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2日 星期六

大家悼念,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1922~2022)的著作開示. He was a pioneer of the concept of mindfulness.:《一行禪師傳記:正念的足跡》《正念的奇蹟》《真正的家》《怎麼坐》、《怎麼吃》、《怎麼愛》、《怎麼走》、《怎麼鬆》、《怎麼吵》、《怎麼看》、《怎麼連結》。; 《法句經 》;《佛教聖典》 和漢對照;《出曜經》

大家悼念,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1922~2022)的著作開示. He was a pioneer of the concept of mindfulness.:《一行禪師傳記:正念的足跡》《正念的奇蹟》《真正的家》《怎麼坐》、《怎麼吃》、《怎麼愛》、《怎麼走》、《怎麼鬆》、《怎麼吵》、《怎麼看》、《怎麼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32040471998063

Thích Nhất Hạnh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 › wiki › Thích_Nhất_Hạnh

 listen); born as Nguyễn Đình Lang and later known by the name Nguyễn Xuân Bảo; 11 October 1926 – 22 January 2022) was a Vietnamese Thiền Buddhist monk,


One of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Buddhist monks, Thich Nhat Hanh, died on Saturday. He was a pioneer of the concept of mindfulness.
Thich Nhat Hanh: Influential Zen Buddhist monk dies at 95
DW.COM
Thich Nhat Hanh: Influential Zen Buddhist monk dies at 95



一行禪師圓寂。
雖未曾見過大師,
但感謝大師的著作開示,
讓我渡過人生的無常。
可能是 1 人的圖像





立緒
悼念 一行禪師(1926.10.11-2022.01.22)
以正念認知萬物,這門功課可以使人更深刻地照見生命本質。我們應當明白,無常並非生命的消極面向,而是生命的根本。
明白一切皆是無常,碰到衰退與死亡時才不至於痛不欲生。面對常與變、盛與衰、成與敗時,才能安定知足如故。
——一行禪師《真正的家》
Your True Home: The Everyday Wisdom of Thich Nhat Hanh


Ding-Chao Ho


多年前還沒當記者前,因任職出版社的大學好友邀約,有幸翻譯 #一行禪師 名作 #正念的奇蹟。翻譯前,其實我對一行禪師認識不多,也不知這是他最經典的著作之一,後來自己在翻譯過程中從書中內容獲益良多,該書也成台灣當年百大暢銷書之一,且至今長銷,從歷年來換了三個封面可以窺知。(當然翻譯費是買斷)
當記者後,一回一行禪師來台,印象中並非公開行程,只有遠遠看他低眉行走靜坐,任何時候都很寧靜的樣子。 抓緊時間問了跟隨一行最久的弟子之一,當越共打入道場、抓走僧人時,他們究竟怎麼面對?會感到恐懼慌亂嗎?他答:如果還會驚恐慌亂,我們幾十年禪修就是白費的。當時我聽了,非常震撼。
他還說,當越共前來,僧人們都端坐原地繼續禪坐,那散放的平靜讓越共也收起暴戾,並未造成嚴重傷害乃至死亡。
今日一行禪師圓寂,享壽95歲。謝謝單德興老師 Te-hsing Shan 分享一行禪師更早來台時和聖嚴法師的對談,對談中一行禪師說的用平靜正念影響他人,正是他長年奉行的和平運動,也充分解釋當年他弟子說的影響越共那番話。
人類歷史中,也許很多時候很難光用和平 一己正念就阻擋或減少暴力,但在並非集體 極端的狀況下,我想還是常能發揮作用。感謝一行禪師對世界的啟發與給予。



一行禪師1月22日今天在故鄉越南順化歸原寺遠行了,享年95歲。
一行禪師1926年生,16歲出家,被稱為「世上最有影響力的佛教高僧」之一,當之無愧。
他不只是臨濟禪宗第四十二代、越南了觀禪師第八代傳人,有深厚的佛教傳承底蘊,尤其能透過與歐美宗教、學界、社會人士的多方交流,以深入淺出的闡述,把佛法普及到西方,以及全球。
他曾在1960年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讀比較宗教學,並於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講學。期間他也持續參與推動反戰運動。1967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1973年越南政府取消他的護照,自此離開越南,流亡法國,在法國南部創立禪修中心「梅村」,宣揚正念生活的藝術長達七十餘年。
2018年,越南政府終於允許一行禪師回到故鄉歸原寺。而他也終於得在那裡圓寂。
大塊文化很榮幸自2015年起引進一行禪師的作品,陸續出版「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怎麼坐》、《怎麼吃》、《怎麼愛》、《怎麼走》、《怎麼鬆》、《怎麼吵》、《怎麼看》、《怎麼連結》。
一行禪師對佛法、禪的詮釋本就簡明易懂,這一套「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更是透過一般人生活裡的起居坐臥、喜怒哀樂,讓人可以方便地體悟佛法,得到心靈的平靜,進而對生命感受到新的層次。
感謝一行禪師。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一行禪師傳記:正念的足跡》; 《法句經 》



一行禪師傳記:正念的足跡
Thich Nhat Nanh: Une vie en pleine conscience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人物傳記
叢書系列:People
作者:瑟琳‧莎德拉&柏納‧波杜安
       Céline Chadela、Bernard Baudouin
譯者:林心如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年
一行禪師的生態意識是建立在《金剛經 》的一則訓示.......
頁184

----

The Dhammapada. Balangoda Ananda Maitreya; Thich Nhat Hanh (Paperback ed.). Parallax Press. (August 1, 1995). I

被譽為「最具影響力精神領袖」之一的一行禪師,2014 年因嚴重腦出血後送醫後,一直住在法國梅村(Plum Village)休養及定期接受治療。但據美國雜誌《Time》今日報道,92 歲的一行禪師近月已拒絕治療,並回到他 16 歲時出家的地方 —— 越南順化的歸原寺(Tu Hieu Pagoda),等待從自身的生死輪迴中解脫 (awaiting liberation from the cyclical nature of existence) ...

------


我2012年8月的這則筆記Dhammapada 《法句經 》;《佛教聖典》 和漢對照;《出曜經》,很雜亂。2017.9 重讀,仍不知如何改善。

 問Ken Su:

關於『出曜』一詞,僧睿〈出曜經序〉云(大正4·609b)︰『出曜之言,舊名譬喻。即十二部經第六部也。 ... 然據《出曜經》卷六云(大正4·643c)︰『六者出曜所謂出曜者,從無常至梵志采眾經要藏演說布現以訓將來,故名出曜。』 據此,『出曜』是『優陀那』 ...

他答
 Dear HC,

   在西元一世紀以前,佛教仍然期望用「十二分教 dvaa-dasa」(巴利「九分教」)來編輯「佛陀的語言(那個梵文直譯是「佛說」)」,(nava-angika 九分支),「分」是來自angika的翻譯」), aa 代表 a 長音ā。「十二分教」也譯作「十二部經」的意譯。

 《長阿含經》卷12:「十二部經自身作證,當廣流布,一曰《貫經》,二曰《祇夜經》,三曰《受記經》,四曰《偈經》,五曰《法句經》,六曰《相應經》,七曰《本緣經》,八曰《天本經》,九曰《廣經》,十曰《未曾有經》,十一曰《譬喻經》,十二曰《大教經》,」(CBETA, T01, no. 1, p. 74, b19-23)
《增壹阿含經》卷21〈29 苦樂品〉:「十二部經如來所說,所謂契經、祇夜、本末、偈、因緣、授決、已說、造頌、生經、方等合集、未曾有及法辯。」(CBETA, T02, no. 125, p. 657, a2-6)

《雜阿含經》卷41:「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多伽、毘富羅、阿浮多達摩、優波提舍」(CBETA, T02, no. 99, p. 300, c5-8)。

avadana 或 apadana 就是「阿波陀那」,玄奘譯為「譬喻」,古譯為「出曜」,是用「故事(而不是比喻,「比喻」是另一個字 upamā)」來講解佛法。
在《出曜經》的佛教門派(部派)裡,他們是傳說的是「十二分教」(錫蘭、泰國、緬甸傳的是「九分教」,並未把「譬喻」當作「佛說 Buddhavada」),「十二分教」的前五個很固定,後七個的次序常會因部派而異,《出曜經》這一部派是排在第六位。

鳩摩羅什弟子僧叡傳的十二分教是排第六位。

《大智度論》卷25〈1 序品〉:「修妬路、祇夜、弊迦蘭陀、伽陀、優陀那、阿波陀那一筑多、闍陀、為頭離、[8]頞浮陀達摩、優波提舍」(CBETA, T25, no. 1509, p. 246, c25-28)

「apadana 譬喻」與「upamā 譬喻」中文一樣,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所以不能從漢譯經文相同,就推斷為同一個用字,必須依靠前後文或其他語言的平行文本。

            Yifertw
出曜經序
《出曜經》者,婆須密舅法救菩薩之所撰也,集比一千章,立為三十三品,名曰「法句」;錄其本起,繫而為釋,名曰「出曜」。「出曜」之言,舊名譬喻,即十二部經第六部也。
有罽賓沙門僧伽跋澄,以前秦建元十九年,陟葱嶺、涉流沙,不遠萬里來至長安,其所闇識富博絕倫。先師器之,既重其人,吐誠亦深。數四年中,上聞異要,奇雜盈耳。俄而三秦覆墜,避地東周。後秦皇初四年,還轅伊洛,將返舊鄉,佇駕京師,望路致慨,恨《法句》之不全、《出曜》之未具,緬邈長懷,蘊情盈抱。
太尉姚旻篤誠深樂,聞不俟駕,五年秋請令出之,六年春訖。澄執梵本,佛念宣譯,道嶷筆受,和碧二師師法括而正之。時不有怙,從本而已。舊有四卷,所益已多,得此具解,覽之畫然矣。予自武當,軒衿華領,諮詢觀化,預參檢校,聊復序之。
弘始元年八月十二日僧叡造首


出曜經_目錄

www.suttaworld.org/big5.../212.htm - Cached - Translate this page
出曜經行品第九, 信品第十一, 沙門品第十二. 出曜經道品第十三, 道品之二, 出曜經利養品第十四. 利養品下 ... 出曜經如來品第二十二, 如來品之二, 出曜經聞品第二十三 ...

-----

The Teaching of Buddha 和漢對照佛教聖典

The Teaching of Buddha ( 和漢對照佛教聖典), 東京:財團法人佛教傳道協會, 第731刷, 1992

日本‘佛教傳道協會’的創辦人。出生於廣島縣。父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淨蓮寺第十六世沼田惠生。母為虔誠佛教徒。受母感化有志于傳道。大正四年(1915)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選赴美國傳教,後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獲統計學碩士學位。大正十四年(1925),創辦英文雜誌《The Pacific World》寄贈全美各地,後因資金困難雜誌停刊。昭和九年(1934),沼田氏辭去內閣統計官一職,設立株式會社三豐製作所。昭和四十年,創辦財團法人佛教傳道協會,以森川智德為首屆理事長。佛教傳道協會成立後,沼田氏在該協會之中設立佛教講座、推廣佛教音樂、翻譯大量佛典為英文、贈送《佛教聖典》,為弘傳佛教於世界各地而努力不懈。
「佛教傳道協會」是由日本的一位大企業家沼田惠範( 1897-1994 )於一九六九年創辦。沼田雖然自小信奉淨土真宗,卻沒有狹隘的宗派意識。他成立該協會的目的是要「促進 ...

日本‘佛教传道协会’的创办人。出生于广岛县。父为净土真宗本愿寺派净莲寺第十六世沼田惠生。母为虔诚佛教徒。受母感化有志于传道。大正四年(1915)为净土真宗本愿寺派选赴美国传教,后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获统计学硕士学位。大正十四年(1925),创办英文杂志《The Pacific World》寄赠全美各地,后因资金困难杂志停刊。昭和九年(1934),沼田氏辞去内阁统计官一职,设立株式会社三丰制作所。昭和四十年,创办财团法人佛教传道协会,以森川智德为首届理事长。佛教传道协会成立后,沼田氏在该协会之中设立佛教讲座、推广佛教音乐、翻译大量佛典为英文、赠送《佛教圣典》,为弘传佛教于世界各地而努力不懈。

****

東方白神農的腳印 (思考語錄),有點無聊。
有一句"不有":連你自己都非你所有, 更遑論你的妻兒與財產。" (頁116)


似乎出自法句經》 (Dharmapada):

( Wikipedia
法句經巴利文Dhammapada),又譯為曇鉢偈,為佛教典籍,有許多不同版本。
漢 傳版本為法救撰,三國吳天竺沙門維祗難等漢譯,共二卷十九章39品,包含了423首詩*。《法句經序》中說:「曇鉢偈者,眾經之要義,曇之言法,鉢者句也。而法句經別有數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結語,猶詩頌也,是佛見事而作,非一時言,各有本末布在諸經。......是後五部沙門, 各自鈔眾經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義,條別為品,於十二部經靡不斟酌,無所適名,故曰法句。」根據傳統,這些都是佛陀在不同場合中說的詩句,當中大部份跟道德有關,其後經佛教僧侶所編輯而成。
季羨林認為四十二章經即是大夏文本的《法句經》。
南傳佛教中也有巴利文本的《法句經》。)


*



法句 (Dharmapada),支謙(《法句經》序):「曇缽偈者,眾經之要義,曇(Dharma)之言法、缽(pada)者句也。而法句經別有數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Gatha)者結語,猶詩頌也,是佛見事而作,非一時言,各有本末布在諸經。」(CBETA, T04, no. 210, p. 566, b15-19)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0/09/1.html

《法句經讀書會》1 ---2010.12.29


2012.6.23

Dear HC,

 翻了一下你的部落格《書海微瀾》

Sayings of the Buddha from the Pali Nikayas 片山一良《佛的語言──巴利佛典入門》

"千千為敵,一夫勝之;未若自伏,為戰中勝。" (法句經)

最近輪流在四、五篇論文之間著墨,好像養了五個小孩,輪流抱一抱每個小孩,剛好這星期大都浸在《法句經》裡。漢文《大藏經》有三國時候支謙譯的《法句經》(CE 220),(CE 代表 Common Era),西晉時候法炬、法立的《法句譬喻經》(CE 300?),苻秦、姚秦時候竺佛念的《出曜經》(CE 400),北宋時候天息災的《法集要頌經》(CE 1050)。
其他語言有巴利語《法句經》(BE 87),波特那《法句經》(CE 400?),犍陀羅《法句經》(CE 100?),藏文《法句經》(CE 1200?),我預定的目標是訂正支謙譯的《法句經》(CE 220)來作為其他《法句經》的參考,也藉以澄清和其他版本《
法句經》的關係。
除了巴利語《法句經》之外,其他《法句經》已經非常、
非常少人閱讀,未經特別研讀,也無法掌握大部份偈頌的準確意涵(主要是譯文古樸、難以理解,也亟需校勘、詮釋)。當然還是有十首左右的《法句經》偈頌,一般佛教徒還算熟悉。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在這過程當中,與朋友共同關注的特別現象是,《法句經》
的一部份偈頌也出現在耆那教經典之中,這對於號稱是「佛陀語言最忠實記錄」的《法句經》來說,值得深省。有一些原因已經提出探討。
除了宗教信仰之外,
我總是認為宗教是人類這種宗教的獨特的群體活動,可以作為「文化史」的一個剖面來探討。
Ken Su




(2012.7.3 HC補充


關於《經》 的補充:

胡適《白話文學史(1921)有相關節目, 頁115-17
三世紀的譯經--維祇難論譯經方
維祇難竺將炎的《經》
胡適選
教學品》3多聞品3慈仁品1;《言語品》1;《明哲品》3;《羅漢品》1;《利養品》1

經》乃是眾經的要義,是古代沙門從眾經選出四的偈,分類編簒起來的。因為其中偈語本是眾經的精華,故譯出之後仍見精采,雖不加雕飾,而自成文學。

黑體字表示其中個有一 選入胡適自編的每日一詩.” (《胡適選注的詩選》台北 遠流1986 184)


事日為明故  事父為恩故  事君以力故  聞故事道人

多聞品第三       十有九章
 
多聞品者 亦勸聞學 積聞成聖 自致正覺



假令盡壽命 勤事天下人 象馬以祠天 不如行一慈

慈仁品第七             十有八章
慈仁品者 是謂大仁 聖人所履 德普無量


 象馬
1. 象和馬,後常指騎乘。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序》:“王侯貴臣,棄像馬如脫屣;庶士豪家,捨資財若遺跡。”一說指財富。見 範祥雍 校注。南朝梁僧祐《釋迦譜》卷一:“即以金銀雜寶,像馬車乘及以村邑,而用供給此婆羅門。” 北周庾信《陝州弘農郡五張寺經藏碑》: “加以像馬無恡,衣裘是捨。春園柳路,變入禪林;蠶月桑津,迴成定水。” 唐劉禹錫《送僧仲剬東遊兼寄呈靈澈上人》詩: “前時學得經論成,奔馳像馬開禪扃。”2. 指海象與海馬。章炳麟《訄書·原變》:“鼠遊於火,忍熱甚也;海有像馬,噓吸善也。”
1. 象和馬,後常指騎乘。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序》:“王侯貴臣,棄像馬如脫屣;庶士豪家,捨資財若遺跡。”一說指財富。見 範祥雍 校注。南朝梁僧祐《釋迦譜》卷一:“即以金銀雜寶,像馬車乘及以村邑,而用供給此婆羅門。” 北周庾信《陝州弘農郡五張寺經藏碑》: “加以像馬無恡,衣裘是捨。春園柳路,變入禪林;蠶月桑津,迴成定水。” 唐劉禹錫《送僧仲剬東遊兼寄呈靈澈上人》詩: “前時學得經論成,奔馳像馬開禪扃。”2. 指海象與海馬。章炳麟《訄書·原變》:“鼠遊於火,忍熱甚也;海有像馬,噓吸善也。”
 假令 jiǎlìng(1) [if]∶假設,如果假令有取。 ——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2) [acting county magistrate]∶臨時代理縣令--------------------------1. 假如;即使。 《史記·管晏列傳贊》:“假令晏子而在,餘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晉書·蔡謨傳》:“假令不能者為之,其將濟乎,將不濟也?” 唐李白《上李邕》詩:“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搊卻滄溟水。”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錢東麓》:“曩時年壯氣盛,精力足副,假令今日為之,恐不復能如昔時矣。” 章炳麟《五無篇》:“假令政權墮盡,則犬馬異類。”2. 謂暫時代理縣令。唐柳宗元《送薛存義之任序》:“ 存義假令零陵二年矣。”




法句經(二卷)    尊者法救撰
法句經卷上                尊者法救                            吳‧天竺沙門維祗難等譯
          
 法句經卷上
法句經序
曇鉢偈者,眾經之要義,曇之言法,鉢者句也。而法句經別有數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結語,猶詩頌也,是佛見事而作,非一時言,各有本末布 在諸經。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傷天下,出興于世,開顯道義,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經,總括其要,別為數部,四部阿含,佛去世後阿難所傳,卷無大小,皆稱聞 如是,處佛所在,究暢其說。是後五部沙門,各自鈔眾經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義,條別為品,於十二部經靡不斟酌,無所適名,故曰法句。
諸經為法言,法句者由法言也,近世葛氏傳七百偈,偈義致深,譯人出之,頗使其渾。惟佛難值,其文難聞,又諸佛興,皆在天竺,天竺言語與漢異音,云其書為天 書,語為天語,名物不同,傳實不易。唯昔藍調安候世高,都尉佛調,譯梵為秦,實得其體。斯已難繼,後之傳者雖不能密,猶常貴其寶,粗得大趣。始者維祗難, 出自天竺,以黃武三年來適武昌,僕從受此五百偈本,請其同道竺將焰為譯,將焰雖善天竺語,未備曉漢,其所傳言或得梵語,或以義出音,迎質真樸,初謙其為辭 不雅,維祗難曰:佛言依其義,不用飾;取其法,不以嚴;其傳經者令易曉,勿失厥義,是則為善。坐中咸曰:老氏稱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書不盡言,言 不盡意;明聖人意深邃無極,今傳梵義實宜經達。是以自偈受譯人口,因修本旨,不加文飾,譯所不解則闕不傳,故有脫失多不出者。然此雖辭朴而旨深,文約而義 博,事鈎眾經章有本,句有義說。
其在天竺,始進業者,不學法句謂之越叙,此乃始進者之洪漸,深入者之奧藏也。可以啟矇辯惑,誘人自立,學之功微而所苞者廣,寔可謂妙要也哉。昔傳此時,有 所不解,會將炎來,更從諮問,受此偈輩,復得十三品,並校往古,有所增定,第其品目,合為一部三十九篇,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庶有補益,共廣問焉。
法句經卷下                  尊者法救撰                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譯
法句經卷下

-----
《禪:答胡適博士》(鈴木大拙) 引下


他的教訓是:禪那與般若為一(定慧一 體);何處有禪那,何處就有般若,何處有般若,何處就有禪那;
它們是不可分的*(1) *參看The Dhammapada(經》)三七二行。) ----

---《印度佛教漢文資料選編》( 湯用彤)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p.21

《法句經》第三十七

生死品    十有八章
生死品者 說諸人魂 靈亡神在 隨行轉生
命如菓待熟  常恐會零落  已生皆有苦  孰能致不死
從初樂恩愛  可婬入胎影  受形命如電  晝夜流難止
是身為死物  精神無形法  假令死復生  罪福不敗亡
終始非一世  從癡愛久長  自此受苦樂  身死神不喪
身四大為色  識四陰曰名  其情十八種  所緣起十二
神止凡九處  生死不斷滅  世間愚不聞  蔽闇無天眼
自塗以三垢  無目意妄見  謂死如生時  或謂死斷滅
識神造三界  善不善五處  陰行而默到  所往如響應
欲色不色有  一切因宿行  如種隨本像  自然報如影
神以身為名  如火隨形字  著燭為燭火  隨炭草糞薪
心法起則起  法滅而則滅  興衰如雨雹  轉轉不自識
識神走五道  無一處不更  捨身復受身  如輪轉著地
如人一身居  去其故室中  神以形為盧  形壞神不亡
精神居形軀  猶雀藏器中  器破雀飛去  身壞神逝生
性癡淨常想  樂身想癡想  嫌望非上要  佛說是不明
一本二展轉  三垢五彌廣  諸海十二事  淵銷越度歡
三事斷絶時  知身無所直  命氣煴煖識  捨身而轉逝
當其死臥地  猶草無所知  觀其狀如是  但幻而愚貪



感謝. 我讀一下Wikipedia (法句經)的日文版或許你也可參考
http://ja.wikipedia.org/wiki/%
E6%B3%95%E5%8F%A5%E7%B5%8C

法句経』(ほっくぎょう)、または『ダンマパダ』(Dhammapada)は、原始仏典の一つで、釈迦の語録の形式を取った仏典である。語義は「真理の言葉」といった意味であり、原始仏典の中では最もポピュラーな経典の一つである。『スッタニパータ』と共に原始仏典の、最古層の部類とされる。
パーリ語の日本語訳として、中村元訳『ブッダの真理のことば・感興のことば』、友松円諦訳『法句経』が有名である。
パーリ語だけでなく、サンスクリット語でも同様の経典が『ウダーナヴァルガ』(Udânavarga)として存在する(漢訳として竺仏念訳『出曜経』等がある。なお、上記の『ブッダの真理のことば・感興のことば』には、パーリ語版、サンスクリット語版の両方が訳出されている)。説一切有部によって編纂されたとされ、詩句が大幅に増広されており、思想的に見てもパーリ・ダンマパダよりは後に成立したとされている。

目次

日本への伝来 

ダンマパダは漢訳仏典『法句経』として伝来していたが、「小乗のお経」と認識され、ほとんど顧みることがなされなかった歴史がある。なお、漢訳の大蔵経においては、本縁部に含まれている。
ダンマパダに日が当たるようになったのは明治期以降であり、ヨーロッパでの仏教研究でダンマパダが重要文献として扱われていたことの影響が大きい。

書誌情報 

邦訳

英訳

  • The Dhammapada: The Path of Perfection. Anonymous; Juan Mascaro (Paperback ed.). Penguin Classics. (May 30, 1973). ISBN 0-14-044284-7.
  • Dhammapada: The Sayings of the Buddha. Shambhala Pocket Classics. Thomas Byrom (Paperback ed.). Shambhala. (November 9, 1993). ISBN 0-87773-966-8.
  • The Dhammapada: The Sayings of the Buddha. John Ross Carter; Mahinda Palihawadana (Paperback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cember 15, 2008). ISBN 978-0-19-955513-0.
  • The Dhammapada. Classics of Indian Spirituality. Eknath Easwaran (Paperback ed.). Nilgiri Press. (April 13, 2007). ISBN 978-1-58638-020-5.
  • The Dhammapad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Buddhist Classic with Annotations. Gil Fronsdal (Paperback ed.). Shambhala. (December 5, 2006). ISBN 1-59030-380-6.
  • The Dhammapada. Balangoda Ananda Maitreya; Thich Nhat Hanh (Paperback ed.). Parallax Press. (August 1, 1995). ISBN 0-938077-87-2.



パーリ語原典 

関連文献 

関連項目 [編集]

外部リンク [編集]




*****
美國 白壁德教授在20世紀初即有英譯本

(南傳巴利語)Dhammapada 法句經













  • 了參 法師 譯(文言文版)
  • 敬法 法師 譯(白話文版)
  • 英文版

  • Availability of English translations (Print:):
    Scores of English translations exist. The following are particularly recommended: Dhammapada: A Translation, Thanissaro Bhikkhu, trans. (Barre: Dhamma Dana Publications, 1998), The Dhammapada: The Buddha's Path of Wisdom, Acharya Buddharakkhita, trans.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96), and The Dhammapada: Pali Text and Translation with Stories in Brief and Notes, Narada Thera, trans. (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 India, 1978; available from Pariyatti Books).

    目錄












  • 第一:雙品 YAMAKA-VAGGO (001~020)
  • 第二:不放逸品 APPAMADAVAGGO (021~032)
  • 第三:心品 CITTAVAGGO (033~043)
  • 第四:華品 PUPPHAVAGGO (044~059)
  • 第五:愚品 BALAVAGGO (060~075)
  • 第六:智者品 PANDITAVAGGO (076~089)
  • 第七:阿羅漢品 ARAHANTAVAGGO (090~099)
  • 第八:千品 SAHASSAVAGGO (100~115)
  • 第九:惡品 PAPAVAGGO (116~128)
  • 第十:刀杖品 DANDAVAGGO (129~145)
  • 第十一:老品 JARAVAGGO (146~156)
  • 第十二:自己品 ATTAVAGGO (157~166)
  • 第十三:世品 LOKAVAGGO (167~178)
  • 第十四:佛陀品 BUDDHAVAGGO (179~196)
  • 第十五:樂品 SUKHAVAGGO (197~208)
  • 第十六:喜愛品 PIYAVAGGO (209~220)
  • 第十七:忿怒品 KODHAVAGGO (221~234)
  • 第十八:垢穢品 MALAVAGGO (235~255)
  • 第十九:法住品 DHAMMATTHAVAGGO (256~272)
  • 第二十:道品 MAGGAVAGGO (273~289)
  • 第廿一:雜品 PAKINNAKAVAGGO (290~305)
  • 第廿二:地獄品 NIRAYAVAGGO (306~319)
  • 第廿三:象品 NAGAVAGGO (320~333)
  • 第廿四:愛欲品 TANHAVAGGO (334~359)
  • 第廿五:比丘品 BHIKKHUVAGGO (360~382)
  • 第廿六:波羅門品 BRAHMANAVAGGO (383~423)
  • 敬法(尋法) 比丘 譯(白話文版): Zip 壓縮檔 (50 KB)
  • 了參 法師 譯(文言文版); 明法 比丘 註:HTMLZip 壓縮檔 (309 KB)
  • 巴利語法句譯註(Pali-Chinese Dhammapada with Exegeses) 廖文燦 譯註:RTF (2,789 KB); Zip 壓








    Ken Yifertw

    Yesterday 10:02 AM  - 
    Shared from +1
     -  Public
    Comparative Dhammapada - Home Page »
    A Comparative Edition of the Dhammapada. with parallels from Sanskritised Prakrit edited together with. A Study of the Dhammapada Collection. by. Ānandajoti Bhikkhu (2nd revised edition July, 2007 - 2...
    縮檔 (247 KB)
  • 南北傳《法句經》的對照表[The comparative catalog of Dhammapada (Pali) & Dharmapada (Chinese)]: ZIP -- 35 KB; doc -- 376 KB
  • (北傳) 法句經 (大正藏第4冊No. 210): ZIP -- 75 KB; doc -- 258 KB{【經文編碼及註腳】-- 法雨道場2006.8.}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