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張曉風:故事兩則; 駐校作家;《再生緣》1982《愁鄉石》1971《曉風自選集》1979。亮軒《青田七巷六號》



張曉風的故事兩則,只是文學上的想像力發達。待查。


明報月刊


故事兩則 (張曉風)


老東北人的裸睡
跟宋先生聊天,談到張學良。
「那時候,他病了,住在榮總,我在電話裏約了要去看望他,我怕他多禮,一直等我,就跟護士交代,如果我到晚了,千萬別管我,讓他先休息吧!那時候台灣交通沒那麼方便,從中部到北部要花很長的時間,我那天晚上八點才到,他已睡了,但他也事先交代了護士:
『就算我睡了,宋先生一來,你就要把我叫醒!』
他也真是個多禮的人,那天我們聊了一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沒想到這位老先生原來是裸睡的。他當時坐起來,光膀子。我心裏一動,啊,他畢竟是老東北人啊!他還保持當年老家的習慣,睡在炕上的人是除了被子外是一絲不掛的。在外面這麼些年,他還以是保持故鄉生活的老辦法,唉,這位念舊的老先生,真讓人感動啊!」
我聞此言,亦不免心中一慟,北方大寒天,燒得溫暖如爐的炕頭,肉體純潔地展開,感知那土炕上的一片馨暖。
宋先生因解讀了張先生,而心生感動。
我則因宋先生有慧心能解讀張先生而感動。
天下事如果不是經過解讀,畫面本身常是不見什麼意義的,只不過白被單底下蓋一個沒穿衣服的生病老男人罷了。
透過解讀,一個「東北老疙瘩」的執鄉愁便汩汩流出,如不絕的泌泉。

賴桑的甘死
認識賴先生的地點在順德圖書館,那天因要搭飛機去雷州半島的湛江,中間多出三個小時,我便跟陪人說要去看看順德博物館,看完博物館,旁邊有家「書店」加「咖啡店」,我就走了進去。原則上我一天之中不喝第二杯咖啡,只能去點一杯氣泡礦泉水,不料沒有,我在櫃不免多花了點時間去做一番對話。就在這時候,我看到櫃左邊有位頭髮斑白的中年男人,普通話雖也說得字正腔圓,但聽着像是台灣人,又因他儒雅大氣,我猶豫了一下便厚臉皮前去遞了一張名片。「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這是唐人崔顥的句子,今天仍適用。於是互換名片,互道久仰,他真的是我所猜的台商。
可休息的時間不多,我十分鐘後便坐上車直奔機場,但在那十分鐘之內,賴先生卻跟我說了他父親的故事如下:
「那時候,是日本時代,日本人讓台灣人讀醫、讀師範,但不讓讀跟國防有關的工程,我父親讀了台北工專,全校只收三個台灣人,一、二、三名永遠是這三個台灣人包辦,日本人再優秀,永遠只能搶第四名。
後來,戰爭結束,日本人走了,臨走,撂下狠話,說:
『電廠,你們會操作嗎?哈,我們走了,三個月內,全台灣會(因發不出電來)一片黑暗。』
而那時,孫運璿到台灣來了。
他先找出日本時代懂電、懂工程的人,南南北北,一共找到一百二十六人,我父親是其中一個。
不久,全台供電正常,日本人大吃一驚,不能置信。
後來,許多年過去了,我父親有一天在松山機場遠遠看到孫運璿,兩人去那裏都是為了送朋友,孫運璿遠遠看到我父親,便從大廳另一頭跑了過來,握住父親的手,說:
『我們有二十五年不見了呢!你一向好嗎?你的太太林女士好嗎?』
父親被他一問,感慨萬端,回到家,坐在客廳,一人發呆……。」
說到這裏,我在順德碰見的這位賴先生停頓了一下,接他說:
「那天我剛好回家,剛好看到父親一個人坐發呆,我就問他怎麼啦?他便把事情跟我說了一遍,說完了那段話,他歎了一口氣,說:
『有這樣的長官,跟他做事,就算做到死,也是心甘情願的啊!』」
孫先生是好長官,這幾乎是大家公認的,而賴桑(「桑」是日語「先生」的意思)是好部屬,其實也極不易。現在部屬大概很少會因為長官多年後仍願視你為友人,致上親切問候而願意「為你做到死」!
也許是孫先生那張誠樸懇摯的臉和北方老侉子的口音令人感動,也許是他老老實實的握手……
我因一句鄉音,用十分鐘交了個朋友,並因這友人而獲得一個故事,因這故事而知道七十年前的「讓台灣免於黑暗厄運的那番艱苦搏鬥」,以及「在那番搏鬥中相知相重的『主管和僚屬間的現代君臣之義』」。我心中默默向故去的孫揆和拳拳厚意的賴桑致敬。

******
著名作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與陽明大學前教授、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員張曉風,由2月17日起擔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2014 年駐校作家,期間會舉辦一系列的公開講座、訪問、座談會。

張曉風老師公開講座
日期:2014年3月17日(星期一)
時間:下午5 時至6 時30分
地點: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 CPD-LG.10課室
講題:兩岸三地的語言

張曉風老師生於浙江金華,8歲隨父母遷台,1952年入學北一女。1954年舉家遷往屏東,就讀屏東女中。畢業於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曾任教東吳大學、香 港浸會學院、國立陽明大學,2006年退休。她是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得主,十大傑出女青年。

曉風老師過去的創作包括散文、新詩、小說、戲劇、雜文等多種不同的體裁,以散文最為著名。她的成名作《地毯的那一端》抒寫婚前的喜悅,情感細膩動人,但她 的成就並不止於此。她其後的作品在內容和技巧上都不斷發展和突破,從描寫生活瑣事,漸漸轉變為抒寫家國情懷及社會世態,融入哲理,不斷開拓。詩人兼散文家 余光中曾在《你還沒有愛過》一書的序中譽之為「亦秀亦豪的健筆」。



張曉風《再生緣》台北:爾雅1982

張曉風:寫作只因忍不住而已
華夏經緯網   2013-06-07 15:18:02   
字號: 

張曉風,中國台灣著名散文名家。畢業于台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于該校及香港浸會學院,現任台灣陽明醫學院教授。2012年作為親民黨候選人當選台灣地區第八屆“立法委員”(不分區“立委”)。
個人簡介
張曉風,筆名有曉風、桑科、可叵等,台灣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現71歲(2013年)。  張曉風
1941年出生於浙江金華,江蘇銅山人。8歲隨母親一起赴中國台灣,曾先後就讀于北一女中和屏東女中,最後肄業(上了,因故離學)于東吳大學,曾任教東吳大學和香港浸會學院。36歲時,被台灣地區的批評界推為“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之一。陽明大學創校以後就來此校任教,一直擔任該校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至2006年退休。
張曉風創作過散文、新詩、小說、戲劇、雜文等多種不同的體裁,以散文最為著名。她的成名作《地毯的那一端》抒寫婚前的喜悅,情感細膩動人,但她的成就並不止於此。她其後的作品在內容和技巧上都不斷發展和突破,從描寫生活瑣事,漸漸轉變為抒寫家國情懷及社會世態,融入哲理,不斷開拓。主要作品有《白手帕》、《紅手帕》、《春之懷古》、《地毯的那一端》、《愁鄉石》等。
張曉風是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得主,曾經榮獲十大傑出女青年。有多篇作品入選大陸及台灣中學的教科書。
張曉風篤信宗教,喜愛創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台灣十大散文家選集》。
編者管管稱“她的作品是中國的,懷鄉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縱身現代的,她又是極人道的。”
余光中也曾稱其文字“柔婉中帶剛勁”,將之列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又有人稱其文“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
《張曉風自選集》中的《行道樹》一文,被選入人教版語文七年級第七課。
創作歷程
張曉風的散文藝術創作歷程,又大體上可劃分為三個前後銜接的段落。
第一個段落以她于196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為標誌,她以一個聰穎純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條清澈澄碧、纖塵不染的潺潺溪流。
第二個段落,猶如小溪奔向了風雲激蕩、愛恨交織、濁浪排空的湖泊,以散文集《愁鄉石》
張曉風(5)(1977)、《步下紅毯之後》(1979)至《你還沒有愛過》(1981)為標誌,可視為由第一個段落到第二個段落的過渡和完成。第二段落的時間幅度較長,《再生緣》(1982)也可視為是這一段落的延伸,至《我在》(1984)、《從你美麗的流域》(1988)、《玉想》(1990),廊廡漸趨廓大,猶如從湖泊遞變為壯闊浩渺的大海。我們姑且在這裡作一個假定,如果張曉風的散文創作在第二個段落就打住了,她雖然仍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優秀的女作家之一,是一位從一般女作家狹隘跼踀的閨秀天地裏突破出來的闖將,但終究還不是一位擁有很大原創性光榮席位的散文大家。
1981年,當她的第四本散文集《你還沒有愛過》出版時,余光中先生為該書作序,稱她為“亦秀亦豪”“腕挾風雷”的“淋漓健筆”。
張曉風散文藝術的原創性在第二段落,更在自《我在》為起點迄今的第三段落。惟有這第三段落,才宣告了一位以生命和創意的生成,以生存本體論的詩性闡釋為其宗旨的散文大家的誕生和完成。
生命和生存本體論的詩性闡釋,是這位女作家奉獻給中國現代散文史的最大功績。她走上這一條生命和生存本體論的詩性闡釋道路,有一個從並不全然自覺到完全自覺,從不盡完。
文學作品
小說
小說張曉風的小說創作雖不很多,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出版有小說集有《哭墻》、《曉風小說集》等,其中《白手帕》、《紅手帕》、《梅蘭 竹菊》、《潘渡娜》比較為人所樂道。  《張曉風的國學講壇》
其中,1968年發表于《中國時報》的《潘渡娜》是台灣科幻界公認的第一篇華文科幻小說,雖是創始之作,在科幻本身的特色方面挖掘得不夠深入,但文筆優美、哀婉動人,是當代台灣文壇不可多得的小說佳作。
散文
《到山中去》、《地毯的那一端》、《魔季》、《林木篇》、《我喜歡》、《一缽金》、《我有》、《愁鄉石》、《初雪》、《初綻的詩篇》、《劫後》、《癲者》、《雨之調》、《物篇》、《春俎》、《生活賦》、《念你們的名字》、《音樂教室》、《我不知道怎樣回答》、《種種有情》、《母親的羽衣》、《許士林的獨白》、《遇》、《問石》、《緣豆兒》、《西湖十景》、《遇見》、《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第一個月盈之夜》、《一個女人的愛情觀》、《一句好話》、《春日二則》、《林中雜想》、《只因為年輕啊》、《星約》、《玉想》、《錯誤》、《不知道他回去了沒有》、《傳說中的寶石》、《人生的什麼和什麼》、《生命,以什麼單位計量》、《我知道你是誰》、《我有一個夢》、《我想走進那則笑話裏去》、《你我間的心情,哪能那麼容易說得清道得明》、《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東鄰的竹和西鄰的壁》、《六橋》、《常玉,和他的小土缽》、《我有一根祈雨棍》、《一雙小鞋》、《一隻玉羊》、《一番》、《一山曇花》、《“你的側影好美”》、《行道樹》、《有些人》、《石縫間的生命》、《鞦韆上的女子》、《秋天秋天》
文:《我恨我不能如此抱怨》《都是竹子害的》《做蝦當做大龍蝦》《做花當做玫瑰花》《美國總統出缺記》《別名別名》、《說“看女人”》《笨婦難為無米之炊》《九十八秒的謊言》《咱們小人物要多多說話、《關於爸爸這種行業的考核制度》《可叵派官令》《可叵的娛樂》《可叵語錄》《哲學狀的男人》、《我知道你是誰》《步下紅地毯之後》《春之懷古》《行道樹》《不知有花》《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戲劇
《畫愛》、《第五墻》、《武陵人》、《和氏璧》、《第三害》、 《自烹》、《曉風戲劇集》等。
1969年戲劇《畫》獲“李聖質先生夫人劇本獎”首獎,1971年《第五墻》獲新聞局金鼎獎劇本獎。
文集
《九十年散文選》、《三弦》、《大地之歌》、《小說教室》、《張曉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  《張曉風經典選集》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台灣一九八九二○○三·散文卷》、《心繫》、《文學選粹》、《他?她?》、《玉想》、《再生緣》、《地毯的那一端》、《如果你有一首歌》、《安全感》、《有情人》、《有情天地》、《血笛》、《你的側影好美》、《你還沒有愛過》、《我在》、《我知道你是誰》、《步下紅毯之後》、《武陵人》、《花之筆記》、《非非集》、《幽默五十三號》、《星星都已經到齊了》、《哲思小品》、《哭墻》、《桑科有話要說》、《祖母的寶盆》、《動物園中的祈禱室》、《問題小說》、《張曉風精選集》、《從你美麗的流域》、《第一篇詩》、《第五墻》、《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通菜與通婚》、《畫愛》、《給你瑩瑩》、《鄉音千里》、《黑紗》、《愛在深秋》、《愁鄉石》、《舅媽只會說一句話》、《詩詩、晴晴與我》、《與愛同行》、《蜜蜜》、《曉風小說集》、《張曉風自選》、《張曉風經典作品》等。
****
政治新聞的張曉風女士實在沒趣。我熟悉的張曉風作品是80年代之前的
她30歲的第四本書 《愁鄉石》一個月2刷--- 晨鐘出版社都採軟精裝附精美圖案。而她已見怪(成名)不怪。
 我在大學時發台北私立大學多出女作家,多少認為是聯考制對東海的報復。
 改天錄幾段《愁鄉石》的作品:




那一年我讀小學二年級有一位女老師……作文課一位同學舉手問她字該怎麼寫她想了一下
這個字我不會寫你們誰會?」
我興奮地站起來跑到黑板前寫下了那個字
那天放學的時候當同學們齊聲向她說再見的時候她向全班同學說
我真高興我今天多學會了一個字我要謝謝這位同學」。
…….她的謙遜她對人不吝惜的稱讚使我忽然間長大了…….
------張曉風《愁鄉石有些人》台北:晨鐘出版社,1971147-48
----
1979年張曉風38歲《曉風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  1979
 
書末的作品書目已列24本.
目錄

素描
生活照片
 書前的照片有: 她與家人遊紐約和巴黎/ 文友鍾肇政朱西寧司馬中原七等生等
手跡
 (這差點讓我誤以為是前一任書主的情書. 因為本書定價特廉......)

.....我們才是真正的中國......
「你給我錢有何用,我要國家存在!」......像一口井,生根在自己的土地上,拒絕移植,不想興波助瀾,只想湧出一勺一芍淡淡的水,淡淡地交還我所愛的地方,所愛的人群。   ----六十八、十二----
第一輯: 小說
第二輯:散文
第三輯:戲劇 
第四輯:雜文
第五輯:宗教文學
第六輯:  傳記文學
第七輯:


爸爸為什麼愛喝茶
 (張曉風《曉風自選集》台北:黎明1979278-79)
爸爸爸爸
你為什麼愛喝茶
那麼苦那麼麻

孩子茶也是一種綜合果汁呢
你信不信
一杯茶裏有一座山
一座漂漂亮亮繡滿茶樹的山
一杯茶裏有萬里長風
每一片茶葉都轉播過四季的風
一杯茶裏有春天的露秋天的霜
一杯茶裏有最早的朝霞最甜的月光
祖宗嚐過的口味媽媽燒的開水
孩子茶也是一種綜合果汁呢


第八輯:報導
第九輯: 其他


張曉風(1941年3月29日筆名曉風桑科可叵,籍貫江蘇銅山,生於浙江金華台灣作家

出生於浙江金華,八歲隨父母遷台,1952年入學北一女中1954年舉家遷往屏東,就讀屏東女中。畢業於台灣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曾任教東吳大學香港浸會學院國立陽明大學。自陽明大學創校以來,一直擔任該校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至2006年退休。她是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得主,十大傑出女青年。作品曾入選台灣中學的中文教科書。
張曉風創作過散文新詩小說戲劇雜文等 多種不同的體裁,以散文最為著名。她的成名作《地毯的那一端》抒寫婚前的喜悅,情感細膩動人,但她的成就並不止於此。她其後的作品在內容和技巧上都不斷發 展和突破,從描寫生活瑣事,漸漸轉變為抒寫家國情懷及社會世態,融入哲理,不斷開拓。詩人兼散文家余光中曾在《你還沒有愛過》一書的序中譽之為「亦秀亦豪 的健筆」。

作品

(含主編)
  • 《給你,瑩瑩》1966年,商務出版社
  • 《地毯的那一端》1966年,文星出版社
  • 《哭牆》1968年,仙人掌出版社
  • 《愁鄉石》1971年,晨鐘出版社
  • 《第五牆》1973年,香港:基督教文藝
  • 《安全感》1975年,宇宙光出版社
  • 黑紗》1975年,宇宙光出版社
  • 《曉風散文集》1976年,道聲出版社
  • 《曉風小說集》1976年,道聲出版社
  • 《曉風戲劇集》1976年,道聲出版社
  • 《桑科有話要說》1976年,時報出版社
  • 《動物園中的祈禱室》1977年 ,宇宙光出版社
  • 《血笛》1977年,黎明出版社
  • 《祖母的寶盒》1978年,信誼出版社
  • 《步下紅毯之後》1979年,九歌出版社
  • 《親親》1980年,爾雅出版社
  • 《蜜蜜》1980年,爾雅出版社
  • 《有情人》1980年,爾雅出版社
  • 《有情天地》1980年,爾雅出版社
  • 《花之筆記》1980年,道聲出版社
  • 《你還沒有愛過》1981年,大地出版社
  • 《再生緣》1982年,爾雅出版社
  • 《給你》1982年,宇宙光出版社
  • 《大地之歌》1982年,爾雅出版社
  • 《幽默五十三號》1982年,九歌出版社
  • 《通菜與通婚》1983年,九歌出版社
  • 《我在》1984年,爾雅出版社
  • 《舅媽祇會說一句話》1985年,中華兒童出版社
  • 《從你美麗的流域》1988年,爾雅出版社
  • 《曉風吹起》1989年,文經社
  • 《玉想》1990年,九歌出版社
  • 《我知道你是誰》1994年,九歌出版社
  • 《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1996年,九歌出版社
  • 《你的側影好美》1997年,九歌出版社
  •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1997年,天津:百花文藝
  • 《小說教室》2000年,九歌出版社
  • 《他?她?》2002年,九歌出版社
  •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2003年,九歌出版社
  • 《張曉風精選集》2004年,九歌出版社
  • 《送你一個字》2009年,九歌出版社

----

2012.6.12 我有緣到青田七巷六號一遊
今天知道亮軒出書 在書店立讀些
 1959.6.22
 下午,凌純聲,馬廷英來訪。馬廷英將他的一本珊瑚,的大著作送給先生,在這書裏有特別標明感謝先生的話。



 馬廷英(1899年-1979年9月15日),字雪峰中華民國地質學家,遼寧大連金州人。
 馬廷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亮軒筆記:尋根記---重見我的父親馬廷英先生- 樂多日誌

馬廷英故居(原台北帝國大學教授宿舍) @ 記憶‧台北:: 隨意窩Xuite日誌

blog.xuite.net/.../15538860-馬廷英故居(原台北帝國大學教... - 頁庫存檔
2008年1月29日 – 多次騎車行經台灣師範大學附近一帶,卻不知道在車水馬龍的小巷內,竟隱身多棟日治時期興建的日式房舍。這次依據事先找尋的相關資料,找到位 ...

 老房新生命 馬廷英故居 重新開放
馬廷英為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第四代徒孫們聯手整理閒置的故居,賦予老建物新生命,內部也展示許多台灣岩石標本,作為地質科學教學空間。 (記者邱紹雯攝)

台北市定古蹟馬廷英故居以「青田七六」為名,以嶄新面貌與民眾見面。(記者邱紹雯攝)

〔記者邱紹雯/台北報導〕市定古蹟馬廷英故居在閒置多年後,由馬廷英教授第四代徒孫們聯手整建,讓充滿日式風格的老房子注入新的元素,並以故居門牌號碼「青田街七巷六號」為名,取名「青田七六」,讓外界能一窺昔日地質學者的風範。
日治時期青田街一帶名為昭和町,為高級文人住宅區,隱身在台北市青田街巷內的「青田七六」,為當年台北帝國大學教授宿舍,由足立仁教授興建,一九三一年落成;戰後,台大地質系教授馬廷英住進此處,他一九七九年辭世前都居住於此。
「青田七六」在二○○六年被市府列為市定古蹟,名為「國立台灣大學日式宿舍─馬廷英故居」。二○○七年後,隨著馬廷英教授的妻子過世,這棟歷史悠久的老房子交回給台灣大學,老房子的故事也就此塵封。

展示馬廷英文稿及台灣岩石標本
台大地質系校友、黃金種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長吳文雄及文化長簡肇成,在馬廷英大兒子馬國光(作家亮軒)的協助下,歷經半年多的時間重新整理老師故居,找出過去的手稿及老照片,回溯當年馬廷英在此居住的故事。
簡肇成說,這棟房子有著日式建築的骨架,同時融合歐式建築的風格,含庭院共有兩百多坪,除了在應接室(今日稱客廳)展示老師生前文稿,後方陽光室過去為作日光浴的場所,現在則改為半戶外的餐飲空間。
庭院則展示許多台灣岩石標本,還有一棵距今兩千多年的台北盆地植物標本,欣賞古蹟建物之餘,更是另一處推廣科學教育的生活空間。
亮軒則說,父親一生以學術研究為重,不論晴雨,他的生活範圍僅有青田街住家與台大地質研究室之間;最常掛在嘴邊的是「別人早上十點才來,我工作一天相當於別人工作二天。」足見其研究精神。

「青田七六」地址:台北市大安區青田街七巷六號,電話02-23916676,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十一點半至晚上九點,週六、日上午九點至晚上九點,預約導覽:週一至週五上午九點至十一點。

-----亮軒 青田七巷六號  台北貓頭鷹 出版 2012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青田街7巷6號」 亮軒用文字回家




去年夏至,老房子改建的「青田七六」開幕,這是作家亮軒暌違多年的老家。「他們說這是老房子,但我記憶中的一切統統不見了。」他決定寫書,以文字召喚失去的過往。

「青田街七巷六號」是亮軒第廿三本書,卻是最難寫的一本。十八歲那年,父親誤會亮軒阻止他再婚,兩人發生嚴重衝突。亮軒僱了三輪車,帶著檜木書櫥離家出走。
亮軒父親馬廷英是知名地質學家,抗戰勝利後來台任教。馬廷英向日本教授足立仁買下青田街這處房子,一直住到離世。

「青田七六」如今成為熱門餐廳,屋內總是食客滿座,予人「我的家庭真溫暖」的溫馨印象。但在亮軒記憶中,這裡卻是他「無路可逃的囚室」。

馬廷英和亮軒母親離婚後,終日埋首研究,不大搭理孩子。只要父親一離家,亮軒便從房裡被拖出痛打,施暴者是姑父和姑母。

亮軒姑父是留法碩士,應馬廷英之邀來台任職某研究所。研究所沒開成,失業的他帶一家五口住進馬家。亮軒長大後理解這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悲劇」,原是社會菁英的姑父投閒置散,無法抒發的抑鬱讓他成了施暴者。

多年來,亮軒就連經過老家也會刻意避開。這一年為了寫書,他每天早上準時七點「返家」。趁屋內空無一人,亮軒坐進父親的書房,用文字點亮記憶的黑暗之地:「清晨的微光中,許多逝去的人事物慢慢浮現,我彷彿看到那個遭毒打的孩子……。」

新書中,亮軒運用舞台劇結構,一個篇章描述一個空間,人物遊走其中,緩緩揭開馬家的黑暗秘密。亮軒說,他寫此書批判了「無法起身辯解的人」,「不免會受到批評」。但他想告誡讀者:「所有的長輩請當心,你們多半活不過晚輩!」

亮軒也把離家時帶走的書櫥送回「青田七六」。他撫摸八十歲的書櫥,感慨萬千:「青田七六的故事是說不清也說不完的…只有一件事可以確定─我們都是過客。」


----


  巴黎流動著海明威不止息的宴饗,北京城南有林海音的點滴舊事。而台北,小小青田街的七巷六號,是五歲時的亮軒,開始經歷種種他並不想要的不凡人生的起點。
   台北青田街七巷六號占地兩百坪,檜木屋舍已有八十年歷史,是台大地質系教授馬廷英故居,也是馬教授長子--作家亮軒的兒時家園。亮軒五歲來台便住進這座 木屋,許多大人物來過、小偷潛入過、被懷疑有問題的家庭教師也躲藏過。《巨流河》作者齊邦媛年少時借住過,作家瓊瑤處女作《窗外》改拍電影時,也借用了這 裡的場景。這裡現在稱為「青田七六」,充作台大地質系的科普教室,也是世界上少見開放古蹟作為餐廳的台北藝文新據點。
  我看這一座院落,總是容易看到已經不見了的那一部分。--亮軒
   已屆古稀的亮軒,回到十多年來連經過都不忍的故居擔任導覽,一甲子的恩怨情仇排山倒海湧現,回憶起伏跌宕,於是開始每日清晨在父親的書房、父親的書桌上 寫作,以這個宅院為中心,前溯八九十年,廣及方圓二十公里,環境、建築細部,一池睡蓮、一棵鳳凰木、一隻烏龜,乃至七隻貓兩條狗,人的苦與萬物的樂,都在 這一處宅院不斷的交錯。描述的是情感,承載的是來不及的孺慕之思,還有對生命的深深感恩。
  他同時也重現了六十年前的台北風光:這一帶放 眼望去處處水田,?公圳還充滿著潺潺流水,將新生南路切分為二,夏日黃昏,大人小孩撲通就跳入圳中洗澡。清真寺是台北僅次於總統府的最高建築,站在祈禱塔 就能看到觀音山。許多鄰居都是近代史上響噹噹的人物,如辦報救國先驅于右任、國民革命老將陳果夫、甲骨學大師董作賓、「蓬萊米之父」磯永吉,還有台大的校 長陸志鴻、文學院長沈剛伯、擔任過中央日報社長的阮毅成……
  ……青田七六的故事是說不清也說不完的,也還在不斷的延展變化,或歸於沉寂,或另掀高潮,誰知道呢? --亮軒
   青田七六整個宅院建於日據時代,是日本政府時代到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前身)的一批日本教授集資,為了永久居住在台灣而興建的住宅。最初的設計者和 居住人是足立仁教授,青田七六於1931年竣工。沒想到之後日本就戰敗投降,足立仁奉命回國。國民政府派來接收台大的馬廷英教授(享譽國際,是發現地球自 遠古起就有數次赤道改變的傑出地質學者,終生任教台大地質系)住進了青田七六,直到病逝。
  只有記憶才是真正的存在……青田七六的故事說不清也說不完……只有一件事可以確定:我們都是過客--亮軒

作者簡介
亮軒
   本名馬國光,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傳播碩士。曾任國立藝專廣電科主任、中廣公司節目主持人、聯合報專欄組副主任,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副教授,講授美學、語言 與邏輯、經典選讀、藝術修辭等課程。八、九○年代與趙寧、司馬中原、羅青被戲稱「四小名嘴」。博聞強記,擅演說,極具臨場魅力。手不釋卷,勤於書法與創 作。曾在聯合報、中國時報等五大報開闢專欄,著述不斷。回憶錄《壞孩子》一書感動兩岸文壇,入圍2011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簡體版《飄零一家》2012 年出版旋即登上新浪網十大好書排行榜第二名,兩月間連續三刷)。短文〈藉口〉入選翰林版國一國文教材。著作有《情人的花束》、《亮軒極短篇》、《不是借題 發揮》、《吻痕》、《亮軒的秋毫之見》、《說亮話》、《風雨陰晴王鼎鈞》、《邊緣電影筆記》、《2004∕亮軒》、《假如人生像火車,我愛火車》等二十餘 種。目前在幼年與父親生活過的市定古蹟「青田七六」老宅擔任志工導覽,多元多變,別具一格,見識者難忘。2012年開始於自宅開闢「亮軒書場」,以美學為 講述核心,唱作俱佳,實踐其理念:「學習是一種狂喜,一種最頂級的娛樂」,場場爆滿。曾獲頒「中山文藝散文獎」及「吳魯芹散文推薦獎」。欲知更多訊息請www.facebook.com/speech.lot「亮軒書場」。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作家與作品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序∕屋中老少今何在,門外人車兀自流??
第一章 故事一甲子
第二章 環境篇
第三章 屋宇篇:從足立仁到馬廷英∕門牆∕玄關∕客廳∕書房∕餐廳∕三蓆小屋∕廚房
∕外廚房∕浴室∕花房∕夏屋∕長廊∕女兒房∕兩間榻榻米∕廁所∕櫃子
第四章 寵物篇:狗狗∕貓兒∕鵝∕雞
第五章 魚鳥篇:雁∕鷹∕麻雀∕鯉魚∕吳郭魚∕烏龜∕水母
第六章 蟲蟲篇:馬蜂的大戰∕螢火蟲∕壁虎∕螞蟻∕蜘蛛∕蜻蜓∕蟬∕蝴蝶∕蝸牛
第七章 今昔驚夢
附錄 兩部「窗外」,一片癡心◎亮軒寫作認真而出手遲緩……辛辣冷雋處,不讓林語堂。--張曉風
◎青田七六是第10屆老屋新生金牌獎得主

屋中老少今何在, 門外人車兀自流∕亮軒
  爸,好久不見,您大去之後,已經有三十二個年頭 了。我也老了,頭髮比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還要白,卻總忘不了小時候接到過一封您從國外寄來的短信,其中有一句話,您說司馬光平生不打誑語。我記住了,但 總做不到,年近古稀,不打誑語的,真沒見過,可我自己決定,從此之後,守著腰裡的口袋小心的過日子,不求誰,也不怕誰,為的是,再也不打誑語,不實在就不 作為。七十歲的兒子要跟您說,我就這麼孝順您了,雖然您大概也沒法知道。
  這些天特別的想著您,想著您一輩子的窮,又加上晚年的困,成天 就只好栽在研究裡,這是我的猜想。知道嗎?您在世的時候,老有人反對您的說法,這個我也不懂。但是,為了最近的一點青田街七巷六號咱們家的事情,問了人, 也有人主動跟我講,也上網看了看,這才知道,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您當年的發現跟理論是對的,但您已經走了三十多年了。您要不要大笑幾聲?那種經典的?
   爸,您晚年最操心的事情,現在可有了些發展。台北市青田街七巷六號的咱們家,成了一個好像喚作文創什麼的,又叫黃金種子什麼的,讓您知道,一定又說別胡 鬧,實實在在幹了沒有?什麼黃金不黃金的。您打算窮定了也似,那回年紀還小的弟弟拿了把什麼電視節目給的扇子,上頭有「錢來也」三個大字,您氣得一把就給 扯了,罵了幾聲混賬。爸啊,您要是還活著,怕不整天就罵這兩字兒。但是人家打算好好的把您的影子留下來,在稱作「青田街七六」這麼樣的地方。
當年 只為了交不起房屋稅,您把房子送給了大學,讓大學交稅,就很得意。到了晚年,您的苦日子就來了,頭一批強迫退休的教授,幾十萬元就打發了,您拖著歐卡桑跟 三個弟弟妹妹,半分錢的外快都沒有。但是,您最怕的就是「我怕大學不讓咱們住了!」是啊,總有一天咱們家的人得搬出去,您大方嘛!但是您還好,拖了沒有幾 年,一走了事,苦了歐卡桑跟弟弟妹妹,這麼好的一處宅院,沒有錢,是住不出個好樣兒的。歐卡桑在您之後十幾年也走了,弟弟妹妹漸漸的把這兒住成了頹牆敗 瓦,蔓草荒煙。是啊,他們終於搬了出去。您要是關心,您要愁死。
  那年我把您從書房攙了出來,手一捏,感覺得到您長衫裡枯瘦的胳膊,扶著 您穿過不知道多少年再也沒有客人的客廳,繞過那幾張大概從光復後就再也沒有換過的沙發,原先的顏色是什麼,褪得一點兒也看不出,連表面的彈簧都頂了出來。 在玄關,給您穿鞋,我蹲在地上,仰頭看了您一眼,只見一身灰舊長衫,原先壯壯的,大鐵櫃般的魁梧早不見了,方面大耳瘦成了一張小臉兒。太久沒出門,白裡透 黃,還安慰我說沒事兒沒事兒,交給專家就行了,至今我也沒弄清楚是什麼意思?您笑著,臉上浮起密密的皺紋,乾巴巴的,也像您的笑,映著門口的陽光。那就是 後來三十年一再見到的您了。上了計程車,到了大學醫院,住進去,病體一天天的衰弱,我到底沒能把您接回來,沒能接回青田街七巷六號。爸,那個結果,我真沒 想到。要不怎麼我都會帶著您一寸一寸的細看這一處宅院,您自盛年而老而病而死的地方。我真不該逼得您倉倉皇皇的一去不回。
  您後來去過青 田街七巷六號了嗎?生死相隔,我不知道。我是再也不回去了,您走了,那個家,對我就成了灰,什麼都沒了。不得不回去,我總是站在院子裡,連台階都不想上, 只跟其實早就很疏遠的家人說幾句話。誰也不想這樣,然而就是這樣。我知道家裡有些我年少時留下來的信件、日記本兒、幾幅塗鴉、殘留的不成熟、又老惹您生氣 的作品草稿,還有早年的一些書,大概等不到現在使用人整理,早就無蹤無影了吧?我倒無所謂,您的呢?記得您有金質的學術成就勳章,還連著三色的綬帶,我問 弟弟妹妹,他們從來就沒有見過。還有您用毛筆寫的英文論文手稿,哪管只有一個殘片,也找不著了。我曾經想要保留您的幾件衣裳,想起來的時候,歐卡桑卻已經 把這些都火化一空了。您的手杖、放大鏡、打字機,還有不少應該很有價值的信件,包括愛因斯坦簽名的,您的著作、一生從黑白到彩色的相片,都到哪兒去了呢? 前幾天應他們黃金什麼的邀請回去看看,屋子大體上原樣兒還有,東西,除了太老師矢部長克教授的相框,什麼都沒了。要有,就是進了屋子感覺到您跟我們共同的 歲月,苦樂相參,悲喜莫辨。已經很久很久不肯打這兒過,那樣的殘敗,讓我驚慌失措。
  就是咱們家人都還在的日子,景色也常常變化。失業的 姑丈,在院子裡圍上鐵絲網,隔成幾塊,用來養雞。來亨白、羅島紅、澳洲黑,還有黑白相雜的蘆花,成群的養過,但是不走運,接二連三的雞瘟,連我們小孩幫著 殺,都趕不上牠們一個個倒下死去的快速。院子裡養過七、八隻大狼狗,因為老狗生了小狗,我們全家都捨不得讓牠們骨肉分離。您愛養花,曾經在院子裡搭起棚 架,院子裡單是玫瑰就有十幾種,棚架上開的花都比湯碗還要大。您得意的在院子裡來回的走動,哼著胡亂自編的小調,南瓜子殼在花間道路上嗑了一條彎彎曲曲的 雪白,楊家駱楊叔戲稱「馬路」。姑媽背著您抱怨說都花在花上,天涼了孩子的衣裳怎麼辦?姊姊說我們就躲到花裡去。
  您最討厭早上遲睡不 起,自己起個大早,就在您講的「廊下」穿著大拖鞋走過去又走過來,踢踢拖拖的,讓大家都不能睡,還放屁,好響!我們小孩兒躲在被窩裡偷笑。我們原先的小泳 池不見了,但是我記得您在裡頭養的那麼多的睡蓮,紅黃紫白襯在墨綠的蓮葉上,清早綻放,黃昏收歛,您穿著日本浴衣,坐在池邊兒,搖著一把紙扇,深沉的水裡 魚影晃動,我們跟客人也在池邊看花看魚。那是我少見的您幸福的畫面,在我很小很小,姑媽他們一家還沒有搬來的時候。
  往後院通道上的青果 樹現在成了參天巨木,幾十年了,都沒有再嚐到那些酸得人眼鼻都會縮成小籠包也似的果子了。您曾經在花房跟院裡大樹上,用蛇木栽了許多從蘭嶼帶回來的原生蘭 花。許多是日本時代足立教授栽的小樹苗,到了我們住進去漸漸擴展得綠蔭蔽天。高高低低許多鳥巢,從不避人,因為不傷鳥雀是我們的家風。那個時候巴掌大的, 美得讓人恍神的蝴蝶總是一對對的在花間飛舞,長夏的蟬鳴和著晚風帶著我們進入夜晚,那個時候,紗窗外,又爬滿了許多不同花色,逐光而來的小瓢蟲,還有想要 吃掉牠們的壁虎跟大蜘蛛。
  家人裡住得最短的就是我了,因為咱們處得不痛快。我走了,您高興的日子也不長,只有新婚的最初兩、三年吧?那 就是您一生僅有的俗世親情的享受了。頓然之間大學強迫第一批老教授退休,退休金幾乎等於沒有。歐卡桑也想不到會有這麼一天,要用錢就跟您要,您,一個全身 每個細胞都屬於學者的老人,又有什麼辦法?有困難您也不講,直到真的跟我明講,其實,您已經病得不輕。在這個屋子裡,您早成了邊緣人,睡在書房裡,智力開 始退化,只能在屋子裡慢慢的挪動。但不能掙錢的男人,再老再傻也不行,窮,讓您困,更窮,讓您更困,也不知該說是幸還是不幸,腦子不明白,也許還好一點 兒,否則那個窩囊,讓一輩子要強的您怎麼受得了?
  三十多年過去了,您的名字有幾個人記得啊?雖然很年輕便蜚聲國際,又接收台大,為學校奠定發展的基石,又成立了台大的地質系。您當然不在意這些,我們家的故事就該漸漸的從地球上消失,又有什麼關係?
   記得有一天在早餐桌上,我說新聞報導說某處地震死了多少人,您說,每天造山運動海底火山爆發,死去的生物就是這個數字的千萬倍!大變動的環境裡,我們人 類沒有辦法置身事外,您這麼說。您的論述現在讓人接受了,又怎麼樣呢?他們本來就該接受的。屋子是不是您的,大概也不能依著產權來看吧?地質學家大結構的 概念,動輒百萬千萬以致數億年,板塊推移擠壓,冰河時期的變遷帶來的氣候、洋流之變化,造成的生死起落,無窮無盡。我們兒女也不是常常都想著您,我也老 了,以後想著您的人會更少。那個青田街七巷六號的辦公室裡的人,說是要發展出一種稱之為馬廷英水餃的餐點,因為您盛年的時候,一頓能吃七十個水餃。但願點 這一色餐點的人,能夠體會您為了連續作研究,只想飽餐一頓,然後是好幾頓都不用吃,專心用功。也許您以後就是以能吃揚名現代社會,其它的,連我都不明白, 還能談什麼?
  您要是知道了有這麼樣的變化,在另一個世界,一定會長笑不絕吧。但是沒關係,爸,我們幾個人總有了個可以回味從前,懷念您這個很不一樣的長者的根據地。您說,咱們家是不是真的走運了,爸?(寫於二零一一年父親節)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