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林徽因文集



 2011/11 初稿2012/5補寫



胡適稱譽她為「中國第一才女」;徐志摩視她為「唯一的靈魂伴侶」......

林徽因文集 此書很感人
尤其是悼志摩紀念志摩去世四週年 兩文

 林徽因給他女兒寶寶(梁再冰 她多次出現在梁思成與林徽因 的電視節目之訪談    因她11歲在雲南等地都有日記)的信( 附兩張手繪地圖) 最好

本書的錯字和注解還可大幅改進






收入

書信   

致胡適*

一(一九二七年)   

二(一九二七年二月六日)   

三(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五日)



四(一九三二年一月)   

五(一九三二年一月一日)   

六(一九三二年)   

七(一九三二年六月十四日)  


*我的兩套胡適書信選都未收胡適給林徽因的信

除前三封為在美國費城給胡適的演講邀約 第四封起多為徐的日記(寄放在凌叔華處 所謂"八寶箱)案-----此文壇大公案誰也說不清楚  到了1993年12月25日卞之琳 還發表一篇"徐志摩的"八寶箱":一筆糊塗帳" (收入卞之琳文集頁121-26)


林徽因文集
此書很感人
尤其是悼志摩紀念志摩去世四週年 兩文
錯字和注解還可大幅改進

目錄
才女林徽因(代序)   蕭乾
倏忽人間四月天——回憶我的母親林徽因   梁從誡
編者前言
散文(一九三一~一九四六)
悼志摩
惟其是脆嫩
山西通信
窗子以外
紀念志摩去世四週年
蛛絲和梅花
文藝叢刊小說選題記
究竟怎麼一回事
彼此
一片陽光
小說(一九三一~一九三七)
九十九度中
詩歌(一九三一~一九四八)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
那一晚

深夜裡聽到樂聲
情願
仍然
激昂
一首桃花
蓮燈
中夜鐘聲
山中一個夏夜
微光
秋天,這秋天
年關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一句愛的讚頌

弔瑋德
靈感
城樓上
深笑
風箏
別丟掉
雨後天
記憶
靜院
無題
題剔空菩提葉
黃昏過泰山
晝夢
八月的憂愁
過楊柳
冥思
空想(外四章)
紅葉裡的信念
山中
靜坐
十月獨行
時間    
古城春景    
前後    
去春    
除夕看花    
詩三首    
林徽因詩   
病中雜詩九首   
哭三弟恆——三十年空戰陣亡   
我們的雄雞   
書信   
致胡適
一(一九二七年)   
二(一九二七年二月六日)   
三(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五日)   
四(一九三二年一月)   
五(一九三二年一月一日)   
六(一九三二年)   
七(一九三二年六月十四日)   
致沈從文
一(一九三四年)   
二(一九三五年)   
三(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七日)   
四(一九三七年十月)   
五(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九~十日)   
六(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九日)   
七(一九三八年春)    
梁思成林徽因致張兆和(一九四九年)    
給梁再冰(一九三七年七月中寄自北平)    
致費正清 費慰梅
一(一九三四年沈從文陷入一場感情危機)    
二(一九三五年在香山養病期間)     
三(一九三五年弟弟林?來北京期間)   
四(一九三五年末日侵準備南遷)    
五(一九三五年聖誕節費氏夫婦離京後)    
六(一九三六年五月七日)    
七(一九三六年初秋河南山東調查期間)    
八(一九三七年十一月抗日爆發南遷途中及暫住長沙期間)    
九(一九三七年十一月由長沙往昆明途中)    
十(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十一(一九三七年末到昆明以後)    
十二(一九四○年九月二十日)    
十三(一九四○年十一月)    
十四(一九四一年八月)    
十五(一九四三年春)    
十六(一九四六年一月)    
十七(一九四六年二月)    
十八(一九四六年七月)    
十九(一九四七年十月)    
二十(一九四七年秋出遊頤和園)    
二十一(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二十二(一九四八年初)    
二十三(一九四八年十二月)    
致傅斯年(一九四二年)    
致金岳霖(一九四三年末)     
致梁思成
一(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二日)    
二(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七日)    
建築    
平郊建築雜錄    
閒談關於古代建築的一點消息(外 通訊一~四)   
附錄    
徐志摩致林徽因(一九三一年七月七日)    
徐志摩未發表過的遺作   梁從誡    
建築家的眼睛 詩人的心靈   梁從誡    
空谷回音   可止    



林徽音

胡適稱譽她為「中國第一才女」;徐志摩視她為「唯一的靈魂伴侶」;她既是詩人、作家,又是教授、建築學家,不但風華迷倒眾人,學養深厚更表現在文學、藝 術、建築乃至於哲學思考。無怪乎梁啟超先生對於愛子梁思成與林徽音締結良緣一事,讚譽不絕,頻頻誇耀這位欽定媳婦。
梁從誡

一九三二年生於北平,抗戰期間隨父(梁思成)母(林徽音)避難雲南、四川。一九五四、五八年,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本科及研究院。此後在雲南大學歷史 系和北京國際關係研究所工作。一九六九~七八年「文化革命」期間,「下放」江西農村勞改。一九七八~八八年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任文史編輯。後離開 公辦單位,應聘到民辦中國文化書院任教授,並創辦綠色文化分院(「自然之友」)。 主要著、譯、編選作品有《圖像中國建築史》、《丹尼.狄德羅的《百科全書》》、The Great Thoughts of China、《林徽音文集》、《林徽音詩集》和《為無告的大自然》等。 因在環境及野生動物保護方面所做的貢獻,先後獲得「亞洲環境獎」(一九九五年,日本)、「地球獎」與「大熊貓獎」(一九九九年,中國)、「麥格塞塞 獎」(二○○○年,菲律賓),並被大陸刊物評為「對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最有影響的二十五位民間人士」之一。



作  者 | 林徽音
出 版 日 | 2000/3/10 出 版 社 | 天下文化
裝  訂 | 假精裝 I S B N | 9576216702
開  本 | 14.8cm x 20.5cm 頁  數 | 389
重  量 | 625g 央圖號碼 | 89002345
適讀年齡 |
版  本 | 無注音;無英文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