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法國修法保護獨立書店;限時特惠促銷秘笈,製賣「好評」,電子出版時代的好生意


HC: 約15年前博客來希望進價是定價的45折以下。
Kuo Wei Wu 台灣社會與政府會做這樣的「立法」嗎?
Hanching Chung 不會的。日本很久以前立法規定報紙頭版必要有書籍廣告。
Kuo Wei Wu 台灣社會的「腦殘文化以及事不關己」直接影響「政府行政與立法能力」!







法國修法保護獨立書店 禁止在線書商折扣超5%
2013年11月05日13:53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法國修法保護獨立書店
根據英國《衛報》官方網站近日報道,法國通過一項修法議案,將重新修改1981年制定的有關圖書固定價格的法律,要求在線銷售書商停止提供超過5%的折扣並免費郵寄。
根據法國1981年制定的法律規定,在書店零售和在線銷售的圖書價格等同,折扣不能超過5%。此次修法的初衷是讓圖書銷售商停止將郵寄費用包含在書價中, 但是在最終的修正案中規定,零售商在銷售新書時不能在打折5%后又提供免費郵寄。目前法國隻有亞馬遜和Fnac連鎖書店同時提供5%的折扣和免費郵寄。
法國擁有2500家至3000家獨立書店,其中約有500家在線銷售圖書,但都無法與亞馬遜競爭。“目前,即便擁有在線銷售渠道,所有的獨立書店仍在虧損。”法國書商協會負責人紀堯姆·赫斯說道。
在亞馬遜的全球銷售戰略中,免費郵寄是關鍵環節,全球成本約51億美元。法國亞馬遜方面回應認為,網絡零售商與法國書商並非競爭關系,而是存在互補性的, 修法提高圖書價格,這對於讀者來說是一個壞消息。法國保守黨議員克裡斯丁·科特表示新修法案旨在限制“掠奪性行為”。新修法案將降低亞馬遜的競爭優勢,緩 解Fnac的財政壓力。
(哈妮帕 編譯)

 

 

限時特惠,電子書促銷的秘笈


本月的一個周日,丹尼斯·勒翰(Dennis Lehane)寫的犯罪驚悚小說《失蹤的寶貝》(Gone, Baby, Gone)的電子版賣出23冊,對於一本最初於1998年出版,已湮沒無聞的小說而言,這是個很典型的小數目。
第二天呢,卻突然一下子賣出13071本。
  • 檢視大圖 像BookBub軌道這樣的網站聚攏了許多零售商的廉價電子書生意。
    像BookBub軌道這樣的網站聚攏了許多零售商的廉價電子書生意。

《失蹤的寶貝》被亞馬遜(Amazon)定為每日特惠書,很多讀者都收到一封郵件,提醒他們這本書將在24小時內打折促銷,價格從6.99美元降至1.99美元。限時降價讓這本沉寂已久的書火了起來。
像這樣的限時搶購已開始對圖書業產生影響,其實,這個概念是因為品牌時尚網站Gilt.com而變得大眾化。已經習慣於限時搶購優惠商品的消費者,他們在國王巷(One Kings Lane)搶購復古玻璃器皿等物品,在Zulily上搶購嬰兒服,現在他們也在用同樣的方式購買圖書——讓一些老書從庫房裡一路飛上暢銷榜。
「這是圖書的團購,」來自Sourcebooks的出版人多米尼克·雷卡(Dominique Raccah)說。「對消費者而言,它很新鮮、有趣。是個優惠活動,又沒什麼大的風險。事實證明它是可行的。」
過去,找一本書就意味着要在書店瀏覽書架,聽取書店員工的指導意見,或者依靠朋友的推薦。
但現在書店在不斷萎縮,使得出版商十分擔憂這個行業的未來:實體店變少了,讀者們將如何找到書籍呢?
為期一天的優惠活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亞馬遜Kindle的每日特惠,以及巴諾書店(Barnes & Noble)的Nook每日優惠等促銷活動使電子書的銷量出現驚人增長,通常,這種增長只在有人寫了一篇精彩書評或作者出現在重要電視節目之後才會出現。
去年建立的BookBub.com等網站,追蹤並彙集電子書特惠交易,這些網站會提醒消費者留意亞馬遜、蘋果(Apple)、Kobo和巴諾等提供的限時優惠。
「幾乎讓人無法抵制,」西蒙&舒斯特出版社(Simon & Schuster』s)負責營銷的資深副總裁利茲·珀爾(Liz Perl)說。「你想涉獵一些新人新作,我們幫你降低了門檻。」
電子書尤其適合做價格試驗。不像紙質書,電子書上沒有印在書皮上的標價,它不會讓出版商搞亂價格,也不用它們頻繁更換價簽。一些新推出的電子書售價為14.99美元,另外一些賣9.99美元,還有的賣1.99美元。
亞馬遜負責Kindle內容的副總裁拉斯·格蘭迪內蒂(Russ Grandinetti)說,由於限時特購大幅削減了可選項,不管是書籍還是其他形式的娛樂活動,因此吸引很多消費者蜂擁而至。
「在一個物質豐富,選擇眾多的世界,我們怎麼幫助人們做出選擇呢?」格蘭迪內蒂說。「人們在尋找方法,為他們的作者提供擴音器,我們也在尋找建設更多擴音器的辦法。」
格蘭迪內蒂說,《一生要聽的1000張專輯》(1000 Recordings to Hear Before You Die)的電子書原來在亞馬遜上平均每天售出不到一本。但在去年成為了Kindle每日特惠書後,這本書在24小時之內賣出1萬本。
而一些書的銷量是該數目的三倍:12月的一天,近3萬人搶 購了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蒼穹下》(Under the Dome),該小說最初於2009年由斯克裡布納出版社(Scribner)出版。對於出版商和作者來說,被零售商選中成為每日特惠書籍,就像中彩票,得 到意外之財一樣,銷量及曝光度將立刻飆升。
2月,籍籍無名的作者洛雷娜·麥考特尼(Lorena McCourtney)寫的一本犯罪小說被選為Nook每日特惠書。結果,僅由促銷帶來的銷量就足以讓該書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該書由天主教出版公司雷維爾(Revell)出版。
哈珀·柯林斯出版社(HarperCollins)的高管稱,他們曾看到有些書起初一天只賣11本,成為每日優惠書後,第二天銷量就激增千倍。
但並非所有每日特惠書都成了暢銷書。一個出版商說,一些書的銷量很快就會降下來,每天只能吸引幾百次下載。另一個出版商說,他不是特別願意打很大折扣,因為擔心到最後消費者只願花幾美元買一本書。
然而,限時特購所帶來的部分誘惑在於特惠期之後發生的事情:產生漣漪效應,增加一名作者其他作品的銷量。
如果某個系列中的一本書被以一日特惠的形式出售,喜歡它的讀者經常會買該系列中的其他書。
「我們發現限時特惠帶來的一個關鍵機會便是它能產生光環效 應,」珀爾修斯圖書集團(Perseus Books Group)的首席執行官戴維·斯坦伯格(David Steinberger)說。「按這麼低的價格出售,即便一天內的銷量出現了上漲,也很難在經濟上獲得大的成功。但是如果為書創造出知名度,這對於作者來 說很有幫助。」
打過折的書在一日特惠結束後,其銷量經常也會超過特惠之前的水平,即使它已回歸平時的價格。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的作家蒂姆·拉瓦利(Tim Lavalli)說他每周讀至少兩本書,而他收到的圖書推薦幾乎全部來自Bookbub或者Ereader News Today,後者也是一個集中發佈每日特惠信息的網站。
拉瓦利說,在電子書促銷時,下載它們幾乎不費時間——花的錢也很少——這樣的話,如果對一本書不再感興趣,可以很容易地放棄它。
「你可以讀了前幾章之後說,這個傢伙不會寫東西,」拉瓦利說。「然後把它丟掉。」
家在俄勒岡州南部的麥考尼說,2月,她驚訝地從其出版商那裡得知,她最近的一本書《想讀書想到瘋》(Dying to Read)成了暢銷書。
已出版了42部小說的麥考尼說,這是她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次。
「我之前從沒登上過《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所以我很開心,」她說。「這種感覺非常好。」
翻譯:谷菁璐


2012.10.25

書業

賣「好評」,電子出版時代的好生意

Nick Oxford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托德·傑森·盧瑟福在俄克拉荷馬州比克斯比市家中。他說他現在懷疑所有的網上評論——書評以及對其他任何商品的評論。

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市
七歲那年,托德·盧瑟福(Todd Rutherford)第一次體會到“供需”的本質。當時他和一群男孩子在一起,其中一個男孩拿着一本《花花公子》四處炫耀,引起大家的一陣竊笑和強烈的興趣。托德花了5美元買下了那本雜誌,把上面的下流照片撕下來,以一張1美元的價格轉賣給其他小夥伴。幾個小時後他的買賣被父親取締了,不過已經掙了20 美元。

幾年前,35歲左右的盧瑟福又靈光一現,再次悟出了“缺乏就是機會”的道理。

他當時在一個公司的市場部工作,這個公司給自助出版的作者提供服務,包括勸說傳統媒體和博客寫書評。這個工作很費勁。當然,他一整天都在大量炮製新聞稿,努力引起人們的注意,但是那些自助小說不是司空見慣的吸血鬼小說,就是提升自我修養的宣言,或者是平淡無奇的回憶錄;這樣的書實在太多了,而發表的 空間只有那麼大。寫書評的人太少了。

突然之間,他有個了主意。與其討好別人給客戶寫書評,還不如去掉中間環節,自己寫書評。那樣就能準確無誤地寫出客戶想要的書評——無非是說這是一本 很棒的書,裡面凈是些溢美之詞,比如“一本讓人震驚的小說”、“一部經典的回憶錄”、“這本書會改變你的人生”、“感情豐富、扣人心弦、驚險刺激、引人入 勝”。

2010年秋天,盧瑟福先生開了一個網站GettingBookReviews.com。剛開始,他的廣告是99美元1篇書評。但是有些客戶想讓一個合唱團來讚美他/她的書,所以就變成了499美元20篇在線書評。還有個別客戶恨不得整個管弦樂隊都來讚美他的書,所以又有了999美元50篇書評的套餐。

在線論壇上很快就出現了不滿的聲音,他們認為評論人和作者之間那種公事公辦的純潔關係,被這種服務破壞了。但是他也收到了訂單,而且是很多訂單。不知不覺,他就能月入28,000美元了。

盧瑟福先生很有禮貌,留着神氣的山羊鬍,具有企業家的天分,他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徘徊在出版界的邊緣地帶。在為自助出版社工作之前,他經銷勵 志書籍。再往前,他做過一家宗教出版社的銷售經理。這幾份工作都沒能實現他期待的結果。但是,書評生意對他來說,“就像是找到了金礦。”

不管什麼東西,要想在網上賣得好,最重要的是普通人的評論;度假酒店、皮膚科醫生、社區附近的餐館、新潮服裝店、教堂、公園、占星學家和巫醫都用這 個方法推銷——更別提那些普通的東西了,比如垃圾桶、小鑷子、水療拖鞋和平板電腦包。在很多情況下,這些評論正在取代市場部門、媒體代理人、廣告、口頭傳 播和專業評論員。

但不是哪種評論都有用。那些熱情、但不狂熱的評論才有用。

“電子商務的車輪是靠着‘好評’前進的,”芝加哥伊利諾斯州大學的數據挖掘專家劉兵這樣說。他在2008年的調查中發現,亞馬遜上的成百上千萬條產品評論里,60%是5星,另外還有20%是4星。“但是幾乎沒人想給出5星的評價,那就說明5星肯定有很多是編造出來的。”

顧客評論很有威力,因為它能給人以“真實”的假象,不像老式的廣告和市場營銷。這些評論聲稱是來自真實的顧客的評價,而實際上,有些評論像商業網絡里的任何其他商品一樣,存在買賣行為。

劉先生估計網上的顧客評論大約有三分之一是假的。但是無法確定這些評論是市場營銷人員或零售商寫的(或者是作者匿名寫的),還是顧客(可能跟賣家達成了某種協議)寫的,還是僱傭第三方寫的

聯邦貿易委員會簽發了指導意見,要求所有在線推薦需要申明兩者之間存在財務關係,但是這個意見的強制力微乎其微,而它對傳統書評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博客圈也沒有什麼統一的看法。

GettingBookReviews.com存在 時間很短暫,卻約了4531篇書評,這是一則隱藏在互聯網陰暗角落裡的宏大故事。一夜之間網上遍地都是充滿熱情的波特金村莊(為取悅女皇葉卡捷琳,波特金 下令在女皇巡遊經過的地方搭建了許多造型悅目的假村莊——譯註)。同時,它也讓我們看到,自助電子出版的興起是如何引發圖書業劇變的。

幾十年來,紐約主導的圖書出版業很不景氣,處在快速分裂和變化之中。亞馬遜網站上20%的暢銷電子書都是自主出版的。它們能爬到暢銷榜上,靠的就是大肆吹捧。

盧瑟福先生的見解是,書評已經失去了它傳統的功能。他們的作用不再是評價或者描述圖書,而僅僅是擔保圖書的真實性,就像醫生把學位證書掛在診室的牆上一樣。作者宣傳他的書,讀者聽說了,就會在亞馬遜網站上看看。讀者看到好評,就確信自己沒有白白浪費時間。
“我創作的書評指向的是一本書的優點,而不是它的缺點,”盧瑟福先生說,“這是從市場營銷的角度出發的,而不是從編輯的角度寫的。”

從本質上講,這些書評就是宣傳語——以前書的封底上寫的一小段吹捧性的話語;那時候書就是商品,都是放在商店裡賣的。沒有人把宣傳語太當回事,但是如果沒有宣傳語,書看起來光禿禿的。

盧瑟福的一個客戶信心十足地買了幾百篇書評,他甚至不要求這些書評都是正面的,後來這本書成了暢銷書。盧瑟福說,這就證明他的觀點是對的。關注,儘管是捏造出來的關注,能帶來更多的關注。

這種機制足以讓你成為一個多疑的人;盧瑟福先生就是這樣。他現在懷疑所有的網上評論——書評以及對其他任何商品的評論。“如果有20個好評和1個差評,那我就信那個差評,”他說,“我已經厭倦了。”

多如牛毛的圖書
“如果說有什麼東西是人類已經擁有得夠多了的——多得都有點倒胃口了——那就是圖書,”紐約作家約瑟夫·米切爾(Joseph Mitchell)1964年寫過這麼一句話。他說“那時候出版的圖書多得像瀑布那麼大,甚至像尼亞加拉大瀑布那麼大,簡直成了書河、書海,書多得都是按 噸算的,甚至是按車廂、按整列火車算的,”遺憾的是沒有幾本書“值得拿起來看幾眼,更別提值得閱讀了”。

從那時起,生產的節奏變得更快了,雖然我們不知道1996年去世的米切爾先生對現在這些書的質量的評價會不會高一點。所謂的“自費出版社” (vanity publisher)一度很繁榮,它們能快速生產出跟傳統的紐約出版社一樣好的實體圖書。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電子出版的大爆發。過去出版一本書,像生個孩 子;現在呢,像煮個雞蛋。

根據數據統計公司鮑克(Bowker)的數據,2006年,在亞馬遜用Kindle對電子出版業造成巨大衝擊之前,有51,237種自助出版的實體圖書。鮑克公司估計去年以實體或電子的形式自助出版的書有30多萬種。
“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計劃出書,但是如果他們想出的話,可是沒有任何障礙,”鮑克公司市場調查部的副主席凱利·蓋拉格(Kelly Gallagher)說。“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現在這個年代可是好時候。”
至少從理論上講,正面的書評證明作者正在尋找自己的方法來建立讀者群,來證明他/她的書值得一看。所以只要新作者在亞馬遜上看到自己的書所在的頁面 赫然寫着“快來做第一個寫評論的人吧!”,就很想開始吸引人們的注意,一開始是身邊最親近的人:家人、朋友和熟人。他們想聽到別人誇自己很棒。

“幾乎每個人都會自視過高,”斯坦福大學的教授羅伯特·I·薩頓(Robert I. Sutton)說;他通過傳統途徑出版過幾本關於商業心理學的書。“我們不喜歡聽別人說我們沒有自己以為得那麼棒。只要書評不是打了5星,我們就覺得那是一種批評。”

薩頓先生最出名的書是關於在工作場所恃強凌弱的人的;上周晚些時候,這本書在亞馬遜上得到了110個5星級的書評,沒有一個是他拿錢換來的,但是他說有幾條是他請別人評價的。他曾經讓他的妻子評論他的一本書。令他失望的是,她拒絕了。

盧瑟福先生的顧客可沒碰到這樣的挫折。馬克·哈森(Mark Husson)是《愛的空間:占星術了解你和你愛的人》(LoveScopes: What Astrology Knows About You and the Ones You Love)的作者;他在網上推薦GettingBookReviews.com時,這樣說:“給我的書評比我期待得還要透徹,弄得我都想買一本我自己的書了。”在亞馬遜上,《愛的空間》有70個書評,其中65篇都打出了5星。

塔爾莎的一位名叫皮特·比亞達茨(Peter Biadasz)的作者在出版了《寫你的第一本書》(Write Your First Book)之後,也僱傭了GettingBookReviews。他是一名寫作老師,所以深知作者們是多麼害怕惡評。“沒人喜歡聽別人說自己的孩子難 看,”他說,並補充道:“我知道我的書的缺點。我知道我的孩子不完美。”

但是亞馬遜上的18個評論人都認為他的書是完美的,每個人都給出了5個星。
“結果太讓我滿意了,”比亞達茨先生承認。他說大部分的書不會得到如此一致的好評。
是這樣的。比如,亞馬遜上最近有這樣一個惡評:“這本書一點意思都沒有。”第二個讀者說的是:“很一般。”第三個是:“這本書不怎麼好。”

這三條評論都是寫給《了不起的蓋茨比》(The Great Gatsby)一書的。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傑拉德(F. Scott Fitzgerald)的這部經典之作是美國上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但是有好幾個讀者認為它很一般,甚至很差。

另一位名叫羅蘭·休斯(Roland Hughes)的自助出版作者,對此的看法是:“對那些公認的經典圖書的評價,往往出自真正讀過此書的人。”

 他的恐怖小說《無限曝光》(Infinite Exposure)上 周末在巴諾(Barnes & Noble)上的平均打分是4.5顆星,而另一本書《成為一名OpenVMS應用程序開發員需要知道的基本知識》(The Minimum You Need to Know to Be an OpenVMS Application Developer)得到的全是5星。
“有些書評服務實際上能夠保證你的書被喜歡你這類圖書的人讀到,”他補充說,“你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一個喜歡浪漫小說的基督徒,給一部沒有任何浪漫情節、懷疑上帝存在的科幻小說,寫的書評。”
尋找寫書評的人
傳統的新聞工作可能在減少,但是網絡給作者們提供了很多新的機會。在訂單紛紛到來之後,盧瑟福先生意識到,僅靠他自己,無法寫出所有的評論。

他在琢磨:最少給自由書評人多少錢,就能寫出讓作者滿意的書評?他覺得是15美元。他在克雷格列表(Craigslist)上發佈了廣告,24小時之內收到了75個回復。

盧瑟福說,他告知應徵的書評人,如果他們覺得不能給一本書打5星,應該如實相告,這樣仍然會收到一半的稿費。你肯定能猜到,這種情況基本上不會發生。

亞馬遜和其他電子商務網站有反對付費評論的政策。但是盧瑟福不怎麼在意這個。“我就是一個純粹的資本家,”他說。亞馬遜拒絕對此作出回應。

盧瑟福的自由評論員中,書評寫的最多的是布列塔尼·沃爾特斯-別爾登(Brittany Walters-Bearden)。她今年24歲,是個自由作家。她看到盧瑟福的廣告時,剛在南非呆了一小段時間回到美國;那時她剛跟一名前職業摔跤手結婚,這對新婚夫婦花光了積蓄,住在拉斯維加斯的一個旅館裡。

沃爾特斯-別爾登女士有年輕人的活力和積極向上的態度。“很多書都在努力證明神創論,”她說,“我的態度就是,我不知道我的立場,但是他們說得都很有道理。”

她說,寫一篇50個字的書評,她“完全不需要讀這本書,因為在網上能找到足夠的信息”;寫一篇300字的書評,她“花15分鐘時間讀這本書”。她每周寫30篇50字的和30篇300字的,另外還寫一些新聞稿。短短几個月,她就掙了12500美元。

“有些書我希望我能回過頭真的去讀一讀,”她說,“但是我一周得寫出70篇書評來支付生活費。”

一本暢銷電子書
約翰·洛克(John Locke)最初是個上門推銷保險的銷售員,他做得很成功,成功到把自己所在的保險公司買了下來,後來成了地產投資人。2009年,他開始寫小說。 2011年中,他的9本小說(其中大多數是關於一名叫多諾萬·克雷德[Donovan Creed]的前CIA探員的懸疑故事)以電子書的形式在亞馬遜上銷售了1百萬多冊,使他成為第一個取得如此耀眼成績的自助出版作者。
洛克先生今年61歲,還出版過一本非虛構類圖書,名叫《我如何在5個月內售出了1百萬份電子書》(How I Sold One Million E-Books in Five Months)。他成功的一個原因是他把小說的價格定為99美分,這就能吸引讀者去看看這位他們沒聽說過的作者寫的書。另一個原因是他願意通過博客、推特和私人郵件去逐個贏得讀者。這個方法很有效,但是很費工夫。

“我的第一個市場目標是得到5個5星評價,”他在書中寫道: “就這麼簡單。結果你猜怎麼著?花了差不多2個月時間我才做到這一點!”在他的書出版後的前9個月時間裡,他只賣了幾千份電子書。但是在2010年12月,他的書突然火了,賣掉了15000份。

帶來這種變化的其中一個原因書中並沒有提到。那年的10月份,洛克先生僱傭盧瑟福先生為他找人寫書評,成為這項新生業務的最佳顧客之一。“我會先花 1,000美元要50個書評,如果這些書評有用,如果你覺得還有足夠多的讀者的話,我很願意再訂很多,”他在10月13日給盧瑟福的郵件中這樣寫道,“現 在我準備出手了。”

洛克先生對自己的寫作天分非常自信,他說他不在乎這些評論的內容。“如果有人不喜歡我的書,”他指示說,“他們應該毫無顧忌地如實相告。”他還要求寫書評的人直接從亞馬遜上購買此書,這樣書評就會顯示為“經亞馬遜證實該書評作者購買過此書”,能增加書評的可信度。

在對洛克先生的電話採訪(電話是打給他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辦公室的)中,他確認有過這個交易。“去購買誠實的人的書評,我不會猶豫,”他說。甚至在使用GettingBookReviews.com之前,他試驗過用書評來獲得關註:“我試過我能想到的所有方法,去努力讓人們讀我的書。”

他通過GettingBookReviews購買的300篇書評里,大多數是高度讚揚他的書的;不過我們無法確定這是因為這些書評人真的喜歡他的書,還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寫好評,或者是兩者兼而有之。

洛克不願承認是買書評造成了銷量的猛增。“書評是最小的那個成功因素,”他說:“但是買書評比培養讀者容易多了。”

盧瑟福先生說這位小說家沒有充分意識到他的功勞,這讓他有點惱火。他對書評起到的作用非常確定。“這肯定起作用了,”他說,“所有這些書評都在對潛在的讀者說,‘你也會喜歡它的。’”

投機的結束
直到2011年初,一切都進展得很順利。盧瑟福先生在塔爾薩租了一個小辦公室,雇了兩名助手,其中一個是編輯,負責潤色書評,一篇2美元。他本來還計劃繼續做其他領域的評論,做成上千萬美元的大生意。但是末日就要來臨了。

他的生意是在一位俄勒岡的年輕女人的推動下完結的。她叫艾士麗·勞倫扎納(Ashly Lorenzana),她對盧瑟福先生和GettingBookReviews.com網站的評價可能是他得到的唯一的差評。勞倫扎納女士今年24歲,她自助出版了一本極其灰暗的書——《性、毒品與妓女》(Sex, Drugs & Being an Escort), 書里就是她的一些日記。(“我恨今天,”其中典型的一段話這樣寫道。“今天充滿了仇恨。我恨,恨,恨。”)為了尋求對這本書的關注,她詢問了《柯克斯書 評》(Kirkus);該雜誌成立於1933年,目前業務也延伸到了自助出版圖書領域。《柯克斯》的出價是425美元評論她這本有關“性”的書,這個價格 讓她望而卻步。

《柯克斯》的另一個問題是它不保證書評一定是正面的。勞倫扎納女士覺得那樣的話,她會花了一大筆冤枉錢,還讓不認識的人侮辱、輕視或貶低她的作品。在網上這樣的評價多的是,而且還不要錢。

“把你的文章展示出來是一種冒險——極大的冒險,”她說,“你需要有人來肯定你的書,說它不是個笑話。”

當勞倫扎納發現GettingBookReviews.com這個網站的時候,覺得99美元還算合理。但是書評出現的速度並沒有她期待得那樣快。她在幾個消費者網站上張貼了對盧瑟福先生和他的服務的長篇的、憤怒的指責,說她只花了5美元就從另一個書評人那裡獲得了更好的服務。(“你能看出來那個人真的只花了幾分鐘時間看了些我的書的相關信息,找了一點感覺,而不是立刻就埋頭進去寫篇毫無意義的書評。”)

盧瑟福先生把錢退給了她,但是他的麻煩才剛剛開始。谷歌暫停了他的廣告賬戶,說谷歌不贊成出售正面評論的廣告。幾乎與此同時,亞馬遜刪除了他的部分書評。於是,盧瑟福略去了他的第一個名字,轉而使用中間那個名字傑森,這樣用谷歌搜索他的人不會馬上看到勞倫扎納的抱怨。

如今,盧瑟福先生在俄克拉荷馬市銷售《聖經》的修訂本,計劃開發新的生意,既能滿足作者們的期望,還能符合市場的規則。鮑克數據公司說2015年將出現60萬本自助出版的圖書,這些書都需要引起人們的注意。

盧瑟福先生曾經嘗試過一個新的服務項目——“作者互評”,相當於是互相幫助。但是,作者們都更願意享受,而不願付出,所以這個嘗試失敗了。現在他又 在開發一個新的服務方式,只需支付99美元,他就在博客和推特(他有33000個粉絲)上推薦這本書,並請求博主和亞馬遜的普通評論人對此書進行評論。他 不會給評論人付費,所以谷歌同意了他宣傳這項服務的廣告。
他說他後悔弄了那些“生硬地美化圖書的書評”,但是又辯護說,這些帶着過分熱情的虛假評論,應該交由市場去處理。“根據好評買下圖書的消費者,如果認為這本書不夠好,他/她會客觀地給出負面的評價,”他說。

換句話說,(真實的)差評會擠掉(虛假的)好評。但是,這似乎低估了作者們希望得到大量好評的強烈念頭——而在建立起更好的體制前,他們只能這樣去操縱這些評論。
“這是一個泥潭,”盧瑟福先生承認。

幾個月前,他自助出版了一本寫給滿懷抱負的作者們的指南,叫做《出版大師談寫作》(The Publishing Guru on Writing)。上周晚些時候,這本書在亞馬遜上得到了唯一的一條書評;一個名叫“凱利”的人給這本書打了5星,寫了兩句評論,其中一句是“很好的建議”。最重要的是,這個書評值得信賴。盧瑟福先生說他完全不知道凱利是誰,但是他補充說,“我很高興她喜歡我的書。”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2年8月26日。
翻譯:王艷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聞一多全集》《談聞一多》《聞一多年譜長編》


中學時讀過梁實秋的《談聞一多》,薄薄一本。

幾年前寫的
20世紀前葉,中國詩人兼學者先生 (1899 - 1946) 的作品中以鼓為主調,譬如說詩「漁陽曲」、「三盤曲序」「太鼓師」……。我們再看1943年的 ……看,想,這是詩嗎?再看,咦,這不是鼓的聲音嗎?」如此贊譽「田間」為擂鼓的詩人。「讀田間的詩:時代的鼓手」的相關部分如下:
鼓-這種韻律的樂品,是切樂器的祖宗,也是切樂器中之王。音樂不能離韻律而存在,它便也不能離鼓的作用而存在。鼓象徵了音樂的生命。
提起鼓,我們便想到了串形容詞:整肅,莊嚴,雄壯,剛毅和粗暴,急躁,陰鬱,深沉……鼓是男性的,原始男性的,它蘊藏著整個原始男性的神秘。它是最原始的樂器,也是最原始的生命情調的喘息。
如其鼓的聲律是音樂的生命,鼓是情緒便是生命的音樂。音樂不能離鼓的聲律而存在,生命也不能離鼓的情緒而存在。……[3]
的鼓都是中國傳統的鼓,至於西方音樂中的鼓,可分為定音鼓 (kettledrum;意大利文:timpano;德文:Pauke (n) 海頓的 Paukenmesse = 鼓音彌撒曲∕Paukenwirbel Symphonic = 鼓音交響曲);小鼓 (side-drumsnare-drum);中 ( (tenor drum);大鼓 (bass drum);架子鼓 (trap drum)
「鼓舞」是很有意思的辭語。「我們從家「自以為幾乎無所不知式組織」



[3]     全集》,開明書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參考資料。




遊子的心是風霜剝蝕的殘碑,
碑上已經漶漫了家鄉的字跡,
哦,我要回家去,我要趕緊回家去,
我要聽門外的水車終日作鼉鳴
再將家鄉的音樂收入心房裡。  故鄉


 










聞一多年譜長編

編者:聞黎明、侯菊坤






知人論世:看《聞一多年譜長編》


聞黎明
2010年01月18日15:26 來源:《北京日報》
    人物傳記,是中國 歷史記敘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我本人的人物研究,是從編寫人物年譜開始的。魯迅在《且介亭雜文》的序言中曾說:“編年有利於明白時勢,倘要知人論世,是非看 編年的文集不可的。”這話對我也頗有啟發。於是,我決定用年譜的體裁,把有關聞一多的資料匯集起來,這就是1994年出版的《聞一多年譜長編》。

   我做《聞一多年譜長編》的本意,原是希望通過相對徹底地收集與公布當時所能得的與聞一多有關的原始材料,讓有興趣從事聞一多研究的學者,能夠節省尋找資 料的時間。但是,讓我沒有料到的是,北京大學百年校慶時,哲學系邀請校內外40余位專家學者評選向研究生推薦的閱讀書目時,《聞一多年譜長編》經過無記名 投票,忝列選讀書目之一(此次共評選出古今中外必讀和選讀書目各30種)。2004年,何柄棣先生在其回憶錄《讀史閱世六十年》,書中說:“目前這部 1100頁、85萬字的《聞一多年譜長編》,規模之大,內容之富恐怕是自有年譜專類以來所未有”。這些評價和榮譽,對我個人來說自然值得寬慰。但我心裡很 清楚,《聞一多年譜長編》能夠受到歡迎,主要在於它重現了相當數量的珍貴史料。

  文本資料的重要性是人所皆知的,不過,文本記錄畢竟寫的都是比較重要的事情,至於人物活動的一些細節,則需要通過人物採訪,才能使之個性化、具體化。

   我在人物採訪中,也走過一些彎路。開始,我採訪一些知情者時,提出的問題都比較宏觀,結果他們回答的也較籠統,效果並不理想。后來,我試著提出一些具體 問題,這就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回憶,而且回憶這些事時,還往往聯想到一些提問外的往事。比如,我第一次採訪冰心時,她講的事其實在她的回憶文章中已經寫到 了。第二次,我提出一件具體小事,一下子就把她的記憶打開了。這件事是因梁實秋在《談聞一多》中提到的一件事。1924年底,聞一多與一些留學生在紐約演 出了英文中國古裝劇《楊貴妃》,引起轟動。在哈佛大學的梁實秋、顧毓琇等,受到啟發,於1925年在波士頓也演出了英文中國古裝劇《琵琶記》。那次演出, 他們曾寫信給聞一多,請他前往幫助繪制布景和演員化妝,聞一多回信說他有事去不了。這封信是寫給梁實秋的,因此梁實秋在《談聞一多》中,根據這封信說聞一 多當時沒有到波士頓。但是,冰心的一篇回憶文章中說聞一多去波士頓了,我便問聞一多到底去沒去。冰心說,怎麼沒去呢,我臉上的色彩就是他給我涂的。冰心的 回憶,糾正了梁實秋書中的記錄,還原了這段小事的原貌。


還有一件事,也說明隻能由提出了一個小問題,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聞一多在清華學校讀書 時,國際基督教青年會曾在清華園召開過一次國際大會,聞一多給代表們當翻譯,從而受到基督教影響,不久便做了洗禮。這件事源於他的同班同學吳澤霖的回憶。 由於我所掌握的聞一多資料中,從來沒有這件事,而且其他人的回憶,也絲毫沒有提到此事。孤証是很難作為信史的,於是我不僅寫信給吳先生,還利用開會機會, 到武漢中南民族大學訪問了吳先生。訪問中,吳先生說,他們對基督教義並不感興趣,但對基督教徒們的社會救濟行為深為感動。於是,國際基督教青年大會后,他 們去清華學校附近的海澱鎮教堂做了洗禮。不過,由於他們對外國牧師反感,特別要求中國牧師給他們做洗禮。

  類似上面的情況還有一些,這 裡不多說了。我的採訪,分為走訪和信訪兩種方法。也就是說,凡是能夠採訪的人,盡量走訪。難以走訪的人,就採取信訪。我走訪和信訪的人,大概有近百位。其 中在北京的謝冰心、陳岱孫、沈從文、張光年、賀麟、馮至、卞之琳、李何林、常任俠、臧克家、王瑤、吳祖緗、季鎮淮、范寧等,我都不止走訪過一次。有一年, 顧毓琇先生從美國回國,我知道信息后,便通過中央統戰部打聽到他住在北京飯店,便前去訪問。顧先生回國后,我又給他寫過幾封信,他也很快給我回答了提出的問題。

  坦誠地說,我從事聞一多研究,確有感情方面的因素,但一旦做起來,我就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史學工作者,應當超脫感情,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因為,客觀是事實,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即使你不承認,多年后還是會恢復真實面貌的。

   比如,聞一多的鬥士精神已經蓋棺論定,人們都知道他是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犧牲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朋友。但是,他早期曾是一個國家主義者,曾與國民黨左派和 共產黨發生過武斗。這件事在青年黨領袖李璜的回憶中有記載,但很多人不相信,說它是對聞一多的污蔑。而我查閱報紙時,看到了當時的消息報道,內容和李璜回 憶是一致的。我本著史學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客觀態度,把這個歷史事件原原本本寫入《聞一多傳》。類似的一些事,我都堅持服從客觀記載,真實反映歷史,不為前 人避諱。如,聞一多在青島大學擔任文學院長期間,與學生發生的嚴重沖突,最后學生自治會發表《驅聞宣言》等等,我也是如實記錄,盡力客觀對待。我之所以這 樣做,既是為了真實記載聞一多的前期歷史,同時也認為他前期歷史的真實反映,有利於與他后期的轉變進行對比,從中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物怎樣隨著歷史潮流不斷 前進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正是由於我把握了這一點,才使《聞一多年譜長編》、《聞一多傳》達到既充實已知的聞一多生平,又填補了許多過去鮮為人知的歷史空 白。(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聖經》《心靈晚禱》《側耳傾聽》 《桂冠與蛇杖》




----5.28

東海大學環工系主任鄧宗禹、系內一位教授及學校公關室人員,今天上午前往台北看守所,探視犯下北捷殺人案的該系大二學生鄭捷,但因鄭捷事先已向看守所簽署僅同意家屬探視的聲明,鄧宗禹等人見不到鄭捷,只好將所帶來的4本書請所方人員代為轉交鄭捷後離去。

東 海大學主秘呂炳寬表示,校方前往探視鄭捷,目的希望鄭捷在心靈上能獲得救贖、更加平靜,校方除帶了案發後發給教職員的公開信外,也特別挑了《聖經》、《心 靈晚禱》、《側耳傾聽─宣教士歐保羅夫婦的跫音》、《桂冠與蛇杖─北醫詩人選》等4本書,希望鄭捷在獄中自我反省、勇敢面對。

呂炳寬說, 《聖經》是希望鄭捷從宗教中獲得救贖;《心靈晚禱》則是教人如何祈禱,校牧還特別在書裡寫下「祂懂你,也愛你」等幾句話,希望鄭捷在睡前禱告、沈澱心靈, 減少他的暴戾之氣;《側耳傾聽》作者歐保羅,曾是該校傳教士兼物理系老師,目前已退休,書中記載東海大學創校的艱辛過程,以引導鄭捷在艱苦時該如何面對; 《桂冠與蛇杖》是東海校長湯銘哲在台北醫學大學時與幾位同學合著,提到醫術很重要,但人文關懷更為重要。

鄧宗禹表示,他們到達看守所時,所方人員並未詢問鄭捷的意願,僅表示鄭捷前幾天就寫過一張字條,表達只同意家人來探視,令他們感到很遺憾。鄧宗禹說,如果看到鄭捷,不會問他行凶動機,只是單純表達關心,未來將持續嘗試前往探視。

呂 炳寬說,校長湯銘哲昨天特別帶著親筆所寫的慰問信,北上慰問死傷者家屬,4名死者中除解青雲家屬時間無法配合外,另3名死者家屬及1名在板橋醫院就醫的傷 者均有見面,並致贈慰問金及花籃,家屬基本上並未責怪學校,但期待學校有更多教化功能,校方也承諾將持續關懷。(鮮明/台中報導)

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心經》,《般若心經‧金剛般若經》






中村 Nakamura Hajime、紀野一義譯註,《般若心經‧金剛般若經》(東京:岩波書店,一九六○年第一版

敦煌石室《心經》音寫抄本校釋序說 - 中華佛學研究所e-Library

www.chibs.edu.tw/ch_html/chbj/17/chbj1704.htmTranslate this page
敦煌遺書裡有五件《心經》音寫抄本,其中斯2464號的抄本即是當年《大正藏. ..... [22] 在這兩篇研究裡,福井文雅教授都藉著相同的操作手法,而以中村元等人校訂的梵本為中心來進行石 ..... 金剛般若經》(岩波書店,昭和36年第四刷),二、田久保周譽著.


Ken 引的方廣錩:《般若心經》——佛教發展中的文化匯流之又一例證 才麻煩,雖然我懷疑這在日本文獻,可能一世紀前就開始討論...
..

先放手,再放心:活得像雲般自由
我從《心經》學到的人生智慧
  
每一次放手,都是最深的祝福。
每一次放心,都是最溫柔的擁抱。
欣喜、圓滿、自在、慈悲,
都將在你全然放下的那一刻,開始擁有……
20年寫作生涯的淬鍊,
50年生命旅程的歷練。
吳若權的第100本書,
陪你讀懂《心經》,遇見最美好的自己!
膽小的是你,勇敢的也是你。
節儉的是你,慷慨的也是你。
不安的是你,自在的也是你。
容易記恨的是你,
願意原諒的也是你。
喜歡自己,
包括喜歡自己的名字。
滿意自己,
就算明明知道有些無傷大雅的缺點。
相信自己,
無論遭遇多麼糟的困境,
都可以努力找到突破難關的方法。
祝福自己,只要心存善念,
就能吸引更多的好運上門。
放下執念的這一刻,
你便掙脫了禁錮。
放下傷痛的這一刻,
你的心將自由飛翔。
那些對你不夠友善、
難以討好、挑剔找碴、負義背叛的人,
其實都是貴人。
那些曾經有過的
傷害、痛楚、失落與寂寞,
其實都是禮物。
只要你知道,
你比你想像的更美好,
只要你願意,
輕輕地放手,深深地放心……
吳若權將自身豐富的人生閱歷,
以及他多年來研讀《心經》的體悟,
寫成《先放手,再放心》這本書。
他一路走來,歷經跌宕,
卻赫然發覺短短260字的《心經》,
每一字都能著墨於
失落、悲傷、不滿、
挫敗等萬般人生困境,
每一句都能應用於人際關係、
感情婚姻、職涯發展和生死觀點。
這不僅是吳若權歷經風雨人生的感念之書,
更是他寫給我們所有人的祝福之書。
而無論有沒有讀過《心經》,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受用無窮的人生智慧!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陳香梅回憶錄《春水東流》《往事知多少》《留雲借月》-- /A Thousand Springs by Anna Chennault 《一千個春天 》陳香梅/


 一千個春天   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3/ 1983 再版

作  者:陳香梅

----陳香梅回憶錄兩岸版本書名各不同,怪哉。


《春水東流--陳香梅回憶錄》山東人民,1992
第一篇人間世
第二篇 華府風雲

 第三篇留雲借月

留雲借月--陳香梅回憶錄

  • 作者:陳香梅 台北:時報出版 1991

一個年輕的東方女子,單鎗匹馬在虞詐難測的華府闖蕩名號、建立功業,為華人開啟美國政壇之門;她穿梭海峽 兩岸,為中國之前途殫思竭慮;她與各國政要為友,分享他們意氣風發的歡悅,在衰微沒落時給予慰藉;她出身名門,一生充滿傳奇。陳香梅,繼《往事知多少》 後,以個人經驗為經,近代世局為緯,交織成中文著作之中難得一見的世界政壇風雲錄。
目 錄
.何處樓臺無月明

.無情最是臺城柳

.春歸何處

.《附錄》悼陳納德將軍 葉公超

.蔣介石與陳納德

.廖仲愷.廖承志.何香凝

.從廖承志之死談中國人的前途

.欲上青天攬明月

.留雲借月

.去年今日——海峽兩岸十年回首

.萬里歸心對月明

.人生有情淚沾衣——訪西安

.中國人

.香港

.從亞運出發

.中國人多讀、多說、多寫的時候

.八千里路雲和月

.百花生日是今朝

.總統祈禱會

.水門大廈

.華府名人

.油荒中的美京

.悼一顆星的損落

.清風明月無人管

.越南問題和水門事件

.阮文紹與尼克森

.重逢阮文紹

.誰不愛自由

.訪問蘇聯

.韓國回首

.同來玩用人何在

.護花使者和紅粉知己

.兩個女人

.中國近代史的悲劇人物——悼孫立人將軍

.我所認識的李可染大師

.一生奉獻,萬里寄情——寄蔣方良女士

.馬可仕今昔

後記:8月風雷

陳香梅年表



陳納德

18

陳香梅


Anna Chennault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北京: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1

陈香梅1925年6月23日生于北京 (当时叫北平)。父亲陈应荣年少出国,在英、美受教育,得过英国牛津大学法学博士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当过教授、编辑、外交家;母亲廖 香词也在英、法、意读过书,读的是音乐和绘画。陈香梅的外祖父廖凤舒与廖仲凯是亲兄弟,当过古巴公使和日本大使。   陈香梅从小喜爱文学,英文基础很好。陈家共有六个女孩,她排行老二。她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1937年“七七事变”后,她随全家流亡香港; 四年后香港被日军占领,她在母亲去世、父亲远在美国任职的情况下,和姐姐一起带着小妹妹们跟随流亡队伍跋涉几千里,经澳门、广州

再版小序
中文本序
林语堂先生序
英文原著自序
一、古城春晓
二、姊妹情深
三、南天鹏翼
四、滇西寄旅
五、茹苦含辛
六、明珠蒙垢
七、茫茫来日
八、劳燕分飞
九、海誓山盟
十、惆恨旧欢
十一、如宾如友



A Thousand Springs by Anna Chennault

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 1920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德語:Das Kabinett des Doktor Caligari),羅伯特·威恩執導的無聲電影,編劇為Hans JanowitzCarl Mayer,時長71分鐘。該片是最有影響的德國表現主義電影之一,構圖怪異,結尾亦可作多樣性解讀。




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

Directed by Robert Wiene

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 (German: Das Cabinet des Dr. Caligari) is a 1920 German silent horror film directed by Robert Wiene from a screenplay by Hans Janowitz and Carl Mayer. It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lms of the German Expressionist movement and i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horror films of the silent era in film.

The film used stylized sets, with abstract, jagged buildings painted on canvas backdrops and flats. To add to this strange style, the actors used an unrealistic technique that exhibited "jerky" and dance-like movements.

This film is cited as having introduced the 'twist' ending in cinema.

The premiere of a digitally restored version of the film took place at the 64th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in February 2014.[2]

BBC報導
 http://www.bbc.com/culture/story/20140213-new-look-for-silent-classic



******




----原1920片,英文

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 (1920) - Full Movie - YouTube

www.youtube.com/watch?v=xrg73BUxJLI
Jan 3, 2009 - Uploaded by LuckyStrike502
A man named Francis relates a story about his best friend Alan and his fiancée Jane. Alan takes him to a fair ...
 
 
 

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郭位《核電關鍵報告》;《可靠性入門》Reliability by Arnold Kaufmann




森林講座:郭位校長-簡單是複雜的極致-我們的社會可靠嗎?


森林講座邀請郭位校長5/30(五)下午2:00-3:30在森林系館林一教室開講,郭教授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郭教授是世界級的講者,將專業又引人入勝地分析增進社會可靠度的要素。
教改之後,臺灣高等教育頗有走入春秋戰國的亂象。處於現今複雜又充滿猜忌的社會,簡單就是美。究竟什麼樣的環境才安心可靠?大學生又能為社會的健康做出什麼貢獻?
簡 歷:郭位,出生臺北,成長於中南部,在系統可靠性領域享有盛名,為電子早衰期研究的先驅。曾任職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高級管理團隊,田納西大學工學 院院長,德州農工大學工業工程與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電機與計算機工程講座教授。郭位著作等身,目前擔任首屈一指的可靠度學術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主編,是福島事故後首位應邀訪問福島的外國專家,其評論於事故發生不久由Yahoo 頭條報導。


hc還沒讀過此書。我從80年代初就知道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是本2-3流的科技雜誌;
核電關鍵報告:從福島事故細說能源、環保與工安

內容簡介

關於核電,你了解多少?
能源政策與你我息息相關,影響層面包含與國安、環保、民生需求、經濟發展、社會心理及永續發展。值此時刻,我們需要專業知識、理性分析與客觀態度,共同為未來造一條安全、美好的路。
  2011年3月,日本發生九級大地震和海嘯,引發福島核電廠事故。這是繼1979年美國三哩島事件、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事件以來,最為嚴重的核災事故,引發世界各國矚目,並紛紛檢討其能源政策。
  郭位教授是福島核事故後第一位應邀訪問日本福島近鄰的外國安全可靠度專家。他特別走訪仙台了解最新情況,以專業知識和理性態度,分析福島事故發生原因,並提出能源政策的願景。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以福島事故為鑑,剖析造成事故的各個環節與成因,包括設備老化、管理不透明、人為疏失、品管問題等。第二部分則探討能源政策與環保未來走向,評比各種能源的可行性,希望找到能源供應、經濟福祉及可靠度與可持續性之間的平衡點。
郭位
  《安全可靠性旗艦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主編,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及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他在系統可靠性研究方面享有盛名,為電子早衰期研究的先驅。目 前擔任香港城巿大學校長,之前曾任職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高級管理團隊。
 

目錄

前言
台灣版補充說明
再版與簡體字版自序
初版自序
導論 從可靠度看核能發電
第一部   三一一後的世界------一核激起千層浪
第1章   三月殘花落更開
第2章  一水相隔兩樣情
第3章  老化設備需更新
第4章  透明管理解千愁
第5章  品質管理待檢驗
第6章  核安經營遠八卦
第二部   環保工安與創新------七彩能源一鑑開
第7章   七彩能源一鑑開
第8章   背景輻射知多少
第9章  工安人禍處處聞
第10章  環境污染花濺淚
第11章  天災人難鳥驚心
第12章  安全能源何處尋
第13章  能源代價共承擔
第14章  能源政策求創新
第15章  完美實踐天路近
附錄
I  古往今來可靠度
II  解讀福島核事故危與機
III  一樣文化兩種態度------台北國際馬拉松
側記
後語




1983118(我近30年之後才注意到出版日),台北的徐氏基金會出版我翻譯的《可靠性入門》Reliability by Arnold Kaufmann (Paperback - 1972)。我的「編譯序」如下
《可靠性入門》譯序
「可靠性」這門學問,經過數十年來的研究和應用,已成為系統科學的一大主流。然而其文獻和資料太過艱難和浩瀚,所以青年學者每每不得其門而入,只有望「可靠性」而興嘆。鄙人有感於此,特根據昔日留英所購之一本精彩導論,編譯了惡本《可靠性入門》。原書為斐譽世界的法國數學家 M. ARNOLD KAUFMANN 等人為法國的青年所寫,由於深入淺出,精彩無比,所以英國的空中 (開放)大學列為參考書
本書旨在幫助青年學生 (高中生就可以)和社會人士了解「可靠性」這門日益重要的學問》所以但求能言簡意賅,能幫助讀者很快掌握「可靠性」,並用許多例子來輔助關鍵性概念的說明,希望這種刻意安排,能幫助讀者很快掌握「可靠性」的各重要主題。
本書所探討的概念,對於有志成為科學家(如生物學家) 、工程師 (可靠性的許多經驗和需求,都是源自工程學)社會科學家(如保險精算師、應用統計學家)的青年,都是必備的修養和和工具。可靠性所探討的生命曲線(Mortality Curve )適用於各種生物、工程和人文現象,只是其實際曲線之形狀,要依各系統(不論是電子、機械或生物)的可靠性而定。本書的另一特色,是對基本兒重要的可靠性原理,都有淺顯兒深入的介紹,誠為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門書。有心想進一步研究的青年朋友,請不吝向編譯者連絡
感謝電子工業研究所的嚴強先生的耐心謄稿,也謝謝徐氏基金會的慨允出版,了卻鄙人的一樁心願。本書如有什麼缺點,那是鄙人的責任,請指教



目錄
編譯序
前言
可靠的評價
殘存律
基本概念:故障率
主要殘存分布
器材不再是新的時
器材來源不齊一時
一個數值例子
系統故障的邏輯
單調結構函數
可靠性網路
可靠性函數
如何增進可靠性
冗餘
抽換
複雜系統的殘存率
基本更生理論
殘存曲線之決定方法
維護
結論 60
參考書目 61
索引 62
作者簡介
他的其他著作(不全)
Introduction to Fuzzy Arithmet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Van Nostrand Reinhold Electrical/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ries) by Arnold Kaufmann, Madan M. Gupta, Arnold Kaufman and Bob Esposito (Paperback - Jul 1991)
The Science of Decision-Making: An Introduction to Praxeology by Arnold. Kaufmann (Paperback - Jan 1968)
Dynamic Programming by Arnold Kaufmann and R. Cruon (Hardcover - Dec 1967)
Graphs, Dynamic Programming and Finite Games by Arnold Kaufmann (Hardcover - Oct 1967)
Introduction to Operations Research by Arnold Kaufmann and R. Faure (Hardcover - Nov 1968)
Integer and Mixed Programm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by Arnold Kaufmann and Arnaud Henry-Labordere (Hardcover - Dec 1977)
Methods and Mode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by Arnold Kaufmann (Hardcover - Dec 1963)
Science of Decision Making: Introduction to Praxiology by Arnold Kaufmann and R. Audley (Hardcover - Mar 1968)
Fuzzy Mathematical Models i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cience by Arnold Kaufmann (Hardcover - Oct 1988)
Points and Arrows by Arnold Kaufmann (Paperback - Sep 22 1972)

Le Corbusier: Creation is a Patient Search/ 71 歲在住家兼事務所接受BBC訪問


71 歲在住家兼事務所,這屋子應該研究一番。Le Corbusier 1930年代末自己設計的大樓,他自挑頂樓。同樣是約1958年的工作間之照片,作品內容差異很大---我是指
Artist in His Studio等書中的照片,與下述接受BBC訪問中的:


Rare film of Le Corbusier in his Paris home and studi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qtsL3o5W_U&feature=youtu.be
如詩,可讓人進入自然的豐富.....
 
20140524_週末英文課_Le Corbusier 柯比意記錄片完整講稿
前幾天貼的短片有"臉友"私訊問我可否寫出全文.
柯先生的濃厚口音使得我還有兩個字聽不出來.
暫時先貼出. 請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幫忙把那兩個字解出來.
中文翻譯:
我的彆腳英文使我必須依賴小抄…
我是一個年輕人, 71歲. 我是一個視覺藝術工作者. 我以眼手工作, 以形式表現. 我所致力的工作就是我從生命中所感受到的核心價值: 詩. 對人而言, 詩就是心, 詩就是感受力, 它讓人理解自然萬物豐碩之美…
[在現實世界的城市裡], 人在他不該生活的環境中過活, 在他不該工作的場所裡付出. 我[真正]的計畫是重尋自然, 再造環境. 我的答案就是[?]今天與明天的計畫 -- [人類]居住於大地的原型. 我的城市是綠城市, 我的房子充滿了陽光, 空間, 與綠意…
英文原稿:
00'15"~01'08"
I speak so bad English that I am obligated to take my paper to finish the speech.
I am a young man of 71 years old. I am a visual man. A man working with eyes and hands, animated by plastic manifestations. My research is like my feeling directed towards what is principle value in the life: the poetry. Poetry is in the heart of man. And is the capacity to go into the richness of nature.
02'15"~02'50"
They live where they should not live. They work where they should not work. The [actual] program is to find again the condition of nature. And the answer is the [?] program of today and tomorrow -- the proto-occupation of the land. My cities are green cities, my houses give sun, space and green.
 
 
 

References

  • Sarbjit Bahga, Surinder Bahga (2014) Le Corbusier and Pierre Jeanneret: The Indian Architecture, CreateSpace, ISBN 978-1495906251
  • Behrens, Roy R. (2005). Cook Book: Gertrude Stein, William Cook and Le Corbusier. Dysart, Iowa: Bobolink Books. ISBN 0-9713244-1-7.
  • Brooks, H. Allen (1999) Le Corbusier's Formative Years: Charles-Edouard Jeanneret at La Chaux-de-Fonds, Paperback Edi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SBN 0-226-07582-6
  • Eliel, Carol S. (2002). L'Esprit Nouveau: Purism in Paris, 1918 – 1925.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Inc. ISBN 0-8109-6727-8
  • Curtis, William J.R. (1994) Le Corbusier: Ideas and Forms, Phaidon, ISBN 978-0-7148-2790-2
  • Frampton, Kenneth. (2001). Le Corbusier,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 Jencks, Charles (2000) Le Corbusier and the Continual Revolution in Architecture, The Monacelli Press, ISBN 978-1-58093-077-2
  • Jornod, Naïma and Jornod, Jean-Pierre (2005) Le Corbusier (Charles Edouard Jeanneret), catalogue raisonné de l'oeuvre peint, Skira, ISBN 88-7624-203-1
  • Von Moos, Stanislaus (2009) Le Corbusier: Elements of A Synthesis, Rotterdam, 010 Publishers.
  • Weber, Nicholas Fox (2008) Le Corbusier: A Life, Alfred A. Knopf, ISBN 0-375-41043-0

Further reading

External links


One of the great visionaries and pioneer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Le Corbusier was a master of light, declaring it both a fundamental basis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key to personal well-being. In this portfolio of 160 photographs taken over 40 years, Henry Plummer captures Le Corbusier’s inspired use of natural light in three of his greatest achievements: the small pilgrimage chapel at Ronchamp, the Dominican monastery of Sainte Marie de La Tourette, and the parish church of Saint-Pierre in Firminy-Vert, all in France. In these modest religious works Le Corbusier deploys light to create enchanted, emotionally charged spaces wedded to the cosmic rhythm of sunlight and season. Cosmos of Light reveals how the artist reimagined sacred space and charted new ways that buildings can both reveal and inhabit the universe around them.
 
曾成德:......柯比意親自編輯的作品集: "創作是耐心的探尋" (初版時就叫"我的作品").? 
......L.C. 自己編的作品集就是那 8 本一套的 "Oeuvre Complete" 以及該套書學生普及版第一版 (1960. 就是我翻譯的那本的前身. 嚴格說 Oeuvre Complete 他只編了 7 本, 第 8 本是他過世後合編者及出版社為他完成的. 不過加上學生普及版後, 恰巧又是 8 本.).
至於 "Creation Is a Patient Search"(也是 1960), 則非常非常的特別. 是一部以作品 (包括建築與繪畫) 回頭描述自己的自 傳型作品集.. 柯老先生以第三人稱"他"及簡寫 L-C書寫自己. 書封內頁說 "這本書不僅關於柯比意由柯比意自己編輯, 這本書就是柯比意自己 (This book is not merely by and about Le Corbusier-it is Le Corbusier.)".
著名的舊金山建築書店 William Stout 則在它的網站上描述此書為柯比意 71 歲時的生涯自述 ('Self portrait' monograph at age 71, summarizing his career.")
我記得我第一次從克峰 Cosmo Liu 處讀此書時的驚愕, 例如, 第 55 頁, 繪畫作品 "La Chiminee" 的圖片說明上寫到: "1918 年作品... 作畫當晚左眼失明... 第一張使他明白自己對於造型藝術的觀點. 空間中的量體. 空間."... 以及他的先人如何在宗教迫害下遷居瑞士山上...


Le Corbusier: Creation is a Patient Search Hardcover – January 1, 1967 by Le Corbusier (Author), James Palmes (Translator), Maurice Jardot (Introduction)



Title Creation is a patient search
Books that matter
Author Le Corbusier
Publisher Praeger, 1960



Introduction by Maurice Jardot 9
Text and plates by Le Corbusier 17

A PROFESSION 195
Copyright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梅遜寫作;聖昆丁新聞月報」1940-

 梅遜寫作

89歲的作家梅遜,雖然已失明了34年,卻仍然出版各式小說、文學著作9本,約200萬字,他是如何辦到的? 梅遜說,靠著紙、筆、尺、繩子、錄音機、還有旁人協助,一樣可以完成。

梅遜,本名楊品純,1925年生,1949年2月來台迄今,曾任「文藝創作」月刊、「自由青年」雜誌編輯,創辦「大江出版社」曾獲新聞局圖書著作金鼎獎及中山文藝獎,曾自創「字基檢字法」、編著「梅遜字典」、「辨文識字」、「常見的成語」等工具書,有紀錄的著作計17本,其中8本是他在1980年視網膜剝離失明後創作,讓人驚訝。

「剛失明時,我幾乎是萬念俱灰,甚至好幾次想死」,梅遜不諱言的說,失明後人生變黑暗,有一段時間他確實是怨天尤人,甚至想過各種自殺方法,不過後來想想人生雖然灰暗,但只要自己塗點色彩,不是更好? 失明一、兩年後,他重拾寫作熱情。

梅遜表示,辦法是人想出來,他看不見,如何看書寫作? 他想出一個辦法,把一些用過的日曆紙、白報紙裁剪成書本大小,整理成一疊用夾子夾好,然後在紙上寫稿,怕字寫得參差不齊,或重疊,邊寫邊用尺間隔。怕寫一寫尺掉了,就在尺上的圓洞綁條繩子,尺一旦掉了,還可以拉繩子找回來。寫完一疊紙,再由親友或兒子重新謄寫一遍,謄完後再口述給梅遜聽,有錯字或辭不達意,再來潤飾。

「多虧了許多人及錄音機等現代科技幫忙」,梅遜說,他有時乾脆把想要寫的內容錄下來,再由熟人謄寫,熟人謄寫完後,再放給他聽。有一次,他寫了好幾張稿子,交給熟人謄寫時,才發現他書寫時原子筆沒水了,整疊稿紙都是空白的,還好因他寫字很用力,親友利用稿紙背面的寫痕,還是把他稿子內容「還原」了。

「為了寫作,我不知用掉多少枝原子筆? 錄音機開開關關,也不知用壞了幾台? 」梅遜說,雖然在黑暗中摸索,只要還有一口氣在,他還會繼續寫下去。



全文網址: 梅遜失明34年 200萬字成書 | 訊息藝開罐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

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Mama's Bank Account,「媽媽的銀行存款」


Kathryn Anderson McLean (March 20, 1908 - May 15, 1966), best known by her pen name Kathryn Forbes, was an American writer and memoirist.[1]
Forbes was a radio scriptwriter before she began writing short stories. Mama's Bank Account, her most well-known work, was published in 1943 and revolved around the daily struggles and aspirations of a Norwegian family living in San Francisco in the 1910s.
Forbes' book served as the inspiration for John Van Druten's 1944 play I Remember Mama.
台灣開明書局在1957年重印「媽媽的銀行存款」(譯注本,6篇,說是原書的精華。



「媽媽的銀行存款」是其中的第一篇,同時也作為書名。故事裏的媽媽,在城裡的銀行裡有一筆存款,雖然生活左支右絀,在全家人合力的開源節流下,即使遇上孩 子生病或是升學之類的重大開銷,共體時艱的家人們,最後總是能夠想出辦法驚險過關,而不必動用到這筆緊急備用金。隨著孩子們一個個長大,家中經濟獲得改 善,媽媽才透露,根本沒有什麼銀行存款,她甚至連銀行大門都不曾走進去過呢!整篇故事,說的就是「安全感」這件事。關於安全感,有一首兒歌,用更精簡的方 式做了說明:淅瀝淅瀝嘩啦嘩啦雨下來了,我的媽媽拿著雨傘來接我,淅瀝淅瀝嘩啦嘩啦啦啦啦啦!放學時分的午後雷陣雨,走廊下等著媽媽帶傘來接,調皮一點 的,可能已經衝到廊外惡作劇的踩著水花玩起來了,反正待會兒回家就有乾衣服可換。凡是小孩,少有不喜歡下雨的;但是,如果這雨眼看著是停不了了,而媽媽也 不可能會來呢?妳以為,那些一臉不在乎的、直接背了書包就往雨裡衝的小孩是怎麼回事……。從小我就害怕下雨天,30幾年來都是。時序一入梅,山區處處坍 方,專跑山路的老爸就接不到工作了。休假,特別是這種至少延續大半個月的長假,對窮人而言絕不是什麼好事;整個雨季,老爸先是修車(黑手出身的老爸,所有 的維修都可以自己來),然後修冬季用的雪鏈(那雪鏈攤平在地上,一格一格的可以跳房子),接下來修車上的所有開路工具,鋤頭鏟子千斤頂什麼的(雨季若有車 趟可跑,當然還是要去的,邊走邊開路,最高紀錄一趟車跑了半個多月才回來)。再找不出東西可修了,老爸開始做東做西(那一輩的人不懂得休閒,只能靠不斷的 勞動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我有一個永不落地的神奇呼拉圈,就是老爸用山上帶下來的老藤子做成的(妳得佩服我老爸的創意,那年頭的父母看到籐條,大概只 想到這拿來打小孩一定很有威力)。聽起來像是多麼溫暖的童年記憶,但其實父母眉宇言談之間的憂心焦慮,是有感染力的;我不愛看卡通連續劇,卻特別關心天 氣,整個雨季,最常看的電視節目就是氣象報告。熬過了雨季,還有南台灣特有的午後雷陣雨。每天下午我坐在教室裡,看見山的那邊天一片黑,就沒來由的心慌; 大雨會帶來落石坍方土石流,而我爸爸在那裡……。妳害怕什麼,就得面對什麼,我的擔憂改變不了既定的命運。老爸的生命結束於一顆直接砸在頭頂的落石,就在 我17歲那年的第一場春雨。是的,我曾經很沒有安全感。好在我現在是個有力量的成人了,我多麼願意盡我所能,提供給孩子這些安心的條件,就像假裝銀行裡有 存款的媽媽那樣。

  • 媽媽的銀行存款

  • 作者:〔美〕凱瑟琳·福伯斯著 張建軍譯  來源:《書摘》雜志  整理日期:2007/7/24  


  •   每星期六的晚上,媽媽照例坐在擦干凈的飯桌前,皺著眉頭歸置爸爸小小的工資袋里的那點錢。

      錢分成好幾摞。“這是付給房東的。”媽媽嘴里念叨著,把大的銀幣摞成一堆。

      “這是付給副食商店的。”又是一摞銀幣。

      “凱瑞恩的鞋要打個掌子。”媽媽又取出一個小銀幣。

      “老師說這星期我得買個本子。”我們孩子當中有人提出。

      媽媽臉色嚴肅地又拿出一個5分的鎳幣或一角銀幣放在一邊。

      我們眼看著那錢堆變得越來越小。最后,爸爸總是要說:“就這些了吧﹖”媽媽點點頭,大家才可以靠在椅子背上松口氣。媽媽會抬起頭笑一笑,輕輕地說:“好,這就用不著上銀行取錢了。”

      媽媽在銀行里有存款,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我們都引以為榮。它給人一種暖乎乎的、安全的感覺。我們認識的人當中還沒有一個在城里的銀行有存款的。

      我忘不了住在街那頭的簡森一家因交不起房租被掃地出門的情景。我們看見幾個不認識的大人把家具搬走了,可憐的簡森太太眼淚汪汪的,當時我感到非常害怕。這一切會不會、可不可能也落到我們的頭上﹖

      這時戴格瑪滾燙的小手伸過來抓住我的手,還輕輕地對我說:“我們銀行里有存款。”馬上我覺得又能喘氣了。

      萊爾斯中學畢業后想上商學院。媽媽說:“好吧。”爸爸也點頭表示同意。

      大家又急切地拉過椅子聚到桌子面前。我把那只漆著鮮艷顏色的盒子拿下來,小心翼翼地放在媽媽面前。那盒子是西格里姨媽有一年圣誕節時從挪威寄給我們的。

      這就是我們的“小銀行”。它和城里的大銀行不同之點在于有急需時就用這里面的錢。昆斯廷摔斷胳膊請大夫時動用過。戴格瑪得了重感冒,爸爸要買藥的時候用過。

      萊爾斯把上大學的各類花銷——學費多少,書費多少,列了一張清單。媽媽對著那些寫得清清楚楚的數字看了好大一會兒,然后把小銀行里的錢數出來。可是不夠。

      媽媽閉緊了嘴唇,輕聲說:“最好不要動用大銀行里的錢。”

      我們一致同意。

      萊爾斯提出:“夏天我到德倫的副食商店去干活。”

      媽媽對他贊賞地笑了一笑。她慢慢地寫下了一個數字,加減了一番。爸爸很快地心算了一遍。“還不夠,”他把煙頭從嘴里拿下來端詳了好一會兒之后,說道:“我戒煙。”

      媽媽從桌子這邊伸出手,無言地撫摸著爸爸的袖子。又寫下了一個數字。
  • 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

    Bye-bye ...Philip Roth talks of fame, sex and growing old in last interview/ Philip Roth: Unmasked

    In October 2009, during an interview with Tina Brown of The Daily Beast website to promote The Humbling, Roth considered the future of literature and its place in society, stating his belief that within 25 years the reading of novels will be regarded as a "cultic" activity:
    I was being optimistic about 25 years really. I think it's going to be cultic. I think always people will be reading them but it will be a small group of people. Maybe more people than now read Latin poetry, but somewhere in that range... To read a novel requires a certain amount of concentration, focus, devotion to the reading. If you read a novel in more than two weeks you don't read the novel really. So I think that kind of concentration and focus and attentiveness is hard to come by — it's hard to find huge numbers of people,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significant numbers of people, who have those qualities[.][22]


    http://en.wikipedia.org/wiki/Philip_Roth

    Philip Milton Roth (born March 19, 1933)[1] is an American novelist.
    He first gained attention with the 1959 novella Goodbye, Columbus, an irreverent and humorous portrait of American-Jewish life for which he received the U.S. National Book Award for Fiction,[2][3] Roth's fiction, regularly set in Newark, New Jersey, is known for its intensely autobiographical character, for philosophically and formally blurr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 for its "supple, ingenious style" and for its provocative explorations of Jewish and American identity.[4] His profile rose significantly in 1969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controversial Portnoy's Complaint, the humorous and sexually explicit psychoanalytical monologue of "a lust-ridden, mother-addicted young Jewish bachelor", filled with "intimate, shameful detail, and coarse, abusive language".[3][5]
    Roth is one of the most awarded U.S. writers of his generation: his books have twice received the National Book Award, twice 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and three times the PEN/Faulkner Award. He received a Pulitzer Prize for his 1997 novel, American Pastoral, which featured one of his best-known characters, Nathan Zuckerman, the subject of many other of Roth's novels. The Human Stain (2000), another Zuckerman novel, was awarded the United Kingdom's WH Smith Literary Award for the best book of the year. In 2001, Roth received the inaugural Franz Kafka Prize and, in 2012, he received Spain's Prince of Asturias Award for Literature.



    影評

    菲利普·羅斯是他筆下種種面具的總和

    Bob Peterson
    紀錄片《菲利普·羅斯:褪去面具》中羅斯的一幅肖像。

    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日前已宣布封筆退休,儘管並非所有人都完全相信這個消息。下周,羅斯將迎來80歲生日,屆時,慶祝活動,告別演說,必已列入議事日程。去紐瓦克 (Newark)的遊客,可乘坐觀光巴士,途經羅斯以前的高中,停車薩米特大道(Summit Avenue)與科爾大道(Keer Avenue)交匯路口——這裡如今被命名為“菲利普·羅斯廣場”——在瑞典文學院振作精神拿出行動之前,這項榮譽足夠羅斯受用了。
    與此同時,《紐約》雜誌正式辦了個聚會,結果卻搞的像是大學裡的文學愛好者兄弟會,很尷尬。受邀前來的年輕作家幾乎都是男性,他們儘管並不一定夠資 格,也統統張揚宣告各自對羅斯先生的無比欽佩,藉以含蓄表達他們對自己的敬意。毫無疑問,稱頌一位作家的最好方式是讀他的作品;但是,那種孤獨的消遣,雖 然復現並回報了作者自身付出的寂寞勞動,卻缺乏一種隆重感。因此,或許你可以考慮轉而去看場電影。
    羅斯先生小說改編的電影,我不建議你去找來看(雖然並不全都慘不忍睹,但統統欠缺了羅斯小說獨特表達方式中的,至關重要且不可比擬的實質)。話雖如 此,我倒想推薦你下個星期去“電影論壇”劇院(Film Forum)看看:威廉·卡雷爾(William Karel)和利維婭·馬內拉(Livia Manera)新拍的紀錄片,《菲利普·羅斯:褪去面具》(Philip Roth: Unmasked),正在上映——免費——這要感謝奧斯特洛夫斯基家族基金(Ostrovsky Family Fund)的慷慨贊助。
    這部電影屬於PBS電視台紮實專營的“美國大師”(American Masters)系列,與該系列大多數作品一樣,恭敬、嚴肅、引人入勝,而且正好90分鐘長。片中,少數幾位值得信賴的作家——小說家妮可·克勞斯 (Nicole Krauss)、喬納森·弗蘭岑(Jonathan Franzen),以及評論家兼記者克勞迪婭·羅斯·皮爾龐特(Claudia Roth Pierpont)——提供了他們對羅斯先生的看法,其中不乏頗有見地的觀察。老朋友們——米亞·法羅(Mia Farrow)、馬丁·格博斯(Martin Garbus),以及自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本科生時期就熟識羅斯先生的簡·布朗·瑪斯(Jane Brown Maas)——深情發言大讚羅斯,同時亦小心翼翼,不透露任何不能說的秘密。
    考慮到羅斯最重大的寫作主題向來是他自己,所以熒幕上佔主導地位的還是他本人,這樣的安排恰如其分。電影製作人卡雷爾與馬內拉,在紐約以及羅斯位於 西康涅狄格州的家中,與羅斯共度了10天,將他“服侍”得自在舒心。因此,影片90分鐘里的羅斯是個絕妙的好夥伴——豪爽、風趣、大方、坦誠。
    不過,羅斯並沒有過分展露自己。弗蘭岑讚揚他“展露了此前從未示人的一部分自我”,不過當然,這些“部分”,從技術上講,屬於艾歷克斯‧波特諾伊 (Alexander Portnoy)、內森·祖克曼(Nathan Zuckerman),屬於《再見吧,哥倫布》(Goodbye, Columbus)中的尼爾·克盧格曼(Neil Klugman),以及羅斯其他許多面的個性。羅斯先生將其稱之為複數的“替身”;書面講法叫做“人物角色”(personae)——這個詞是拉丁語中 “面具”的意思。因此,在電影中,作家的“面具”被“褪去”;從這層意義上講,我們在片中看到的,不是他筆下的人物,甚至不是《遺產》 (Patrimony)、《事實》(The Facts),或小說《夏洛克在行動》(Operation Shylock)與《反美陰謀》(The Plot Against America)中那個名叫“菲利普·羅斯”的人——而是執筆的作家本人。
    片中,他的私人生活,大部分都繼續保持私人;其中約略提及他的第一段婚姻,稱之為“殘忍無情、駭人聽聞”。對羅斯男女關係感興趣的讀者,只能等布萊 克·貝利(Blake Bailey)的授權傳記出版了,或也可以屈服於將小說當成可靠源材料的惡習——這習慣極不靠譜,卻又令人無法抵抗。
    有關羅斯“厭女症”的關鍵問題——這個棘手而有趣的話題,至少有一位《紐約》雜誌撰稿人,基思·格森(Keith Gessen),曾災難性地摸索過——在本片中則幾乎避而未談。或許是因為法羅、克勞斯以及皮爾龐特靠着她們的能言善辯以及滿腔熱誠,含蓄地打了圓場。
    其他爭議性話題,則在片中得到更為廣泛地大肆宣揚,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羅斯先生第一批短篇小說在《紐約》雜誌甫一刊載,後又收入《再見吧,哥 倫布》出版,並因此而迎來的種族喧囂。然後,隨着《波特諾伊的怨訴》(Portnoy's Complaint)出版,他再次被責難為反猶太主義者、一個自我仇恨的猶太人。可面對這些“指控”,他卻並沒有太過反駁,而更多的是自我超越,化干戈為 機遇,繼而登上想像力的航班,平步青雲。
    卡雷爾是一位法國電影製片人,馬內拉是一位意大利記者。兩人的優勢,在於其置身雜亂的美國文學觀之外;而且,他們各自的祖國對作家總是推崇有加,為 其塑像,為其出版標準版文集,為其發行紀念郵票,間或將其關進監獄什麼的。我們見不着二位的面,聽不到他們提出的問題;然而,通過影片顯而易見,他們對於 所拍攝的人物禮數足盡,對其作品所表現出的興趣與熟悉度,亦使得羅斯先生投桃報李,在片中對自己作品的來源與含義做了反思與回映。
    如此交出的答卷,是一篇極度令人滿意的自我批評散文,一段尋根的深度挖掘之旅,以及一部筆耕編年史。我們從片中了解到,原來羅斯平時站着創作,完成 的手稿還會分發給周圍的朋友,將他們的反應和回饋錄音、謄寫下來,用以參考並修訂手稿。這種做法顯示了他非凡開闊的心胸以及卓爾不群的自信,其中所暗示的 一些作家特質,與通常歸因於敝帚自珍或閉門造車的神經質與自戀截然不同。
    同時,若將羅斯比作一位自我肖像畫家,一直以來展現着非同尋常的坦率,以及獨出心裁的創意,那麼其實他亦在廣袤而複雜的畫布上,繪寫了除自我肖像之 外的一切。一般可能認為,菲利普·羅斯寫作生涯的主要階段,即最傑出時期,始於其1986年的《反生活》(The Counterlife),還包括後來的《安息日劇場》(Sabbath's Theater)和《美國牧歌》(American Pastoral)——後兩者堪列近25年來最優秀小說名單,當仁不讓。《菲利普·羅斯:褪去面具》尤其着墨於這段時期,表現格外搶眼。
    菲利普·羅斯迄今已有31部作品問世,聆聽作者反思這些作品,誠然令人愉悅;然而,《菲利普·羅斯:褪去面具》最大的作用在於,它提醒觀眾注意到這些作品的存在,並且鼓勵你去閱讀、去探索發現。一個獻身於創作的作家,最終是他筆下種種面具的總和。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3年3月13日。
    翻譯:江烈農


    Movie Review

    Looking Past the Alter Egos to the Novelist


    Philip Roth, having recently announced his retirement from writing — news that not everyone takes entirely at face value — turns 80 next week. Celebration, and maybe valediction, are certainly the order of the day. Visitors to Newark can take a bus tour past his old high school and pause at the intersection of Summit and Keer Avenues, now designated Philip Roth Plaza, an honor that will have to suffice until the Swedish Academy gets its act together.
    New York magazine, meanwhile, convened what amounted to an awkward literary frat party, at which younger writers, almost all of them men, were invited to pay implicit tribute to themselves by professing their great, not always unqualified, admiration for Mr. Roth. The best way to celebrate a writer, of course, is to read his work, but that solitary pursuit, which replicates and requites the writer’s own lonely labor, lacks a sense of occasion. So you might go to the movies instead.


    While I wouldn’t recommend seeking out the film adaptations of Mr. Roth’s novels (which, while not all terrible, lack the crucial, inimitable fact of his voice), I can point you in the direction of Film Forum, where William Karel and Livia Manera’s new documentary, “Philip Roth: Unmasked,” is being shown — free, thanks to the beneficence of the Ostrovsky Family Fund — for the next week.

    The film is part of the sturdy “American Masters” franchise on PBS (which will broadcast it nationally on March 29), and like most of the other entries in the series, it is respectful, serious, absorbing and exactly 90 minutes long. A handful of creditable writers — the novelists Nicole Krauss and Jonathan Franzen, the critic and journalist Claudia Roth Pierpont — offer their thoughts on Mr. Roth, and some of their observations are insightful. Friends of long standing (Mia Farrow, Martin Garbus and Jane Brown Maas, who has known Mr. Roth since his undergraduate days at Bucknell) speak fondly of him and carefully refrain from betraying any confidences.

    But fittingly enough, given that his great subject has always been himself, it is Mr. Roth who dominates the screen. Mr. Karel and Ms. Manera spent 10 days in his company, in New York and at his house in western Connecticut, and succeeded in putting him at ease. He is, for 90 minutes, marvelous company — expansive, funny, generous and candid.

    Though not unduly self-revealing. Mr. Franzen commends him for “exposing parts of himself that no one had ever exposed before,” but of course those parts technically belonged to Alexander Portnoy, Neil Klugman (of “Goodbye, Columbus”), Nathan Zuckerman and other alter egos. Mr. Roth calls them “stand-ins”; the literary term is personae, which is Latin for masks. So the writer is “unmasked” in the movie in the sense that he, rather than any of his characters — including the one called, in the memoirs “Patrimony” and “The Facts,” as well as in fiction like “Operation Shylock” and “The Plot Against America,” Philip Roth — is the person we see.

    His private life is, for the most part, kept that way. Passing mention is made of a “brutal, lurid” first marriage, but those interested in Mr. Roth’s relationships with women will have to await Blake Bailey’s authorized biography or else succumb to the irresponsible, irresistible vice of treating novels as source material.

    The related critical question of Mr. Roth’s misogyny — a thorny and interesting matter catastrophically fumbled by at least one of the New York magazine symposiasts, Keith Gessen — is mostly sidestepped here, and perhaps implicitly defused by the eloquence and enthusiasm of Ms. Farrow, Ms. Krauss and Ms. Pierpont.
    Other controversies are aired more extensively, notably the tribal uproar that greeted Mr. Roth’s first stories when they were published, in magazines and then in “Goodbye, Columbus” in the late 1950s. Then, and again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Portnoy’s Complaint,” he was arraigned as an anti-Semite and a self-hating Jew, charges he did not so much refute as transcend, turning the drama into grist for subsequent imaginative flights.
    Mr. Karel, a French filmmaker, and Ms. Manera, an Italian journalist, have the advantages of standing outside the scrum of American literary politics and also of coming from countries that have venerated their writers with statues, standard editions, postage stamps and occasional prison time. We do not see their faces or hear their questions, but it is clear that they paid their subject the courtesy of being interested in, and familiar with, his work and that he repaid them by reflecting on its sources and meanings.

    The result is an inordinately satisfying essay in self-criticism, an excavation of roots followed by a chronicle of labor. We learn that Mr. Roth composes standing up and that he sends finished manuscripts around to a few friends, whose reactions he then tape records and transcribes as part of the revising process. This practice shows remarkable openness and self-confidence, and it suggests something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neurosis and narcissism so often ascribed to writers who draw from the reservoir of the self.

    And if Mr. Roth has been an unusually frank and inventive self-portraitist, he has also painted vast and intricate canvases of everything else. “Philip Roth: Unmasked” is especially strong when it reaches what might be thought of as his major phase, the extraordinary period that began with “The Counterlife” (1986) and that includes “Sabbath’s Theater” and “American Pastoral,” surely two of the finest novels of the past quarter-century.

    Pleasurable as it is to hear the author reflect on those and other books — he has written 31 in all — the greatest service “Philip Roth: Unmasked” performs is to remind you of their existence and encourage rereading or discovery. A writer, in the end, is the sum of the masks he has devoted his life to making.






    Bye-bye ... Philip Roth talks of fame, sex and growing old in last interview

    Great US novelist insists he is quitting public life as he reflects on his many literary identities
    Roth and Yentob
    Alan Yentob, left, with Philip Roth during the interview for Imagine.
     
    When Philip Roth told the French magazine Les Inrockuptibles in November 2012 that he was quitting the field – "To tell you the truth, I'm done" – there was widespread disbelief.

    Surely a novelist who had devoted himself as singlemindedly to his art as Roth could not be serious? Was it possible that Nemesis, his 24th novel, would be his last? Well, yes, it was.
    This week, in a BBC interview, Roth will not only reaffirm his literary retirement, he will also, with gleeful finality, guarantee to the camera that "this is my last appearance on television, my absolutely last appearance on any stage anywhere".

    Roth's last word that, quoting American heavyweight boxer Joe Louis, he had "done the best he could with what he had", has been typically smart and self-conscious. It's a good retirement. Literary lives often end badly with poor health, rejection and neglect and it's all about Roth – how could it not be? He has devoted his long and distinguished literary career to reinventing himself in countless teasing ways. Now, at 81, he continues to tantalise his audience. 

    On Tuesday the BBC will broadcast his "last interview", a valedictory two-part conversation with Alan Yentob, shot at his Manhattan home in a film for Imagine, directed by Sarah Aspinall.

    This latest episode in Roth's long goodbye shows the novelist, whom some consider to be America's greatest living writer, in a mood of playful relaxation, conceding that, hitherto, he had not wanted to "talk, talk, talk, talk, talk". Now, he says, "now that I don't write, I just want to chatter away". Inevitably, with his eye on his readers, Roth's chatter is all about the polyvalent character of his career. He has lived many literary lives. First, there was the wunderkind author of Goodbye, Columbus (1959), a landmark postwar debut. Next came the enfant terrible of Portnoy's Complaint (1969), the late-60s comic sensation, dubbed "a wild blue shocker" by Life magazine. "I got literary fame," he recalls. "I got sexual fame and I also got mad man fame. I got hundreds of letters, 100 a week, some of them letters with pictures of girls in bikinis. I had lots of opportunity to ruin my life."

    So then he began to retreat into a kind of rancour, and became the experimental satirist of Our Gang (1971) and The Breast (1972). Next, in young middle age, Roth continued the exploration of his turbulent self in My Life as a Man (1974) and The Professor of Desire (1977). Later, he nurtured a more secure literary alter ego in his Zuckerman novels. The best was to come. In 1997, in his mid-60s, Roth embarked on a sequence of novels, well-wrought reinventions of America's recent past, that were hailed by critics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 Here in American Pastoral, I Married a Communist, The Human Stain, The Dying Animal and The Plot Against America was a vigorous refutation of Fitzgerald's bitter aside that "there are no second acts in American lives".

    No writer in living memory has had such an extraordinary late-season surge. Roth's own account of this switch from the personal to the public is that, as he puts it, "in the beginning, it's about [Roth] coming of age, developing as a writer. Then it's not about him. He's the ear, the voice, he's the observer, he's the eye." Before his retirement, Roth's mood became valedictory (Exit Ghost, 2007) but still defiant (Indignation, 2008).

    He reports that, in old age, "the last thing I wanted to do was to make myself more visible then I already was. The visibility unnerved me. And so I moved to the country." Roth retreated to an isolated farmhouse in Connecticut. He describes, almost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he wrote the sequence of novels that followed American Pastoral. "I find it very congenial to live in the natural beauty of the place I have in Connecticut. I work during the day, do some exercise late in the day" – he swims regularly – "and so I haven't lost contact with what I've been doing all day."

    This, for many years, was standing for hours at his writing desk, to spare his back, "day in and day out. Then if I'm stuck, and I often am stuck, I walk out the door and I'm in the woods. I walk around for 10 minutes, and I come back and try again." Roth quotes his own character, Zuckerman, to explain this monk-like dedication: "I believe that we should read only those books that bite and sting us. If a book we're reading does not rouse us with a blow to the head, then why read it ?"

    In 1976, Roth moved to London to live with actress Claire Bloom. But he didn't feel at home. "I couldn't write a feature-length book about London," he says now. "England made a Jew of me in only eight weeks."Here, Roth's conversation covers much contentious territory, including the repeated accusations of the novelist's alleged misogyny. But one tantalising detail is omitted. According to Yentob, when Roth attended a 70th birthday party for conductor Leonard Bernstein, he was seated next to Ava Gardner, who had been living in seclusion in London for several years. Gardner, who had been married to Frank Sinatra, joked to Roth, "I used to go out with a boy from Hoboken", and the pair spent the evening in intense conversation. In the course of his interview with the BBC, Roth occasionally challenges Yentob with "Go on, ask me about Ava Gardner", but discretion appears to have prevailed.
    "We will leave that to Blake Bailey [Roth's biographer]," says Yentob coyly.

    Roth has never seemed so relaxed or content. Usually, a cocktail of vanity, optimism, and defiance, spiked with raw economic necessity, keeps old writers in the game long after they should have bowed out. Roth has beaten the odds. When challenged with his 2004 statement that he "could not conceive of a life without writing", he replies: "I was wrong. I had reached the end. There was nothing more for me to write about." With a flash of candour, he adds: "I was fearful that I'd have nothing to do. I was terrified in fact, but I knew there was no sense continuing. I was not going to get any better. And why get worse ? And so …

    "I set out upon the great task of doing nothing. I've had a very good time over the last three or four years." Much of this has been devoted – in another reinvention – to assisting Bailey, who says he will complete his biography in 2022. To this, Roth jokes: "I'll do my best to stay alive 'til 2020, but don't push me. Now that I don't write, I just want to chatter away. Bye, bye."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