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時代的回眸:楊月蓀作品集 / 胡慧玲書介"借來的時間─愛滋追思錄"






書名:借來的時間─愛滋追思錄
作者:保羅‧莫奈(Paul Monette)
譯者:楊月蓀
出版:允晨文化

 胡慧玲書介"借來的時間─愛滋追思錄"
胡慧玲.刊於〈Taiwan News 財經文化周刊〉358期



今天讀到"書聲"
www.bookvoice.tw 似乎尚未開張
Milton的我代查
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Sonnet 16


When I consider how my light is spent,
E're half my days, in this dark world and wide,
And that one Talent which is death to hide,
Lodg'd with me useless, though my Soul more bent
To serve therewith my Maker, and present
My true account, least he returning chide,
Doth God exact day-labour, light deny'd,
I fondly ask; But patience to prevent
That murmur, soon replies, God doth not need
Either man's work or his own gifts, who best
Bear his milde yoak, they serve him best, his State
Is Kingly. Thousands at his bidding speed
And post o're Land and Ocean without rest:
They also serve who only stand and waite.

* by: Milton
* Milton Poetry

今世何世
現在出版社的戰線越來越廣,許多出版廠商感到出力,譬如說,停刊而得「金鼎獎」的24逍遙月刊”(2006-2008),據說賠千萬元,不過沒設網頁。可是,有些出版社新書一出版,就買20 blogs 文章捧場。
9/3讀到允晨文化9/1創刊、發行的 "書聲"—其中說,它的網址為:
www.bookvoice.tw
,不過似乎尚未開張。
2008/9/4,早上 930台電停機約5分鐘。
所以再記些錯亂的:
"書聲"中有廣告,叫好書在線 http://www.asiaculture.com.tw 妙的是,它們可能都還未上架。
更正 "吃力" ---吃進去
看到我打錯字要更正
找到 Milton sonnet 並不表示我懂啦
我懂得我們的時光都是借來的
但是
還是有其他的債要還..



*****
 
時代的回眸:楊月蓀作品集

時代的回眸:楊月蓀作品集

本書集結了楊月蓀老師生前在報章雜誌上發表的作品。楊月蓀老師左批社會百態的怪象,右評藝術文化的生態,東寫傳統文人的抑鬱,西陳當代中堅的憂慮。在解 嚴初期、報禁開放的風潮中,他秉持著知識份子的熱情與理想,對當時的台灣社會,時而諄諄告誡,時而大聲疾呼,看到台灣邁入現代化的轉型過程中,種種紛擾不 安的脫序行為、悖離人性的社會價值觀念,藉著報紙一角,一吐胸中塊壘。
  因為作品數量頗多,難以取捨,特商請月蓀老師的同事兼摯友等,經過數次會議討論後,決定收錄的文章分為七個面向:社會觀察、 文化評論、親子教育、兩性探討、旅居印象、生活感懷,以及親友側寫,期望能呈現月蓀老師廣泛的關懷層面與思考。
  《時代的回眸》一書,呈現了楊老師以其犀利的人文角度觀察他走過的時代,展現了熱愛世界、關懷群眾、社會、朋友及家人的胸懷,透過文章中靈活的筆觸和生動的描述,無論是諄諄告示、切切呼籲、或叨叨絮語,月蓀老師以他獨具的風格,瀟灑地走完精彩的一生。
作者簡介
楊月蓀
   學者、編輯人與翻譯家。曾執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教系、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讀者文摘》中文版主編及《大華晚報》主筆。譯著多種,代表作《冷血》、 《東方快車謀殺案》、《田納西.威廉斯懺悔錄》、《借來的時間》、《金錢簡史》、《媒體現形》、《不可靠的新聞來源》等,膾炙人口。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允晨文集
  • 規格:平裝 / 648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瀟灑一生─懷念楊月蓀  白先勇
率性一生─讀楊月蓀書信感懷 黃肇珩
社會觀察菲籍女傭與泰國新娘的聯想
我悲泣,我痛恨!
面子與尊嚴
戰爭的聲音
重刑─能解決犯罪問題嗎?
悲劇人物
也談「大陸熱」
令人困擾的兩岸關係發展
談語言表達能力
富而無禮的例證
老得優雅
死得尊嚴
談明星的形象
從娜娜取消錄影談起
何必凡事都扯上政治
「多層面新聞」之必要
良知何在?
從「敬老」到老人問題
映象世界
「地球日」之後
生活中需要更多一點理性
「台北生活昂貴‧名列世界第七」意味著什麼?
文化評論文化的迷失、斷層與盲點─寄望於未來的文化部長
生活不等於文化
《戰爭與和平》展現的精緻文化
來自《前進高棉》的感受
美國「天下無敵」的優越感
現代人的無依
男「生」女「生」談用詞
讚白蛇
白先勇在銀幕上推出的女人
心靈的饗宴──觀賞《芭比的盛宴的收穫》
一個被遺棄的家庭──《玻璃動物園》觀後感
南斯拉夫電影中的生活情調
殘障人的母親
《翡翠森林》引發的雜感
探《仲夏夜之夢》的班
製作舞台劇《天堂旅館》有感
「能」與忍
有女初長成
追夢者的破滅
色情商品瑪丹娜
孤寂的怪物──麥可 傑克森
從鄧麗君談到林青霞與張艾嘉──三位在海外環境中成熱的女藝人
一個激情女人的輓歌
《陰陽河》──傳統與當代的結合
美的饗宴──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演出
親子教育大趨勢新環境.新知識.新視野──「雅痞」父母難為
天下無天生的父母──推介好書《父母效能訓練》
重視兒童暴力行為
不要把子女的問題全推給學校與社會
孩子變世故了?
談孩子的教養
孩子該不該吃苦?
從兒童安全危機看我們的社會是怎麼了?
培養下一代較遠大的價值觀
怪現象
孩子是父母教導出來的
父母是為子有而活嗎?
您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
關心孩子的工讀
兩性探討從媒體廣告談起
談電視上的婦女時間
展望九○年代的女權運動
有感於愛德華與魏麗絲的情懷
動心不動手的新兩性關係
所謂「雅痞症」
單身生活的藝術
興趣動機與承受壓力
「新女性」尋覓「新男性」的無力感
「女強人」的丈夫難為!
談女性晚婚
為現代女性喝采
並非仙境
旅居印象台北,慢下來!綠起來吧!
千面夏娃——台北李丹(DANIEL REID)作 楊月蓀譯
又見紐約
紐約首都藝術館走馬看花
美國少女的「賣美生涯」
看美國人歡度國慶
又一段人生的開始
口福
穿在香港
在香港住居
行的便捷
香港的娛樂
香江的男女形象
香港的社會
我與廣東話
聽秦腔看呂劇  在香港過戲癮
京劇名角大匯演
破天荒看粵劇
在港、澳過年
泰國,美得有聲有色
慵柔的芭泰雅
潑水節,我思
慢了廿年的現代化
感性之旅
公寓大廈狂
勞而不寒傖──重遊泰國
食與色的聯想
泰北的鄉間生活
仍未全醒的泰國
漢城一瞥
馬來西亞驚鴻──芙蓉鎮、麻六甲
生活感懷道德觀的式微
人格與做人
人到中年
寂寞與孤獨
哪兒的中國人可愛?
愛心的幻滅
慾望與需要
談信仰
錢的力量
計程車司機
憶兒時在塞外
秋風送爽的訊息
我為什麼不想返鄉探親
養狗
夢迴蒙特瑞
春願
西門町的聯想
響應董氏基金會倡導的「反二手菸」運動
過去與未來
屬於自己的婚禮
兼差
重拾生活情趣
人在虛無縹緲間
福氣
邁出校門之際
一盒真情
知識青年的喚醒
親友側寫直撥北京,我與家人通了電話
給母親的一封信
懷念母親
那年在波士頓過聖誕夜
手足之情
女兒留給爸爸的一封信
懂得生活的人
我的朋友李丹
「熱愛中國的朋友」的失落
送李丹
《京華煙雲》勾起的回
後記
為什麼要回眸一望? 王學蘭、楊寧蓀
附錄
《冷血》及其作者楚門˙卡波提
《冷血》譯後的話
追念楊月蓀老師─我的大哥 楊寧蓀
最後一程 楊梅蓀
他瀟灑地走了他自個兒的路(He did it his way
──悼月蓀(Patrick)
李丹(Daniel Reid)撰、楊寧蓀譯
紀念老爸楊月蓀 陳志杰
楊月蓀作品年表

瀟灑一生——懷念楊月蓀 白先勇
  我跟楊月蓀很早很早就認識了,那是大半個世紀以前,一九六二年左右,我剛從台大畢業,月蓀正在《大華晚報》當實習記者,月蓀與我同年,兩個年輕人二十出頭,因為談得來,一下子便變成了知友,這份情誼一直維持到最後。
  很快我們都出國了,我到愛荷華大學唸書,畢業後在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找到一份工作,恰巧月蓀也到了舊金山,在舊金山州立大學中文班教中文。月蓀是北京人,一口京片子,他在美國教中文佔了很大便宜,於是我們在舊金山又見面了。
   異國重逢自是興奮。那幾天,月蓀陪我遍遊舊金山,六十年代,正是美國社會劇變的狂飆時代,反越戰引起的嬉皮運動,就是由舊金山發起,遍街的Flower Children奇裝異服,長髮披肩,又唱又跳,這批戰後成長的青年,一反美國中產階級的成規價值,打破美國社會許多禁忌,導致日後種族、婦女、性別各種 解放運動,我與月蓀那時剛到美國不久,在舊金山目睹這場熱鬧非凡的社會「街頭劇」,自然感到眼花撩亂,好奇萬分。
  月蓀後來到蒙特瑞語言 學校教書,我們時有來往。蒙特瑞(Monterey)是北加州的一個風景勝地。月蓀那幾年在蒙特瑞過了一段相當愜意的生活,教了一群美國大兵唸中文。有一 年聖誕夜,我開了五個鐘頭的汽車,載了詩人王潤華、淡瑩夫婦一同到蒙特瑞與月蓀過聖誕,他親自下廚做了一桌子的佳餚款待我們,月蓀廚藝很有兩下,那是一個 令人難忘的聖誕,大家都喝得有了幾分酒意。喝醉了酒,楊月蓀就愛唱歌,而且一唱就沒有休止。他的記性真好,當時的流行歌,不知他怎麼記得那麼多。
  八○年代,楊月蓀最後還是選擇回台定居,在師範大學教授新聞英文,一直到他退休。在師大教書,可能是月蓀一生中做過比較有意義的事情,他教出不少優秀的學生,有的現在在新聞界已擔任要職,而且他的學生都很感念他,這本紀念文集,也是他的學生替他編纂的。
  月蓀思維敏捷過人,眼快手快,其實是一流的記者材料,有一次他與陳香梅同機,飛機到達台灣,他已寫好一篇很像樣的訪問稿寄到報館了。如果他認真選擇新聞事業,他一定會成為一名名記者。但月蓀淡泊名利,偶而寫寫專欄,也就樂在其中。
   月蓀其實是一枝好譯筆,他在美國多年,熟悉美式英語,又有記者訓練,文筆流暢。他譯過楚門.卡波第(Truman Capote)的《冷血》(In the Cold Blood),卡波第筆鋒銳利,出語尖刻,倒合了月蓀的胃口。《冷血》是一本記載一樁聳動美國謀殺案的報導文學,在台灣頗暢銷,但譯書也是月蓀興致所至的 附帶品,他並沒有認真想做一個翻譯家。我看他的翻譯才能被投閒置散,很是可惜,便寄了一本田納西.威廉斯的回憶錄給他,鼓勵他翻譯出來,威廉斯一生大起大 落,感情生活,落魄跌宕,就如他那些名劇一樣精彩。月蓀對威廉斯放浪無羈的個性,頗能認同,他譯的這本《田納西.威廉斯懺悔錄》深得原著精髓,是一本上乘 譯著。月蓀最後一本譯書《借來的時間》,保羅.莫奈(Paul Monett)的《Borrowed
Time》,也是我敦促他翻譯的。月蓀那一陣子,精神沮喪,我覺得致力譯書也許可以助他療傷,莫奈這本回憶錄記載他與愛人羅杰共同抵抗愛滋病的辛酸過程,寫得驚心動魄,摧人心肝,月蓀讀後深為感動,花了很大力氣,把這本書譯完。
   但這本書的出版卻幾經周折,各處漂流十年之久,最後才由允晨出版。二○○八年,這本書到達月蓀手中,月蓀已經重病在床。保羅.莫奈在《借來的時間》中如 此開場:「我不知道我是否還能活著完成這本書。」月蓀在允晨版的後記中也有類似的讖語。但幸虧在他生前最後一刻,終於看到他筆下的成果。
   其實楊月蓀是個特立獨行,我行我素的人物。他能拋脫一切禮俗羈絆,放浪於形骸之外,任性飄蕩,恣意翱翔,按照他自身邏輯,走完他很不平常的人生路途。月 蓀感情豐富,極端敏感,但在感情路上,他卻走得顛簸流離,迄無結果。從前我想到月蓀的一生,總不免有點替他惋惜,但近來我突然有了新的憬悟。也許月蓀這種 不拘世俗,事業、感情任意揮霍的態度,正是他與眾不同之處,他瀟瀟灑灑過了一生,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在這滾滾紅塵中,一關關經歷過應有的劫數,還清孽債, 完成他特殊的命運。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Alessandro Baricco《星座: 莫札特、羅西泥、本雅明、阿多諾》

海
(意大利)亚历山德罗·巴里科著、储蕾译 / Alessandro Baricco / 2003-04-01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5.8 / 平装 / 储蕾
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 阿利桑德罗.巴里科 / 2005-8-1 / 南海出版公司 / 28.00 / 平装 / 吴正仪《海上鋼琴師》(義大利語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英語The Legend of 1900)是一部義大利電影,由提姆·羅斯主演,朱賽普·托耐特執導,電影是由亞歷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劇場文本《1900:獨白》所改編而成
笑死人
笑死人 2009 Constellations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 / 广西师大 / 艺术与哲学札记 / 16.00 / 平装 / 曹胜超翻譯: 這本翻譯是我讀過最有自覺的談轉譯的比較和更正.....連Alessandro Baricco在台灣的翻譯情形都很了解: 敢說出評比. 
作者: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副标题: 艺术与哲学札记
译者: 曹胜超
出版年: 2009
页数: 153
副标题: 艺术与哲学札记
ISBN: 9787540778699
页数: 153
定价: 16.00
出版社: 广西师大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9
本书是巴里科的哲学论集。所收录的四篇文章分别是作者对其批评阐释思想及文学创作理念的漫谈,早年写就的对莫扎特,罗西尼等音乐家作品的分析及阅读本雅明 哲学与阿多诺美学的思想笔记。各篇交织着文学,音乐,批评阐释,哲学思辨的内容,贯穿着后现代性的思考:表达的构建性与表现性本身是基础的。意识到这一 点,就能理解形而上学实体的最终消解。理解艺术创作的可靠目的,发现“机械复制时代”的意义;这一思想沿流在文化史,思想史中的辉煌“星座”中逐步展示出 来,而本书也正是在描绘思想“星座”的这一脉络。

 編者有一注法文本題為星座: 莫札特羅西泥本雅明阿多諾

简介 · · · · · ·

  本书是巴里科的哲学论集。所收录的四篇文章分别是作者对其批评阐释思想及文学创作理念的漫谈,早年写就的对莫扎特,罗西尼等音乐家作品的分析及阅读本雅明哲学与阿多诺美学的思想笔记。 各篇交织着文学,音乐,批评阐释,哲学思辨的内容,贯穿着后现代性的思考:表达的构建性与表现性本身是基础的。意识到这一点,就能理解形而上学实体的最终 消解。理解艺术创作的可靠目的,发现“机械复制时代”的意义;这一思想沿流在文化史,思想史中的辉煌“星座”中逐步展示出来,而本书也正是在描绘思想“星 座”的这一脉络。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亚历山德罗·巴里科是意大利当代最负盛名、最有实力的畅销书作家之一,他创作的《海上钢琴师》被搬上银幕后曾获得奥斯卡音乐奖。


 English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lessandro Baricco.jpg
亞歷山卓·巴利科(Alessandro Baricco,1958年1月25日)出生於都靈,是義大利最受讀者愛戴的小說家之一。

目錄

生平

巴利科大學就讀哲學系,指導教授為強尼·伐第摩(Gianni Vattimo),並在音樂學院取得鋼琴主修文憑,他曾經發表過幾篇音樂評論性質的散文(1988年賦格的天才)。後來他以樂評身份進入共和國報,後來又在新聞報擔任文化版編輯,於新聞界嶄露頭角。
除了廣播節目以外,巴利科也曾在電視台工作。1993年RAI(義大利廣播電視公司)第三頻道執導廣播劇「愛情似箭」,1994年又和新聞工作者喬凡娜·祖寇尼(Giovanna Zucconi)合作,為文學節目「Pickwick 讀與寫」擔任企畫和執行工作。
他出版的小說包括:《憤怒的城堡》(1991年)、《海洋,海》(1993年)、《》(1996年)、《City》(1999年)、《不流血》(2002年)。此外於1994年他出版了劇場文本《1900:獨白》,後來多次以口白方式被改編為劇場作品,並由導演朱塞培·托納透雷拍攝成電影海上鋼琴師》(1998年)。
之後巴利科Alessandro Baricco將發表在新聞報的文章,編輯成兩本書出版(1995年的《Barnum 》和1998年的《Barnum 2 》)。2004年他依據瑪利亞·格拉齊亞·雀尼(Maria Grazia Ciani)翻譯的荷馬史詩伊利亞德》,將其改編為劇場朗讀作品《荷馬,伊利亞德》。2005年11月小說「這個故事」問世。
經過電視台的製作經驗後,他與幾位合夥人一起在都靈創辦了荷登學校,以跨學科的方法教導敘事及寫作技巧。

作品

小說

戲劇作品

  • 1900:獨白Novecento
  • 達薇拉·羅阿(Davila Roa),從未出版,在1996年由路卡·倫科尼搬上舞台演出
  • 西班牙黨(Partita Spagnola
  • 荷馬,伊利亞德Omero, Iliade

選集

  • Barnum
  • Barnum 2
  • 將來,全球化與未來世界手冊(Next. Piccolo libro sulla globalizzazione e il mondo che verrà),2002年

散文

  • 賦格的天才,論羅西尼的戲劇音樂(Il genio in fuga. Sul teatro musicale di Rossini), 1988年1997年
  • 海格爾的靈魂與威斯康辛的母牛( L'anima di Hegel e le mucche del Wisconsin), 1992年

外部連結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巫鴻《時空中的美術》


我聽過 巫鴻先生一次演講(臺灣大學) 有點小號大師的風範. 看張光直先生等寫他到成氣候.  巫鴻真是學者


時空中的美術︰巫鴻中國美術史文編二集


這部文集和《禮儀中的美術》都由三聯書店出版,但涵蓋的歷史時期和討論的美術作品則有早晚和性質的不同。

前者有著比較明確的歷史框架和內容的凝聚感,本集則以概念和方法為主導,所關注的是這些概念和方法之間的關系以及在闡釋歷史現象,披露歷史邏輯中的潛力。

總的說來,這些文章的目的是希望開闊美術史研究的思維,通過探索新的觀念和方法,使這個學科的內涵更為豐富和復雜。從這個角度看,每一篇文章可以說都是開放性的︰其目的不在于達到某個鐵定的結論,而是希望引出更多的思考和討論。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開放的藝術史
  • 規格:平裝 / 386頁 / 17cmX23cm / 普級 / 單色 / 初版
  • 出版地:大陸

目錄

上編 時空的形象
 中國藝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復古”模式(2008)
 “復古”的源起
 再造“古人之象”
 復古的語境
 對往昔的“歷史化”
 “意圖”的模式
 尾聲︰復古和歷史敘事
 廢墟的內化︰傳統中國文化中對“往昔”的視覺感受和審美(2007)
 丘與墟︰消逝與緬懷
 碑和枯樹︰懷古的詩畫
 跡︰景中痕
 說“拓片”︰一種圖像再現方式的物質性和歷史性(2003)
 兩種拓片——碑和帖
 拓片的屬性
 碑帖鑒定
 時間的紀念碑︰巨形計時器、鼓樓和自鳴鐘樓(2003)
傳統中國的計時與報時
 北京的鐘、鼓樓
 尾聲︰西式鐘樓
 玉骨冰心︰中國藝術中的仙山概念和形象(2005)
中國藝術中“仙山”的開創
仙山繪畫及其發展
仙山在中國繪畫中的“個性化”
黃山攝影
中編 觀念的再現
 東亞墓葬藝術反思︰一個有關方法論的提案(2006)
 引言
 空間性
 物質性
 時間性
 結論
 明器的理論和實踐︰戰國時期禮儀美術中的觀念化傾向(2006)
 神話傳說所反映的三種典型中國藝術傳統(2003)
 畫屏︰空間、媒材和主題的互動(1995)
  空間,場所
  界框,圖飾
  表面,媒材
  正面,背面
  圖像空間,轉喻(metonymic)
  詩意空間,隱喻(metaphor)
 視覺敘事,窺視
 超級圖畫(meta-picture)
 幻象,幻覺藝術,幻化
 陳規再造︰清宮十二釵與《紅樓夢》(1997)
  想象之建築︰曹雪芹太虛幻境中的“十二釵”
十二美人的圖像志︰人物、道具、組合、活動、觀眾、幻視
帝國的女性空間︰雍正的十二美人屏風及圓明園《園景十二詠》
下編 圖像的釋讀
 重訪《女史箴圖》︰圖像、敘事、風格、時代(2003)
圖像志、圖像學(iconography/iconology)
風格、手法(style/technique)
年代 
 屏風入畫︰中國美術中的三種“畫中畫”(1996)
範式之一︰敘事性手卷畫中的屏風
範式之二︰《重屏圖》和圖畫幻象
範式之三︰山水畫屏和心象
終曲︰素屏
 關于繪畫的繪畫︰閔齊假《西廂記》插圖的啟示(1996)
 清帝的假面舞會︰雍正和乾隆的“變裝肖像”(1995)
跋 繪畫的“歷史物質性”(2004)
文章出處

這部文集和《禮儀中的美術》都由三聯書店出版,但涵蓋的歷史時期和討論的美術作品則有早晚和性質的不同。“禮儀”一書所討論的對象是史前至三代的陶、玉和 青銅禮器,東周以降的墓葬藝術,以及佛教、道教美術的產生和初期發展。在為那部集子所寫的序中,我提出之所以沒有收人有關卷軸畫和其他晚近藝術形式的文 章,主要的原因在于“禮儀藝術”的特殊性質以及這種特殊性所要求的特定研究方法和解釋方式。其潛台詞是︰魏晉以後產生的以卷軸畫為大宗的“藝術家的藝術” 也有著自己的特殊性質,要求以特定的方法去研究和解釋。這後一層意思可以說是《禮儀中的美術》所安排下的伏筆,也是編輯目前這部集子的開端。

根據這個構想,本集所收的文章中確實有不少是和繪畫有關的,其他的討論對象也大略晚于前集的內容。但當我編完這部集子,回首縱覽它的內容的時候,卻又發現 其基本線索並不是時代的劃分或對藝術傳統的界說和分類,而是通過一系列相互不甚餃接的歷史實例對美術史的研究方法和解釋方法進行多元性的探討。從這個角度 說,本書的性質和《禮儀中的美術》有著很大不同。前者有著比較明確的歷史框架和內容的凝聚感,本集則以概念和方法為主導,所關注的是這些概念和方法之間的 關系以及在闡釋歷史現象、披露歷史邏輯中的潛力。

以本集中第一部分所包括的五篇文章為例,它們的題材可說是非常廣泛︰從美術史中的種種“復古”現象到不同時代對于“廢墟”的理念和表現,從傳統城市中的計 時和報時系統到中國文化中對“仙山”形象的追求,從古代的殘碑到後代金石家珍藏的拓片——這些題材並不構成任何內在的歷史聯系;之所以放在一起是因為它們 都顯示了“時間”在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重要性。以此作為觀察和解釋的核心,這組文章對傳統美學理論中的“空間性”和“時間性”二元藝術分類提出了質疑和補 充。根據這個傳統理論,繪畫、雕塑和建築屬于空間性藝術,而音樂、舞蹈和詩歌則屬于時間性藝術。這五篇文章所證明的是,在討論和理解空間性藝術形式中,不 同類別和狀態的“時間性”常常具有極為關鍵的作用。

如“復古”是中國藝術中的一個源遠流長的機制,從三代的禮制藝術到晚近的繪畫書法不絕如縷。要理解這些持續的歷史現象,其關鍵在于發掘“古”在不同時代的 理念以及人們如何通過視覺語言把這種理念化為藝術。“廢墟”的觀念也以線性歷史時態為主軸,但與其重新發掘或想象性地締造消失了的古代,對廢墟殘缺美的表 現意在賦予歷史遺跡以新的生命,使“記憶”成為現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類似的歷史時間性也隱含在石刻拓片這種藝術形式中,因為它與古代碑銘的關系總是以 二者的相對歷史位置來斷定,從這種相對位置中誕生出整整一門“碑帖鑒定”的學問。與這種後延的歷史時間性相反,中國美術中的無數“仙山”形象則體現了一種 對終極時間的前瞻式尋求,其目的在于克服歷史時間的局限,以至獲得永恆。因此藝術對時間的表現可以具有多種維度,既可以向前後延伸也可以與時俱進。作為與 時俱進的模式,古代城市中的報時系統每日每時地控制著城市空間的開合貫當這個報時系統消失,傳統的城市空間運作也不復存在。

本集第二部分稱為“觀念的再現”,其中所收的另五篇文章均提出了與特殊美術或美術史現象有關的觀念,並以此為契機解釋與之有關的美術和美術史現象。同時, 這些文章也試圖擴展美術史研究中的“觀念”的含義。一類觀念明顯產生于現代美術史的解釋系統,往往受到跨學科、跨地域學術交流的啟發。比如《東亞墓葬藝術 反思》這篇文章從“空間性”、“物質性”和“時間性”三個角度交互考察東亞墓葬的一些基本特質。文章的副題——“一個方法論的提案”——指示出這種觀念性 的思考與對墓葬美術更為歷史性的研究的區別。與此類似,《畫屏︰空間、媒材和主題的互動》一文引進多種現代美術史中的分析觀念,如“體”、“面”、“建築 性空間”、“繪畫性空間”、“幻視”、“性別空間”等等,通過對“畫屏”這種繪畫媒介的分析體現出這些觀念在美術史研究中的潛在作用。

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Shakespeare and the Book (David Scott Kastan)

 

 

莎士比亚与书

作者: [美]戴维•斯科特•卡斯顿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郝田虎 / 冯伟
出版年: 2012-6
页数: 249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

内容简介  · · · · · ·

莎士比亚喜剧起初是用于表演的手抄本,而后成为可以阅读的书,最终从一种大众娱乐变为英国的文学经典。本书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权威性叙述。作 者卡斯顿现为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是当代受到广泛阅读的文学学者之一。作者在本书中考察了我们邂逅莎士比亚的种种物质形式,以非同寻常的广度和优雅探讨了莎 士比亚早期出版者的动机和活动,以及存在于18世纪的一种古怪的分裂症:一方面,莎士比亚在戏台上被疯狂地修正,以迁就当时观众的趣味;另一方面,学者们 则一直致力于确立和恢复莎士比亚戏剧的“真实”文本,以及电子媒介向新一代读者展示莎士比亚的激动人心的可能性。

内容简介  · · · · · ·

莎士比亚喜剧起初是用于表演的手抄本,而后成为可以阅读的书,最终从一种大众娱乐变为英国的文学经典。本书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权威性叙述。作 者卡斯顿现为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是当代受到广泛阅读的文学学者之一。作者在本书中考察了我们邂逅莎士比亚的种种物质形式,以非同寻常的广度和优雅探讨了莎 士比亚早期出版者的动机和活动,以及存在于18世纪的一种古怪的分裂症:一方面,莎士比亚在戏台上被疯狂地修正,以迁就当时观众的趣味;另一方面,学者们 则一直致力于确立和恢复莎士比亚戏剧的“真实”文本,以及电子媒介向新一代读者展示莎士比亚的激动人心的可能性。


這本書Google Books可讀全文. 漢譯還可以 不過可能有些細微的問題 譬如第32頁第一行將trade name翻譯為商標trade mark...






Shakespeare and the Book

Front Cov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p 20, 2001 - Drama - 167 pages
This book is a authoritative account of Shakespeare's plays as they were transformed from scripts to be performed into books to be read, and eventually from popular entertainment into the centerpieces of the English literary canon. Kastan examines the motives and activities of Shakespeare's first publishers; the curious eighteenth-century schizophrenia that saw Shakespeare radically modified on stage at the very moment that scholars were working to establish and restore the "genuine" texts, and the exhilarating possibilities of electronic media for presenting Shakespeare now to new generations of readers. This i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Shakespearean textual scholarship, to the history of the early English book trade, and to the theory of drama itself.
 
 
 David Scott Kastan is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t Columbia University. He is a specialist on Shakespeare and early modern culture. His most recent book is Shakespeare After Theory (1999) and his other publications include Shakespeare and the Shapes of Time (1981), Staging the Renaissance (1991, edited with Peter Stallybrass), Critical Essays on Shakespeare's 'Hamlet' (1995), The New History of Early English Drama (1997, edited with John Cox, and winner of the 1998 ATHE award for the best book on theatre history), and A Companion to Shakespeare (199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p 20, 2001 - Drama - 167 pages
This book is a authoritative account of Shakespeare's plays as they were transformed from scripts to be performed into books to be read, and eventually from popular entertainment into the centerpieces of the English literary canon. Kastan examines the motives and activities of Shakespeare's first publishers; the curious eighteenth-century schizophrenia that saw Shakespeare radically modified on stage at the very moment that scholars were working to establish and restore the "genuine" texts, and the exhilarating possibilities of electronic media for presenting Shakespeare now to new generations of readers. This i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Shakespearean textual scholarship, to the history of the early English book trade, and to the theory of drama itself.
 
 

About the author (2001)

David Scott Kastan is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t Columbia University. He is a specialist on Shakespeare and early modern culture. His most recent book is Shakespeare After Theory (1999) and his other publications include Shakespeare and the Shapes of Time (1981), Staging the Renaissance (1991, edited with Peter Stallybrass), Critical Essays on Shakespeare's 'Hamlet' (1995), The New History of Early English Drama (1997, edited with John Cox, and winner of the 1998 ATHE award for the best book on theatre history), and A Companion to Shakespeare (1999).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蘇曉康《河殤》到《屠龍年代》、《烏鴉不快樂》


 「我把那封信及那包衣服拿出來:「這是蘇曉康託我帶給他太太和兒子的。」方公接過即說:「妳找對人了,我有個朋友跟她太太熟,送去沒問題。」說完他卻哇的一聲哭起來了,哽咽著拉著我的手去看書架中的一個專區,陳列的都是劉賓雁、嚴家其、方勵之、蘇曉康等流亡作家的書:「這都是我的好朋友啊!」方公邊說邊拉長袍的袖子拭眼淚:「這些人哪,以後也許都看不到了啊!」」(季季<蘇曉康密使> ( 人間2004    1013) )




**...蘇曉康首先解釋了為什麼用武俠語言“屠龍”作為新書的名字,他說,這是為了紀念思想解放的1980年代,直到今天,人們還沒有給那個年代一個公正的評價。
1980年代是一個精彩的時代,因為它以短短幾年的時間,質疑了新老兩個傳統:祖宗和毛澤東,這就是屠殺了兩條龍:衰龍傳統(祖宗)和人龍毛澤東。在思想史意義上,這兩者一是“五四”精神的再現,一是“非毛化”的濫觴。
失語和中空感

作為1980年代中國最受歡迎的報告文學作家,蘇曉康主筆的《河殤》被稱為是1989年六四民運的思想前導,他自己則被中國最高當局通緝後流亡海外,在“沉寂”了20年後,現在重新開始了憂國憂民的“大骨架”寫作。
按照蘇曉康的說法,包括他在內的一大批追求思想解放的中國知識分子,在六四鎮壓時,連同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和學生運動一起,被血淋淋的斷裂在1989年6月4日的北京木樨地。
所以許多當年很有成就的中國知識分子、作家和學者到了海外後,在流亡的環境中出現“失語”和“中空感”,無法再繼續自己的事業。
蘇曉康自己也是如此,再加上1993年的嚴重車禍,使他精神幾近崩潰,但是在2003年重新找回了當年從中國出逃時丟失的一批關於當年創作的筆記本和採訪本,讓他重溫“心史”,尋找到重新投入“大骨架”寫作的感覺。
對歷史的重新認識

雖然蘇曉康在《河殤》播出後,成為中國著名的反傳統主義的象徵人物,但是在寫這部《屠龍年代》時,在回顧共產黨中國的60年歷史後,他認為與60年間發生的空前慘烈的浩劫相比,中國的4千年傳統歷史顯得相對溫和。他立論的依據有二,首先是1959年的大飢荒,不僅餓死了3600萬人,這是楊繼繩在《墓碑》一書中的統計數字,而且是在人吃人的情況下餓死的,可以稱為史無前例。
其次是自1990年代開始中國政府採取的掠奪性經濟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雖然使經濟起飛,國庫豐盈,但同時卻由於以環境為代價的發展造成生態托架無力再支撐,致使中華民族的家園面臨萬劫不復的危險。
蘇曉康認為,這兩個中國當代史上的浩劫都源於毛澤東,所以他說,由此產生的所謂「毛澤東原罪」的問題,高懸於歷史上空,詰問中國和人類。

萬劫不復的危險

但是從中國國家發展的外表看,中國經濟最近30年來飛速發展,對老百姓的生活帶來很大好處,所以有些讀者對蘇曉康的新書《屠龍年代》有爭執,認為立意偏頗。
蘇曉康在記者提到這個問題時回答說,實際上認為中國因為環境所受的破壞等問題,使得「中華民族又一次到了最危險時刻」的說法,最早是由中國的「毛派」提出的。
他指出,中國受到環境生態方面的浩劫,首先從事實來看,中國無論水、空氣和土地的污染程度已經極其嚴重,當局現在的維穩防暴力量中,有很大一部分專門用在對付民眾的環境抗爭上。
再從觀念上說,整個國際社會已經進入了環保時代,但中國仍然是個大工廠,加上傾倒損害環境廢料的大垃圾場,這樣發展下去,中國的生態環境將被破壞到不可挽救。

「毛澤東的原罪」

有書評說,《屠龍年代》是繼《河殤》之後,對毛澤東原罪的最尖銳有力的批判。但在今天的中國,由於制度性腐敗和兩極分化越來越加劇,許多草根老百姓都在懷念毛澤東時代的官員相對清廉和社會相對平均化。
蘇曉康把這種現象解釋為是言論受到壓制、思想被控制下的倒退現象,認為這並不能證明毛澤東時代和毛澤東留下的遺產對中國和中國人民有益。
再回顧中國政府對1989年六四學生運動的殘酷鎮壓,追根溯源,是因為毛澤東搞的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國的當權階層患上了一種「政權喪失恐懼症」。
蘇曉康認為,正是這種恐懼,導致了中國政府在1989年6月下令開槍鎮壓手無寸鐵的示威學生和向同情學生的市民,所以如果不從清算毛澤東留下的問題開始,中國今天的所有問題都將無法解決。
(責編:尚清)
 
 
****
 

2011   10月13 Kawase 先生傍晚來訪 他帶一本作者簽送的書 我翻讀幾篇



烏鴉不快樂

烏鴉不快樂

李筱峰最後一本政論集
  自從高中時代因狂熱閱讀課外書籍以來,我從一個法西斯狂徒覺醒過來,開始成為一個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追尋者。進而開始奮筆疾書,諤諤直言。……好不容易熬過了凜冽的軍事戒嚴時代,以為民主化之後的台灣,將有一片清明景象。
  然而,……積重難返的社會大眾,依舊難改其深層結構的奴性;七十年前心理學家佛洛姆所指陳的「逃避自由」的心態,依舊在受虐性格極深的台灣人身上揮之不去;「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依然在台灣人民身上集體發作。
  不過,再怎麼失望,都還不敢絕望。我決定少寫政論,不是要完全歸隱山林,而是決定漸漸離開政論的跑道,回到歷史論述的途徑。
  在告別政論跑道之前,我把這兩、三年來發表的文章結集成冊,一來以資紀念,二來借供二○一二年決定台灣前途的關鍵大選做為戰備,三來也為台灣歷史做見證。──李筱峰(摘自本書作者自序)
本書特色
  1.一個自比烏鴉的知識份子,最懇切的政治觀察。
  2.二○一二年台灣最關鍵的大選之前,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台灣人,都要看的一本政治評論。
作者簡介
李筱峰
  一九五二年生於台灣台南麻豆。
經歷:
  《八十年代》《亞洲人》雜誌執行主編;報社記者、編輯、主筆;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現任: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專任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
著作:
   史論──《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灣革命僧──林秋梧》、《台灣民主運動40年》、《解讀二二八》、《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林茂生.陳炘 和他們的時代》、《唐山看台灣──228事件前後中國知識分子的見證》、《台灣近現代史論集》、《台灣人應該認識的蔣介石》、《60分鐘快讀台灣史》、 《台灣史100件大事》、《台灣,我的選擇》、《與馬英九論台灣史》、《台灣歷史閱覽》、《進出歷史》、《台灣史》 (與林呈蓉合著)、《台灣近代名人誌》一 ~ 五冊 (與張炎憲等合著)、《二二八回憶集》(與張炎憲合編)、《快讀台灣歷史人物》(與莊天賜等合著)
   政論集──《恐龍的傳人》、《叛徒的告白》、《政治小檔案》、《我們不做空心人》、《眉批台灣》、《台灣要衝決網羅》、《吾輩是狗》、《統獨十四辯》、 《聖誕老公公不見了》、《台灣怎麼論?》、《李筱峰專欄》、《李筱峰專欄續集》、《我的覺醒》、《黨國復辟前後》、《一個新台灣人的死與生》 (與張杏梅合編)
  其他──《我生印記》

詳細資料

  • 規格:平裝 / 278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自序 我此生最後一本政論集
國民黨整肅台派人士有新方
新解台灣「牛」諺語
愛錢的台灣人
唐山客的寶島美感
吳淑珍說出了我的心情
二二八事件中看到的中國說謊文化
二二八事件中看到台灣人的憨直
支那狂犬范蘭欽
「高級外省人」所不認識的人
假如我是陳致中
惡僧高誦帝國經
蔣經國的叛徒要追思蔣經國
週年啟示錄
給「反動巨星」上上課
鄭成功加入國民黨?
台灣民主政治的大恩人──紀念傅正先生逝世十八週年
白痴與花痴──馬英九支持者的成分分析
耍賴的文化
台灣人應該認識的六四
既不榮譽也非博士的「榮譽博士」
從逃亡到出使──彭明敏、王世榕兩教授出新書有感
從三十年前的今天說起
三隻鱷魚與三條硬漢
從選後的心情說到所謂「體制外」路線
城門有開,何必爬牆?
台灣倒數計時?!
陳澄波.歐陽文師生的悲劇
台灣的「虎」俗諺新解
過年不忘統戰
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解釋
舊情綿綿洪一峰.虛情假意馬英九
台灣獨立建國的五個障礙
台獨不是要與中國為敵
中國人的血
六十三年前的今天
哪些人應該感謝扁珍家族?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的「精彩」地圖
馬英九忽然重視民主了?
不再煩我的老人──追思陳紹英先生
我為什麼不是中國國民黨黨員?
為馬英九草擬〈呈北京中央述職書〉
台灣的看板文學──台灣人的幽默與創意
流亡政權與台灣地位
流亡政權可以落地生根
雞婆伯的故事──追思洪文慶先生
「大陸」「大陸」,哪個大陸?
台灣民性與中國騙功
為林媽利醫師敲邊鼓──呼應林著《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
吳伯雄忠奸辯
台灣人的最大悲哀!
台獨教授與中國學生的對話──答覆中生對民主普世價值的疑惑
台獨教授與中國學生談統獨
楊秋興不是政客
周陽山不識孫中山
唯中國馬首是瞻
講笑話給K官聽
中國對台侵略史
好個中國人王曉波
台獨人士何必推動中國封建文化?
從一句標語看一群政客
兩個曉波兩種價值
唱台灣歌.說台灣史
金恆煒有義.台灣人有情
怪哉!中國國民黨反對「中國台灣」?
中國國民黨黨員的成分分析
國民黨當在野黨,對國家有益!
黑金槍擊案打出政客的卑劣格調
阿彌陀佛,如此人品
烏鴉不快樂
「救國團」團長被罵成「賣國賊」
鄧小平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故事
新年舊頭腦
老K狂語九百句型
「不義」與「揭發不義」,何者不義?
慈悲感恩迎新春
馬英九的照妖鏡
台灣有接受女性政治領袖的高度文明
那些機構應該裁併
馬英九起訴李登輝的內心話
看哪!「中國軍」在台灣!
來看我替馬英九拉票

自序 我此生最後一本政論集
  這是我生命史上的最後一本政論集。
  此話並非意味著我的生命即將終了,而是要表明,我不想再多寫政論了!
  我為何做此決定?是因為我們的政治清明了嗎?公義彰顯了嗎?政客收斂了嗎?人民覺醒了嗎?都不是!
  過去那個厲行白色恐怖統治,殺人無數的政黨,沒有經過轉型正義的過程,依然有眾多台灣人民在支持!
  那個侵占國家財產近千億元至今仍不歸還的政黨,依然能呼風喚雨!
  那個擁有一大堆掏空台灣數千億元逃亡在外的經濟犯、貪污犯的政黨,依然自命清高,還可以罵別人「貪腐」。
  過去叫囂要「消滅共匪」,動輒用「共匪同路人」的帽子抓人殺人的統治集團,現在正爭先恐後去媚共朝共,成為真正的中共同路人。
  過去發誓要「反共愛國」「堅守民主陣容」的人,現在卻以台灣領導人身分,在六四紀念日頌揚中共的血腥政權「人權有進步」!
  一個全家都拿美國籍的人,竟然被台灣人選為總統!
  一個把原住民「當人看」的人,竟受到原住民普遍擁戴!
  一國之尊的總統,竟然喊出「外交休兵」,而人民竟然也無動於衷!
  一句「法院是國民黨開的」,已成台灣社會流行的俗諺,而這個集團不但不思改過,反而變本加厲,拿司法當政治整肅的工具,台灣人敢當總統,統統起訴!
  為了替公務員加薪,亂花國庫毫不手軟;替勞工加薪,卻捨不得放手!
  替財團徵農地,劍及履及;為老農爭年金,索然無趣。
……
  說不完的例子告訴我,政治沒有清明,公義不得彰顯,政客並未收斂,人民更不覺醒。
  既然如此,身為知識份子的我,本該在「風雨如晦」的日子裡,繼續「雞鳴不已」,本該更像一隻烏鴉般地啼叫,警示世人才對。
  然而,就在面臨二○一二年的危急存亡之秋,我竟然失魂落魄,擲筆浩嘆!寫不下去了!
   自從高中時代因狂熱閱讀課外書籍以來,我從一個法西斯狂徒覺醒過來,開始成為一個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追尋者。進而開始奮筆疾書,諤諤直言。在大學 時代,曾幾度因文章得罪當道而遭記過、退學;在求職過程中,幾度遭打壓干擾;主編的雜誌,則屢遭查禁停刊;出版的書籍,也躋身禁書之列。好不容易熬過了凜 冽的軍事戒嚴時代,以為民主化之後的台灣,將有一片清明景象。
  然而,依舊是「黃鐘毀棄,瓦釜雷鳴」;依舊是「蟬翼為重,千鈞為輕」;依舊是「霧失樓台,月迷津渡」。
  積重難返的社會大眾,依舊難改其深層結構的奴性;七十年前心理學家佛洛姆(Erich From)所指陳的「逃避自由」的心態,依舊在受虐性格極深的台灣人身上揮之不去;「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依然在台灣人民身上集體發作。
  我寫過上千篇的政論(含教育、文化評論),可是絕大部分的台灣民眾連一篇都未曾讀過。雖說古有明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但是為了理念的推動,我何其無力、無奈、無助,又無望……。
  儘管新事件不斷發生,但是老話題卻是一再重複。政論原本有其時效,但是我發現數年前的老話,拿來應對當前的議題竟然還有效。我還要寫什麼呢? 喉破無人問,弦斷有誰聽?
  尤其更讓我痛心疾首的,在台派的綠營之中,竟也出現「國民黨化」的現象。本該引領台灣改革的菁英,卻縱容家屬蓄財海外,予國民黨司法整肅之機,致使民心潰散。我為文批判,卻引來部分綠色支持者的侮辱。受辱事小,但是如果連綠營也以立場論是非,那就不叫是非,社會危矣!
  此外,台灣「民主化」之後,鑽營名位的投機政客更加汲汲營營,綠營之中也不乏其人。平日在群眾面前激昂慷慨,一旦名位追逐不順,立刻換跑道、變顏色,依然又激昂慷慨。其個人恬不知恥事小,其對民心士氣之破壞則難估計。
  為了建立民主公義的國家,我嘔心瀝血奮筆呼號,積四十年之力而難見大效,如今出幾隻「政治變色龍」,就把一點成果毀於一旦!
  我彷彿聽到兩千多年前楚國詩人屈原的喟嘆—「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我疲倦了!我寫不下去了!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美麗的仗我已打過,打到髮蒼齒動,打到渾身荊棘,比大戰風車的唐吉柯德還不如。 不過,再怎麼失望,都還不敢絕望。此生惠我良多的摯友陳永興醫師送給我的一句話,至今仍不敢須臾或忘—「真愛永遠沒有看破的一天!」我決定少寫政論,不是 要完全歸隱山林,而是決定漸漸離開政論的跑道,回到歷史論述的途徑。我曾說「每一個歷史家,都應該是政論家」、「從事政論寫作,與從事歷史研究,方法容有 不同,但動機與心情,應無二致」。
  在告別政論跑道之前,我把這兩、三年來在《自由時報》發表的「李筱峰專欄」的文章結集成冊,一來以資紀念,二來借供二○一二年決定台灣前途的關鍵大選作為戰備,三來也為台灣歷史做見證。
  我的上一本政論集叫做「黨國復辟前後」,這本文集原擬取名為「黨國復辟之後」,但想起此刻的心境,還是「烏鴉不快樂」較為貼切。這是我書中的一篇文章的篇名。為何烏鴉不快樂?就請讀者自行參考。
  凝視台灣前途,天蒼蒼,野茫茫,我寧願那是我的眼球「黃斑部病變」的結果。 忽然想起殷海光教授的一句話:「人海蒼茫,願天下有心肝的人,彼此互相溫暖。」
  這是我生命史上的最後一本政論集。

內容連載

§內文1

新解台灣「牛」諺語

今逢農曆除夕。我曾呼籲「與國際社會同步過年」(改過陽曆年),但人微言輕,「蚊子叮牛角」,無人理會。只好與眾隨俗,也來湊熱鬧一番。今逢牛年,想起台灣俗諺中有許多用牛來比喻的話,列舉數則,加以現代新解,供春節茶飯餘話——

「牛稠內觸牛母」:牛稠是牛舍之意。本句原意是指公牛對外軟弱無能,卻只會在牛舍內欺負母牛。這句形容「內倨外恭」的話,用來形容馬英九集團真是恰好不 過!平常拿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教訓台灣人,碰到小小共產黨員來了,「國旗」就收得無影無蹤,拿國旗還反遭教訓;平常「中華民國」喊得震天響,到北 京朝「共」時,個個像龜孫子,不敢哼半聲。對外無能,對內欺負台灣人最內行。

「嘴念阿彌陀,身藏宰牛刀」:比喻說一套、做一套。觀諸馬政府,這種事例最多,如嘴說「台灣前途由台灣住民決定」,實際上卻連和中國海協會簽署協定的內容 都不讓台灣人民知道;嘴說「愛台灣」、「尊重人權」,卻鼓勵警察禁止唱片行播放〈台灣之歌〉、染指公視的內容……。

「老鼠入牛角,穩觸觸」:老鼠鑽入牛角,死路一條,穩被抓。自馬英九的黨國復辟後,又把台灣帶入「一中」死巷,處處迎合一中需求,為一中鋪路。胡錦濤若懂台語,也該咧嘴而笑曰:「老鼠入牛角,穩觸觸。」

「牛牽到北京嘛是牛」:比喻魯鈍不堪造就,或本性難移之意。依後者之意來看,國民黨復辟之後,「台灣」又改回「中華」,民主紀念館又改回中正紀念堂,可知 其「去台灣化」的「一中」意識形態,以及依戀獨裁者的「反民主」情結,依然難改;再例如:政客與知識份子的不同在於,前者以個人名利權位為依歸,後者以天 下蒼生、國家社會為己任。政客再怎麼擁有高學歷,還是政客。

「做人著磨,做牛著拖」、「若欲做牛,毋驚無犁通拖」:農業時代的牛,難逃拖犁耕田的命運,前句有宿命意味,表示人與牛一樣,都必須勞碌認命;後句意義則 更積極,比喻如果有心扮演某角色、承擔某責任,就不怕無份內之事可做。台灣人民若有心獨立建國,不怕無著力之處。

「軟索牽牛」:牽牛不必硬拉,以免牛脾氣一發,僵著不走,徒費力氣。從事台灣獨立運動也是一樣,空喊口號,不一定有效,說不定嚇跑更多人。如何講求方法,迂迴輾轉,因勢利導,可能更重要。

「驚某大丈夫,打某豬狗牛」:此話在勸人疼愛妻子,切勿動粗施暴,否則就無異畜生。記得胡適說:「怕太太是民主政治的表現。」不過,若政治人物太過於怕太 太,以至於任其干政亂紀,需索無度,最後弊案叢生,致使四十年來的民主運動成果毀於一旦,那胡適的話就要修訂了。

與牛有關的台灣俗諺還很多,例如「一隻牛剝雙層皮」、「豬母牽到牛墟去」、「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牛角噴無風」、「生牛不識虎」、「無牛駛馬」,不勝枚舉,篇幅所限,無法一一新解。

吾友施並錫教授常以台灣牛比喻台灣人。如今台灣牛有麻木消沉之態,讓我想起蘇格拉底的自我期許:「雅典像一頭無精打采的牛,我將扮演﹃牛虻﹄的角色,狠狠地咬牠一口,讓牠驚醒過來。」

行文至此,忽然覺得對牛有點歹勢。蓋牛過去對台灣農業開發功不可沒,吾人理應感念才對。本文如有對牛不敬之處,尚祈眾牛多多包涵。
        原載於二○○九年一月二十五日《自由時報》「李筱峰專欄」


唐山客的寶島美感

上次談到台灣人「愛錢」的根性,有人說我太悲觀了。這次就來談一點光明面吧。談光明面,最好別自吹自擂,聽聽中國客怎麼說。

元旦期間,有位中國青年王冉來台旅遊,回去後在網站發表〈善良需要GDP嗎?〉一文,讚揚台灣人的淳樸善良。他說,台北計程車司機不會亂繞路,無論問他們 問題,或付錢找錢,都彬彬有禮。王冉表示,在台北不會看到排隊插隊、大聲喧譁、當街吵架、隨地吐痰等現象,這些在中國很常見。王冉的朋友也說,接觸完台灣 人再回到中國,「會覺得中國到處都是『刁民』!」(詳見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7665bc10100c5j2.html)。

以上這位唐山客的「客觀」反應,立刻引起許多中國網民的撻伐。可想而知,那是嚴密的新聞管制下的制約反應,但王冉則是實地到台灣的觀察比較。

像這種來台觀察比較而對台灣好感的言論,史例俯拾即是:

日本領台第四十年(一九三五年),中國社會黨領袖江亢虎從廈門搭船來到基隆,頓覺氣象一新。他說:「由廈到此,一水之隔,一夜之程,頗覺氣象不同。」他乘 火車南北走一趟後,對台灣人的井然有序讚嘆說:「秩序如此,可與歐美列強抗顏矣!」在參觀台北高等女校後,又讚賞道:「余親見諸女生體操,四肢皆甚發達, 胸部臀部隆起,幾可與歐美女子抗衡,視中國內地閨秀,大不同矣!此非徒尚美觀,實民族強弱人種興亡一大問題也。」(見江亢虎《台游追紀》)

二戰後,許多中國學者、作家,來台參觀後,對台灣的高文化水準一致好評。誠如中國記者江慕雲所說:「從祖國來的接收大員、視察大員、旅行觀光的人,還有一班心術極壞的淘金者,幾乎沒有一個不稱道台灣好、台灣富庶、建設好、氣候好、一片和平空氣。」

例如作家蕭乾,從上海到台灣,再到廣州,遊走三地的感覺是「這個弧形的飛翔,給我的刺激太深刻了」。蕭乾感性地描寫:「當機翼斜過草山(陽明山),輪胎觸 到台北的土壤時,那溫暖豈僅是氣候的?論整潔,那真像由法國最骯髒的一個村鎮進入了瑞士……,我感到了舒服、友誼,因為我感到人民在這裡被信任著。」「一 個下女洗完碟碗便蜷在席上看科學小說了。應該在弄堂裡嘶嚷拉屎的頑童,卻都坐在教室裡畫著石板。……嚴肅的交響樂台下,四千座位全能填滿,四千男女都屏息 靜氣,把心靈暫時交給樂聖。在同一巍峨的中山堂裡,同時還舉行著別的座談、討論會……」蕭乾說:「僅僅一水之隔,而情況竟和這塊為三民主義滋潤了二十載的 中國相形之下,如此的不同!」「大陸中國在現代化上離台灣至少落後了半世紀。」

再舉當時憲兵第四團團長高維民的一段回憶:「二十五日接收以前,我便裝到台北各地走過,發現這個地方秩序井然,現象真好,並從新職人士中得知『夜不閉戶, 路不拾遺』。商店定價後不作興討價還價,店東可說是童叟無欺,對每個人都很和藹、誠實。風氣太好了,我非常感動。」(以上各引言詳見拙著《唐山看台灣》)

類似的言論多不勝舉,在在顯示中國與台灣的文化落差,也說明了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背景。

雖然殷海光曾認為「台灣人敦厚老實淳樸的氣質,被國民黨破壞了!」但較諸中國,我們尚有可觀者焉。不過,一旦馬英九的「終極統一」完成,那就不知將伊于胡底了!

二二八事件中看到台灣人的憨直

六十二年前的今天(三月八日),蔣介石派來的國民黨軍隊登陸台灣,展開一場腥風血雨的殺戮,這是二二八事件更趨悲慘與惡化的關鍵。台灣各地社會菁英,也從六十二年前的今天起,隨著這場殺戮(國民黨美其名叫「綏靖」),紛紛被捕遇害!

重提六十二年前的歷史何益?因為歷史是現代的鏡子,我們要記取先人的慘死,才能避免往後重演二二八的慘史。

上一篇談〈二二八事件中看到的中國說謊文化〉,本篇擬換個角度,來看看當年面對著中國官場的說謊文化,台灣人又是何等的天真憨直。

先從台灣第一位哲學博士林茂生說起。二戰結束之初,林茂生以〈喜賦〉一詩表達欣喜之情,這首律詩末尾說「從此南冠欣脫卻,殘年儘可付閒鷗」。誰知,他隨後的歲月,不但沒有「付閒鷗」,卻在一年多後,遭他所歡迎的「祖國」處死!

花蓮名醫張七郎,在花連搭建歡迎「祖國」的牌樓,親筆書寫「歡喜江山歸依舊,迎來旗幟慶重新」,他也萬萬沒想到,歡迎「祖國」的結果,不但沒有「慶重 新」,卻是生命的結束,還連同兩個兒子一起慘死!幾乎所有在二二八事件中遭難的社會菁英,哪一個不是死在他們所迎接的「祖國」的槍下?

令人扼腕的是,許多人原本都可以事先走避的,但他們卻都有個天真的邏輯—「我沒有做壞事,為何要逃?」他們完全不知道中國政治的邏輯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事件發生中,有日本教授勸林茂生躲一躲,免遭不測,林茂生回答:「他們知道我林茂生並沒有做什麼,能對我怎樣?」

勸年輕人不要輕舉妄動的岡山教會牧師蕭朝金,聽到要捉拿他的風聲時,對力勸他走避的友人說:「我又沒有做什麼事,何必跑?我是個傳道者,即使他們抓錯人, 也是誤會,解釋一下就好。」結果最後不是「解釋一下」,而是受盡酷刑(耳鼻都被割掉)慘死!《台灣新生報》總經理阮朝日,也是對勸他躲避的大女兒阮美姝 說:「我又沒有犯什麼罪,為何要逃?」話剛說完,院子外就有人來敲門,最後一去不回。

省參議員王添也堅信自己所作所為是正義之行,料想軍隊不敢對他不利。

他說:「敢作敢當,不應迴避,讓人家看看台灣人是有骨氣的!」台灣人如王添確實有骨氣,但是每想起王添全身被淋上汽油遭中國兵燒死的那一幕,我寧可他「留 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古人說「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之手」,當年天真憨直的台灣人,不相信官兵與強盜竟在一線之隔。

相較於一九八九年中國天安門事件時,中共當局也通緝許多沒有參加暴動的知識份子,像方勵之、嚴家其、湯一介、陳一諮、蘇曉康、包遵信……,但中國知識份子深切了解中國政治文化,因此他們多人避難得及。兩相比較,真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令人感慨的,六十二年前那一批正義之行的台灣社會菁英,自認為沒犯錯而不知走避;而今,一批依附中國國民黨的台籍黑金政客,如劉松藩、朱安雄、伍澤 元、王玉雲……,在掏空台灣、幹盡壞事之後,都紛紛逃亡中國。這款台灣人的惡質,比起二二八遭難菁英的憨直,真不知如何以道里計了!

        原載於二○○九年三月八日《自由時報》「李筱峰專欄」

三隻鱷魚與三條硬漢

話說非洲有三隻鱷魚正在聊天,牠們在談論哪一種人的肉最好吃。

鱷魚甲說:「美國女孩的肉最甜。」

鱷魚乙說:「非洲小孩的肉才香。」

鱷魚丙笑著說:「你們都外行,告訴你們,台灣有一群正在掌政的國民黨,他們的肉最好吃,又香又甜,而且沒有骨頭!」

以上笑話用「沒有骨頭」來譏誚馬英九集團,一點也不為過。過去誆稱要「消滅共匪」的國民黨統治集團,現在則媚共已到「沒有骨頭」的地步。

「馬上」以來,一連串諂媚迎合北京政權的「無骨」行徑,已「罄竹難書」。

這次小共產黨員陳雲林又來,馬集團的「無骨症」又昭彰了!去年陳雲林來時,馬英九不敢自稱總統,還讓平常要求台灣人認同的「國旗」成為違禁品。這次陳又 來,國旗又失蹤了。這讓我想起中國歷史上那個以「議和」為名,實際是向金帝國「稱臣納貢」的南宋政權,為了怕刺激北邊的金帝國,竟連種在北疆的柳樹都下令 砍除。柳樹起碼還不是國家的象徵,馬英九則把代表其國家的國旗都藏起來,比南宋更沒骨氣!為了討好一個中共來使,連國旗都迴避,相較之下,動用數千警力 (比總統的維安規模高出幾級),阻撓幾十萬人的正常交通、威脅幾百商家停業等等,也就不算啥了!至於讓陳雲林以上國欽差大員之姿,巡視我國災區,聽取簡 報,也就見怪不怪了!

更難過的是,這個無骨集團竟然還受到許多「白痴與花痴」的台灣人的支持,那才是台灣的悲哀。沒有骨氣的人民,才會產生沒有骨氣的政府。

然而,台灣人果真只知貪圖私利與短利嗎?果真如後藤新平所言是一個「怕死,愛錢,愛面子」的無骨民族嗎?回顧台灣歷史,有骨氣的硬漢並不少,試舉三例來看:

聽過陳智雄的大名嗎?這位懂八國語言,曾幫助印尼獨立的先烈,於戰後在日本獻身台灣獨立運動,一九五九年遭國民黨特務從日本綁架回台。國民黨以省 府委員一職誘他脫離台獨組織,他斷然拒絕,寧願被處死。判決時,陳智雄當庭陳述「生是台灣人,死是台灣魂」;臨刑前,拒不下跪,警憲將其腳掌敲碎,他高呼 「台灣人民萬歲!」從容就義。

第二條硬漢要介紹的是一九一五年吧哖抗日事件的主角之一羅俊。六十歲的羅俊被判死刑,他在最後受審時,在庭上慷慨陳詞:「我承認我這次失敗,不過我發誓來生會繼續完成我的目的!」羅俊雖無現代思想,但其骨氣令人感佩!

第三位要介紹的是女性。女性怎麼稱硬漢?誰說女性不可稱硬漢!看看以下事蹟,女性比男性更硬頸:發生在一八六二年的戴潮春抗清事件中,有一特色,那就是許 多將領的妻子參加戰鬥,英勇不讓鬚眉。當戰況吃緊時,將領陳弄本人打算投降,其妻勸阻說:「今日雖降,難免一死,與其俯首受戮,不如悉力抵抗!」她並親領 反抗軍衝殺,其英勇讓許多將領的妻子們起而效尤,「皆驍勇勝男子」〔詳見《東瀛紀事》、《戴案紀略》〕。

在反抗外來政權的歷史上,台灣還有許許多多有骨氣的硬漢。他們如果在天有知,看到今天只圖短利與私利的無骨氣的人民,支持著一個無骨氣的政權,不知會何等地羞憤!

原載於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自由時報》「李筱峰專欄」

台獨教授與中國學生的對話——答覆中生對民主普世價值的疑惑

今年(二○一○年)五月,我應邀回以前服務的世新大學,對百多位來自中國的學生演講。為了不讓這群深受「中華民族主義」薰陶的中生對我這位台獨教授產生抵 禦(defense)心理,我先以「台灣人與台灣史的南島民族成分」為題切入。由於他們不諳台灣史,所以當我用具體的史料論述台灣人與台灣史有著濃厚的南 島民族成分時,他們全然無法反駁。倒是最後開放討論時,果然如我所料,他們提出統獨問題。由於我清楚表達,台灣要做一個獨立國家,不是血緣考慮,而是民主 的價值。因此他們的問題就繞在「民主」與「統獨」議題上。篇幅所限,茲將雙方問答化約成以下要點,藉供國人參考。

中生質疑:「民主政治太亂了,失去秩序,導致國家不安定。」
我的答覆要點:

「根據民主政治原理,剛好相反。有句民主政治名言說『民主政治是以數人頭來代替打破人頭』,意即在此。我們看所有民主國家,美、英、德、法、日……,都不 會鬧軍事政變,因為如果某黨執政太差,人民可以用選票將他換下,政權和平轉移。但專制國家不然,任憑統治者胡搞,人民都莫奈他何,最後忍無可忍,只有採軍 事政變,或武裝革命一途。像以前中南美一些國家,就是這樣動盪不安。」

「專制國家只能有一種聲音,一切根據一黨或一人的旨意,當然很有秩序,但那只是表象。民主社會尊重多元價值,容許不同聲音,不習慣民主多元價值的人就以為 這樣很亂。民主政治實行法治,一切依法為治,怎麼會失去秩序?而且民主社會公民應能『自尊尊人』,秩序即在其中。你們看看台灣人搭捷運都會排隊,搭電扶梯 主動靠右,留左邊讓急行的人行走。這些秩序,恐怕中國大大不如。」

中生質疑:「你們立法院經常打架,你喜歡這樣的民主政治嗎?」原來中國媒體選擇性地渲染,誤導他們對民主政治的理解。
我的答覆要點:

「打架當然不是民主政治的內涵。打架在任何社會(不論民主或專制國家)都會發生。日本、德國等民主國家的國會,也發生過打架,但沒有人會說這就是民主政 治。我們不該拿『非常態』的例子來代表常態的內涵。但是,我們要追究,為何立法院會發生打架?要知道民主政治固然是多數決政治,但也是尊重少數的政治,如 果多數黨憑著多數而採多數暴力,完全置少數於不顧,也不是民主文化的常態。況且,在立法院的少數黨,不見得在社會就是少數人的意見,例如對ECFA的民意 就是如此。台灣立法院發生打架,是台灣民主政治面臨挑戰的警訊。」

「我們要珍惜民主。民主政治不一定保證我們上天堂,但可以防止我們墮入地獄。」

「台灣自總統民選以來,被人權組織Freedom House評比為自由國家,與美、英、德、法、日等國並列;但你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則被列為完全不自由國家,與盧安達、卡麥隆等國並列。自李登輝、陳水扁主 政以來,我們站在總統府前面大罵總統,回家依然可以安心睡覺;你們如果在天安門前面罵罵共產黨看看會怎樣?」

「不自由的國家,和自由國家,如何統一?僅民主政治的觀念,我們雙方就如此差異, 怎麼統一?如果你們真的不希望台灣獨立,應該努力讓中國成為民主國家,減低台灣的疑慮。大家一起為中國的民主化努力如何?」

我講到此,但見台下有的微笑,有的苦笑,有的點頭,有的皺眉。我終於看到中國學生的多元反應。

至於接著我如何回答統獨問題?且聽下篇分解!      

       原載於二○一○年七月二十五日《自由時報》「李筱峰專欄」

灰毛驢與我 Platero y Yo / Poems of Góngora


這本書採取西班牙原詩不譯而只做導論和注解的工作
所以我只讀懂西班牙的purpura 不是英文的purple 而是王者之色如哈佛大學校色之血紅等等 (159頁注等等)

Poems of Góngora [Paperback]

Gongora , R. O. Jones

Book Description

January 1, 1966
Many students of Spanish literature will have encountered some of Góngora's poems. No Spanish poet is grater or more rewarding, but few are as difficult for the beginner. His style is a habit of mind: radically metaphorical, elliptical, witty, highly sensuous, transmuting the world of the sense into a world of the spirit. To read him, one has to learn these characteristic habits and perform athletic mental feats as one goes along. It would be too easy to say that Professor Jones has made Góngora 'easy'; but he has certainly made him more accessible. A long introduction briefly deals with Góngora's life, and then gives solid critical guidance to the poems. It includes passages of sustained and detailed analysis which explain how characteristic poems 'work' and it incorporates original insights and research. The notes are full and are designed to help the reader through the difficulties by offering critical comment.

Editorial Reviews

Book Description

This book makes the difficult and radically metaphorical poetry of Góngora more accessible. A long introduction deals with his life, and then gives solid critical guidance to the poems. It includes passages of sustained and detailed analysis which explain how characteristic poems 'work' and it incorporates original insights and research.

Product Details

  • Paperback: 170 pages
  • Publish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 edition (January 1, 1966)

******

以前有一本西班牙文-漢文對照的灰毛驢與我
 He celebrated his home region in his prose poem about a writer and his donkey called Platero y Yo (191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胡安·拉蒙·希梅內斯西班牙文Juan Ramón Jiménez,1881年12月24日-1958年5月29日),西班牙安達魯西亞詩人,195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是一個多產的作家,代表作《悲哀的詠嘆調》。


作品在台灣的出版

  • 趙雅博/譯,《心靈的十四行詩》,台北市:啟業,1968年、1972年。
  • 王安博/譯,《灰毛驢與我》,台北市:敦煌書局,1968年。
  • 王安博/選譯,《遙遠的海》,台北市:純文學,1969年。
  • 徐斌/譯,《小白驢與我》,台北市:正中書局,1978年。
  • 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編譯委員會/編譯,《拉克斯尼斯(1955)/希梅尼斯(1956)》,台北市:九華出版:環華發行,1981年。
  • 陳蒼多/譯,《生與死的故事》,台北縣三重市:新雨,1997年。
  • 張莉莉/譯寫,伊莎貝爾/繪圖,《安達魯西亞之歌》,台北市:格林文化出版,1999年。
  • 李魁賢/譯,《希梅內斯/薩巴》,台北縣新店市:桂冠,2004年。
  • 林為正/譯,《小毛驢與我》,台北市:書林,2007年。

Penguin Random House 豪賭: 看不見的成本推升

觀點

企鵝蘭登合并,圖書出版業的豪賭

企鵝蘭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將佔據美國圖書市場超過25%的份額。
Andy Rain/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企鵝蘭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將佔據美國圖書市場超過25%的份額。

「這次是正式的,」老阿爾弗雷德·A·克諾夫(Alfred A. Knopf Sr.)上周在推特上說。「我們現在是#企鵝蘭登出版社。」
說話的其實是克諾夫的靈魂化身,因為真正的克諾夫在1960年把他的同名出版社給了蘭登出版社,於1984年去世,自那以後又「復活」過來很多回,並發表意見。這一次他是在慶賀史上最大規模的圖書出版合并。

這次合并是去年10月宣布的,通過行政審批之後,於今年7月1日完成合并。出版美國2/3圖書的6大出版社現在縮減為5大出版社。據報道,哈珀科林斯(HarperCollins)出版社正在試探與西蒙與舒斯特(Simon & Schuster)出版社合并。倘若它們也合并了,那就縮減為四大出版社(另外兩家是樺榭[Hachette]出版社和麥克米倫[Macmillan]出版社)。
鵝蘭登出版社(「世 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全球性圖書出版公司」)合并的目的之一是應對「傳統」出版社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壓力,特別是來自亞馬遜的壓力——在一場關於電子書定價的反 壟斷訴訟中,亞馬遜獲勝了。合并也是在如今這個天翻地覆的行業里獲取影響力和資金的途徑。這個結局也許是必然的,但是它造成的結果不容忽視。
合并的代價在表面上是看不到的。幾十家以前獨立的出版社被 捲入了這場合并:不只是那些還掌握着重要的資源的出版社,比如Anchor出版社、雙日(Doubleday)出版社、杜登(Dutton)出版社、克諾 夫(Knopf)出版社、Pantheon出版社、G. P. Putnam's Sons出版社和Viking出版社,還包括一些在歷史上著名的出版社,比如Jonathan Cape出版社、Fawcett出版社、Grosset & Dunlap出版社和Jeremy P. Tarcher出版社。很多這樣的出版社縮減成了子品牌,它們的品牌只出現在圖書扉頁上,雖然每個優秀的子品牌還帶有以往公司的模糊印記,有着自己的使命 和鑒賞力。
幾十年的合并也讓作者和消費者付出了代價。其中一點就是對 作者和代理人的持續控制:大出版社禁止(比如企鵝)或限制(比如蘭登)其子品牌為同一本書稿相互競價。那意味着作者能得到的預付金更少了,還意味着他們在 獲取編輯、營銷人員和宣傳人員的關注方面的選擇也更少了,而那對於把他們的書稿變成有價值的圖書十分重要。
生存下來的子品牌變得更雷同,都在關注幾個大眾化的領域,比如勵志書、簡單易懂的文學小說或者驚險小說。「傳統」出版社很擅長做勵志書:它擁有做調查所需要的資金、控制寫作的編輯團隊以及在父親節發行大部頭傳記的市場營銷團隊。
而在愛情小說、恐怖小說和色情小說之類更商業化的領域,作 者們開始通過自助出版取得成功。這麼說也不太準確,因為雖說是自助出版,但是通常會有一個代理人,他會召集幾個自由編輯和市場營銷人員來包裝一本書,其中 很多人來自不斷萎縮的出版社(亞馬遜的出版平台主要靠的是包裝,也開始進軍這些領域)。
至於文學小說,更多有趣而奇特的小說可能會在小型出版社出版。這類小說曾是著名編輯們最有信心的體裁,比如羅伯特·吉魯(Robert Giroux)、馬克斯韋爾·珀金斯(Maxwell Perkins)和巴尼·羅塞特(Barney Rosset)。格雷沃夫(Graywolf)、米爾克韋德(Milkweed)和麥克斯威尼(McSweeney's)這些出版社都不在紐約,它們可能沒有那些精神前輩們的資源,但是它們擁有新主人通常缺乏的東西:個性、使命和專註。
幾乎可以肯定地說,現在出版的圖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但如果因此預測圖書質量會整體下滑可能有些荒謬。但是出版資源無止境的合并是否最利於文學文化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五大出版社忙着把那些老公司縮減到只剩下品牌名,他們卻忽 略了一個問題:品牌應該意味着什麼?有哪個讀者能分辨出Pantheon和Riverhead出版的小說的不同?僅憑品牌名做不到這一點。出版社——現在 是子品牌——的價值在於它具有稻草人的作用,能震懾那些自助出版專家:它是守門人。在久遠的T型汽車時代,守門人們不是組成一個陰謀集團,而是拚命互相競 爭。
也許現在出版社應該讓自己更獨特,與消費者聯繫更密切,以便重振自己的品牌價值。他們首先可以查看享有聲望的Farrar, Straus & Giroux出 版社的那些怪人們的網站,這家出版社一直保持獨立,直到1994年被霍茲布林克[Holtzbrinck]出版社收購(霍茲布林克出版社後來買下了麥克米 倫出版社,把它在美國的分屬機構組成一個集團,以麥克米倫命名)。該網站的電子新聞郵件包括作者採訪、長篇編輯手記和用戶贈刊。網站的其中一個開發者賴 安·查普曼(Ryan Chapman,他現在供職於多媒體講故事網站Atavist)告訴我他的模版是獨立唱片廠牌。
我們需要更多的守門人,他們應該毫不謙虛地宣揚自己的歷史 和品質。「印在書上的新子品牌的獨特品質需要經過歲月積澱,」1946年Farrar, Straus出版社的第一本書目上的第一句話這樣宣稱。但是老品牌一旦合并,往往會失去其獨特品質。甚至連企鵝和蘭登出版社也不能倖免。他們的臨時新商標 是個有些尷尬的混合物,沒有邏輯可言——一隻巨大的企鵝把眼光從一座房子上移開。這是視覺上的必然妥協,顯示對兩家出版社各自獨特歷史的尊重。但是就像一 些愛打趣的人暗示的那樣,「隨意的企鵝」(Random Penguin,「蘭登,Random」亦有「隨意」的含義——譯註)這個名字也許更合適。
本文作者鮑里斯·卡奇卡(Boris Kachka)是《紐約》雜誌的特約編輯,即將出版圖書《暖房:生存的藝術及藝術的生存——解讀美國最值得讚美的出版社Farrar, Straus & Giroux》。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3年7月10日。
翻譯:王艷


****
周一(這裡指7月1日——編注),企鵝蘭登出版社成立了。幾個小時之前,在半夜裡,該出版社宣布這個計劃已久的合并完成了。

企鵝和蘭登出版社將組成業界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出版社,對亞馬遜公司具有無與倫比的抗衡作用,有可能引發業界的其他合并。

蘭登出版社的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庫斯·杜爾(Markus Dohle)將擔任新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周一他通過電子郵件向員工宣布合并完成。


「現在我們是企鵝蘭登出版社了,」他寫道,「你應該為你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為我們的新公司感到驕傲:它是第一個真正的全球性圖書出版公司。我們合并在一起,將能更好地實現我們的核心目標:通過出版最好的圖書把作者和讀者聯繫起來。」


蘭登書屋的所有者貝塔斯曼(Bertelsmann)和企鵝出版社的所有者皮爾森(Pearson)在去年10月公布了合并計劃,稱貝塔斯曼將控股53%,皮爾森將控股47%。從那以後,合并計劃在美國、歐洲以及中國、加拿大和其他國家獲得了監管部門的批准。


合并後的公司將擁有圖書行業內超過25%的業務,超過1萬名員工,250家獨立出版公司以及約39億美元的年收入。


杜爾先生將從倫敦出發,開始為期3周的旅行,前往世界各地的分公司與員工會面。他在倫敦接受電話採訪時說,他要傳遞的其中一個信息很簡單:剛開始不會有太大變化。


杜爾先生說,近期沒有裁員或者關閉某些出版社的計劃。企鵝和蘭登出版社與各自所在的曼哈頓寫字樓簽的都是長期租約,所以他們短期內不會在同一幢寫字樓里辦公——也許至少有10年時間不會在一起辦公。


「延續將遠大於改變,」杜爾先生說。他一向以從容謹慎聞名,「我們在做出戰略性決定之前,有足夠的時間慢慢考慮。沒必要匆忙行事。」


他說,合并的其中一個目標是「解決可發現性的問題」,也就是怎樣才能把圖書放到潛在購買者面前,因為「現在書店的數量減少了」。


周一新公司宣布了幾個重要的領導人事變動。美國企鵝出版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大衛·尚克斯(David Shanks)將退位,任杜爾及其執行團隊的高級顧問。自2002年就擔任企鵝出版集團總裁的約翰·梅金森(John Makinson)將任企鵝蘭登出版社的主席。


執行官們在儘力消除員工、作者和經紀人們的疑慮,讓他們什麼都不用擔心。杜爾在寫給作者們的信中說,新公司將在發行和市場營銷方面投入資金,以儘力擴大讀者群。他說,作者與編輯和出版團隊之間的關係「將不會受到影響」。


企鵝和蘭登出版社的執行官們說,最初的工作重點將是統一兩家公司的基本機制,包括建立工資標準、健康福利和新的電子郵件地址。


但是他們也會找出冗餘的機構,在這個過程中,一般會出現裁員。因為實體書的銷量在下降,所以不再需要龐大的倉庫來存儲圖書和發貨。新合并的公司很可能會找到減少印刷、發行和存儲成本的方法。


「有利也有弊,」作家經紀人艾麗絲·切尼(Elyse Cheney)說,「好處是我希望他們更能對抗像亞馬遜這樣的公司。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能找到接觸讀者的新的、有創意的方法,因為現在市場變化得很快。」


分析家們說現在預測合并對消費者的影響還為時過早。出版諮 詢公司Idea Logical的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麥克·謝智肯(Mike Shatzkin)猜測企鵝蘭登出版社最終將利用手中大量的圖書,提供數碼訂閱服務,就像每月一書俱樂部那樣,只不過訂閱的是電子書,或者和零售商合作設 立迷你書店,就像服裝店那樣。


謝智肯說,突然之間出現的龐大的企鵝蘭登出版社對作者來說更有吸引力。


「如果你是和企鵝出版社或者蘭登書屋合作的作者,你現在應該特別高興,」他說,「如果你是別的出版社或者是與別的出版社合作的作者,你應該警惕這個情況。」


但是作者和代理人也平靜地表達了他們的顧慮:合并意味着爭奪他們作品的大型出版社變少了。


在企鵝集團旗下的杜登(Dutton)出版社出版作品的暢銷小說家哈蘭·科本(Harlan Coben)說,「所有作家都在擔心一件事,那就是出版社更少了,競爭更少了。」


但是他補充說,「這個行業在不斷變化,不管我們現在討論什麼,幾年之後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Google wins significant ruling in digital books lawsuit

San Jose Mercury News

Google has already scanned and indexed more than 20 million books, in partnership with leading university libraries. Supporters say the project will give new life to obscure and out-of-print books. But the Authors Guild and other critics argue Google ...









Merger of Penguin and Random House Is Completed

By JULIE BOSMAN

The new company, Penguin Random House, will control more than 25 percent of the trade book market in the United States.


培生公司(Pearson PLC ,PSO, PSON.LN)和貝塔斯曼集團(Bertelsmann AG)週一同意將旗下圖書出版業務企鵝集團(Penguin)和蘭登書屋(Random House)合併﹐從而締造全球最大的圖書出版業務Penguin Random House。


根據週一宣佈的計劃﹐貝塔斯曼將持有新合資企業53%的股份﹐其餘47%由培生公司持有。雙方未透露交易規模﹐但據消息人士稱﹐此次交易估值在20億-30億美元之間。




貝塔斯曼表示,預計該交易將於2013年下半年完成,需要獲得反壟斷監管部門的批準。




Jessica Hodgson










News Corp. Unit Interested in Penguin Group


HarperCollins's parent News Corp. has expressed interest in buying Penguin Group, potentially undercutting Penguin's merger talks with Random House.



Penguin Group

- [ 翻譯此頁 ]


Book publishers in both hardcover and paperback editions, for adults as well as children.

www.penguin.com/ - 頁庫存檔 - 類似內容




Penguin Books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 [ 翻譯此頁 ]


Penguin Books is a publisher founded in 1935 by Sir Allen Lane. Penguin revolutionised publishing in the 1930s through its high quality, ...










http://us.penguingroup.com/














Oxford Dictionary of Modern Design:
Penguin Books

Top


Home > Library > Business & Finance > Modern Design Dictionary




(established 1936) Soon after their launch Penguin books were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ve design trends in 1930s Britain and were often photographed in Modernist interiors or prominently displayed on bookshelves. The company has since become a worldwide publishing success, producing well-designed quality books at affordable prices. The first, distinctively designed, Penguin books appeared in British bookshops in 1935 and within a year had sold more than 3 million copies. Simply and clearly designed by Edward Young, their contents were clearly delineated by the horizontal blocks of colours on the covers with crime demarcated by green, fiction by orange, and blue for biography, and their titles were easily legible through the use of sans serif typefaces. Young also designed the original Penguin symbol. Penguin was established as a separate company in 1936, having been conceived by Allan Lane, a director of The Bodley Head publishers. He had identified a market opportunity in the lack of good quality fiction at affordable prices. Extending the company's range of reading matter, the Pelican imprint was launched to cover contemporary issues in 1937 and included such titles as Anthony Bertram's discursive text Design (1938).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Modernist typographic designer Jan Tschichold was commissioned by Sir Allen Lane to redesign all Penguin Books, resulting in the Penguin Composition Rules (1947). After Tschichold's departure in 1949 his role was taken over by Hans Schleger, underlining the company's commitment to high-quality design in its publications. (Schleger later designed the logo for the Penguin Press hardback initiative of 1967.) Key figures in respect of the pursuit of first-rate design included Abram Games, consultant designer to Penguin Books from 1956 to 1958, and Germano Facetti, art director at Penguin from 1961 to 1972, who was tasked with establishing a policy for cover designs that made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typographic-centred traditions of Penguin and Pelican to those with a more contemporary appearance. Amongst the many other high-quality designers associated with Penguin have been David Gentleman, whose contributions included the engravings for the New Penguin Shakespeare, and Alan Aldridge, fiction art director from 1963 to 1967, the year in which he, with George Perry, produced The Penguin Book of Comics. There have also been numerous titles whose contents have been concerned with design as much as their visual presence. These included a number of the King Penguin series launched in 1939 under the editorship of Elizabeth Senior and, from 1942, Nikolaus Pevsner. Their titles included English Popular Art by design propagandist Noel Carrington. Notable art and design publishing initiatives included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Art series, launched in 1942, Penguin Modern Painters, initiated in 1944, and The Things We See, begun in 1947. In 1951 Allen Lane commissioned Pevsner's renowned Buildings of England (later extended to include Scotland, Wales, and Ireland), finishing 46 volumes later in 1974 (the series was sold to Yale University Press in 2001). In 1970 Penguin was acquired by Pearson International, the former taking over a variety of book publishing divisions of other large-scale companies including Frederick Warne in 1983, Michael Joseph (1985), Hamish Hamilton (1985), Dorling Kindersley (2000), and the Rough Guides (2002).





Read more: http://www.answers.com/topic/penguin-books#ixzz1rEpgJ15f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田園詩》, 《牧歌》 (維吉爾) 楊憲益、楊苡《兄妹譯詩》/ From Homer to Theocritus /Theocritus: The Idylls, Robert Wells


From Homer to Theocritus; a manual of Greek literature (1901)


Author: Capps, Edward, 1866-1950
Subject: Greek literature
Publisher: New York, C. Scribner's Sons
Possible copyright status: NOT_IN_COPYRIGHT
本書是古希臘文學之簡介 末章Theocritus的第一首田園詩全譯  不過全沒注解  很難懂



Theocritus: The Idylls, Robert Wells  (翻譯導論注解) 1988/1989 收入Penguin Classics
此書不錯.上述那首有一頁多的注解



 
兄妹譯詩
兄妹译诗
·   作  者: 艾略特 等 著 楊憲益楊苡
·   出 版 社: 山東畫報出版社
·   ISBN:9787547405697
·   出版時間:2012-

楊憲益譯詩
A
E.豪斯曼四首
最可愛的樹
栗樹落下火炬似的繁英
在我的故鄉我如覺得無聊
我的心充滿了憂愁
戈登·博頓利一首
初春
愛德華·湯瑪斯一首
叢叢的荊棘
吉羅德·古爾德一首人生
安德魯·楊一首
最後的雪
艾德蒙·布倫頓一首
窮人的豬
拉塞爾斯·艾伯克龍比一首
墓銘
西格弗裏德·薩松一首
入睡
魯珀特·布魯克二首

山上魚的天堂
以撒·羅森堡二首

天明在戰壕回營時聽見天鷚的歌聲
威爾弗雷德·歐文二首Wilfred Owen

將死者的歌暴露
TE.休姆二首

在船塢上
桃樂西·威爾斯利一首
列寧
W
B.葉茨四首

象徵雪嶺上的苦行人梭羅門與巫女愛爾蘭空軍駕駛員
TS.艾略特三首
空洞的人
鷹形的星群在天頂上翱翔
東方的朝聖者
赫伯特·裏德二首

北征的縱隊在西班牙被炸死的兒童
約翰·萊曼一首
我的願望
A
S.太息蒙二首

空屋人幾乎能夠
威廉·恩普森一首
園裏的樹L
柯利弗德·戴門特一首

狄倫·湯瑪斯一首
你臉上的水
大衛·蓋斯科因一首
為人道主義辯護
W
H.奧登三首

看異邦的人和聲歌辭空襲
斯蒂芬·史彭德五首

我的父母我不斷的想到資本家最後的統治方法當他們已倦于城市輝煌送葬
路易士·麥克尼斯五首

石凝苦行者一個死在戰爭裏的人飛天夜叉(空襲後寫成)
楊苡譯詩
威廉·布萊克經驗之歌二十七首

薄詩大地的回答泥塊和小石子升天節小女孩的迷失小女孩的尋獲掃煙囪的孩子保姆之歌病玫瑰虻蟲L
天使老虎我漂亮的玫瑰樹!向日葵百合花愛情的花園流浪兒倫敦人的抽象觀念嬰兒的悲哀一棵毒樹一個小男孩的迷失一個小女孩的迷失給得撒小學生古行吟詩人的聲音一個聖像阿弗萊·丁尼生二首衝擊、衝擊、衝擊渡過沙洲羅伯特·勃朗寧三首海外鄉思我已故的公爵夫人艾米莉·勃朗特五首我是唯一的人太陽落下去了我獨自坐著 AOA夜晚在我周圍暗下來
伊莉莎白·巴萊特·勃朗寧一首
孩子們的哭聲
克裏斯汀娜·羅塞蒂四首

誕辰五月記憶
後記楊苡
編後記吳兵

精彩書摘
  梭羅門與巫女
  那天方的巫女如此發言,
  昨夜在荒涼的月色下麵,
  我正倦臥在蔓草的茵上,
  在我懷中睡著梭羅門王,
  我忽然發出奇異的喋喋,
  非人類語言。他因能瞭解
  一切飛鳥,或天使的歌聲,
  就說,一錦冠的鸚鵡,也曾
  在繁華的蘋果樹上歌啼,
  失樂園前三百年的時期。
  從那時到現在,就沒有唱。
  其實本不當唱,可是它想,
  故意偶然又遇在一處。
  那蘋果帶來的一切痛苦
  和這壞的世界,終於死去。
  它曾把永恆在過去叫走,
  以為現在又把它叫回頭。
  愛戀著的人有蜘蛛的眼,
  雖然他眼裏充滿了愛戀,
  每一神經都充滿,但這兩人
  還以故意偶然的殘忍,
  來彼此試探。雖兩敗俱傷,
  新婚的床上又帶來失望。
  因每人都有幻想的形象,
  而終發覺了那真的模樣。
  故意偶然二物雖不同,
  但為一體時,世界就告終。
  當油與燈芯,焚在一火中。
  所以昨天夜裏,明月多情,
  使巫女西跋見了梭羅門。
  但世界還存在若是如此,
  你的鸚鵡做了一件錯事。
  可是它想值得它叫一次。
  也許那個幻想有如實有,
  也許那個幻象像得不夠。
  夜色降下了。也沒有聲息
  在這不可侵犯的靈藪裏,
  除去有花蕊落地的細聲,
  在這靈藪裏,也沒有旁人,
  只有我們所臥蔓草的茵。
  月色也漸變神異而荒涼。
  好不好再試試?梭羅門王?
  愛爾蘭空軍駕駛員
  我知道我的生命將結束,
  在天上某處,在雲層以外。
  我所攻擊的人我並不恨,
  我所護衛的人我也不愛。
  我的家鄉是吉爾塔坦村,
  我的親友是那裏的窮人。
  ……

《金絲小巷忘年交》


維吉爾 《牧歌》 楊憲益譯 (1955),  上海人民 ,2009


Pastoral by Peter V. Marinelli
《田園詩》, 台北:幼獅 周樹華譯 1973


Eclogues (Lat. Eclogae or Būcolica)of Virgil, ten unconnected pastoral poems written in imitation of Theocritus, Idylls I–II, those Idylls which are mainly bucolic (i.e. pastoral), at the suggestion of Pollio, Virgil's literary patron at the time. (For the meaning of ‘eclogue’ see above.) Eclogues seems not to have been the title used by Virgil, who apparently called the book (and the poems) Bucolica. The ancient authorities state that Virgil began the Eclogues when he was 28, i.e. in 42 BC, and that he spent three years in their composition. The second and third Eclogues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he earliest, written 42–41. However, not all were written between 42 and 39. Eclogue 10 is later, and Eclogue 8 may well be dedicated not to Pollio but to Octavian and refer to his campaigns of 35 BC. Universal agreement on dates cannot be reached, but Virgil was certainly engaged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clogues from 43 to at least 37, and they probably circulated among the poet's friends before publication. They won immediate popular success; they were recited in the theatre, where their author was publicly acclaimed. Their present arrangement is not chronological but governed by artistic considerations of symmetry and contrast. The odd-numbered poems are dialogues, the even-numbered are narratives for only one speaker. (The following Eclogues are discussed in roughly chronological order.)

In Eclogue 2 the shepherd Corydon laments that his love for the boy Alexis is unrequited. This theme, of ‘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and much of the detail, are taken from Theocritus (Idylls 3 and 11). Eclogue 3 is also indebted to Theocritus for its form and characters—an exchange of banter between two rival shepherds, Damoetas and Menalcas, leading to a singing match (see AMOEBOEAN VERSE)—and some of the content: the two pairs of cups, for example, offered as the stake in the contest, recall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up of Idyll 1. In Eclogue 5, also rich in echoes from Theocritus, two shepherds celebrate in song the death and deification of Daphnis. The shepherd Menalcas reveals himself as the composer of Eclogues 3 and 4 and the way is thus open to see Daphnis too as an allegorical figure, concealing an identity relevant to Virgil's own times. Since after the assassination of Julius Caesar in 44 BC it had been decreed that divine honours should be paid to him as if he were a god, some scholars, from antiquity onwards, have thought that Daphnis represents Caesar, if not in particular at least in general terms. Eclogue 7, of uncertain date, describes a singing match between Corydon and Thyrsis, two Arcadian herdsmen (the first reference to Arcadia in connection with pastoral poetry); by staging this on the banks of his native river Mincius, Virgil demonstrates the detachment of his pastoral world from any specific landscape. The poem is notable for the grace and beauty of the pastoral songs. Eclogues 1 and 9 are concerned with shepherds whose farms have been confiscated for the settlement of soldiers after the battle of Philippi in 42, when Virgil perhaps lost his own farm. Both poems may have been coloured by the poet's own experiences but they are not autobiographical: his concern is a general one for the sufferings inflicted by war. Eclogue 1 contrasts the good fortune of Tityrus, who made his first journey to Rome under the threat of eviction and was rewarded by being allowed to keep his farm through the intervention of ‘a young man’, with the enforced exile of Meliboeus who had not left his home. Eclogue 9 depicts a similar situation. Two countrymen fall into conversation on the way to town; Moeris has just been evicted, and Lycidas recalls how Menalcas, a poet, tried to save the district by his poetry but failed.

In Eclogue 4, which owes nothing to any Greek predecessor, the poet looks forward to the birth of a child who will inaugurate a new era. This poem has been more discussed than any other short poem in Latin; throughout the Middle Ages it was accepted as a Messianic prophecy of the birth of the Christ-child given under divine inspiration. St Jerome was exceptional in expressing disbelief. Several contemporary children have also been suggested as the subject: a child of Pollio, an expected child of Mark Antony and Octavia, a child of Octavian and Scribonia, even Octavian himself. The poem can be dated to 40 BC, near the time of the Treaty of Brundisium. It may well be that the child is for Virgil simply a symbol of the forces which he hoped would bring about the dawn of a new age. Eclogue 8 is dedicated to an unnamed person, usually thought to be Pollio, the campaigns referred to taken to be those of 39; Servius, however, says that the dedicatee is Octavian, and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campaigns are his of 35. The Eclogue is modelled mainly on Idylls 1 and 2 of Theocritus, and consists of a singing match between Damon and Alphesiboeus: the first sings a lament for his faithless mistress, the second relates the incantations and magic by which a girl hopes to win back her lover. Eclogue 6 remains obscure to us because we know little of its literary background; it does not have much to do with pastoral and bears little resemblance to Theocritus. It consists of a song sung by Silenus in which he recounts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in the style of Lucretius as a prelude to some allusively narrated myths. The narrative is interrupted by a description of Virgil's friend and fellowpoet Gallus accepting his vocation as a poet, in language reminiscent of Callimachus in the Aitia. Eclogue 10, possibly the last to be written, in 37 (but see Eclogue 8 above), has Gallus as the subject, represented as dying of hopeless love for his absent mistress Lycoris. This is the boldest juxtaposition of the Arcadian and the real world that Virgil aspires to, and one that was to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tyle and content of later pastoral poetry (see below).

Virgil extended the character of pastoral in new directions. The Eclogues became the models of pastoral poetry and the inspirers of pastoral romance and drama in later ages (for the Idylls of Theocritus were little read until the Renaissance). Unlike Theocritus in general (whose Idyll 7 is the exception) he allowed elements of contemporary reality to intrude into his Arcadian world, using myth and symbolic imagery to allude to recent history. This was an innovation decisive for the later development of pastoral, providing a precedent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elaborate allegory into the genre. Virgil was also the first to use pastoral as a vehicle for moral criticism of the society of his own day. From Petrarch and Boccaccio onwards pastoral became a recognized form for expressing political and ecclesiastical controversy and eulogy.

Virgil created a simple world which is an image of life but distinct from it, and his Eclogues derive their haunting quality from the impli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wo. But not many later pastoral poets were content merely to imitate Virgil. Calpurnius (first century AD) and Nemesianus (third century) enlarged the scope of this literary mode by using it more enthusiastically than had Virgil as a vehicle for panegyric, and in this they were followed by the eighth- and ninth-century poets of Charlemagne's court. Virgil's Eclogues were interpreted as allegory by generations of commentators, and as a result allegory was thought to be an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mode. Latin pastoral written in the Middle Ages thus came to have very little to do with shepherds unless they were specifically allegorical (in contrast with an entirely independent vernacular pastoral where the shepherd was the key figure). Petrarch, for example, used the eclogue form to inveigh against the bad government of specific popes and rulers. The richness of English Renaissance pastoral, exemplified by the poets Sir Philip Sidney, Edmund Spenser, Michael Drayton, and Shakespeare, springs from the successful blending of the Virgilian and the vernacular traditions, as well as the poets' own belief in the mode as one that could be taken seriously. But by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astoral had lost its vitality and degenerated into the witty parodies of John Gay or the saccharine effusions of Alexander Pope's imitators.
ec·logue (ĕk'lôg', -lŏg') pronunciation

eclogue
[名]田園詩, 牧歌.
n.
A pastoral poem, usually in the form of a dialogue between shepherds.

[Middle English eclog, from Latin ecloga, from Greek eklogē, selection, from eklegein, to select. See eclectic.]

パストラル【pastoral】

    [名・形動]
    牧歌的であるさま。田舎風。「のどかで―な気分」
    田園生活や牧歌的な気分を描いた音楽・絵画など。
    牧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