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往年紀事 (俄羅斯)拉夫連季
本書是古羅斯國流傳下來的第一部編年史,是以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東歐平原各族人民的一份重要文化遺產。本書基本上按照年代順序編寫,著重講述了9世紀中葉至12世紀初的東斯拉夫人和古羅斯國家的歷史。從中我們可以看到9世紀前後東斯拉夫人個部落在東歐平原上定居和分佈的情況、社會生產和風俗習慣,以及斯拉夫人之間及其與非斯拉夫人之間的關係;書中著重記述了古羅斯國是如何產生的,古羅斯建國後在國內外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羅斯人個貸王公為建立統一國家所作出的努力和實行的政策;古羅斯國與鄰近國家,特別是拜占庭、波蘭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繫;與草原遊牧民族的交往和衝突;書中還敘述了古羅斯皈依東正教的經過和基督教在俄國的傳播與發展,等等;這是一部研究9世紀至12世紀初古羅斯國家歷史、東歐國際關係史和俄國東正教的珍貴資料。
風俗習慣,以及斯拉夫人之間及其與非斯拉夫人之間的關系;書中著重記述了古羅斯國是如何產生的,古羅斯建國後在國內外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羅斯人個貸王公為建立統一國家所作出的努力和實行的政策;古羅斯國與鄰近國家,特別是拜佔庭、波蘭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系;與草原游牧民族的交往和沖突;書中還敘述了古羅斯皈依東正教的經過和基督教在俄國的傳播與發展,等等;這是一部研究9世紀至12世紀初古羅斯國家歷史、東歐國際關系史和俄國東正教的珍貴資料。
《往年紀事》提及的羅斯王公世系表
一、羅斯國家的起源
二、羅斯人與希臘人條約(一)
三、伊戈爾執政時期
四、羅斯人與希臘人條約(二)
五、奧爾加攝政時期
六、斯維亞托斯拉夫統治時期
七、斯維亞托斯拉夫諸子內訌
八、弗拉季米爾開始執政
九、羅斯國皈依基督教
十、弗拉季米爾諸子內訌
十一、雅羅斯拉夫統治時期
十二、雅羅斯拉夫諸子依次執政時期
1 伊茲亞斯拉夫執政時期
2 斯維亞托斯拉夫執政時期
3 弗謝沃洛德執政時期
十三、王權的衰落和內憂外患(一)
十四、摩諾馬赫的訓誡書
十五、摩諾馬赫致奧列格的信
十六、摩諾馬赫的祈禱文
十七、王權的衰落和內憂外患(二)
十八、根據《伊帕季編年史》增補的續篇
十九、弗拉季米爾摩諾馬赫開始執政
注釋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譯者後記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 畫語錄:王季遷教你看懂書畫》《南畫的形成:中國文人畫東傳日本初期研究》:收藏家王季遷遺產紛爭未決
本書對1799年以前傳入日本的中國繪畫進行了初步的調查,從文人畫在中國的發展和在日本的接受與轉化,探討日本南畫的形成。書中把南畫的最初階段界定在1661年至1799年之間,在這一百多年中,很多新的中國藝術元素傳入日本,日本藝術家以獨特的立場進行拒絕和選取,巧妙轉化成日本的表現樣式,最終形成典型的南畫,從而融入了日本的文化范疇。中國文人畫以中斷、零碎的樣態呈現於日本,不僅影響了日本的收藏、對中國作品的品評與水墨畫后來的發展,還形塑了日本對中國文人畫之歷史與形式的獨特觀點。在探究南畫形成的同時,我們也有必要重新評估中國文人畫的內部發展。
徐小虎(Joan Stanley-Baker)生於南京,具有中德雙重血統,小學和初中學業分別完成於羅馬、重慶和上海。大學就讀於美國班寧頓學院,之后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鑽研中國藝術史,五十歲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學習,獲博士學位。1967—1971年,徐小虎以筆名Jennifer S. Byrd 每周為《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撰寫藝術評論專欄。1975年擔任加拿大維多利亞美術館首任東方藝術部部長,負責督導該館收藏日本文物為主的亞洲典藏,以及展覽的全盤空間設計,並進行中、日兩國的藏品研究。1987—1990年,她任教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藝術系,講授中國與日本藝術史課程,榮任「Fellow of Trinity College」。2006年退休至今,徐小虎教授仍在開設書畫專題討論課程,持續深入研究、發掘、演講,以巨大的學術熱情呼吁一部完整的「中國繪畫真跡史」。主要著作有《被遺忘的真跡:吳鎮書畫重鑒》《畫語錄:聽王季遷談中國書畫中的筆墨》《南畫的形成》《日本美術史》(即出)。
****
徐小虎《 畫語錄:王季遷教你看懂書畫》(C. C. Wang Reflects on Painting), 台北:典藏2013
*****
A Family Battles Over a Disappearing Trove of Chinese Paintings
By GRAHAM BOWLEY October 17, 2014
旅美收藏家王季遷去世十年,遺產紛爭未決
GRAHAM BOWLEY 2014年10月17日
GRAHAM BOWLEY 2014年10月17日
宗遺產爭奪案,已成為紐約持續時間最久的這類案件之一。
十多年來,王己千(CC Wang)的家人一直在爭奪一批世界一流的中國古畫和捲軸。王己千是一名收藏家,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間陳列室。
- 查看大圖11世紀的《朝元仙仗圖》局部。這幅捲軸目前下落不明。
現在,宿怨進一步升級。王己千2003年過世,享年96歲,此後他的兩名子女一直在曼哈頓的遺囑檢驗法院(Surrogate's Court)爭奪遺產。過去一個月中,這兩名子女分別在州級法院和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對方存在劫掠和欺詐行為。
但是,在家庭紛爭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令中國藝術領域的專家感到失望。一直以來,王己千藏品都是這些專家仰慕的對象。
法庭文件顯示,王己千遺產的價值超過6000萬美元(約合3.7億元人民幣)。然而,已有數十件,或許是數百件作品不知所踪,其中一幅11世紀的捲軸《朝元仙仗圖》,在中國被視為國寶。
“這事令人心碎,它就發生在這座城裡,”曾為蘇富比(Sotheby's)和佳士得(Christie's)工作的中國藝術類專家勞拉·B·惠特曼(Laura B. Whitman)說。王己千在世的時候,她會到他在紐約的公寓拜訪,觀看他的藏品。
誰理應擁有這批藏品?而這麼多藏品失踪究竟又是誰的錯?這些問題王家人已經爭執了十多年。
這宗案子已經變得如此復雜,費用如此高昂,以至於遺囑檢驗法院已暫停討論繼承問題,直到託管機構可以提供最初藏品的可靠清單,以便看看是否足夠支付律師費和欠其他債權人的債務。
目前,可以確定的事情寥寥無幾,其中之一是:王己千在收藏歷史名作上很有眼力。自他過世後,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蓬勃發展,這些作品增值了很多倍。
1907年,王己千在中國蘇州附近出生。1949年,中國政局動盪期間,他移居美國,最終到曼哈頓定居,並在那裡教學、為蘇富比提供諮詢服務,以及買賣房地產和藝術品。紐約的中國藝術市場當時規模較小,而他成為了這個市場的領軍者,而他本人也是一位頗有建樹的藝術家。20世紀90年代末,大都會博物館從他的收藏中購買了大約60件作品,並以他名字為一間陳列室命名。
大都會從他那裡購得的作品之一,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立軸《溪岸圖》,據稱為10世紀的畫家董源所作。不過,它後來引起了爭議,被一些學者宣稱是20世紀的偽作。
大都會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Maxwell K. Hearn)表示,王己千的大部分重要收藏都是他一早購入的,當時中國藝術品市場尚未成形。
“這些作品一直都很重要,而他把它們視為藝術靈感的來源,”何慕文說。“現在,它們的價值已經變得非常高,因為人們開始認識到它們的文化意義,並認為他的收藏是對作品的一種認可。”
臨終前,王己千把藏品中的一部分留給女兒王嫻歌(Yien-Koo Wang King),另一部分則留給兒子王守昆(Shou-Kung Wang)。王嫻歌現年79歲,王守昆85歲,兩人均曾在不同時間段與父親關係親密,並擔任他的商業代理人。
但兩人為遺產,特別是兩份遺囑的真偽起了紛爭。其中一份立於2000年,指定王嫻歌為遺囑執行人;另一份則是在王己千過世前不久定立的,指定王守昆及其子王義強(Andrew Wang)為遺囑執行人,並剝奪了王嫻歌的繼承權。
在這場紛爭中,對於王己千身後留下的藏品中究竟有多少中國古畫,各方估計的數目存在很大的出入,從240至438幅不等。
加起來,自2003年以來,雙方一共交出了120多幅作品,供遺產託管機構出售。不過,他們還互相指責對方在美國、中國或其他地方藏匿了更多價值極高的畫作,規模遠超這一數字。
根據美國國稅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掌握的一份清單,它要徵收逾2000萬美元的遺產稅。這張清單列出了王己千過世時的畫作、房地產和其他類型的財產,不過這筆稅涉及的一些畫作現在很可能已經失踪。
遺產稅和律師費,遠遠超出了遺產託管機構持有並存放在新澤西州一間倉庫裡的為數不多的剩餘藏品的價值。因此,遺囑檢驗法院決定該案不值得繼續審理,除非所涉財產進行了恰當清點。
雙方新近採取的法律行動,目的是打破這種僵局。王嫻歌和她的丈夫肯尼斯(Kenneth)上月聯名向駐曼哈頓的聯邦法院提起訴訟,稱王守昆及其子合謀偽造藝術品銷售記錄,從而劫掠遺產,並且謊報藏品下落。
王嫻歌在訴狀中稱,王守昆現年53歲的兒子王義強偽造買家地址,有一次甚至把價值140萬美元的藝術品運到他在上海的家中。王義強和遺囑檢驗法院的公共管理者共同對這筆遺產負有託管責任。
訴狀中還指責王守昆和王義強對13世紀畫家馬遠所作的《山水冊》的下落說法不一。十年前,王守昆告訴法院,這幅畫是父親給他的,屬於他的財產。
不過,王嫻歌的律師拿出了2011年在中國播放的一段電視採訪,其中顯示,有藏家說,在王己千過世後,自己從王家人手中買到了這幅畫。律師表示,這幅畫的價格逾550萬美元。
近期在庭上被問及此事時,王義強解釋,實際上是祖父在過世之前不久出售了這幅畫,但王守昆當年在作證的時候,認為自己仍然擁有這幅畫,因為王義強和王己千沒有把此畫已經出售的事情告訴他。
皇后區凱撒劉瑛律師樓(Liu & Shields)的卡羅琳·希爾茲(Carolyn Shields)是王守昆和王義強的律師團隊成員,她否認了王嫻歌的指控。
上週,王守昆父子這邊也向位於曼哈頓的州級最高法院提起訴訟,聲稱王嫻歌夫婦把作品藏匿在紐約一間倉庫中,並把它們的所有權轉移給外國企業或予以出售,通過這種方式轉移了資產。
雙方沒有異議的事情寥寥無幾,其中一件是:最重要的藏品之一、絹本墨筆捲軸《朝元仙仗圖》不知所踪。
這幅圖很可能是一幅壁畫稿本,以繁複的細節描繪了一群道教神仙。專家表示,它是北宋早期的道教題材作品,頗為罕見。
“它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洛杉磯城市藝術博物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的中國藝術類策展人斯蒂芬·利特爾(Stephen Little)說。
該畫為武宗元所繪,專家估計它的價值數以千萬美元計。
2005年,雙方把《朝元仙仗圖》放入上海一家銀行的保險箱。這個箱子只能在雙方均在場的情況下才能再次打開。
聽說有人在銀行外面看到了《朝元仙仗圖》後,王嫻歌要求王義強和她一同前去打開保險箱進行核實。然而,根據她的說法,王義強對中國法院的判令置之不理,拒絕到場。
王嫻歌說,2009年保險箱打開時,結果令人失望。珍貴的原作不見了,箱內只有一個褪了色的廉價捲軸印刷品。曼哈頓律師薩姆·P·伊斯雷爾(Sam P. Israel)稱,她向上海警方報告了這起盜竊案,但警方說這是家務事,拒絕進行調查。王守昆和王義強則稱,沒有人告訴他們箱子將會被打開,暗示王嫻歌以某種方式偷走了捲軸。
五年後的今天,它仍然下落不明。
“這樣的畫作流落在外,沒人看,沒人愛惜,沒人欣賞,真是一想到就難過,”惠特曼說。
翻譯:土土
It has evolved into one of New York’s longest-running fights over an estate.
For more than a decade, the family of C. C. Wang, a collector whose name graces a gallery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has been battling over a trove of classical Chinese paintings and scrolls that has been described as among the finest in the world.
- 查看大图A detail of the missing 11th-century “Procession of the Taoist Immortals.”
Now, the feud has escalated. In the past month, two of Mr. Wang’s children, who have been fighting in Surrogate’s Court in Manhattan since his death in 2003at 96, filed lawsuits in state and federal courts accusing each other of looting and deceit.
But beyond the family strife, a broader issue is dismaying Chinese-art experts for whom the Wang collection has long been a source of wonder.
Dozens, perhaps hundreds, of works from an estate once valued in court papers at more than $60 million have gone missing, including an 11th-century scroll, “The Procession of Taoist Immortals,” that is viewed in China as a national treasure.
“This is heartbreaking, and it is happening right here in the city,” said Laura B. Whitman, a specialist in Chinese art formerly with Sotheby’s and Christie’s, who used to visit Mr. Wang at his apartment in New York to view his collection.
Divining who rightfully owns these works, and who is to blame for the disappearance of so many of them, has consumed the family for more than a decade.
The case has become so complex, and so expensive, that the Surrogate’s Court has suspended discussing matters of inheritance until it can come up with a reliable inventory of what was initially in the collection to see if the estate will be able to pay lawyers and other creditors.
Among the few certainties at this point is that Mr. Wang demonstrated the ability to acquire objects of historical importance, objects that since his death have increased many times in value as the Chinese art market has boomed.
Born near Suzhou, China, in 1907, he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China’s political upheavals in 1949, settling in Manhattan, where he built a career teaching, consulting at Sotheby’s, and dealing in real estate and in art. He became the dean of the rarefied market for Chinese art in New York and was an accomplished artist in his own right. By the end of the 1990s, the Met had bought some 60 works that were once part of his collection and named a gallery in his honor.
Among the Met acquisitions was a colossal hanging scroll titled “Riverbank,” attributed to the 10th-century painter Dong Yuan, but which attracted its own controversy after some scholars declared it a 20th-century forgery.
Maxwell K. Hearn, chairman of the Met’s Asian art department, said Mr. Wang acquired much of his important collection early on, when the market for Chinese art didn’t exist.
“He saw their continued relevance as sources of artistic inspiration,” Mr. Hearn said. “Now, they have become enormously valuable, because people are recognizing their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acknowledge him as a source of validation.”
Before his death, Mr. Wang left some works to his daughter Yien-Koo Wang King, now 79, and some to his son, Shou-Kung Wang, now 85, both of whom served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as confidant and business agent to their father.
But they have battled over the legacy, particularly the validity of a 2000 will that listed Mrs. King as executor and of a competing will, drawn up shortly before Mr. Wang’s death, that named Shou-Kung Wang’s son, Andrew, as executor, and disinherited Mrs. King.
Amid the fighting, estimates differ widely about how many classical Chinese paintings were in Mr. Wang’s collection when he died, from about 240 to 438.
Together, since 2003, the son and daughter have surrendered more than 120 artworks to the estate for sale, but have also accused each other of hiding many more of the most valuable painti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China or elsewhere.
The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s seeking more than $20 million in estate taxes, based on its own inventory of paintings, real estate and other possessions at the time of death, though that fee is based on a valuation of some paintings that may well now be missing.
The tax bill and claims for lawyers’ fees so outweigh the value of the handful of remaining classical works held by the estate in a warehouse in New Jersey that the Surrogate’s Court decided it was not worth proceeding until a proper accounting can be made.
The latest legal actions are an effort to break the deadlock. In a filing in federal court in Manhattan last month, Mrs. King and her husband, Kenneth, said that her brother and his son had conspired to loot the estate through sham art sales and had lied about the whereabouts of works.
Mrs. King said in her filing that Shou-Kung Wang’s son, Andrew Wang, 53, who shares fiduciary duty for the estate with the public administrator of Surrogate’s Court, made up bogus addresses of buyers, and even, in one case, shipped $1.4 million worth of the art to his home in Shanghai.
The lawsuit also accuses the Wangs of giving conflicting accounts of the location of one work, “Album of Landscapes” by the 13th-century painter Ma Yuan. A decade ago, Shou-Kung Wang told the court that his father had given him the painting and it was in his possession.
But lawyers for Mrs. King have produced a 2011 television interview in China in which a collector there says he bought the painting from C. C. Wang’s family after his death, for what the lawyers say was more than $5.5 million.
Asked recently in court about the discrepancy, Andrew Wang said that his grandfather had in fact sold the painting shortly before he died. He said Shou-Kung Wang had believed that he still owned the painting at the time of his testimony because Andrew and C. C. Wang had concealed the sale.
A lawyer for Shou-Kung Wang and Andrew Wang, Carolyn Shields of Liu & Shields in Queens, denied Mrs. King’s allegations.
For their part, they argue in a lawsuit filed last week in State Supreme Court in Manhattan that it was the Kings who have diverted assets by hiding works in a warehouse in New York, transferring ownership of them to foreign corporations and selling them.
One of the few things the two sides agree on is that “The Procession of Taoist Immortals,” an ink-on-silk hand scroll tha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s in the collection, is missing.
Probably a sketch for a mural painting, it depicts a group of Taoist gods in intricate detail. Experts say it is an early and rare example from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of a Taoist theme.
“It is of monumental significance,” said Stephen Little, a curator of Chinese art at 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Attributed to Wu Zongyuan, it is valued by experts at ten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In 2005, both sides put “Procession” in a Shanghai bank’s safe-deposit box. The box was to be opened again only in the presence of both sides.
Hearing reports that “Procession” had been seen outside the bank, Mrs. King demanded that Andrew Wang open the box to inspect the painting with her, but, according to her complaint, he defied a Chinese court order and refused to attend.
When the box was opened in 2009, the result was disappointing, she said. Instead of a treasure, the box contained a cheap, discolored print of the scroll. The theft was reported to the Shanghai police, who declined to investigate what they called a family matter, said a lawyer for the Kings, Sam P. Israel of Manhattan. Shou-Kung Wang and Andrew Wang said they were never told the box was going to be opened and suggest that Mrs. King somehow stole the scroll.
Five years later, its whereabouts remains unknown.
“To think that something like that is out there and is not being seen and preserved and appreciated by humanity is just sad,” Ms. Whitman said.
Crime novels and the Third Reich
http://www.dw.com/en/crime-novels-and-the-third-reich/av-41957536
DOCFILM
Crime novels and the Third Reich
Is crime fiction the right genre to write about Nazi Germany's Third Reich? For a long time it was considered taboo. But three European authors have made it the subject of their novels, and have sold their haunting tales to millions of readers.
In 2004, Dominique Manotti published her darkest novel, "Le Corps Noir” about the French Gestapo in Paris in August 1944. Philip Kerr has been sending his hardboiled investigator Bernie Gunther to the darkest corners of the Nazi Reich since 1988. And in contrast to Kerr, Volker Kutscher began his series of novels in the Weimar Republic, investigating how his protagonist Gereon Rath deals with the transition from democracy to dictatorship. Crime novels reach millions of readers around the world. They are like a drug: atmospheric with a delirium of violence and lawlessness and great high contemporary relevance. Our camera follows the writers to Berlin, New York, Paris, London and Cologne and takes the viewer into grim, unfamiliar places.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Half-Earth: Our Planet’s Fight for Life By Edward O. Wilson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 金恒鑣, 王益真譯
下午,曹永洋與金恆鑣先生來訪,暢談。
二十年前,讀金恆鑣導讀 E. O." Wilson 回憶錄《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獨具慧眼的田野生物學家",很欣賞金先生的功力。
今天他74歲了,恰巧又在寫Wilson的新著 Half-Earth: Our Planet's Fight for Life中譯本的"導讀"。原書首頁無副標題,所以請教他Half-Earth 是什麼意思?他說,這是"地球一半是人(我們)的,另一半是生物(他們)的。"
金恆鑣是(森林)生態學領域之專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我請教他台灣的森林事情 (相對於日本梅原猛的《森林的哲學》。他說,首先要了解日本的林地多是私有地,所以照顧得很好,反之,台灣的森林都是國有地,公務員不會珍惜的.....
二十年前,讀金恆鑣導讀 E. O." Wilson 回憶錄《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獨具慧眼的田野生物學家",很欣賞金先生的功力。
今天他74歲了,恰巧又在寫Wilson的新著 Half-Earth: Our Planet's Fight for Life中譯本的"導讀"。原書首頁無副標題,所以請教他Half-Earth 是什麼意思?他說,這是"地球一半是人(我們)的,另一半是生物(他們)的。"
金恆鑣是(森林)生態學領域之專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我請教他台灣的森林事情 (相對於日本梅原猛的《森林的哲學》。他說,首先要了解日本的林地多是私有地,所以照顧得很好,反之,台灣的森林都是國有地,公務員不會珍惜的.....
愛德華‧威爾森文集,Half-Earth及Naturalist By "E. O." Wilson 回憶錄《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http://hcbooks.blogspot.tw/…/…/naturalist-by-e-o-wilson.html
http://hcbooks.blogspot.tw/…/…/naturalist-by-e-o-wilson.html
*****
--
「如果說達爾文是第一位綜論物種如何而生的科學家,那麼威爾森便是綜論物種如何而亡的第一人。」
──《野外》(Wild)雜誌
「為了防止物種(包括人類自己)大滅絕的發生,我們必須盡快採取行動,以保全這個行星的生物多樣性。」當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森語重心長的說道。他認為,我們所面對的問題實在太過巨大,因此他在本書《半個地球》中提議一個與問題程度相當的解決之道:把一半的地表面積還給大自然。
做為「人類世三部曲」的壓軸之作,威爾森在本書的主張更為激進、也更具衝擊性。他敘述我們人類這一物種是如何在一眨眼間成為此地質年代的掌權者;他敘述人類是如何逐步剪掉「生命家譜樹的若干枝椏,最終殃及整顆大樹,」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他以輓歌般的優美文字記錄正在發生的物種滅絕危機,包括他目睹被捕的兩頭蘇門答臘犀牛、在雨林深處尋訪滅絕已久的「上帝之鳥」,以及眾多無以名狀的生物。更難得的是,除了眾所周知的大型瀕危動植物,威爾森更關心不起眼的數百萬種無脊椎動物與微生物,只因這些生命才是構成地球生態系的基礎物種。
威爾森嚴厲地指出生命圈並非人類所有,更戮力駁斥那些好整以暇的「人類世主義」者之無稽謬論:他從來不認為人類能透過生物工程來拯救生態浩劫,批評人類竟一廂情願地認為物種的滅絕能用複製科技來彌補,或靠引進外來物種來遞補滅絕生物。
儘管地球正處存亡危急之秋,威爾森卻非只是個危言聳聽的災難預言人。他不願俯首於宿命論,不甘屈服於主流的既有想法,在87歲暮年之際仍毅然提出如此大膽的構想。他認為保留「半個地球」為時未晚,亦積極找出可重建生物多樣性的實際地區。我們還有時間做出正確的抉擇,讓大自然休養生息,修復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並積極培養下一代的公民科學家。
「如果說達爾文是第一位綜論物種如何而生的科學家,那麼威爾森便是綜論物種如何而亡的第一人。」
──《野外》(Wild)雜誌
「為了防止物種(包括人類自己)大滅絕的發生,我們必須盡快採取行動,以保全這個行星的生物多樣性。」當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森語重心長的說道。他認為,我們所面對的問題實在太過巨大,因此他在本書《半個地球》中提議一個與問題程度相當的解決之道:把一半的地表面積還給大自然。
做為「人類世三部曲」的壓軸之作,威爾森在本書的主張更為激進、也更具衝擊性。他敘述我們人類這一物種是如何在一眨眼間成為此地質年代的掌權者;他敘述人類是如何逐步剪掉「生命家譜樹的若干枝椏,最終殃及整顆大樹,」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他以輓歌般的優美文字記錄正在發生的物種滅絕危機,包括他目睹被捕的兩頭蘇門答臘犀牛、在雨林深處尋訪滅絕已久的「上帝之鳥」,以及眾多無以名狀的生物。更難得的是,除了眾所周知的大型瀕危動植物,威爾森更關心不起眼的數百萬種無脊椎動物與微生物,只因這些生命才是構成地球生態系的基礎物種。
威爾森嚴厲地指出生命圈並非人類所有,更戮力駁斥那些好整以暇的「人類世主義」者之無稽謬論:他從來不認為人類能透過生物工程來拯救生態浩劫,批評人類竟一廂情願地認為物種的滅絕能用複製科技來彌補,或靠引進外來物種來遞補滅絕生物。
儘管地球正處存亡危急之秋,威爾森卻非只是個危言聳聽的災難預言人。他不願俯首於宿命論,不甘屈服於主流的既有想法,在87歲暮年之際仍毅然提出如此大膽的構想。他認為保留「半個地球」為時未晚,亦積極找出可重建生物多樣性的實際地區。我們還有時間做出正確的抉擇,讓大自然休養生息,修復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並積極培養下一代的公民科學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
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
1929年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1949年畢業於阿拉巴馬大學,1955年獲哈佛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同年開始在哈佛大學執教。目前威爾森任教於佩萊格里諾大學(University of Pellegrino),亦為哈佛大學榮譽退職教授、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昆蟲館名譽館長。
威爾森堪稱是當今最重要的生物學家。196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曾榮獲全世界最高的環境生物學獎項,包括美國國家科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為諾貝爾獎未能涵蓋的科學領域所頒發的克拉福德獎(Crafoord Prize)。1996年,威爾森獲選為《時代》雜誌二十五位影響美國當代最巨的美國人物,更在2000年再次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世紀英雄」,推崇他在環境保護上的卓越成就。
在阿拉巴馬和佛羅里達郊區成長的他,自幼便喜好探索當地森林、沼澤,收集蛇、蝴蝶和螞蟻等野生動物做為標本,螞蟻更成為他畢生專精的研究對象,因而有「螞蟻先生」之美譽。從鑽研螞蟻開始,他陸續提供許多創新與貢獻:他發展的社會生物學,大膽地以生物學角度解釋人類的社會行為,引發軒然大波;他是首次將「生命多樣性」一詞編入專著的學者,更影響了1992年「地球高峰會」中近一百八十個國家簽署的《生命多樣性公約》;近年來,他亦在世界各地巡迴演講,竭力推動「生物多樣性」理念,為地球永續奠定價值基礎。
威爾森的文筆優美、言之有物,無論是學術著作或大眾科普作品都極受歡迎。他至今已出版了三十多部著作,並以《螞蟻、螞蟻》(遠流,1999)與《論人性》(時報,2002)兩度獲得普立茲獎。2016年、高齡87歲的他更孜孜不倦,撰注了《半個地球》這本遠景宏大的著作,向科學界下戰帖。
作者在臺灣已出版的著作尚有:《繽紛的生命》(天下,1997)、《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天下,1997)、《生物圈的未來》(時報,2002)、《蟻丘之歌》(允晨,2010)、《社會生物學1/2》(左岸,2012/13)等書。
譯者簡介
金恒鑣
金恒鑣
生態學學家。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系學士,加拿大紐布朗瑞克(New Brunswick)大學森林土壤學碩士,加拿大卡爾登(Carleton)大學地球科學博士。曾任林業試驗所所長,亞熱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國際長期生態研究網指導委員會主席、臺北市生態藝術協會理事長、臺灣大學森林研究所兼任教授、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目前從事自然寫作,推廣生態保育、生態倫理及生態藝術等理念。
著有《救救雨林》(時報,1993)、《讓地球活下去》(天培,2000)等五本書。譯作有《作客雨林》(允晨,1995)、《種子的信仰》(大樹,1995)、《繽紛的生命》(天下,1997)、《種樹的男人》(時報,1997)、《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馬可孛羅,2003/2017)、《傾聽自然》(張老師,2006)、《眾神的植物》(商周,2010)等十餘部。
王益真
王益真
中興大學森林系學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林產工業碩士及博士。加拿大亞伯達大學副研究員、臺灣林業試驗所研究員,從事天然資源有效利用、造紙及紙業用水研究,獲有國際木材科學院(IAWS)院士,並擔任林試所英文編輯;喜愛自然科學、古典樂與翻譯。譯作有《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馬可孛羅,2003/2017)。
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
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
1929年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1949年畢業於阿拉巴馬大學,1955年獲哈佛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同年開始在哈佛大學執教。目前威爾森任教於佩萊格里諾大學(University of Pellegrino),亦為哈佛大學榮譽退職教授、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昆蟲館名譽館長。
威爾森堪稱是當今最重要的生物學家。196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曾榮獲全世界最高的環境生物學獎項,包括美國國家科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為諾貝爾獎未能涵蓋的科學領域所頒發的克拉福德獎(Crafoord Prize)。1996年,威爾森獲選為《時代》雜誌二十五位影響美國當代最巨的美國人物,更在2000年再次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世紀英雄」,推崇他在環境保護上的卓越成就。
在阿拉巴馬和佛羅里達郊區成長的他,自幼便喜好探索當地森林、沼澤,收集蛇、蝴蝶和螞蟻等野生動物做為標本,螞蟻更成為他畢生專精的研究對象,因而有「螞蟻先生」之美譽。從鑽研螞蟻開始,他陸續提供許多創新與貢獻:他發展的社會生物學,大膽地以生物學角度解釋人類的社會行為,引發軒然大波;他是首次將「生命多樣性」一詞編入專著的學者,更影響了1992年「地球高峰會」中近一百八十個國家簽署的《生命多樣性公約》;近年來,他亦在世界各地巡迴演講,竭力推動「生物多樣性」理念,為地球永續奠定價值基礎。
威爾森的文筆優美、言之有物,無論是學術著作或大眾科普作品都極受歡迎。他至今已出版了三十多部著作,並以《螞蟻、螞蟻》(遠流,1999)與《論人性》(時報,2002)兩度獲得普立茲獎。2016年、高齡87歲的他更孜孜不倦,撰注了《半個地球》這本遠景宏大的著作,向科學界下戰帖。
作者在臺灣已出版的著作尚有:《繽紛的生命》(天下,1997)、《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天下,1997)、《生物圈的未來》(時報,2002)、《蟻丘之歌》(允晨,2010)、《社會生物學1/2》(左岸,2012/13)等書。
譯者簡介
金恒鑣
金恒鑣
生態學學家。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系學士,加拿大紐布朗瑞克(New Brunswick)大學森林土壤學碩士,加拿大卡爾登(Carleton)大學地球科學博士。曾任林業試驗所所長,亞熱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國際長期生態研究網指導委員會主席、臺北市生態藝術協會理事長、臺灣大學森林研究所兼任教授、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目前從事自然寫作,推廣生態保育、生態倫理及生態藝術等理念。
著有《救救雨林》(時報,1993)、《讓地球活下去》(天培,2000)等五本書。譯作有《作客雨林》(允晨,1995)、《種子的信仰》(大樹,1995)、《繽紛的生命》(天下,1997)、《種樹的男人》(時報,1997)、《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馬可孛羅,2003/2017)、《傾聽自然》(張老師,2006)、《眾神的植物》(商周,2010)等十餘部。
王益真
王益真
中興大學森林系學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林產工業碩士及博士。加拿大亞伯達大學副研究員、臺灣林業試驗所研究員,從事天然資源有效利用、造紙及紙業用水研究,獲有國際木材科學院(IAWS)院士,並擔任林試所英文編輯;喜愛自然科學、古典樂與翻譯。譯作有《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馬可孛羅,2003/2017)。
目錄
【目錄】
推薦序/譯者序/原序
Part 1 人類問題的所在
1. 第六次大滅絕 2. 人類全靠生命圈 3. 生物多樣性還剩下多少? 4. 犀牛的輓歌 5. 現代啟示錄 6. 我們有如上帝嗎? 7. 滅絕怎會越演越烈呢? 8. 氣候變遷的衝擊 9. 危言聳聽的世界觀
Part 2 生氣勃勃的世界
10. 自然保育的科學 11. 神的物種 12. 未知的生命之網 13. 水的世界 14. 生命的祕境 15. 生命圈的首善之區 16. 歷史新詮釋
Part 3 錦囊妙計
17. 覺醒與頓悟 18. 修復與重建 19. 半個地球:拯救生命圈 20. 瓶頸與障礙 21. 停止傷害生命圈
延伸閱讀╱名詞釋義╱附件╱謝誌
推薦序/譯者序/原序
Part 1 人類問題的所在
1. 第六次大滅絕 2. 人類全靠生命圈 3. 生物多樣性還剩下多少? 4. 犀牛的輓歌 5. 現代啟示錄 6. 我們有如上帝嗎? 7. 滅絕怎會越演越烈呢? 8. 氣候變遷的衝擊 9. 危言聳聽的世界觀
Part 2 生氣勃勃的世界
10. 自然保育的科學 11. 神的物種 12. 未知的生命之網 13. 水的世界 14. 生命的祕境 15. 生命圈的首善之區 16. 歷史新詮釋
Part 3 錦囊妙計
17. 覺醒與頓悟 18. 修復與重建 19. 半個地球:拯救生命圈 20. 瓶頸與障礙 21. 停止傷害生命圈
延伸閱讀╱名詞釋義╱附件╱謝誌
推薦序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榮譽教授 夏禹九
「生物多樣性」這個詞開始在學術論文中被普遍使用,始於本書作者威爾森(E. O. Wilson, 1988) 的引領。這些年來經過很多人的推介、研究,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和重要性或多或少已經能夠被一般民眾認識了。維持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已被列進國際組織及大多數國家的發展策略中,也是所有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等關係到人類未來發展的宣言、公約所必定會強調的議題。但說歸說,實際的情況是,受到全球化經濟發展(書中第七章人類活動最具破壞力的HIPPO)的影響,物種的滅絕、自然野地破壞的趨勢並未減緩。此外,由於近年來自然災害頻傳,一般大眾更加關注的焦點是氣候變遷。氣候變遷的趨勢若是無法減緩,物種滅絕危機更可能走上不歸路。
因為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資訊愈來愈明確,一個強調人類影響的「人類世」在二○一六年被提出,做為接續「全新世」的下一個年代。然而強調人類的主宰無所不在的認知,亦可能擦槍走火,導致我們認為物種的滅絕乃是演化歷程的常態,人類的科技文明終將可以維持現今的社會永續發展。本書先論述生物多樣性在人類發展中所處的困境,再引導我們探究近年來生物多樣性更多更廣的科學事實。書中舉了非常多的例子,一再強調:生態系中繁多的物種間的複雜(非線性)關係並非如一些抱持著「人類世」世界觀的人所輕率主張的,認為人類科技文明已經能夠掌握生態系功能的關鍵,從而輕忽地認為野境保育並非現今人類存活的急迫而重要的議題。書中強調以物種為生物多樣性層級系統的基礎層級單元,這個研究取向是我們理解、甚至能夠建構預測生態系模式的基本。關於生態學,一如所有的其他科學的研究方法,唯有知道更多物種的生活史、物種間的互動關係,才能了解生態系可永續的原理。然而我們迄今尚未能查明到底有多少的物種數量,更遑論生態系中生命之網路聯結關係。依著這樣的認知,保育尚未被人類摧毀的野境,維持野生的物種丶加強生物多樣性的研究,似乎是人類文明永續唯一的法門。威爾森亦很樂觀的期待,合成生物學、人工智慧、全腦仿真等等的科學新領域,可用來創建一個有效、具預測性的生態學。
認為人終究還是可能理解自然的想法是否過於樂觀?對此有些生態學家持保留的觀點。由系統的觀點來看,自然生態系和涵容於其中且互相作用(非缐性的)人類社會系統(或稱為社會-生態系統)具有複雜適應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自我組織和不確定的系統特性。系統中多重時間、空間尺度的組織成分與聯結關係,呈現出系統的湧顯特性(emergent property),很難藉解析到個別成分的特性來理解。因此,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完全理解和準確預測人類的活動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任何自然資源的經營政策,均應視為我們對生態系的一個試驗,我們是在實踐中學習,且要預期有無法預測的意外,保持韌性(或是適應的能力)。在構成複雜適應系統之韌性的要件中,多樣性(包括生物多樣性)是重要的關鍵,可以讓系統中保持冗餘(redundancy)以應對突發的意外。生態學家列文(Simon A. Levin, 1999. Fragile Dominion: Complexity and the Commons)曾經以他書桌抽屜中丟棄的一堆各式各樣用過的油性原子筆筆套為例:目前看似無用的,難保有一天卻恰恰可以補救某一支丟失筆套的原子筆。生態系統甚至社會系統中,若是僅僅著眼於效率,去除冗餘(不知道其功能的物種、不循規範的異端),則餘存的系統其實很難說能在不可免的變局中仍能提供其原有的服務。這樣的觀點,或許亦可能提供那些抱持著「人類世」世界觀而認為科技發展終將能解決我們搞砸的自然環境的人的深思。
在全球化浪潮下,現今的文明社會前景不明。不過,威爾森這位譽滿全球的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先驅者,用《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這本書(如原序所述,本書的書名「半個地球」的概念是作者推動托尼.希斯在二○一四年所提出的建議)努力推動這個雄心的規畫,可說是以非常樂觀的提案來面對生物多樣性的悲觀未來。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威爾森在本書中所規劃的「生命圈首善之區」,甚至類似我們熟悉的孫中山先生當年規劃的實業計畫。你可以說這是夢想,也可以說是偉大的願景,端賴如書中所說的我們是否能夠改變自己的世界觀:經濟發展從以「量」的財富轉型到以「質」的財富。人類世是否真正的永續發展,和我們賴以為生的自然環境能否永續,乃是息息相關的。願景之能否實現,有賴於將我們的世界觀改變為「生態實在論」的世界觀。老子道德經曰:「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能夠知道自己哪裡不懂是好事;不懂卻還在裝懂那就危險了。)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唯有正視缺失並加以改進,才能免除缺失。)」如果讀者在閱讀中知曉一些自然的奧妙,領會到自然複雜之美,那麼或許就更能夠支持威爾森這個保育半個地球給自然的偉然而且仍然充滿樂觀信心的架構。
此外,威爾森以博物學家的背景,在書中還呼籲重視生物學研究上個體生物學與演化生物學知識的重要性。然而近年來生物科學的發展趨勢是經費、職缺偏重於微觀的分子生物學,生態學、自然史、分類學等和生物多樣性關係密切的領域的研究人員愈來愈少。威爾森提到的趨勢是世界上包括臺灣的現況。這樣的趨勢如果不能改變的話,威爾森所說的生物多樣性調查可以在二十三世紀完成的樂觀期待,恐怕會有悲觀的結局。
-----------------------------------------------------------------------------------------------------------------------------------------------------------------------------
譯者序 人類能全拿嗎?還是半個地球就好?
生態學學家 金恒鑣
美國波士頓近郊一個退休生活社區裡,餐廳的一角坐著一個精神矍鑠的清瘦老人,桌上堆滿了書籍與文件。餐廳裡的其他退休老人,或在玩牌,或在互誇孫子輩的事,似乎沒有侵擾到沈浸在書世界裡的那位老先生。在這個供應全天候休息、享受生活的空間,老先生每天從事閱讀、書寫,全神思考著地球的未來。他就是愛德華‧威爾森,一生從事生物學教學與研究的前哈佛大學教授。數十年來寫作不輟的他,在二○一六年三月出版了《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這是他這輩子思索如何拯救命在旦夕之地球生命的結晶。
過去五十年來,威爾森所著的(包括與他人合著者)有關生命的科普類或教科書超過三十本,其中不乏暢銷(有的是長銷)的書,或榮膺美國書壇重要獎項者。他是深受全球學術界尊崇的昆蟲學科學家,尤其專精螞蟻學,經他命名的蟻類新種就有四百五十種左右,這個數字令人羨慕與敬佩,更教人好奇他是怎樣辦到的。從他的《博物學家自述》[即坊間出版的《大自然的獵人》]裡,我們可以推究其中若干原委:他從幼童時期起即對自然生命充滿好奇並勤於觀察,對動物行為的原由窮追究理。
這本《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是他成於八十七歲高齡的作品,距離他第一本書《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有整整五十個年頭。以耆老之齡還苦口婆心的告訴我們地球生命多樣性正處於存亡的關鍵,可見他是多麼地憂心、多麼地迫切想為地球生命尋找活路。在這本書裡,威爾森主張,把地球的海陸面積各劃出一半為某種程度的保護區,可以保存八成當下倖存的物種。如此,也能保留物種所依賴的生態系與體內演化適應的基因,同時保障人類物種的生存。
在本書裡威爾森揭櫫自然需要半個地球的三大原由:一、棲地喪失或劣化造成生物多樣性淪喪;二丶目前的保護面積不足以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三、人類滅絕其他生命是失德敗行的作為。然而,他樂觀地認為,人類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前題是讓出半個地球,讓天下的生靈有生存與繁衍的機會與空間。
威爾森是個學識淵博、知識廣泛丶經驗豐富丶樂觀博愛、擇善固執的學者。他的建議高瞻遠矚,充分顯示他有悲天憫人的生命倫理觀,與對人性能悔悟改過的信心。在《繽紛的生命》裡,他特別從中國的六千種藥用植物裡選出黃花蒿 (Artemisia annua)為例子,説明保護植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從黃花蒿提取的青蒿素是治瘧疾的良藥。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二○一五年裡,全球有二億多人罹患瘧疾,死亡人數接近四十三萬。同年,中國醫藥學家便因為從黃花蒿中提煉出「青蒿素」治療瘧疾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獎,而這距離威爾森的忠告已是二十三個年頭!
在本書的〈生命的首善之區〉裡,威爾森極力推薦保留波蘭與白俄羅斯的比亞沃維亞查森林。不料,本書問世才幾兩個月,波蘭當局即宣布要開始砍伐這片森林。該森林內有一萬二千種動物,也難怪作者大聲疾呼要保留這塊歐洲碩果僅存的大面積原生林。然而,言之者諄諄,利益薰心者聽之藐藐。
當代生態學界極具爭議性的熱門議題是「人類世」(anthropocene)之說法。人類世是指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造成巨大衝擊的這段時期,指其所造成的衝擊之大足以構成一個明顯的地質世代。支持這個說法的人認為,這個行星已經沒有稱得上是原始的野境。所有的自然是用來服務人類,把所有野生動植物圈養在地球上,供人類使用,為經濟效力;地球應該是完全為「人有、人享、人治」的樂園。
持人類世觀點的信徒又宣稱,已滅絕的物種可以用最新的基因學科技獲得重生,讓它們再度漫遊在這個世界上。他們不惜投入巨資,正在嘗試用基因組方法讓滅絕了一萬多年的長毛猛瑪象重新回到人間,再度漫遊在北極凍原帶。
威爾森對於這種人類中心主義的論調深不以為然。他在本書裡不但嚴厲駁斥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認為這會招來生態災難,並且努力為倖存的野生生命辯護並爭取它們的生存權。這半個地球面積的芻議,便是為演化了數十億年的倖存生物請命。
筆者在翻譯這本書的過程中碰到若干翻譯上的困難。物種的中譯名字即是其中之一。書中提到的許多美國的原生種,所使用的是英文俗稱,即使查出這些物種的拉丁學名,也沒有標準的中譯名可遵循。當出現這種情形時,我會把原書裡所用的名字用括號括起來放在該試譯的中文名後面,有興趣的讀者可藉此追蹤。
另外,我用「生命圈」取代過去常用的「生物圈」;用「基因學」取代過去常用的的「遺傳學」。生命圈(biosphere)的簡單定義是:「指地球上有生命形式存在的空間,包括全球的所有生態系。」換言之,生態系是一類生命形式,不宜稱為一種生物,因為生態系包括非生命的環境。現代的基因學(genetics)是研究活生物體的基因、基因變異及遺傳的科學,而遺傳學(science of heredity)只是研究子代獲自親代基因信息的傳遞現象與過程。兩者應有所區別。
作者威爾森的每一部著作無不為讀者帶來豐富的知識與鼓勵,也總是給予行動指南,我們不能不感謝作者的苦心,同時感受到他愛生命的熱情與情操。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榮譽教授 夏禹九
「生物多樣性」這個詞開始在學術論文中被普遍使用,始於本書作者威爾森(E. O. Wilson, 1988) 的引領。這些年來經過很多人的推介、研究,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和重要性或多或少已經能夠被一般民眾認識了。維持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已被列進國際組織及大多數國家的發展策略中,也是所有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等關係到人類未來發展的宣言、公約所必定會強調的議題。但說歸說,實際的情況是,受到全球化經濟發展(書中第七章人類活動最具破壞力的HIPPO)的影響,物種的滅絕、自然野地破壞的趨勢並未減緩。此外,由於近年來自然災害頻傳,一般大眾更加關注的焦點是氣候變遷。氣候變遷的趨勢若是無法減緩,物種滅絕危機更可能走上不歸路。
因為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資訊愈來愈明確,一個強調人類影響的「人類世」在二○一六年被提出,做為接續「全新世」的下一個年代。然而強調人類的主宰無所不在的認知,亦可能擦槍走火,導致我們認為物種的滅絕乃是演化歷程的常態,人類的科技文明終將可以維持現今的社會永續發展。本書先論述生物多樣性在人類發展中所處的困境,再引導我們探究近年來生物多樣性更多更廣的科學事實。書中舉了非常多的例子,一再強調:生態系中繁多的物種間的複雜(非線性)關係並非如一些抱持著「人類世」世界觀的人所輕率主張的,認為人類科技文明已經能夠掌握生態系功能的關鍵,從而輕忽地認為野境保育並非現今人類存活的急迫而重要的議題。書中強調以物種為生物多樣性層級系統的基礎層級單元,這個研究取向是我們理解、甚至能夠建構預測生態系模式的基本。關於生態學,一如所有的其他科學的研究方法,唯有知道更多物種的生活史、物種間的互動關係,才能了解生態系可永續的原理。然而我們迄今尚未能查明到底有多少的物種數量,更遑論生態系中生命之網路聯結關係。依著這樣的認知,保育尚未被人類摧毀的野境,維持野生的物種丶加強生物多樣性的研究,似乎是人類文明永續唯一的法門。威爾森亦很樂觀的期待,合成生物學、人工智慧、全腦仿真等等的科學新領域,可用來創建一個有效、具預測性的生態學。
認為人終究還是可能理解自然的想法是否過於樂觀?對此有些生態學家持保留的觀點。由系統的觀點來看,自然生態系和涵容於其中且互相作用(非缐性的)人類社會系統(或稱為社會-生態系統)具有複雜適應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自我組織和不確定的系統特性。系統中多重時間、空間尺度的組織成分與聯結關係,呈現出系統的湧顯特性(emergent property),很難藉解析到個別成分的特性來理解。因此,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完全理解和準確預測人類的活動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任何自然資源的經營政策,均應視為我們對生態系的一個試驗,我們是在實踐中學習,且要預期有無法預測的意外,保持韌性(或是適應的能力)。在構成複雜適應系統之韌性的要件中,多樣性(包括生物多樣性)是重要的關鍵,可以讓系統中保持冗餘(redundancy)以應對突發的意外。生態學家列文(Simon A. Levin, 1999. Fragile Dominion: Complexity and the Commons)曾經以他書桌抽屜中丟棄的一堆各式各樣用過的油性原子筆筆套為例:目前看似無用的,難保有一天卻恰恰可以補救某一支丟失筆套的原子筆。生態系統甚至社會系統中,若是僅僅著眼於效率,去除冗餘(不知道其功能的物種、不循規範的異端),則餘存的系統其實很難說能在不可免的變局中仍能提供其原有的服務。這樣的觀點,或許亦可能提供那些抱持著「人類世」世界觀而認為科技發展終將能解決我們搞砸的自然環境的人的深思。
在全球化浪潮下,現今的文明社會前景不明。不過,威爾森這位譽滿全球的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先驅者,用《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這本書(如原序所述,本書的書名「半個地球」的概念是作者推動托尼.希斯在二○一四年所提出的建議)努力推動這個雄心的規畫,可說是以非常樂觀的提案來面對生物多樣性的悲觀未來。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威爾森在本書中所規劃的「生命圈首善之區」,甚至類似我們熟悉的孫中山先生當年規劃的實業計畫。你可以說這是夢想,也可以說是偉大的願景,端賴如書中所說的我們是否能夠改變自己的世界觀:經濟發展從以「量」的財富轉型到以「質」的財富。人類世是否真正的永續發展,和我們賴以為生的自然環境能否永續,乃是息息相關的。願景之能否實現,有賴於將我們的世界觀改變為「生態實在論」的世界觀。老子道德經曰:「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能夠知道自己哪裡不懂是好事;不懂卻還在裝懂那就危險了。)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唯有正視缺失並加以改進,才能免除缺失。)」如果讀者在閱讀中知曉一些自然的奧妙,領會到自然複雜之美,那麼或許就更能夠支持威爾森這個保育半個地球給自然的偉然而且仍然充滿樂觀信心的架構。
此外,威爾森以博物學家的背景,在書中還呼籲重視生物學研究上個體生物學與演化生物學知識的重要性。然而近年來生物科學的發展趨勢是經費、職缺偏重於微觀的分子生物學,生態學、自然史、分類學等和生物多樣性關係密切的領域的研究人員愈來愈少。威爾森提到的趨勢是世界上包括臺灣的現況。這樣的趨勢如果不能改變的話,威爾森所說的生物多樣性調查可以在二十三世紀完成的樂觀期待,恐怕會有悲觀的結局。
-----------------------------------------------------------------------------------------------------------------------------------------------------------------------------
譯者序 人類能全拿嗎?還是半個地球就好?
生態學學家 金恒鑣
美國波士頓近郊一個退休生活社區裡,餐廳的一角坐著一個精神矍鑠的清瘦老人,桌上堆滿了書籍與文件。餐廳裡的其他退休老人,或在玩牌,或在互誇孫子輩的事,似乎沒有侵擾到沈浸在書世界裡的那位老先生。在這個供應全天候休息、享受生活的空間,老先生每天從事閱讀、書寫,全神思考著地球的未來。他就是愛德華‧威爾森,一生從事生物學教學與研究的前哈佛大學教授。數十年來寫作不輟的他,在二○一六年三月出版了《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這是他這輩子思索如何拯救命在旦夕之地球生命的結晶。
過去五十年來,威爾森所著的(包括與他人合著者)有關生命的科普類或教科書超過三十本,其中不乏暢銷(有的是長銷)的書,或榮膺美國書壇重要獎項者。他是深受全球學術界尊崇的昆蟲學科學家,尤其專精螞蟻學,經他命名的蟻類新種就有四百五十種左右,這個數字令人羨慕與敬佩,更教人好奇他是怎樣辦到的。從他的《博物學家自述》[即坊間出版的《大自然的獵人》]裡,我們可以推究其中若干原委:他從幼童時期起即對自然生命充滿好奇並勤於觀察,對動物行為的原由窮追究理。
這本《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是他成於八十七歲高齡的作品,距離他第一本書《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有整整五十個年頭。以耆老之齡還苦口婆心的告訴我們地球生命多樣性正處於存亡的關鍵,可見他是多麼地憂心、多麼地迫切想為地球生命尋找活路。在這本書裡,威爾森主張,把地球的海陸面積各劃出一半為某種程度的保護區,可以保存八成當下倖存的物種。如此,也能保留物種所依賴的生態系與體內演化適應的基因,同時保障人類物種的生存。
在本書裡威爾森揭櫫自然需要半個地球的三大原由:一、棲地喪失或劣化造成生物多樣性淪喪;二丶目前的保護面積不足以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三、人類滅絕其他生命是失德敗行的作為。然而,他樂觀地認為,人類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前題是讓出半個地球,讓天下的生靈有生存與繁衍的機會與空間。
威爾森是個學識淵博、知識廣泛丶經驗豐富丶樂觀博愛、擇善固執的學者。他的建議高瞻遠矚,充分顯示他有悲天憫人的生命倫理觀,與對人性能悔悟改過的信心。在《繽紛的生命》裡,他特別從中國的六千種藥用植物裡選出黃花蒿 (Artemisia annua)為例子,説明保護植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從黃花蒿提取的青蒿素是治瘧疾的良藥。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二○一五年裡,全球有二億多人罹患瘧疾,死亡人數接近四十三萬。同年,中國醫藥學家便因為從黃花蒿中提煉出「青蒿素」治療瘧疾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獎,而這距離威爾森的忠告已是二十三個年頭!
在本書的〈生命的首善之區〉裡,威爾森極力推薦保留波蘭與白俄羅斯的比亞沃維亞查森林。不料,本書問世才幾兩個月,波蘭當局即宣布要開始砍伐這片森林。該森林內有一萬二千種動物,也難怪作者大聲疾呼要保留這塊歐洲碩果僅存的大面積原生林。然而,言之者諄諄,利益薰心者聽之藐藐。
當代生態學界極具爭議性的熱門議題是「人類世」(anthropocene)之說法。人類世是指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造成巨大衝擊的這段時期,指其所造成的衝擊之大足以構成一個明顯的地質世代。支持這個說法的人認為,這個行星已經沒有稱得上是原始的野境。所有的自然是用來服務人類,把所有野生動植物圈養在地球上,供人類使用,為經濟效力;地球應該是完全為「人有、人享、人治」的樂園。
持人類世觀點的信徒又宣稱,已滅絕的物種可以用最新的基因學科技獲得重生,讓它們再度漫遊在這個世界上。他們不惜投入巨資,正在嘗試用基因組方法讓滅絕了一萬多年的長毛猛瑪象重新回到人間,再度漫遊在北極凍原帶。
威爾森對於這種人類中心主義的論調深不以為然。他在本書裡不但嚴厲駁斥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認為這會招來生態災難,並且努力為倖存的野生生命辯護並爭取它們的生存權。這半個地球面積的芻議,便是為演化了數十億年的倖存生物請命。
筆者在翻譯這本書的過程中碰到若干翻譯上的困難。物種的中譯名字即是其中之一。書中提到的許多美國的原生種,所使用的是英文俗稱,即使查出這些物種的拉丁學名,也沒有標準的中譯名可遵循。當出現這種情形時,我會把原書裡所用的名字用括號括起來放在該試譯的中文名後面,有興趣的讀者可藉此追蹤。
另外,我用「生命圈」取代過去常用的「生物圈」;用「基因學」取代過去常用的的「遺傳學」。生命圈(biosphere)的簡單定義是:「指地球上有生命形式存在的空間,包括全球的所有生態系。」換言之,生態系是一類生命形式,不宜稱為一種生物,因為生態系包括非生命的環境。現代的基因學(genetics)是研究活生物體的基因、基因變異及遺傳的科學,而遺傳學(science of heredity)只是研究子代獲自親代基因信息的傳遞現象與過程。兩者應有所區別。
作者威爾森的每一部著作無不為讀者帶來豐富的知識與鼓勵,也總是給予行動指南,我們不能不感謝作者的苦心,同時感受到他愛生命的熱情與情操。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skyscraper 摩天大樓; 建築大師談建築大師 Architects on Architects
skyscraper 摩天大樓; 建築大師談建築大師 Architects on Architects
此書書名亂譯。
與張華兄的談話:
張華是學建築的。現在,請她幫個忙,請查skyscraper和 摩天大樓的最先用法的年代和作者。
張華兄:
英文的出處Before the skyscraper was applied to building, basically many things that stood out, not only literally but more so relatively, could be called a skyscraper. To quote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Before skyscraper was used for buildings with an exciting height, the word was already in use for things sticking into the air, such as a triangular sky-sail (first recorded use in 1794), a high-standing horse (1788), a very tall man (1857), a rider on one of the very high cycles formerly in use (1892) or an tall hat or bonnet, (1800).”As a word for a very tall man, Gerard Peet points out that the Italian word grattacielo, meaning: scraping the sky and the modern day Italian word for a skyscraper, was in use since the early 13th century and suggested that as a loan-translation from Italian, it made it’s way into the English language.Interestingly, the top hat denotation is also relevant in the skyscraper height measuring debate. As the top hat also serves to make a man look taller, and hence more important, one might argue spires do the same for buildings and as such ought not to be added to height, just like top hats don’t add physical height to man.
謝謝張華兄。
我是看Architect on Architect 一書中談 Rockefeller Center,說今人對skyscraper 已經失去當初字面令人興奮之情。中國古書是對洛陽佛塔的震撼.. .....
張華兄: 時髦的詞都會老化,像以前叫摩登,現在感覺就不怎樣。以前的什麼
"迷"現在都叫"粉絲"。
建築大師談建築大師 Architects on Architects
作者:蘇珊‧葛雷/著
原文作者:Susan Gray
譯者:鄧光潔/譯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
每位建築師在成長過程中,都有特別崇拜的對象。但是很少有機會讓他們把當年受到影響的過程表現出來。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成名的建築師回顧 過去,把經驗款款說出,頗發人深省。本書給我們機會去了解他人的判斷方式,也就是提高我們的辨識力。……這是一本有故事、有憶念、有評論的好書,可以在輕 鬆的閱讀中得到啟發。
本書特色
二十四篇專文深入探討建築界的影響與靈感
《科比意》《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嬉遊城市光影間》《上了建築旅行的癮》《建築,在旅行的路上》《世界經典捷運建築》(木馬文化)
推薦序作者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漢寶德 專文推薦
普立茲建築獎評論家╱保羅‧哥德柏格(Paul Goldberger) 專文推薦
作者簡介
編者 蘇珊‧葛雷(Susan Gray)
人物攝影師兼作者,曾與多家知名公司、雜誌與博物館合作。她出版的第一本書《作家談導演》,由柯達公司贊助。《建築大師談建築大師》,則由USG公司(一家建材公司)贊助。
原序作者 保羅‧哥德柏格(Paul Goldberger)
普立茲建築獎評論家,現任建築評論家與《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作家,並為《建築文摘》(Architectural Digest)撰文。除了普立茲建築獎之外,他的著作也曾獲得許多其他獎項,包括紐約市立藝術協會會長獎、美國建築師協會獎,以及紐約市標保存基金會榮譽 獎等。
譯者簡介
鄧光潔
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主要擔任新聞媒體編譯、書籍譯者。譯有《梵谷》、《布達佩斯》等書。
hc作
漢寶德先生(台灣第一本介紹「科比意」書的作者)推薦序(2002)中,談到安藤忠雄(2008年台北的天下雜誌社都出版跟著他看建築的書)的直線建築與科比意的廊香教堂的無一處是直線者,大異其趣。
我沒像漢先生去過廊香教堂。不過我想提出我的猜想:日本從30世紀初就翻譯科比意作品,我想科比意建築中許多無修飾的混凝土,應該是最影響安藤忠雄書的「清水混凝土」」的作品。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Our troubled selves;: A new and positive approach by Allan Fromme 自我影像 陳華夫譯
Our troubled selves;: A new and positive approach Hardcover – 1967
by Allan Fromme (Author)
- Hardcover: 274 pages
- Publisher: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67)
- Language: English
自我影像 陳華夫譯,台北:問學出版社,1978
Allan Fromme 其他著作第一頁
https://www.amazon.com/s/ref=dp_byline_sr_book_1?ie=UTF8&text=Allan+Fromme&search-alias=books&field-author=Allan+Fromme&sort=relevancerank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The Internationalists by Oona Hathaway and Scott Shapiro
The Internationalists by Oona Hathaway and Scott Shapiro
The Internationalists by the legal scholars Oona Hathaway and Scott Shapiro, explain a phenomenon you probably didn’t even know existed — the decline of interstate war and conquest — with a historical event you probably think is ridiculous: the Kellogg-Briand Paris Peace Pact of 1928, which declared war illegal.
"But in their gripping and evidence-rich book, they make a plausible case. And like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End of History, the book presents a sweeping 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cene, making sense of many developments in the news and recent history."
- Steven Pinker, Johnstone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and the author of ten books, including the forthcoming Enlightenment Now: The Case for Reason, Science, Humanism, and Progress
Bryan Stevenson's Just Mercy: A Story of Justice and Redemption
訂閱:
文章 (Atom)
Some Blogs of Hanching Chung
網誌存檔
-
▼
2017
(353)
-
▼
12月
(17)
- 往年紀事 (俄羅斯)拉夫連季
- 《 畫語錄:王季遷教你看懂書畫》《南畫的形成:中國文人畫東傳日本初期研究》:收藏家王季遷遺產紛爭未決
- Crime novels and the Third Reich
- Half-Earth: Our Planet’s Fight for Life By Edward...
- skyscraper 摩天大樓; 建築大師談建築大師 Architects on Architects
- Our troubled selves;: A new and positive approach ...
- The Internationalists by Oona Hathaway and Scott S...
- Bryan Stevenson's Just Mercy: A Story of Justice ...
- 陳平原序 林文月《飲饌札記》(簡體版):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
- 托爾斯泰 《復活》Resurrection
- 《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細讀《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饒佳榮)
- James Michener:The Hokusai Sketchbooks (1958);The ...
- 鄭敏:訪談 (2017);《詩歌與哲學是近鄰-- 結構-解構詩論》(1999)
- 陳耀昌 《獅頭花》2017
- Gary Snyder《山河無盡》《水面波紋》。 鍾玲《美國詩與中國夢》、胡品清/《史耐德與中國文化...
- Latin poet Horace;《賀拉斯詩選:拉中對照詳注本》
- 金克木:《怎樣讀漢譯佛典》;評徐梵澄譯《五十奧義書》
-
▼
12月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