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陳照旗、張瑞美「回家生活」把書種進土裡去[楊惠君]

【食代的轉角】把書種進土裡去

2015-05-13 22:50
[完整介紹]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曾任《民生報》醫藥組資深記者、《蘋果日報》副總編輯,現為獨立文字工作者,關注健康醫療與農業生活,作品包括《有種美味叫志氣》、《週末的那堂課》、《穿越夢境,遇見最真實的自己》。
【食代的轉角】把書種進土裡去
在大出版商都在洶湧的數位時代新浪潮中迷航受難的時刻,揹著滿滿鄉愁的陳照旗(左二)回到故鄉宜蘭,決定返樸歸真、把書種進土地裡,卻因此意外地寫下了一段段「回家生活」的動人故事。(圖:民報合成)
國內規模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媒體控股集團日前裁員,引發關注。集團董事長何飛鵬發出親筆信說明,「因為紙媒介的衰退」,在集團下的電腦家庭出版集團(PC home)縮減了14個員工。部分同業呼應:「出版業不景氣,因為現在人不讀『書』。」
今年初,國家圖書館公布的台灣去年度出版量確實顯示,連續兩年出現衰退,由2012年的4萬2305種、掉到去年的4萬1598種。有趣的是,2012年公布的另一個統計,台灣平均每550人就有一本新書,新書擁有率高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僅次於英國的每421人一本)。
所以,台灣人被書海淹没、但書卻根本沒有機會被看見?
熟知出版業的都知道,大型出版社一個月出書量可能多達10來本,有些編輯甚至同時間要產製兩本書,書的產出量如此龐大、卻僅少數被網路書店和連鎖書店「相中」的書,有機會擺上好的位置「露臉」;這些「重點書」,也才有機會讓出版社願意投資宣傳。
沒有被通路青睞的書,要在茫茫書海裡尋獲知音、生根蔓葉,需更長的時間;但書店的新書期3個月、好比職場都已失去正當性的試用期,沒起色、就資遣下架。更別說有些被講求快速製作衝量「轉現金」的書,根本未經品管、就粗糙問巿,如何埋怨無人埋單。
儘管數位革命翻覆了紙本閱讀時代,但許多出版業者卻親手埋葬紙本出版品的生命力,全力轉向電子媒體和數位平台發展,緊抓住紙本數位化當成航向新大陸的羅盤。
                              by harveyhuang1010 
難道沒有另一種可能?浸淫出版事業30年的上旗出版社社長陳照旗,進行了一個「反向」操作的試驗,脫逃通路和巿場的制約,把書還原到文字之前的動機,由環境人文、生活實踐裡去自然長成,開花結果。
上旗是個不到10人的小型出版社,經營風土小旅行和食農教育路線頗具風格,去年,出版社由台北遷移到羅東。勾動60歲的陳照旗做出這個決定,是一間座落在羅東公園正對面、窗外有大片綠蔭映眼簾的透天厝(如下圖.作者攝),因為綠蔭裡暗藏著一片他私屬的鄉愁。
那房子原是間以在地農產為食材的蔬食餐廳,是陳照旗夫婦帶作者或友人遊宜蘭時必款待的「味自慢」。身為羅東子弟,老父仍在家鄉守著一片田,陳照旗和多數離鄉打拼人的藍圖一樣,計畫65歲後「卸甲歸田」、再接下老父肩上的鋤頭。但那棟待售的房子卻似向他開釋:人生與出版,都不必是「約定俗成」。
短短兩天內,他便買下了那棟透天厝。然後結集多年來因出書熟識的農青、文創者的巧思,設計LOGO、打造空間,掛上了「回家生活」的招牌。一樓就販售自家書裡曾介紹的台灣手作好食和好物;二樓除了做出版社辦公室和書店、自己的書自己賣,並打造了教室和廚房,空間就定位為「書食小鋪」,反巿場的「數位化」、而是把書本「實體化」。
陳照旗的太太張瑞美(下圖左)說:「一開始真沒想到這個地方要怎麼經營。」離開了文化事業的主戰場台北?乍看像逃兵。卻從過去出版的書和採訪、紀錄的農人們身上,滋養出新的「回家生活」;再由「回家生活」引發了新的創作和出版,像是一畝與自然共生共榮的有機田。
「回家生活」裡有許多獨家商品,像是全家都是藝術家的宜蘭「飛鳥小屋」民宿女主人林麗瓊,從70多歲母親的手縫布織品、到植物插畫家姊姊林麗琪繪製的「花送幸福」提袋,和她自己的手作麵包、番茄沙沙醬和青醬。而麗琪和麗瓊都是上旗的作者。
過去,上旗出版社是紀錄的角色,現在則是這些農人、手作及藝術者成為共同「創作」的夥伴。協助穀東俱樂部創辦人賴青松的米,結合花蓮特優蜜香紅茶和新竹東方美人抹茶粉開發出他自己品牌的「青松米菓」。也商情新竹BaxterGelato義大利式手工冰淇淋好友,把青松米和米糠麩、荳之鄉季芝麻、花蓮美好花生醬做出百分百台灣味的米香及芝麻、花生百分百台灣味冰淇淋。
一個因緣際會來到羅東的新加坡油品資訊的企業家,嚐到了這些美好的台灣味、傾慕陳照旗夫妻的生活,返國後竟把事業交棒,開起星國版的「回家生活」、專門引進羅東「回家生活」的商品,包括賴青松的米菓、苗栗公館棗道24K(如下圖)的鮮果汁和紅棗製品等等。陳照旗夫妻又協助這些小農們做起出口貿易。
「我們真心希望把這些台灣好東西,讓有心人細細品嚐,不是只當『伴手禮』搶巿。」張瑞美提到,曾有陸客經過「回家生活」,不明究理,看到是有機產品、直覺是好東西,要員工「全部包起來」,員工嚇壞了立即向張瑞美求助。她出面向客人解釋,每樣東西都是手做、數量有限,希望更多人品嚐到,最後每樣只賣他們二、三份;讓準備花錢的陸客也傻眼,「怕東西一次被賣光的店,還是頭一次見」。
上旗透過「回家生活」,把出版物變成一顆有生命的「種籽」,除了售販,也以料理分享、論壇和展覽,讓食農與生活美學「承接地氣」 攏聚了一群在地群眾,串起宜蘭農與食、生活與文化的平台;透過這股地氣,佐以時間醞釀出版的果實。「我們出版的數量確實也減少了,但一本一本慢慢作。」陳照旗說。
返回羅東後,他們花了一年時間,共同參與、推動了宜蘭縣員山鄉的深溝國小的食農教育歷程,有學童和老農學習種稻的過程;有社區媽媽們教孩子們古早米食製作和典故,最近結集出版成《食農小學堂:從田裡到餐桌的食物小旅行》一書,呈現出在地的田園紀錄、世代經驗傳承,也有放諸四海皆可參照的普世價值與運作模式。(下圖:除了食農小學堂,上旗文化也慢工細活出版許多好書)
有意思的是,撰文者也是宜蘭當地農青,出版社和作者,是紀錄、歡察者、亦是投身的當事者。透過「書食小鋪」類型的實體經營,各種活動和分享會,形同長期培養讀者,不以書巿慣行的新書折扣促銷,《食農小學堂》甫出版、就有不錯的巿場反應。
就在大出版商都在洶湧的數位時代新浪潮中迷航受難的時刻,上旗出版社返樸歸真、把書種進土地裡,卻意外開創出的小規模獨立出版社的「藍海」。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