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

Tonio Kröger By Thomas Mann 彭淮棟譯作的頭尾──從《魔山》到《浮士德博士》

彭淮棟譯作的頭尾──從《魔山》到《浮士德博士》

阿擘從高雄上來,與我去殯儀館參加阿彭的告別式。我兩認識懷棟都四十幾年了。
"《魔山》到《浮士德博士》"是從Thomas Mann的作品來講,彭淮棟兄最有"感覺"的德語作家之一,為此,自修德語二十來年,有成。
《魔山》出版時,阿擘買來書,在上頭有密密麻麻的"修正"。可惜,那本書已不知所踪了。
《浮士德博士》出版時,我們大力慶祝一番:朋友的座談會,可在YouTube上找到;我跟澎兄還通信十來封,談《浮士德博士》中的某本莎士比亞。
那時,鼓勵彭兄重譯《魔山》,不過,知道他為《浮士德博士》的翻譯和譯注,忙了三年多,應該讓他休息一陣再說。其間,阿彭寫信問我台大圖書館有沒收師大某教授關於杜甫的書。可惜沒有。
然後,他生病,過世。也沒"驚動"我們。
我們還是很思念他的。

格林多前書:Chapter 13
1我若能說人間的語言,和能說天使的語言;但我若沒有愛,我就成了個發聲的鑼,或發響的鈸。


Ich bewundere die Stolzen und Kalten, die auf den Pfaden der großen,
der dämonischen Schönheit abenteuern und den >Menschen< verachten, --
aber ich beneide sie nicht. Denn wenn irgend etwas imstande ist, aus
einem Literaten einen Dichter zu machen, so ist es diese meine
Bürgerliebe zum Menschlichen, Lebendigen und Gewöhnlichen. Alle Wärme,
alle Güte, aller Humor kommt aus ihr, und fast will mir scheinen, als
sei sie jene Liebe selbst, von der geschrieben steht, daß einer mit
Menschen- und Engelszungen reden könne und ohne sie doch nur ein
tönendes Erz und eine klingende Schelle sei.



Title: Tonio Kröger

Author: Thomas Mann


Google 英譯: I admire the proud and the cold, on the paths of the great,
to devour the demonic beauty and despise the "human being",
but I do not envy them. Because if anything is able, out
To make a poet a poet, it is this mine
Civil love for the human, the living and the ordinary. All warmth,
all goodness, all humor comes from her, and almost seems to me, as
let it be that love itself, of which it is written, that one with
People and angels tongues could talk and without them only one
sounding ore and a ringing bell.http://hanchingchung.blogspot.com/2018/03/7.html

法式音樂布袋戲 《 VOYAGES D’ULYSSE 》 奥德賽重現艋舺公園


法國小宛然劇團已在87國表演過.....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Sortir à Taipei – 臺北好文藝!】布袋戲大師李天祿逝世二十週年紀念活動 / Rétrospective : le grand Maître taiwanais des marionnettes Li Tian-lu 🌸
在台灣,大家對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記憶猶新,不過台灣人可能不太知道他對一整個法國世代的影響至鉅,無論是70和80年代到台灣和李老師習藝的法國人,或是曾在巴黎參加他親自主持的多場布袋戲工作坊的法國偶戲藝師都深受其影響。這一切都將在紀念李天祿大師逝世二十週年的系列活動中完整呈現。🍀
Depuis 1978, le Théâtre du Petit Miroir s’inspire avec créativité de l’art des marionnettes taiwanaises. Son fondateur, Jean-Luc Penso, a étudié pendant 5 ans à Taiwan auprès du grand Maître Li Tian-lu, personnage clé du monde des marionnettes à Taiwan. Créé en 1985 dans le cadre d’une commande du Théâtre national de Chaillot, le spectacle de marionnettes "Voyages d’Ulysse" sera présenté à Taipei les 29 juillet et 1er août dans le cadre d’un hommage à Li Tian-lu, marquant le 20ème anniversaire de sa disparition. 🌺
👉 演出 / Spectacle :
法式音樂布袋戲 《 VOYAGES D’ULYSSE 奥德賽 》 經典重現
演出團隊 / Compagnie : 法國小宛然劇團 Théâtre du Petit Miroir
2018/07/29(日) 19:00 艋舺公園北側廟埕廣場 (龍山寺正對面) / Le 29 juillet 2018 à 14h sur la place de Mengxia Park (entrée gratuite)
2018/08/01(三) 19:00 台北偶戲館4F黑箱劇場 (採預約報名,限額80名) / Le 1er août 2018 à 19h au Puppetry Art Center of Taipei (sous réservation, tél 02-2528-9553)
~演出免費入場 預約專線:02-2528-9553~
👉 展覽 / Exposition "From Paris to Taipei" :
展出日期:2018/06/26(二) - 2018/09/30(日)
展出時間:週二 ~ 週日 10:00 - 17:00
展覽地點:台北偶戲館2樓特展區
Du 26 juin au 30 septembre au 2ème étage du Puppetry Art Center of Taipei (fermeture tous les lundis)
-----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班任旅東遊記:台灣偶戲走向世界舞臺 Jean-luc Penso
---- 這本書是很難得的可以了解法國的偶戲之創新
深情之旅:譬如說李天祿先生的部分骨灰葬法國 1998
1999法國陸佩玉逝 改葬李先生墓旁
我最欣賞改編之奧德賽偶戲
(李天祿先生的團隊到荷蘭 接待翻譯的是 羅 斌 Robin Erik Ruizendaal /Robin (2-3) 羅斌的戲偶情緣....)
作者 蔡紫珊
簡秀珍
書名 台灣偶戲走向世界舞臺 : 班任旅東遊記 = Les marionnettes de Taiwan entrent sur la scene du monde et le voyage en Orient de Jean-luc Penso / 蔡紫珊, 簡秀珍作.
出版項 宜蘭縣五結鄉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7.09.

2018年7月29日 星期日

唐君毅:由花果飄零轉化為靈根自植

唐君毅《病裡乾坤》《愛情之福音》 (我與宗教徒)。



【整理:劉浩賢/圖︰香港電台、唐端正】
「真正的智慧是生於憂患。因為只有憂患,可以把我們之精神從一種定型的生活中解放出來,以產生一超越而涵蓋的胸襟,去看問題的表面與裏面,來路與去路。」1958年,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及唐君毅,這四位在近代華人學術界、文化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共同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而主要起草人是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1909-1978)。
唐君毅閒時消遣不多,有時會與家人去海邊散步。(照片由唐端正提供)
唐君毅閒時消遣不多,有時會與家人去海邊散步。(照片由唐端正提供)
唐君毅銅像,放置於新亞研究所唐君毅紀念室內。
唐君毅銅像,放置於新亞研究所唐君毅紀念室內。

唐君毅於1949年來到香港,與錢穆、張丕介等,一起創立亞洲文商專科夜校,翌年改名為新亞書院。新亞書院哲學系首屆學生唐端正形容,那時的新亞算是難民其中一個棲身之所,不少同學都住在調景嶺,下課後趕不及乘車回家,就在炮台街的宿舍一起擠,身為老師的錢穆、唐君毅,有時亦會留宿。睡在碌架床的唐君毅,不時會在夢中呼「天呀!天呀!」是艱苦中的感歎。艱苦,既是經濟上的緊絀──唐君毅等不斷在其他院校兼課,向報紙雜誌投稿,以收取微薄稿費,支持新亞的開銷;也是中國文化的凋零──大陸政權易手,傳統文化備受打壓,儒家學說難以再在大陸傳授。興辦新亞,就是希望能保留中國文化種子。
唐端正攝於新亞中學圖書館,亦是當年新亞書院的圖書館,身後是錢穆頭像。
唐端正攝於新亞中學圖書館,亦是當年新亞書院的圖書館,身後是錢穆頭像。
唐君毅在1952年《我所了解之新亞精神》中,說到新亞之教育文化理想︰「希望以日新又日新之精神,去化腐臭為神奇,予一切有價值者皆發現其千古常新之性質」、「再求與世界其他一切新知新學相配合,以望有所貢獻于真正的新中國、新亞洲、新世界。」長於文學與文化口述歷史研究的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熊志琴博士指,這篇文章正表達唐君毅眼中的新亞精神是不斷形成及創造的經驗,而且是流動和開放的,各人儘可有不同的了解。
唐端正(右一)攜家人往唐君毅(左二)家拜年。(照片由唐端正提供)
唐端正(右一)攜家人往唐君毅(左二)家拜年。(照片由唐端正提供)
唐君毅晚年患癌,卻甘願承擔復興中國文化的責任至最後一刻。唐端正憶述,老師後期即使身體虛弱,亦分秒必爭地寫文章、教書、校對自己的著作,全心全意,鞠躬盡瘁,去世前一日都是在上課。「他一息尚存,都要盡自己的努力。」
唐君毅(左三)患癌後到台灣接受治療,唐端正(右一)與同學赴台探望。(照片由唐端正提供)
唐君毅(左三)患癌後到台灣接受治療,唐端正(右一)與同學赴台探望。(照片由唐端正提供)
「花果飄零」,不少人談及唐君毅時都會想起這一句,但下句「靈根自植」,卻被人忽略了。1961年,唐君毅發表《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一文,指東南亞各國政府用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種種方法壓抑海外華僑社會,不少人被迫改變國籍,他憂慮四、五十年後,華僑社會將全部解體︰「如一園中大樹之崩倒,而花果飄零,遂隨風吹散;只有在他人園林之下,托蔭避日,以求苟全」,文章引發不少迴響。
唐君毅離世後移葬台灣,唐端正(左二)與同學到墓前拜祭。(照片由唐端正提供)
唐君毅離世後移葬台灣,唐端正(左二)與同學到墓前拜祭。(照片由唐端正提供)
兩年多後,他再發表《花果飄零及靈根自植》:「一切民族之自救……必須由自拔於奴隸意識而作為自作主宰人之始」、「故無論其飄零何處,亦皆能自植靈根……其有朝一日風雲際會時,共負再造中華,使中國人之人文世界花繁葉茂,于當今之世界之大任者也」。這正與新亞校歌「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相對照。
(原文刊於7月27日《晴報》)

// 「真正的智慧是生於憂患。因為只有憂患,可以把我們之精神從一種定型的生活中解放出來,以產生一超越而涵蓋的胸襟,去看問題的表面與裏面,來路與去路。」1958年,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及唐君毅,這四位在近代華人學術界、文化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共同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而主要起草人是新儒家代表人物 ── 唐君毅(1909-1978)... //

《民初大詞人況周頤說掌故:眉盧叢話(全編本) 》




《民初大詞人況周頤說掌故:眉盧叢話(全編本) 》況周頤原著;蔡登山主編,台北:秀威,2016
二二七:傅山奇遇
北齊所刻佛經,文字勁偉,.......相傳陽曲傅青主晚隱於醫,一日,走平定山中為人視疾,失足墜崖穴,僕夫驚哭。青主徬徨四顧,見有風峪,中通天光,石柱林立,數之得一百二十六,則高齊時佛經也。摩挲視之,終日而出,欣然忘食,其嗜奇如此。

Wuthering Heights


“You said I killed you — haunt me, then!”
An excerpt of 'Wuthering Heights' from our OWC archive. #Bronte200


Emily Brontë died in Haworth, Yorkshire, England on this day in 1848 (aged 30).
"I was only going to say that heaven did not seem to be my home; and I broke my heart with weeping to come back to earth; and the angels were so angry that they flung me out into the middle of the heath on the top of Wuthering Heights; where I woke sobbing for joy."
―Catherine Earnshaw from WUTHERING HEIGHTS (1847)




Everyman's Library


"It would degrade me to marry Heathcliff now; so he shall never know how I love him; and that, not because he’s handsome, Nelly, but because he’s more myself than I am. Whatever our souls are made of, his and mine are the same, and [Edgar’s] is as different as a moonbeam from lightning, or frost from fire."

―Catherine from WUTHERING HEIGHTS by Emily Brontë


The title of the novel comes from the Yorkshire manor on the moors of the story. The narrative centres on the all-encompassing, passionate, but ultimately doomed love between Catherine Earnshaw and Heathcliff, and how this unresolved passion eventually destroys them and the people around them. Virginia Woolf said of Emily Brontë that her writing could "make the wind blow and the thunder roar," and so it does in Wuthering Heights. Catherine Earnshaw, Heathcliff, and the windswept moors that are the setting of their mythic love are as immediately stirring to the reader of today as they have been for every generation of readers since the novel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847.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Katherine Frank. READ an excerpt here: http://knopfdoubleday.com/…/wuthering-heights/9780679405436/



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Clive Hamilton《無聲入侵:中國在澳洲的影響力》(Silent Invasion: China's Influence in Australia)

Books by Clive Hamilton include:[21]

*****
http://www.peoplenews.tw/news/0b84d237-753e-4cf6-b60b-cf0b7b7cecac
澳洲學者克萊夫.漢彌爾頓(Clive Hamilton)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他揭露中國滲透澳洲的新書《無聲入侵》,竟在台灣找不到出版社願意出中文版。他認為,台灣同樣長期受到中國滲透,應與澳洲合力,反擊來自北京對於言論自由與公民社會的侵蝕、搗蛋;否則中國統一戰線代理人的氣燄將日愈坐大。
這是1本揭露中國如何全面滲透、削弱澳洲主權,使其步步走向傀儡國家的書籍,《無聲入侵:中國在澳洲的影響力》(Silent Invasion: China's Influence in Australia),今年3月成功出版之前,曾遭到澳洲多家出版社3度拒絕(幾經波折,最終才得到澳洲出版商哈迪.格蘭特Hardie Grant Books首肯)。多度出版受拒原因可能是害怕觸怒北京,以及擔心會被中國提起訴訟;未料相同情況,竟在台灣上演。
《無聲入侵》作者,為澳洲查爾斯特大學(Charles Sturt University)公共倫理學教授克萊夫.漢彌爾頓,目前已經抵達台灣,並出席亞太安全對話論壇,他透露在台灣找中譯出版社時碰壁情況,並對《自由亞洲電台》(RFA)表示:我很驚訝,這本書在台灣竟找不到出版社願意出中文版。他指出,原來跟台灣出版社接洽,談得差不多了,出版商卻突然不感興趣而中斷聯繫,而且沒有說明任何理由;至於究竟是哪家出版社拒出,該教授表示不便透露。
漢彌爾頓認為,《無聲入侵》日文版已經出版,在澳洲也有很多人希望中文版儘快問市,他相信中譯本在華人社會擁有市場。如果日本讀者可以讀到,使用中文讀者卻沒辦法用中文讀到這本書,這很奇怪。台灣出版社對於「言論自由」,不應害怕。
難道不知台灣已被嚴重滲透?!
《無聲入侵》英文版在網路書店《亞馬遜》(Amazon.com)佳評如潮。該書揭露北京運用統一戰線,透過海外華僑、中國學生、文教社團組織、商業手法、政治獻金,在澳洲、紐西蘭等國家,運作各階層關係,影響力滲透政界、商界、媒體、文教機構乃至軍隊,強制推銷中國共產黨觀點,來為北京利益服務,使當地原本自由民主開放社會,逐步喪失其核心價值,言論自由、學術自由亦皆飽受威脅。
一位不願具名的台灣中央研究院學者,接受RFA訪問表示,漢彌爾頓在台灣要找對出版社,不要去找那些想跟中國做生意的書商,相信台灣有很多有理念的出版社,不懼中國壓力。
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楊聰榮,接受RFA採訪時表示,《無聲入侵》書中提及,2008年北京奧運聖火經過澳洲國會,作者漢彌爾頓表示自己當時正在現場,看見一些抗議北京打壓西藏人權的抗議者,隨後出現數以千計的中國學生,突然一湧而上,把藏人團體抗議者的聲音沖散淹沒。自此之後,漢彌爾頓開始深入研究中國滲透,發現其慣用「人海戰術」伎倆,企圖巔覆、瓦解西方社會的「價值同盟」。
楊聰榮指出,台灣社會對於北京的滲透仍不夠警覺。曾有數位澳洲學者講課時候,只因提到台灣是個「國家」(country),立刻就被台下中國學生抗議,甚至還發生教授因而必須向中國學生道歉情事,這些事件反映中國善用「民主社會」機制,藉以打擊箝制言論。台灣人如果不警惕,將在目前享有的民主的基礎上,節節敗陣。他強調說,北京企圖將世界轉化為「中國模式」中心化的世界觀,這是非常嚴重逆流,台灣必須認清才能進行抵抗。
澳洲國會今年6月間通過反「間諜活動與外國干預法」(The Espionage and Foreign Interference bill),要求政治人物切結申報是否為其他國家服務,並加重為外國從事間諜活動者的刑責。其主要目的,在於防堵北京企圖干涉澳洲內政,動搖法治。

Tiananmen: the rape of Peking; The triumph of the lie By Andrew Higgins


Andrew Higgins 現在服務於紐約時報。1989年天安門屠殺時,他為英國Independent 報寫稿。
不知道為何他1983年6月13日寫的一篇:The triumph of the lie,寫中共竄改天安門事件,軍隊如何收拾一位陳情的婦女.......他在周前的酒店陽台上看到,至少30人,在一陣槍砲之後,應聲倒下.......



漢寶德《文化與文創》2014;鹿谷與台灣的"茶藝"

書總有許多時間限制:其實漢寶德先生"一輩子"常談所謂的"文化與文創"。舉台灣的"茶藝"為例,他曾跟茶鄉的朋友有些交往:


台灣高鐵TLife 7月號推薦我的故鄉鹿谷
這個月南來北往,演講、評審、口考,搭了多次高鐵,翻閱座椅前的隨車刊物TLife,很高興地看到該刊專欄「美好小旅行」花了三頁篇幅介紹我的故鄉鹿谷。
這篇由該刊記者錢麗安撰寫的文章〈鹿谷尋幽訪茶賞野趣〉,引言這樣說:
「詩人、散文家向陽出生於南投鹿谷鄉,弟弟林彧、林柏維也都是作家。向陽多次在作品中提及童年的故鄉景象,隨其淡雅的文字,走入群山環抱的凍頂茶鄉,在茶香與芬多精裡,感受山野自然的詩意與野趣。」
記者很用心,她事先閱讀了不少我寫的有關故鄉鹿谷、竹山的散文,透過摘錄我的文字片段,帶出鹿谷茶鄉的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這是常見的導覽文字比較不常用的寫法,顯見報導者的深度,也讓自然旅行添加了文學的溫潤。
很高興我的故鄉書寫能被這位認真的記者引用,很高興我和我的故鄉能在高鐵的刊物上被閱讀。



****

漢寶德《文化與文創》台北:聯經,2014.10


仰望漢寶德,從《文化與文創》談起| 生活| 三立新聞網SETN.COM
https://www.setn.com › 生活

2015/12/22 - 漢寶德的著作不少,但他辭世前一個多月,出版的《文化與文創》,絕對是這位文化老兵,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最好的寫照,晚年的嘔心瀝血,的確也映照出了台灣推動文創的盲點與困境。這本書,若沒有得到文創界、政府主其事者,該有 ...








內容簡介

文化部補助雲門舞集在國家音樂廳演出是不是文創?
台北市政府補助經費在府前廣場放一千隻紙熊貓是不是文創?
在華山園區辦展覽辦活動是不是文創?

  創意設計人漢寶德認為這些都算不上真正的文創。

  文創產業的主角是誰?官方、業者、學者各自該扮演什麼角色?在文創產業一事無成的今日,我們必須重新思考,不能再打糊塗仗。

  文創的核心是設計。傳統藝術文化當然可以是設計的靈感來源,但文創產業所需要的設計絕不能耽溺於古風鄉愁,而是要追尋普世性、跨文化、跨地域的、可以進入每個人日常生活裡的美感與趣味。

  真正的文創也不能文化掛帥,不能恥於涉及商業利益,因為文創產業還是一種產業,產業必須有利可圖,才能自己站起來存活發展。拿不到政府補助就難以存續的,只能叫做文化活動,不是文創產業。

  知名作家漢寶德新作《文化與文創》,全書共分10章,指出了當前國家政策的盲點,協助我們釐清基本觀念,清楚剖析創意產業鏈結構,凸顯商業模式及設計人才的重要性,其真知灼見值得眾人深思,非常適合一般大眾閱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漢寶德


  1934年生,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碩士,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臺南藝術學院院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總統府國策顧問,現為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著有《為建築看相》、《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建築的精神向度》、《建築、社會與文化》、《漢寶德談美》、《中國的建築與文化》、《給青年建築師的信》、《談美感》、《如何培養美感》、《設計型思考》等。
 漢寶德《文化與文創》2014

目錄

第一章 以設計型思考分析文創
「文創」模糊了「產業」
先說清楚什麼是「文化」
狹義的文化
廣義的文化

第二章 初識文創
文化大眾化與文化產業的關係
不是文化產業化,而是藝術創意產業化
建立在多元價值上的新奇體驗
政府該扮演什麼角色

第三章 誤解文創
文化活動不等於文創產業
文創的定義必須加以緊縮
經濟與精神的雙重提升

第四章 文創產業的三種類型
我們一直在打糊塗仗
保守或進步都行得通
精緻文化類
大眾文化類
設計文化類

第五章 文創產業的基本動力
感官的需求
變動下的社會需求
藝術市場不屬於創意產業
普遍的審美品味取代少數的地位象徵
美感範疇急速擴大
大眾文化的動力:感動與刺激
本土文化的動力:古風與鄉愁
生活文化的動力:利便與新奇

第六章 怎樣推動文創產業
形式與實質的落差
產、官、學三元結構
學界的角色:投入研究尋覓國際優勢
影視
設計
表演藝術
視覺藝術

第七章 文創發展的窒礙
分析產業價值鏈
創意與商業投資的關係
通俗化創意與銷售創意:通往成功的關鍵

第八章 文化產業化與產業文化化
產業文化化
文化產業化
文化產業化的發展步驟

第九章 博物館與文創
博物館類型與產業價值的關係
科學類型是文創產業的重點

第十章 文創的核心
設計與創意之間
以建築為例
生活娛樂化
工藝產業與設計
***


故宮的所謂文創產業,雖然還算成功,但卻稱不上真正的文創。」~第150頁

  「.......故宮高價出售數位典藏資料可以說是文創事業,但卻因此把國民原應享受的免費影像使用權剝奪了。反而是犧牲全民教育的功能,換來產業化的成果。......」~192頁   




在158頁下了四個點,提到創意上面的問題,我想作為這個文的結尾,也非常合適。我自己暫時沒有很精細的回應,但是我想這個部分,就留待自己更成熟地找出很好的論述方向。


















~p.151

......"通俗化創意"結,是窒礙最多的部分。其窒礙處大體可以簡化如下:

一、原發創意不足,故少有足以產品化的作品出現。
二、產業化的創意,其大眾化不足,缺乏市場需求,無法爆發產業化的力量。
三、市場需求的動力不足,大眾與企業界對文化與藝術的需求缺乏胃納。
四、在商品化步驟中,設計創意的能力不足,很難界用媒體的推動力量。~p.158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