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Maria Callas Was Opera’s Defining Diva. She Still Is. Maria Callas. Greek Fire by Nicholas Gage. Maria by Callas: In Her Own Words. "La Divina"




Maria by Callas: In Her Own Words
2017 ‧ Documentary ‧ 1h 53m

歌劇女皇-瑪麗亞卡拉絲波瀾壯闊的一生。正如卡拉絲的演出搭檔─男高音史帝法諾所說的:「瑪莉亞卡拉絲是歌劇女皇。她的一生似乎就是為了歌劇藝術而活,但是最後卻又為了愛情而犧牲了自己的事業、甚至於生命。她對藝術及愛情投入毫無保留的愛,歌聲就是她的傳記。」
À l’occasion des 40 ans de la disparition de Maria Callas, Tom Volf présente « Maria by Callas », un projet multiforme permettant de découvrir la femme derrière la légende, intime et inédit.
Synopsis : « Il y a deux personnes en moi, Maria et La Callas… » Artiste en quête d'absolu devenue icône planétaire, femme amoureuse au destin hors du commun, Maria by Callas est le récit d’une vie exceptionnelle à la première personne. Callas dévoile Maria, et révèle une personnalité aussi enflammée que vulnérable. Un moment d'intimité auprès d'une légende et toute l'émotion de cette voix unique au monde.
預告片 / Bande-annonce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XgcagkJcoQ&feature=youtu.be



On the anniversary of her death, we honor the great soprano Maria Callas. Callas wa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La Divina,” and Leonard Bernstein, amazed by the range of her accomplishments, called her “the Bible of Opera.”
Bernstein collaborated with Callas twice at Teatro alla Scala. He was the first American conductor at La Scala, conducting Cherubini's "Medea" and Bellini's "La Sonnambula".
We share with you this 1955 audio recording of Callas singing "Ah! Non Giunge Uman Pensiero" from Act II of their La Sonnambula.

Bellini: La Sonnambula - Act II, Scene 2: Ah! Non Giunge Uman Pensiero / Leonard Bernstein • Maria Callas • Orchestra e Coro del Teatro alla Scala di Milano ...
YOUTUBE.COM



Greek Fire by Nicholas Gage(2000)
《一點點希臘式瘋狂》 胡湧等譯,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Wikipedia article "Greek fire". 武器

船王歐那西斯和女高音卡拉斯愛情奇遇的故事。書中人物多我們熟知的古希臘人名。希臘人的宗教和價值觀、婚姻法-遺產法,家族的內與外。
柏拉圖《會飲篇》:「因為人性同一,我們本為一體,而結合的願望和追求就叫做愛情。」 那些「痛苦的夏天」、愛情-交易-生意-權利交織的「蜜月」(與賈姬)。
希臘人性格的兩關鍵字眼:philoxenia (對陌生人的喜愛,好客);philotimo(自豪、榮譽、自尊)。兩者密不可分。

p.220:
"Two cornerstones of the Greek character are expressed by the words philoxenia and philotimo. Philoxenia means "hospitality," but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is "love of strangers." A Greek, whether rich or poor"


從最後一章看起吧,從死亡出發,才了解到「火和化」的意義。


Amazon.com
Nicholas Gage's meticulously documented and consistently absorbing account chronicles the stormy love affair between Maria Callas (1923-77) and Aristotle Onassis (1906-75). Gage sees the soprano who reinvented the art of opera and the tycoon who transformed the shipping industry as kindred spirits, drawn into romance by a deep connection to their Greek origins and a shared sense that, despite all they had achieved, something was missing. They found that absent element in a once-in-a-lifetime passion, which Onassis betrayed by marrying Jacqueline Kennedy in 1968. Gage appears to share the view of the tycoon's Greek coterie, who viewed this marriage as an act of hubris that inevitably led to financial and personal reversals which embittered Onassis in his final years. But he doesn't blame the tycoon for Callas's decline, pointing out that by the time they met, she was already experiencing severe vocal problems and was eager for respite from her taxing performance commitments. In any case, her career and his business dealings take a back seat here to Gage's evocative portrait of his subjects' outsized personalities and the jet-set society in the gaudy postwar years. Some of the new information is revelatory, particularly Gage's persuasive contention that Callas bore Onassis a son who died hours after his birth in 1960. At other times his investigative-journalist approach seems too weighty for this highly personal story of love, rage, and big, big egos. Fortunately, these lapses don't seriously mar a text distinguished by smooth prose, the seamless interweaving of several narrative strands, and a warm sympathy for its genuinely tragic protagonists. --Wendy Smith
--このテキストは、絶版本またはこのタイトルには設定されていない版型に関連付けられています。

From Publishers Weekly
Arguing that previous books about Maria Callas (1923-1977) and Aristotle Onassis (1904-1975) are full of errors, investigative reporter Gage (Eleni) attempts to set the record straight on the couple's birth dates, where they first met, when they first slept together and many other details of their ill-starred love affair. His most interesting revelation, based on Callas's private papers and statements by her maid and butler, is that instead of the abortion Callas said Onassis forced her to have in 1966, she actually had a "secret son," a baby, conceiv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ir affair in 1959, who died the day he was born. Gage gives an exhaustive account of the infamous three-week cruise on which the much-publicized liaison began, accounting for each meeting between the opera diva and the shipping tycoon, what they said, what they ate and wore, and how the other passengers, including Callas's husband and Onassis's wife, reacted to the developing scandal as they sailed along the Greek and Turkish coasts on Onassis's opulent yacht. The author asserts that the lovers were drawn together in large part by their shared Greek heritage, and he equates their mutual passion with "Greek Fire," the all-consuming incendiary substance used in battle by the warships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Unfortunately, the book, laden with excess detail, fails to emanate the same heat. So much has already been written about the affair that, even though the particulars may change and new facts are found, the story is all too familiar, especially the depressing endingAthe aging tycoon marrying Jackie Kennedy instead of Callas and immediately regretting it, and the prescription-drug-dependent diva living as a recluse in Paris, still in love with Onassis but refusing to accept him again as a lover. Photos not seen by PW. (Oct.)
Copyright 2000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Inc. --このテキストは、絶版本またはこのタイトルには設定されていない版型に関連付けられています。

商品の説明をすべて表示する


商品の詳細
  • ペーパーバック: 384ページ
  • 出版社: Pan Books; New Ed版 (2001/7/6)
  • 言語 英語, 英語, 英語
  • ISBN-10: 0330484443
  • ISBN-13: 978-0330484442
  • 発売日: 2001/7/6

In December 1953, Leonard Bernstein conducted at Teatro alla Scalafor the first time in a production of Cherubini’s “Medea.” Maria Callas(1923-1977), who would have celebrated her 92nd birthday last Wednesday, sang the title role. Bernstein was the first American to conduct at La Scala.
Two years later in March 1955, Bernstein returned to La Scala with Callas for a new production of Bellini’s “La Sonnambula.” In a letter to his wife Felicia soon after his arrival in Milan, Bernstein wrote, “We had our first reading of ‘Sonnambula’ today, and she made me cry.”




On this day in 1941, Greek-American soprano Maria Callas made her professional opera debut as Beatrice, in Franz von Suppé's "Boccaccio" at the Olympia Theatre in Athens, Greece. "La Divina" is considered one of greatest opera singers of all time.
可能是 1 人和顯示的文字是「 Ow w " I will always be as difficult a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best. Maria Callas Greek-American soprano PA/empics/dpa 」的圖像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James Clifford 三書:文化困境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 Twentieth-Century Ethnography, Literature, and Art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ontents

#民族誌 #田野 #人類學 #原住民 #文化批判 #當代原住民 #原住民運動
▊ 文化的困境:20世紀的民族誌、文學與藝術 
#新書預購中

❝當文化接觸與變遷常被簡化為同化或抵抗的二元對立,克里弗德提出了把「猶豫」和「抵抗」區分開來的重要性。除了抵抗的歷史,我們也需要一個猶豫的歷史,在警覺的猶豫中,身分並非要去劃出邊界,而是一種積極參與的、主動交流的位置。❞
──方怡潔,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本書意圖拆解民族誌單單作為(較為神聖的)口述資料文字化,以及本土(原住民)田野工作者身分優先於書寫職權的迷思。透過上述反思,我們才能夠面對當代許多可能出現的田野書寫認識論問題,諸如:如何處理田野工作與身分政治正確的倫理矛盾、對保存歷史(傳統)文化或是提倡流行混合與創新的衝突。❞
──李宜澤,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內容介紹══════
■#誰擁有替一個族群發聲的權力?
「文化」差異不僅是本質的問題,更關乎權力與修辭。

1977年秋天,美國波士頓聯邦法庭,一群住在梅斯皮「鱈魚角的印地安城鎮」的萬帕諾格(Wampanoag)印地安人後裔,為了拾回祖先失去的土地,被要求在法庭上證明他們的族群身分。這群在現代被標記為麻州公民的美國原住民,被要求證明他們的部落自17世紀起便已存在,並持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然而,這群印地安人的生活早已與普利茅斯港上岸的英國清教徒、麻州說著當地方言的居民,甚至其他美國原住民混合,產生極大的改變。

20世紀這群站在法庭上的原住民,是否仍是17世紀同樣的印地安人?或者我們該問的是,當涉及權利/力時,究竟該如何表達、或是突顯所謂的族群特徵?法庭上,除了印地安人和共同生活的白人,歷史學家、人類學家以及社會學家,也以專家學者的身分出庭作證。「部落」、「文化」、「身分」、「同化」、「族群」、「政治」以及「社群」等概念都同時被擺上法庭接受審理。

■什麼是一個 #文化的「#本真性」?
1930年代,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贊助的「非洲研究」,在當時倫敦政經學院人類學系系主任馬凌諾斯基的主導下,建制了這門學科自身知識體系的實踐方式。自此之後,所有人類學研究者都被要求經過「田野工作」這種儀式般洗禮方能獲得專業上的肯認:人類學家抱持文化相對主義立場「置身田野現場」,從而獲得話語的職權,獲得「在地者觀點」的發言人身分,闡述一個深信未受其他文明汙染的部落本眞性以及後續的「拯救」任務。

然而,這種研究方式也同時反映了這門學科始終存在的憂慮:面對科學有效性指標的擔憂,以及殖民主義在倫理道德上的芥蒂。1980年代,美國詮釋人類學將單向的「在地者觀點」推展至在地者與人類學家雙向共塑的「地方知識」,使得這種「追求本眞性」的科學式命題獲得解脫。民族誌書寫不再是單純的記錄謄寫,而成為一項「編寫」(fiction)的文本。「民族誌眞實」僅是部分的眞實,同時彰顯了權力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持續給出的矛盾。

■這不僅是 #文化議題,而是具有 #政治與法律性 的討論。
什麼才是一個族群或是文化足以識別的「本真性」?(誰又擁有權威對此發言?)
在這個既強調多元差異又移居混同的時代,「我們」和「他們」的界線為何?
文化工作者憂心所謂「傳統」消失,但什麼是「傳統」呢?
人類學者試圖從「在地」推向普世,是可能的嗎?

這些討論都涉及文化的詮釋模式、群體的共識、距離的形態,以及歷史發展的不同故事。顯而易見,這不僅是文化議題,而是具有政治與法律性爭議以及歷史過程的討論。

+++++

本書分為「話語」、「移轉」、「收藏」與「諸多歷史」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話語」聚焦於書寫與再現的策略,試圖表明民族誌文本是在充滿政治主導情境中的多聲交流的編排(orchestrations),呈現民族誌職權(ethnographic authority)的歷史轉向與書寫中見證和記錄的現身;第二部分「移轉」描繪民族誌研究與前衛藝術和文化批判的結盟,第三部分「收藏」轉向收藏的歷史,所謂「異國情調」如今近在咫尺,界線難分;第四部分則試圖以非西方歷史經驗展現現代性議題——屬於「東方」和美國原住民「部落」的經驗,是如何讓集體身分成為一種混雜且互相關聯的創造過程。
在一個相互關聯的世界中,人們總是若干程度上顯得「不夠本真」(inauthentic),因為在全球權力體系下,話語是透過相互關係加以發展的,一個文化或傳統的連續性中,不可能只有差異或獨特性。因此,身分是關聯性的,而非本質性的。「文化」不再是穩定的異國情調般的差異,自我─他者的各種關係不是本質上的,是權力和修辭的問題。

因此,誰擁有替一個族群發聲的權力?

==========

【人類學反思三部曲】
《文化的困境》、《路徑》、《復返》是一系列持續的反思,以及對時代變遷的回應。

這三部作品試圖討論當代原民社群在世界主義與全球現代性的過程中所涉及有關現代跨國活動、殖民經驗、政治記憶與文化身分等議題,並且透過實用主義手段與全球化勢力,周旋於各種不同的資本主義和特定的國家霸權。

克里弗德延續《書寫文化》(Writing Culture)中「部分眞實」觀點,提出「諸多歷史」(histories)作為貫穿整個三部曲的核心思想——在《文化的困境》裡反駁文化「非存即亡」的有機論述;在《路徑》裡闡述羅斯堡的諸多過往;在《復返》裡賦予「偶然性銜接」的歷史辯證。

因此,當代的原民文化復振從來不是一個從「殖民壓迫」朝向「解放獨立」的簡單過程,而是在「殖民/解殖/後殖民」轉換的不確定關係中的各式接觸、交換、抵抗和衝突。在這種民族誌現實主義之下,我們終會領悟到原民文物復返運動與博物館收藏正義,有賴於殖民歷史與後殖民原民主張的彼此協商與合作。
══════推薦══════
編完掀起人類學後現代批判風潮的《書寫文化》後,克里弗德緊接著出版了《文化的困境》,不僅延續對民族誌的反省,更涉足藝術、博物館、原住民等領域,至今在評論展示或剖析身分政治時仍廣被引用,文化研究經典著作的地位無庸置疑。
──林浩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文化的困境》是克里弗德著名三部曲中的第一本,也是其中探索主題最多面向,理論見解最具創意的一本論文集。我們可以在本書中看到他的知識遊歷是如何開始,也看到他如何透過一個個精采的文化展演例證,不斷地質疑、暴露當代的各種原住民論述的假設;並且透過並置與反諷,抽掉腳下站立的地毯,讓我們難以保持平衡。
──林開世,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台大人類學系兼任副教授

在現代性造成的混亂與熵增論中,本真性、經驗、存在這些修辭,多已石化為虛詞,而我們需要的是動詞。民族誌書寫尤然。超現實主義藝術進入博物館,已經例示了視覺文化驅力的真實回返。本書譯筆曉暢,對於當代藝術、書寫與展示的批判處境,深具啟示。
──龔卓軍,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教授
══════新書活動══════
時間|12/12(二)晚上 19:00-21:00
地點|Google meet 會議室(連結將於活動12/10寄出,講座當天18:45開放進入會議室)
主辦|左岸文化
講者|王宏仁(成大政治系教授、本書譯者)
          林徐達(東華族文系教授、本書譯者)
#報名連結在臉書貼文留言
══════作者簡介══════
詹姆士.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1945~)

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意識史系榮譽教授,於2011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克里弗德為當代人類學論述和文化反思重要學者之一,曾擔任American Ethnologist、Cultural Anthropology、Museum Anthropology、Cultural Studies、Material Culture、Collaborative Anthropology等重要人類學期刊的編輯委員,研究觀點包含人類學發展史、民族誌田野工作、原住民研究、原民藝術、博物館收藏與歷史。除了《文化的困境》、《路徑》、《復返》三部曲,尚著有:Person and Myth: Maurice Leenhardt in the Melanesian World(1982)、On the Edges of Anthropology(2003),並與馬庫斯(George Marcus)合編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1986)。
══════譯者簡介══════
王宏仁
德國杜賓根大學政治學博士,現為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專任教授。研究領域為國際關係理論、國際安全(亞太安全)、全球治理與國際秩序、兩岸關係、中國外交政策。

林徐達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學博士,現為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詮釋人類學、人類學理論與民族誌批判、當代文化研究、臨床醫療人類學。著有《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2015)、《在奇幻地:精神病院裡的臨床民族誌》(2022)。
臉書專頁:詮釋鬼打牆 
══════目次══════
推薦 文化的困境,也是文化的超越/方怡潔
推薦 「如是文化,如是困境」──從民族誌職權到歷史批評的壯遊/李宜澤
關於《文化的困境》、《路徑》、《復返》三部曲譯注計畫/林徐達
導讀 馬凌諾斯基遺產與當代民族誌覺察/林徐達

二〇二三年台灣版序
致謝
圖片說明

導論 純粹產物已然瘋狂

第一部分 話語
第一章 民族誌職權
第二章 民族誌的權力與對話:格里奧爾的初始經驗
第三章 民族誌的自我塑造:康拉德和馬凌諾斯基

第二部分 移轉
第四章 民族誌的超現實主義
第五章 移轉的詩學:維克多・謝閣蘭
第六章 述說你的旅行:米歇爾・雷里斯
第七章 新詞政治學:艾梅・塞澤爾
第八章 巴黎植物園:明信片

第三部分 收藏
第九章 部落和現代歷史
第十章 藝術和文化收藏

第四部分 諸多歷史
第十一章 論東方主義
第十二章 梅斯皮身分

各章來源
參考書目
注釋
譯名對照
══════書籍資訊══════
書名|文化的困境:20世紀的民族誌、文學與藝術
原文書名|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 Twentieth-Century Ethnography, Literature and Art
作者|詹姆士・克里弗德 James Clifford
譯者|王宏仁、林徐達
尺寸|14.8 x 21 x 3.3 cm
頁數|648頁
定價|700元
出版|左岸文化
上市|2023年11月29日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James Clifford is an historian and Professor in the History of Consciousness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Clifford and Hayden White were among the first faculty directly appointed to the History of Consciousness Ph.D. program in 1978, which was originally the only graduate-only department at UC-Santa Cruz. The History of Consciousness department continues to be an intellectual center for innovative interdisciplinary and critical scholarship in the U.S. and abroad, largely due to Clifford and White's influence, as well as the work of other prominent faculty who were hired in the 1980s. Clifford served as Chair to this department from 2004-2007.
Clifford is the author of several widely cited and translated books, including 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 Twentieth Century Ethnography, Literature and Art (1988) and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1997), as well as the editor of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with George Marcus (1986). Clifford's work has sparked controversy and critical debate in a number of disciplines, such as literature, art history and visual studies, and especially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as his literary critiques of written ethnography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discipline’s important self-critical period of the 1980s and early 1990s.
Clifford's dissertation research was conducted at Harvard University in History (1969–1977), and focused on anthropologist Maurice Leenhardt and Melanesia. However, because of his impact on the discipline of anthropology, Clifford is sometimes mistaken as an anthropologist with graduate training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Rather, Clifford's work in anthropology is usually critical and historical in nature, and does not often include fieldwork or extended research at a single field site. A geographical interest in Melanesia continues to influence Clifford's scholarship, and his work on issues related to indigeneity, as well as fields like globalization, museum studies, visual and performance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often as they relate to how the category of the indigenous is produced. Originally, Cllifford intended to write his dissertation on the French School of ethnography. He came to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in Paris, where the director, professor Jean Guiart, won him over to the idea of a monograph on Maurice Leenhardt.

Published works

  • Person and Myth: Maurice Leenhardt in the Melanesian Worl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2)
  •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edited with George Marcu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 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 Twentieth Century Ethnography, Literature and Ar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 Traveling Theories, Traveling Theorists, edited with Vivek Dhareshwar (Inscriptions 5, 1989)
  •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 On the Edges of Anthropology (Prickly Paradigm Press, 2003)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原住民立委Kolas Yotaka是社會學碩士,她日前與某出版社合作,翻譯美國人類學家James Clifford的著作《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暫譯:後20世紀的旅行與翻譯)???》,近期正重新閱讀,以利年底在台灣出版。




Kolas Yotaka指出,《Routes》主要描寫人在不同城市、部落的旅行途中,遇見原住民文化,如何重新解讀、認知,例如原民博物館的陳設、影音解說,甚至是動線設計,背後都有隱含既定印象,有助反思台灣原住民的處境。




~~~~

立法委員Kolas Yotaka今天特地前往花蓮東華大學,受邀參與美國人類學,歷史學及文化學者Jame Clifford(詹姆仕.克里弗德)訪台的第一場演講,並擔任與談人。喜愛閱讀的Kolas Yotaka委員在十多年前還擔任記者時,翻譯了James Clifford的重要著作《路徑》(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翻譯順利完成,卻因出版業蕭條,無緣出版。十多年後Kolas 己成為立法委員,中文版的譯作終於出版,甚至還與景仰的原作者James Clifford見面,Kolas對Clliford說,這很像一場夢難掩興奮之情。Clifford則對Kolas表示:「我不認為能找到一個比妳更好的翻譯者,能像妳一樣夠完全了解我在做什麼 ( I don’t think I could have found a better translator that someone seems to understand what I was trying to do.)」

Kolas向Clifford與在場的東華大學師生分享她譯書的經驗,以及她在翻譯《路徑》這本書的體會,Clifford當場表示非常驚喜,對於Kolas讀盡重點也完全掌握作者的原意:「⋯⋯包括文體的部份妳也注意到了,很多人讀了這本書,卻很少人評論過我的這一點,而妳卻注意到了,這對我意義重大。(⋯⋯including the stylistic elements, many people read that book but very few comment on the way I did between the style, ecologically different approach, that was important to me, and you saw that, I think, I really appreciate that.)」,Clifford感謝Kolas對該書重點的掌握,甚至當場在台上告訴Kolas「我很幸運由妳翻譯(I just think I was very lucky)。」

James Clifford在社會科學界相當知名,是當代後現代文化理論的重要理論家。現為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意識歷史學系榮譽教授,由於其民族誌研究偏重於原住民族,三本重要著作《文化的困境》、《路徑》、《復返》其中《路徑》的譯者就是Kolas Yotaka委員。

10多年前Kolas Yotaka剛從研究所畢業,對原住民族事務非常關注,在因緣際會下得到試譯James Clifford作品的機會,獲得出版社的認同。Kolas說當年讀了第一章就深深喜歡上這本書,之後就接受桂冠出版社的邀請完整翻完整本書。

Kolas表示:「這三本書對原住民族學生,學文化,學人類學的人都會有很重大的啟發,在《路徑》這本書中,作者提供許多雋永的觀點,不管是人類學理論,後現代理論,歷史、社會學觀點馬克斯主義的背景和源流的整合,哲學式,理論的思辨。」Kolas並強調,身為經常被研究的客體-原住民族;在閱讀中更加了解歷史學與人類學觀點,對政治與權力的分析,更是有趣。由Kolas翻譯的《路徑》由桂冠出版社出版,即將問市。Kolas也成為歷任立委中唯一一位出版歐美人類學學譯作的原住民族立委。Kolas表示自己到現在,儘管再忙還維持閱讀的習慣:「翻譯就是最深度的閱讀」;並表示持續閱讀也讓她在工作與生活中不斷自我反省。

Wolfgang Koeppen 草中鴿 Tauben im Gras (Pigeons on the Grass), Wolfgang Arthur Reinhold Koeppen (1906 –1996)






Wolfgang Koeppen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 › wiki › Wolfgang_Koeppen






In 1951, Koeppen published his novel Tauben im Gras (Pigeons on the Grass), which used a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technique. It is considered a significant ...

Life · ‎Writing


Wolfgang Koeppen (Author of Tauben im Gras)


Goodreads
https://www.goodreads.com › author › show › 5499...



Wolfgang Arthur Reinhold Koeppen (June 23, 1906 – March 15, 1996) was a German novelist and one of the best known German authors of the post-war period.


草中鴿

作者: [德]克彭(Wolfgang Koeppen)
出版社:聯合
出版時間:2023年10月
人民幣 ¥65
ISBN:9787559671691
內容簡介
《草中鴿》是德國著名作家、戰後德國文壇傳奇沃爾夫岡·克彭的長篇小說代表作。1951年發表後立即轟動德語文壇,被評論界譽為“開創新紀元的小說”。它與克彭之後創作的《溫室》《死於羅馬》組成著名的“戰後三部曲”,共同奠定了克彭在當代德語文學史上的大師地位,為其贏得了包括德語文學桂冠獎項畢希納獎在內的諸多榮譽。
小說講述了慕尼克1948年某一天內發生的一系列瑣碎事件,多視角、全景式地刻畫了幾組來自不同的國家、階級與種族的小人物在偶然中的交集。他們身不由己地被捲入了各種令人不安的衝突與意外之中,一切尋求意義的努力最終都隨著一天的結束以失敗告終。作者大膽地運用了意識流與象徵手法,通過剖析普通人錯綜複雜的精神狀態,對戰後德國混亂虛無的社會狀況,乃至整個西方文明的困境進行了冷峻的審視與反思。
作者簡介
沃爾夫岡·克彭(Wolfgang Koeppen,1906—1996)
德國作家,戰後德國文壇傳奇。早年做過記者、演員、
戲劇顧問、報刊編輯,20 世紀30 年代開始文學創作,
著有長篇小說《傷心情事》等。1951 年起發表的“戰
後三部曲”—— 《草中鴿》《溫室》《死於羅馬》以獨特的現代主義風格完整呈現了戰後德國的社會政治氛圍,轟動當時的德語文壇,被公認為戰後德語文學經典,奠定了克彭的大師地位。德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格拉斯稱其為“當代德國最偉大的小說家”。然而,克彭在完成三部曲之後,從此停止小說創作,後期僅出版了幾部遊記及回憶錄《青春》。1962 年,榮獲德語文學最高獎項“畢希納獎”。
線上試讀
1
飛機飛行在城市上空,預示災禍的飛鳥。發動機的雜訊是雷聲,是冰雹,是風暴。風暴、冰雹和雷聲,日日夜夜,著陸起飛,對死亡的重複演練,一種空洞的喧囂,一次震顫,一段廢墟裡的回憶。飛機的彈藥艙仍舊空著。觀察飛鳥的占卜官笑而不語。沒有人抬頭看天。
2
石油從大地的靜脈中湧出,原油,水母的血液,恐龍的脂肪,鱷魚的鱗甲,蕨類森林的濃綠,巨型木賊,沉陷的自然,人類之前的時代,被掩埋的遺產。由侏儒看守著,他們吝嗇、精通魔法、生性惡劣。傳說,童話,魔鬼的寶藏得見天日,為人所用。報紙上說些什麼?石油之戰,爭端尖銳化,人民的意志,把原油還給人民,石油短缺的艦隊,針對輸油管的襲擊,軍隊守衛鑽井架,沙阿完婚,圍繞孔雀寶座的陰謀,隱身幕後的俄國人,波斯灣的航空母艦。石油令飛機往來不息,讓新聞界無暇喘息,石油帶給人恐懼,用不算太猛烈的爆炸驅動著送報人的輕便摩托。報販們伸出凍僵的手,摸到油墨未幹的報紙,悶悶不樂,罵罵咧咧,被風吹得東倒西歪,被雨澆得渾身濕透,啤酒讓腦袋變沉,煙草浸透了神經,睡眠不足,噩夢未散,皮膚上留著情人或伴侶的氣息,肩膀上的刺痛,膝蓋上的風濕。這個春天很冷。那些新鮮事也毫無暖意。緊張關係,爭端衝突,仿佛生活在應力場中,東部世界,西部世界,又好像生活在拼縫處,或者是斷裂帶。時間多麼寶貴,戰場上喘息的間隙,都來不及好好透口氣,備戰又開始了,備戰讓生活變得昂貴,使快樂受到限制,到處都藏著火藥,足夠把這個星球炸上天。新墨西哥的核子試驗,烏拉爾山的核工廠,他們在倉促修補過的大橋廢墟裡鑽出爆破室,他們討論著建造又準備著拆除,他們任由已經出現裂痕的東西繼續分崩離析:德國分裂成了兩塊。報紙散發出運轉過熱的機器的氣味,從中還能聞出噩耗,聞出慘烈的死亡、錯誤的判斷、如同兒戲的破產,聞出謊言、鎖鏈和污穢。層層報紙粘在一起,油墨暈開了,連通篇的恐懼都被浸透。新聞標題在大喊大叫:艾森豪視察駐德美軍,要求德國做出防務貢獻,阿登納反對中立化,協商陷入僵局,難民怨聲載道,數百萬人被強迫勞動,德國巨大的步兵潛力。養活各種畫刊的是飛行員和軍官們的回憶,是那些堅定不移的隨波逐流者的懺悔,是各種人的回憶錄,勇敢的,正直的,無辜的,被震驚了的,被耍弄了的。越過鑲著橡樹葉和鐵十字的衣領,他們從報刊亭的牆面上投來憤怒的目光。是在推銷報紙上的廣告版面嗎?還是在徵召一支軍隊?而空中轟鳴著的飛機,屬於另外一些人。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所有心情:
4

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小島 毅( こじま つよし) 的兩本好書:《儒學與明治維新》『儒教が支えた明治維新』晶文社 2017。《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中国思想と宗教の奔流。


小島 毅( こじま つよし) 的兩本好書:《儒學與明治維新》『儒教が支えた明治維新』晶文社 2017。《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中国思想と宗教の奔流。




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4,譯者: 何曉毅; 台北:台灣商務,2017;譯者: 游韻馨


內容簡介

★為何宋朝的茶席、飯局和新年,如此引人入勝?

思想保守、積貧積弱──這段被誤解的宋朝三百年,
打造超越歐洲工業革命和文藝復興的豐沛底蘊;
重文輕武的另一面,是文創軟實力達到巔峰的平民盛世

  ‧走向君主集權的政治改革,使得普天之下非君即民,消除了社會階級。
  ‧總被詬病「不重武功」的宋朝,其實採行的是「金錢外交」。
  ‧民生與文化互助發展的實例眾多,例如烹飪火候提升、發展出高溫燒製磁器。

  宋朝不如三國時代多采多姿,也比不上大唐帝國的華麗炫爛,但豐富的詩詞書畫、重新定義儒教思想的朱子學說,以及在這股氣氛下養成的士人氣概,直到今日,都還深深影響著亞洲華人的思想。

  ◎和佛、道並稱三家的儒教,在宋朝持續翻新進化,最後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主張。

  ◎朱子學說將「士大夫」的存在必要性正當化,對於以科舉制度為軸心發展的宋代社會來說,負起了維持政治秩序穩定的效用。

  ◎在重重壓力之下建立並存續的宋朝,疆域面積遠不及前代的唐、更不如後繼的元,但其文化面的影響卻輻射至周邊國家、效應遠超過南北宋存在的11至13世紀。

  ◎在這種思想文化潮流下養成的庶民日常,體現在文學藝術,乃至飲食遊樂等方面,打造出相對於唐朝、明顯豐富多采的世俗文化。

  資本主義、財產私人化、商業都市成型──
  經過與周邊民族的碰撞後,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
  東京大學教授小島毅,有別於主流的馬克思唯物史觀論點,透過以思想和文明為主軸的「唐宋變革論」,闡述宋代哲學、宗教對於思想變遷的影響,這個影響又如何形成了宋代的士大夫精神,科學的進展與革新又怎麼與思想變遷相輔相成、環環相扣,繼而打造這個時代成為中古跨入近世的關鍵因素。

  《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的內容,在論及以政治事件為主的歷史事件時,往前將時序拉至安史之亂,讓讀者更能理解貫穿全書中心主軸的「唐宋變革」意義;接著從宗教、士大夫精神和科技發展等方面,一一論證朱子學說如何影響了整個三百年的宋代思想史發展;最後則以文化潮流和庶民生活兩個角度,更進一步以經濟、學術、藝術、社會等方面的歷史進程,深入發現多彩豐富的宋代文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小島毅


  一九六二年出生,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東京大學研究所人文科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修畢,現為東京大學研究所人文社會研究科教授。

  專攻儒學史、東南亞王權理論,主要研究宋朝歷史,分析檢討儒教思想在其政治與社會層面扮演的角色,考據其在世界史上的意義,更從現代角度解析日本儒教留下的正反兩面影響。

  著作包括《中國近世之禮教言論》(東京大學出版會)、《宋學形成與開展》(創文社)、《朱子學與陽明學》(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東亞儒教與禮法》(山川出版社)、《義經的東亞》(勉誠出版)等。



《儒學與明治維新《儒學與明治維新》『儒教が支えた明治維新』晶文社 2017》『儒教が支えた明治維新』晶文社 2017 


《儒學與明治維新》『儒教が支えた明治維新』晶文社 2017

儒學與明治維新


作者: 小島毅
出版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
出品方: 後浪 譯者: 陳健成出版年: 2022-6頁數: 208定價: 58.00元裝幀:精裝叢書:汗青堂ISBN: 9787519464233

內容簡介 · · · · · ·

中國的儒家思想不僅塑造了古代日本,也為日本開啟了近代之路。

★編輯推薦★

◎ 從儒學角度,開啟理解日本歷史的新思路:

日本與儒學有怎樣的因緣?

中國的儒學在日本歷史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在日本邁向近代的道路中,朱子學和陽明學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出自《春秋》的“尊王攘夷”,為何成為日本維新志士們的口號?

◎ 從歷史角度,客觀公正反思日本外交政策:

千年來在與中國的交往中,日本為何前恭而後倨?

因為對中日交流的歷史缺乏認知而對中國抱持優越感,豈不就是夜郎自大、仰天而唾?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簡潔明快、觀點新穎的日本儒學小史,依主題收錄了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小島毅面向大眾的多篇普及文章。作者從思想史、政治史和文化交流史等角度,闡述了中國唐宋以來的儒學對日本中世、近世產生的深刻影響,指出明治維新得以成功開展的歷史前提,正是儒學精神所提供的. ..


(展開全部)

儒學與明治維新的創作者  · · · · · ·

作者簡介  · · · · · ·

★著者簡介★

小島毅,1962年生,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教授,主攻中國思想史,特別是宋代朱子學。近年來銳意於公眾史學,試著從東亞視角和中日交流角度來講述日本的歷史,相關代表作包括《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史》《儒教的歷史》等。

★譯者簡介★

陳健成,1984年生,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學士、歷史系碩士,東京大學博士課程肄業,現為該校研究員。主攻近世中國思想史,研究之外譯有日英學術論文、著作十餘種。

目錄  · · · · · ·

前 言
1 支撐明治維新的思想
朱子學、陽明學在日本的接受與幕末維新:學史為鑑 源自
中國的志士思想
江戶時代對儒教的接受:以岡山為例
保科正之及其同志:江戶儒學的黎明
2 朱子學傳入日本
日本朱子學的形成:從文化交涉學的角度探討
日本對朱子學、陽明學的接受
五山文化研究導論
夢窗疏石私論:超越怨親差別
3 東亞之中的日本
日本古代史之省思:從東亞角度探討
日本與中國
從豐臣政權出兵朝鮮考察日本外交的狹路
所謂東北亞交流圈:從王權論的角度探討
中華的歷史觀:以春秋學為中心
後 記

出版後記

著書[編集]

譯者簡介

游韻馨


  與豆府汪星人一起過著鄉下生活的全職譯者。譯作包括《情緒鬆綁:跟自己和好的44個方法》、《超簡單、不失敗的電子鍋料理100》、《哆啦A夢科學任意門14:海底迷宮探測號》、《躲貓貓之貓控天堂!和貓咪一起快樂生活!》等多部作品。

  部落格:kaoruyu.pixnet.net/blog
  e-mail:kaoruyu@hotmail.com

目錄

【導讀】不要再誤解宋朝了 柳立言
【前言】
對宋代陶瓷的推崇/透過佛教促成中日交流/中國史的分水嶺──唐宋變革

【第一章 宋朝誕生】
從安祿山到黃巢
安史之亂/黃巢之亂/大唐帝國的接班人
朱全忠抬頭
逐鹿中原/篡奪王位
華北王權的興亡
五代十國時代/五代王朝更迭
革命理論
在禁軍支持下的禪讓/五德終始說
最後的禪讓
五代第一明君──柴榮/揭開長壽王朝的歷史序幕
〈專欄一 鹽〉

【第二章 朝廷運作】
邁向統一之路
收攬民心──實現文治制度/繼承皇位
建立各種制度
太宗亟欲建立的中央集權官僚國家/首都開封與古都洛陽/蓬勃發展的城市文化/和平繼位
〈專欄二 軍事體制〉
澶淵之盟與封禪
收起高舉拳頭的勇氣/天書降臨與封禪/中國史上最後的封禪
宰相群像
財務官僚的發跡歷程/未完的政治活動──慶曆新政
層出不窮的弊害與濮議
國家的財政危機/濮議──改革禮制的大論戰

【第三章 動亂的世紀】
王安石登場
遴選為神宗左右手的才俊官僚/鬥爭王安石/王安石變法催生的《資治通鑑》
各式新法
新法內容與改革派理論/科舉改革與健全學校制度/元豐改制/禮制改革
〈專欄三 選舉與考課〉
黨爭
新舊兩黨的內鬥/支撐徽宗政權的核心人物──蔡京
靖康之變
金軍渡黃河/北宋滅亡/揭開南宋的序幕
岳飛戰功彪炳
軍隊私有化/武將岳飛與文官秦檜

【第四章 安定的江南】
宋金和議與秦檜專權
因高宗全權信賴而形成的秦檜專權/利用科舉考試建立人脈
與海陵王的對決
金朝毀約與入侵宋朝/宋金第三次簽訂和約
臨安的繁榮
從吳越國都城躍升為南宋首都/都市風貌的演變
從孝宗到寧宗
北宋後期的政治史觀/韓侂冑的野心
史彌遠時代與朱子學興盛
明州士大夫的出線/史彌遠使計擁立理宗/獲得認可的朱子學──孔廟祭祀的諸儒

【第五章 宗教本土化】
「哲學」與「宗教」
當朱子學變成「哲學」/進一步理解朱子學
宋代以前的三教交流
「教」與「宗教」/三教並立
儒教再興
對於讖緯思想的批判/宋代新興儒教的特徵
發現淫祀邪教
遴選祭祀對象/免於烙上邪神印記的城隍爺與媽祖/國家整頓神明體系/因壓制而受到矚目的淫祀邪教
〈專欄四 地方志〉
教義內化與完整的喪葬禮儀
超脫的心靈教義──佛教盛行/禪宗內部分裂/傾向道教的主流意識/送別往生者的禮儀/禪學對於覺悟境界的追求

【第六章 士大夫精神】
先憂後樂
為萬世開太平/新學的政治構想/重建太學與設置州學/君主形象的變化
發現天理
貫穿天人之「理」/重視內心問題的儒教教義──道學
宗族形成運動
獲得士大夫階層支持的道學/宗族團結
科舉扮演的角色
科舉一千年的歷史分水嶺/科舉考生必讀書籍
名公與豪強
地方士大夫的糾葛/「名公」輩出的思想集團的注目焦點
〈專欄五 審判與刑罰〉

【第七章 技術革新】
印刷出版
排版樣式的變化/印刷的功效與副作用/印刷出版拓展宗教影響力/雕版印刷成就中國的印刷文化
醫‧藥‧食
醫書出版風潮並銷往海外/宋代料理特色
農法與交通
開發江南新田/治水派與治田派/往來於水路的河船
天文地理
天體的異常現象與天意/天文學與曆法學/為天文學打下基礎的純粹數學/橫跨天地人的智慧
軍事與建築
火藥的發明──輸給金朝的軍備火器化/中國有史以來最弱的宋代禁衛軍/宋代的建築技術/度量衡的標準

【第八章 文化新潮流】
吃茶與陶瓷
飲料的唐宋變革/宋代工藝的極致──陶瓷器
金石與名物
古代文字的研究/王安石的《字說》/考古學風
書畫
宋朝四大家/站在相同基礎的「書」與「畫」/宮廷畫師的活躍/士大夫的繪畫──文人畫/庭園建設──宋朝人的自然觀
文學
文體的改變/將景色化為文字的敘景詩/作詞風氣盛行
藝能
滲透至庶民生活的娛樂/藝能文學化

【第九章 庶民生活】
稅制與階級分化
生產關係的樣貌/齊民思想的理念與現實/農村階級分化與鄉村秩序建構
農民述懷
佃戶的生活樣貌
貨幣經濟
空前的經濟榮景/通用貨幣政策
市鎮蓬勃發展
大規模商業聚落/都市化趨勢
大貿易港──廣州‧泉州‧明州
南海交易據點──廣州‧泉州/擁有雙重面貌的明州

【第十章 中華民族的驕傲】
與「外國」交流
波及宋遼兩國的夏國皇位爭奪戰/與西夏對抗/高麗的對外政策/獨立國家──安南與大理
〈專欄六 雲南與四川〉
與日本的關係
透過佛教交流引進中國文化/宋日兩國共同擁有的時光
與蒙古的衝突
蒙古侵略與金王朝滅亡/處於軍事劣勢的宋王朝/理宗時代的政界變遷/獨攬朝廷大權的賈似道
襄陽保衛戰與臨安開城
昏君與權臣的結構/宋王朝滅亡
宋朝意象
明代塑造的宋朝意象/從日本傳統文化窺見宋王朝的影子

結語
主要人物略傳/歷史關鍵字解說/參考文獻/年表




Home
書籍シリーズ・雑誌と既刊紹介
中国思想と宗教の奔流

中国思想と宗教の奔流
チュウゴクノレキシチュウゴクシソウトシュウキョウノホンリュウソウチョウ
著:小島 毅

書店在庫を見る
オンライン書店で見る
自分メモ


内容紹介


中国伝統文化の型を作り上げた変動と改革の時代
士大夫の精神、朱子学の形成

大唐帝国を揺るがせた安史の乱から200年、五代乱離のあとを承けて宋朝建国。文治主義をとったことの功罪は、いかなるものだったか。北方の異民族王朝に対し絶えず軍事的劣勢にありながらも、後世まで規範となる政治・社会・経済システムを作り上げ、文化の華がひときわ咲き誇った宋朝300年の歴史を通観する。

製品情報

製品名 中国思想と宗教の奔流
著者名 著:小島 毅
発売日 2005年07月21日
価格 定価 : 本体2,600円(税別)
ISBN 978-4-06-274057-9
判型 四六変型
ページ数 416ページ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