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有趣複雜的聯經書店..2024....

  加兒童系列出版品

新網站訪談網等之設立


【重讀曹永和】曹永和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系列講座

今年是曹永和先生逝世十週年,這位靠著刻苦自學、厚積薄發的臺灣史權威,在荒蕪的年代潛居臺大圖書館一隅,鑽研日本學者留下的古荷蘭文等多國外文史料,為日後勃興的臺灣史研究打下了深厚基礎。

此外,他更率先提出「臺灣島史」的概念,大大開拓了研究視野,也為臺灣定調出兼具海洋文化與多政權族群交替下形塑的本土特殊性格。

十年一刻,喜歡臺灣史的朋友,讓我們一起重讀曹永和,從「早期史」、「多元歷史」、「海洋史」三大核心主題出發,再次領略這位平民學者的風範。

〈講座資訊〉

🖍️場次一【重尋失落的歷史:曹永和與早期臺灣史研究】 

重訪曹永和先生對早期臺灣史的見解,並與學者進行對話。

日期|2024/10/5(六)下午 2:00-3:30

地點|聯經書房(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94號)

主持|李文良(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與談|查忻 (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任副教務長)

   陳宗仁(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 )

🖍️場次二【島的多重歷史:曹永和的史學與視野】

探討曹永和先生如何透過多元角度,詮釋島嶼的歷史,並與不同領域對話。

日期|2024/10/15(二)晚上 7:00-8:30

地點|聯經書房(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94號)

主持|鍾淑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

與談|黃美娥(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陳翠蓮(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張隆志(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場次三【航向未知:曹永和與海洋史的探索】

從曹永和先生的研究出發,深入海洋史的探索與學術貢獻。

日期| 2024/10/16(三)晚上 7:00-8:30

地點|聯經書房(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94號)

主持|李毓中(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與談|沈玉慧(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鄭維中(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

   盧正恒(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有趣複雜的聯經書店。台北,老書店牌,今年又是聯經五十,出書特多,

新書發表當周宣布/完成。


一樓書櫃,一半以上是“歷史”類,很有壓迫感。胡適,余英時,牟宗三.....十幾位大師的全集/選集.....荷蘭文等多國外文史料,為日後勃興的臺灣史研究打下了深厚基礎。

此外,他更率先提出「臺灣島史」的概念,大大開拓了研究視野,也為臺灣定調出兼具海洋文化與多政權族群交替下形塑的本土特殊性格。

十年一刻,喜歡臺灣史的朋友,讓我們一起重讀曹永和,從「早期史」、「多元歷史」、「海洋史」三大核心主題出發,再次領略這位平民學者的風範。

〈講座資訊〉

000000臺灣史的見解,並與學者進行對話。

日期|2024/10/5(六)下午 2:00-3:30

地點|聯經書房(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94號)

主持|李文良(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與談|查忻 (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任副教務長)

   陳宗仁(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 )

📌報名|請見留言處

次二【島的多重歷史:曹永和的史學與視野】

探討曹永和先生如何透過多元角度,詮釋島嶼的歷史,並與不同領域對話。

日期|2024/10/15(二)晚上 7:00-8:30

地點|聯經書房(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94號)

主持|鍾淑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

與談|黃美娥(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陳翠蓮(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張隆志(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請見留言處

航向未知:曹永和與海洋史的探索】

從曹永和先生的研究出發,深入海洋史的探索與學術貢獻。

日期| 2024/10/16(三)晚上 7:00-8:30

地點|聯經書房(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94號)

主持|李毓中(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與談|沈玉慧(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鄭維中(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

   盧正恒(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名|請見留言處



學術類的書

邢義田,書名:古月集:秦漢時代的簡牘、畫像與政治社會【卷一~卷四,】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新譯本:林水福的 源氏物語.......

中國大陸的文學名著譯本: 唐吉訶德,卡拉馬拉夫兄弟.......


你或多或少可以從“上海書店等,知道中國書市近日兩種大力提高書價的新包裝 (學企鵝版的 精裝、Dexuxe 版裝.....;插圖精裝豪華版...... )”





傅斯年、胡適與居延漢簡的運美及返台等等,收入作者:


古月集:秦漢時代的簡牘、畫像與政治社會【卷一~卷四 - 

書名:古月集:秦漢時代的簡牘、畫像與政治社會【卷一~卷四,套書附專屬書箱】,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0873191,頁數:2752,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作者:邢義田, ...NT$7,020.00



傅斯年胡適居延漢簡的運美及返台. 邢義田. 本文根據傅斯年檔案、史語所、近史所所藏檔案以及若干當事人提供之資料,記述. 一九三○年代所發現之居延漢簡從香港運到美國 ...

2024年9月27日 星期五

巫氏父女合写历史:沧海一滴泪,云霄一羽毛 (亚思明)。譯珍珠

Quality Times 簡注( 1):作者查良錚--> 文集:詩人穆旦的生與死

Notable Books of the Year 1993

A SINGLE TEAR: A Family's Persecution, Love, and Endurance in Communist China. By Wu Ningkun in collaboration with Li Yikai (Atlantic Monthly, $21.) In this poignant memoir the teacher Wu Ningkun, persecuted as a counterrevolutionary for 22 years in Maoist China, trie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Have I suffered and survived in vain?"



轉載{德國之聲 中文版}

历史 | 2007.08.15

巫氏父女合写历史:沧海一滴泪,云霄一羽毛

近二十年来,以个人记忆来投射历史影像的纪实文学频频诉诸笔端,其中代表作品有《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张戎,1991);《红杜鹃》(闵安琪, 1994);《往事并不如烟》(章怡和,2004)等。回忆是一种主观行为,而且受制于视觉广角和思维纵深的局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本个人传记都是 对还原历史全貌的一种可贵的补充。而巫氏父女合写家国之痛,大“巫”小“巫”落玉盘,雏凤清于老凤声,实属文坛奇观。

本周四(8月16日),旅美华裔女作家 巫一毛(Emily Wu)自传《暴风雨中一羽毛──动乱中失去的童年》(Feder im Sturm – Meine Kindheit in China)将在德国发行上市。14年前,其父巫宁坤在纽约出版英文回忆录《一滴泪》(A Single Tear),轰动西方世界,荣登《纽约时报书评》畅销书榜。

一事无成两鬓霜

巫宁坤曾经是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教授,上世 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卞之琳等人,1943年赴美担任中国在美受训空军的翻译,后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受左翼思想和救亡运动的影响, 1951年,巫宁坤放弃在芝大就要到手的博士学位,立志参加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万里迢迢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后任南开大学等校教职。曾翻译菲茨 杰拉德名著《了不起的盖茨比》{hc案 據說網路上可找到 }、《白求恩传》、狄兰·托马斯诗选、伊修武德散文等。历经“反右”、“文革” 等政治风浪,蹲牛棚,挨批斗,掏茅坑,接受劳改,在屈辱、饥饿、病痛和铁拳之下苟延残喘。

 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直 至1993年发表以1951至1980年个人遭遇为蓝本的英文自传《一滴泪》,巫宁坤的声名似乎也少人知晓,而昔日留美同窗,如李政道、杨振宁早已蜚声世 界,名扬四海。所谓“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当年巫宁坤和李政道、杨振宁、穆旦等人在美国成立“研究中国问题小组”,巫宁坤、穆旦主张回国, 杨振宁、李政道反对。若干年后,杨、李二人成为学术泰斗,荣归故里,巫宁坤被整得九死一生,穷困潦倒。穆旦则成为“历史反革命分子”,从此放弃诗歌写作, 靠翻译打发时光,59岁便以一介罪人的身份告别人世。巫宁坤在书中回忆了1951年的这段历史性告别。临行前,李政道帮他整顿行装,还在行李上用白漆端端 正正地写上“北京燕京大学巫宁坤”几个大字。巫宁坤问李政道:“你为什么不回国去为建设新中国出力呢?”李政道“脸上带着一丝会心的微笑”,回答说:“我 可不想回去让别人给我洗脑。”

二十八年后, 这对老友在北京饭店重逢。“他当时是芝大中国研究生中年纪最小的一个,我们都叫他小弟弟。如今他已五十,看上去仍然很年轻,皮肤细嫩,还是那张娃娃脸,只 是略微有些谢顶……我谈起我自己和朋友们这些年的经历,他并未表现出特别的兴趣或是异样。我蓦然意识到,我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中,其间有一道不可 逾越的鸿沟……他愉快而安定地生活在‘美帝国主义的堡垒’里,现今更是头顶‘爱国科学家’的桂冠,住宾馆坐轿车,与高级领导人会面,而我呢?听从‘党的召 唤’,千里迢迢回來,却被当作‘人民公敌’……我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在旧金山那个七月的午后,是我送他回国,那么也许我会坐在他的扶手椅里。 不,不会,我不愿用接受‘再教育’时品尝的苦酒,去换那些掌握着无产阶级专政大权的老爷们为他敬上的一杯杯美酒……如果有一天,他读了我的自传,或许会 说:‘这不是真的,宁坤又在那里编爱国的故事了。’”(第341-342页)

“一事无成两鬓霜”——这便是巫宁坤对自己生平境遇的概括,动荡人生又可简略地归纳为“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 谈及著书立传的动机,他在序言中写道:

“但我是否徒然半生受难,又虚度短暂的余年?这 是我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为了不辜负苦难余生,不辜负千千万万同命运的死者和生者,我至少可以把我们一家三代人在中国大陆数十年的亲身经历忠实地记录下来, 其中的悲欢离合和众多知识分子家庭大同小异,沧海一泪而已,只不过我们的故事涵盖了整个新中国的历史时期。这样一部纪实作品,尽管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不仅可为当代中国生活提供独特的见证,而且对于以悲悯情怀理解人和历史或有所裨益。”

万古云霄一羽毛

德文版封面Bildunterschrift: 德文版封面时 隔14年,巫宁坤之女、原职美国加州多家计算机公司高级主管的巫一毛回忆录《暴风雨中一羽毛》英、中、德文版先后问世。日前正在德国参加新书宣介活动的巫 一毛表示:“这两本书,有人说是‘大巫小巫落玉盘’,相辅相成,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述同一个家庭的故事。这个故事就讲全了。我写这本书,不光是写我的家庭, 也是在写一个时代,一个国家。”

迄今为止,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要的政治运动远未 得到彻底梳理,特别是去年(文革开始40周年)和今年(反右50周年),历史伤疤尤其严禁碰触。巫一毛说:“每个近代知识分子家庭都是一本书,都有着类似 的经历。惊天地泣鬼神,听了让人目瞪口呆。我们出来的人,能够写,又有把它写出来的才能,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每一本书都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是在为历史建 一座纪念碑。我们每个人的每本书都是一块砖。”

巫一毛自传是从1961年三岁生日去劳改农场和 病危的父亲第一次见面开始,到1977年考上大学结束。 以个人视角展示了一个无辜的小女孩好比一枚在暴风雨中飘来荡去的羽毛,任由命运摆布顽强求生的故事。巫一毛说:“这本书,是用一个小女孩的眼睛看动乱的中 国。回忆往事,特别是一些生死离别的情形,确实非常痛苦,有时人哭得回不过来。好多天,就像生病一样难受。但总的来说,我在写作的过程中尽量保持一种平和 的心态。因为我自己,我的家人,已经算是非常运气的。在文革时期,在整个49年以后,无数的家庭家破人亡,而我们一家都还活着,而且过上了平和的生活。”

巫一毛1958年生于北京。在她出世的前七个星期,父亲巫宁坤因“极右罪行”,被发配到北大荒劳改农场。“一毛”这个名字取自杜甫赞孔明的名句——“万古云霄一羽毛”,是身系罗网的父亲送给不曾谋面的女儿的礼物,“祝愿我家生于忧患的女儿有朝一日翱翔云霄”。

由于家庭的牵连,巫一毛没有了童年,受尽欺凌污辱;八、九岁就先后遭“解放军叔叔”和父亲在安徽大学的同事强暴;年仅10岁就要照顾5岁的小弟弟,住进孤儿院一样的临时收容所;目睹儿时好友和周围的大人因各种原因悲惨死去。

1969年,好不容易全家团聚,又被下放到安徽一个穷困落后的村庄。文革后期,她随父母回到安徽芜湖市念高中。高中毕业后,适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她又到深山老林“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直到1977年考上大学,苦难才告一段落。

1981年,巫一毛自费来美留学后,开始动笔撰 写回忆录。“写作本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同时也是疗伤。对过去,对我受过的苦难,有一个交待。所以也是一种解脱。”在此期间,巫一毛先后获圣母大学英美 文学学士、金门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曾任硅谷数家计算机公司高级主管,并结婚、生儿育女,然后离婚。她的写作也因此断断续续,写写停停。

大巫小巫落玉盘

作者:巫一毛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作者:巫一毛1993 年初,旅居美国的巫宁坤发表英文自传《一滴泪》,好评如潮,这给女儿树立了榜样。但是,由于书中披露了一些历史细节,招致当权者的报复。巫一毛回忆道: “他的书一出来,他原来工作的单位——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就把父亲、母亲两个人的退休金全都停了。而且直到今天为止,这笔钱都没有补上。然后,来了一帮解 放军,把门撬开,家里所有的东西一箱子没剩,全都扔掉。比文革抄家的时候还要厉害。”

遭到扫地出门的巫宁坤夫妇只好死心,在70余岁高龄的时候移居美国。历史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巫宁坤几乎用一辈子的时间,绕了一个没有意义的圆圈。

2000年,巫一毛认识了美国作家拉里‧殷戈曼 (Larry Engelmann),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作出书。殷戈曼主要负责语言和结构上的润色和修改工作。几经波折,巫一毛英文处女作终于在去年10月由美国著 名的兰灯书屋(Random House)出版发行。2007年5月在香港推出中文版。德语版则从8月16日开始上市。

在与德国之声记者谈到读者反馈时,巫一毛表示: “我的书和我父亲的书在国内都是禁书。我的书一出来,第一个星期就上了禁书榜,所以在大陆是看不到的。就台湾和香港的读者反馈来看,反响总的来说都是非常 积极的。很多人都是拿起来就放不下,一夜没睡觉就看完了。”尤其令她感动的是,“有一次,一个美国读者对我说:‘我不愿意合上书本,把这个小姑娘放下来, 让她一个人在黑暗里面。’我好感动。她看懂了这本书。”

因为在动乱中失去了童年,巫一毛对于自己的孩子特别地溺爱。她说:“我听不得看不得孩子受罪的故事。我自己——不算领养,也在保一个艾滋病的孤儿——一个河南小姑娘。她的父亲卖血得了艾滋病,穷得一塌糊涂。我定期给他们寄钱。”

下一个月,巫宁坤老先生就要过88岁生日了。“他的身体非常的好,还算我们的福气,我妈妈也是。我母亲是天主教徒,她能活过来,把家保住,跟她的信念有关。我父亲也是因为有这个家,有两个孩子,还有一个爱他的妻子在等着他,才熬过了动乱年代。”

经历了暴风骤雨侥幸存活的巫一毛希望看到中国会 有重新反省历史真相的一天。她说:“一定有可能,一定要有信心。总的来说,情况比以前好多了。文革期间,如果有人说一句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话, 马上就会去坐牢甚至被枪毙。现在就只是软禁起来,像我们独立笔会的会长刘晓波——允许你写,但家门口一定有人24小时站岗。”

亚思明

湯一介《在非有非無之間》《我們三代人》。魏晉南北朝道教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

作者: 湯一介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24-8
頁數: 328
定價: CNY118.0
裝幀: 精裝
叢書: 博雅英華
ISBN: 9787301352274

內容簡介  · · · · ·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是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國學大師、哲學史家、哲學教育家湯一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道教是土生土長的中國本土宗教,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縱觀中國歷史,道家對傳統中國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風俗習慣、科學技術、哲學思想、醫藥衛生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魏晉南北朝是道教發展的重要時期,是道教逐漸走向成熟、定型的時期。近代以來形形色色的新思潮,基本上都有反宗教的傾向,因此,學界對中國傳統宗教的研究,長期呈現嚴重忽視的傾向,尤其是對道教,更普遍地視之為迷信。《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糾正了時代的無知,將道教提升到學術層面來探討,為重建道教的思想體系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主要對道教的創立與早期發展、最基本的教義、主要的經典與代表人物的思想作了深入的研究,提示出道教不同於其他宗教的特徵。這對於我們理解自身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思維方式,大有裨益。
目錄  · · · · · ·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 1
一 道教的產生是適應了東漢末期中國本民族(主要是漢族)的社會、政治、經濟、道德以及人們的心理的需要 / 2
二 道教發展成一種完整意義的有重大影響的宗教的過程表明了一種完整意義上的宗教團體發展的一般規律 / 7
三 道教哲學作為一種宗教哲學有著它顯明的特點,其特點只能在和其他宗教的對比中加以揭示 / 11
第二章 《太平經》——道教產生的思想準備 / 15
一 《太平經》的成書問題 / 15
二 論《太平經》中的“氣”與“道” / 35
三 關於《太平經》若干問題的討論 / 54
第三章 道教的產生 / 61
第四章 《老子想爾注》與《老子河上公注》 / 75
一 《老子想爾注》 / 76
二 《老子河上公注》 / 93
第五章 三國西晉時期對道教的限制 / 105
第六章 道教在東晉南北朝的發展 / 113
一 整頓和建立道教的教會組織 / 114
二 為道教建立和完善其宗教教義的理論體系 / 117
三 編纂道教經典 / 123
四 制定和完善教規教儀 / 125
五 編造神仙譜系和傳授歷史 / 129
第七章 為道教建立理論體系的思想家葛洪 / 133
一 生平與著作 / 133
二 為道教建立理論體系 / 137
三 《抱樸子內外篇》所反映道教“治身”與“治國”並重的特點 / 158
四 在醫藥學和化學上的貢獻 / 166
第八章 為道教建立比較完備的教規教儀的思想家寇謙之 / 171
一 生平與著作考證 / 171
二 對道教的改革 / 181
三 為道教建立教規教儀 / 196
第九章 為道教首創經典目錄的思想家陸修靜 / 205
一 對道教的經典進行分類、整理,編出《三洞經書目錄》 / 207
二 為整頓道教組織建立教規教儀 / 212
三 提出建立獨立的道教組織形式 / 223
第十章 為道教創立神仙譜系和傳授歷史的思想家陶弘景 / 227
一 生平與著作 / 227
二 對早期道教神仙學說的總結和改造 / 231
三 為道教建立神仙譜系和傳授歷史 / 238
第十一章 佛道之爭(一) / 243
      ——關於老子化胡問題的爭論
第十二章 佛道之爭(二) / 255
      ——關於生死、形神問題的爭論
一 佛教道教在生死問題上的分歧 / 256
二 道教的“神”“形”同質論 / 264
三 佛教的“神”“形”二本論 / 273
第十三章 “承負”說與“輪回”說 / 279
第十四章 “出世”和“入世” / 291
附 錄 / 303
後 記 / 327

哀江南:一個學術家族的三代知識人

 2016-02-23 許紀霖 
湯一介1927.02.16-2014.09.09 著名學者

財新文化,獲得微信“雙認證”(媒體認證及原創認證)的公號。


一個學術家族的三代知識人
文|許紀霖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一個家族的歷史,最能看出時代的變遷,特別是在歷史大轉型之中。西方的家族史甚為發達,而近代中國,幾經顛簸,大部分家族備受摧殘,不說資料殘缺,即使有,後人也不敢書寫,怕招來無妄之禍。在此背景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新近面世的哲學家湯一介先生的遺作《我們三代人》,便彌足珍貴了。

湯氏家族中,祖父湯霖晚清進士,是最後一代傳統士大夫;父親湯用彤留學哈佛,是中國第一代知識人;湯一介本人1947年入學北大,是橫跨新舊中國的知識分子。我曾將1949年前的中國知識分子分為晚清、“五四”與“後五四”三代人,湯氏三代人的故事,正是三代近代知識分子的縮影。

對於祖父,一介先生對他的記憶遙遠而模糊。那是生於末世、遍目滄桑的最後一代士大夫,雖然湯霖做過幾任知縣,但個人仕途的順暢,依然無法安慰他痛苦的心。國勢日弱,山河破碎,讓這位淡泊的老人生前常常吟誦《哀江南》:“村郭蕭條,城對著夕陽道。野火頻燒,護墓長楸多半焦⋯⋯”聲音顫顫巍巍,道不盡的悲涼。對於他,江南究竟意味著什麼?不是授予他功名的大清王朝,而是其心儀鍾愛的中華文明。亡國算不了什麼,天下亡了,文明衰落了,才是讓祖父一輩刻骨銘心的內心悲傷。


作者: 湯一介 
出版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出版年: 2016-1-1

從祖父到父親,給一介先生留下的,除了《哀江南》之外,還有一個書香門第世家的“家風”: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素位而行、隨適而安。

祖父去世太早,真正為一介先生言傳身教的,是父親用彤先生。他出身於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後去美國留學,在上個世紀​​20年代初,與陳寅恪、吳宓一起,被稱為“哈佛三傑”。

當時在美國東岸的中國留學生,有“哥大幫”和“哈佛幫”。哥倫比亞大學出身的,以胡適為代表,膜拜西方文化,立志驅逐傳統中的“老鬼”,在中國搞一場現代化的文藝復興;而在哈佛留學的吳宓、梅光迪、湯用彤等,則拜人文主義大師白璧德為宗師,相信中西文化並非相隔對立,西學中最好的古希臘文化與中國的儒家文化在精神上是相同的,理性中庸、和諧平衡。他們不滿胡適之流學問淺薄,卻盡得時代風流,相約回國辦《學衡》雜誌,與《新青年》抗衡。我將這些有深厚西學功底、又不失中國文化關懷的,稱為“五四”知識人中的另類:“新派中的舊派”。他們與晚清張之洞、康有為、梁啟超這些“舊派中的新派”相比,雖然志趣相近,但知識結構迥然有異。

1957 年,時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的湯用彤(右)在給湯一介(中)和楊辛(左)講解陶宏景的形神論問題。

用彤先生回國發表的第一篇文章“評近人之文化研究”,批評了兩種看似對立的文化傾向,一種是“排薄國學者”,另一種是“主張保守舊化者”。他指出,二者都是出自膜拜西方近代文明,前者用西方標準對待中國文化,後者同樣以西方標準認為中國古已有之。他提出“融會中西”“接通華梵”,既不排外,也非複古,而是將中西印三大文化置於同等的位置比較研究,但不忘以中國文化為主體本位。陳寅恪先生提出的“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就是這些“新派中的舊派”的文化態度。

用彤先生在哲學系開課,既有古希臘哲學,也有印度哲學和佛教,還有中國的宋明理學與魏晉玄學。他的學生張豈之說:“湯先生講的中國哲學就像中國哲學,講的西方哲學就像西方哲學,沒有讓人感到有什麼勉強處。”不過,他雖然推崇中國文化,卻不太相信中醫,家裡有人生病,要送洋醫院,出門吃飯必備酒精棉花擦手,還喜歡讀西文偵探小說,與金岳霖先生交換著看。

在“新派中的舊派”之中,吳宓先生最為激進,有用世之心;而用彤先生沖和淡泊。民國時期的北大兼容並包,各種學說與主義對立衝突,也不免帶來人事上的糾紛。用彤先生與旨趣相近的錢穆、熊十力是知己,與西學大將胡適、傅斯年也是好友,因此朋友圈中給他一個外號,叫“湯菩薩”。錢穆說他“為人一團和氣”,不是“聖之時”者,是“聖之和”者。因為是各方都願意接受的人物,用彤先生長期在北大任行政職務,從哲學系主任到文學院長,上世紀40年代末還以校務委員會主任的身份代替校長胡適主持校務。他主事的風格是道家式的“無為而治”。雖是“無為”,卻有原則,出於公心。季羨林晚年對時下計量式的評定職稱方式頗有非議,經常講:“過去用彤先生掌文學院、聘教授,他提出來就決定了,無人有異議。”為何民國做得到,現在就不行?乃是當年有像湯用彤這樣德高望重的學界權威,而今學術權威沒有了,只剩下行政權力,權力冒充權威,搞出這麼一套形式合理、實質不合理的學術評價體制。


《學衡》1922年1月在南京創刊,以“昌明國粹﹐融化新知”為宗旨。

要重建學術權威,首先要有學術共同體的自主性與公共尺度,胡適、傅斯年、錢穆、熊十力、錢穆雖然學術立場差異極大,但在學問上何人卓越、何人平庸,標準大致是相近的,不像今天的中國學界,早已是道術為天下裂。其次是學術大家有威望、有品味、有公信力。用彤先生淡泊名利,對自身要求極嚴。1946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北平成立辦事處,傅斯年請湯用彤兼任辦事處主任,每月送薪金若干。用彤先生全數退回,說:“我已在北大拿錢,不能再拿另一份。”不僅淡泊於利,他在名譽面前也潔身自好。1944年教育部授予他的代表作《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最高學術獎,用彤先生很不高興,對朋友說:“多少年來一向是我給學生分數,我要誰給我的書評獎! ”在權力面前,用彤先生是有傲氣的,他討厭“以吏為師”,鄙夷地說:“誰能評我的書,他們看得懂嗎?”不過,對來自同行的意見,用彤先生是很謙卑的。他在乎的不是權力的寵幸,而是學術共同體的自我評價。

在1949年之前,用彤先生超越於各派政治之上,既不親近國民黨,也不參加反對國民黨的民主運動,梁漱溟動員他參加民盟,他也婉拒。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傅斯年讓南京政府派飛機到北平接他,胡適也來電催促他南下,但他還是留了下來。不是對共產黨了解多少,而是想著為中國文化守住北大,自己留下來可以維持北大的學術傳統。1949年之後,他對共產黨是有感情、也有期待的。他發現,共產黨實現了他與父輩沒有實現的願望: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相比國民黨的腐敗,中共在建國之初的廉潔也給老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次他與北大黨委書記江隆基吃飯,有人從南京送來了兩隻板鴨,他順便轉送給江書記。雖然兩人在工作上非常熟悉,但江隆基執意不肯收下。回家後他很感慨地對家人說:“共產黨說不收禮,真是說到做到。”

在上世紀50年代初,北大的教授在政治上被劃為五類:進步的、中間的、落後的、反動的和有反革命嫌疑的。第一類進步的,是翦伯讚這樣的老黨員;第三類落後的,有王瑤等人;像馮友蘭等,屬於反動的第四類;而湯用彤、周培源、金岳霖等,都屬於中間的第二類,是組織上積極爭取的對象。因為用彤先生人緣好,對共產黨有感情,中共讓他擔任北大副校長,但那是一個閑職,後來竟讓這位學術大師負責基建工作。他無怨無悔,慎言慎行,從來不說任何不滿之言。只有一次,他參加對北大工學院一位老教授的批鬥會,回到家裡偷偷嘆口氣,對兒子說:“讓同事們圍一個圈,讓老教授站在中間,要他交代問題,把他推來推去,把這叫'搖煤球',唉,這種做法讓人看不下去。”但他還是相信黨、相信組織,1957年“反右”的時候,當他看到報紙上揭露的各種“右派”言論,很吃驚地相信了:“他們為什麼要反黨呢?”他的學生向達被打成“右派”,他奉命參加批判會,看到揭發材料上有一條:“向達想當白族自治州的州長”,老人信以為真,囑咐代擬發言稿的兒子:“這點要寫進稿中,原來向達還有野心。”縱然用彤先生希望跟上黨的步伐,但內心還是有恐懼感的。1954年參加《人民日報》組織的批判胡適座談會,老人受到刺激,當夜腦溢血,昏迷了近一個月,從此一直在病中,直到1964年過世。


1936年,湯一介前排左一與父親湯用彤後排右一和家人在北京中山公園

相比父親的艱難轉變,一介先生在共產黨執政之後的思想要單純得多。他與愛人樂黛雲先生一樣,都是北大年輕教師中的積極分子。當年他們讀了蘇聯紅色作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年近衛軍》之後,年輕的心靈被作品主人公熱愛祖國、忠誠共產主義理想深深打動。讓他特別感動的是捷克共產黨人伏契克的《絞刑架下的報告》,他覺得自己過去生活在一個自我封閉的小天地,而伏契克們是真正的利他主義者,在為一種崇高的理想而奮鬥。他從此投入了激情的政治運動,也因此喪失了獨立思考,在“文革”中還參加了“梁效”——江青操縱的北大清華寫作班子。對這段歷史,一介先生沒有像某“大師”那樣諱莫如深,在書中坦誠地作了交代,有真誠而深切的反思。

一介先生是上世紀80年代思想啟蒙的領袖人物之一,他的啟蒙不是激進的,而是如同其父親那樣,對人類文化有寬厚的胸懷,對中國文化充滿敬意。這正是他擔任院長的中國文化書院的溫和風格。之所以如此,乃是與湯氏家族的“家風”有關。一介先生畢竟是“後五四”一代,民國末年打下的思想底色,雖然一度被遮蔽,但最終還是會顯現出來,讓晚年的他回到少年本色。全書寫得最美的一段,是他對東廠胡同少年時光的回憶。抗戰復員之後,北大許多學術大師的孩子們,都在黎元洪的故居居住,他們躺在草地上數星星,在假山邊談文學,在傅斯年家裡聽古典音樂。用彤先生也經常與孩子們在一起,人文的種子不知不覺地播種於少年的心靈。一介先生特別提到了自己與鄧廣銘先生的女兒鄧可蘊之間保持終身的友情,那是一種最值得珍惜的“人類之愛”,超越了性別,超越了慾望,綻放出純粹的精神之美。



胡適(上圖)與湯用彤(下圖)

從祖父傳下來的《哀江南》,歷經父親和自己的吟誦,傳到了兒子和孫子兩代,似乎已經不再有原來的韻味。子孫們都移民域外,成為了美國人。他曾經希望子女博士畢業能夠學成歸國,但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絕:“我們不能回去,看看你幾十年在各種運動中,顛來倒去的,受了這麼多苦,我們回來幹什麼?”一介先生無言以對,一個中國文化世家竟然在母國斷了,對此老人感到無窮的惆悵,至死都引為缺憾。

用彤先生當年從哈佛學成歸國,立下大志:“肆力學問,以絕大魄力,用我國五千年之精神文明,創出一種極有勢力之新宗教或新學說,使中國之形式雖亡,而中國之精神、之靈魂永久長存宇宙。”三代知識人以愚公移山之毅力,歷經百年而壯志未酬,讀來不免令人感傷。是的,湯氏三代,都是“中國文化托命之人”,而今他們的未盡之業,傳到新的一代了,誰來繼承,又何以發揚?故人已逝,傳統已斷,中國文化會亡嗎?

閱畢全書,唯有一聲長嘆

刊於《財新周刊》2015年第7期。



湯一介(1927年2月16日-2014年9月9日)[2]出生於天津湖北省黃梅人。北京大學哲學教授國學大師。[2][3]

書籍[編輯]

魏晉玄學論稿》
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郭象魏晉玄學
《早期道教史》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釋
儒道釋與內在超越問題》
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中國文化》(英文版)

學術隨筆[編輯]

《在非有非無之間》台北:正中,1995
《湯一介學術文化隨筆》
《非實非虛集》
《昔不至今》
《郭象》
《當代學者自選文庫:湯一介卷》
《反本開新》
和而不同
儒學十論與外五篇》
《新軸心時代與中國文化的建構》
佛教中國文化
《生死》
《La Mort》(法文版、義大利文版)



來源:法制晚報
  "未名湖畔鳥飛何疾我雖遲慢誓將永隨--你的小黛"。今天上午,國學泰斗湯一介先生的追悼會在八寶山殯儀館舉行,夫人樂黛雲向一起走過60載的老伴深情告別。
  上午還有上千人趕來,送大師最後一程。
  夫人送別《安魂曲》替哀樂輓聯嘆“鳥飛何疾”
  遺體告別儀式在9點舉行,但是不到8點,已經有上千位市民前來悼念。還有一些學生、國學愛好者專門從西藏、四川飛到北京,只是為了向這位國學大師做最後的道別。不少市民帶著鮮花。
  “未名湖畔鳥飛何疾我雖遲慢誓將永隨——你的小黛”樂黛雲的黃白菊花花圈被擺放在遺像的正下方。
  輓聯上,樂黛雲寫​​下了“你的小黛”,紀念深愛的丈夫。“他們是北大最令人羨慕的一對。”工作人員感慨,湯先生生前,老兩口相濡以沫,經常在未名湖畔散步,被稱為未名湖畔的“兩隻小鳥”。
  9點15分,殯儀館外廣場前來參加遺體告別的市民已有上千人,工作人員引領市民向湯先生告別。湯一介躺在鮮花翠柏之中,面帶微笑的照片懸掛在大廳內,大廳內響起莫扎特最後的作品《安魂曲》。
  湯一介先生的學生、北大哲學系主任王博介紹,這是先生生前很喜歡的樂曲,所以家屬與學生選擇了這首曲子代替哀樂。
  儀式最後,樂黛雲向湯先生遺體送去最後的凝視。......

《亦俠亦狂一書生:夏志清先生紀念集》文學的前途。雞窗集。林以亮。從夏志清到余英時(台灣)。湯一介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

作者: 湯一介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24-8
頁數: 328
定價: CNY118.0
裝幀: 精裝
叢書: 博雅英華
ISBN: 9787301352274

內容簡介  · · · · ·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是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國學大師、哲學史家、哲學教育家湯一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道教是土生土長的中國本土宗教,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縱觀中國歷史,道家對傳統中國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風俗習慣、科學技術、哲學思想、醫藥衛生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魏晉南北朝是道教發展的重要時期,是道教逐漸走向成熟、定型的時期。近代以來形形色色的新思潮,基本上都有反宗教的傾向,因此,學界對中國傳統宗教的研究,長期呈現嚴重忽視的傾向,尤其是對道教,更普遍地視之為迷信。《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糾正了時代的無知,將道教提升到學術層面來探討,為重建道教的思想體系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主要對道教的創立與早期發展、最基本的教義、主要的經典與代表人物的思想作了深入的研究,提示出道教不同於其他宗教的特徵。這對於我們理解自身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思維方式,大有裨益。
目錄  · · · · · ·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 1
一 道教的產生是適應了東漢末期中國本民族(主要是漢族)的社會、政治、經濟、道德以及人們的心理的需要 / 2
二 道教發展成一種完整意義的有重大影響的宗教的過程表明了一種完整意義上的宗教團體發展的一般規律 / 7
三 道教哲學作為一種宗教哲學有著它顯明的特點,其特點只能在和其他宗教的對比中加以揭示 / 11
第二章 《太平經》——道教產生的思想準備 / 15
一 《太平經》的成書問題 / 15
二 論《太平經》中的“氣”與“道” / 35
三 關於《太平經》若干問題的討論 / 54
第三章 道教的產生 / 61
第四章 《老子想爾注》與《老子河上公注》 / 75
一 《老子想爾注》 / 76
二 《老子河上公注》 / 93
第五章 三國西晉時期對道教的限制 / 105
第六章 道教在東晉南北朝的發展 / 113
一 整頓和建立道教的教會組織 / 114
二 為道教建立和完善其宗教教義的理論體系 / 117
三 編纂道教經典 / 123
四 制定和完善教規教儀 / 125
五 編造神仙譜系和傳授歷史 / 129
第七章 為道教建立理論體系的思想家葛洪 / 133
一 生平與著作 / 133
二 為道教建立理論體系 / 137
三 《抱樸子內外篇》所反映道教“治身”與“治國”並重的特點 / 158
四 在醫藥學和化學上的貢獻 / 166
第八章 為道教建立比較完備的教規教儀的思想家寇謙之 / 171
一 生平與著作考證 / 171
二 對道教的改革 / 181
三 為道教建立教規教儀 / 196
第九章 為道教首創經典目錄的思想家陸修靜 / 205
一 對道教的經典進行分類、整理,編出《三洞經書目錄》 / 207
二 為整頓道教組織建立教規教儀 / 212
三 提出建立獨立的道教組織形式 / 223
第十章 為道教創立神仙譜系和傳授歷史的思想家陶弘景 / 227
一 生平與著作 / 227
二 對早期道教神仙學說的總結和改造 / 231
三 為道教建立神仙譜系和傳授歷史 / 238
第十一章 佛道之爭(一) / 243
      ——關於老子化胡問題的爭論
第十二章 佛道之爭(二) / 255
      ——關於生死、形神問題的爭論
一 佛教道教在生死問題上的分歧 / 256
二 道教的“神”“形”同質論 / 264
三 佛教的“神”“形”二本論 / 273
第十三章 “承負”說與“輪回”說 / 279
第十四章 “出世”和“入世” / 291
附 錄 / 303
後 記 / 327


孫康宜的這篇
快人夏志清 2013.12.30

她還貢獻兩張照片,其一:




《亦俠亦狂一書生:夏志清先生紀念集》

  本書收錄三十三篇文章,作者群包括有漢學界菁英、文壇名家、紐約文友。他們筆下的親身見聞,為夏志清先生晚年的生活留下鮮活見證。加上生平事略、照片身影,中英文著作一覽,除了紀念意義之外,也具有史料價值。

  他從西方人文主義傳統出發,重新評估中國小說,對漢學界貢獻卓著。他治學一絲不苟,論述鞭辟入裡,勇於說真話。他識才愛才,提攜後進,為人人所樂道。



目錄
夏志清先生身影
夏志清先生傳略
序言 「我已經永垂不朽!」 王德威

一介布衣 劉紹銘
文學因緣 白先勇
痛悼夏公 王鼎鈞
中國現代小說的史與學 王德威
追懷夏志清 鄭培凱
抖抖擻擻過日子 李渝
《金縷曲》藉申悼念之情 葉嘉瑩
快人夏志清 孫康宜
夏志清的遺產 王斑
行雲流水數十年 叢甦
悼念夏志清教授 歐陽子
Colorful and Contentious 的夏志清教授 施叔青
我所認識的夏志清 趙淑俠
那一夕我們哈哈笑 趙淑敏
追憶故友夏志清 董鼎山
只此一家夏志清 宣樹錚
言猶在耳,哲人其萎 趙俊邁
縱論文學的史筆 姚嘉為
夏志清教授的悲憫情結 張鳳
夏教授的歡顏再也看不到了 周勻之
性情中人–夏志清 王渝
清澈的眼光 章緣
瑣憶夏公 宋偉杰,王曉珏
緬懷夏志清先生 鄭達
初次見面就是最後見面 朴宰雨
錦繡般的一生 符立中
與夏志清老師之緣 王克難
金沙隨風而逝 顧月華
至誠可愛的夏志清先生 湯振海
夏志清大師的題字 呂紅
文學史家一伯樂 潘郁琦
憶夏公志清 梅振才
附錄(一) 追思會現場側記 李秀臻
附錄(二) 夏志清著作目錄 王洞
編後記 亦俠亦狂一書生 姚嘉為



文學因緣—感念夏志清先生
白先勇
我因文學而結識的朋友不少,但我與夏志清先生的一段文學因緣,卻特殊而又悠久,前後算算竟有半個多世紀了。我在臺大唸書的時期,便從業師夏濟安先生主編的「文學雜誌」上讀到夏志清先生的文章。尤其是他那篇論張愛玲小說《秧歌》的力作,對當時臺灣文學界有振聾啟聵的作用,兩位夏先生可以說都是我們那個世代的文學啟蒙老師。
一九六三年我到美國唸書,暑假到紐約,遂有機會去拜訪夏志清先生,同行的有同班同學歐陽子、陳若曦等人。因為我們都是夏先生兄長濟安先生的學生,同時又是一群對文學特別愛好、開始從事創作的青年,我們在臺大創辦的《現代文學》雜誌,夏先生亦是知曉的,所以他對我們特別親切,份外熱心,那天他領了我們一夥去赫遜河(Hudson River)坐遊船,那是個初夏的晴天,赫遜河上涼風習習,紐約風光,歷歷在目,夏先生那天的興致特別高,笑話一直沒有停過,熱鬧非凡,五十年前那幅情景,迄今栩栩如生。有夏先生在,人生沒有冷場的時候,生命不會寂寞,他身上散發出來的一股強烈的光與熱,照亮自己,溫暖別人。
六三年夏天,我在哥倫比亞大學上暑期班,選了一門瑪莎.弗莉(Martha Foley)開的「小說創作」,弗莉是《美國短篇小說年度選》的資深編輯,這本年度選集,頗具權威,課上弗莉還請了一些名作家如尤朵拉.韋娣(Eudora Welty)來現身說法。課餘,我便到哥大Kent Hall夏先生的辦公室去找他聊天。那時年輕不懂事,在夏先生面前高談闊論,夸夸其言自己的文學抱負,《現代文學》如何如何,說的興起,竟完全不顧自身的淺薄無知,夏先生總是耐心的聽著,還不時說幾句鼓勵的話。夏先生那時心中不知怎麼想,大概會覺得我天真幼稚,不以為忤。夏先生本人從不講究虛套,快人快語,是個百分之百的「真人」,因此我在他面前,也沒有甚麼顧忌,說的都是心裏話。打從頭起,我與夏先生之間,便建立了一份亦師亦友,忘年之交的關係,這份情誼,一直維持了半個世紀,彌足珍惜,令人懷念。
後來我回到愛荷華大學唸書,畢業後到加州大學教書,這段期間,我開始撰寫《臺北人》與《紐約客》系列的短篇小說,同時也開始與夏先生通信往來,幾乎我每寫完一篇小說登在《現代文學》上後,總會在信上與他討論一番。夏先生私下與人相處,非常隨和,愛開玩笑,有時候興奮起來,竟會「口不擇言」,但他治學嚴謹卻是出了名的,他寫信的態度口氣,與他平時談吐亦大不相同,真誠嚴肅,一本正經,從他的書信看得出來,其實夏先生是個心思縝密,洞燭世情的人,而他又極能寬厚待人,對人對生命,他都持有一份哀憐之心。試看他與張愛玲的書信往來,夏先生愛其才,而又憫其坎坷一生,對她份外體貼入微。他們之間的信件,真情畢露,頗為動人。
我有幸也與夏先生保持一段相當長的書信往返,他對我在創作上的鼓勵是大的。夏先生對已成名的作家,評判標準相當嚴苛,他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對魯迅、巴金等人絲毫不假辭色,可是他對剛起步的青年作家卻小心翼翼,很少說重話,以免打擊他們的信心。那段期間我與夏先生在文學創作上,互相交流,是我們兩人交往最愉快的時光,每次收到他那一封封字體小而密的信,總是一陣喜悅,閱讀再三。我的小說,他看得非常仔細,而且常常有我意料不到的看法。《紐約客》系列他比較喜歡〈謫仙記〉,他認為結尾那一段李彤自殺,消息傳來,她那些朋友們的反應,壓抑的悲哀,寫得節制而達到應有的效果。後來他把〈謫仙記〉收入他編的那本《二十世紀中國短篇小說選》,英文是我自己譯的,經過夏先生精心潤飾,其中也選了張愛玲的〈金鎖記〉,這本選集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當時有不少美國大學當作教科書。
我們在討論《臺北人》小說系列時,我受益最多,關於〈遊園驚夢〉他說我熟悉官宦生活,所以寫得地道。他又說我在〈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裏,我對老人賦予罕有的同情。一般論者都認為這只是一篇寫同性戀者的故事,夏先生卻看出這篇小說的主旨其實是在寫年華老去的亙古哀愁。至於對《臺北人》整體的評價,他說《臺北人》可以說是部民國史,民國的重大事件:武昌起義、五四運動、抗日戰爭、國共內戰,都寫到小說中去了。
一九六九年夏先生寫了一篇一萬多字的長文〈白先勇論(上)〉評論我的小說,這篇文章發表在《現代文學》十二月第三十九期上。那時我只寫了二十五篇短篇小說,《臺北人》系列才完成七篇。夏先生這篇論文,對我的小說評價在當時起了很大的肯定作用。文中有些溢美之辭:「白先勇是當代短篇小說家中少見的奇才。」「在藝術成就上可和白先勇後期小說相比或超越他的,從魯迅到張愛玲也不過五、六人。」「尤其從〈永遠的尹雪艷〉到〈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那七篇總名《臺北人》的小說,篇篇結構精緻,文字洗練,人物生動,觀察深入,奠定了白先勇今日眾口交譽的地位。」這篇「上論」其實只論到早期幾篇小說。他認為早期寫得最好的一篇是〈玉卿嫂〉,他詳細深入的分析了這一篇小說,他引用愛神維納斯Venus與美少年阿宕尼斯Adonis的悲劇神話,來比喻玉卿嫂與慶生之間一段冤孽式的愛情故事,觀點頗具創意。
〈白先勇論(上)〉最後夏先生如此預告:「我對〈芝加哥之死〉要說的話很多,留在本文第三節同別的後期小說一併討論。」。但夏先生始終沒有寫出下篇,可能他想等我的《臺北人》系列寫完後,再論。可是《臺北人》一直到一九七一年才寫完,接著歐陽子分析《臺北人》一系列的文章陸續登出,並結集為《王謝堂前的燕子》,夏先生有一次跟我通信提到《臺北人》已有人精心論析,他認為他自己不必再寫了。後來《寂寞的十七歲》出版時,夏先生把〈白先勇論(上)〉改為〈白先勇的早期小說〉當作序言。
夏先生在我教書生涯上,亦幫了大忙。一九六五年我從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拿到藝術碩士學位。這種學位以創作為主,止於碩士。當時我的選擇有兩個:我可以繼續攻讀博士,循著一般當教授的途徑,在美國唸文學博士起碼要花四、五年的功夫,我那時急著要寫自己的小說,不願意花那麼大的工夫去苦讀研究別人的作品,而且好像寫小說的人,很少有唸博士學位的。另一個選擇就是找份工作,一面寫作。正好加州大學聖芭芭拉校區東方語文系有一個講師空缺,教授中國語文,我去申請得以錄取,夏先生的推薦函有很大的影響,以夏先生在美國漢學界的地位,他的推薦當然有一定的份量。後來,在我長期的教書生涯中,每逢升等的關鍵時刻,夏先生都會大力推薦,呵護備至。因為我沒有博士學位,在美國大學升等,十分不容易,我很幸運憑著創作及教學,一直升到正教授退休,夏先生一封封強而有力的推薦信,的確幫我渡過不少難關。其實夏先生提攜後輩,不惜餘力。他的弟子門生,對他都常懷感念。夏先生雖然飽受西洋文化的洗禮,事實上他為人處世,還是地地道道中國人的那一套:重人情、講義氣、熱心腸、好助人。夏先生自哥大退休,接班人選中了青年學者王德威,他賞識王德威的才學,也喜歡他的性格,大力栽培,愛護有加,兩人情同父子,夏先生晚年,王德威對夏先生的照顧亦是無微不至的。
雖然我長年在美國西岸加州大學教書,但我也有機會常到東岸,尤其是紐約,探望親友、開會演講。每次到紐約,我一定會去拜訪夏先生。夏先生好客,我去了,他總會約好住在紐約我的老同學、老朋友:叢甦、莊信正等人一同到他喜歡的幾家中國飯館去共進晚餐。我記得有一次還到紐約中國城的四五六,吃江浙菜,那家紅燒大烏參特別有名。叢甦與莊信正是我的學長,也是夏濟安先生的弟子,與夏志清先生及夏太太王洞女士數十年相交,是他們伉儷最親近的朋友。我們幾個人一同聚餐,談笑無拘,是最快樂的時光。
一九七四年,亞洲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在東岸波士頓開年會,中國文學方面夏先生主持了一節研討會,他邀我參加,我宣讀的論文是:流浪的中國人—臺灣小說中的流放主題(The Wandering Chinese—the Theme of Exile in Taiwan Fiction)。平時我很少參加AAS的年會,年會的目的雖然說是為了學術界互相切磋,但很多時候是為了覓職,互攀關係。但那次因為是夏先生當主持人,而且許多朋友都參加了,我記得有李歐梵、劉紹銘、楊牧、於梨華、鍾玲、陳幼石等人。熱鬧非凡。那次夏先生特別高興。
一九八二年,我的小說《遊園驚夢》改編成舞臺劇,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公演十場,轟動一時。紐約大學中國同學會邀請我與女主角盧燕到紐約大學去放映《遊》劇錄影帶,並舉行座談會,夏先生與叢甦都被邀請參加座談。夏先生對盧燕的演技十分激賞,他說我寫《遊園驚夢》是Stubbornly Chinese。那時李安正在紐約大學唸電影,他也來參加座談會。會後還邀請我們觀賞他的學生畢業短片。沒想到後來他變成了國際大導演,是臺灣之光。
一九九三年,夏先生七十歲退休,王德威精心策劃,在哥倫比亞大學開了一個研討會,將夏先生的弟子都召喚回來,替夏先生祝壽。有的宣讀論文,有的自述跟夏先生的交往關係,其間還有夏先生的同事、老友,我也應邀參加。那是一個溫馨而有趣的場合,夏先生的同事門生一一上臺,講述了夏先生許多趣事、糗事,臺下笑聲不斷。但大家的結論都推崇夏先生在西方漢學界,尤其是中國小說史述方面的鉅大貢獻,大家一致稱讚。他的兩本英文著作《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古典小說》是研究中國小說的兩座里程碑,在西方學術界,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夏先生在哥大教書數十年,作育一大群洋弟子,散佈在美國各大學教授中國文學,夏氏門生影響頗大。
夏先生八十歲生日時,我寫了一篇長文〈經典之作—推介夏志清教授的《中國古典小說》〉,為夏先生祝壽,評介他那本經典論著,後來登在聯合報上。說來《中國古典小說》這本書與我也很有一段因緣。夏先生對我們創辦的《現代文學》一向大力支持,常常賜稿,他在這本雜誌上發表過不少文章,而且都是極有份量的論文,遠在一九六五年第二十六期上,首次刊出夏先生的〈《水滸傳》再評價〉,這篇論文是他《中國古典小說》中〈水滸傳〉那一章的前身,由何欣先生翻譯,接著《現文》第二十七期又刊出夏先生的〈《紅樓夢》裏的愛與憐憫〉,這篇論文後來擴大成為他書中論《紅樓夢》的那一章。那時我已知道夏先生在計劃寫《中國古典小說》這本書,付印前,我請他將樣稿先寄給我閱讀,因此,我可能是最早看到這本書的讀者之一,我希望將此書各章盡快請人譯成中文在《現代文學》登出。我記得那大概是一九六八年的初春,接到夏先生寄來厚厚一叠樣稿,我花了幾天工夫,不分晝夜,一口氣把這本鉅著看完了。看文學評論著作,很少讓我感到那樣興奮過,《中國古典小說》這本書的確引導我對書中論到的六部經典小說,有了新的看法。
除了〈三國演義〉那一章是請莊信正譯出刊在《現文》第三十八期(一九六九)外,其餘各章仍由何欣翻譯,刊登《現文》的有:〈導論〉、〈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本來何先生把〈金瓶梅〉、〈儒林外史〉也譯出來了,但是當時《現文》財源枯竭,暫時停刊,所以〈金瓶〉、〈儒林〉這兩章中譯始終未能登出。那時我自己創辦「晨鐘出版社」,有心將夏先生這本書的中譯本在臺灣出版,並徵得了夏先生的同意,但因為夏先生出書謹慎,出版中譯本須自己校對,仔細修改。這一拖下來,便是數年,直到「晨鐘」停業,這本書仍未能付梓。這是一直耿耿於懷的一件事。一九八八年《中國古典小說》中譯本終於問世,不過是在中國大陸出版的。這本著作本身就是一本經典,曾引導西方學界對中國古典小說研究走向新的途徑,新的看法。在《現文》上登載的幾章中譯,對臺灣學界,亦產生深刻的影響。
夏先生退休不久,患了心律不整的病症,但他非常注重保養身體,所以這些年健康精神都還很不錯,直到三年多前,夏先生因病住院,那次病情來勢洶洶,夏先生在醫院住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全靠夏太太全心全力照顧呵護,才得轉危為安。其間我常與夏太太通電話,用電郵聯絡,知道夏先生病情凶險,也暗暗替他著急,為他祈禱誦經。後來知道他康復出院了,大家才鬆了一口氣。那段日子夏太太真是辛苦,每天探病,一個人長途跋涉,了不得的堅強。
前年秋天十一月間我因出版父親的傳記《父親與民國》,紐約世界日報及華文作家協會,邀我到紐約演講,同時蘇州崑劇院也應邀到紐約演出青春版《牡丹亭》的精華折子。我在法拉盛演講,聽眾有六七百人,夏先生與夏太太也去參加,我一講就講了三個鐘頭,因為父親一生與民國歷史都是講不完的故事。夏先生坐在前排,竟撐住了,還聽得很入神。青春版《牡丹亭》折子戲在Hunter College 的戲院上演,我請了一批朋友去看:叢甦、莊信正夫婦、李渝,當然還有夏先生、夏太太。那天的戲男女主角俞玖林、沈豐英演得特別賣力,尤其是俞玖林的〈拾畫〉分外出彩,半個鐘頭的獨角戲揮灑自如,夏先生坐在我身旁興奮得指著臺上叫了起來:那個男的怎麼演得那麼好!
看完戲第二天,夏先生、夏太太請我吃飯,莊信正兩夫婦也參加了,還有夏先生的妹妹。我們在附近一家有名的法國餐館吃龍蝦大餐,那次夏先生的精神氣色都特別好,一點不像生過重病的樣子,那天晚上,又跟我們從前聚餐一樣,大家說得高興,吃得開心。夏先生對人生那份樂觀的熱情,是有感染性的,跟他在一起,冬天也不會覺得寒冷。
夏先生病後已不便於行,需坐輪椅,那晚吃完飯,夏太太用輪椅推著夏先生回家,我看見夏太太努力地推著輪椅過馬路,在秋風瑟瑟中兩老互相扶持,相依為命,我心中不禁一陣憫然,深深被他們感動。
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夏先生過世,噩耗傳來臺北,雖然我已聽說夏先生又因病住院,但是還是抵擋不住突來的傷痛,掉下淚來。我打電話到紐約給夏太太,她說夏先生走得很平靜,前一天二十八號還吃了我叫Harry & David送過去的皇家梨Royal Pears。近年來我不在美國過聖誕,不過總會預先訂好皇家梨聖誕節送給夏先生,那是他最愛吃的水果。
(原《香港明報月刊》二○一四年三月號)


作者簡介
白先勇 
台大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碩士。曾任教於加州大學聖芭芭拉校區。大學時代與陳若曦、歐陽子、王文興等創辦《現代文學》。著有《寂寞的十七歲》、《台北人》、《孽子》、《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紐約客》、《父親與民國》、《止痛療傷》等。《台北人》獲選為台灣文學經典,香港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2003年台灣國家文藝獎文學類得主。



本書特色

  ★王德威先生專文推薦。
  ★集合33位北美華文作家撰文紀念夏志清先生逝世週年。
  ★附上生平事略、照片身影,中英文著作一覽,具有史料價值。

名人推薦

  他是個心思縝密,洞燭世情的人,而他又極能寬厚待人,對人對生命,他都持有一份哀憐之心。--- 白先勇

  一般作家跟他見面、跟他通信都不難,一般集會他有請必到。到了學術圈外,不能談學問。於是夏公說笑話,在談笑間掌握全局,成為中心而又和悅可親。---王鼎鈞

  治學上的「傲慢與偏見」讓他成就一家之言,而日常生活上的出言無狀卻又機鋒處處,讓他活脫像是《世說新語》裏跳出來的人物。--- 王德威

  一個名副其實的「快人」。反應快、思路快、心直口快。在任何場合中,他像個導演,嘴裏說真話,心裏無所隱藏。--- 孫康宜

  跟他聊天充滿了自由聯想的挑戰,要學會讓思緒在雲端翱翔,還得博聞強記,廣涉中外文學的知識與典故,才能舉一反三。--- 鄭培凱

  他愛書、愛才、愛寫作、愛學問、愛朋友、愛女人、愛談笑、愛美食、愛生命。--- 叢甦


亦俠亦狂一書生:夏志清先生紀念集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