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談托爾斯泰『雙騎兵』
這篇要為在SU留言版討論的引文失誤之事,說道歉;為朋友發言說聲謝謝。並稍為解釋我對於英文本和中文翻譯的一些看法。
---
伊塔羅.卡爾維諾( Italo Calvino)《為什麼讀經典》( Why Read the Classics? 1991 ) 李桂蜜譯,台北:時報出版(網路「時報悅讀」有相關簡介),2005, p.175
台北時報出版包辦繁體字 Italo Calvino的作品集,包括他的文論Six Memos ,所以李桂蜜譯本不免要為前人之翻譯所限,譬如說,本書英文翻譯者採用multiplexity or potential ,本書只能用「繁」道盡。
「為什麼讀經典」是本文集(各篇文體差異甚大),所選的書很有「個性」。李桂蜜譯本書的困難可以想見。
hc提問:「托翁作品的生命力(sic 我錯誤,應是「生命」?) 其實是對於"缺席的承認"--括號hc加 。這"缺席的承認"-原文是什麼?什麼意思 ?」
hc特別感謝:
woo: 從前不是有部電影片名被譯成「惡意的缺席」(hc補:這應附原文或指出處)被罵得臭頭嗎?「缺席的承認」其難弟耶?
rl (他猜大概是 recognition of absence。我自己有猜測, 用google找一番,知道它非習用語,就post在SU留言版(我原想這兒只是brain storming之處),玩一下......)
經一陣子關於「那個 "absence" 指的會是什麼呢?」hc發現,這樣根據hc如此簡述的東西,如果不讀全篇,無法進一步談論的 (因為作者選的作品,是一般人不知道的 「雙騎兵」(Two Hussars—hc案:這種特別的騎兵應加形容語),他也是透過新譯的法文本來認識托爾斯泰…….)
In this story about military ethos written by the great(hc筆誤,應是greatest) author of open warfare, one has to admit that the great absentee is war itself....
李桂蜜譯:「我們必須承認,在這部由最偉大的戰事作家所寫的關於軍事特質的故事中,最重要的缺席者是戰爭本身。...... 」
不精確之翻譯有:
open warfare 公然的交戦(状態)、ethos :當時時代的思潮等。
absebtee 通常指「缺席者」,不過此處寫的是「戰事下卻彷彿無事、偏安的對稱鏡像故事」,用缺席者在此,稍為可解,不過這到結論段推廣成"缺席的承認"-,就不容易讓人了解了。
【有一或許是類似的傑作可討論:鹿橋著『未央歌』,有人無法認同它在「抗戰大時代之下」對戰事幾乎無涉…….】
The fullness of life which is so much praised in Tolstoy by experts on the author is in fact-- in this tale as much as in the rest of his oeuvre-- the acknowledgement of an absence. As in the most abstract of narrators, what counts in Tolstoy is what is not visible, not articulated, what could exist but does not
李桂蜜譯:「研究托爾斯泰的專家大力讚揚他作品中的完備生命,然而那其實是對於缺席的承認—在這則故事和其他作品中皆然。如同在最抽象的敘述者身上,在托爾斯泰的作品中,重要的是看不見、沒有被表達出來的事物,它們可能存在,可是卻不存在。」
署名paraphrase 者留言:「評論家交譽托翁作品血肉豐滿,事實(不是因其巨細靡遺,而)是因其擅以曲筆述說出那表面留白的部分。 」
這從某角度來看,這是妙譯。不過paraphrase 的 「血肉豐滿」(比較:老朋友說法:「對 (人的) 生命的全盤理解」,這才會是捧托翁的專家們說他的作品氣勢磅礡的理由-)、「曲筆」 、 「留白」等等,是「意譯」。我認為還無法將the acknowledgement of an absence 和As in the most abstract of narrators等表達出來。(我不知道的東西,正是這"缺席之承認"如何能當作者所要表達之「氛圍」等之翻譯。)
我以後打算找一下中國文論中如何討論這種言不盡意,這應該也是杜甫等詩作感人處。
補充:
老朋友 留言:
PChome 不接受特殊符號,所以我改寫了 Calvino 的原文如下:
Ma questa pienezza di vita - tanto lodata dai commentatori di Tolstoj - e la constatazione di una assenza (...) poiche cio che conta in Tolstoj - e cio che non si vede, cio che non e detto, cio che potrebbe esserci e non ce e.
But this plentitude of life - praised a lot by the commentators of Tolstoj - is ascertained being missing (...) since what it counts in Tolstoj is that what it is not to be seen, what it is not said, what it could be but is not.
玄奧的英譯竟然能讓人在暗房裡抓到一隻不存在的黑貓,這也真是奇觀哩!
----
hc 留言:謝謝老朋友 。請整段列出並翻譯。我有興趣了解"走精"多少 。…….用機械翻譯上段義大利文成英文
But this fullness of life - a lot praised from the commentators of Tolstoj - and the ascertainment of an absence (...) poiche cio that it counts in Tolstoj - and cio that does not look at, cio that and not said, cio that it could it are to us and not ce and.
我認為英譯並沒錯 只是表達很文....
----
老朋友 留言:
要說 the acknowledgement of an absence 是英文的文言文也可以,只是會造成解讀的困難,當然也因此會譯成 "缺席的承認" 了。翻譯者還可以大剌剌告訴你:你沒有讀通 Calvino 的著作,缺乏基本知識,所以無法進入堂奧。
再者,關於 "曲筆" 與 "直書" 或 "直筆",Google 可查到:
《史通》論修史,以直筆為中心思想。不僅有《直書篇》、《曲筆篇》,從正反兩面,詳加論述,其他各篇中,也貫穿著直筆的論點。什麼是直筆?《史通•雜說 篇》下有一個扼要的解說:“夫所謂直筆者,不掩惡,不虛美,書之有益於褒貶,不書無損於勸誡。”意思是說,凡是有關褒貶勸誡的史事,不管事主是誰,都應該 據實直書。怎樣才能做到直筆?綜括《史通》所述,約有四端:不畏強暴(史德),分清邪正是非(史識),鑒別史料真偽(史學),不為浮詞妄飾(史才)。
直筆,是我國史家的傳統。這個傳統,從孔子修《春秋》開始,歷代相傳,到劉知兒撰《史通》,予以總結。《史通》在頌揚《春秋》“別是非,申黜陟”(《載文 篇》)的時,指出《春秋》有五虛美、十二未喻(《惑經篇》),認為孔子親手筆削的《春秋》,也並未做到標準的直筆。《史通》以宜筆為評價古今史家的標準, 凡是符合這個標準的,熱烈表彰,不符合這個標準的,嚴厲批評,褒貶極為分明。這樣,大大發揚了直筆的傳統,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例如,清初文士因私修明 史,而遭殺戮者,即有多人。這些史家,為了保存比較真實的明朝史事,為了抵制清朝對明史的歪曲篡改,不畏強暴,置生命於不顧,這說明中國史學確實存在著直 筆的傳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