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發 這張照片是1961年拍的,王渝、余光中、覃子豪三人去東海探望葉珊。(我還沒出生哩)
牧文學研究中心說這專頁讚
2018年12月28日 ·
▏楊牧年表
1940 出生於花蓮,本名王靖獻。
1946 就讀花蓮明義國民學校,為戰後第一屆國民學生。
1952 入花蓮中學初級部。
1955 入花蓮中學高級部。
十五歲開始寫詩,投稿各報紙副刊及詩刊。
受業於胡楚卿,又與花中學長陳錦標編輯《海鷗》詩刊,辦「文藝周刊」於《東臺日報》和《更生日報》。
1958 高中畢業,暫居臺北。
此時期結識覃子豪、黃用、余光中、洛夫、瘂弦、敻虹等詩人。
1959 4月。擔任《創世紀》編輯委員。
9月。入東海大學歷史系。
在中文系選修徐復觀教授的古代思想史、老莊哲學、韓柳文。
大學時期,閱讀了大量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作品,如濟慈、雪萊、華滋華斯等,頗受啟發與影響。
1960 由藍星詩社出版第一本詩集《水之湄》。
主編《東風雜誌》。
9月。由歷史系轉外文系。
1963 出版第二本詩集《花季》。
大學畢業,金門服役。
1964 受美國著名詩人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邀請,入愛荷華大學英文系詩創作班。求學期間,葉珊對愛爾蘭詩人葉慈(W.B.Yeats)有著比浪漫主義時期詩人更多的關注。
1965 選修比較文學。學習德語。擔任《現代文學》編輯委員。
1966 由文星書店出版第三本詩集《燈船》和《葉珊散文集》。
獲愛荷華大學藝術創作碩士,論文為詩一卷:The Lotus Superstition and Other Poems。
入柏克萊加州大學攻讀比較文學,研究西方古典史詩及中世紀傳奇,從陳世驤治《詩經》及先秦文學。此外,深受「柏克萊精神」的影響。根據楊牧說法,所謂柏克萊的精神,「即是結合學術研究和社會介入於一體的精神。」
出版翻譯西班牙詩人賈西亞.洛爾伽(Federico Garcia Lorca)《西班牙浪人吟》(Romancero Gitano)十四首。
1967 修習古希臘文。
1968 學習日語。修讀卜弼德(Peter A. Boodberg)開授訓詁學,以及白芝(Cyril Birch)的元明戲曲。
1969 出版自選詩集《非渡集》,收錄74首寫於1956至1966年間的作品。
1970 出版第四本詩集《傳說》。 任教麻塞諸塞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一年。
與林衡哲醫師合編「新潮叢書」,由志文出版社印行。
1971 出版第四本詩集《傳說》。
獲柏克萊比較文學博士學位,論文為Shih Ching : Formulaic Language and Mode of Creation(《詩經:套語及其創作模式》)。
〈十二星象練習曲〉獲第一屆詩宗獎。
遷居西雅圖,任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中國文學與比較文學助理教授。
1972 筆名由「葉珊」改為「楊牧」。其文風,開啟顯著的變異,在原有浪漫抒情之外,更加添了含蓄而冷靜,展現更多關心現實,介入社會的作品。
擔任《現代文學》第46期特約主編:「現代詩回顧專號」。
1973 升任華盛頓大學中國文學與比較文學副教授。
擔任Micromegas: Taiwan Issue(《微巨集刊:臺灣專號》)主編(麻薩諸塞
大學出版),刊載漢語現代詩英譯。
1974 出版The Bell and the Drum : Shih 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出版文學評論集《傳統的與現代的》。
1975 出版第五本詩集《瓶中稿》。
出版《楊牧自選集》,收錄54篇散文、前言、年表與著作目錄。
返臺任臺大外文系客座教授一年。
協助《聯合報》副刊,選刊現代詩投稿,提攜陳義芝、羅智成、楊澤等年輕詩人。
1976 出版第二本散文集《年輪》。
與葉步榮,瘂弦,沈燕士共同成立洪範書店(出版社)。
擔任《文學評論》和「洪範文學叢書」編輯委員。
1977 出版第三本散文集《柏克萊精神》。
重印《葉珊散文集》。
1978 出版第六本詩集《北斗行》。
出版《楊牧詩集Ⅰ:1956-1974》。
1979 任普林斯頓大學客座教授一年。
出版詩劇《吳鳳》。
出版文學評論集《文學知識》。
獲中山文藝獎。
與夏盈盈女士結婚。
1980 出版第七本詩集《禁忌的遊戲》和第八本詩集《海岸七疊》。
長子王常名出生。
1981 在華盛頓大學升任教授。
編輯《中國近代散文選》。
1982 出版第四本散文集《搜索者》。
編輯《豐子愷文選》。
1983 返臺任臺大外文系客座教授一年。編輯《周作人文選Ⅰ、Ⅱ》。
1984 擔任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
出版文學評論集《文學的源流》。
編輯《許地山小說選》。
為《聯合報》撰寫每週專欄「交流道」,評論社會時事。
1985 出版《陸機文賦校釋》。
出版雜文集《交流道》。
編輯《許地山散文選》。
1986 出版第九本詩集《有人》。
1987 出版自傳性散文集首部《山風海雨》,獲時報文學奬推薦獎。
出版雜文集《飛過火山》。
編輯《徐志摩詩選》。
1988 擔任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系代理系主任。
出版英文論文集From Ritual to Allegory : Seven Essays in Early Chinese Poetry。
1989 出版書信體散文《一首詩的完成》,獲選《中國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與鄭樹森合編《現代中國詩選》兩冊。
1990 獲頒吳三連文學奬。
1991 出版第十本詩集《完整的寓言》。
出版文學自傳第二部《方向歸零》。
任香港科技大學文學教授(1991-1994)。
1993 出版《疑神》。
Joseph R. Allen英譯Forbidden Games and Video Poems: The Poetry of Yang Mu and Lo Ch’ing(《禁忌的遊戲與錄像詩篇:楊牧與羅青的詩》)出版。編輯《唐詩選集》。
1995 出版《星圖》。
出版《楊牧詩集Ⅱ:1974-1985》。
10月,受東華大學邀請,籌組該校中國語文學系、英美語文學系以及人文社會科學院。
1996 返國擔任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1996-2001)。
出版散文集《亭午之鷹》。
出版散文《下一次假如你去舊金山》。
1997 出版第十一本詩集《時光命題》。
出版文學自傳第三部《昔我往矣》。
編譯《葉慈詩選》。
編輯《徐志摩散文選》。
1998奚密(Michelle Yeh)與Lawrence R. Smith英譯楊牧詩集No Trace of the Gardener: Poems of Yang Mu由耶魯大學出版部出版。
1999 出版莎士比亞《暴風雨》中譯。以詩集《傳說》和散文集《搜索者》同時入選「臺灣文學經典三十」,是僅有的跨文類經典作家。
2000 任捷克查爾斯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獲第四屆國家文藝獎,為文學類得主。
擔任東華人社院院長任內籌劃之「創作與英美文學研究所」正式成立,並首創「駐校作家」制度。
2001 出版第十二本詩集《涉事》。出版文學評論《隱喻與實現》。
2002 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2002-2006)。
出版文學評論《失去的樂土》。
洪素珊(Susanne Hornfeck)與汪珏編譯中德對照詩集Patt beim Go (《和棋》)出版。
張惠菁著《楊牧》(傳記)出版。
2003 《山風海雨》、《方向歸零》、《昔我往矣》三書合帙出版《奇萊前書》。
《中外文學》發行「雝和:楊牧專輯」。
2004 Angel Pino與Isabelle Rabut合譯法文作品集Quelqu'un m'interroge a propos de la verite et de la justice(《有人問我關於公理與正義的問題》)於巴黎出版。赴東京大學演講,講題為「抽象與疏離」。
2005 出版文學評論《人文蹤跡》。
2006 出版第十三本詩集《介殼蟲》。
出版文學評論《掠影急流》。
上田哲二編譯日文詩集《カツコウアザミの歌》(藿香薊之歌:楊牧詩集)由東京思潮社出版。
獲香港科技大學包玉剛傑出講座教授。
2007 任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2007-2012)
編譯《英詩漢譯集》。
上田哲二日譯《奇萊前書》由東京思潮社出版。獲花蹤世界華文文學奬。
2009 出版自傳體散文《奇萊後書》。
香港學者黃麗明教授 (Lisa Lai-ming Wong)英文專著Rays of the Searching Sun: The Transcultural Poetics of Yang Mu 出版。
2010 出版《楊牧詩集Ⅲ:1986-2006》。
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舉辦「楊牧七十大壽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練習曲的演奏與變奏:詩人楊牧》2012年由聯經出版社出版。
2011 瑞典漢學家馬悅然(Göran Malmqvist)編譯中瑞文對照詩集Den Grone Riddaren(《綠騎:楊牧詩選》)出版。
楊牧文學紀錄片,溫知儀執導《朝向一首詩的完成》院線上映。
2012 獲美國紐曼華語文學奬(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為華文文學界首度以詩人身份獲獎的作家,亦是臺灣第一位獲獎的作家。
2013 出版第十四本詩集《長短歌行》。
汪珏、洪素珊德譯散文集Die Spinne, das Silberfischchen und ich
(《蛛蛛蠹魚與我:楊牧的隨筆》)出版。
任東華大學特聘客座講座教授(2013-)。
童子賢捐獻成立「楊牧文學講座基金」,曾珍珍擔任執行長。
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須文蔚編纂《楊牧: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50》。
花蓮松園別館舉行第八屆太平洋詩歌節以「向楊牧致敬」為活動主軸。
2014 出版《楊牧詩選:1956-2013》。
「楊牧文學講座基金」於東華大學舉辦「春天讀詩,讀楊牧」活動,七月頒發第一屆「楊牧文學獎」。
趨勢教育基金會主辦「2014向大師楊牧致敬:楊牧」系列活動。
2015
黃麗明著《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Rays of the Searching Sun: Transcultural Poetics of Yang Mu),由詹閔旭, 施俊州, 曾珍珍翻譯,洪範書店出版。
2016 獲瑞典第九屆蟬獎(Cikada Prize)
翻譯《甲溫與綠騎俠傳奇》(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洪範書店出版。
2018
8月 許又方主編《美的辯證:楊牧文學論輯》由台灣學生書局出版。
10月 獲第八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貢獻獎。
11月 東華大學楊牧文學研究中心成立。
2019年9月19-20日 楊牧八秩壽慶國際學術研討會於臺北舉辦。
2020年3月13日 楊牧於臺北市國泰醫院安詳過世。
楊牧,本名王靖獻,1940年出生於花蓮。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博士,曾任麻州大學及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東華大學文學院院長。現為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Yangmu.com | The Official Site of Yang Mu | 楊牧授權網站
他現在停止在我的山松盆景前
左右張望。屋頂上的殘雪
急速融解,並且大量向花牀傾瀉—–
「比宇宙還大的可能說不定
是我的一顆心吧,」我挑戰地
注視那紅胸主教的短喙,敦厚,木訥
他的羽毛因為南方長久的飛拂而刷亮
是這尷尬的季節裡
最可信賴的光明:「否則
你旅途中憑藉了甚麼嚮導?」
「我憑藉愛,」他說
忽然把這交談的層次提高
鼓動發光的翅膀,跳到去秋種植的
並熬忍過嚴冬且未曾死去的叢菊當中
「憑藉著愛的力量,一個普通的
觀念,一種實踐。愛是我們的嚮導」
他站在綠葉和斑斑點苔的溪石中間
抽象,遙遠,如一滴淚
在迅速轉暖的空氣裡飽滿地顫動
「愛是心的神明……」何況
春天已經來到
節錄《春歌》
他現在停止在我的山松盆景前
左右張望。屋頂上的殘雪
急速融解,並且大量向花牀傾瀉—–
「比宇宙還大的可能說不定
是我的一顆心吧,」我挑戰地
注視那紅胸主教的短喙,敦厚,木訥
他的羽毛因為南方長久的飛拂而刷亮
是這尷尬的季節裡
最可信賴的光明:「否則
你旅途中憑藉了甚麼嚮導?」
「我憑藉愛,」他說
忽然把這交談的層次提高
鼓動發光的翅膀,跳到去秋種植的
並熬忍過嚴冬且未曾死去的叢菊當中
「憑藉著愛的力量,一個普通的
觀念,一種實踐。愛是我們的嚮導」
他站在綠葉和斑斑點苔的溪石中間
抽象,遙遠,如一滴淚
在迅速轉暖的空氣裡飽滿地顫動
「愛是心的神明……」何況
春天已經來到
節錄《春歌》
英語
- No Trace of the Gardener: Poems of Yang Mu. Trans. by L. R. Smith and M. Yeh,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 Memories of Mount Qilai: The Education of a Young Poet. Trans. by John Balcom,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5.
- The Completion of a Poem: Letters to Young Poets. Trans. by Lisa Wong, Brill, 2017
- Hawk of the Mind: Collected Poems of Yang Mu. Trans. by Michelle Yeh.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8.
大阪市生まれ。大阪府立夕陽丘高等学校卒、立命館大学理工学部電気工学科卒、渡米して米国オレゴン大学文学科卒、米国ワシントン大学修士課程修了。2004年大阪大学大学院言語文化研究科博士課程修了、「台湾現代詩における家郷の位相」で大阪大学博士(言語文化学)。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を経て、慈済大学東方語文学系専任教員。
著書[編集]
- 『台湾モダニズム詩の光芒』三恵社 2007
翻訳[編集]
- 『台湾現代詩集』林水福,是永駿編 是永駿共訳 国書刊行会 2002
- 『シリーズ台湾現代詩 李魁賢・李敏勇・路寒袖』島由子,島田順子共訳 国書刊行会 2002
- 『シリーズ台湾現代詩 陳義芝・焦桐・許悔之』松浦恆雄, 島田順子共訳 国書刊行会 2004
- 『シリーズ台湾現代詩 楊牧・余光中・鄭愁予・白萩』三木直大,是永駿, 島田順子共訳 国書刊行会 2004
- 『カッコウアザミの歌 楊牧詩集』編訳 思潮社 2006 (熊耳草(學名:Ageratum houstonianum)為菊科藿香薊屬下的一個種。一年生灌木,原產中美洲,可用於園藝。)
- 『遥望の歌 張錯詩集』編訳 思潮社 台湾現代詩人シリーズ 2006
- 楊牧『奇莱前書 ある台湾詩人の回想』思潮社 2007
- 『華麗島の辺縁 陳黎詩集』編訳 思潮社 2010
- 鍾文音『短歌行 台湾百年物語』山口守, 三木直大,池上貞子共訳 作品社 20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