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影之緣:『清人筆記隨錄』、周亮工(1612~1672)
上月末某周四,來新陽先生來府參加聚會:「談朱蘭(J. M. Juran)主編的五版本之『品質(管理)手冊』---品管50年回顧」。
會後,他與陳教授說當年如何參與某專案,到瑞士了解他們計時器之製造業、其分工和家族傳承方式,即零組件是工廠量產,設計和裝配、檢測等在家中的工場完成。
隔周日早上10點半,他從永和騎車借我他哥哥來新夏的新著『清人筆記隨錄』(北京:中華,2003)--他以前寫過『林則徐年譜』等書。
我們知道,這老一輩的人許多經營多年的資料都毀於文革,晚年再發奮整理的。
我的課題是:這種筆記方式是否可以效法?我不知道答案。不過來家真不簡單,七、八十多歲都仍然努力上班做學問,可佩。
----
三周後我翻閱該書第18-9頁:
周亮工著『因樹屋(恕老堂)書影』
「….因獄中無檢核原書條件,所以借老人讀書只存影印的說法,而名其書為『書影』…
這【書影】,一般意義為:書籍版面的照片。通常放在工具書、論文或雜誌內作插圖,作為引用書籍的介紹。(依『教育部國語辭典』解釋 )
----
周亮工『書影』這本書,影印本有上海古籍版,1981。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藏有一”善本”: 《書影》十卷,(清)周亮工撰,清乾隆間(1736-1795)文瀾閣《四庫全書》寫本八冊
此書素色紙面,黃綾包角,封面黏有「第三分」黃紙小條,每冊首鈐「古稀天子之寶」白文大方印,末鈐「乾隆御覽之寶」硃文印,乃文瀾閣「撤出本」。 ---索書號 : Z3101.S48
------
天津圖書館
賴古堂未刻詩 清周亮工撰 寫本 一折 經折裝。 此冊首鈐“悶海十二年遊人”等篆印三方。末鈐“膠西王氏逸庵家藏書畫印”白文篆印,“此君堂”朱文篆印,“叔弢”朱文篆印。
周亮工字元亮, 一字減齋, 號櫟園,學者稱櫟下先生,河南開封人,明崇禎十三年進士。周亮工一生飽經宦海沉浮,曾二次下獄,生平著述甚富,有《賴古堂集》。
此冊為周亮工手寫七言律詩十一首,七言絕二首。所謂“未刻”指順治十五年以前未付梓,而康熙十四年(1675)其子周在浚于金陵刻的《賴古堂集》中均有收錄。其中七言律《有感仿古意新聲》,七言絕《懷心持上人安國寺》、《送宋去損返莆田》其題與詩均與集本同, 其餘或題或詩均有異。 如《與有介》,冊中題作“《壽介壽》勿勿與介交十一載矣”,集本詩中“未成還”冊中作“不成還”,“戀君酒美不須錢”作“為君酒美須臾焉”等等。最重要者末附周亮工自跋一則,跋雲:“……未刻者僅此數首,外流傳皆偽作或不足存者。亮工此行將死奸人手,生平為詩雖不足傳,然往往能自見其性情,半生精力所在,懼子弟不能為之收拾,因書以付之逸庵先生。 先生與亮工為性命交, 又最嗜亮工詩,他日為亮工裒集諸稿,依體分類,合為一集以傳,此逸庵之責也。”末署”順治戊戌太白學人周亮工識於天月堂,時總騎之至十日矣”,下鈐“周印亮工”白文篆印。據此知此冊寫于周亮工第一次下獄之前,作者飽經宦海風霜,自感前途多舛,故將這些詩作親手書寫成冊。這篇跋文為研究周亮工的生平思想提供了難得的資料。此冊流傳三百餘年,至今尚存,實是典籍之幸。此冊為已故著名藏書家周叔弢先生捐贈天津圖書館珍貴稿本之一。
----
周亮工/著『小石山房印譜』台北:楷博出版社,2002 年
(中國歷代最知名篆刻鑑賞家周亮工真跡絕版書精印典藏本。
明末清初篆刻鑑別家。字元亮,號櫟園,又號陶庵、減齊、瞀公、緘齊、櫟下先生等,祥符(今河南開封)人,移居金陵(今江蘇南京)。明崇貞進士,授監察御史。仕清後在福建曾鎮壓抗清軍,任戶部右次郎等職。
收藏書畫、銅器等古物頗富,尤愛藏印。 交往皆一時篆刻名手,遍請刻印章達千餘方。興到亦能奏刀,古意盎然。
著有《印人傳》、《賴古堂印譜》、《賴古堂集》、筆記《因樹屋書影》等。)
尺牘新鈔, 12卷 / 清 周亮工輯
出版・頒布事項: 臺北 : 藝文印書館 , 民國56
形態事項: 5册 ; 1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