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

《奧勃洛莫夫》Oblomov byr Ivan Goncharov, 「多餘人」superfluous man

《奧勃洛莫夫》有人民文學出版社等的版本   陳馥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奧勃洛莫夫
Oblomov Cover.jpg
作者 伊凡·亞歷山大羅維奇·岡察洛夫
出版地 俄國
語言 俄語
出版日期 1859
上一部作品 《巴拉達號遊記》
下一部作品 《懸崖》
奧勃洛莫夫》(俄語Обломов)是發表於1859年的長篇小說,俄國小說家岡察洛夫的代表作。小說生動地塑造了奧勃洛莫夫這個「多餘人[1]的形象,他善良,正直,對令人窒息的現實不滿,追求寧靜生活。但他不想行動起來改變現實,也不願從事任何具體事務。小說真實細緻的描繪了「多餘人」這批貴族青年發展到最後的生活狀態,發表後即受到評論界的重視,今日已被公認為描繪俄國民族性格的經典作品[2]



Oblomov (Russian: Обломов)[1] is the best known novel by Russian writer Ivan Goncharov, first published in 1859. Oblomov is also the central character of the novel, often seen as the ultimate incarnation of the superfluous man, a symbolic character in 19th-century Russian literature. Oblomov was compared[citation needed] to Shakespeare's Hamlet as answering 'No!' to the question "To be or not to be?" Oblomov is a young, generous nobleman who seems incapable of making important decisions or undertaking any significant actions. Throughout the novel he rarely leaves his room or bed and famously fails to leave his bed for the first 150 pages of the novel.[2] The book was considered a satire of Russian nobility whose social and economic function was increasingly in question in mid-nineteenth century Russia.
The novel was wildly popular when it came out in Russia and a number of its characters and devices have had an imprint on Russian culture and language. Oblomovshchina (Russian: Обломовщина, or oblomovism) has become a Russian word used to describe someone who exhibits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sloth or inertia similar to the novel's main character.

目錄

創作過程

岡察洛夫
1849年,因《平凡的故事》一書嶄露頭角的岡察洛夫在《當代人》雜誌上發表了短篇小說《奧勃洛莫夫的夢》,寫貴族子弟奧勃洛莫夫在夢境中對寧靜的田莊生活和幼年經歷的回憶[3]。《奧勃洛莫夫的夢》發表後,文學界普遍認為岡察洛夫會寫出一部長篇傑作。但1851年作家的母親去世,第二年他作為普提雅廷的秘書,參加了環球考察。一路上他處於疲勞和疾病中,無暇繼續創作。1855年岡察洛夫回到俄國,埋頭於各種行政事務和遊記《戰艦巴拉達號》的撰寫中。直到1857年,他才開始重寫《奧勃洛莫夫》。1859年起小說發表在《祖國紀事》的第1-4期上,《奧勃洛莫夫的夢》成為其中的第九章[4]

內容

第一部

貴族青年奧勃洛莫夫為一封田莊來信心神不安,很早就醒了,卻一直在床上躺著計劃著如何對田莊進行改革。他打算起床,但是和老僕人扎哈爾說了兩句又睡 下了。幾個客人來訪,帶來了要交房租等消息,讓他更加煩悶。他回憶起自己的成長,覺得自己不習慣運動、生活、人群和忙碌,更喜歡遁入內心,生活在自己創造 的世界裡。朋友走後,奧勃洛莫夫掙扎著給田莊寫回信,沒寫完又為賬本和搬家的事煩惱起來。大夫建議他多運動,出國療養,他覺得很懊喪。扎哈爾說了一句「別 人不比我們差,人家能搬來搬去,我們也行」傷了奧勃洛莫夫的自尊,引來了他的大段內心獨白,他稱自己「不是不行動,而是在苦思苦想,怎麼才能讓我的農民不 受窮。」他最後決定推遲回信和訂計劃的時間,先睡上一小時。奧勃洛莫夫夢到了他的故鄉-奧勃洛莫夫田莊。他不用操心衣食住行,也不用關心領地事務,到了各 種節日自有美食和活動,一切都很寧靜美好。

第二部

好友施托爾茨精力充沛,做事積極。他的來訪打亂了奧勃洛莫夫的生活,他帶著奧勃洛莫夫在彼得堡四處交際和辦事,忙了一周。奧勃洛莫夫憤怒了,他認為 這個社會裡大家雖然都在努力的勞動,但心裡充滿了嫉妒,漠然,昏睡的心智,他質問施托爾茨「這麼拚命幹活是為什麼?為什麼不能安靜地享受生活?」他描繪了 他心中嚮往的田莊寧靜生活。施托爾茨則說這是一種「奧勃洛莫夫精神」他以奧勃洛莫夫年輕時要改變俄羅斯的理想和追求激勵他,告訴他:
要麼,現在就起來,要麼,永遠不起來!
。在施托爾茨的激勵下,奧勃洛莫夫努力改變了自己,但還是拖延了出國行程,等不及的施托爾茨托朋友奧莉加照顧奧勃洛莫夫,以免他回到無所事事的生活 中去。不久奧勃洛莫夫愛上了奧莉加。在 愛情的感召下,奧勃洛莫夫開始郊遊,欣賞戲劇、音樂。奧莉加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會問他,他則不得不潛心鑽研各種書籍,弄清楚告訴他,終於奧莉加接受了奧勃洛 莫夫的求愛。

第三部

面對令人窒息的生活和想騙他錢的朋友,奧勃洛莫夫感到愛情會被生活吞沒,「詩篇逐漸結束,嚴肅的故事就要開始」,想到繁瑣的婚前準備和家庭生活的種 種事端,他就覺得這不是生活。他要找新房子,卻發現由於自己長期逃避,已經簽了很多的債,索性暫住在租的房子里,讓房東太太阿加菲婭·馬特維耶夫娜把自己 的衣食住行照顧起來,倒覺得挺寧靜的。奧莉加催奧勃洛莫夫和自己的嬸娘談結婚的事,奧勃洛莫夫才發現自己債務很多,雖想下鄉整頓田莊,但只是託付給了一個 代理人(實際是個騙子)以便省麻煩。奧莉加感到改變奧勃洛莫夫的生活方式實屬幻想,絕望的她和奧勃洛莫夫分手了。奧勃洛莫夫重又穿回了他慵懶生活的象徵- 大袍子,臥床不起。

第四部

奧勃洛莫夫病好之後常長時間陷入沉思不語之中,代理人貪污了他的大部分田莊收入,只把一小部分寄給他,他也渾然不知。加菲婭·馬特維耶夫娜愛上了 他,把房屋的清潔、他的衣食住行、各種節日的應酬活動都接手過來,用有限的錢讓他過上舒適的日子。奧勃洛莫夫也感到了寧靜溫暖。施托爾茨受奧莉加的委託回 到彼得堡,看到他的這種生活,也只能說他是打算「永遠不起來了」。塔蘭季耶夫則計劃利用奧勃洛莫夫和房東太太的曖昧敲詐他一萬盧布。
一年半後,田莊上的所有收入都被直接挪去付一萬盧布的債務。房東太太開始典當了自己東西維持家用。施托爾茨再次來訪,告訴他自己和奧莉加結婚了,奧 勃洛莫夫真誠的祝賀他的朋友。施托爾茨幫他廢止了敲詐的借據,料理起他的田莊來,奧勃洛莫夫真正從內心底感到了安寧。幾年後他中風了,面對最後一次來勸自 己動起來的施托爾茨,他激烈的拒絕見奧利加,對施托爾茨說道:
我的弱點已經使我跟這個坑長在一起了,你若把我拉開,我就會死。
他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了施托爾茨,就再也不說話了,兩年後奧勃洛莫夫安詳的死在了床上。[5]

主要人物

  • 伊利亞·伊里奇·奧勃洛莫夫:年輕貴族,善良且溫柔,卻耽於幻想、無所作為。
  • 扎哈爾:奧勃洛莫夫家的老僕人,沒有文化,忠誠守舊,既肯為奧勃洛莫夫去死,也會像其他僕人一樣貪他買東西的錢。
  • 施托爾茨:奧勃洛莫夫的同齡人,一起長大的好友,父親是德國人。大學畢業後他父親就讓他去彼得堡謀生,不要留在田莊。精力旺盛,積極進取。這一角色是作為奧勃洛莫夫的對立面存在的,岡察洛夫後來自己說,這個人物「寫得不好,表現的太赤裸裸了」[6]
  • 奧莉加:和岡察洛夫其他小說的女主角一樣,年輕、活潑、充滿熱情[7]
  • 加菲婭·馬特維耶夫娜·普舍尼岑:文官普舍尼岑的遺孀,奧勃洛莫夫租她的房子住,照顧奧勃洛莫夫的起居,成了他的妻子。

評論與影響

杜勃羅留波夫
小說剛發表,列夫·托爾斯泰就評價道:「這是一部真正的傑作,許久未見的傑作」,持激進立場的杜勃羅留波夫則迅速發表著名評論文章《什麼是奧勃洛莫夫性格》,認為這種性格是農奴制給俄國人帶來的內在性格,認為岡察洛夫對奧勃洛莫夫性格的一些讚揚是「不公正的」[8]。小說給俄語帶來了新詞彙「奧勃洛莫夫性格」,列寧後來也常用「奧勃洛莫夫性格」來批評機構中存在的官僚主義和低效率。
而岡察洛夫自己在1866年寫道:「我想描寫一個誠實,和善,有吸引力的人物,一個走向極端的理想主義者,最終陷入漠然與無助。」他對奧勃洛莫夫的態度並非嚴厲的批判,而只是帶有同情筆調的描寫他的真實生活狀態[9]

改編的影視作品

  • 1964年喜劇《奧勃洛莫夫的兒子》一劇在倫敦西區劇院上演,由斯派克•密利甘(spike milligan)主演。
  • 1980年尼基塔•米卡哈爾科夫把《奧勃洛莫夫》改編成電影《奧勃洛莫夫》(DVD名《奧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幾天》),獲得國家評論協會最佳外語片獎[10]

參考文獻

  1. ^ 多餘人指的是俄國小說里的一批典型人物,包括普希金的葉甫根尼·奧涅金,萊蒙托夫的畢巧林,屠格涅夫的羅亭和岡察洛夫的奧勃洛莫夫等人,他們都是貴族知識分子,不願合流於令人窒息的生活,又不願有所行動,成為社會多餘的人。
  2. ^ Galya Diment,Goncharov's Oblomov: a critical compani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98,page 1
  3. ^ 張英倫主編,外國名作家傳(上),1979
  4. ^ Galya Diment,Goncharov's Oblomov: a critical compani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98
  5. ^ 岡察洛夫,《奧勃洛莫夫》,陳馥,鄭揆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6. ^ 岡察洛夫,《奧勃洛莫夫》,陳馥,鄭揆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第4頁
  7. ^ Galya Diment,Goncharov's Oblomov: a critical companion
  8. ^ 杜勃羅留波夫《什麼是奧勃洛莫夫性格?》
  9. ^ Galya Diment,Goncharov's Oblomov: a critical companion,page 12
  10. ^ 網際網路電影數據庫(IMDb)上《奧勃洛莫夫》的資料
ʅ==外部連結==

蘭波作品全集(王以培)





本 書是國內第一部蘭波作品的全集。不僅收入了蘭波的詩作,還收入了蘭波的日記和書信,因而這是一個更為全面和深入地了解蘭波的文本。讀者在評賞詩人那猶如繽 紛幻影的詩作的同時,還將看到放棄文學之後的另一個蘭波︰孤獨、貧困、奔波于叢林大漠之中,索然無味地生活,忍受熱帶瘴癘所致疾病的折磨,直至死去。詩人 蘭波和普通人蘭波,文字的通靈人和生活的失敗者,都為後人留下了無盡話題。

阿爾蒂爾‧蘭波︰法國天才詩人。1854年10月20日生于夏爾維勒,1891年11月10日卒于馬賽,只活了37個春秋。從童年時候起,阿爾蒂爾‧蘭波 就以其閃光的智慧和學習上的天賦使他的教師感到震驚。14歲時,蘭波用拉丁文寫了一首60行的詩寄給拿破侖第三的兒子。1871年9月,和魏爾倫一見如 故。重要作品《地獄一季》《彩圖》等。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蘭波作品的全集。不僅收入了蘭波的詩作,還收入了蘭波的日記和書信,因而這是一個更為全面和深入地了解蘭波的文本。讀者在評賞詩人那猶如 繽紛幻影的詩作的同時,還將看到放棄文學之後的另一個蘭波︰孤獨、貧困、奔波于叢林大漠之中,索然無味地生活,忍受熱帶瘴癘所致疾病的折磨,直至死去。詩 人蘭波和普通人蘭波,文字的通靈人和生活的失敗者,都為後人留下了無盡話題。


詳細資料




蘭波作品全集

  • 作者:蘭波 著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2000年03月  作家出版社  2011  妙的是 初版十年之後 作者的文本和王以培都不同了
  • 語言:簡體中文
  •  譯者译者:王以培

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城市奏鳴曲》


 薩依德的知識份子》早有譯本
 其中當然提出 A. Gramsci的 organic intellectuals-- 當時與朋友談過它的翻譯應偏重於整體

機動知識份子(organic intellectuals) 是義大利馬克斯主義理論家葛蘭西 (A. Gramsci)提出的名詞 意指生活於都市的知識份子 是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 能坐言起行爭取文化霸權

李歐梵《城市奏鳴曲。發現文化動力:深圳》台北:時報出版2003,頁12 ---文末採用"機動或行動知識份子"
organic 此英文字的翻譯多沿用日本的用
此一嘗試 或許是採用"知行合一"的思路




《城市奏鳴曲》

聯合國將2001年定為「文明對話年」。並成立十八人小組策劃研究相關問題。尚未開始就發生震驚世界的911事件,全球化的問題從文化延伸出來,成為世界各國政經界都必須面對的主題。

城 市是全球化腳步最快的一環,同時也是區域與全球衝突最鮮明的位置,從語言到生活、從知識經濟到版權利益、從傳統價值到拖拉斯文化,李歐梵以其近年對中國現 代的研究,加上長年旅居美西、台北、香港的觀察心得,以及對文學電影的素養,提出「全球化之下,都會與國家一樣重要,甚至變得更重要」,並強調都市文化在 全球潮下扮演重要的角色。

全書收錄其為「亞洲周刊」長年撰寫的城市觀察專欄,從出版、電影、生活品味等等角度切入,展現台北新加坡上海北京等等城市的不同面貌,可讀性高。

作者top

  • 作者介紹


    李歐梵
    生於河南,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哈佛大 學博士,專攻中國近代文學及思想史。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普林斯頓、芝加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一九九四年返母校哈佛任中國文學教授。著有《中國現代 作家浪漫的一代》、《鐵屋中的吶喊》、《上海摩登》、《音樂的往事追憶》等書及《世紀末囈語》等散文及評論集十種,小說《范柳原懺情錄》及《東方獵手》二 種,與妻子李玉瑩合著有《過平常日子》。

目錄 top

城市奏鳴曲-目錄導覽說明

  • 與惡俗為鄰的文化清流:台灣(台北)

    ‧好書和好書店:台北誠品

    ‧發現文化動力:深圳

    ‧在北大校園散步:北京

    ‧中國第六代導演異軍突起:北京

    ‧奧運精神知多少:北京

    ‧時尚和品味的新啟蒙:上海

    ‧圖書館的人文空間:上海

    ‧詩人企業家的靈感:大連

    ‧浩劫後的反思:紐約

    ‧仲夏夜書城之夢:波士頓

    ‧美國人與紐約客

    ‧歷史幽魂的棲息地:澳門

    ‧從現代發現傳統:馬來西亞

    ‧多元文化都市:新加坡

    都會與全球化

    ‧世界文明的衝突—自911的再反思

    ‧零地點--生死場

    ‧世界主義的心態

    ‧全球化的文化爭論

    ‧從梁啟超到世界主義

    ‧全球華人與世界主義

    ‧面對尷尬的過度現代化

    ‧知識分子的當代作用

    ‧報紙要尋回失去的反思空間(城市與副刊)

    ‧尋找城市的文化建築

    ‧都市漫遊者

    ‧生活方式的原味

    ‧度假遨遊歷史與文化

    ‧日常生活的文學

    ‧多元英語勢不可擋

    ‧國語還是普通話

    ‧方言、國語、文學

    ‧台灣媒體充斥語言暴力

    ‧奈波爾與哈金的語言術語

序/導讀 《城市奏鳴曲》top

一個「國際化」的都市文化觀 ◎文/ 李歐梵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國的都市文化應該如何定位?

這是編這本文集的編者給我的題目。我想台灣的讀者可能更關心的是台灣的都市文化的問題。

多 年來我時常流動於美國和香港之間,香港反而成了我最熟悉的亞洲都市,所以近年來我的文章多在香港發表,對於都市文化的意見,也多以香港為坐標。最近一兩 年,我開始重新認識台北,似乎台北的文化界也重新發現了我,這個「偶合」的原因何在,我至今不得其解。也許,勉強地說,可能是我們都無法抵擋「國際化」的 潮流吧。

我故意用「國際化」或「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這個名詞,以之與全球化(Globalism)有所區 別,非但因為後者的趨勢太過美國化,而且我的確認為自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國際主義」者,這也是一種心態上的自我定位。它的字面涵意本來指的是「萬國」, 也與都市關係密切,本身並沒有以美國為中心而影響全球的霸道心態。當然,這是我一廂情願的看法。

證之於理論,則會發現目前西方人文和社 會學科的理論界,對「全球化」的研究越來越多,而對「國際化」的理論探討,卻不過聊聊數本而已,份量不足。最近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 Derrida)發表了兩篇演講,彙集成一個小冊子,內中一篇赫然就用了“Cosmopolitanism“ 作為題目。但細讀全文,才發現他談的是世界的各大城市如何應該接納流亡作家的問題。然而他言下之意也很清楚:所謂「國際化」的大都市,它的前題就是對外開 放,並容納各地來的移民和流亡者。

在這一方面——至少在理論層次——「國際化」和全球化不同但可以和全球化接軌;也就是說,後者的另一 個特徵就是人口和貨物的移動,而這種移動也可以造成多元的文化動力,並不一定完全受制於所謂全球一體的市場經濟規範之中。即使商業化的潮流不可阻擋,各地 的消費者也可以運用自我的文化想像而取得自主權。至少,這是芝加哥大學的印度學者A. Appadurai 的看法(可參見他的Modernity of Large一書)。

我認為「全球化」影響下的都市文化,如果有其正面意義的話,它最主要的大前題就是國際化,就是表現由人口和貨物流 動而導致的文化多元。這不僅是「移散社群」(Diaspora)的理論基礎,而且更是二十一世紀都市文化的主要特徵。由這一個觀點看來,紐約、倫敦,和洛 杉磯顯然是國際大都市。因為這三個大都市的文化特色大多是移民的文化營造出來的。

從這個觀點來看亞洲的各大都市,新加坡、吉隆坡,和曼 谷反而較台北、上海,和北京的文化更多元,因為華人文化在東南亞這三大都市中,不管是強勢或弱勢,都扮演了促成文化多元的角色。香港在英國殖民時代比較國 際化,現在反而在回歸「祖國」的壓力下逐漸失去了多元文化的色彩。(這可能是「政治不正確」的看法。)相較之下,上海由於台灣移民的影響,把西化的「台北 味」(如咖啡館)帶了進來,加上上海本地人有意或無意的懷舊熱——懷念並重塑三十年代國際化的上海——所以顯得多彩多姿。北京的中心意識太強,即使流動人 口再多,仍然是一副唯我獨尊的心態,外來的人住久了都變成北京人。

那麼台北呢?我沒有理論依據,只能以小窺大,從個人經驗談起。

最 近一兩年我每次來台北,在大街小巷中感受到的是另一種逐漸國際化的氣息。原因何在?我正在探索中。台北並不符合上述的國際大都市的定義,然而在文化上它依 然潛藏著多元的生機。從表面來看,我覺得它的多元不在於人而在於物,不在於高樓或大商場內的貨色(在這方面香港依然領先),而在於各個社區內——特別是小 巷子裏——的人文景觀。譬如永康街附近的那幾條巷子,就是我這個都市漫遊者最喜歡去的地方。從純味牛肉麵店到各種風格的咖啡館,從藝廊和禮品鋪到商業氣息 濃厚的連鎖店,應有盡有,鄉土和洋味雜存,生產和消費並置;來這裏的台北人都很消閒,不像上海的「新天地」那麼洋溢著白領暴發戶瘋狂享樂的心態。像永康街 這種形式的社區文化,我認為是台北的特色,它的文化精髓是藏在裏面的,往往在外來遊客視線之外,但在鄉土氣息中,不乏「異國風味」。這種社區文化,雖然它 小得貌不驚人(和上海的浦東恰好相反),卻隱藏著各種「人脈」和無數的文化回憶。當然,不容諱言,台北也是文化人聚居的地方,書香氣遠較香港濃厚,在「誠 品」買一本新書,到永康街的一家小咖啡店細讀,消磨一個懶洋洋的下午——也許這就是當代過度現代化的都市生活中,忙裏偷閒,最值得珍惜的空間和時間。

走筆至此,又令我想到另一個台北都市文化的特色,恰可與香港作個對比:

有一次我在誠品書店發現陳列的新書中英文原著和中文譯本排在一起,形成一種雙語的奇妙景觀;而香港的「雙語」似乎只限於街牌和廣告上(後者尚有廣東話),即使坊間的「第一頁」連鎖書店,也是中文書和英文書分開陳列,各不相關。

它似乎象徵著香港的華人和西人,除了在中環的上班族碰頭以外,似乎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裏,老死不相往來。

所 以,都市多元文化的另一個要求,除了多元以外,就是互動,否則雜亂無章之餘,也乏善可陳,如果「混雜」(hybridity)這個字只不過是一個理論名詞 的話,它的意旨依然是抽象和浮面的,沒有任何深層意義。我覺得一個國際大都會的多元文化也要經得起人類學家所謂得「細描」,或「厚敘」(thick description),食髓而後知味,如此才有真正的文化意義,否則就會變成建築學家庫哈斯(R. Koolhaas)所說的「通屬城市」(generic city):雜亂無章,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一切皆為了購物消費,所以機場和大旅館成了日常生活的主要指標。

台北雖亂,但仍然值得細描,至少這是我這個「離鄉人」逐漸變成「異鄉人」的觀點。

本書中的文章,寫台北的極少,也不夠細緻。如果內中有關都市文化的有些觀點能夠為台灣的讀者提供些許啟發,讓他(她)們更用心地來重新探討自己居住的都市,則余願已足。

——二○○三年三月二日 香港
我兩年後再重買一本 譯序寫得不錯

2010/7
現在才買中國2007版
譯注和索引等都還有大改善空間
(同一本書名 Fateful...... 初為重要的 次為致命的 不一一說明)

"But one can't take exception to that."
這注意exceptions, grantor, took exception
就不用翻譯得那麼笨重
另外 the Caliban Problematic 參考 problematic
economy of representation 不是"再現"

Power, politics, and culture: interviews with Edward W. Said - Google 圖書結果

Edward W. Said, Gauri Viswanathan - 2002 - History - 485 頁
books.google.com/books?isbn=1400030668...



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Power, Politics, and Culture)
內文薩依德一直強調這照片是他人作品
而各種文字訪談等等他有"作者(同意)權"


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Power, Politics, and Culture)




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Power, Politics, and Culture)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Said)是當今國際上舉足輕重的文學學者暨文化、政治批評家,也是當代西方知識界最受爭議的人物之一。1978年他以《東方主義》一書引起廣泛矚目,成 為後殖民與後現代主義論辯先鋒。薩依德著述不輟,焦點擴及政治觀察、文化批評,甚至音樂述評等範疇。本書集結近三十年來對薩依德的深入訪談,透過訪者的精 闢提問,我們能夠一窺其尖銳批判態度後的迷人面貌。《華盛頓郵報讀書版》曾經說過,薩依德「在各個領域挑戰並刺激我們的思考方式」。在本書三十篇的訪談中 (遍及歐洲、印度、巴基斯坦、阿拉伯世界、以色列、美國以及附錄一篇譯者的訪談),薩依德討論了歐美學術與知識界的狀況,巴勒斯坦的處境、波灣戰爭、以色 列、奧斯陸和平協定、伊斯蘭和檢查制度、海珊,以及國家認同的理念。他還談及批評家在社會中的角色,他是如何寫就《東方主義》一書,音樂表演以及是什麼成 就了這樣的表演等問題,教導的重要性,以及他對鋼琴家顧爾德、哲學家維科、文學家康拉德、文學理論家阿多諾等的熱情。
在這裡以及其繁浩的論述 中,薩依德總是慨言知識份子的敏銳及正直。與他的學術論述相較,這本訪談集以更平易近人、深入淺出的方式展現了其理念的演進過程,也為他的人生成就提供了 一個基本的註腳。
本書編者薇思瓦納珊教授(Gauri Viswanathan)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又一傑出教授,追隨薩依德多年,本身學問亦早成一家。中文翻譯及評論由中央研究院單德興教授執筆。單德興教授 與薩依德相互問學多年,對其立論、治學均有專精了解,本書由其迻譯,堪稱相得益彰。
「這些吸引人且寓意深遠的訪談標示出薩依德作為我們 這時代重要的公共知識份子的位置。他強調民主與世界主義的人道主義立場……這本訪談集擴展了我們對自己置身的世界的理解。」──Eric Foner(美國知名歷史學家)
「訪談形式的最大優點在於它保存了說話者、老師、辯論者和詢問者的聲音。在當代批評中,薩依德是很傑出 的聲音,有幸聆聽他上課、演講的人都知道,薩依德是多麼強有力的演講者和老師,他多麼珍惜問答的形式所提供的交流機會。這本訪談集捕捉了那種乍現的靈光, 一個深思的問題引發一連串精采的反省與對話的那個熱烈時刻。而當交談的對象是像薩依德這樣滔滔雄辯、口才便給、深思熟慮的人時,閱讀訪談錄就跡近置身於座 無虛席的演講廳。」──薇思瓦納珊


作者簡介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 1935-2003)
1935年11月1日出生於耶路撒冷,在英國占領期間就讀埃及開羅的西方學校,接受英式和美式教育,1950年代赴美國 就學,取得哈佛大學博士,1963年起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講授英美文學與比較文學。薩依德著作等身,其中以《東方主義》(Orientalism, 1978)聞名遐邇,為當代舉足輕重的文學學者暨文化批評家,尤其對於後殖民論述的建立與發展發揮了決定性的影響,並以知識分子的身分投入巴勒斯坦政治運 動,其學術表現和政治參與都引人矚目。本書精選薩依德近三十年接受世界各地人士訪問的紀錄,相較於其他論述,對其學思歷程有最完整的呈現。2003年9月 25日薩依德病逝於紐約,享年67歲。


編者簡介
薇思瓦納珊(Gauri Viswanathan)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與英語文學系教授。薩依德的學生,深受其東方主義的啟發。印度裔學者,專研後殖民理論研究,著有《征服的面具》(Masks of Conquest),《欄圈之外:改宗,現代性與信仰》(Outside the Fold: Conversion, Modernity, and Belief)等著作。
譯者簡介
單德興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現任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

Words, War, and The Windy City

This message contains graphics. If you do not see graphics, please click he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pring Sale: Save up to 65%
Did you know that Chicago is called "The Windy City" because of the bloviating habits of its politicians, and not the breeze off the lake? How about the expression, "the whole nine yards"—does it come from the length of a WWII gunner's belt, the amount of fabric needed to make a kilt, or a sarcastic football expression?

Find the answers to these titillating questions in the Words Bundle, a special, three-volume set for word lovers only offered here through the Spring Sale. You'll also find fascinating books for 30%, 50%, and 65% off in music, philosophy, reference, and political science.

The Civil Sphere
Music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Words Bundle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American Usage and Style
The Civil Sphere Save 30%
Music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Save 30%
Words Bundle
Three-volume set

Save 50%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American Usage and Style Save 50%
Conquest
The Classic Fairy Tales
The Urban Experience
Guardians of the Revolution
Conquest
How Societies
Overwhelm Others

Save 50%
The Classic Fairy Tales
Save 50%
The Urban Experience
Economics, Society, and Public Policy

Save 65%
Guardians of the Revolution
Iran and the World in the
Age of the Ayatollahs

Save 65%
To purchase the perfect title, simply:

1. Click on the subject area you are interested in, and then click on a discount-savings range—30% off, 50% off, or 65% off.
2. Add your books to the cart.
3. Once your books are in the cart, the discounted price will display in red. Complete your order as usual.
Promo Code: 30425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The Globe

The Asahi Shimbun GLOBE

巨大建築

/S2101/upload/2012041200008_2.gif
古代エジプトのピラミッドから現代の摩天楼まで、巨大建築は人間のさまざまな「思い」を映してきた。い ま、中東や中国などで超高層ビルの建設が相次いでおり、高さ1000メートルの時代はすぐそこだ。人類の文明には、建物の巨大さを追い求めるDNAが組み 込まれているのだろうか。 編集長から Webオリジナルへ 特集の最新記事へ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