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台灣戴明圈:2008年東海戴明學者講座』

新書:『台灣戴明圈:2008年東海戴明學者講座

對話;王晃三 鍾漢清

HC 新書:『台灣戴明圈:2008年東海戴明學者講座』 SD求序--

王晃三SD):「短文『戴明 戴明 戴明』交卷, 請斧正。」

漢清:(HC寫得很不錯。Deming四度來台。一次似乎"過境"演說一下, 所以改成三四次。似乎應將兩次擔任Deming翻譯經驗的真實感受寫一下。
由於此書/此次WWS是主角,或可寫2006/3/26?那天你在 Hyatt Hotel講的寓言。
題目可考慮「Deming 現象」 Deming 與我」....

不知道你的奇招是否有效 或夠莊重......

這本書

Part I DEMING談日本和『品管九講』

Part II 為發揮應用

Part III 為 WWS日【HC和蔡博士……WWS三講

每部分都加導言

附錄為東海師長

---

Part II 導言一部分 請參考

品質運動與三位名人的事業發展關係頗深。W. W. Scherkenbach 在2008年的東海戴明學者講座第一場提出他的一種看法:

「品質界的三大權威:戴明 ( W. Edwards Deming, 1900-93),朱蘭(J.M. Juran, 1904-2008),克羅斯比(Philip B. "Phil" Crosby, (, 1926 2001)),他們每個人都犯這種錯誤。戴明最強的領域是"邏輯的世界"(淵博知識) ,朱蘭的是"物理的世界"(企業組織) ,而克羅斯比的則是情感(慶祝活動,葡萄酒和奶酪派對) 。他們各自都有一群趣味相投的追隨者。您是否曾經試圖向某不動如山"的人解釋你之所以做它的理由?這時需要的可能不是邏輯:採取行動無法"理喻"之。也許有權威者命令之,指揮之,或者動之以情或訴之以價值觀,最能讓人行動。」

我用翻譯這三大權威的代表作品,來協助華人界深入了解他們的學說:

克羅斯比(Philip B或. "Phil" Crosby, ( 1926 2001))我選擇他的暢銷近二百萬本《品質免費》的全新版本Quality Is Still Free《熱愛品質》,這位品質運動重要人物再一次探討為何做好品質不用花錢。

朱蘭(J.M. Juran, 1904-2008)《管理三部曲》(Managerial Breakthrough, 1964/2004 )。--「品質、管理大師朱蘭(J. M. Juran)不朽的著作,改造、改善學派及TQM學派的創始作品,闡明「突破、管制、規劃」在經營管理及品質管理的應用,戴明博士讚不絕口。」

戴明 ( W. Edwards Deming, 1900-93)的重要著作 轉危為安/ 戴明的新經濟觀,參考「一首產官學轉型史詩」。他的學生和朋友的作品。更有《第四代管理》、《戴明修練I》、《戴明修練II》、《戴明博士四日談》、《戴明領導手冊》。

為什麼多偏心Deming 呢?這多少與個人的際遇相關,因為Jurab和 Crosby 兩先生與台灣的淵源和情份較少,不像 Deming數次【義務】來台,傳記中列兩年當台灣生產力中心之顧問。另外可能與晃三兄在本書序言中所說的「戴明現象」有關。

王晃三SD):「我已經不記得在HAYAT講過的是那一個寓言了

可不可以給我一點提示。

那就選用『Deming 現象』了

這文章是我用原定用在植物園的四小時換來的。

話說回來若不是你給我一點壓力,這我不會主動去經歷陣痛之苦,也不會有這篇文章,

要謝謝你囉!

三呆

P.S. 據說風會很大

HC:「那是你孫子的馬之三相之故事 這是你的創作 期勉老馬戰到93歲或104
加油 盡力
你是人才 要多INTERACTIONS 多寫
BYE

P S

我出書都沒請人寫序--只有「加速度組織 」「四日談」例外-- 可惜當時美沒訪談曾繁城, 而用底下人的代筆,無法表現出曾之功力---因為真怕朋友『"""其短』。
你身在海外,能擠出這篇,真不簡單、不過,這也是你要向"歷史"交待的第一步,否則真是『青史盡成灰』…….

又,對了旅途 WAITING LINE中,或可弄貴序之英文版,應該很不錯,此IDEA供參考….

三呆;交友不慎。你可真會折磨人。我會試試看。但是不敢讓太太知道,不然她會駡人。我要去睡覺了,明天一早的班機,她已經來催過了。

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詞學‧第19輯 The Einstein Almanac

1 詞學‧第19輯

词学-(第十九辑)

    作者: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1-06
  • 开本:32开
  • 3100本


2 愛因斯坦年譜 The Einstein Almanac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位非凡的人物。或许没有别的东西能比他的出版物——600多篇科学论文、论著、短文、综述和见解——更好地反映他的才华、 兴趣及影响的宽度和广度。1901年3月,爱因斯坦22岁时,在一本德国期刊《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他的最后一篇文章是1955年去世前 几个月发表在期刊《共同事业》上的短评。在这54年里,他的著作涉及相对论、量子物理、民族主义、犹太文化和宗教、战争、和平以及教育等领域。确实,爱因 斯坦的著作如此丰富,甚至许多最了解他的敬慕者也不熟悉所有这些作品。
《爱因斯坦年谱》逐年介绍他的300篇最重要的出版物,将它们纳入爱因斯坦的生活,科学和世界历史的情境之中。作者首先集中关注爱因斯坦的科学和人道主义 论著,汇集了他的大多数论文,描述围绕它们的出版而发生的有意义的事件,包括爱因斯坦的个人生活、旅行,其他科学家的工作,当时的社会和文化发展以及国家 和国际事件。本书生动有趣,资料丰富,为了解爱因斯坦的才智和人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艾丽斯·卡拉普赖斯(Alice Calaprice),自由编辑和作家,著有《爱因斯坦语录》(The Quotable Einstein)和《亲爱 的爱因斯坦教授》(Dear Prof. Einstein),与特雷弗·利普斯科姆(Trevor Lipscombe)合著《爱因斯坦传》 (Albert Einstein:A Biography)。她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爱因斯坦全集》 (The Collected Paper of A lbert Einstein)的内部编辑和“爱因斯坦翻译计划”的管理人员20多年,曾荣获 Literary Market P...

作者作品:
· 《爱因斯坦年谱》
前言
爱因斯坦人事记(1879-1900)
发表的文章和评论(1901-1955)
参考文献
插图来源
译后记




The Einstein Almanac

Johns Hopkins Univ Pr (2004/10 出版)


The Einstein Almanac




The Einstein Almanac

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Encounters and Reflections: Conversations with Seth Benardete

Encounters and Reflections
Conversations with Seth Benardete
edited by Ronna Burger


An excerpt


Donald Lamb and a Paper on Don Quixote

...
Michael: So you submitted the Don Quixote paper to Lamb?
Seth: And he said, "Oh this can't be submitted, you know this can't be submitted." So I said "yes," but I never asked why it was nixed.
Robert: Do you remember what the thesis was?
Seth: It was all about how he was very careful not to test reality after it proved that he was wrong. I remember this thing about Manbrino's helmet.
Robert: What's that?
Seth: He made a helmet out of cardboard, which he then brought out in the backyard and took a sword to it, and immediately it smashed. So he then made another one, but didn't test it. He knew.
Ronna: That was the solution?
Seth: Right. The solution was never to test anything.
Ronna: So you went through the book and found all these instances...
Seth: About how he had carefully avoided reality. ..

走向古典詩學之路——相遇與反思︰與伯納德特聚談


內容簡介

top
這些年的學術生涯不僅磨礪了伯納德特的語言技巧,加深了他對古典思想的理解,而且經由與各色人等接觸——古怪的、虔誠的以及用自己獨特方式表現出復雜性的 人,形成了他對人性的認識。當然,有幸在有趣的時代生活在有趣的地方還不夠︰伴隨這些機遇的,還有伯納德特敏銳的視角和牢固的記憶力。不過最為重要的是, 他娓娓道來的各種故事是一個哲學頭腦的產物︰它們更為具體地闡明了他自己對哲學的理解——思想與不可預期之物的真實相遇。 伯納德特喜歡把思維的意象比作在沙灘上行走的過程︰沙中的腳印只留存片刻,旋即又被覆蓋,而人在渺無足跡的路途中繼續前行。他比任何人都更能夠和更願意一 度重新開始,並且似乎更容易被前面未知的路途所激勵,而不是熱衷在身後留下任何豐碑。

《相遇與反思︰與伯納德特聚談》為我們提供了機會,不僅了解到伯納德特的從學之路,也通過他看到學界中的人性百態,實在難得。



本書目錄  


中譯本前言(劉小楓)

引子
第一部分 相遇
 第一章 芝加哥大學(1948一1952,1954—1955)
 第二章 雅典、羅馬和佛羅倫薩(1952—1954)
 第三章 聖約翰大學(1955—1957)
 第四章 哈佛(1957—1960)
 第五章 布蘭代斯、紐約大學和新學院(:1960—2001)
第二部分 反思
 第六章 從模式到活力
 第七章 “不確定二分組合”
 第八章 愛欲與城邦
 第九章 哲學與科學
 第十章 基督教與古羅馬作家
原文索引 本書採取將原書索引複印 內文寫頁碼之方式


Encounters and Reflections: Conversations with Seth Benardete




翻譯問題
on Page 8 : "... 5-ei-6: We used to go to Hannover in the summer. My mother and father were given cubicles in the library. A college student would take care of my brother and me. One of them ..."

cubicles 當然不是 "有間小臥室" (p.7) 而是路父母在圖書館各有間小研究室


. on Page 52:
"... We finally got to meet Eliot at a party the Neffs had. Did I ever tell you about the apple strudel parties? ..."
2. on Page 53:
"... But he was so drunk at the apple strudel party that he-who usually kept his mouth shut-said, "Sir, Spain has saved America three times" And he began to keel ..."
apple strudel 翻譯成"蘋果點心 " ( p.59)可能不知所云 參考

strudel


一處編輯錯誤 主角發言 被當成內文
榮休 /退休(中間) 教授
p.272 注之"欽定教授"頗怪
原來是 Regius
... In 1841 he was named Regius Professor of Modern History at Oxford. In addition to several volumes of sermons, he wrote a three-volume History of Rome (1838 – 43). He was the father of Matthew Arnold and grandfather of the novelist Mrs. Humphry Ward (1851 – 1920)....
這日本這樣翻譯
Regius professor 〔英〕 欽定講座担当教授.
不過 也許不是"欽定"的
Regius professor
, an incumbent of a professorship founded by royal bounty, as in an English university.


****

SHELF LIFE; A Classicist's Starting Point: Putting Aside Interpretations


Published: February 16, 2002

Confessions of ignorance are not usually in a critic's best interest. But in this case, perhaps, an exception can be made. Ignorance, after all, is now common when confronting Greek literature. Beginning with ignorance is also an approach recommended by many of these demanding essays by Seth Benardete, a classicist at New York University, who died to relatively little notice in November. Because of his difficult and idiosyncratic interpretations, that notice is not likely to expand beyond a small group of philosophers, political scientists and classicists.

Yet testimonials are unqualified. Pierre Vidal-Naquet, the respected French historian, has proclaimed of Benardete, ''I have long believed that he deserves glory -- that of the heroes of Homer, to be precise.'' Harvey Mansfield, a political scientist at Harvard, said Benardete was ''the most learned man alive and, I venture to assert, the deepest thinker as well.'' According to several anecdotes, T. S. Eliot heaped praise on his brilliance. At a memorial program at New York University earlier this month, encomiums for the man -- who spent his career writing translations and commentary on Plato, a book on ''The Odyssey'' (''The Bow and the Lyre'') and essays on Sophocles, Euripides, and Aristotle -- were offered by philosophers and classicists, including Ronna Burger of Tulane University and Michael Davis of Sarah Lawrence College, both of whom edited the current collection.

But why the broad devotion to so specialized a scholar? Why the praise for a writer whose gnomic vocabulary about gnomic material uses phrases like ''eidetic analysis'' and ''indeterminate dyad''?

''The Argument of the Action'' provides some answers by collecting essays written throughout Benardete's career. They are so intimidating in their minute attention to Greek tragedies and Platonic dialogues that they can barely be read without following the works themselves (only some of which I have studied). The essays ornately weave allusions, analyses and images, engaging in close textual analysis while venturing unsettling hypotheses.

The first step, Benardete stressed, is indeed to approach the works as a beginner, to read, say, ''The Republic'' or ''Oedipus Tyrannus'' free from millennia of interpretations. At first, the arguments and plots might seem fairly transparent. Sophocles' most famous Oedipus play, for example,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a story about a man who unknowingly kills his father, the king of Thebes, and marries his mother. When he discovers the truth, he blinds himself. Such are the tragic consequences of desire and fate.

Such plays have, of course, been analyzed for their literary structure. But Benardete goes further. He looks not for unity but for peculiarity. Why does the queen apparently marry Oedipus before she knows about her husband's death? Why does the witness to Oedipus' crime contradict the known facts? We think we understand the action, but the closer we look the less seems clear. For Benardete the play forces the reader to blunder into its familiar world as unknowingly as Oedipus does in his, to engage in a detailed inquiry and to discover the unexpected.

Consider, he suggests, the great riddle of the Sphinx that Oedipus must solve to stop the plague that has come to Thebes: what walks on four legs in the morning, on two at midday and on three in the evening? Oedipus' answer is man, who first crawls as a baby, then walks upright and in old age uses a cane. That answer would seem to show him a master of the human.

But Oedipus is more like its victim. The problem in Benardete's view is that he sees only the general not the particular. His notion of the human is outlined by the Sphinx's riddle. All variation and difference is lost; even Oedipus himself, partially lame, does not fit the Sphinx's pattern. Yet he persists in focusing purely on the abstract. He becomes a tyrant, seeking to establish public order as if it could be created by formula. The play, Benardete argues, is about tragic consequences of political blindness.

In such a reading the surface is closely examined to reveal unexpected depths. This was also the approach of Benardete's mentor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eo Strauss, a charismatic scholar. Students of Strauss, including Benardete, have had an almost cultic relationship to him. Many have also become influential conservative intellectuals -- most famously, the late Allan Bloom, author of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Strauss has, in fact, been attacked for conservativism: his unmitigated elitism and supposed antidemocratic temperament, which some say included the suggestion that Nazism was a product of the Enlightenment.

But this view of the Nazis -- and of Soviet Communism -- was not as bizarre as it might seem. It was held by Isaiah Berlin as well, because the ideals of the Enlightenment included the belief that reason had utopian powers and that humanity could be reconstructed under its guidance. That belief in the malleability of the human, Berlin argued, ended up leading to totalitarianism.

Strauss's dismissal of the reasoned perfectibility of society did not, as many have claimed, lead to a belief that the quest for justice should not be attempted. It did mean that any attempt to attain justice could only approach its goal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mbiguities, unpredictability and variability of humanity. Strauss stressed the inherent difficulty of the project, not the need for its abandonment; that was one reason for his elitism.

This view does not seem far from Benardete's. Oedipus, again, is a political leader who mistakenly believes that justice can be attained and suffering relieved by the narrow application of reason and will alone. The word sphinx means binder or constrictor, Benardete argues, which is just what such a narrow view of the human will do: bind rather than liberate. That was Benardete's response to the Sphinx's riddle.

THE ARGUMENT OF THE ACTION
Essays on Greek Poetry and Philosophy
By Seth Benardete
434 pag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9.

戚国淦 灌園集(中世紀史探研及其他)

灌園集二十卷. 永樂大典本. 宋呂南公撰。南公字次儒。南城人。宋史文苑傳。稱其於書無所不讀。於文不肎綴輯陳言。熙寧中士方推崇馬融王肅許愼之業(按熙寧中科舉所用....

灌園 意思為灌溉某學會園地
這書 序言寫於2001 (83歲 ) 出版日為2007年

中世紀史這門學問 畢竟中國才開始起步
所以 本書 "其他"部分 或許才是真性情中人之作
顧隨先生的詞選課
讀史雜咏



灌園集(中世紀史探研及其他)


作者
戚国淦
ISBN
7100048710
開本
32開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
2007-2-1






 特色及評論  




退 休三年,文字生涯業已結束。承商務印書館不棄,許為我出此文集,深受鼓舞。點檢平生所作,僅得此寥寥數篇。對比過去近50年的高校教學經歷,不無愧恧。過 去多為他人作品寫序,現在輪到為自己的文稿作序,卻感到難於下筆。最根本的原因是乏善足陳。然而在整理舊稿時,不免勾起對往事的回憶,特別是幾位恩師的指 引。
  我曾是老北大西語系的學生。抗戰爆發,學校南遷。我因病滯京,又考入燕京大學西語系,繼又轉入歷史系。在這裡我遇到了鄧之誠、洪業等多位名師。他們的殷勤教誨把我引進了這博大精深的史學領域,他們嚴肅的治學態度和嚴謹的學風為我樹立了畢生的楷范。
   我原本打算治中國史,但事與願違。20世紀50年代初,我的導師翁獨健先生任北京市文教局局長,開始籌劃創建北京師範學院。一天,他面諭我,要準備講授 世界史課程,原因是這方面的教師不易請到。我只能唯唯從命。等到歷史系建立,我又承乏行政工作。聘來的教師各有專長,各就崗位,只剩下世界中世紀史無人應 承,只好自己承擔。從此開始直到退休,前後44年,我便一直濫竽于斯。
  世界中世紀史在我國當時仍屬一門新設置的課程,同行前輩留下的遺產 不多,外文參考書籍已被束之高閣,手邊可參考者只有兩三種譯自俄文的書籍。憑著多年的經驗,完成教學任務並無困難。但是要想寫出像我的老師當年發表的那樣 規格的文章,卻殊非易事。面臨的是上下千二百年,縱橫八萬里,國度以十計,文獻資料無數種的浩瀚領域,簡直是無從著手。當時自己度德量力,只要能編寫出一 部教材,編輯幾本參考資料,就可算是功行圓滿,再要想寫出論文或專著,卻是難乎其難了。1961年,週一良、吳于廑兩學長奉命主編部編教材《世界通史》, 我應邀參加撰寫《中古分冊》的中編,雖然費了極大的力氣,讀來連自己也不滿意。後來我在為吳先生祝壽的《鷓鴣天》詞中有句:“君真涑水綜全局,我愧劉斂只 數篇”,就是指的此事。
  科研不成,轉而從事翻譯。感謝翁獨健先生,我的試譯是當年在他的《亞洲史》課堂上開始的。他交給我一本法國漢學家 伯希和的題為《中亞細亞》(La Haute Asie)的論文抽印本,讓我譯出供班上同學參考,從此引發了我對翻譯的興趣。50年代世界史學界正在醞釀製定十二年遠景規劃。我的老師齊思和先生鼓勵我 承譯一些項目。我年輕氣盛,一下子便認定《查理大帝傳》和《法蘭克人史》兩種,打算先以中世紀史開端為始,爭取譯出一系列的中世紀名著來。這完全是一種不 切實際的妄想。當時政治運動頻繁,自己于講課之外還有行政工作,翻譯的事只能在第三甚至第四單元進行。在完成《查理大帝傳》後,另一部《法蘭克人史》只能 同愛人合譯,而我的妄想系列也就從此結束了。兩書稿接近譯成時,四清運動開始,這種“大洋古”的貨色豈敢發表,深藏篋中,僥倖地躲過“文革”災難。
  “文革”過後迎來了學術的春天。我當時已年近花甲,也感受到拂面的春風化雨。曾有《臨江仙》詞寫道:“巳分披離霜後草,何期重沐春風。須將微意答天公。黃昏猶未晚,珍重夕陽紅。”不曾想到,這未晚的黃昏竟持續了二十年。
   在學史以前,我讀過兩年的英國文學專業,對莎士比亞時代薄有基礎。在搞世界中世紀史科研走投無路的時候,便起了專攻都鐸英國史的念頭,可惜在“文革”以 前只能是一種空幻。“文革”後,我受命培養研究生,旋又建立博士點。我便利用時機建立都鐸史研究的園地。由於師生同心協力,園地漸具規模,二十年後,竟也 是佳木成蔭了。為了充實自己,我也大量閱讀從英國引進的新書,勤奮程度不亞於青年學子。值得得意的是,我從眾多英國名家中識別出後來成為英國“修正史學” 泰斗的G.R.埃爾頓,較早地把他介紹給國內同行。
  這時商務印書館將我那兩部譯稿付梓,並收入我所喜愛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系列之 中。然而要想繼續從事這種工作,由於本職工作繁忙和年齡老大,已經是心餘力絀了。我對這套叢書的關愛始終不減,多次接受商務的委託,為其準備出版的名著撰 寫序言,對新書作些介紹。《人民日報》曾有文章把這套叢書稱作“世界精神公園”,文中還提到了我,於是我也戲稱自己是這個公園的“義務灌園叟”。
   在大學最後的一年,我曾選修過鄧之誠先生的明清史研究課。班上只有我一個學生,地點就在鄧府,講課採取談話方式。先生旁徵博引,謦?珠玉,使我受教良 多。先生藏書極富,四壁琳瑯,中多善本,許我瀏覽。於是我便產生了此後專事這個領域探討的想法。畢業後在中學教課之餘,也在這方面蓄積材料。調人北京師院 後,雖然改教世界史,然對明清史未能忘懷。“文革”結束,趁著係內組織編寫《禍國殃民的西太后》一書時,也領到一些任務,寫了“三次篡權”一章。雖然水準 有限,也願收進集中,作為對鄧師的永恒懷念。
  最後談一下我對詩詞的情結。幼年時,先母以唐詩為我開蒙,從此培養了我對詩詞的喜好。中學畢 業報考高校時,我的志願是以五馬三沈馳譽中外的北大國文係。但在考中後卻被西語系錄取,不無遺憾。考進燕大後,遇到了顧隨、鄭騫兩先生。顧先生在國內被推 為詞壇巨擘,鄭先生在台灣被尊為當代鴻儒。我選修了顧先生的“詞選及習作”和“曲選及習作”,鄭先生的“詩選及習作”。承兩先生的殷勤指點,使我略窺門 徑。當時國難家愁縈懷,加以少年情思,在專業課之外,遂沉湎于詩詞寫作。有些自以為尚可的作品,深藏篋中歷時周甲。工作以來仍偶有吟作。“文革”期間雖幾 罹文字之禍,依然積習未改,又復積存多篇。友人勸我結集,我則自知疏陋,未敢付梓。幸承商務同志見愛,許附書末,因而檢選若干,聊存平生行跡而已。
   回憶解放之初,我始年及而立,轉眼之間過了半個世紀。其中前30年,雖然黽勉從事,但除教學與行政之外,于科研幾無所成。粉碎“四人幫”之後,迎來盛 世,我雖已年邁,幸得學校的信任與支援,繼續工作了20年,也取得了若干成績。與同代人相比,我是十分幸運的。特別是已登耄耋之年,商務印書館又許我將零 星文章彙編成集,則又是幸中之大幸了。
  在此我願向常紹民先生表示感謝,是他對編印本集給我以許多鼓勵,並對內容的編排作了改進。我也願向本集的責任編輯叢曉眉女士表示感謝,是她為此書付出了辛勤勞動。我還願向我的愛人壽紀瑜表示感謝,是她對我這幾十年的著作加以厘訂,編排,才形成這本小冊子。
 內容簡介  


本書對介紹了中世紀史名著與名家,以及作者對中世紀史的探研。
 本書目錄  


自序
第一部分 中世紀史名著與名家
《查理大帝傳》中譯本序
《法蘭克人史》中譯本序
《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譯本序
《英吉利教會史》中譯本序
《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傳》中譯本序
《佛羅倫薩史》中譯本序
《神聖羅馬帝國》中譯本序
《羅馬帝國衰亡史》中譯本序
世界名著《失去的世界》解讀
英國歷史學家喬·魯·埃爾頓及其學說
史壇巨匠 後學良師——懷念齊思和先生

第二部分 中世紀史探研
16世紀中英政治制度比較
都鐸史料管窺
《英國都鐸王朝議會研究》序
《英國中世紀教會研究》序
《英國都鐸時期經濟研究》序
《伊麗莎白一世時期英國外交政策研究》序
《世界中世紀史研究——鄭如霖教授論文集》序

第三部分 讀史雜咏及其他
西太后篡政奪權紀實
我和這座“世界精神公園”
顧隨先生的詞選課
讀史雜咏

附:戚國淦先生與世界中世紀史研究
  戚國淦先生與都鐸史園地的開闢
  戚國淦先生與我的成長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 瑞恰慈: 科學與詩) 等 徐葆耕編

Columbia Encyclopedia: Richards, I. A.
(Ivor Armstrong Richards), 1893–1979, English literary critic. Richards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school of interpretation known as the New Criticism, which stressed an awareness of textual and psychological nuance and ambiguity when studying literature. He advocated this viewpoint in influential studies including The Meaning of Meaning (with C. K. Ogden, 1923),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1924), and Practical Criticism (1929) (see criticism). Richards's own poetry included Internal Colloquies: Poems and Plays (1973) and Beyond (1974)

Richards was well-known for his creation, with Charles Kay Ogden, of a simplified language called Basic English, which consists of a primary vocabulary of 850 words. He championed its adoption in books such as Basic English and Its Uses (1943) and So Much Nearer: Essays Toward a World English (1968), and in his teaching at Cambridge and Harvard; he even translated Plato's Republic into Basic English.


瑞恰慈于1931年离开清华后的第三年,曹葆华从他的《文字批评原则》与《意义中的意义》两书中摘译若干章节组成一书,书名叫《科学与诗》。清华 外文系主任叶公超为该书撰写了序言。《序言》从更宏观的视野指出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诗是时代进化的必然。他说,瑞恰慈最佩服的批评家是柯尔律治,但柯尔律治 的《文学的自传》被人戏称为“八分玄学加二分呓语”,很不明晰,而瑞恰慈是“活在二十世纪的人,他书里无处不反映着现代智识的演进,他所引用的心理学、语 言学、逻辑以及其他必要的工具都比克律利已(今译柯尔律治)的晚不过一百年而已,但是这一百年间人类智识的增进,已然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了。”“知 觉迟钝的人也许还没感觉到这种变迁对于将来文学的重要,他们也许还要再等八十年才能觉悟,不过瑞恰慈已然是不耐烦了。”(《科学和诗·序言》,商务印书馆 民国二十六年版 )

曹葆华譯《科学与诗》(1937) 台灣商務在1968年重新影印出版 (人人文庫 890)

徐葆耕編的這本 ( 瑞恰慈: 科學與詩)多許多相關中文文獻 不過最重要的《科学与诗》本文和譯文品質等都沒討論--我認為問題不少

昔日清華學生固然很容易知道世界文藝新著 譬如說 1931年出版的 Brave New World, a novel by Aldous Huxley (1894–1963)
這書名現在優秀的中學生可能知道它的莎士比亞出處和比較正確的翻譯
在1932年的錢鍾書 (《美的生理學》書評 ( 瑞恰慈: 科學與詩) 等( p.121)和 1936年李安宅 (p.84) 都搞不清楚 這 brave/ new是什麼意思......


瑞恰慈(科學與詩)
瑞恰慈(科學與詩)

作者
徐葆耕 編
ISBN
7302061580
開本
32開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


本書收入瑞恰慈在20世紀30年代在中國產生重要影響的《科學與詩》一書,以及國內學者有關研究論文等材料。
 本書目錄  

序:瑞恰慈與清華
《科學與詩》序
科學與詩
詩中的四種意義
實用批評
《意義學》:馮友蘭教授序
《意義學》:呂嘉慈教授弁言譯文
《意義學》附錄一:《意義底意義》底意義
《意義學》附錄二:以中國為例評《孟子論心》

中國文評流別述略

語文學常談

詩多義舉例

論不隔

《美的生理學》
……
後記


瑞恰慈:镜子两边的中国梦
2007-8-22 16:14:11

赵毅衡

瑞恰慈至少试图移开镜子,从“中国如何走向世界”角度看问题,而且提出一种切实的方案。

对 二十世纪文学批评起了最大影响的英国理论家,应当说非瑞恰慈莫属。瑞恰慈是英美形式文论的第一个推动者,他在二三十年代写的七本美学与文艺哲学著作,在文 学理论中引入了两门学科:语义学,与心理学。前一门学科后来成为新批评派的理论基础,后一门却受到形式文论的强烈反对。但是这二门学科,却在瑞恰慈的终身 中国梦想中结合起来。

1922年,尚是年轻学者的瑞恰慈,写出他的第一本著作,即与奥各登等合著的《美学原理》。此书已经着意使用中国哲学,来解决西方思想的传统命题。瑞恰慈从朱熹对《中庸》的诠解,引出了“真正的美是综感”(synaesthesis)这个结论,成为三十年代新批评派“包容诗论”,“张力论”,“不纯诗论”诸说的蓝本。

1927年, 瑞恰慈结婚,决定到远东度蜜月。在日本稍留后,到北京,一直住到夏天才南下攀登喜马拉雅山(瑞恰慈夫妇的一项终身爱好)。中国给瑞恰慈留下如此美好的感 觉,以至于他一生到中国六次,数度准备长居中国,虽然世事沧桑,硝烟难宁,未能如愿,但是他在中国“居住”了五年半,最后几乎死在中国,一往情深,可谓生 死不渝。

1929年 瑞恰慈夫妇又来北京,在北大做访问教授。此时瑞恰慈已经出版了《批评原理》,《实用批评》等轰动性的著作,成为西方文学理论界的权威领袖。此时,他却想在 中国定居。他们开始学汉语,瑞恰慈夫人很快学上了口,以后一直给瑞恰慈做翻译。他本人却从来没有能学会,原因可能是错用《孟子》作教科书。汉语没有学好, 却写成了西方孟子思想研究的一本开拓性著作《孟子论心》(MenciusonMind)。

瑞 恰慈选《孟子》作他的教材,是因为孟子在先秦诸子中,显然是对人的前景最为乐观者。在《孟子论心》的序言中,瑞恰慈表示对胡适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中宣称 的“中国传统哲学只有历史意义,无益于现代”大惑不解。他说他的理解正相反:西方的清晰逻辑,正需要“语法范畴不明”的中国思想方式来加以平衡。

瑞 恰慈明白他并不是一个够格的汉学家,所以他自称做的是“复式定义实验”,即运用他的语境理论,从上下文反复推敲孟子说“心”,“性”,“志”,“命”等词 时,究竟是什么意思。最后他得出结论:沿着孟子的“心性”论方向走,知识就得到一个内求于心的向度,而不是西方式的一味“揭开自然的奥秘”,就完成了求知 的全过程。

此后,瑞恰慈与中国的关系,出现一个转折。

瑞恰慈三十年代初成为奥各登发起的“基本英语”运动的领袖,试图把语言学与心理学结合成一种社会实践。这个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扫盲普及成人教育,二是创造一种世界语,因此自称为“基本语”(Basic)。其方法是把英文词汇压缩到500800简单词,进一步精简英语中残存的变格变位。他们认为当时正得到不少支持的Esperanto等“人造”世界语不可能成功,因为没有使用此语言的文化社群作依托。

三十年代初,基本语运动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大力支持,在二十五个国家设点推广。但是瑞恰慈认为基本语的成功,需要一个政府支持的“全国运动”试点。他坚持中国是最理想的国家。1935年赵元任,胡适等人参加基本语的中国委员会,使瑞恰慈大受鼓舞。19364月他雄心勃勃地来到中国,以其辩才说服了当时的教育部长王世杰,同意“在全国范围内”合作,第一步是训练几千英语教师。

除了1937年 初回英国向剑桥大学请长假,瑞恰慈夫妇这次几乎在中国留了整整三年。选择中国作为基本语试点,除了瑞恰慈本人对中国的深厚感情,还有其他原因。首先,一次 大战期间某些中国旅欧知识分子在华工中进行的扫盲运动,用几百汉字让华工粗通文墨,读报写信,“基本语”的设想起端于此。第二,瑞恰慈对现代汉语作了观 察,认为语言的改轨并没有完全切断文化传统。当时中国谈论正多的“拉丁化”,也使瑞恰慈想象,帮助中国走向世界,何妨更进一步?

这 当然是一种语言乌托邦。如果人造世界语因为无民族文化基础,难以开展,那么“基本语”毕竟仍是英语的一种变体,携带着英美文化霸权,即使能让另一个民族接 受,几乎等于文化殖民。幸亏,基本语在具体实施中,只是在速成训练大批英语教师。在这个限度内,瑞恰慈的天真,很难说给中国造成损害。

在中国的开展过于顺利,瑞恰慈在1937年夏天写道,一 切如愿,太完美,看来总得出点错。”果不其然,两星期不到,七七事变,京津诸校南撤。基本语运动所依靠的中国语言学教授们,也走向西南。瑞恰慈不愿意就此 放弃,也从海路辗转到达香港。此时他们听说叶公超陈翰笙等基本语运动中方人士集中于长沙,立即决定坐长途汽车北上。随着战局恶化,他们也沿桂林,南宁内 撤,最后在昆明站住脚。这一程,虽然地方大员张治中,白崇禧,龙云都表示支持,并且由省教育厅主持大规模演讲训练,但战时气氛,戎马倥偬,已经抹尽了乌托 邦的可能。瑞恰慈的理想主义精神再顽强,也不得不另作打算。

1937年冬,他到大理一带攀山探险,夜渡洱海。1938年春季,再度北上,到平津地区,以天津的耶稣会师范学校为基地,重新开始基本语工作。此事颇引起争议,瑞恰慈说他的时间度量单位,“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半个世纪”,意思是日据与否,可以暂且不论。但是到1938年夏,连瑞恰慈也明白了,整个世界已经无法宁静。他回到西方,在哈佛工作二十年,基本语运动也萎缩成成人扫盲教学法的一种。

1950年,中国内战结束。国情的稳定,使瑞恰慈再度来到北京,试图重振旗鼓。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梦想不再可能。

1978年,八十五岁的瑞恰慈寓居剑桥,突然接到北大校长周培源代表“前同事们,前学生们”寄来的礼物,欣喜若狂。当时他水肿病已很严重,靠利尿剂维持,却依然决定重返中国。“四十年前耕耘,终于能清点一下成果”。

次年5月瑞恰慈到桂林,杭州,上海,济南诸大学周游演说,坚持谈谈基本语的理想。6月初终于在青岛病倒,用火车送到北京协和医院,已经昏迷。7月中旬,中国政府决定派医生护士护送回英国剑桥,但是瑞恰慈一直没有醒过来,九月中止呼吸。

瑞 恰慈明知他的中国之行很可能送命,但是“去是死于胜利,不去是死于失败”。他胜利了没有?在这个被政治撕裂的世界上,语言教学都不可避免带上权力色彩。瑞 恰慈的最后中国演讲之行,没有任何报道。笔者当时正研究新批评派,试图追踪瑞恰慈理论思想的最新发展。让我失望的是,听到演讲的一些朋友,都笑话老先生之 迂。

本 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正是贫弱不堪,内外交困,西方人大都认为中国“国不成国”。但是瑞恰慈坚持认为中国充满希望。“中国人富于人性,反对暴力,奉公守法, 勤俭努力。他们的社会给全世界一个启示:在艰难困苦条件下,人类也能和平地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中国永远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国。

1930年 他准备长居中国,远在伦敦的艾略特写信给他,说西方人要理解东方思想,“就像同时要看到镜子前后,不可能”。艾略特的意思是西方人看到的,只是自己想看到 的,不可能从中国人方面看问题。他的说法,对于大部分观视中国的西方人,显然是对的。但是瑞恰慈至少试图移开镜子,从“中国如何走向世界”角度看问题,而 且提出一种切实的方案。不管此方案本身有多少问题,瑞恰慈对中国的感情是真诚的。

如今,英语果然成了世界语,但是这种充满美国俗文化的英语,与基本语的设想相去太远。

只有在一个意义上,瑞恰慈死于胜利:那就是他不屈不挠接近中国理解中国的努力,赢得了我们的尊敬。

*****
徐葆耕

瑞恰慈:科学与诗


王富仁学兄曾对我说,“清华人文学科的特点是讲究科学。”最近,王中忱学兄给我看了一些曾在清华任教的瑞恰慈和朱自清的资料,使我又对清华的人文与科学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朱自清在《语文学常谈》中说:“瑞恰慈被认为是科学的文学批评家,他的学说的根据是心理学。”(《朱自清全集》第3卷,172页)



以瑞恰慈和艾略特为发端的“新批评”理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英、美文学研究界占据主导地位。它反拨的矛头直指张扬感情和个性的浪 漫主义文学批评,反对克罗齐的表现论和柏格森的直觉论。强调应把文本看作是独立自足的,应对其进行科学的语义学分析。瑞恰慈在剑桥当教授时曾做过一个实 验:他给学生分发去掉署名的诗篇,要求写出评论交回。其结果是杰出诗人的作品被评为一钱不值,而无名之作却受到赞美。这个结果使瑞恰慈得出结论:阅读存在 着一种“预见”,这种“预见”是阅读的“心理陷阱”。而科学的第一要求就是不承认任何先验的预见。瑞恰慈要求阅读时应排除任何文本以外的因素,将文本孤立 出来“细读”,进行语义学分析。



瑞恰慈曾于1929—1931年之间在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据《清华人文学科年谱》中“瑞恰慈”条:“1929年至1931年在清华大学 外文系任教授,讲授‘第一年英文’、‘西洋小说’、‘文学批评’、‘现代西洋文学(一)诗;(二)戏剧;(三)小说’等课程。其中‘文学批评’是其所开的 重要课程,为三年级必修课。”(见该书第89页,齐家莹编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瑞恰慈在清华执教的这段时间,恰是他的批评理论已经形成并在英美引起注意的时期。很自然,他在清华的讲课也引起学生们的强烈兴趣。王先霈 先生主编的《文学批评原理》中说:“钱钟书在《谈艺录》、《宋诗选注》等著作中曾自觉不自觉地从事过新批评的实践。”“在对李贺、李商隐、陶渊明、辛弃疾 等人的诗歌分析中,他对其中的一些字句的推敲、玩味和旁征博引,对于比喻中的两柄和多边的含义的阐释,都可以看到新批评的‘细读法’的痕迹。”(《文学批 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54页,1999)我们不难发现,瑞恰慈在清华执教期间,恰好钱钟书就读于清华外文系。钱恰于瑞恰慈到校年(即1929 年)入清华,1933年毕业。钱钟书曾亲聆瑞恰慈授课,当无疑。



瑞恰慈不仅对学生有影响,对当时文学院教师亦有影响。朱自清先生至少有三篇文章中指名谈到瑞恰慈和另一位西南联大执教的新批评派大师燕卜 荪。其中一篇已在前面提到,另二篇则是《中国文评流别述略》(《朱自清全集》第8卷,147页)和《诗多义举例》。(《朱自清全集》第 8 卷,206页)。如果说前两篇尚属概略介绍的话,而《诗多义举例》则是运用瑞恰慈的理论分析中国古诗的“细读”实践。



在《诗多义举例》一文的开头,朱首先批驳了那种反对对诗进行科学分析的观点:“人们想,诗一分析,诗便没有了,其实不然。单说一首诗‘好 ’是不够的,人家要问怎么个好法,便非做分析的功夫不成。”朱运用瑞恰慈的理论,指出语言有两类,一类用于描述科学,一类用于描述情感。描述科学的要求意 义单一,而描述情感的则复杂得多,必须作语义学分析。朱自清说:“瑞恰慈也正是从研究现代诗而悟到多义的作用。他说语言文学的意义有四层:一是文义,就是 字面的意思;二是情感,就是梁启超先生说的‘笔锋常带感情’的感情;三是口气,好比公文里上行、平行、下行的口气;四是用意,一是一,二是二是一种用意; 指桑骂槐,言在此而意在彼,又是一种用意。他从现代诗下手,是因为现代诗号称难懂,而难懂的缘故就是因为读者不能辨别这四层意义,不明白语言文学是多义 的。”(《朱自清全集》第3卷,172页)朱在《诗多义举例》中对古诗《行行重行行》、陶渊明《饮酒》、杜甫《秋兴》和黄鲁直《登快阁》进行了具体分析, 颇有意味。例如在分析《登快阁》一诗中“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绮晚晴”时,朱引《晋书·傅威传》说:“生子痴,了官事”本意只是说“麻麻糊糊办完了公 事,上快阁看晚晴去。”但鲁直用此典却有四重意义:“一是自嘲,自己本不能了公事;二是自许,也想大量些,学那江海之流,成其深广,不愿沾滞在了公事上; 三是自放,不顾了公事,想回家与白鸥同处;四是自快,了公事而登快阁,更觉快阁之为‘快’了。”(《朱自清全集》第8卷,221页,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这四个“自”,并不是凭空的心理揣测,而是借助于全诗的“语境”分析得出,是深合瑞恰慈“语境”理论的。朱在分析每句诗之前先列出前人的点评, 再据全诗语境予以辨析,使读者感受到对诗的科学分析确实比纯粹的心灵感悟要有它的坚实和独到之处。



瑞恰慈于1931年离开清华后的第三年,曹葆华从他的《文字批评原则》与《意义中的意义》两书中摘译若干章节组成一书,书名叫《科学与 诗》。清华外文系主任叶公超为该书撰写了序言。《序言》从更宏观的视野指出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诗是时代进化的必然。他说,瑞恰慈最佩服的批评家是柯尔律治, 但柯尔律治的《文学的自传》被人戏称为“八分玄学加二分呓语”,很不明晰,而瑞恰慈是“活在二十世纪的人,他书里无处不反映着现代智识的演进,他所引用的 心理学、语言学、逻辑以及其他必要的工具都比克律利已(今译柯尔律治)的晚不过一百年而已,但是这一百年间人类智识的增进,已然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了。”“知觉迟钝的人也许还没感觉到这种变迁对于将来文学的重要,他们也许还要再等八十年才能觉悟,不过瑞恰慈已然是不耐烦了。”(《科学和诗·序言》, 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版)



无论朱自清先生还是叶公超先生都指出瑞恰慈理论的局限性。朱说瑞恰慈的理论“未必是定论”“独立成为一科大概还早”。叶说:“瑞恰慈在当 下批评里的重要多半在于他能看到许多细致问题,而不在他对于这些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法。”对于诗,乃至整个人文学科而言,心灵感悟或直觉仍然是很重要的。 但是,可以肯定地说,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对于文学的影响和用科学方法从事文学研究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瑞恰慈得此风气之先,清华学派得此风气之先,是颇值 得我们认真研究和继承的。叶先生预言说,有些人“要等候八十年才能觉悟”。距离叶先生说此话历史已又过去了六十多年,我们中间是否有些人还在“等候”呢? 大概总是有的。




2008年9月11日 星期四

臺靜農題《詞學考詮》 三變三復三接

林玫儀著 詞學考詮。(臺北市:聯經, 民76年), 423面
詞學考詮》林玖儀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版。

對於我這種外行
喜歡的是臺靜農先生的書名題署

頁203的找典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

:《易·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孔穎達疏:晝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賜蕃多,又被親寵頻數,一晝之間,三度接見也。


.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行道樹圖鑑"


羅家祺
專科畢,沈浸於自然生態攝影十餘年,舉凡景觀、植物、昆蟲均是攝影的主題,運用廣角鏡、微距鏡、長鏡頭等設備,將自然中的影像留住永恆的記憶。奉行用眼睛觀察自然的律動、用耳朵凝聽自然的天籟、用腳步踏查自然的原始。
參與製作《臺北縣的特殊自然景觀》、《臺北縣珍貴老樹巡禮》、《稻米成長的故事》等書;為《行天宮雜誌》昆蟲專欄作者,親親文化叢書─柿子篇、南瓜篇、昆蟲篇、微觀篇專任攝影;著作有《臺灣野花春夏秋冬上下》兩冊。
曾任綠生活雜誌採訪編輯(兼專題主編)、板橋與南港社區大學講師、林務局生態攝影研習營講師,目前為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理事。




105種臺灣最常見行道樹觀察入門
▌105種行道樹,1000幅生態圖:精選105種臺灣常見行道樹,搭配1000幅精美生態圖片,翔實介紹行道樹四季風貌、花期、樹型、葉序等資料。
▌葉序為側邊索引,查找最順手:認樹得從葉子著手,本書特地以葉序為側邊索引,讓初學者輕易上手。
▌行道樹四季景觀全收錄:行道樹之四季風貌多變,本書收錄最完整的四季風貌,讓你無論何時,都能認得出行樹道樹。
▌葉、花、果實、樹幹全紀錄:無論是葉、花、果實、樹幹等特徵,每一物種皆完整紀錄,讓你一書在手,毫無遺漏。


東海大學"約農路" ( Tunghai )


羅家祺這本"行道樹圖鑑" 晨星出版社 2008 的封面 可能是東海大學"約農路"





逛書店 三本 日本相關書

定價900元的書 沒專頁
現代日本政治事典, 國立臺灣大學, 民國97年05月,

日本美遠足

2008年7月28日 ... 她的細膩觀察和敏銳思考,成就了這本具有濃濃的和風生活味的美學書。不論你是否正計劃一趟日本之旅,都可以先藉由本書,來一趟心靈的「美的遠足」。

日本人為什麼會長壽?昭和手作飲食術

日本人為什麼會長壽?昭和手作飲食術洪金珠. ... 用充滿愛心的手作家庭美食,對抗棘手的現代文明病! 50道昭和手作料理,美味健康兼備,在家也可輕鬆做

2008年9月8日 星期一

剑桥插图英国戏剧史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British Theatre

剑桥插图英国戏剧史 =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British Theatre / 西蒙・特拉斯勒(Simon Trussler) ; 刘掁前, 李毅, 康健主译 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

這本書相當有作者特別的看法
所以莎士比亞和其作品之著名演員無專章
不過有許多非建制的實驗作品和劇場說明
(我弄不清楚為什麼中文版頁數少近百頁....)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British Theatr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ies)

Simon Trussler (著)
  • ペーパーバック: 416ページ
  • 出版社: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Ed版 (2000/11)
  • 言語 英語, 英語, 英語
  • ISBN-10: 0521794307
  • ISBN-13: 978-0521794305
  • 発売日: 2000/11
  • 商品の寸法: 25 x 20.2 x 2.6 cm

Book Description
Combining authoritative writing with superb illustration,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British Theatre is a fascinating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ve performing arts in Britain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Taking a broad view of theater, the book covers everything from the minor and "illegitimate" to the mainstream and "official"--whether the mystery plays of the Middle Ages or the "real time drama" of Coronation Street, the courtly theater of Shakespeare or the contemporary "fringe." The book is aimed at both students and general readers. Simon Trussler is a retired dram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and the editor of New Theatre Quarterly.

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美狄亞 Medea

Wikipedia article "Medea"
中文

美狄亞 (悲劇)
強者的溫柔:塞涅卡倫理文選
pp. 101-58



美狄亞(聲音)


作者
(德)沃爾夫 著,朱劉華 譯
ISBN
7532741028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12-1

作者简介 · · · · · ·

  克里斯塔·沃尔夫 (1929- ),德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其作品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新颖的创作手法在德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亦深受西方读者的青睐。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里,沃尔夫几乎 囊括了德国所有的文学奖项,2002年还获得了有“文学奥斯卡奖”之称的最高奖“德国图书奖”,并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本書是作者繼1983年出版的《卡珊德拉》之後,又一部同類題材的重要小說,它們有異曲同工之妙,同為借用古希臘神話中的人物針砭現實生活的作品;面世後亦好評如潮,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書。
千百年來,美狄亞被看成一個兇殘狠毒的壞女人,她為了愛情而不惜背棄父親和祖國;但沃爾夫筆下的美狄亞高貴、美麗和善良。作者通過演繹佔希臘神話人物的故 事,反映了以美狄亞為代表的女性對男權社會的反抗;揭示現代生活中人性的缺陷。小說從新的視角探索了德國統一後的一系列社會問題。



1. Greek tragedy by Euripides, produced in 431 BC. Despite its later fame it won only third prize in the dramatic competition. It deals with the later part of the story of Jason and Medea (see MEDEA above). These two have fled to Corinth after Medea has murdered Pelias for Jason's sake. Jason, ambitious and tired of his barbarian princess, has arranged to marry the daughter of Creon, king of Corinth, for prudential reasons he alleges. The desertion and ingratitude of her husband arouse savage anger in Medea and she openly declares her feelings. Creon, fearing her vengeance upon himself and his daughter, pronounces instant banishment on Medea and her two children. Medea coaxes him into allowing her one day's respite, and by a poisoned robe and diadem contrives the deaths of Jason's bride and her father. Then she kills her own children, partly to make Jason childless, partly because, since they now must surely die, it is better that it should be by her hand than by that of her enemies, who would thus triumph over her. Finally, taunting Jason in his despair, she escapes to Athens where she has secured asylum from king Aegeus (who appears earlier in the play).

2. Roman tragedy by Seneca (2), based on that of Euripides, with variations of detail. Medea's children are not sentenced to banishment; she asks for them to be allowed to accompany her into exile, but Jason's love for them prevents it. Medea thus learns where Jason is vulnerable and kills them to revenge herself on him. The play contains a famous passage in which Seneca seems to prophesy the discovery of a New World (374 ff.):

venient annis
saecula seris quibus Oceanus
vincula rerum laxet, et ingens
pateat tellus Tethysque novos
detegat orbes, nec sit terris
ultima Thule.
(In later years a new age will come in which Ocean shall relax its hold over the world, and a vast land shall lie open to view, and Tethys shall reveal a new world, and Thulē will not be the last country on earth.)

3. Roman tragedy by Ovid, of which only two lines have survived. It was praised by Quintilian.



Turning Learning Right Side Up: Putting Education Back on Track

“教育的目標是學,而不是教”

在名為《翻轉學習過程:把教育拉回正軌》(Turning Learning Right Side Up: Putting Education Back on Track)的著作中,作者拉塞爾·艾柯豪夫(Russell L. Ackhoff)和丹尼爾·格林伯格(Daniel Greenberg)指出,現在的教育體系存在嚴重缺陷——它專注於教而不是學。為什麼孩子——或者成年人——要學習那些由電腦和相關設備能比他們做得更好的東西呢?在本書的摘錄中,作者問道。教育為什麼不能專注於那些人類能比自己創造的機器和設備做得更好的東西上呢?

“教育是令人羡慕的東西,但是要不時地記住:凡是值得知道的,沒有一個是能夠教會的。——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r)

傳統的教育專注於教,而不是學,它錯誤地以為,老師每教一點東西,被教的人就能學到一點東西。然而,我們在上學之前、上學期間和畢業以後所學到的大 部分東西,都不是他人教我們的。一個孩子學會如何走路、吃飯、穿衣等基本技能並不是別人教會的。成年人學到的用於工作和休閒的大部分東西,都是在工作和休 閒期間學會的。人們把在教室教的大部分東西都忘記了,而其中的很多東西或者記住的東西則大都是過時的。

大多數學校誤以為記憶就是學習。人們記住的大多數東西,只能在記憶中保留很短的時間,之後,很快就忘了。(有多少人還記得如何開平方根呢?有多少人 真的碰到過需要去開平方根的情況呢?)另外,即使是年齡不大的孩子也知道這樣的事實——他們在學校學習的大部分東西,電腦、答錄機、照相機等等設備會做得 更好。他們被當作了這些機器和設備的可憐代用品。為什麼孩子——成年人也一樣——要學習那些電腦和有關的設備能比他們做得更好的東西呢?教育為什麼不能專 注於那些人類比自己創造的機器和設備做得更好的東西上呢?

當那些教過別人的人被問及誰在課堂中學到的東西最多時,幾乎所有人都說:“老師。”很顯然,對那些有過教學經歷的人來說,教別人是比被別人教更好的學習方式。教別人能讓老師發現,學生對老師教的科目是怎麼想的。學校應該翻轉過來:學生應該教別人,而教師應該學習。

我給一所知名大學的研究生們上完課後,一個聽課的學生過來和我搭話。他先誇讚了我幾句,之後,問我:“你教第一節課是什麼時候?”

我回答:“1941年9月。”

“哇!”學生驚歎。“你的意思是說,你已經教了60多年了?”

“是的。”

“最後一次教那個當你還是個學生時就有了的學科是什麼時候?”

這是個讓我犯難的問題,我得想一想。我躊躇片刻之後說:“1951年9月。”

“哇!你的意思是說,在50多年的時間裏,你教授的東西都不是別人教給你的,你都得靠自學?”

“是的。”

“你一定是個相當出色的學習者。”

我羞怯地表示同意。

隨後,那個學生說:“真遺憾,你不是個同樣出色的老師。”

那個學生說的有道理,如果說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大部分教師都擅長學習,而不是教學。回想“單室學校”(One-Room Schoolhouse)年代(單室學校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和澳大利亞鄉村常見的學校,只有一個課室。在大部分村落和小鎮學校,所有學生都在 同一課室學習,一個老師教授基本科目如閱讀、書寫和算術。——譯者注),學習就是學生教學生。老師承擔的是“嚮導”和支持者的角色,而不是將學習內容填鴨 式灌輸給學生的人。

學習的方式

學習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教學只是其中之一。通過自學、獨立的研究或者玩耍,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通過與他人的非正式互動——把我們學到的東西與他人 分享,或者反過來,他人與我們分享他們學到的東西——我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此外,通過動手、試驗和錯誤,我們同樣學到了很多東西。在我們所熟知的學校出 現很久以前就有學徒制——在某個技藝嫺熟的人的指導下,學習如何做某些工作。比如,一個人通過設計和建造自己的房子,比學幾門建築課程能學到更多的建築學 知識。當內科醫生被問及,他們是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多,還是在實習期學到的東西更多時,他們都會回答:“實習期”,沒有例外。

在教學過程中,人們應該給學生們提供多種多樣的學習途徑,他們可以從中選擇,他們也可以選擇某些方式進行試驗。他們不一定非要以同樣的方式來學習不 同的東西不可。他們在“上學”之初就應該瞭解,學會如何學習是他們的主要職責,他人可以給予他們需要的幫助,但不是將幫助強加給他們。

教育的目標是學,而不是教。

讓教學成為學習的強大工具有兩種方式。我們需要暫時先行拋棄“教學”這個意味深長的字眼(不幸的是,這個詞語的意義與“嘮叨不休地灌輸”或者“說 教”的聯繫實在是太緊密了。),而是採用下面這個拗口的短語——給想發現真相的其他人解釋某些東西。解釋某些東西的一個環節是,無論你想解釋的是什麼,你 都必須自己先弄清楚。如果我沒有提前“突擊”過牛頓力學,我就不能很好地給你解釋,牛頓是如何為行星的運動做出解釋的。當我們想解釋某些東西時,這是我們 始終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妻子問:“我們從家去福治穀(Valley Forge)應該怎麼走?”丈夫不想承認自己對此一無所知,所以,他謊稱去洗手間,很快就在Googles Mapquest上查到了線路。)這是一種理解力,憑藉這種理解力,向他人解釋某些東西的人能學到最多的東西,因為在大部分情況下,聽別人解釋的人很快就 會將別人的解釋忘掉,但是,解釋者會發現,解釋的東西在自己頭腦中停留的時間要長得多,因為首先,他們必須努力理解需要解釋的東西,而且還要以足夠清楚的 形式表述出來。

解釋某些東西能讓解釋者的學識更豐富、對主題的理解更為深刻的第二個方面是:為了讓聽取解釋的人滿意,為了使解釋達到讓聽者點頭稱是——“嗯,是 的,現在,我明白了!”——的程度,解釋者不但要讓相關的問題融入自己的世界觀,進入理解周邊世界的個人準則,而且還必須找到讓自己的準則與聽取解釋的人 的世界觀聯繫起來的途徑,以便使自己的解釋讓對方也能理解。這就需要解釋者為了進入對方的頭腦而付出大量的努力,一般而言,可以說這種努力就是學習的核心 所在。所以,通過不斷練習在自己的思想與他人的思想之間建立聯繫的方法,我觸到了從周圍的環境中學習這一藝術的核心。沒有這一技能,我就只能從直接經驗中 學習;而有了這一技能,我就能從整個世界的經驗中學習了。因此,無論何時,只要我想努力為他人解釋某些東西,並取得了成功,那麼,我從他人那裏學習的能力 也就得到了提升。

通過解釋學習

通過解釋來學習這一環節被大多數評論家忽略了,這很令人遺憾,因為學習過程的兩個環節,使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不同年齡的人混合在一起的學習形式,成了 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教育工具。年齡更小的孩子總是從年齡大些的孩子那裏尋求答案,有時候會從那些只是比自己稍大的孩子那裏尋求答案(7歲的孩子會吸取經驗要 豐富得多的9歲孩子的生活智慧。),而且常常從年齡大得多的孩子那裏尋求答案。年齡更大的孩子很喜歡這種方式,他們的能力在這些互動中得到了極大的鍛煉。 他們必須發現自己對提出的問題的理解是什麼,同時,他們還必須找到如何讓年齡更小的孩子明白自己對某些事物的理解的途徑。這個過程在一遍又一遍地頻頻上 演,這也是保持“混齡”(Multi-Aged)社區結構之所以很重要的原因,此外,這也是為什麼說將某些年齡的人(孩子,老人)與其他人隔離開來是對學 習的巨大破壞、是對文化發展的巨大破壞的原因。

單室學校的情況很像我談到過的情形。事實上,我不敢肯定,單室學校的成年老師是否始終會被視為某些學科的最大權威!很久以前,我所經歷的一件事完美 地證明了這一點。當時,我們的大兒子8歲,他常常和一個非常聰慧的13歲孩子一起玩(簡直就是崇拜他),他叫厄尼(Ernie),喜歡科學。我們的兒子對 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滿好奇。一天,他讓我給他解釋一些自然現象,那些現象屬於我們稱之為“物理學”的範疇,作為一位前物理學教授,我被他視為合情合理的 詢問物件。我給他提出了一個答案——也就是“正確”的答案,一個他能從書本中找到的答案。結果,他氣惱不已。“你的答案不對!”他大喊道,當我對他的反應 深表驚訝,並問他為什麼會那麼說時,他馬上說:“厄尼說是這麼這麼回事兒,他跟你說的完全是兩回事兒,厄尼說的才是對的。”對我來說,那是一個頗具啟發意 義而且令人欣喜的體驗。很顯然,他對厄尼充滿信心已經有很長時間了,這個信心源於他的長期經驗——長期以來,厄尼一直擁有在他們兩人頭腦之間構建橋樑的可 靠能力,至少在某些方面,厄尼可能比我更成功。

有人會感到不解,學習怎麼能被視為是教學的主要結果呢?就在最近,世界上最偉大的老師還被人們認為是這樣的人——他們把對某些問題的新鮮想法,告訴 那些對他們的想法感興趣的人。摩西、蘇格拉底、亞裏斯多德、耶穌等等,他們都是擁有獨創見解的人,人們從西面八方趕來,是想弄清那些獨創的見解都是些什 麼。從柏拉圖的對話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們來到蘇格拉底身邊並不是為了“學習哲學”,而是傾聽蘇格拉底的哲學觀(以及他對其他人的哲學觀猛烈而機智的攻 擊),就像他們去別的哲學家那裏是為了傾聽(同時學習)他們的哲學觀一樣。換句話說,人們理解的教學是這樣一個過程:將一個人的觀點暴露給公眾,任何人都 可以接受這個人的觀點,也可以將其拋棄,是否接受取決於他們是否關心這個人的觀點。

沒有哪個頭腦正常的人會認為,成為哲學家的唯一途徑就是上那些人的課。恰恰相反,如果你渴望獲得哲學家的頭銜,你就應該提出你自己的世界觀。任何知 識以及知識的任何方面都是如此,你需要先行發現瞭解它們的途徑,如果你認為它們值得你付出努力,那麼,你應該去面對那些願意將自己對它們的理解公諸於眾的 人。這就是中世紀的大學的構建基礎——大學是思想家願意花時間將自己的思想公開的地方。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留在大學——他們的學識讓其他人(“學生”)認為 與自己對知識的追求密切相關,從而值得聽他們的宣講。

順便說一句,這種對待教學的態度並沒有消失。在20世紀的第二個25年中,量子理論逐漸形成,熱心的原子物理學家會跑到不同的地方——也就是不同的 理論家形成自己學說的地方,而那些理論的方向往往相去甚遠。學生們會跑到波爾(Bohr)的研究所,以期弄清他是怎麼看待量子理論的,之後,他們還會去找 海森堡(Heisenberg)、愛因斯坦、迪拉克(Dirac),等等。物理學如此,藝術、建築也並無二致,不管什麼學科,都概莫能外,而且直到今天依 然如此。一個人不會去找貝聿銘學習“建築學”,他去找貝聿銘是要學習他是如何做的——也就是去看他通過講述和展示自己的方法來“教學”。學校應該讓人們去 想去的地方,而不是其他人想人們去的地方。

群體教育的弊病

在引入了群體教育(Mass Education)模式之後,麻煩也便接踵而至。群體教育必須:

l 決定每個人掌握什麼樣的技能和知識,才能成為工業時代一個發達國家擁有生產能力的公民。

l 確保這一資訊定義和標準化的方式符合工業文化要求的標準化。

l 開發出描述和傳達這些標準化資訊的工具(課本、課程)。

l 訓練人們領會標準化的材料,並掌握傳送標準化材料的手段(教師培訓、教育學)。

l 建造受訓者(孩子)和培訓者(很遺憾,培訓者被稱為“老師”,老師一詞給了他們不應有的地位。)能相會的場所——也就是所謂的“學校”(這個詞語同樣是從完全不同的語義環境中盜用的,這個詞語給這些全新的機構賦予了它們受之有愧的尊嚴。)。

l 提供必要的強制性支援,以完成這一重大的文化劇變和社會劇變。

為與徹底變革社會秩序的所有歷史嘗試一脈相承,制訂戰略的精英領導者以及貫徹實施戰略的人,不正當地使用了某些語言,他們以某些新方式——也就是顛 倒那些詞語意義的方式——使用了那些廣受尊崇的語彙,這種方式有助於為無法完全理解其意義的公眾營造一個新秩序的勝景。他們使用的每一個詞語——老師、學 生、學校、紀律等等——的意義,都與其最初的意義完全相反。

請看我最近經歷的一個實例。我最近出席了一個學校輔導員研討會,會上提出了學生輔導領域的最新思想。期間,我參加了一個關於培養自我約束能力和責任 感的討論,我想知道,這些概念對那些深入傳統學校教育的人意味著什麼。對我來說,自我約束是指在沒有外在壓力的前提下追求個人目標的能力,責任感就是在沒 有他人驅使的前提下,一個人自主付諸恰當行動。而對在討論會上發言的人來說,這兩個概念卻只和孩子完成指定作業的行為有關。他們解釋說,輔導員的正確職 能,就是讓學生們理解,有責任感的行為就是按時、有效並按規定完成自己的家庭作業,而自我約束則意味著完成家庭作業的決心。聽到這兒,喬治·奧威爾 (George Orwell)(喬治·奧威爾,1903-1950,英國小說家和散文家,其小說極富想像力,對極權主義大家撻伐,並關注社會平等。——譯者注)在會議室 的後面眨了眨眼。

今天,有兩個領域在以相反的意思使用“教育”這一詞語:一個領域是由學校和大學(甚至也包括研究生院)構成的教育體系,在這一體系中,標準化甚為流行。在 這一領域中,工業訓練的龐大機構在努力製造某種產品一模一樣的複製品,這個產品稱為“為了21世紀接受教育的人”。第二個領域是資訊、知識和智慧的世界, 這個世界是人們真正居於其中而不是被幽禁在學校裏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學習是以亙古未變的方式進行的,教學包括一個人將自己的學識告知願意聽的人。

Square 1

2008/9/5

Essex大學的校友通信Square 1 內容相當豐富,包括母校在 Research Excellence 全英國大學第十名---這是什麼意思?

2007可能沒收到

2006 可能在找新併入的校園和戲劇區等

2005/9/25

我昨天心境低沉,到台大農場看「Square 1」解憂---它是英國Essex大學的校友年錄;「Square 1」是「第一廣場」,有一永動多水桶噴泉,周圍是郵局、學生電台、學生大會辦事處,是重要的社交場所(就像各學院的common room)。刊中有英國女王給學校的獎,大意是國際學生招生成績不凡(對辦學財務有助益)。

我從第一期起,就收到Essex大學校友通信,昨日的,是第17期(近幾年改成全採色印刷。這學校在Wivenhoe Park,創校才40年-- 當年我的老師多從牛津大學和帝國理工「轉進」新大學,想實踐其教育理想。我的同學只有二位,一位是香港人,一位是牛津大學畢業生,他來拜師的)。幾年前,我去The Times看英國百校排行,它是第30名。我1977-78時,社會學系有名(後來我讀該系編的OUP的社會學簡明辭典,非常喜歡),現在,似乎是政治系當道……..)

我以前的數學(理)學院(School of Mathematical Studies 包括電腦科學、流體力學…….),現在似乎改為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我系以前的統計組也是世界級的,有G. Barnard等名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英國人大師G. E. P. Box和我國的刁院士等,似乎都曾到我系作客(他們的書中如此感謝)……我系近來發行「Square 2」(我從未收過),竟然有簡體字版,可見東方來的學生不少。其實,許多數學領域的高手是印度人,他們的數學統計等刊物都世界級。20幾年來人事已面目全非(他們有一新的離散數學組…….)

我們受到的 face to face 的 tutorials,最寶貴。我的英國光頭老師CBW,喜歡叫我Ching,他兼院長。有一回他從「Square 2」走上「Square 1」時心思重重,我笑問他怎麼一回事? 他說在苦思等一下的初等微積分的某定理要如何表達…….(我是第一次領教他的教學方式:不用課本,每周要我們做他的三題習題的,希望我們以後所有書都燒毀之後,可以從FIRST PRINCIPLES自己寫那門學問的…….)

我從網路在進Square 1,沒想到它比印刷的內容更少,真不可思議。他們前幾年都會提醒校友在立遺囑時,如何送學校東西。今年比較進步,懂得台灣的許多大學般的「認同信用卡」。我到演講區去看一演講:英國1920s 的 「(傑克)Bata製鞋王國廠區考」。South End有我一次到英國人家度聖誕節的美好記憶。……人生這樣有限,世界時空如此…….

Square 1

Square 1 is published each year and mailed to all graduates free of charge. Make sure you are on the mailing list by updating us with your details today.

Current Issue



Past Issues

Square One 2005 Square 1 2004



Information for alumni of the University

Over 50,000 students have graduated since the University first opened its doors in 1964, pursuing a variety of careers the world over. Achieving a degree from Essex means a lot and many of our alumni choose to maintain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University long after their studies are complete.

The Development and Alumni Relations Office is the first point of contact for all former students. The office produces an alumni magazine, organises a series of events and reunions and helps put old friends back in touch. Alumni should take care to ensure that their address and other details are up-to-date with the office.

The office also manages the University’s fundraising programme. The University welcomes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alumni and friends who give to Essex. Support of this kind is helping to benefit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tudents; provid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improving facilities. The participation of alumni is essential to Essex’s future.


Development and Alumni Relations Office

A one-stop shop for all alumni.

Support the University

Help make a difference and support the University.

2008年9月5日 星期五

我的施蜇存记忆(部分)《夏日最后一朵玫瑰(記憶施蜇存) 》

hc案
夏日最后一朵玫瑰(記憶施蜇存) ---是一本很不錯的選集, 許多篇有內容。
將幾年前的一些筆記取出:

2004年4月
施蟄存先生(1905 -2003)
施蜇存一生的工作可以分為四個時期:1937年以前,除進行編輯工作外,主要創作短篇小說、詩歌及翻譯外國文學;抗日戰爭期間進行散文創作;1950年—1958年期間,翻譯了200萬字的外國文學作品;1958年以後,致力於古典文學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
他曾指出,楊絳先生的『洗澡』,用了些「後世」之語言。譬如說:「……1952年還沒有『胃癌』這個詞,只有『胃潰瘍』、『胃出血』。」;
「『裝書的紙箱』,可以疊扁了放在角落裡』。這種紙箱,1952年還沒有。」等等。(參考施蟄存《讀楊絳《洗澡》》,1989:鍾漢清謹以此短文紀念施蟄存先生。)

作品最全者以2001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施蟄存文集•文學創作篇》第二、三卷,《北山散文集》,以及《唐詩百話》、《北山談藝錄續編》。


我們以前談Peter Gay《史尼茨勒的世紀;布爾喬亞經驗一百年》(梁永安譯,台北:立緒,2004,正文419頁,附圖集及人名索引10頁,名詞索引18頁,唯缺主題(忘掉他是最早從英文翻譯其作品的—問題是他的譯名都與現在通用者"施尼茨勒 vs史尼茨勒"不同 所以很南檢索出來,參考《北山散文集》(此書為寶庫 幾乎應有盡有…譬如說解釋杜甫戲為六絕句…翻譯狄更斯小說中的旅館….)或參考李歐梵《世紀的代言人》載《慶祝施蟄存教授百歲華誕文集》,pp.12-13,載30年代施先生即有Schnitzler的小說數本。可見這位「20世紀的代言人」的承先啟後之功。這是目前找到的華人最早有點研究「冷門而主力者」之紀錄。

「……(Fred) Rogers請著名的音樂家馬友友來演奏大提琴,馬友友一開始就閉著眼睛在拉琴,好像很陶醉的樣子;女兒於是拍手叫道:『真好,他在睡覺也能演奏,Good for him!』。」(p.432;孫康宜《「童化」與「教化」》載《慶祝施蟄存教授百歲華誕文集》pp.430-34)


昔日讀施蟄存教授雜文,他的「恩人」施老先生知道上海等地在演《紅鼻子》,講一則姚先生戰時在防空洞與其女友過份熱情險被開除之故事(「躲戰火而搬到長汀,仍需以校為家,……」)。我記這八卦,表示人生種種情感和際遇,豈翻譯所能盡意。

施蟄存:〈《明人小品選》序〉,見《施蟄存七十年文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


2004年6月
記下讀施蟄存先生作品,查字典的筆記:
「梅雨不住,樓居無俚。取四印齋刻況蕙風校補《斷腸詞》閱之,覺取捨之間未為精審,怯疑辨偽,復無判斷。……」施蟄存《北山樓校定斷腸詞一卷》

無俚
俚(教育部 國語辭典)
鄙俗。《漢書˙卷六十二˙司馬遷傳˙贊曰》:辨而不華,質而不俚。文選˙王 ˙四子講德論:俚人不識,寡見尟聞。
 通俗的、民間流行的。如:俚語、俚歌。

依託、聊賴。《漢書˙卷三十七˙季布等傳˙贊曰》:「夫婢妾賤人,感概而自殺,非能勇也,其畫無俚之至耳。」《顏師古˙注引晉灼曰》「:此為其計畫無所聊賴,至於自殺耳。」


書籍:
作者:hc
時間◎ 施蟄存《〈戴望舒譯詩集〉序》,《文藝百話》第224頁,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按,由戴望舒和杜衡合譯的這部《道生詩歌全集》也有部分曾在當時刊物上發表,如署名戴望舒、杜衡譯的《道生詩抄》載於1929年11月15日出版的《新文藝》第1卷第3號,"全集"則在戴望舒死後由施蟄存保存,居然無損無厄,如今已全部編入浙江文藝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戴望舒詩全編》中。:2004-07-04 21:29
整詩都為異域型像和想像 當然比"異香"好 (in my humble opinion)
施蟄存先生
一點淺見
這是首Beadelaire寫情婦(Antillaise安地列斯)的詩,故而"exotic"。
你翻譯的似乎嫌保守。"異香"沒能表達出來。有些地方失之"直譯"。


hc案 這是一本很不錯的選集 許多篇有內容

夏日最后一朵玫瑰(记忆施蜇存)

陈子善編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8




点击图片,查看下一张


Small Book Publishers Offered New Technology

Small Book Publishers Offered New Technology


Published: September 3, 2008

Hundreds of small, independent publishers will have easier access to digital book technology under a new service offered by Perseus Books Group, the result of agreements between it and more than a half-dozen technology companies, Perseus is expected to announce on Thursday.

The new service, called Constellation, will allow independent publishers to make use of electronic readers, digital book search, print-on-demand and other digital formats at rates negotiated by Perseus on their behalf. Unlike large publishers, small ones typically lack the resources to use digital technology and as a result often bypass it altogether.

David Steinberger, the president and chief executive of Perseus, said that by using Constellation independent publishers could make their books quickly available in several digital formats, allowing them to compete on the same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with the same speed and flexibility as larger companies. Many publishing analysts see digital technology as one of the few major growth areas in the book industry.

Amazon and Barnesandnoble.com have features that allow consumers to read or search inside a book, and such tools are known to improve sales; digital printing technology allows publishers to produce books when they become suddenly and unexpectedly in demand.

“There’s been an increasing sense of urgency about this,” Mr. Steinberger said. “We kept asking ourselves, ‘What does the independent publisher need to grow and succeed in the future?’ And this is what kept coming up.”

Perseus Books Group, one of the largest independent publishers of general-interest books, includes the imprints Basic Books, Running Press and Vanguard Press. It also provides sales,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services to more than 300 independent publishers.

Mr. Steinberger said he sees Constellation, which will go into effect on Thursday, as an expansion of Perseus’s book distribution services. “Distribution means getting our publishers’ books everywhere they need to go and everywhere they want to go,” he said. “Digital is an essential part to that. We’re just trying to streamline it.”

The companies involved in the deal include Google, for its Google Book Search feature; Amazon, for its Kindle electronic reader; Sony, for its Sony Reader; Barnes & Noble, for its “See Inside” feature on its Web site; and Lightning Source, a print-on-demand company.

Publishers who use the new service can provide a single digital book file to Constellation and specify how they would like it to be used. As a result consumers may see more obscure, esoteric books available in digital formats, Perseus said.

Electronic books have been available since 1968, though they still make up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the book business. Much of the growth, especially in the Amazon Kindle and the Sony Reader, has picked up in the last several years.

While corporate publishers like Random House and Simon & Schuster have devoted significant time and resources to harnessing digital technology, most small publishers have, out of necessity, kept their focus on the traditional duties of acquiring, editing and publishing books. Larger publishers also typically have more leverage when negotiating contracts.

Peter Osnos, the founder of PublicAffairs, a member of the Perseus Books Group, and the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Caravan Project, a nonprofit partnership that makes books available in different formats, said Constellation is applying the same model as Caravan.

“The biggest problem in the book world is availability — measuring how many books you think you need,” Mr. Osnos said. “What you will have now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bility on behalf of publishers to produce their books any way the consumer wants them. That’s why all of this matters.”

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改版

Management: Revised Edition by Peter F. Drucker with Joseph A. Maciariello; Collins, 568 pages, $29.95." border="0" width="245">
Enlarge
Management: Revised Edition by Peter F. Drucker with Joseph A. Maciariello; Collins, 568 pages, $29.95.


Drucker's management classic is back again, updated

In this era of soaring food and gas prices, lost homes and the virtual overnight collapse of once-powerful companies, a return to fundamentals is in order. That's what makes the publication of Peter Drucker's Management: Revised Edition so timely. It's a revised and updated edition of his 1973 classic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which is also relevant for non-managers who care about where our institutions are headed and what roles they'll play as their careers inevitably change.

Even though much of the text has appeared in previous books and articles, it's valuable to have it logically and coherently codified in one book under the guidance of Joseph Maciariello. Maciariello — of the Drucker School at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 in Claremont, Calif. — has collaborated on the last several Drucker books.

Drucker considered management to be a blend of action and contemplation. The words "think" and "thinking through" appear throughout. Managers must take the time to consider what they are doing and just as important, why they are doing it. He produced a vast body of work, nearly 40 books and countless articles, before he died in 2005 at 95. Many of his classic themes are on display, including: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Your organization's strategy for the present and future, converted into targets and assignments in such areas as marketing, innovation, human resources, productiv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theory of the business. Collectively, it's the assumptions an organization makes about markets, customers, competitors, technology and other factors that make up its reason for being, or as he bluntly puts it, "what a company gets paid for." If your theory is outdated or no longer valid, you're headed for trouble.


1973年台灣至少有四種翻譯版本

1990 我在東海大學化工系兼教書採用聯經版 因為價廉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