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

The tower of pride

 【為什麼是「驕傲之塔」?以及什麼是「驕傲之塔」?】


今年的奧運賽事剛剛落幕,或許大家對於巴黎艾菲爾鐵塔的形象仍記憶猶新。


附圖的這張鳥瞰圖,是Lucien Baylac所繪,畫作的主題是「Panorama of the 1900 Paris Exposition」(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全景)。


畫中除了醒目的艾菲爾鐵塔之外,直接映入眼簾的還有蜿蜒流淌的塞納河、跨越河岸的亞歷山大三世橋,以及座落在右岸的大皇宮與小皇宮。


是的,這幅畫也就是我們即將出版的Barbara W. Tuchman《驕傲之塔:一戰前的歐美世界圖像,1890-1914》的書封主圖。(我給我的某一位同事看這張圖時,他直接的反應是:「好美!感覺可以玩《模擬城市》了!」)


為什麼這本書的書名是「驕傲之塔」(The Proud Tower)?這是我開始編這本書時的第一個疑問。


如果依照Barbara W. Tuchman的詮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二十世紀的開端,那麼她在這本書要寫從1890年到1914年的這段歷史,書名是不是就可以是「世紀末的歐羅巴」?


但如果是這樣的書名,這位作者也就不是Barbara W. Tuchman了。(雖然也的確有一本史學名著書名就叫《世紀末的維也納》。)


為什麼書名是「驕傲之塔」?以及「驕傲之塔」是哪一座塔?(依照我的猜想)這正是Barbara W. Tuchman這樣的偉大作家留給她聰慧的讀者們(以及編輯)的謎題與樂趣,要我們從書中去尋找解答――如果解謎本身就是樂趣。


她在這本書的卷首語,引用了美國作家愛倫.坡書中的一句話:


#從城市裡的驕傲之塔

#死神旁若無人地俯視一切


這是「驕傲之塔」這個詞首度在書中出現。接著,在全書漫長的四十餘萬字敘事中,沒有再出現這個詞。一直到了這本書的後記,「驕傲之塔」才再度現身。


Barbara W. Tuchman在後記(下冊,668頁)裡是這麼說的:


#在歐洲文明的偉大時代興建的這座驕傲之塔,

#是一座壯觀而熱情、#富饒而美麗,

#同時擁有一座黑暗地窖的宏偉建築物。


於是,我們可以理解到了作者的用心。「驕傲之塔」一詞就是對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所建立的歐洲文明成就的譬喻。這樣的文明之塔,有光明的面向,卻也有晦暗的陰影。呼應了她在前言中提到的,「這個時代不是完全只有信心、純真、舒適、穩定、安全與和平」,也「同時存在著懷疑、恐懼、騷動、抗爭、暴力與仇恨」。


不過,Barbara W. Tuchman還是沒有回答:「驕傲之塔」是哪一座塔?她的心目中是不是有一座實存的「驕傲之塔」?


這個問題,在這本書中確實沒有答案。作為讀者的我們,只能從書中的蛛絲馬跡之中去尋找我們認為的「可能的」答案。


如果「驕傲之塔」真的存在,會不會是建成於1889年的艾菲爾鐵塔呢?艾菲爾鐵塔落成時,是當時全球的最高建築(後來在1930年,被紐約的克萊斯勒大廈超越)。如果要以這座塔作為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歐洲文明的表徵,似乎是說得通的。


而Barbara W. Tuchman在書的第五章,在介紹1900年的世界博覽會時,提到了艾菲爾鐵塔,這也是她在這本書中唯一一次提到這座塔:


//一九○○年,萬國博覽會在巴黎市中心占地二百七十七英畝的會場舉行,從四月到十一月,博覽會向來訪的五千萬名遊客展示新世紀的能量。法國人為了讓這次博覽會的建築物能與上次博覽會完成的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媲美,因此以相同的拚勁興建了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這座工程學與美學的新奇蹟,只使用低垂而優雅的單一拱形就橫跨了塞納河。亞歷山大三世橋被譽為「舉世無雙」,而在塞納河右岸則新建了兩棟常設展覽館,分別是大皇宮與小皇宮(Grand and Petit Palais),人們一致認為這兩座建築物「不僅適合展出而且宏偉華麗」。//(下冊,398頁)


經過與書封設計師謹銘的討論,我們決定以艾菲爾鐵塔作為Barbara W. Tuchman的「驕傲之塔」,這也是對這本書以及書名的一個「可能的」詮釋。


在後記中,Barbara W. Tuchman接著指出:


//與後來的人相比,驕傲之塔的居民更自主,更自信,更有希望;

更華麗,更鋪張,更優雅;

更無憂無慮,更興高采烈,更樂於彼此的陪伴與交談,

更不公義與更虛偽,更貧困與更匱乏,更感情用事,

其中包括虛假的情感,更不容忍平庸,

工作更有尊嚴,更徜徉於自然,更有熱忱。//


這是對所謂的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的人們的白描了。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覺得以上的這段文字所說的不只是百餘年前的人們,現在的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周奕成先生在為《驕傲之塔》所寫的導讀文章中也指出:「我們所處的2010至2020年代,就很多面向來看,與1910至1920年代非常相似。」


在1914年之後,迎接當時的人們的是「死神的年代」,用Barbara W. Tuchman的話來說,是「影響深遠的惡性事件」。歷史的大浪帶走了無數的生命,「無論獲得了什麼,都無法彌補……失去的一切」。而接下來等著我們的,又將是什麼呢?歷史仍未給出答案。


今天是今年八月的倒數第四天,110年前的八月,1914年的八月,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掀起戰火的第一個月。Barbara W. Tuchman的《八月砲火》詳盡敘述了一戰第一個月的戰事。如果您喜歡《八月砲火》,請務必再看它的前傳《驕傲之塔》。如果您喜歡《驕傲之塔》,那麼再接著讀《八月砲火》,就沒錯了!


▾▾▾

《#驕傲之塔:#一戰前的歐美世界圖像,1890-1914(上)(下)》

芭芭拉.塔克曼 著╱黃煜文 譯╱廣場出版 2024年9月出版


紙本書、電子書,同步上市


❝《八月砲火》精彩而生動地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之初的場景。在《驕傲之塔》中,塔克曼再次發揮她的敘事天分,用全景的角度描述了一戰前的世界。❞――《新聞週刊》(Newsweek)

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

劉訂綱 臺灣文化概論

 給師大台文大一新生的必修課「台灣文化概論」是我的第一次嘗試,不知道這樣的內容會不會太難😅


113-1臺灣文化概論_課程大綱

 

臺灣文化有很多不同觀察方式,本學期會是以「文化社會學」及「文化研究」為主,著重的不只是臺灣文化的歷史,更著重當下與未來的面向。文化(culture)一直有耕種的意涵,意味著需要花時間、需要蹲點在地、需要面向自我封閉的土地,讓它向我們開啟,並說出一般語言無法描繪的經驗。

 

這種古典的文化想像,正逐漸讓位給一種新的文化型態,這種新的文化形態可以說是「數位文化」。文化與媒介的使用有關,每一種媒介都開啟了某種「文化無意識」。比如:電影讓我們可以注意到當下的動作、注意到人與物的關係,也用類似的方法切入內在精神,使之成為精神分析式的分析語言。數位媒介開啟了集體潛意識的想像,當我們一連線,就從每一次的獨立使用中,感受到社會的實際存在。但是這個社會不等同於真實的社會,它是一個大家名之為「社群」的社會──集體無意識讓我們既個體、又社會。

 

本學期的課會循著媒介的變化、文化的構成,以及從需要與土地長期相處的「經驗」,變成經由大眾媒體所建構的「體驗」這樣子的文化變遷,舉例來說,我們很多人都有如何使用無限寶石的體驗,但我們不見得有一個寶石如何開採的相關經驗。對於台灣文化的描述,需要多一些二階觀察的手段。因此,本學期會從這些單元來建構各種對於臺灣文化二階觀察的主題。

 

 

評量方式

1. 平時表現(出席率)

2. 期中小組報告(報告長度40分鐘/組)

選擇課綱內的指定文本作報告,內容須包含:

(1) 作品介紹

(2) 作品獲得的回饋,與自己的觀點

(3) 兩部指定作品的相互關係

(4) 兩部作品與當周主題的關係

※報告組前一周須找老師討論報告內容,請看過作品再來討論!

3. 期末個人報告(報告長度5分鐘/人)

請創作5分鐘Open Mic腳本,表演形式不限(包含但不限於單人喜劇、漫才、詩朗誦、自彈自唱、饒舌 hip-hop)。請事前繳交腳本,並實際展演。

※地點:底加書店(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24巷13號B1,近公館站、臺大對面)

課程介紹

 

1. 什麼是臺灣文化?──導論

 

2. 日常生活/二階觀察的臺灣文化

 

指定文本(漫畫、電影各選1部):

漫畫─葉長青、李尚喬《蜉蝣之島》、茜Cian《台灣特有種》

電影─侯孝賢《悲情城市》、盧盈良《神人之家》

 

3. 臺灣人的內在心靈與人格

 

指定文本:

電影─蕭雅全《老狐狸》、阮鳳儀《美國女孩》

 

4. 臺灣人的自我認同與社會化

 

指定文本:

電影─許承傑《孤味》、程偉豪《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5. 從社會連帶到數位群集:臺灣鄉民社會的出現

 

指定文本:

電影─王晶《九品芝麻官》、《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2020,Dir. Jeff Orlowski))

 

6. 台灣的政治想像:從例外狀態到相同者的回歸

 

指定文本:

遊戲─赤燭工作室《返校》、《還願》

 

7. 集體敘事:從虛構中國到真實臺灣

 

指定文本:

電影─林靖傑《大俠胡金銓》

漫畫─李隆杰《1661國姓來襲》

 

8. 在臺灣,經濟資本與文化資本的對位關係

 

指定文本:

漫畫─高妍《綠之歌 -收集群風-》

電影─黃信堯《大佛普拉斯》

 

9. 臺灣的創作與文化產業 

 

指定文本:

影像─侯季然《書店裡的影像詩》

漫畫─小莊 Sean CHUANG《潮浪群雄》、藤本樹《驀然回首》

 

10. 臺灣地方創生

 

指定文本:

電影─陳潔瑤Laha Mebow《哈勇家》

漫畫─左萱《神之鄉》

 

11. 臺灣流行文化

 

指定文本:

漫畫─Raiyu《Vtuber孔子》

影像─Eric Duan《山道猴子的一生》

 

12. 功績主體與倦怠社會

 

指定文本:

影集─陳慧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自選一集)

電影─鍾孟宏《陽光普照》

 

13. 愛情符碼與液化的愛

 

指定文本:

電影─蔡明亮《愛情萬歲》

漫畫─穀子《T子%%走》、廢廢子&簡莉穎《直到夜色溫柔》

 

14. 期末報告

15. 期末報告

《錢鍾書楊絳親友書札》 吳學昭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4。

附近立讀:蘇東坡專櫃十來本,這股風潮究竟?中國史文出版還好(進入《錢鍾書楊絳親友書札》十來分鐘)。另外店誠品臺大:專櫃:圖像閱讀十來本;大衆文學。紙面英文大報FINANCIAL TIMES和 NEW YORK TIMES有媚力,可惜140/150元。

有點有趣的“紀念館” (漢寶德等)。談不完(楊絳91歲二度出面阻擋無錫市為錢鍾書建文學館。人生暮年所爭與她一生注重的尊嚴感有關。),傳世的安魂曲並不多。有毅力的卓別林檔案,據某日本人經驗,要看完要花近年。先進國家作學人的全集,很專業。漢清講堂說過,韓德爾全集或喬治桑書信,都是世紀工程



作家楊絳在新書引用19世紀英國詩人藍德的詩作:
「我雙手烤著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準備走了。」
她沒放入這句話的前幾句「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是藝術。」而楊絳102歲打官司,為她與錢鍾書致編輯書信被拍賣;92歲打筆戰,為一後輩質疑她的《堂吉軻德》譯筆;91歲二度出面阻擋無錫市為錢鍾書建文學館。人生暮年所爭與她一生注重的尊嚴感有關。
活得長、寫得久。104歲的楊絳日日孜孜勤寫勤讀。她信筆寫來,都是後輩的歷史。張勳復辟時,她六歲在街上躲流彈;五四運動,她困在現場;上海孤島時期,她被日本憲兵司令部傳訊。以後三反五反,歷經文革,她寫出代表作《幹校六記》,《洗澡》,承受丈夫、女兒辭世,她寫出至情至性的《我們仨》。她的新書《雜憶與雜寫》《洗澡之後》甫由時報出版。
我搶先拜讀了,細細回味中。明晚我將與幽默風趣的廖玉蕙老師對談楊絳先生的新作。若您剛好有空,歡迎一起來分享。
【四月維夏,細讀楊絳】
主題:生命書寫的柔韌─楊絳作品的人生菁華
時間:2015/4/22(三)19:30-21:00
地點:金石堂城中店3樓生活學堂
與談人:廖玉蕙(作家、學者) 楊索(作家)
圖片取自網路
未提供相片說明。










試閱

錢鍾書楊絳親友書札

作者: 吳學昭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24/05/01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全書收入致錢鍾書、楊絳夫婦的信函277封,以及錢、楊二位先生的若干復函。這些信函始自1946年,至2014年止,多集中於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信函作者包括二位先生的至親好友、學者同人,乃至譯者、讀者逾90人。信中的一些內容不僅可補罅年譜、別傳的失載,也為讀者認識錢、楊二位先生的多種人生向度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第一手材料。本書所收信函呈現了錢鍾書和楊絳二位先生的部分工作、生活、心境、交往、論學狀況,既是時代的記錄,也見證了學人之間的友情和思想共鳴,于學術史當有一定的史料價值。整理者吳學昭添加了詳細的註釋,介紹相關人物,交代相關事件,英法文信也逐一翻譯,使讀者閱讀起來往往收穫信函之外的新知。



吳學昭,1929年生於北京,長於上海,燕京大學畢業。曾任《中國兒童》主編;《中國少年報》副秘書長,負責編輯事務;新華社、人民日報社駐外記者;《人民日報》國際評論員。久任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學者、教育家吳宓先生的女兒。錢鍾書、楊絳遺囑執行人。

2024年8月26日 星期一

書緣2007/9/28 上帝/神,Said。中華名物考




Love is
everyone’s
specific
imagination

Jacques Lacan
Art by Jen Mazza

2007/9/28
---- 上帝是誰?(《十誡》影片中的小孩)//答:牠是個靈。祂的存在本身,他的智慧、權能、聖潔、公義、美善和真理,都是永恆,無限,和不變的。(《西敏寺信仰小問答》,第四問,譯者不詳 )
一神教的專有名辭:God 奇怪,牠曾經叫做『造物主』。
這些書我都沒認真看:
『上帝是誰?』【 La plus belle histoire de Diwu】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 1999
F. Ferrucci『上帝的一生:上帝自述』北京:三聯,2000
『神的歷史』台北:立緒, 200?


書緣:一些謠言等等
(美)安德魯‧斯特拉森帕梅拉‧斯圖瓦德. 『人類學的四個講座︰謠言‧想像‧身體‧歷史. 』,梁永佳、阿嘎佐詩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
這本書的最多謠言,可能是關於中國;譬如說出版社將台灣都(幾乎)改成「中國台灣」作者們說過,他們比對過台灣人和中國人對於近代史的說法,都屬南轅北轍,各說各話……
這副標題是作者們(專業人類學家)的許多研究著作之主題。據說整體社會學理論也可以從這兒重新出發。……. 「謠言理論(rumor theory )認為:『一個潛水謠言(diving rumor )雖然消失,但是隨時可以重新出現。』」
----
科克托《存在之難》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
「存在之難」典故:某人百歲命危醫生問他,答:「我感到一種存在之難。」, 科克托說,我的存在之難,不只在命危之際,「自始至終」 。(p. 181


-----
青木正兒《中華名物考》〔外一種〕,范建明譯,
「《中華名物考》〔外一種〕一書包括《中華名物考》和《華國風味》兩部書稿。此兩部書稿屬於風俗、名物學方面的著作,《中華名物考》收集了青木1943 年至1958 年之間發表的有關名物的論考,題材從草木之名到節物之名,非常廣泛;《華國風味》則旨在於介紹中國風味的飲食。而這兩部書稿更處處透露著中國文化的種種相關知識、相關傳統,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中華名物考』:『「柚の香頭」「酒觴趣談」「子規と郭公」「節物雑話」「詩経名物考二則」など、中國の草木・果実・鳥魚から酒品・食品・香草におよぶ50 餘の物名を考証した、著者晩年、會心の隨筆集。』
青木正兒的四男為本書寫篇很不錯的序言。(不知道他名字為什麼叫「中村 喬」?)
------
(日)西原大輔『谷崎潤一郎與東方主義-- 大正日本的中國幻想』趙怡譯,
北京:中華書局,2005
本書是博士論文的加工;翻譯稿作者逐字校過。他在中文版序說:「……. 這本書以谷崎潤一郎為例,考察了以大正時代(1912— 1926)為中心的日本東方主義話語。東方主義誕生於十八世紀末的西方世界。美國比較文學家愛德華‧ 賽義德 (Edward WSaid1935-2003) 1978年出版了《東方主義》(OrientalismPantheon BooksNew York1978)一書,尖銳地批判了西方國家的文學、美術和學術著作將東方視作是一個沒有發展餘地的落後社會的觀點。事實上,這種東方主義的觀點也影響到了近代日本對其他亞洲國家的看法,因此日本人的中國觀也受到了產生於西方的東方主義的影響。我將在本書中詳細分析日本的東方主義話語如何發生以及如何傳播的過程。

谷崎潤一郎雖然是個舉世聞名的文豪,可是他的有關中國的作品卻直到最近才開始引起學界的注意。谷崎於1918年和926年兩次踏上中國大陸,並創作了十幾篇遊記、小說和隨筆作品。由谷崎開拓的所謂"支那趣味"(本書中譯為"中國情趣")曾經鳳靡一時,給芥川龍之介、佐藤春夫和木下查太郎等同時代的日本文學家們帶采了不可忽視的影響。然而遺憾的是,目前研究日本近代文學的日本學者中,很少有人懂中文的。而本書以賽義德的東方主義理論為基礎,不但分析了谷崎作品中的東方主義話語,還盡量涉獵了日中兩國的資料,對谷崎的兩次中國之行進行了盡可能詳盡的考證。……..
我原先沒想到Said 的『東方主義』(日中)和『文化與帝國主義』(日韓)這樣若合符節…..

中文版序
譯者序

序章
一如何解讀谷崎潤一郎的"中國情趣"
二賽義德的東方主義理論
三東方主義的定義
第一章"中國情趣"的誕生
一源自一本雜志的新名詞
二中國遊流行伊始
三異國情趣的連鎖
第二章走上文壇之前
一偕樂園的中國佳餚
二沉迷於中國古典詩文的少年
三初期作品中的中國
第三章東方主義的洗禮
一作為"東方"的中國
二永井荷風的影子
三荷風的東方主義
第四章解讀"印度情趣"與"中國情趣"
一"夢幻之國"印度
二東方主義話語
三東方學與谷崎作品
四"夢幻之國"中國
五東方主義的主體
第五章首次中國之旅
一啟程之前
二穿越朝鮮半島
三赴奉天會木下太郎
四美麗的天津租界
五在北京看京劇
六去南方
七甦州水上游
八快樂的上海、美麗的杭州
九歸國前後
第六章重訪中國
第七章與中國文學家的交流
終章
後記
附錄
谷崎潤一郎中國旅行日程
主要參考文獻
譯後記
每個國家的國民都不免或多或少地會對其他民族持有某種偏見,要全面了解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不能不說是一樁極為困難的事情。日中兩國也不例外。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日本國民對其他亞洲國家抱有各式各樣的成見,擺出一副居高臨下的態度,說什麼朝鮮人依舊過著原始時代般的日子,又認為中國人只管掙錢,不問政治,諸如此類。而我也常常發現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一些中國人,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對日本社會的偏見。
這本書以穀崎潤一郎為例,考察了以大正時代(1912— 1926)為中心的日本東方主義話語。東方主義誕生於十八世紀末的西方世界。美國比較文學家愛德華‧ 賽義德(Edward W.Said,1935-2003)於1978年出版了《東方主義》(Orientalism,Pantheon Books,New York,1978)一書,尖銳地批判了西方國家的文學、美術和學術著作將東方視作是一個沒有發展餘地的落後社會的觀點。事實上,這種東方主義的觀點也影響到了近代日本對其他亞洲國家的看法,因此日本人的中國觀也受到了產生於西方的東方主義的影響。我將在本書中詳細分析日本的東方主義話語如何發生以及如何傳播的過程。

谷崎潤一郎雖然是個舉世聞名的文豪,可是他的有關中國的作品卻直到最近才開始引起學界的注意。谷崎於1918年和926年兩次踏上中國大陸,並創作了十幾篇遊記、小說和隨筆作品。由谷崎開拓的所謂" 支那趣味"(本書中譯為"中國情趣")曾經鳳靡一時,給芥川龍之介、佐藤春夫和木下查太郎等同時代的日本文學家們帶采了不可忽視的影響。然而遺憾的是,目前研究日本近代文學的日本學者中,很少有人懂中文的。而本書以賽義德的東方主義理論為基礎,不但分析了谷崎作品中的東方主義話語,還盡量涉獵了日中兩國的資料,對谷崎的兩次中國之行進行了盡可能詳盡的考證。

本書譯者趙怡女士是我十幾年來的同學。她日語說得既流利又優雅,在日本文學方面也有很深的修養。這次能夠通過她將我的《谷崎潤一郎與東方主義》(中央公論社,2003年)譯成中文,並承蒙中國讀書界的抬愛而得以出版,我感到十分榮幸。
近年來,日中兩國國民之間雖然往來交際愈加密切,但雙方偏重經濟交流的傾向越來越明顯。日本公司只關心如何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而中國經濟界人士又往往熱衷於從日本募集資金,或向日本出口產品以獲取經濟效益。商業交易固然重要,但是我擔心這種重商輕文的傾向,以及政治 ​​上的自我中心觀念,只會造成兩國間真正的關心和友誼大幅後退。因此我相信在目前這樣的時代,研究谷崎潤一郎和郭沫若、田漢、歐陽予倩等人之間的親密交流,一定會更為重要,也更具意義。

英國鴨片吸食者的自白

 《一位英國鴉片吸食者的告白》 /湯瑪士.德昆西(Thomas De Quincey)著


#第一本也是最好的毒品文學作品


引言/喬治.阿姆斯壯.萬霍普


文學家的一生幾乎總是平凡而單調。除了豐富的精神體驗之外,一位文學家最具生產力的時期,就其本質而言往往是平淡無奇的。他的文學技能並不是一種行動的技能,而是一種反思的技能。有時,我們會發現一些非凡出眾的人,例如愛迪生、麥考利、伯克、以及羅威爾等等,會參與到政治生活之中。但是,作家必須擁有他們自己的思想資產,以及其賴以援引的經驗資產,而且他們會透過學習、觀察,以及人際之間的交往來累積這些資產。


德昆西的生命歷程在文學上是獨一無二的,無論是他所經歷的那些奇特非凡的事件,還是他的生命歷程與其作品之間極為重要的關聯性。例如說,德昆西最著名的作品《告白》──同樣著名的還有他的《自傳散文集》(Autobiographic Sketches)──以及他的別名「英國鴉片吸食者」,我們將其得名由來歸因於他有長期服用鴉片習慣的可怕經驗。以一八二一年為分界,我們可以大致將他的一生劃分為兩個時期。


一七八五年至一八二○年的期間,我們或許可以稱之為德昆西的準備期;一八二一年至一八五九年的期間,則是他的文學多產期。因為學生們會希望可以閱讀作者本身對自己一生的記述,因此筆者在這裡提供一段充滿感性、美妙與浪漫情懷的描述,一段關於他一生大事件的簡短概述,相信這應該相當足夠。


湯瑪斯.德昆西於一七八五年八月十五日出生於曼徹斯特(Manchester)市附近,他的父親居住於此,是一位擁有諾曼第血統的葡萄酒商人,不僅家境富裕,也非常具有文化素養。從年幼時期開始,德昆西便是一個早熟、想像力豐富,並且熱衷於幻想沉思的孩子。他就讀於曼徹斯特語法學校期間,教師對紀律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加上男孩彼此之間的惡作劇,這些對於他的敏感氣質而言都是難以忍受的。因此,一八○二年,他逃離這所學校而去。


在威爾斯的山區流浪了一段短暫的時間之後,德昆西南下來到倫敦,當時他幾乎身無分文,而且除了見見世面之外,他也沒有任何明確的計畫。他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金錢,即使精通希臘語,想擔任希臘語的校對者,都無法找到這樣的工作,只能與乞丐和流浪漢為伍,並且承受著難以置信的危險與艱辛。他說道:「因為我的身體現在正承受著飢餓的痛苦,已超過十六週的時間。我飢餓的激烈程度不一,但是,或許就如同任何一個在此經歷中倖存下來的人所能承受的一般。」


隔年,他接受勸說進入了牛津大學,並且依靠少量的生活津貼在那裡生活,直到一八○八年為止。他對大學生活感到非常地不滿,怠忽每日的例行職責,拒絕參加口試,並且變成一位遁世者。但是,他仍然持續鑽研他的希臘語研究,並且受到德國哲學的影響,而且最重要的是,他首次感受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學所展現出來的卓越力量與美的極致。他離開牛津大學,宣稱:「我什麼也不欠你!儘管生活在眾多仰賴你以獲得每日溫飽的人群之中,我絕未從你龐大的富饒中取得一分一毫。」

在這一段期間,德昆西逐漸養成使用鴉片的習慣,一直到一八一三年臻於最高點,此時,他每日需要服用八千滴或者七支酒杯之驚人份量的鴉片酊。他的《告白》一文於一八二一年九月刊載於《倫敦雜誌》(The London Magazine),在文藝界造成了相當大的轟動,並且藉此建立了他的作家聲譽。


一八○八年被認為是德昆西的形成發展階段中最重要的一年,不僅是因為他服用鴉片,而且因為他在前往倫敦與湖區的朝聖之旅期間,結識了蘭姆、柯立芝、赫茲利特、騷塞、華茲華斯、與威爾森等人。


一八○九年,德昆西定居於美麗的湖區(Lake District)的格拉斯米爾(Grasmere),居住於好友華茲華斯先前擁有的小屋裡。那是他居住了長達二十年的家,雖然從一八二一年至一八二五年期間,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倫敦度過。德昆西於一八一六年與瑪格麗特.辛普森(Margaret Simpson)──《告白》裡那位「摯愛的M」──結婚,她正是他與鴉片奮鬥掙扎過程中的守護天使。此後數年,他的財務狀況似乎已經回復至比較優裕的狀態。


德昆西認真嚴肅地投入文學作品的創作,始於一八二一年他在《倫敦雜誌》投稿的作品。濟慈以及其他許多知名的作家都曾投稿《倫敦雜誌》,而且蘭姆很快就在《倫敦雜誌》的專欄中發表他著名的《伊利亞隨筆集》(Essays of Elia)。事實上,這是一個傑出的期刊文學時代,擁有出色的編輯與尖銳的批評家,而且各大雜誌對於民族文學的影響力非常大,且就整體而言也是非常有益的。如果不是這些期刊雜誌提供了金錢上的援助以及公開的版面的話,許多英國的名著傑作幾乎無法公諸於世。


德昆西本身就是這種受雇於期刊雜誌、擔任其撰稿人的最佳實例之一。馬森教授說道:「他以撰寫了大約一百五十篇雜誌文章的作者身份,在我們的文學中佔有一席之地。」布里姆利.強森先生說:「他必須完成出版社的稿件,並且讓雜誌編輯感到滿意,這制止了他在寫作上做出太多的琢磨與推敲,並且阻止他將其生來熱衷著迷的事情『講得太過瑣細』」。


一八三○年的這段期間,他是在威爾森教授的家裡度過,後者乃是《布萊克伍德愛丁堡雜誌》(Blackwood’s Edinburgh Magazine)的精神領袖人物。他們兩人志同道合,擁有完美的同志情誼,一個微不足道的「鴉片吸食者」以及那位威嚴的「克里斯多福.諾斯」(Christopher North)兩人的徒步遊記,讓人讀來十分舒適愉快。最後,一八四三年,德昆西與他的女兒們一起移居愛丁堡附近的一座小村莊拉斯韋德(Lasswade),並在一八五九年八月八日長眠於此。


德昆西的身材纖瘦苗條,臉型精緻且輪廓分明,並且擁有高貴且聰慧的頭腦。他的體質虛弱,但卻可以在缺乏食物與睡眠的情況下,忍受相當大程度的疲勞。他的臉色蒼白,而且看來操勞憔悴;他的眼神有時顯得黯淡無光,有時卻顯得光彩奪目;而且,他的嗓音如銀鈴般清脆,但卻將自己的聲調調整得聽來有些空洞且超然詭異。他的態度匆促而猶豫,他的性格是同時混合了害羞與喜好交際、偏見與仁慈、幽默與憂鬱、煩躁與甜蜜快活的複合體。


一如理查森、庫珀、薩克萊、喬治.艾略特、以及杜穆里埃等人,德昆西在成年之後才進入文藝界,但卻非常出色地具備了成熟豐富的學問及生活知識。我們已經看見他如何以《一位英國鴉片吸食者的告白:節錄自一位學者生活的片段》一舉獲得卓越的成就。從那時開始,一直到他過世為止,他持續撰寫了多篇文章,主題涵蓋範圍廣大。他的文章主要刊登在:《倫敦雜誌》(一八二一─一八二四年)、《布萊克伍德愛丁堡雜誌》(一八二六─一八四九年)、《泰特愛丁堡雜誌》(Tait’s Edinburgh Magazine,一八三四─一八五一年)、以及《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ædia Britannica,一八二七─一八四二年)。除了上述這些期刊雜誌之外,他也曾投稿至《北英評論》(The North British Review,一八四八年)、《騎士季刊》(Knight’s Quarterly Magazine,一八二三─一八二四年)、《霍格每週指南》(Hogg’s Weekly Instructor,一八五○─一八五四年)、以及《愛丁堡文學報》(The Edinburgh Literary Gazette,一八二九─一八三○年)。


德昆西的第一部作品集,於一八五一年由美國波士頓的蒂克諾&費爾茲出版社(Ticknor & Fields)出版,一共二十二卷,但是,愛丁堡的詹姆士.霍格(James Hogg)先生接著於一八五三─一八六○年期間出版了由作者所編撰的十四卷版本。最具權威的德昆西作品集,乃是由大衛.馬森教授所編撰,並且由愛丁堡的亞當&查爾斯.布萊克(Adam and Charles Black)出版社出版的十四卷本。


德昆西或許是我們所有的散文作家中最多才多藝的。他是如此博學多聞,因此他能書寫的主題範圍也幾乎毫無限制。約翰生博士為當時文藝界最全能、最多才多藝的戈德史密斯所寫的墓誌銘,同樣也可以套用在德昆西身上:「他幾乎沒有遺留下任何不感動人心的文字,而且也沒有觸及任何他不屑一顧的事物。」不幸的是,他大多數時間都只花在一些短期零散的工作上,滿足期刊雜誌和一個枯竭荷包的需求。這再次使得他的文學創作無論是在利益關係上或是在價值判斷上,都顯得失衡不均,而且毫無疑問地,這部分也是因為他本身的侷限性所造成,他過於喜愛離題以及有些矯揉造作的輕佻,而且文章的結構也經常缺乏統一與連貫性。


▎看更多書籍介紹:


《一位英國鴉片吸食者的告白》/湯瑪士.德昆西(Thomas De Quincey)著

 

◆杜斯妥也夫斯基 流放西伯利亞之時,帶著這本書。

◆波特萊爾 翻譯此書並認為德昆西是全英格蘭最有創意的頭腦之一。

◆波赫士 曾說:如果沒有德昆西,我是否還能存在?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鴉片幻覺和夢境的靈感來源。

◆狄更斯 欣賞的所有作品中,特別喜愛德昆西。


https://sunny-warm.wixsite.com/sawph-3/sf025

胡適與日本禪學學者之交流 (2016,漢清講堂129),偏重 鈴木大拙 (D. T. Suzuki 1870~1966) 《鈴木大拙展 Life=Zen=Art .....》談一首古詩, 寓言 "品質金三角 (The tree corners of quality By W. Edwards Deming)《轉危為安》(1986)" : 鐘聲;撞木/鈴舌;詩 ( 1985~2024.1 的了解 (古印度/中國/日本 ;美國 戴明博士等。荷蘭:高羅佩(Robert Hans van Gulik,1910—1967)《高羅佩:其人其書》:"晚間的山嵐") (2023)

 感動(100): 

胡適與日本禪學學者之交流 (2016,漢清講堂129),偏重 鈴木大 (D. T. Suzuki 1870~1966) 鈴木大拙展 Life=Zen=Art .....》談一首詩, 寓言 "品質金三角 (The tree corners of quality By W. Edwards Deming)《轉危為安》(1986)" : 鐘聲;撞木/鈴舌;詩 ( 1985~2024.1 的了解  (古印度/中國/日本 ;美國 戴明博士等。荷蘭:高羅佩Robert Hans van Gulik,1910—1967)《高羅佩:其人其書》:"晚間的山嵐") (2023)

https://hcmemory.blogspot.com/2024/01/198520241.html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722541146519562

居禮夫人傳 鍾玉澄譯 1989 Madame Curie: A Biography by Eve Curie1989


居禮夫人傳 鍾玉澄譯 1989   Madame Curie: A Biography by Eve Curie1989

 

"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understood. Now is the time to understand more, so that we may fear less." — Marie Curie


憑空而來:伍迪.艾倫回憶錄>內容連載 -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 › web › sys_serialtext




 — 好大的手筆!好像塞給我一千元一般!我的阿姨、表親、麗塔,她的姊姊菲莉絲因擔任護士深受敬重,就像作家伊芙.居禮(Eve Curie)一樣。此外還有費爾.瓦 ...

不論如何,成年禮到了。今天,年輕孩子的成年禮主題是:《星際大戰》(Star Wars)、亞瑟王、荒野西部,我的主題則是高爾基的《底層深淵》(Lower Depths)。我成年的啟蒙並不是在什麼花俏的地方,而是在位於鐵軌附近的家中。我舅舅和其他男人站著,儘管有嚴重的心臟病與中風,仍然每天抽兩包菸,眨著眼睛自鳴得意地與我握手,手中藏著十塊錢紙幣。好大的手筆!好像塞給我一千元一般!我的阿姨、表親、麗塔,她的姊姊菲莉絲因擔任護士深受敬重,就像作家伊芙.居禮(Eve Curie)一樣。此外還有費爾.瓦瑟曼,當然還有另一位費爾.瓦瑟曼。費爾(正版)是個很風趣的人,在媒體業務部工作。有好幾年的時間,我會將自己嘗試寫下的笑話拿給他看,他會鼓勵我把它們寄給不同的百老匯報紙的專欄作家,他們專寫些名人插科打諢的笑話。而我那些微不足道的諷刺笑話,日後將為我開啟通向整個世界的大門。

憑空而來:伍迪.艾倫回憶錄
Apropos of Nothing作者:伍迪.艾倫


出版日期:2022/06/22
居里夫人



居禮夫人傳
作者: 伊芙.居禮著 
鍾玉澄譯
台北:志文出版社,1989/

Madame Curie: A Biography

https://archive.org/details/madamecuriebiogr00evec_0

Ève Denise Curie Labouisse (French pronunciation: ​[ɛv dəniz kyʁi labwis]; December 6, 1904 – October 22, 2007) was a French and American writer, journalist and pianis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3%88ve_Curie


  伊芙.居禮對其母親綺麗壯烈、苦樂交織的一生,所作真摯動人的畫像,早已打動了千萬人的心弦,且被批評家推許為傳記文學中的瑰寶。這位人類有史以來迄今最傑出的「女性」科學家,先後榮獲諾貝爾物理和化學獎,她一生在科學上的成就及貢獻,曾使那些存有「女人不適於研究科學」偏見的男子瞠目不知所對,羞愧不如。身材纖弱的居禮夫人,在貧困交迫中,堅定不移,於重重阻力下,進行艱苦的研究,終於完成近世科學上的重大發現,這委婉曲折的經驗,確是一篇可歌可泣的鉅構,在與人世艱辛抗衡的生活爭鬥中,我們確實需要這一種鼓舞起信心勇氣的文學。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博士說:「影響我一生最深遠的首推「居禮夫人傳」,從這本傳記中我真正了解到一個科學家的生活也可以是美麗而充滿理想的。」


Polish-French scientist Marie Curie died on July 4th 1934 of a bone-marrow disease earned after years of handling radioactive samples without protection. A pioneer in the study of radioactivity, Curie was the first woman to win a Nobel prize—and the first person to win two
Marie Curie died of radiation poisoning on this day in 1934
ECON.ST

『居禮夫人的一生』海報特展

今年是2011國際化學年(IYC, 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也是居禮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百年紀念,為了慶祝這個歷史性的時刻,法國在台協會特別與臺灣大學化學系以及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合作,舉行「居禮夫人的一生」海報特展,展期自10月19日起至11月22日止,歡迎前往觀賞。

本次展覽將以13張中法雙語海報來回顧居禮夫人的一生,包括她在華沙的童年時期、巴黎的求學歲月、與居禮先生的相遇、放射性物質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獎以及她的研究得到國際肯定……等等不同階段,帶您追溯一個偉大而動人的生命與靈魂。

另外,自11月7日(居禮夫人的生日)起,將同時加展臺大化學系金必耀教授的串珠分子模型,晶瑩璀璨,敬請期待。






(圖片來源:musée Curie (coll.ACJC) / Institut Curie )




(圖片來源:musee Curie (coll.ACJC) / Institut Curie )

展覽訊息
主題:『居禮夫人的一生』海報特展
日期:2011年10月19日至11月22日
地點:週一~週五08:00~17:30,臺灣大學化學系正門大廳
週六下午12:00~16:00,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探索】講座活動會場
主辦單位:法國在臺協會、臺大化學系、臺大CASE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有任何問題,請撥02-33661145 洽詢臺大化學系王小姐




校友捐書 第六屆

 博群書節,明天開始。

地點:崇基龐萬倫三樓。

捐書逾二萬本,每位同學可免費取八本。


請大家多分享,讓多些同學知道,莫辜負捐書校友的心意。

Naguib Mahfouz: Cairo Trilogy、自傳的回聲(Echoes from an Autobiography)"Khufu's Wisdom"


hc chung

“If the urge to write should ever leave me, I want that day to be my last.”
- Nobel Prize laureate Naguib Mahfouz.

Mahfouz began writing when he was seventeen and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when he was 76. For much of his life he worked as a civil servant, and wrote when he returned home from work in the evenings.

Mahfouz often used his hometown of Cairo as the backdrop for his stories. His prize motivation stated that he "through works rich in nuance - now clear-sightedly realistic, now evocatively ambiguous - has formed an Arabian narrative art that applies to all mankind."

Learn more: https://bit.ly/40l6WtL

Naguib Mahfouz
(born Dec. 11, 1911, Cairo, Egypt — died Aug. 30, 2006, Cairo) Egyptian writer.
He worked in the cultural section of the Egyptian civil service from 1934 to 1971.


Naguib Mahfouz wrote with wry wit about the bruising, raucous, chaotic anthill of Cairo. The Egyptian novelist who bore comparison with Balzac and Dickens was born on this day in 1911
Naguib Mahfouz, a great Egyptian writer, was born on December 11th, 1911
ECON.ST

His major work, the Cairo Trilogy (1956 – 57) — including the novels Palace Walk, Palace of Desire, and Sugar Street — represents a penetrating overview of 20th-century Egyptian society "開羅三部曲(The Cairo Trilogy, 1956-1957),作品由「宮廷街」(Palace Walk)、「思宮街」(Palace of Desire)和「甘露街」(Sugar Street)三個部分所組成,描寫一個阿塞伊.阿瑪德(Al-Sayyid Ahmad)封建家庭三代人的生活與遭遇。故事始於一九一九年反英國殖民主義戰爭,終於一九五二年埃及正式獨立和納塞將軍發動「七二三革命」前夕,是一部兼具社會寫實和歷史史詩的反帝國主義長篇巨著。阿塞伊.阿瑪德育有二女三男,三個男子中,法米(Fahmy)是一個理想主義悲劇者的代表,他在反英示威中獻出了身軀;亞辛(Yasin)是個放蕩的享樂主義者,沉淪於封建腐敗的泥淖中;凱默(Kamal)代表迷惘、探索和矛盾的一代。馬哈福茲通過一個「兒子反叛」的家族革命來折射埃及二十世紀上半葉反英鬥爭、反封建革命、現代化改革、婦女解放以及東西方文化碰撞下的社會劇變和價值衝突,特別是透過學生運動和群眾抗議事件,描寫了埃及從英國殖民走向民族獨立,從法老封建蛻變為君主立憲的艱辛歷程。"
“When disasters come at the same time, they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 from "Palace of Desire" by Naguib Mahfouz, born on this day in 1911
Naguib Mahfouz’s magnificent epic trilogy of colonial Egypt appears here in one volum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Nobel Prize—winning writer’s masterwork is the engrossing story of a Muslim family in Cairo during Britain’s occupation of Egypt in the early decad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novels of The Cairo Trilogy trace three generations of the family of tyrannical patriarch Al-Sayyid Ahmad Abd al-Jawad, who rules his household with a strict hand while living a secret life of self-indulgence. Palace Walk introduces us to his gentle, oppressed wife, Amina, his cloistered daughters, Aisha and Khadija, and his three sons–the tragic and idealistic Fahmy, the dissolute hedonist Yasin, and the soul-searching intellectual Kamal. Al-Sayyid Ahmad’s rebellious children struggle to move beyond his domination in Palace of Desire, as the world around them opens to the currents of modernity and political and domestic turmoil brought by the 1920s. Sugar Street brings Mahfouz’s vivid tapestry of an evolving Egypt to a dramatic climax as the aging patriarch sees one grandson become a Communist, one a Muslim fundamentalist, and one the lover of a powerful politician. Throughout the trilogy, the family’s trials mirror those of their turbulent country during the years spanning the two World Wars, as change comes to a society that has resisted it for centuries. Filled with compelling drama, earthy humor, and remarkable insight, The Cairo Trilogy is the achievement of a master storyteller.



Egyptian novelist, playwright, and short-story writer Naguib Mahfouzwas born in Cairo, Khedivate of Egypt on this day in 1911. He won the 1988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The way love can disregard fears, however, is an age-old wonder. No fear is able to spoil love's development or keep it from dreaming of its appointed hour.”
--from PALACE WALK
Palace Walk is the first novel in Nobel Prize-winner Naguib Mahfouz’s magnificent Cairo Trilogy, an epic family saga of colonial Egypt that is considered his masterwork. The novels of the Cairo Trilogy trace three generations of the family of tyrannical patriarch al-Sayyid Ahmad Abd al-Jawad, who rules his household with a strict hand while living a secret life of self-indulgence. Palace Walk introduces us to his gentle, oppressed wife, Amina, his cloistered daughters, Aisha and Khadija, and his three sons—the tragic and idealistic Fahmy, the dissolute hedonist Yasin, and the soul-searching intellectual Kamal. The family’s trials mirror those of their turbulent country during the years spanning the two world wars, as change comes to a society that has resisted it for centuries. Translated by William Maynard Hutchins and Olive E. Kenny. READ an excerpt here:


Subsequent works offer critical views of the Egyptian monarchy, colonialism, and contemporary Egypt.

Other well-known novels include Midaq Alley (1947), Children of Gebelawi (1959), and Miramar (1967).

He also wrote short-story collections, some 30 screenplays, and several stage plays. In 1988 he became the first Arabic writer to wi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馬哈福茲只能在病榻上以小紙片寫作

1996年,他匯集曾在《金字塔報》連載的隨感錄出版,題名《自傳的迴聲(Echoes from an Autobiography)。這部充滿伊斯蘭哲人「蘇菲」(Sufi)智慧的格言式語錄,表達了馬哈福茲對整整一個世紀的懷念、感傷和體悟。人在垂幕之年,還以「幼年哲學家」自稱,謙遜、寬恕和愛,是這位智慧老人留給人間的不朽話語。
[埃及]納吉布·馬哈福茲 著 (自傳的回聲),薛慶國 譯,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1
目錄: 譯者序·智慧人生的啟迪
自傳的回聲
馬哈福茲談話錄
p.3
祈禱
  我還不到七歲時,就曾為革命祈禱。我還不到七歲時,就曾為革命祈禱。
  有一天早晨,我由女僕陪著去上學。有一天早晨,我由女僕陪著去上學。 我走著,好象被人押赴監獄一般手裏拿著作業本,眼裏露出憂愁,心裏盼望著出點亂子。 寒風吹來,刺痛我短了一截的褲筒下面幾乎裸露的小腿。校門關閉著,工友扯著大嗓門說:“今天有遊行,又停課了!”
  一陣喜悅襲上心頭,幾乎讓我飛抵幸福之岸。

  我從心底裏祈求真主,願革命永遠進行下去!
p.9

   信物
  一朵乾枯的玫瑰,花瓣已經破碎,這是我在整理藏書時從一排書後發現的。
  我笑了。已逝的遙遠往事綻露出瞬間的亮光。
  懷念溜出時光掌,存活了五分鐘。
  乾枯的花瓣散發出密語般的芳香。
  我想起一位智者朋友的話:“記憶的力量顯示在回憶裏,也顯示在遺忘中。

p.13
   魅影 魅影
  做完晨禱,我在空曠的大街上遊蕩。 有秋風作伴,在靜謐的清夜散步真好。 走到沙漠的邊際,我在一塊被稱為“孩子之母”的岩石上坐下。
  我極目遠眺,眼前沙漠的迷宮披著細柔的緇衣。忽然,似乎看到許多影子朝著城市蠕動。我心想:“或許是治安人員吧。”但第一個影子已走過我的面前,我看清楚是一具骷髏,眼眶裏冒著凶光。
  我坐在岩石上,驚恐不已。鬼魅的影子一個個躡足而過。
  我顫抖地揣測:我的沉睡的城市白天會遭什麼兇險……



p.19

   應答
  在一次政治辯論中,一位議員向大臣發問:“你能給我找出一個純潔而未受污染的人嗎?”
  大臣應答道:“有啊。譬如說:兒童、白癡、狂人等等。所以這世界依然平安無事。”


p.20

   一分錢
  我覺得自己是在路上徘徊的兒童。手裏拿著一分錢,但已忘了母親要我買什麼了。怎麼想都記不起來。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出門要買的東西最多就值一分錢。
p.23

  
  雨,把我們趕進一座老宅的門廊。外面大雨如注,雷聲隆隆,裡面日光晦冥。 我們在狹窄的門廊相對而立,我們之外,就只有樓梯和我們暗中的念頭。 我心想:“好一個女郎啊!”
  她看著涼嗖嗖的雨空,有點局促卻又不失風度,好像是自言自語地說:
  “這雨說來就來,太沒準了。”
  我心神不定,說道:
“這是賜給眾生的天恩。”
  

p.25
禮物
  在孤單無力的老年,思慮像香料的芳香一樣散溢。
  他對埋頭拜神的朋友說,像是在作道歉:
  “我的一生,虛擲在紛繁忙碌的家事與公務中,因而沒抽出時間拜神。”

  當夜,有一個人在夢裏送他一朵白玫瑰,並在他耳邊低語:
  “唯有真誠的崇拜者才配得上這份禮物。”

p.26
  
  有一天,我發現腳底下踩著一朵玫瑰。 花顏依然鮮活,我把它撿
了起來。
花顏依然鮮活,我把它撿了起來。
  噢,綠色的枝頭還用白線拴了一張疊起的紙。 我好奇地打開,上面寫著:“來吧,你會發現我如你所愛的那樣。”
  我莞爾而笑,心裏猜想:這封信怎麼投錯目標了? 為什麼會掉在地上呢?
  我在各種假設和可能的谷地徘徊了片刻,但我讚美起這個愛的源泉已告枯竭的世界。
  我呼吸到了遙遠往昔的氣息,心跳不禁加速起來。
  一下子,我超脫了原先的猶豫。
  我決定現在就作準備,以便在這遼闊的城市裏有我的葬身之所。
p.29
   黎明時分的低語
  在我生命裏一段關鍵的日子,當愛情讓我登上迷茫和相思之巔,我在黎明時分聽到了一句低語:我在黎明時分聽到了一句低語:
  “祝你愉快!快要告別了。”

  我傷感地閉上眼睛,卻看見為我出殯的隊伍正在行進,我走在隊前,手執一隻斟滿生命醇釀的大杯。

p.39

   修辭
  教授說:“修辭是奇妙的。”
  我們深以為然,競相舉例加以說明。
  幻想讓我神馳,遙遠的往昔在天真地盤桓。
  我想起一些普普通通、談不上什麼分量的詞語,譬如:你呀……想什麼呢……行了……你這個滑頭……
  可是,這些詞語卻有奇異而朦朧的魅力,令一些人癡迷,讓另一些人沉醉於難以言述的幸福……



   離去 離去
  當我參加了他的葬禮,我才意識到他已真的死去。當我參加了他的葬禮,我才意識到他已真的死去。
  凳子上坐滿了弔唁者,不斷有人念誦《古蘭經》。凳子上坐滿了弔唁者,不斷有人念誦《古蘭經》。
  鄰座的人都在交談,有各種各樣的話題;而死者卻沒有一人提起。鄰座的人都在交談,有各種各樣的話題;而死者卻沒有一人提起。
  真的,親愛的,你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世界也離你而去嘍。真的,親愛的,你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世界也離你而去嘍。
   生命
  有一天,為生活所迫,我成了攔路的劫賊。 一個月黑之夜,我第一次下手,截住一個過路人。
  那人顫抖不已,嚇得半死,苦苦哀求道:“把我的一切都拿走吧,只求你不要傷害我的生命!只求你不要傷害我的生命! ”

  從那時起,我和我的靈魂就一直圍著生命的奧秘盤旋!


   珍珠
  在夢裏,一個人走近我,遞給我一個象牙匣子,說:“收下這份禮吧。
  醒來時,我發現匣子就在枕邊。
  我茫然打開匣子,裏面有一顆榛子般大小的珍珠。
  時不時地,我把珍珠拿給朋友或專家欣賞,問他們:“這顆奇異的珍珠怎麼樣?”
  他們搖搖頭,笑著說:“哪來珍珠?匣子是空的呀!”
  我親眼見到的東西,他們卻矢口否認,我感到驚奇。
  至今仍然沒人相信我。
  但我內心並未絕望。



   海灘上
我發現自己在沙漠與大海之間的海灘上,感到一種近乎恐怖的孤獨。 一會兒,我茫然的目光看到一位女子,在不遠不近的地方站著。
我看不清她的面容和神態,但我卻有一種期望,願自己能在她那兒感覺某種親近,或者獲得知識。 我向她走去,但我們之間的距離並未縮短,也看不出何時能趕上。 我用各種各樣的名字和稱謂呼喚她,但她沒有停下,也未回顧。

  黃昏來臨,萬物漸次隱去,但我並沒有停止期望、追趕和呼喚。


   決鬥
  在少不更事的年代,我和一位朋友鬧了彆扭。
憤怒的洪水淹沒了友情,他叫我到荒地裏去決鬥,省得有人過來調停。

我們揮拳掄臂,我們揮拳掄臂, 說去就去,兩人很快扭在一起。 一場惡戰之後,我們精疲力盡地倒下,傷口血流不止。
  我們必須在夜幕降臨前回到城裏。
  不互相幫助,我們就回不去。
  我們必須互相包紮傷口,必須互相攙扶而行。
  在踉踉蹌蹌地行走時,心中的敵意冰釋了,青腫的唇邊浮起了笑容。

  於是,寬恕從地平線升起。





   黃昏時的對話
他是我們的鄰居,是真正的芳鄰賢里。
  黃昏時,他身披鬥蓬,端坐在門口椅子上。
  於是,院落具備了一種莊嚴,樹木也平添了一分靜美。
當天空告別了最後一隻飛鶴,他的三個兒子收工回家。
  在他們外出朝覲的前夜,他看著孩子們的臉,問道:“往事已矣。
你們有何心得?

  老大說:“沒有法便沒有希望。”
  老二說:“沒有愛便沒有生命。”
  老三說:“公正是法與愛的基礎。”
  父親笑了,說道:“還必須有一點混亂,好讓糊塗的人們警醒。”
  三兄弟面面相覷,然後異口同聲地說:“您老總是言之有理!”



   幼小的哲學家
  儘管我不樂意,衰老的感覺還是像不速之客一樣來臨。
我不知如何才能忘懷末日的臨近和漸盛的別緒。

致敬,我在安逸和愉悅中度過的漫長歲月;致敬,在慈愛、成長和知識的海洋裏享受的生命之樂趣。
現在那永恆的聲音在預告離別。 告別你美麗的世界,前往未知的所在吧。我的心喲,那未知不過是幻滅!拋掉那轉世到另一個生命的幻念吧。那能怎麼樣? 那是為什麼?那是為什麼? 哪一種智慧能說明那個生命存在的必要?
我能真正理解的,乃是我心靈的憂傷。 別了,生活,我從你那裏領會了一切意義,結果你悄然而去,留下了一段沒有任何意義的歷史。
  ——一個已滿九個月的胎兒感想錄



   命運捉弄的人
  我忘不了這個人,他做過我多年的老師。誰都知道他命運多舛, 夫妻不和,家境貧寒;但他又以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出名。
年邁以後, 他的不幸又多了一樁:患了動脈硬化。 他的記憶日見衰弱,漸漸忘卻了挫折和生活中的種種坎坷,不知不覺倒也減輕了負擔。
病情愈篤, 他把妻子也完全忘了,不能指認,還詢問她為何待在他的家裏,這樣煩惱又減少許多。

後來病入膏肓,他連自己都忘了,不知自己是何許人也。因此,他到達了愉悅的巔峰,逃出了嚴酷生活的魔掌,連原先可憐他的人們也羨慕他了。


   幸福的歸宿
  小鳥翩躚而複歡歌,多麼美麗!有一回,在我心蕩神移的時候,我高喊著:“但願我生來是只小鳥!”突然,我真的變成了小鳥。
我盤旋著,歌唱著,在枝頭跳來蹦去。
根據已往的經驗,我提防著貓和蛇,迷戀著陽光。
我一向羡慕鳥兒,它們飛旋著,能看見地面上癡情者難見的愛人的美貌。
我經過徒勞的嘗試後深信:只有飛起來,才能從樹木的頂端一睹芳容。

我的目光因相思而變得灼熱,我左顧右盼, 愛人正在庭院深處徜徉呢。
我暢飲著喜悅的醇釀,至酩酊而後快。 有一天,我看見圍牆上有一盤燕麥,不禁垂涎,便忘記了戒忌,飛了過去,用我的喙貪婪而快活地啄食。
這時,一隻手輕輕地把我捉住,一個悅耳的聲音說:
   “你終於上當了。”
  她把我放進籠子,她的觸摸讓我全身陶醉,只有天堂的佳釀才給人這般感覺。
  每當我幸運的杯盞溢滿了幸福,她便光彩奪目地走來,端詳著我,給我添水加食。
  我欣喜若狂。

  餘暇時,我瞅著樹上的一群群鳥兒,見它們歡快地翩躚歌唱;但有愛人近在身邊,它們的翩躚和歌唱都不值一提了。




   河流
  在洶湧的生活旋渦裏,我們有一回在公共場所相遇。
  這個笑吟吟地看著我的老婦人是誰呢?
  或許在不遠的過去我們曾在這世上見過?
  她的笑容更粲然了,我也報以同樣的笑臉。
  她問:“你想不起來了?”
  我更使勁地笑著。
  她以只有老人們才有的率直說:“你做學生時,曾是我的第一次嘗試。”
  沈默了一會兒,她又說:“當初我們就差一步了。”
  我茫然地思量:那美好的生活到哪兒去了?


   講經課
  我急匆匆地趕路,要去聽一堂講經課。
路上,我見到一個衣衫襤褸、愁容滿面的老漢在哭泣,我生怕趕
不上聽課,就沒有過問。

  夫子登上中間的講臺,掃視著四周,眼光落在我身上
他示意我走過去,然後湊在我耳邊低聲說:
  “你沒有理睬那個哭泣的老漢,浪費了一個行善的機會,那是在我今天的課上得不到的。”

   疑問 疑問
  隊伍在笛聲和鼓樂的引導下,開始在沙漠中行進。 四周寂然,一切都看不到盡頭
我心裏忽然起了個疑問:隊伍的頭領會走在什麼位置?
  旁邊的人知道了,說:“走在前頭嘛,這樣才符合他的身份。可你為什麼要問呢?”
  旁邊另一個人卻說:“他或許走在隊尾,好觀察一切動靜。可這跟你有什麼關係?”
  我不知如何作答。我不知如何作答。 我以為事情到此為止,等走完行程就能知道答案。
  可我發現人們交頭接耳,一雙雙眼睛都在覷我。 懷疑在隊伍裏蔓延開來。

主啊,我怎麼讓他們相信我並無惡意,我對頭領的忠心不遜於他們中任何一人呢?
  一個人板著臉走近我,說道:“請離開隊伍,讓我們太太平平。”
  我只好走出隊伍,獨處於茫茫的大漠和無盡的憂愁中。
   黑暗中
  在沒有一絲亮光的黑夜,我趕路回家。路上碰到一個影子,我警覺地一閃,問道:“真主的奴僕,你是誰?”
  他說:“或許你就是我在找的那個交好運的人。"
  “你指什麼好運?”

  他和悅地說道:“我邀請你到家裏參加一個充滿愛情和歡娛的晚會。”
  我覺得他在說胡話。
在這懷疑的一瞬,他遲疑的氣息消失了,我知道他已隱身而去。
  我後悔起來,為自己錯失一個或許能交好運的機會。

  我依舊在黑暗中盤桓,我呼喚著,以至喊啞了嗓子。


   先覺者
  我們應邀去一位朋友家參加晚會。我們在小花園裡圍朋友而坐,柑桔花的芳香令我們陶醉。
朋友向我們介紹一個難得的專案,希望我們參加投資。火柴光亮起時,我看到一位夥伴心不在焉,原來已遁入夢鄉。 我用胳膊捅他一下,但他沒有理我。
  回去的路上,我對他說:“朋友的講話,你肯定一句都沒聽。”
  他淡淡地說出讓我吃驚的話:“我的心告訴我,他在太陽升起前就要去世!”
  奇怪的是,在太陽升起之前,那個談論專案的朋友果真去世了。
  更奇的是,那位有先知先覺的朋友,也在黎明時去世了。
  從那一天起,每當歲月帶來一段好時光,我都不願因思量往事或來事而錯過。


   簡史
第一次戀愛時我還是兒童。 我遊戲歲月,直到死神自天際顯現。
在青春之初,我懂得了夭折的愛人留下的不朽愛情。

我淹沒在生活的大海裏。
愛人去了,記憶在正午的烈日下燃燒。

我心中的嚮導把我引向虛偽的目標。
有時完美的主人浮現,有時已故的愛人隱現。
  我明白我和死神之間有著嫌隙,但我註定要懷有希望。






“A priest's life is spent between question and answer-- or between a question and the attempt to answer it. The question is the summary of the spiritual life.”
―from "Khufu's Wisdom" by Naguib Mahfouz
From Nobel laureate Naguib Mahfouz: the three magnificent novels—published in an omnibus edition for the first time—that form an ancient-Egyptian counterpart to his famous Cairo Trilogy. Mahfouz reaches back thousands of years to bring us tales from his homeland's majestic early history—tales of the Egyptian nobility and of war, star-crossed love, and the divine rule of the pharoahs. In Khufu's Wisdom, the legendary Fourth Dynasty monarch faces the prospect of the end of his rule and the possibility that his daughter has fallen in love with the man prophesied to be his successor. Rhadopis of Nubia is the unforgettable story of the charismatic young Pharoah Merenra II and the ravishing courtesan Rhadopis, whose love affair makes them the envy of all Egyptian society. And Thebes at War tells the epic story of Egypt's victory over the Asiatic foreigners who dominated the country for two centuries. Three Novels of Ancient Egypt gives us a dazzling tapestry of ancient Egypt and reminds us of the remarkable artistry of Naguib Mahfouz.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