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連橫《臺灣語典》雅言。吳密察《雅堂先生家書》選

  青山青史──連雅堂                文/林文月
歸葬西湖。

吳密察相片



吳密察

台灣雖有2300萬人,但姓連的肯定不多,或許就只有區區幾家人罷了。但是,100年來,卻有姓連的一家四代人總在我們的周圍徘徊不去,甚至帶給我們不小的負擔。至少,我們這些在戰後受教育的世代,應該都必須背姓連的所寫之文章(要麼是「示荷蘭守將書」,要麼是「台灣通史序」)吧。既然文章都被編進教科書讓我們考試了,以下就再抄一些讓大家瀏覽吧。
先說一下這些文字的背景。1930年3月,連橫公開在報紙上撰文為日本殖民政府的鴉片政策開脫,受到原本將之奉為台灣代表性文人的櫟社、文化協會同仁的批判和疏遠,使他覺得「無趣」甚至想要離開台灣赴中國發展。以下抄出的文字,就是1931年起,在台灣的連橫寫給在中國的兒子連震東的家書。這些家書透漏了連橫「急欲離開台灣」、「不願當台灣人」的心情。結果,1934年7月連橫終於「得償三十年來之夙願」,離開台灣到上海去當中國人了。
再說一下這些文字的來源。1992年連戰擔任台灣省主席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精裝出版『連雅堂先生全集』(書名由連戰題字)。全集大致只是將原本已經流通的連雅堂著作再刊一遍,比較「珍貴」的「出土」史料則是連家所提供的家書。這些文字就是抄自這套『連雅堂先生全集』當中的『雅堂先生家書』一書。


「將來如得歸國編修國史,尤為余之大望。……台灣經濟困難,日甚一日,大有不可久居之景象,……俟一二年後如得移家南京,則余亦可在此辦事矣。」1931.08.14)
「中國國史尚未編修,余擬寓書於孒民先生,請其開辦。此事如得成就,則余畢生之志願,又多一絕業矣。」(1931.08.22)
「我家能得歸去,寄居南京,是余之望。然須俟汝地位堅固,著著進行。」(1931.09.04)
「不可稍存歸來之心,此間已無光明之路。……以余觀之,實不可一日居之矣。」(1931.09.09)
「台灣實不可居,余意俟汝位置定著之後,余則獨往南京覓一安身之地。余之文學如在台灣已無用處,或能於中國再做一番事業。」(1931.11.25)
「震東,吾不欲汝為台灣人,尤不欲汝為一平凡之人。此間青年毫無生氣,……墬落如此,可憐可憫。」(1932.01.11)
「余居此間,視之愈厭。四百萬人之中,幾於無一可語,生計既絀,信義全無,可痛可憫。」(1932.04.05)
「余自歸里,忽忽一年,謝絕交遊,深感台灣民德之墬落,而朋友之不可往來也。」1932.04.30)
「余自三十年來,則欲移家中國。……且台灣經濟日壞,百業蕭條,而人心險詐,不顧信義。自南歸後絕少出門,抑鬱殊甚。」(1932.07.18)
「余亦欲汝報恩於中國也。汝可請教先生至(國?)籍之問題,此時如能辦理甚好,或稍待機會乃為之。……余自三十年來,則抱歸國之志,……俟汝位置較固、收入較多,則余當作歸國之計矣。……日本經濟疲困,台灣尤甚,百業蕭條,物價愈賤,實有不可久居之勢。」(1932.07.26)
「此數月來,不時煩悶,輒作歸國之計,則為環境之所迫,台灣無望,台之青年更無望。此等小天地,豈容我輩飛躍哉!」(1932.07.29)
「台灣經濟日窮,文化日落,不可久居,故與汝姊函商歸國之事。汝母、汝妹暫住上海,則由汝姊奉養,而余可以出門覓一位置。余於中國文學界,尚能有所作為也。」(1932.08.10)
「歸國之計,籌之已久而未得實行,……然處此環境,心思抑鬱,幾欲發病,幸余能自排解。台灣經濟日窮,文化日落,實不可居。余意俟汝基礎較固、收入較多,乃可移家,而汝母見余如此,以此間既無事可為,不如暫赴滬上。」(1932.08.28)
「余現無他求,如於南京或北平大圖書館供職其中,專心著作,必有可觀。將來能辦國史,尤為不朽之業,則請先生代為一籌,以償夙志。」(1932.09.03)
「三十年來,飄泊流離,無一安處,損耗實多,若得卜居北平,建立基業,以安祖宗之靈,則余心方可無疚。」(1932.10.21)
「台南經濟日困,人心愈險,道義淪亡,文化衰退,實不可居,幸汝早出門,效力祖國。」(1932.12.09)
「汝母……以汝已為中國人,而服中國衣冠,蓋以慰余之宿望也。」(1932.12.14)
「台灣已不可居,讀書之外毫無趣味。余本擬清明後赴滬,而汝母以時局不靖,急欲啟行。」(1933.01.23)



臺灣語典連橫所著,著作時間自1929年始,至1933年完成。全書共分4卷,計收語彙1182條。卷(一)為單音詞,卷(二、三、四)為雙音詞。

詞條體例歸納為:
  1. 詞目
  2. 詞義
  3. 釋音
  4. 引證舊典,以明出處
  5. 用例
  6. 補充說明(姚榮松,《臺灣語典》導讀,p.18)。
以卷一「泔」字為例:
  1. 〈詞目〉:泔。
  2. 〈詞義〉:調味煮魚也。
  3. 〈釋音〉:〖《韻會》:音甘,呼如庵〗。
  4. 〈引證舊典,以明出處〉:〖《荀子》:曾子食有餘;曰:泔之。楊倞註:烹和之名〗。
  5. 〈用例〉:如曰泔轉。
  6. 〈補充說明〉:〔按泔轉一語,中國久已失傳,臺灣亦少知者。不圖二千餘年後尚存於臺南婦女口中,寧不可貴〕。


    (Ken Su所作?)
    連橫《臺灣語典》考證ám 的本字是「泔」。引《說文》:「泔,. 米汁也。」又引《集韻》:「荷坎切」,音義皆合,可以認定為本字。連橫進一步解釋說:「泔,潘也 飯湯也。…生者為 ...

[编辑]刊本

《臺灣語典》

臺灣語典...

www.hakkaonline.com/.../thread-50674-1-1.... - 頁庫存檔
【台灣文獻叢刊·第161 種】《臺灣語典》 (民國)連橫撰 ... 連橫曰:余臺灣人也,能操臺灣之語而不能書臺語之字、且不能明臺語之義,余深自愧。夫臺灣之語,傳自漳、泉;而 ...

連 橫. 1957 《臺灣語典》。中華叢書委員會,臺北 
連雅堂,金楓出版社,臺北1986年



2017年8月26日 星期六

Paul Karl Feyerabend (1924 - 1994)


林教授這則"編造的故事"有許多問題。

對於我,它唯一的功用是促使我讀讀Wikipedia 的Paul Karl Feyerabend (1924 - 1994満70歳没)條目。
英文版寫得好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ul_Feyerabend
;中文版膚淺;日文版讓我了解Paul Feyerabend 的著作在日本的翻譯情形: 中國翻譯了他的幾本科學哲學領域的書,回憶錄*可能沒翻譯,待查。

*其中一段,Wikipedia的英日文都引用:
The depression stayed with me for over a year; it was like an animal, a well-defined, spatially localizable thing. I would wake up, open my eyes, listen – Is it here or isn't? No sign of it. Perhaps it's asleep. Perhaps it will leave me alone today. Carefully, very carefully, I get out of bed. All is quiet. I go to the kitchen, start breakfast. Not a sound. TV – Good Morning America –, David What's-his-name, a guy I can't stand. I eat and watch the guests. Slowly the food fills my stomach and gives me strength. Now a quick excursion to the bathroom, and out for my morning walk – and here she is, my faithful depression: "Did you think you could leave without me?"
— From his autobiography, Killing Time
ある時期、私はかなり抑鬱症的になった。その「鬱」は一年以上続いた。それはまるで一匹の動物のようで、非常にはっきりし、どこにいるかも判るようなものだった。眼が覚める、目を開く、さあ、どうかな、いるかな、いないかな。気配がない。ねむっているのかもしれない。今日は私を悩ませないでいてくれるかもしれない。そっと、そおっと、私はベッドから起きる。静かだ。台所へ行く。朝食を始める。音はしない。テレヴィジョン? そう「おはよう、アメリカ」。あのデイヴィッド・某なる人物、私には我慢できない男だ。食べる、番組のゲストを見る。次第に食物が胃に満ちてくる、力が湧いてくる。さあ手洗いに急いで直行する。朝の散歩に出る。ああ、やっぱりいる。我が忠実なる「鬱」よ。「私抜きで出かけられると思ったの」。— 村上陽一郎訳『哲学、女、唄、そして…』p.210-211

主な著作[編集]
  • Against Method: Outline of an Anarchistic Theory of Knowledge (1975), ISBN 0-391-00381-XISBN 0-86091-222-1ISBN 0-86091-481-XISBN 0-86091-646-4ISBN 0-86091-934-XISBN 0-902308-91-2(=『方法への挑戦 : 科学的創造と知のアナーキズム』村上陽一郎, 渡辺博共訳、新曜社、1981)有中譯本
  • Science in a Free Society (1978), ISBN 0-8052-7043-4  可能有有中譯本
  • Realism, Rationalism and Scientific Method: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ume 1 (1981), ISBN 0-521-22897-2ISBN 0-521-31642-1
  • Problems of Empiricism: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ume 2 (1981), ISBN 0-521-23964-8ISBN 0-521-31641-3
  • Farewell to Reason (1987), ISBN 0-86091-184-5ISBN 0-86091-896-3(=『理性よ、さらば』植木哲也訳、法政大学出版局、1992.(叢書・ウニベルシタス ; 381))
  • Three Dialogues on Knowledge (1991), ISBN 0-631-17917-8ISBN 0-631-17918-6
  • Killing Time: The Autobiography of Paul Feyerabend (1995), ISBN 0-226-24531-4ISBN 0-226-24532-2(=『哲学, 女, 唄, そして -- : ファイヤアーベント自伝』村上陽一郎訳、産業図書、1997)
  • Conquest of Abundance: A Tale of Abstraction versus the Richness of Being (1999), ISBN 0-226-24533-0ISBN 0-226-24534-9
  • Knowledge, Science and Relativism: Philosophical Papers, Volume 3 (1999), ISBN 0-521-64129-2
  • Erkenntnis fuer freie Menschen / Paul Feyerabend. -- Verand. Ausg., 2. Aufl.. -- Suhrkamp, 1981. -- (Edition Suhrkamp ; 1011 = n.F., Bd. 11)(=『自由人のための知 : 科学論の解体へ』村上陽一郎, 村上公子共訳、新曜社、1982)
  • Three dialogues on knowledge / Paul K. Feyerabend ; :, : pbk. -- Blackwell, 1991(=『知とは何か : 三つの対話』村上陽一郎訳、新曜社、1993:『知についての三つの対話』、ちくま学芸文庫、2007)

林從一5小時台南市科學哲學家法伊阿本德喜歡批評科學家,說他們做學問根本沒方法論,等於說,科學沒標準可言。
法伊阿本德老了,有一次生重病進醫院。醫生(當然也是科學家)說:
法伊阿本德教授,你的病嚴重(serious),但不到病危(critica回l)的程度。
法伊阿本德哼哼哼哼哼哼不以為然地說:我這一輩子都在批判(critical),但從來不認真(serious)。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Thoughts to Live by By Maxwell Maltz 1975:【劍與花環】;Psycho-Cybernetics

這本中文書 (1975.11/1975.12),我還找不到原書名。

由網路,Maxwell Maltz 在1975年出版4本書。


Maxwell MaltzBooks (1975)


Thoughts to Live by
1975
Live and be free thru psycho-cybernetics
1975
The time is now
1975


Creative Livng for Today
1975




書名的直譯或為:Sword and garland不過我相信【劍與花環】是出版社或翻譯者所取的,其思考邏輯似乎可在【譯序】找到。根據中文書的目錄和內容,我猜這本翻譯自:Thoughts to Live by


馬滋博士著--劍與花環,高一橋譯 (由譯序可知,這是台灣翻譯"馬滋博士"著作的第3本),   台北:景象,1975

這本書的書名翻譯有一本錯誤:(中文書說Psycho-Cybernetics: A New Way to Get More Living out of Life 初版1959):
In 1960, Psycho-Cybernetics: A New Way to Get More Living out of Life was first published by Prentice-Hall and appeared in a pocket book edition by 1969.
本書都將Psycho-Cybernetics 翻譯成【電腦心理學】,錯誤。Cybernetics 現在中國定譯為"控制學/控制論" (這是學術用語,與一般的"控制"不同),以前台灣也有人/書翻譯成"模控學"。Psycho-Cybernetics 直譯【心理-控制論】---這本書名最好用原副標題【讓生命更有意義的新方法】。

由下面資料,作者於1975年4月就過世。

Maxwell Maltz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xwell_Maltz

Maxwell Maltz (March 10, 1889 – April 7, 1975) was an American cosmetic surgeon and author of Psycho-Cybernetics (1960), which was a system of ideas that ...



“We age not by years but by events and our emotional reactions to them.” 
― Maxwell MaltzNew Psycho-Cybernetics

Is Paris Burning? 巴黎燒了嗎?Wikipedia 德、日、英、中文版)關於巴黎救星(德國降將 Dietrich von Choltitz將軍,時任巴黎市市防衛司令官) 喪禮參加者的簡記

  • Larry Collins and Dominique LapierreIs Paris Burning?, New York: Pocket Books, 1965.
  • 同名電影:196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s_Paris_Burning%3F
中文:【巴黎燒了嗎?】董樂山譯,南京:譯林,2002




パリは燃えているか』(パリはもえているか、仏:Paris brûle-t-il?、英:Is Paris Burning?)は、1966年アメリカフランス合作の戦争映画。
ラリー・コリンズドミニク・ラピェールによるフランス・レジスタンス(共産主義者とドゴール派)と自由フランス軍によるパリの解放を描いたノンフィクションの原作をルネ・クレマンが監督した。脚本はゴア・ヴィダルフランシス・フォード・コッポラが担当している。

概要[編集]

1944年8月7日から、8月19日のレジスタンスの蜂起開始、アメリカ軍の援護を受けて、8月25日のフランスの首都パリの解放に至るまでを描く。
物語はドイツ軍の降伏に貢献したレジスタンス運動を中心にしている。主な登場人物は、レジスタンスのアンリ・ロル=タンギー大佐やジャック・シャバン・デルマス大佐、ドイツ軍のディートリヒ・フォン・コルティッツ将軍、アメリカ軍のジョージ・パットン将軍、自由フランス軍のフィリップ・ルクレール将軍などである。
映画の終盤、降伏前にパリを破壊しろというアドルフ・ヒトラー総統の命令が下ったが、最終的にコルティッツ将軍は命令に従わずに連合国に無条件降伏し、パリを破壊から守った。



----2017.8.26
讀:
After more than four years of Nazi occupation, Paris was liberated on this day in 1944 by the French 2nd Armored Division and the U.S. 4th Infantry Division. German resistance was light, and General Dietrich von Choltitz, commander of the German garrison, defied an order by Adolf Hitler to blow up Paris’ landmarks and burn the city to the ground before its liberation. Choltitz signed a formal surrender that afternoon, and on August 26, Free French General Charles de Gaulle led a joyous liberation march down the Champs d’Elysees."In 1944 it was Hitler's turn to threaten it. Notre-Dame, however, was to outlive them all."
--from SEVEN AGES OF PARIS by Alistair Horne


Wikipedia的 "Dietrich von Choltitz將軍"項目,對於傳主喪禮的記載,個文字版的差異或有意義:

Wikipedia 德、日、英、中文版)關於巴黎救星(德國降將 Dietrich von Choltitz將軍,時任巴黎市市防衛司令官) 喪禮參加者的簡記:

英、中文版:"一些法國的高級官員參加了葬禮"
日文版:德國聯邦軍與法軍(の将校が)参列
德文版:德國國防部代表的軍官多人、法國高級軍人參與 (詳細名單):
(in the presence of high German officers (Generalmajor Paul Koehler and Generalmajor Otto Lechler, among others, as a delegation of the Federal Defense Ministry) and high French officers (Colonel Wagner, city commander of Baden-Baden, Colonel de Ravinel, Bathing.)

《新活水》復刊號封面故事是「1987:一場不遠的青年文化爆炸」

《新活水》復刊號發刊辭
你期待一份怎樣的文化媒體呢?
在台灣主流媒體上,電影和音樂更多被當成娛樂八卦,而不是有意義的文化生產,更遑論其他領域的文化議題。另一方面,台灣雖然有不同領域的文化媒體,但卻很少有一份能討論不同領域的文化議題,創造彼此間的對話。
全新出發的《新活水》希望能彌補這個空白,每期用一個重量級的封面故事,深度探討台灣的重要文化議題與文化現象,深化台灣文化與思想的論述,並成為各種跨界激盪的平台:跨世代、跨領域、跨地域。
同時,也期待我們的雜誌和網站在內容上具有思想深度,能按摩大腦,但視覺上酷而有趣,能刺激眼球。一本性感的思想文化媒體。
本期《新活水》復刊號封面故事是「1987:一場不遠的青年文化爆炸」。今年台灣文博會的主題是「我們在文化裡爆炸」,講的是這個世代爆炸性的文化能量。但我們都是歷史的孩子。今年正好是解嚴三十年,解嚴不只是打破了政治壓迫,也解放了人們被長久壓抑的創意和思想,因此在解嚴後,幾乎在各個文化領域,從媒體到表演藝術,從音樂到電影,都出現爆炸性的能量。那個時代的青年們顛覆陳舊的典範、挑戰政治與性的禁忌,跨越既有的邊界,讓政治、抗議、藝術、生活結合在一起,攪動起想像力的革命。
一如這封面照片上,黑名單工作室的林暐哲來到野百合學運現場演唱。
那是台灣在歷史夾縫中極為特殊的一個時代,我們只是在這裡盡力去記錄一點點當時的火花。三十年來,這場不遠的爆炸早已慢慢灰飛煙滅,有的開花結果,有的漸成灰燼,有的轉為新力量,無論如何,他們都深深形塑了我們現在的文化。因此,這個專題不只是回首那段歷史,也正在於提醒新世代,沒有三十年前那場不遠的想像力革命和社會反抗,不會有現在的熱鬧喧囂。而且我們應該自問:我們有比彼時的青年更勇敢、更大膽面對這世界嗎?
每期雜誌除了封面專題之外,今後固定欄目包括開門頁會是一位藝術家/作家的創作手稿,以傳遞創作的手感與溫度:這一期是1995年破爛藝術節的傳單,由藝術家吳中煒手繪。還有「先鋒人物」會深度描繪那些曾在前面替我們開路,提出新觀念、新實踐的先鋒前輩們;本期是寫李昂與她在八十年代如何在「暗夜」中「殺夫」。「跨域對寫」則是由台灣與東南亞或其他國家作家針對特定主題的書寫,本期是劉梓潔與龔萬輝對寫台灣與馬來西亞的食物。
本期還有非常值得收藏的別冊:漫畫家陳繭繪製的「花甲男孩前傳」,以及漫畫家與小說原著楊富閩的精彩對談。
回首那場不遠的文化爆炸,對《新活水》這刊物最有意義的,莫過於當時的「新媒體」浪潮:「當代」、「人間」、「南方」、「綠色小組」、「新新聞」和報禁開放後的新媒體,都各自以不同的姿態去紀錄、批判、思索他們所處的時代,其深度、厚度、美學,仍足以做為今日的啟發。
我們期許《新活水》能拾起那場爆炸後的星火,成為更多文化烈焰的小火種。
(九月一日上市)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伊斯蘭,...永遠和平的宗教; on Charlie Hebdo – facing down hatred with laughter. 你真的認識查理嗎(江春男)諷刺刊物的真精神


法國查理週報又引起爭議,講述西班牙恐襲時,標題為「伊斯蘭,和平的宗教……永遠和平的宗教」
很多人強調不應把恐襲歸咎宗教時,常說伊斯蘭是主張和平。《查》加了個形容詞「永遠」,把「和平」變成rest in peace的那個peace,暗喻伊斯蘭是令大家永遠rip的宗教。





Ian McEwan on Charlie Hebdo – facing down hatred with laughter

The slaughter in Paris was a tragedy for the open society – the free speech debate must revive




A vigil in La Place de la République in Paris.
 A vigil in La Place de la République in Paris. Photograph: Youssef Boudlal/Reuters

Murderous and self-sanctifying, radical Islam has become a global attractor for psychopaths. It has never been embarrassed to proclaim its list of hatreds: education, tolerance, plurality, pleasure and, above all, freedom of expression – the freedom that underpins all other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abstractions are the people that jihadists hate and have killed: children, schoolgirls, gays, women, atheists, non-Muslims, and many, many Muslims. To that list we must now add the brave and lively staff of Charlie Hebdo, who hoped to face down hatred with laughter. The slaughter in Paris is a tragedy for the open society. On a dark night for mental freedom, a few fragile points of light: the calm, determined crowds gathered in cities across France; the hope that the general revulsion at these murders might have a unifying effect; the fact that a cult rooted in hate is a frail thing and cannot last; the fact that the psychopaths are vastly outnumbered.


司馬觀點:你真的認識查理嗎(江春男)


40多國領袖在巴黎參加大遊行,上百萬民眾呼喊自由,手上拿著口號標語,表達不向恐怖份子屈服的決心。許多歐美媒體以「我們都是查理」為名,共同捍衛言論自由。這種情景令人感動,但也令人反思。
以色列總理和巴勒斯坦主席站在一起,心情一定很複雜。以色列飽受恐怖攻擊之苦,但法國一向對以色列不稍假顏色。這次猶太人也是受害者,納坦雅胡跟他們說,「以色列是你們的家」,這句話對法國人很刺耳。阿巴斯出席,無異和哈馬斯劃清界線,對巴勒斯坦的團結並沒有幫助。
《查理周報》前一期的封面,畫一個全身脫光光趴在地上的先知,標題是《一部會激怒全世界穆斯林的電影》:「先知說……我的屁股?你們愛我的屁股?」有一期封面說:「先知被一幫白痴追捧得受不了。」
其實,《查理》對一切宗教和權威,都極盡嘲諷之能事,它對天主教的諷刺更令人捉狂。例如,小耶穌的真實故事:「聖母瑪利亞生產間」。還有,「正在大便的教宗」、「性愛狂歡的修女」、「狂歡的修女在教宗頭上拉大便」。 
惡搞教皇和神父的漫畫,在法國已有200年歷史,法官和律師在畫家筆下,都是邪惡之人。猶太人吝嗇好色,銀行家都是吸血鬼。鎮暴警察手裡拎著嬉皮的人頭,鮮血滴著。種種誇張,怪異和兇殘畫面,有時令人震撼,有時令人嘔吐。 
不久前有一期標題是《愛比恨更有力量》,一位穆斯林男子和漫畫家擁吻,明明要表達對和平的渴望,卻把兩人畫得像在互咬一樣。 
《查理周報》挑戰一切權威,解放一切思想,立志讓所有人坐立不安,有時候散布種族偏見,有時候侮辱信徒,走向言論自由的極端,其影響力大幅消退,早成為小眾媒體,尤其網路興起後,更為式微,但也遂漸變為激進穆斯林洩恨的具體對象。 
是的,今天我們都是「查理」,都要一起捍衛言論自由,但你真的認識「查理」嗎? 
*****

原文:http://www.lemonde.fr/…/unanimite-des-hommages-a-charlie-un…
在眾人同心對《查理週報》受害者致敬的前夕(註:週日有全國性的大遊行),而法國人早先也多少在全國各地有過集會(註:週六已經有些人遊行過),這家嘲諷性週報的一些畫家與記者表達出對這種短暫迷戀的驚詫。對一本永遠致力於沒禮貌以及沒朋友的藝術的期刊,許多場支持性的遊行聽起來可能會有點怪怪。
.
「他們為《查理》敲響聖母院的鐘,咩啊這是在做夢嗎!」,《查理週報》主筆Gérard Biard星期五歎道,強調了這情形的諷刺性:反教會的期刊竟在巴黎最著名的大教堂被一致地讚揚。
.
.
「一本曾經被所有人喝過倒采的期刊」
.
好幾個撰稿成員,都帶著一點苦澀,來接受這些對一本不過幾天前還幾乎沒人支持的期刊表達站在一起的呼聲。在他們之間,女撰稿人Zineb El Rhazoui向《世界報》解釋:
.
「要是死者們在生前就能有這樣的支持多好。事情完全不是那樣。《查理週報》是一本曾經被所有人喝過倒采的期刊。至於發生的事情,我們也能料想得到。我們一直收到威脅,而某些人告訴我們那真是自找的...」
.
另外有人根本不去遊行,就像Lauernt Léger,《查理週報》的研究與調查記者:
.
「我不會去星期天的遊行,但我相信自己是《查理週報》唯一一個做此抉擇的人。我一般不喜歡遊行,我想《查理週報》或許 ‪#‎能在一個有各色政客‬,還因此與國家陣線(註:法國極右政黨)針鋒相對的隊伍中缺席。但也就為了這爭執,我覺得這個相挺的運動非常好,我也希望星期天有很多人去遊行。」
「《查理週報》永遠特立獨行。現在《查理週報》成為主流了。我們自我體制化了一兩個星期。這倒新鮮。但這是必須的過程,我不反對。我也知道幾個星期之後,新聞會一個追過一個然後我們又只剩自己了(...)情況有點超出我們的掌握:人們不只是為了《查理》而走。這可以理解。」
.
.
「我們會對這票突然就說是我們朋友的人嘔吐。」
.
在Les Inrocks(註:從網路發跡的新興媒體)上,從1月7日的襲擊中死裡逃生的畫家Luz認為,「今天這個象徵性的負荷,是《查理》孜孜矻矻所要對抗的一切」。他又說:
.
「大家支持我們這非常好,但人們對《查理》的漫畫有所誤解。(...)這種無異議對於歐朗德(註:法國總統)要團結國家才有用。它對要求死刑的瑪麗勒潘(註:上文中國家陣線領袖)才有用。
我們嘴上說著要記住Charb, Tignous, Cabu, Honoré, Wolinski(註:在事件中死難的刊物成員):他們肯定會對這種態度潑糞。」
.
荷蘭裔畫家Willem,本名Bernard Holtrop,在接受Le Point新聞訪談時說了最重的話。在回應荷蘭極右領袖Geert Wildres的支持時,他驚呼說:「我們會對這票突然就說是我們朋友的人嘔吐。」(註:想看Le Point報導的翻譯嗎?請自己翻。)
.
而對於他期刊的世界性的支持:
.
「他們從來沒讀過《查理週報》。才不過幾年前,幾千人在巴基斯坦上街遊行反對《查理週報》。他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玩意。
現在,剛好相反了,但如果人們為了自由之聲而遊行,那自然是好事情。」
‪#‎笑點自己找本人眼睛快脫窗了‬....


De Luz à Willem, plusieurs membres de la rédaction ont reçu avec un peu...
LEMONDE.FR



The Ministry of Utmost Happiness




The Ministry of Utmost Happiness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Ministry_of_Utmost_Happiness
The Ministry of Utmost Happiness is the second novel by Indian writer Arundhati Roy, published in 2017, twenty years after her debut, The God of Small Things.


書名:極樂之邦,原文名稱:The Ministry of Utmost Happiness,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4791118,頁數:448,出版社:天下文化,作者:阿蘭達蒂.洛伊,譯者:廖月娟,出版日期:2017/08/25,類別:文學小說
BOOKS.COM.TW

'Some Like it Hot' Directed By Billy Wilder

Some Like It Hot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me_Like_It_Hot
Some Like It Hot is a 1959 American romantic comedy film set in 1929, directed and produced by Billy Wilder, starring Marilyn Monroe, Tony Curtis, and Jack ...
Music by‎: ‎Adolph Deutsch
Story by‎: ‎Robert Thoeren‎; Michael Logan
Production company‎: ‎Mirisch Company
Release date‎: ‎March 29, 1959



"It was just absolute heaven..."
Jack Lemmon shares his memories of making of Some Like it Hot (recently picked as the funniest film of all time in a BBC Culture poll) in 1972.


Billy Wilder reads a scene from the 'Some Like it Hot' screenplay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GoaTz106g
Sep 19, 2015 - Uploaded by Eyes On Cinema
"SOME LIKE IT HOT" Screenplay by Billy Wilder and I.A.L. Diamond November 12, 1958 ...

BILLY WILDER - MARILYN MONROE - SOME LIKE IT HOT - ADOLPH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VQD6URFdso
Jul 10, 2012 - Uploaded by MontseAntares
"Disclaimer: I do not own anything in this video. No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ntended. Everything belongs to ...
YouTube 有11小段 clips




1. Some Like It Hot


The last line is what everyone remembers first: “Well, nobody's perfect.” A kicker somehow delivered with both deadpan insouciance and saucy irony, aligning the most sweetly playful and most recklessly subversive instincts of Billy Wilder's matchless 1959 cross-dressing comedy. While its leading men totter awkwardly in feminine drag, the film surrounding them navigates a high tightrope in stiletto heels. As it skips from scuzzy underworld B-movie to riotous mistaken-identity farce to sweet hard-luck romance to dedicated buddy movie, Some Like It Hot passes any number of risky pitfalls where its joyous cheek could turn to sexist smut. That it avoids them all comes down to the stars' unflagging zest and the quicksilver cleverness of Wilder and IAL Diamond's writing, yes, but also to the unexpected tenderness with which the director treats his characters even at their most absurd. Witness the hilarious delusion of Jack Lemmon's maracas-shaking love hangover, revealing the heart of both a born conman and a queerly befuddled romantic. Nobody's perfect, but that's not to say a movie can't be. – Guy Lodge, Variety, UK (Credit: United Artists)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