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七歲 Seventeen 布斯達肯頓著; 大華烈士譯
林語堂序
十七歲= Seventeen / 布斯達肯頓著; 大華烈士譯. 泰可頓(Tarkington, Booth) 1869-簡又文
字馭繁,筆名大華烈士、工爻、佟智、諦牟、斑園、興漢劍生郎等。一八九六年(清光緒二十三年)生。廣東新會人。芝加哥大學碩士。一九四九年,從內地返 回香港。一九五四年,任香港大學東方文化研究院名譽研究員。一九七八年逝世。著作有《西北東南風》(散文集)、《東南風》、《太平天國全史》、《洪秀全載 記》、《太平天國典制通考》、《白沙子研究》等。譯文有《十七歲》、《摩登伽女》等 。
我從她微微顫抖的手中接過十本書,五本是良友圖書公司的硬面精裝
本:梁得所作《未完集》、倪貽德作《畫人行腳》、鮫人作《三百八十個》、
大華烈士譯《十七歲》、趙家璧譯《今日歐美小說之動向》。這五本書不是
一套叢書裏的,但開本裝幀相仿。三本是今代書店出版硬面精裝本:《田漢
散文集》、葉靈鳳作《未完的懺悔錄》、杜衡作《叛徒》,這三本書也不是
一套叢書裏的,但開本裝幀也相仿。兩本是商務印書館的硬面精裝本《文學
研究會創作叢書》:楊騷著《記憶之都》、李廣田著《畫廊集》。這十本書
都像新書一樣,有護封的兩本,護封也是新的。它們散發著樟腦的芳香。在
劉媽看來,硬面精裝的書當然是最好的。可以想見,十本書,她是分三次抽
下來的。倪墨炎:訪書奇遇-
Seventeen (novel)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Booth Tarkington novel. For the Shan Serafin novel, see Seventeen (Serafin novel).
Seventeen: A Tale of Youth and Summer Time and the Baxter Family Especially William | |
---|---|
1st edition |
|
Author(s) | Booth Tarkington |
Country | United States |
Language | English |
Genre(s) | Novel |
Publisher | Harper and Brothers |
Publication date | March 1916 |
Media type | Print (Hardcover) |
Pages | 329 pp (first edition, hardback) |
ISBN | NA |
Contents |
Plot summary
The middle-class Baxter family enjoys a comfortable and placid life until the summer when their neighbors, the Parcher family, play host to an out-of-town visitor, Lola Pratt. An aspiring actress, Lola is a “howling belle of eighteen” who talks baby-talk “even at breakfast” and holds the center of attention wherever she goes. She instantly captivates William with her beauty, her flirtatious manner, and her ever-present prop, a tiny white lap dog, Flopit. William is sure he has found True Love at Last. Like the other youths of his circle, he spends the summer pursuing Lola at picnics, dances and evening parties, inadvertently making himself obnoxious to his family and friends. They, in turn, constantly embarrass and humiliate him as they do not share his exalted opinion of his "babytalk lady."William steals his father’s dress-suit and wears it to court Lola in the evenings at the home of the soon-regretful Parcher family. As his lovestruck condition progresses, he writes a bad love poem to “Milady,” hoards dead flowers Lola has touched, and develops, his family feels, a peculiar interest in beards and child marriages among the ‘Hindoos.’ To William's constant irritation, his ten-year-old sister Jane and the Baxters' Negro handyman, Genesis, persist in treating him as an equal instead of the serious-minded grown-up he now believes himself to be. His parents mostly smile tolerantly at William’s lovelorn condition, and hope he will survive it to become a responsible, mature adult.
After a summer that William is sure has changed his life forever, Lola leaves town on the train. The book concludes with a Maeterlinck-inspired flash-forward, showing that William has indeed survived the trials of adolescence.
Reviews
On the book's publication, the New York Times gave it a full-page review, calling it a "delicious lampoon" and praising it as "a notable study of the psychology of the boy in his latter teens."[2]Most reviewers have seen Seventeen as humorously truthful. A contemporary reviewer[3] wrote, “Every man and woman over fifty ought to read Seventeen. It is not only a skillful analysis of adolescent love, it is, with all its side-splitting mirth, a tragedy. No mature person who reads this novel will ever seriously regret his lost youth or wish he were young again....” “As funny, but sadder than Penrod, it has the same insight into how it feels to be young.”[4] In a review of the 1951 stage version, New York Times theater critic Brooks Atkinson called it a “humorous and touching story of adolescence…It has a touch of immortality that most popular works lack. Fundamentally it is true.”[5]
Other reviewers fault the book for not being realistic. “Real adolescence, like any other age of man, has its own passions, its own poetry, its own tragedies and felicities; the adolescence of Mr. Tarkington's tales is almost nothing but farce staged for outsiders.”[6]
Reviewers have suggested that Willie Baxter could be an older Penrod.[7] Seventeen and Penrod are similar in structure; both are collections of sketches, and some characters and situations from Penrod are recycled in Seventeen: “[m]any of the characters are parallel...There are whole episodes that are similar…”[7]
Film, TV or theatrical adaptations
- Silent film Seventeen in 1916, with Jack Pickford and Louise Huff.
- Play, adapted by Hugh Stanislaus Stange and Stannard Mears, produced in 1918 with Gregory Kelly and Ruth Gordon.
- Musical comedy Hello, Lola, based on the 1918 play, produced in New York City in 1926.
- Radio broadcast Seventeen by Orson Welles and the Mercury Theatre, c. 1938.
- Film Seventeen in 1940, with Jackie Cooper and Betty Field.
- Musical Seventeen, adapted by Sally Benson, produced in New York City in 1951, with Kenneth Nelson and Ann Crowley.
Footnotes
- ^ Calta, Louis. "'Seventeen' bows here this evening." New York Times, Jun. 21, 1951, p. 24.
- ^ New York Times, March 15, 1916, p. BR73.
- ^ Phelps, William Lyon. The Advance of the English Novel (New York: Dodd, Mead and Company, 1916), pp. 267–301
- ^ Avery, Gillian. "Booth Tarkington: Overview"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ldren's Writers, 4th ed., ed. Laura Standley Berger (Detroit: St. James Press, 1995).
- ^ Atkinson, Brooks. "Two new musicals." New York Times, Jul 1, 1951, p. 55.
- ^ Van Doren, Carl. "Contemporary American Novelists: Booth Tarkington," The Nation, 112:2901 (February 9, 1921), pp. 233-35.
- ^ a b Avery.
External links
Wikisource has original text related to this article:
|
- Seventeen at Project Gutenberg
- Seventeen at Internet Archive
- An extensive review can be found in "Booth Tarkington. Seventeen entry". 20th-Century American Bestsellers. Retrieved 2007-11-15.
《十七歲》末尾可能採用 Maurice Maeterlinck 的哲學來處理:The Blue Bird: A Fairy Play in Six Acts by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
林語堂序《十七歲》
2014年8月3日 (日)
【 明 報 專 訊 】 暑 假 理 書 , 翻 出 美 國 作 家 達 肯 頓 (B.Tarkington , 現 譯 塔 金 頓 , 1869-1946) 的 長 篇 小 說 《 十 七 歲 》 , 大 華 烈 士 譯 , 1935 年 1 月 上 海 良 友 圖 書 印 刷 公 司 初 版 , 前 環 襯 有 譯 者 毛 筆 題 詞 : 「 斑 園 落 成 紀 念 語 堂 吾 兄 惠 存 譯 者 廿 四 . 一 . 廿 三 」 。
大 華 烈 士 原 名 簡 又 文 (1896-1978) 。 對 這 個 奇 怪 的 筆 名 , 他 在 《 西 北 從 軍 記 》 (1982 年 台 北 傳 記 文 學 出 版 社 版 ) 中 有 過 回 憶 : 「 此 俄 語 , 即 『 同 志 』 , 曩 在 軍 中 通 常 以 此 互 相 稱 呼 」 。 大 華 烈 士 先 後 在 林 語 堂 主 編 的 《 論 語 》 撰 寫 「 西 北 風 」 和 「 東 南 風 」 專 欄 , 大 受 歡 迎 , 成 為 《 論 語 》 台 柱 之 一 。 後 來 漫 畫 家 汪 子 美 作 《 論 語 》 「 八 仙 過 海 圖 」 , 他 被 畫 為 曹 國 舅 。 他 擅 文 史 掌 故 , 尤 以 研 究 太 平 天 國 史 著 稱 。 後 自 辦 《 逸 經 》 文 史 月 刊 , 以 獨 家 連 載 瞿 秋 白 《 多 餘 的 話 》 轟 動 一 時 。
大 華 烈 士 也 擅 譯 事 , 他 首 次 把 塔 金 頓 介 紹 到 中 國 文 壇 即 為 一 例 。 塔 金 頓 是 「 20 世 紀 初 美 國 最 受 歡 迎 的 小 說 家 之 一 」 , 曾 兩 次 獲 普 立 策 獎 , 《 十 七 歲 》 係 其 代 表 作 之 一 。 他 認 為 此 書
「 主 題 為 年 方 十 七 歲 的 少 年 之 愛 戀 史 , 刻 劃 入 神 , 趣 味 特 甚 , 尤 為 余 所 欣 賞 者 。 適 從 書 笥 檢 出 此 書 , 文 興 竟 被 引 起 , 因 順 此 衝 動 , 抽 暇 埋 頭 譯 之 」 ( 《 十 七 歲 . 引 言 》 ) 。譯 本 適 於 其 上 海 住 宅 「 斑 園 」 落 成 之 時 問 世 , 於 是 題 贈 作 序 者 林 語 堂 。
《 十 七 歲 》 其 實 有 兩 篇 序 文 , 一 為 趙 家 璧 的 《 前 記 》 , 簡 介 塔 金 頓 生 平 ; 另 一 就 是 林 序 。 林 語 堂 指 出 :
「 達 肯 頓 的 小 說 , 總 是 如 此 的 , 有 幽 默 , 有 結 構 ; 結 構 的 縝 密 , 劇 情 之 緊 張 , 事 態 之 變 化 , 乃 其 所 長 。 故 氏 甚 足 代 表 現 代 美 國 小 說 家 普 通 之 技 巧 , 此 種 技 巧 , 是 值 得 研 究 的 。 」
在 序 尾 , 林 語 堂 肯 定 譯 者 「 下 願 專 工 翻 譯 達 氏 之 著 作 」 , 理 由 在 於 他 「 心 誠 好 之 」 , 進 而 申 說 「 心 誠 好 之 」 之 重 要 和 必 要 。 這 段 話 值 得 所 有 從 事 翻 譯 和 文 字 工 作 者 深 思 :
「 心 誠 好 之 」 是 一 切 學 問 的 基 礎 , 讀 書 的 法 門 , 做 事 的 寶 訣 , 記 憶 力 之 來 源 , 有 恒 心 之 保 障 , 是 一 切 成 功 之 秘 密 及 一 切 事 業 之 報 酬 。 就 是 栽 花 養 鳥 圍 棋 鬥 草 亦 必 樂 此 不 疲 , 始 有 成 就 , 何 況 其 他 。 若 自 己 無 癖 , 人 云 亦 云 , 是 為 他 人 而 譯 書 , 非 為 自 己 而 譯 書 。 為 自 己 而 譯 書 者 吉 , 為 他 人 而 譯 書 者 滅 , 為 自 己 而 譯 書 者 王 , 為 他 人 而 譯 書 者 匠 。
這 篇 序 是 林 語 堂 集 外 文 , 也 為 拙 編 《 林 語 堂 書 話 》 (1998 年 浙 江 人 民 出 版 社 版 ) 所 失 收 。
[ 文 . 陳 子 善 ]作 者 簡 介 ﹕ 教 授 、 文 史 研 究 者 , 近 著 有 《 沉 香 譚 屑 : 張 愛 玲 生 平 和 創 作 考 釋 》 等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