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FE Wakeman - 1996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ited by 4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BOOK] The fall of imperial China
FE Wakeman - 1977 - New York: London: Free Press; Collier Macmillan
Cited by 4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CITATION] Rebellion and revolution: the study of popular movements in Chinese history
FE Wakeman - 1977 - Sl]: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Cited by 4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BOOK] 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1839-1861
FE Wakeman - 1997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ited by 4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BOOK]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FE Wakeman, C Grant - 1975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ited by 2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BOOK] Shanghai Badlands: Wartime Terrorism and Urban Crime, 1937-1941
FE Wakeman - 1996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ited by 2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CITATION] History and will: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f Mao Tse-tung's thought
FE Wakeman - 1975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ited by 2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BOOK] Poisoned Arrows: The Stalin-Choibalsan Mongolian Massacres, 1921-1941
S Sandag, HH Kendall, FE Wakeman - 2000 -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Cited by 1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BOOK] Modern East Asia: essays in interpretation.
FE Wakeman
- 1985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ited by 5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BOOK] Policing Shanghai, 1927-1937Cited by 5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FE Wakeman - 1996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ited by 4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BOOK] The fall of imperial China
FE Wakeman - 1977 - New York: London: Free Press; Collier Macmillan
Cited by 4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CITATION] Rebellion and revolution: the study of popular movements in Chinese history
FE Wakeman - 1977 - Sl]: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Cited by 4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BOOK] 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1839-1861
FE Wakeman - 1997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ited by 4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BOOK]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FE Wakeman, C Grant - 1975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ited by 2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BOOK] Shanghai Badlands: Wartime Terrorism and Urban Crime, 1937-1941
FE Wakeman - 1996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ited by 2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CITATION] History and will: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f Mao Tse-tung's thought
FE Wakeman - 1975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ited by 2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BOOK] Poisoned Arrows: The Stalin-Choibalsan Mongolian Massacres, 1921-1941
S Sandag, HH Kendall, FE Wakeman - 2000 -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Cited by 1 - Web Search - Library Search
[BOOK] Modern East Asia: essays in interpretation.
Shanghai Sojourners (China Research Monograph)
by Frederic E. Wakeman, Wen-Hsin Yeh
Frederic Wakeman Jr. 最近兩本書(都是加州大學出版社的書)也很有意思: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 )《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務》(Spymaster: Dai Li and the Chinese Secret Service)梁禾譯,團結出版社,2004
http://www.ucpress.edu/books/pages/9763.html
http://www.amazon.com/gp/reader/0520234073/ref=sib_dp_pt/102-7428832-5632113#reader-link
中文主文可參考
http://book.news.sina.com.cn/nzt/1090905827_daili/index.shtml
【我利用Amazon的英文本,對照讀前幾頁,
發現前幾段的漢文或許還可以更精確些;就歷史情境之語言,「特工」 或許比「間諜」好;人們叫蔣先生為「委員長」(書末才用了它)而不是「總司令」…….整體而言,翻譯功夫可觀…….不過,對於開始納粹黨兩頭目,翻譯者應該加注,才容易讓人懂…….】
◎魏裴德《上海警察(1927-1937)》(Policing Shanghai, 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
可惜這兩本書都沒索引,不過我「抽樣閱讀」,還是找到「翻譯不一致」的地方;
究竟是「張微寒」(《上海警察(1927-1937)》 第14章等)還是「章微寒」(《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務》第19章等;這章還有 The Kremilin Connection 錯成 The Kremil in Connection)
《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務 跋 妖魔》特別有意思,值得引:
「我在十多年前開始研究戴笠和國民黨特工。在那些年月裏,我經常禁不住自問:你為何要花費這麼大的精力來探究一個如此變幻多端的人物?假如戴笠並非完全是個兇神惡煞,那麼他充其量不過是個狡黠曖昧之徒而已。人們可以佩服他的勇氣和能力,或者對他既能周旋於蔣介石叵測的政壇險灘之中,又能博得部下敬仰的本領表示尊敬。但是,在道義上,他永遠是一個模棱兩可的人——甚至對"委員長"本人來說他都是個謎。
難道僅僅是好奇使我如此聚精會神?用同時代人的眼光來觀察戴笠則好比在一房之遙看一條眼鏡蛇。漸漸地,我意識到,我是在間接地面對一股力量、一個妖魔,它像某些道家法師那樣,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能治理中國社會特有的內亂。
這又使我認識到,我對中國歷史如此大量的關注全都在於展示從而理解和抵制那蛇眼的迷惑力。"社會動亂"、"衝突和控制"、"重建帝制"和"管轄上海",毛主席宏偉的意志——對這些命題的選擇,此刻在我眼裏都顯得合情合理。出於一些連我自己也不甚明瞭的原因,描述那巨蟒的注視使我產生一種幻覺,好像我在同它搏鬥。
可以說,我自己最終恐怕是戴笠無意中的獵物之一。當然,我這個安全處境下的奇想說明,通過描述戴笠,我不知怎麼的便能想像自己在抗拒那惡魔冷漠的目光。歷史學家們常常以此來平息他們遙遠的噩夢並壓住以往的驚駭。但難道我們從此便能高枕無憂了?」
*****謝謝wo 留言:「
《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務》(Spymaster: Dai Li and the Chinese Secret Service)梁禾譯
spymaster不是特務頭子嗎?還是譯者另有所本?
剛在"戴笠之死"一章讀這段文字:
但更為普遍的說法是,那天戴笠根本就沒有上那架飛機,而是假造了自己的死來挫敗他的敵人。萊司特•沃克(Lester Walker)在《哈珀斯》雜誌(Harper's)撰文,把戴笠作為"中國的間諜王"介紹給美國公眾。關於戴笠的死亡,他寫道:「這個故事天衣無縫,但沒人相信。新聞簡報是4月1日發出的,也就是愚人節。那天你只要問任何一個中國人他今天的看法,他只會笑,說"這不可能"也就是說,中國人認為這不可能,相反,他們相信,這位世界上最大的"間諜王"仍在享受著迷人的生活,而不可能被殺死。」」
--
我(hc)的淺見(據作者序,翻譯者除了做許多還原之工作之外,並與他討論其史識問題),「間諜王」或許經作者同意。「特務」不足以言那遍及全亞洲之the Chinese Secret Service—尤其是對於「領袖」的Secret Service。 這本書引了當時許多洋人著作,都認為戴先生是蔣先生以下之「第二人」也,所以稱為「王」或許不為過也。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 )《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務》(Spymaster: Dai Li and the Chinese Secret Service)梁禾譯,團結出版社,2004
http://www.ucpress.edu/books/pages/9763.html
http://www.amazon.com/gp/reader/0520234073/ref=sib_dp_pt/102-7428832-5632113#reader-link
中文主文可參考
http://book.news.sina.com.cn/nzt/1090905827_daili/index.shtml
【我利用Amazon的英文本,對照讀前幾頁,
發現前幾段的漢文或許還可以更精確些;就歷史情境之語言,「特工」 或許比「間諜」好;人們叫蔣先生為「委員長」(書末才用了它)而不是「總司令」…….整體而言,翻譯功夫可觀…….不過,對於開始納粹黨兩頭目,翻譯者應該加注,才容易讓人懂…….】
◎魏裴德《上海警察(1927-1937)》(Policing Shanghai, 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
可惜這兩本書都沒索引,不過我「抽樣閱讀」,還是找到「翻譯不一致」的地方;
究竟是「張微寒」(《上海警察(1927-1937)》 第14章等)還是「章微寒」(《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務》第19章等;這章還有 The Kremilin Connection 錯成 The Kremil in Connection)
《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務 跋 妖魔》特別有意思,值得引:
「我在十多年前開始研究戴笠和國民黨特工。在那些年月裏,我經常禁不住自問:你為何要花費這麼大的精力來探究一個如此變幻多端的人物?假如戴笠並非完全是個兇神惡煞,那麼他充其量不過是個狡黠曖昧之徒而已。人們可以佩服他的勇氣和能力,或者對他既能周旋於蔣介石叵測的政壇險灘之中,又能博得部下敬仰的本領表示尊敬。但是,在道義上,他永遠是一個模棱兩可的人——甚至對"委員長"本人來說他都是個謎。
難道僅僅是好奇使我如此聚精會神?用同時代人的眼光來觀察戴笠則好比在一房之遙看一條眼鏡蛇。漸漸地,我意識到,我是在間接地面對一股力量、一個妖魔,它像某些道家法師那樣,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能治理中國社會特有的內亂。
這又使我認識到,我對中國歷史如此大量的關注全都在於展示從而理解和抵制那蛇眼的迷惑力。"社會動亂"、"衝突和控制"、"重建帝制"和"管轄上海",毛主席宏偉的意志——對這些命題的選擇,此刻在我眼裏都顯得合情合理。出於一些連我自己也不甚明瞭的原因,描述那巨蟒的注視使我產生一種幻覺,好像我在同它搏鬥。
可以說,我自己最終恐怕是戴笠無意中的獵物之一。當然,我這個安全處境下的奇想說明,通過描述戴笠,我不知怎麼的便能想像自己在抗拒那惡魔冷漠的目光。歷史學家們常常以此來平息他們遙遠的噩夢並壓住以往的驚駭。但難道我們從此便能高枕無憂了?」
*****謝謝wo 留言:「
《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務》(Spymaster: Dai Li and the Chinese Secret Service)梁禾譯
spymaster不是特務頭子嗎?還是譯者另有所本?
剛在"戴笠之死"一章讀這段文字:
但更為普遍的說法是,那天戴笠根本就沒有上那架飛機,而是假造了自己的死來挫敗他的敵人。萊司特•沃克(Lester Walker)在《哈珀斯》雜誌(Harper's)撰文,把戴笠作為"中國的間諜王"介紹給美國公眾。關於戴笠的死亡,他寫道:「這個故事天衣無縫,但沒人相信。新聞簡報是4月1日發出的,也就是愚人節。那天你只要問任何一個中國人他今天的看法,他只會笑,說"這不可能"也就是說,中國人認為這不可能,相反,他們相信,這位世界上最大的"間諜王"仍在享受著迷人的生活,而不可能被殺死。」」
--
我(hc)的淺見(據作者序,翻譯者除了做許多還原之工作之外,並與他討論其史識問題),「間諜王」或許經作者同意。「特務」不足以言那遍及全亞洲之the Chinese Secret Service—尤其是對於「領袖」的Secret Service。 這本書引了當時許多洋人著作,都認為戴先生是蔣先生以下之「第二人」也,所以稱為「王」或許不為過也。
講述中國歷史(全二卷)
內容簡介
這部文集的價值不言自明。它的誕生,是世界各地學者、翻譯人才、出版等各界人士共同艱苦卓絕努力的成果。
治學為人,先生均被視為楷模。多有學人屢用大寫的“人”來概括先生的一生。在治學上,先生著作等身,桃李滿天下。他對中國歷史的興趣與投入,激情洋溢且經 久不衰。我曾問他“你一生致力中國歷史研究,要是真有來世,那時你會選什麼事業?”他想了想,說︰“中國歷史。”“還是中國歷史,沒見過你這樣要迷兩輩子 中國歷史的!”他憨厚地笑了笑,點點頭,然後用中文敦厚地說︰“對,我太喜歡中國歷史了。在我眼里,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我慶幸自己有這份 緣。”
治學為人,先生均被視為楷模。多有學人屢用大寫的“人”來概括先生的一生。在治學上,先生著作等身,桃李滿天下。他對中國歷史的興趣與投入,激情洋溢且經 久不衰。我曾問他“你一生致力中國歷史研究,要是真有來世,那時你會選什麼事業?”他想了想,說︰“中國歷史。”“還是中國歷史,沒見過你這樣要迷兩輩子 中國歷史的!”他憨厚地笑了笑,點點頭,然後用中文敦厚地說︰“對,我太喜歡中國歷史了。在我眼里,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我慶幸自己有這份 緣。”
目錄
上卷
序言
從世界及比較史的視角讀魏斐德文集
開篇 遠航
第一章 中國與世界
艾森斯塔特 引言
S.N.Eisenstadt
1.世界歷史背景下的中國
2.中國與17世紀世界的危機
3.革命和世界主義
4.小議列文森的官僚體系一君主對立關系主題的發展
5.中國之鑒
第二章 明清時期
史景遷引言
J.SDence
6.明清過渡期——1644年的大順政權
7.明清更替︰17世紀的危機抑或軸心突破
8.17世紀的浪漫派、節義派與殉道派
9.獨立自主的代價︰知識分子與明清政治
10.中國明清朝代公共領域的界限
11.盛清︰1683—1839
第三章 晚清與近代中國
曾小萍引言
M.Ze1in
12.廣州貿易和鴉片戰爭
13.中華帝國晚期的地方治理之演進
14.清征服江南時期的地方觀念和忠君思想——江陰悲劇
15.廣東的秘密會社
16.太平天國史學史新動向
下卷
第四章 民國時期的上海
熊月之 馬軍引言
17.抗戰時期的政治恐怖主義
18.漢奸——戰時上海的通敵與鋤奸活動
19.戰時上海的走私
20.美國警察顧問與中國國民黨特工(1930-1937)
21.關于南京政府的修正觀念——儒家法西斯主義
第五章 關于中國史學
周錫瑞 引言
J.Esherick
22.在南京與四位歷史學者的對話
23.來自中國的報告︰粉碎四人幫以後的中國歷史學
24.反思清朝︰西方關于帝國晚期研究中未解決的問題
25.關于中國史研究的幾個問題
26.跨國界的比較性研究
……
第六章 國家與現代化
第七章 民族與革命
結篇 講述中國歷史
﹝附錄﹞書評
序言
從世界及比較史的視角讀魏斐德文集
開篇 遠航
第一章 中國與世界
艾森斯塔特 引言
S.N.Eisenstadt
1.世界歷史背景下的中國
2.中國與17世紀世界的危機
3.革命和世界主義
4.小議列文森的官僚體系一君主對立關系主題的發展
5.中國之鑒
第二章 明清時期
史景遷引言
J.SDence
6.明清過渡期——1644年的大順政權
7.明清更替︰17世紀的危機抑或軸心突破
8.17世紀的浪漫派、節義派與殉道派
9.獨立自主的代價︰知識分子與明清政治
10.中國明清朝代公共領域的界限
11.盛清︰1683—1839
第三章 晚清與近代中國
曾小萍引言
M.Ze1in
12.廣州貿易和鴉片戰爭
13.中華帝國晚期的地方治理之演進
14.清征服江南時期的地方觀念和忠君思想——江陰悲劇
15.廣東的秘密會社
16.太平天國史學史新動向
下卷
第四章 民國時期的上海
熊月之 馬軍引言
17.抗戰時期的政治恐怖主義
18.漢奸——戰時上海的通敵與鋤奸活動
19.戰時上海的走私
20.美國警察顧問與中國國民黨特工(1930-1937)
21.關于南京政府的修正觀念——儒家法西斯主義
第五章 關于中國史學
周錫瑞 引言
J.Esherick
22.在南京與四位歷史學者的對話
23.來自中國的報告︰粉碎四人幫以後的中國歷史學
24.反思清朝︰西方關于帝國晚期研究中未解決的問題
25.關于中國史研究的幾個問題
26.跨國界的比較性研究
……
第六章 國家與現代化
第七章 民族與革命
結篇 講述中國歷史
﹝附錄﹞書評
序
一魏斐德的《講述中國歷史》是一部非同凡響的文集。它的獨特之處體現在其包含的廣博命題及研究方法中。其論文研究覆蓋了不同地區、組織及機構進行社會學和歷史學的微觀分析,以及廣闊的比較背景下研究意識形態和宏觀社會分析。
或許這部文集最突出的特點是各種分析全都被共同的學術遠見和分析理路連接一體,這些在魏斐德的主要著作中也有所表現,它們為分析中國歷史以及中國在世界歷史中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而顯著的貢獻。
在中國研究領域取得成就的基礎上,魏斐德實證性地指出了該領域存在的誤解與盲點。通過分析關鍵問題、潮流與事件,他遠遠地超越了前人的學術成就,將中國史學研究引領到了一個新高度,並在比較史學與世界史學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二
了解魏斐德的見地與理路的良好開端,是他關于17世紀危機與中國關聯和影響的研究。這場危機在現代歐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一直是現代史的重要研究課 題,也是很多在歐洲之內研究的比較議題的焦點。魏斐德以一種原創而又縝密的方法考察了這場危機對中國的影響,聚焦于似乎相互矛盾的事實︰危機在歐洲帶來了 影響深遠的政治與經濟轉型,並將其引向了現代化;而在中國,明、清兩代帝國卻在現存體制內,利用制度性的控制和財政政策,成功地克服了這場危機所帶來的問 題。
誠然,這並非意味著明、清帝國內部沒有發生在制度、社會與經濟方面的重要變化。魏斐德研究了這些發展變化,尤其是地區性層面的發展。緊接著,他分析了成為 “早期現代”特征的帝國疆域的重大變化。而與絕大多數歐洲社會不同,這些變化被納入明、清帝國中央制度框架的一部分。
在這一背景下尤為重要的事實是,明、清政府不僅可以控制各種內部發展,而且,在很多方面,他們也可以控制波及到中國的更廣泛的國際環境。正是在冉冉興起的 西方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影響之下,這些環境急劇變化發展。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正是這些確保了帝國體系延續的至關重要的制度和政策,最終卻導致了其帝國的 滅亡。魏斐德的分析指向了一個在比較社會一歷史研究中即世界史研究中最迷人的問題,即制度模式與其大環境,特別是國際環境之間的關系。制度對一個環境的適 應性,很可能在另一個環境里,這種適應性就是障礙。這個問題並非局限在中國,比如,對于分析西班牙帝國或威尼斯的衰敗也是至關重要的,但卻沒人能夠像魏斐 德分析明、清中國那樣清晰地呈現給大家。
魏斐德所做分析的卓越貢獻存在于這樣的事實,那就是,他沒有用中國精神的本質主義來闡釋看似獨特的中國經驗。而是,在分析社會秩序所包含的種種具體方面的基礎上,用明清朝代的特殊經歷,來透析中國社會。
****
Frederic Wakeman, Jr., and Wen-hsin Yeh -
年的探路者號專案而得到--以1997年的美元計算,兩艘在堪薩斯城,那一天,正好是日本皇軍攻進南京開始大屠殺的日子,這是他與中國結緣的開始。在他7-8歲的時候,魏裴德一家從美國遷到當時美國人成堆的古巴。在童年時代,魏裴德聽到了中國人被人販子賣到古巴後的悲慘遭遇和頑強的反抗精神,從此對中國產生了同情和敬意。 1949年,也就是在他12歲那年,父親帶他乘船出發去重複1492年哥倫布的第二次北美探險,由此對航海者產生了最高的敬意。魏裴德家境富裕,管教良好,會說流利的法語和西班牙語,他在法國上完中學後回到美國,進入哈佛大學,專攻歐洲歷史,但逐漸發現歐洲中心主義的偏見和不足,於是把注意力轉向了東方社會,尤其是中國。哈佛畢業後不久,魏裴德考入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是著名中國通勒文森的得意門生。
魏裴德才氣沖天,機敏過人,他得到歷史學博士時才26歲。同一年,他的博士論文出版成書,並馬上被母校僱傭成為最年輕的歷史學助理教授。
在60年代,柏克萊也像中國的文革一樣,是出牛鬼蛇神的地方,毛澤東思想甚囂塵上,魏裴德抓住機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一本名著,叫做《歷史與意志》,對毛澤東思想中的中西方哲學淵源作了十分詳盡的研究,給60年代淺博浮澡的美國激進風潮添上了一點深沉的色彩。
魏裴德在6-70年代注重研究中國近代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遷,從80年代開始,他擴大了研究的眼界和範圍。 1985年,他出版了一本花了十五年時間寫成的大部頭,叫做《洪業:滿清大帝國的建立》。這是一本氣勢磅礴,精益求精的描述滿族人如何艱苦創業與漢人同治天下的歷史。從80年代末開始,魏裴德轉移到中國20年代以後的民國史研究,對中國國民黨時期的警察特工系統有大量的描述和心得。
魏裴德1974年初次到中國,從此擔任了美中學術交流的行政職務。他是卡特總統時期中美學術交流計劃的領頭人,為中美兩國打開學術大門做出重大貢獻。但魏裴德的名聲並不局限於中國學,他是1992年度美國歷史學會的主席,統籌美國全國所有領域的歷史研究。同時,他還是美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的院長,是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的當權派。目前,他立足柏克萊,潛心教書育人,為天下眾多弟子門生之師傅。學門做到這一步,實在令人敬佩。
魏斐德著作中譯本一覽
《大門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間華南的社會動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2002
《洪業——清朝開國史》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2003
《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工》團結出版社,2004
《歷史與意志:毛澤東思想的哲學透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上海歹士——戰時恐怖活動與城市犯罪,1937—1941》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摘自《上海歹土——戰時恐怖活動與城市犯罪》[美]魏斐德著芮傳明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單說《 上海歹土》這個譯名,"歹土"一句原是英文"bad land"直譯,指的就是舊上海公共租界以西極司菲爾路(即現萬航渡路)一帶。如果單說地名會讓不大熟悉舊 上海歷史地理的
上海歹土
警察
首先,該書描述的"上海歹土"並非"老上海",更非上海人(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概念,在更多意義上,它指的並非地域、語言與風俗的集合,而是族群意識的集合,是虛擬的而非實指的)津津樂道的上海租界,而是上海一塊非常小的區域。這個"小"既指該區域的佔地面積小,也指該區域在上海、上海史以及上海人中所佔的心理地位的小。在一定意義上,它有著魯迅所說的"皮袍下的小"的含義,是上海、上海史以及上海人恥於拿出來見人的那部分:位於上海租界區邊緣的滬西,大致為棚戶區,江北人(上海的"賤民"階層)的聚居區。鼎鼎大名而又臭名昭著的蘇州河流經該地區。固然,從地理區劃上來說,"歹土"以及生活於其上的江北人屬於上海;但從文化和族群的心理結構來說,這一地域則被上海、上海史以及上海人擯棄在外。魏斐德在《中國歹土》中並沒有描述"歹土"的族群構成,因為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並非他的長處;甚至於,本書的大部分筆墨,描述的重點依舊是租界區——上海史的核心,只不過借用了"歹土"這一名詞罷了。
但該書以及"上海歹土"這個詞彙,依舊有著它的意義。地方史志是中國史學的固有門類。中國的文化講究大一統,求同而不能存異,在地方史志的寫作上,導致了具體區域和族群的被遮蔽。尤其是最近幾年,各地大搞文化建設和文化復古、尋根運動,彰顯的都是亭台樓榭、文豪巨賈美人;以族群意識為基礎的地域歧視和反歧視運動一浪高過一浪,可資炫耀的文化證據也是該地域"光鮮的皮袍"而非"皮袍下面的小"。 "上海歹土"地塊雖小,卻有機地構造了文化和歷史概念的"上海"一詞。魏斐德著力於這一地塊的治安和犯罪機制,分析了這一地塊的上層權力機關的鬥爭——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滬西這一"歹土"來說,相互對立的兩個執法權力機關,工部局的警察局(來自租界)、由日軍、偽政府控制的上海警察局滬西分局以及特務組織(來自南區),皆是"外來戶",而活躍於本書的特務和兇手們,也都來自於上述兩個區域。 "歹土"延續了上海建城史上的固有鬥爭,自身卻被遮蔽了。
所謂"小而薄",還體現在這本書描述的時間段和主題上。該書的時間跨度為1937年到1941年,日本攻占上海之後到珍珠港戰役、日軍佔領租界期間,也就是俗稱的"孤島"時期。 "孤島"這個詞很耐人尋味("歹土"這一譯名,毫無疑問對應著"孤島"該詞)。在關於那一時期的上海的描述中,"孤島"和上海幾乎同意。然而,從地域上來說,"孤島"僅僅是上海的一部分。固然這一部分由於是租界區,佔據著經濟、文化、政治的製高點,但並不足以解釋族群意識和文化意識上的這一"以偏概全"。該書主題是"戰時恐怖活動與城市犯罪",以具體案例為線索,描述了"孤島"時期國民黨政府操縱的暗殺、爆炸等恐怖活動以及日偽軍佔領當局的"反恐"活動(日偽軍當局的"反恐活動"包括兩個部分,對案件的偵破活動和"以恐對恐"活動),以及處於夾縫中的租界當局保持自己的治安權的努力。在上海警察與治安權主題上,該書是作者的另一本書《上海警察》的橫切面;而在恐怖活動與中國特務組織這一主題上,該書則是作者的名著《間諜王》的一個點。將這三本書放在一起閱讀,大致可以看出魏斐德最近10年用力於中國近代史上的警察結構和特務組織的成果。
對於魏斐德以及其他國外漢學家,國內許多學者最近幾年私下言語間多有詬病,焦點則在於他們是否有學問,大致意思相當於,經史子集均沒讀過怎麼能夠研究漢學。這實在是一個可笑的指責。魏斐德等人的長處和特色,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否無關,而是在於治史角度(多是截取"不登大雅之堂"的切面,用盡功夫,以小見大——而在中國,所謂史學,還是沒有離開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成王敗寇的窠臼)、寫史模式(魏斐德、史景遷諸人倡導"敘事史學",強調寫史的方法,把學術著作寫得花團錦簇——這實際上就是中國史學老祖宗司馬遷的方法)、史料運用(魏斐德本書史料的主體,就是"孤島"期間的工部局警務處政治部檔案——國內學界同樣強調史料的重要性,但對史料的定義和使用實際上很不同。檔案、地方志書乃至小說詩歌等新史料,固然被史家引用,卻只能充當邊角,佔據主體的還是傳統史料)。因而,向大眾推薦魏斐德、史景遷等人的著作,有其意義所在:原來,歷史可以研究這些題目、歷史可以這麼寫、歷史可以這麼好看。
魏斐德著作中譯本一覽
《大門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間華南的社會動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2002
《洪業——清朝開國史》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2003
《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工》團結出版社,2004
《歷史與意志:毛澤東思想的哲學透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上海歹士——戰時恐怖活動與城市犯罪,1937—1941》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The great enterprise:
----
美國漢學家魏斐德:在中國發現歷史
魏斐德其人
魏斐德其人,恐怕多數人還不是很了解。一說起美國的漢學家與中國學研究,人們首先想到的多是美國中國學研究的開拓者、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的創始人費正清及其“中國觀察”。我最早知道魏斐德,還是通過他的中國友人、著名詩人北島的隨筆《青燈》。文章寫於魏斐德從伯克利執教四十年退休之際。後來這篇散文和其它幾篇被集成一本書,就以“青燈”作書名,扉頁上題有“獻給魏斐德(Fred Wakeman)教授”字樣。《青燈》中有一首小詩是這樣寫的:
在中國發現歷史
魏斐德生前是加州伯克利大學教授兼東亞研究所所長,還擔任過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主席、美國歷史學會會長、美中文化交流委員會主席。儘管早年受業於哈佛導師列文森門下,也算是以費正清為首的“哈佛學派”的傳人,但其漢學思想還是逐步擺脫了“西方中心論”的影響,並成為“中國中心觀”的積極推動者和參與者。他堪稱美國第三代漢學家的領軍人物。“西方中心論”的“衝擊—反應”模式把西方殖民主義對中國的入侵,以及由此引起的中國人民的反抗運動當作一種文化衝擊來論述。“中國中心觀”則是從中國內部尋找歷史發展的因素,顯示的是一種東方視角。即不再單純把中國當作接受西方社會影響與改造的“客體”,而致力於“在中國發現歷史”。魏斐德認為,研究中國,就要“進入中國內部,了解中國人自己是怎樣理解、感受他們最近的一段歷史”。如果說,《大門口的陌生人》還留有“衝擊—反應”的影子的話,那麼,《中華帝制的衰落》一書則預示著這種視角的轉化,轉到了“中國”中心。
《中華帝制的衰落》是魏斐德漢學生涯當中一本不可忽視的歷史讀本。本書的視野非常開闊,不僅涉及中國明清的王朝政治、人事制度、經濟貿易、國防軍隊、世界秩序、人口增長、社會變革、民族革命等宏大背景,而且牽涉到皇帝、宮廷、政府官員以及紳士、商人、農民甚至馬夫遊民等社會階層的方方面面。用這些“中國社會變遷的內部資源”,在史論結合的基礎上,對一個帝國如何從建立秩序走向強盛,又如何最終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作了富有見地的解剖和透視。在作者的筆下,這個老態龍鍾、步履蹣跚的中華帝國,在王權高度集中強化的同時,帝國的行政管理的網絡末端同官僚中樞日益脫節。而且,其體制與秩序內部,存在著帝制衰微悖反的傾向!例如,科舉制。科舉是“帝國政府的一項創造”,但是隨著明清兩朝“政府嚴格控制入仕的人數”,考試制度“變得複雜難懂”,讀書人的挫敗感越來越強,“不得志的生員經常在社會反抗中尋找出口。許多叛亂,甚至大的暴動,都是由不滿的下層紳士或是花了多年時間在更高級別考試上的有抱負者發動”。原本帝國人才的徵引制度,不想走向了帝國的反面。再如團練等地方武裝的設立。團練,原本是為了對付國內的農民暴動而成立的應急之策,卻打破了滿漢平衡,開始了地方軍事化的進程,等等。作者給我們描繪了一個管理彈性日漸消散的軀體,一個日暮黃昏、強弩之末的專制帝國,特別是到了後期,腐敗滋生,盜匪橫行,起義不斷,當外力干預如同“壓垮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的時候,整個國家系統不堪一擊,摧枯拉朽就成了不可避免和無可挽回的事情了。
講求著史的“名門正派”
魏斐德著作等身,是與孔飛力、史景遷並駕齊驅的美國漢學“三駕馬車”之一。孔飛力的研究以視角獨特有名,前些年在中國較為暢銷的《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非常吸引眼球,講述的是清朝乾隆時期一場席捲全國的除妖運動。史景遷的作品引進更多,他是那種著作經常登上美國銷售排行榜的寫書人,以敘事和文筆見長,簡直可以當做文學作品來讀。與孔、史相比,魏斐德的漢學著作則以選題和史料見長,更容易獲得史學愛好者的認同,因為他不靠文字的花哨,也不求敘事的劍走偏鋒,而是更講求著史的“名門正派”,以史料說話,但又不拘泥於史料,著重於史料的綜合解讀和闡發,視野開闊,文史交叉,暢遊於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學、宗教學等各個領域。其敘述中國歷史的手法與文字絲毫不遜色於國內的史家,儘管他的散文體論述,看似娓娓道來平淡無奇,實則是平地起驚雷。說他深得史學“兩司馬”的史風亦不為過。而且其徵引的中文史料也不輸給任何一個出色的中國學者。在《中華帝制的衰落》一書中,魏斐德展現給大家的就是一幅充滿運動與變化的明末到民初的中國“萬花筒”,作者運用的各種史料與詼諧幽默的敘述方式,把人物與各派勢力寫“活”,好似“作場”說書,讓人沉浸在歷史的氛圍中,跟著他“重演往事”和一起思考。
史景遷就曾這樣評價魏斐德:“在我看來,他是一個抒情詩人和秘密活動家的迷人混合體。他寫的最好的書在每個角度都含義深刻,無論在長度上還是在精神上,充滿著意外,承轉著情感……”這使我想起了北島在《青燈》中講述的一個故事:魏斐德的開門弟子、哈佛的榮譽畢業生周錫瑞回憶:從哈佛畢業以後,他投奔到列文森教授門下。列文森逝世後,大不了幾歲的魏斐德給他們上課。當看到年輕的魏斐德開列有法國史學家馬克?布羅克《法國農村史》在內的必讀書目時,這群學生不干了,其理由是,我們學的是中國史,與西方史何干?只見魏斐德不慌不忙,講了一個故事。在德國占領期間,一個參加抵抗運動的戰士被蓋世太保抓住,和別人一起拉出去槍斃。他對身邊16歲的男孩(後倖存下來)最後說:“別哭,我的孩子。”這時機關槍響了……他就是馬克·布羅克。說完後,魏斐德平靜地離開了教室。
魏斐德其人,恐怕多數人還不是很了解。一說起美國的漢學家與中國學研究,人們首先想到的多是美國中國學研究的開拓者、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的創始人費正清及其“中國觀察”。我最早知道魏斐德,還是通過他的中國友人、著名詩人北島的隨筆《青燈》。文章寫於魏斐德從伯克利執教四十年退休之際。後來這篇散文和其它幾篇被集成一本書,就以“青燈”作書名,扉頁上題有“獻給魏斐德(Fred Wakeman)教授”字樣。《青燈》中有一首小詩是這樣寫的:
故國殘月/沉入深潭中/重如那些石頭/你把詞語壘進歷史/讓河道轉彎
花開幾度/催動朝代盛衰/烏鴉即鼓聲/帝王們如蠶吐絲/為你織成長卷
美女如雲/護送內心航程/靑燈掀開夢的一角/你順手挽住火焰/化作漫天大雪
把酒臨風/你和中國一起老去/長廊貫穿春秋/大門口的陌生人/正砸響門環
北島把崇高而悲壯的致敬獻給了魏斐德,文字中那種揮之不去的詩意和深情,讓我對魏斐德的傳奇充滿了好奇。
魏斐德1937年生於美國,2006年因癌症去世,終年68歲。“我生於1937年12月12日,日本軍人開始在南京城燒殺淫掠三週的那一天。”魏斐德1992年在就任美國歷史學會會長的演講中這樣說此生冥冥之中與中國發生的關聯。並說到自己十幾歲隨父親在古巴海上航行時,通過一條偷運華人的快艇,感受到華人被奴役的“中國印象”。魏斐德的中國學研究是1959年從哈佛大學畢業之後。當時魏斐德正在巴黎攻讀一門東南亞課程,他被越南的一個民間教派吸引,這一興趣很快把他引向對中國民間教派的關注上。恰在此時,法國記者門德撰寫的關於中國的著作進一步激起了他的興趣,從此不能自拔。他的研究領域涵蓋了明末清初到清末民初乃至抗日戰爭的中國往事。其博士論文《大門口的陌生人》,就是以英國侵略中國的兩次鴉片戰爭為線索研究這一歷史時期廣州和廣東省的社會動態。在中國發現歷史
魏斐德生前是加州伯克利大學教授兼東亞研究所所長,還擔任過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主席、美國歷史學會會長、美中文化交流委員會主席。儘管早年受業於哈佛導師列文森門下,也算是以費正清為首的“哈佛學派”的傳人,但其漢學思想還是逐步擺脫了“西方中心論”的影響,並成為“中國中心觀”的積極推動者和參與者。他堪稱美國第三代漢學家的領軍人物。“西方中心論”的“衝擊—反應”模式把西方殖民主義對中國的入侵,以及由此引起的中國人民的反抗運動當作一種文化衝擊來論述。“中國中心觀”則是從中國內部尋找歷史發展的因素,顯示的是一種東方視角。即不再單純把中國當作接受西方社會影響與改造的“客體”,而致力於“在中國發現歷史”。魏斐德認為,研究中國,就要“進入中國內部,了解中國人自己是怎樣理解、感受他們最近的一段歷史”。如果說,《大門口的陌生人》還留有“衝擊—反應”的影子的話,那麼,《中華帝制的衰落》一書則預示著這種視角的轉化,轉到了“中國”中心。
《中華帝制的衰落》是魏斐德漢學生涯當中一本不可忽視的歷史讀本。本書的視野非常開闊,不僅涉及中國明清的王朝政治、人事制度、經濟貿易、國防軍隊、世界秩序、人口增長、社會變革、民族革命等宏大背景,而且牽涉到皇帝、宮廷、政府官員以及紳士、商人、農民甚至馬夫遊民等社會階層的方方面面。用這些“中國社會變遷的內部資源”,在史論結合的基礎上,對一個帝國如何從建立秩序走向強盛,又如何最終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作了富有見地的解剖和透視。在作者的筆下,這個老態龍鍾、步履蹣跚的中華帝國,在王權高度集中強化的同時,帝國的行政管理的網絡末端同官僚中樞日益脫節。而且,其體制與秩序內部,存在著帝制衰微悖反的傾向!例如,科舉制。科舉是“帝國政府的一項創造”,但是隨著明清兩朝“政府嚴格控制入仕的人數”,考試制度“變得複雜難懂”,讀書人的挫敗感越來越強,“不得志的生員經常在社會反抗中尋找出口。許多叛亂,甚至大的暴動,都是由不滿的下層紳士或是花了多年時間在更高級別考試上的有抱負者發動”。原本帝國人才的徵引制度,不想走向了帝國的反面。再如團練等地方武裝的設立。團練,原本是為了對付國內的農民暴動而成立的應急之策,卻打破了滿漢平衡,開始了地方軍事化的進程,等等。作者給我們描繪了一個管理彈性日漸消散的軀體,一個日暮黃昏、強弩之末的專制帝國,特別是到了後期,腐敗滋生,盜匪橫行,起義不斷,當外力干預如同“壓垮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的時候,整個國家系統不堪一擊,摧枯拉朽就成了不可避免和無可挽回的事情了。
講求著史的“名門正派”
魏斐德著作等身,是與孔飛力、史景遷並駕齊驅的美國漢學“三駕馬車”之一。孔飛力的研究以視角獨特有名,前些年在中國較為暢銷的《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非常吸引眼球,講述的是清朝乾隆時期一場席捲全國的除妖運動。史景遷的作品引進更多,他是那種著作經常登上美國銷售排行榜的寫書人,以敘事和文筆見長,簡直可以當做文學作品來讀。與孔、史相比,魏斐德的漢學著作則以選題和史料見長,更容易獲得史學愛好者的認同,因為他不靠文字的花哨,也不求敘事的劍走偏鋒,而是更講求著史的“名門正派”,以史料說話,但又不拘泥於史料,著重於史料的綜合解讀和闡發,視野開闊,文史交叉,暢遊於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學、宗教學等各個領域。其敘述中國歷史的手法與文字絲毫不遜色於國內的史家,儘管他的散文體論述,看似娓娓道來平淡無奇,實則是平地起驚雷。說他深得史學“兩司馬”的史風亦不為過。而且其徵引的中文史料也不輸給任何一個出色的中國學者。在《中華帝制的衰落》一書中,魏斐德展現給大家的就是一幅充滿運動與變化的明末到民初的中國“萬花筒”,作者運用的各種史料與詼諧幽默的敘述方式,把人物與各派勢力寫“活”,好似“作場”說書,讓人沉浸在歷史的氛圍中,跟著他“重演往事”和一起思考。
史景遷就曾這樣評價魏斐德:“在我看來,他是一個抒情詩人和秘密活動家的迷人混合體。他寫的最好的書在每個角度都含義深刻,無論在長度上還是在精神上,充滿著意外,承轉著情感……”這使我想起了北島在《青燈》中講述的一個故事:魏斐德的開門弟子、哈佛的榮譽畢業生周錫瑞回憶:從哈佛畢業以後,他投奔到列文森教授門下。列文森逝世後,大不了幾歲的魏斐德給他們上課。當看到年輕的魏斐德開列有法國史學家馬克?布羅克《法國農村史》在內的必讀書目時,這群學生不干了,其理由是,我們學的是中國史,與西方史何干?只見魏斐德不慌不忙,講了一個故事。在德國占領期間,一個參加抵抗運動的戰士被蓋世太保抓住,和別人一起拉出去槍斃。他對身邊16歲的男孩(後倖存下來)最後說:“別哭,我的孩子。”這時機關槍響了……他就是馬克·布羅克。說完後,魏斐德平靜地離開了教室。
來源: 四月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