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9日 星期三

高延 Jan Jakob Maria de Groot


羅斌──和 Shannon SunSophie Hong

Conférence au Pigeonnier en train de présenter l'éminent sinologue et ethnographe de la culture religieuse chinoise: J.J.M. de Groot 1854-1921 (merci Sophie, Shannon et Lea pour le photo)
信鴿書店演講時介紹荷蘭漢學家:高延。








羅斌荷蘭漢學家高延收藏 Collection of the Dutch sinologist J.J.M. de Groot 相簿中新增了 31 張相片。

荷蘭漢學家高延 (1854-1921年), 在1880年代收集數百尊閩南神像和木偶以及宗教文物. 他也是第一個外國學者在閩南進行數年深入田野調查. 目前他收藏在法國及荷蘭的博物館.
J.J.M. de Groot (1854-1921) was one of the first sinologists to conduct in-depth fieldwork in the Minnan region of Fujian province. His collection of hundreds of deity statues and puppets, as well as religious artifacts are now in museums in the Netherlands and France.






高延[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J. J. M. De Groot, 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 Brill, Leiden, 1892-1910, rééd. Taipei 1964 [1]
    • vol. I : Disposal of the Dead. Part I : Funeral rites. Part II : The ideas of resurrection, 1892, XXIV-360 p [2]
    • vol. II : Disposal of the Dead. Part III : The Grave (first half), 1894, 468 p. : book I : Disposal of the Dead, p. 359-827 [3]
    • vol. III : Disposal of the Dead. The Grave (second half). Fung-shui,1897, 640 p.
    • vol. IV : The soul and Ancestral Worship. Part I : The Soul in Philosophy and Folk-Conception, 464 p. [4]
    • vol. V : The soul and Ancestral Worship. Part II : Demonology. Part III : Sorcery, 1908, 464 p. [5]
    • vol. VI : The soul and Ancestral Worship. Part IV : The War against Spectres. Part V : The prietshood of Animism (wu), 1910, 414 p. [6]
    • index for volumes I, II, III, 40 p.
  • J. J. M. De Groot, Universismus - Die Grundlage der Religion und Ethik, des Staatswesens und der Wissenschaften Chinas

高延

原文名 Jan Jakob Maria de Groot
本名 揚·雅各布·瑪麗亞·德赫羅特
出生 1854年2月18日
荷蘭南荷蘭省斯希丹
逝世 1921年9月24日(67歲)
德國柏林
職業 漢學家
宗教史學家
機構 萊頓大學教授
柏林洪堡大學教授

漢語名稱
漢語 高延


[顯示]標音


高延(本名揚·雅各布·瑪麗亞·德赫羅特,荷蘭語:Jan Jakob Maria de Groot,1854年2月18日-1921年9月24日)是一位荷蘭漢學家宗教史學家
生平
他1854年出生在荷蘭,曾先後任教於萊頓大學柏林洪堡大學,其名著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 Its Ancient Forms, Evolution, History and Present Aspect, Manners, Customs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Connected Therewith影響較大。這部詳細並配有精美插圖的論著中的這兩本「書」共有6冊,並且根據第1冊中的前言的介紹,該「系統」起初意味著會包括更多的幾部「書」。 [1] [2]





馱碑的贔屭



北京市香山公園馱碑的贔屭。



烏蘇里斯克中央公園中的贔屭,於1868年被發現,可能是金代墓葬遺物



越南河內文廟內科舉高中者的名碑
贔屭(拼音:bìxì,注音:ㄅㄧˋ ㄒㄧˋ),又名龜趺[1]、填下、霸下,龍生九子之一,貌似而好負重,有齒,力大可馱負三山五嶽。其背亦負以重物,在多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牆頭裝飾,屬靈禽祥獸。其原形可能為斑鱉



目錄 [隱藏]
1傳說
2建築運用
3注釋
4相關
5外部連結

傳說[編輯]
傳說贔屭在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裡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贔屭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巨大石碑,上面刻上大禹治水的功跡,叫贔屭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贔屭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贔屭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贔屭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贔屭又稱石龜[來源請求],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拚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中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贔屭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跡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建築運用[編輯]
在拆除北京舊城牆時,在東便門西便門的城牆下各發現半個贔屭,因此有贔屭馱著北京城之說。 [來源請求]
台灣現存有乾隆皇帝為了表彰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特賜十塊以金門「麻糬石」雕刻而成的龜趺御碑。每塊碑高3.1公尺,寬1.4公尺,其中四座全刻滿文,四座全刻漢文,二座漢滿文合刻。龜趺御碑運抵台南府時,其中一龜座不慎掉入港內,就另以砂岩仿造一座,原座直到1911年才被台南漁民撈起,供奉在南廠保安宮內。碑座中的九座在赤崁樓中保存,另漢滿文合刻的一座則立於嘉義,這碑座經數次遷移,最後安置於現址嘉義公園福康安紀功碑
江蘇漣水嵇安墓碑就是此神靈馱著的。
注釋[編輯]
移至^ 「趺」,拼音:fū,注音:ㄈㄨ
相關[編輯]
判官贔屓(日本習語)
中國妖怪列表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贔屭
Stele on the Back of Stone Tortoise (an overview of the Bixi tradition);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