

Bruce M. Metzger is George L. Collord Professor Emeritus of New Testament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 A recognised authority on the text of the New Testament, he was chairperson of the NRSV Bible Committee, which produced the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and he was co-editor (with Roland E. Murphy) of The New Oxford Annotated Bible.
Michael D. Coogan is Professor of Religious Studies at Stonehill College.

我抄一下此書的「目錄」頁給讀者參考。

Contents
Introduction vi
Directory of Contributors xi
Transliterations xix
Abbreviations   xxi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Bible 
Bibliography  831
Index  834

Maps follow page  874








2007.8.3
七月底吾有陳巨擘先生轉職政治大學出版社,與他暢談我所淺知的「牛津大學出版社」 Oxford University Press/OUP*。

午後出門,想找季季著的奇緣此生顧正秋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7。不過沒看到。倒是看到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的兩本新書:章詒和新書和《 別了,毛澤東》。兩書都附人名索引。

《明報月刊》五百期誌慶特大號(二零零七年八月號),讀專訪余英時教授(陳 致)中錢鍾書先生的手書。

想念林語堂先生 (二○○六年十月,馬悅然先生應邀參與台北東吳大學舉辦林語堂逝世三十周年「跨越與前進——從林語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相涵」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專題演講稿。)中《京華煙雲》中的北京之美(四季、歷來人與自然合一。我1992年對它已覺得殘念”……

我高中已知道林語堂先生每日誦讀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所以買來,未能詳讀。1977年旅英,第一件就是買本新版的—它2000才由第9版取代(當初台北書市一批原版,每本只賣近500元,很奇怪。原來隔年出第10版10/e (Hardback Pearsall,  Aug 27, 2001))。再幾年,我買大陸影印的 Shor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上月在書林看到20O.E.D. 6萬元,稱奇:20年前我的財力和空間才可能買它們;現在有CD…..

到賣大陸書物的秋水堂,不忘拿翻印的第10版,用 “bay “當測試,大概是 brown horse with black points.  point 一義指馬或貓之諸端部extremities 即指臉部、尾部、蹄部等等。回還查9/e,為 a bay horse with a black mane and tail.

它沒有hollow-backe解釋,不過 hollow之一解為 concave.

*翻讀《摩西五經》(馮象譯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的版權頁時,才注意到它已加上「牛津大學出版社」的使命宣言書【相對於1993年出版的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Bibl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 a department of the of Oxford.
It furthers the University’s objective of excellence in research, scholarship, and education by publishing worldwide ...
發現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002)已有這了。

下述牛 津 大 學 出 版 社( 中 國 ) 的 《使 命 宣 言 摘 要 》,正 好 概 括 了其 宗 旨 。

牛 津 大 學 出 版 社 ( 中 國 ) 有 限 公 司 之 工 作 重 點 為 製 作 高 質 量 之 教 育 類 、 參 考 類 、 學 術 類 與 普 及 類 出 版 物 , 滿 足 市 場 需 要 , 從 而 推 動 教 育 。 為 此 , 出 版 社 竭 力 提 供 優 質 服 務 , 務 求 令 客 戶 滿 意 。
牛 津 大 學 出 版 社 ( 中 國 ) 有 限 公 司 為 達 致 此 等 目 標 , 務 必 以 合 乎 職 業 道 德 、 社 會 公 義 之 手 法 , 穩 健 經 營 , 獲 取 經 濟 回 報 , 並 履 行 其 對 各 方 伙 伴 之 責 任 。 


類似上述的這種 Vision Statement, Mission Statement以及 Purpose Statement 的例子 ,請參考拙著:《系統與變異: 淵博知識與理想設計法 》(2010) http://demingcircle.blogspot.com/2010/06/hc-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