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C S Lewis 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The portable Renaissance reader:C. S. Lewis , E. Garin, NHK。They stand together: The letters of C. S. Lewis to Arthur Greeves





The portable Renaissance reader

封面
Penguin Books, 1977/1/1 - 756 頁
Essential passages from the works of more than a hundred 15th and 16th Century writers, among them Erasmus, Cervantes, Montaigne, Bodin, Machiavelli, Rabelais, Copernicus, Savonarola and Calvin.

***

中世紀與文藝復興 9787100085021 | 本


作者: [意]歐金尼奧.加林
ISBN:9787100085021
出版社:商務
定價:¥26.00 元
開本: 三十二開 外觀: 平裝 頁數: 0
出版日期: 2012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  7108019701 | 本
 叢書系列 文化生活譯叢
 作者 [意]歐金尼奧.加林
 ISBN7108019701
 出版社三聯
 定價¥25.00 
 開本 三十二開  外觀 平裝  頁數
 出版日期 2003

***

-----

C S Lewis was born ‪#‎onthisday‬ in 1898. Here's our own lion, witch and wardrobe http://ow.ly/F154C http://ow.ly/F4qsO http://ow.ly/F14Y0

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研究
-劉易斯C S Lewis系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 99/03/05

C. S. 路易士,生於1898年,卒於1963年,是20世紀英國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作家。他26歲即登牛津大學教席,被當代人譽為"最偉大的牛津人"。 1954年他被劍橋大學聘為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英語文學教授,這個頭銜保持到他退休。 他的一生被稱為"三個C.S.路易士",意思是他在不到65歲時去世為止,完成了三類很不相同的事業:一是傑出的牛津劍橋大學文學史家和批評家,代表作包 括《牛津英國文學史o16世紀卷》。二是深受歡迎的科學幻想作家和兒童文學作家,代表作包括"《太空》三部曲"和"《納尼亞傳奇》七部曲"。三是通俗的基 督教神學家和演說家,代表作包括《天路回歸》、《地獄來鴻》、《返璞歸真》、《四種愛》等等。他一生著書逾30部,有學術著作、小說、詩集、童話,他在全 世界擁有龐大的支持者,時至今日,他的作品每年還在繼續吸引著成千上萬新的讀者。

內容簡介
C. S. Lewis 《中 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研究》一書中收錄了C.S.路易士十三篇引人入勝的論文,其中一半是路易士有生之年沒有出版過的。書中前三篇論文對中世紀文學做 了一個總體的介紹,其餘轉向研究諸如但丁(《神曲》)、斯賓塞(《仙后》)和彌爾頓(《科馬斯》)等重要作家的作品。路易士富有洞察力和親切感的寫作,足 以吸引每位對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文學感興趣的研究學者。

***

2011.7.7錦坤昨天注意到 一本舊書《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名媛》(Celebrities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by Robert De La Sizeranne, Translated by Jeffery E. Jeffery, London/ New York: Brentano, 1926) 有張藏書票等等
還跟他談書介與個案 (含慈濟和法鼓山等個案) 」他談說慈濟最大/活躍,可惜是三大道場中最不講佛學學問的
---
Knowledge@Wharton: Mike, you have written several books on leadership. What was the inspiration for this particular one? 沃頓知識在線:邁克,你寫過幾本有關領導的書。寫這本的靈感又是什麼呢?
Michael Useem: I became convinced that everybody needs a leader's checklist by virtue of watching leaders in action who didn't have it. They made -- call it "an unforced error," or sometimes a couple of unforced errors. Simply having a piece of paper that says, "Don't forget to honor the room," or "Don't forget to talk about a company strategy," would help people avoid these kinds of mistakes. It really goes back to Atul Gawande's great argument in The Checklist Manifesto. Most people in surgery and most pilots don't make errors. But when they do make an error, it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A checklist helps prevent such a mistake. 邁克爾尤西姆:我開始相信,每個人都需要一張領導者的查核清單來觀察看在行動卻沒有它的領導人。他們犯了一個或有時則是一些的,可稱之為“非受迫性錯誤或 失誤”。只要有一張紙,上面寫著:“不要忘了給全室的人頒榮譽或表揚”或“不要忘了談公司戰略”,就可以幫助人們去避免這些類型的錯誤。這真的可以追溯到 阿圖爾 Atul Gawande(醫生)了不起的《查核清單宣言》(The Checklist Manifesto: How to Get Things Right)一書畫2009)中的論說。大多數外科醫師在手術和飛行員都不會犯錯。但是,他們一出錯,後果就很嚴重。一張查核清單有助於防止這樣的錯誤。


***


 NHK為斐冷翠作專集:文藝復興之春

2010.11.15
大概在20年前 NHK為斐冷翠作專集
並出版5本精美的書 & DVDs Later

我因為某些搬遷因素
現在只剩下一冊



佛羅倫斯記(四之二)
烏菲琪美術館為西洋藝術的一大寶藏。
圖/本報資料照片
啊,烏菲琪
烏 菲琪美術館乃西洋藝術的一大寶藏,展品以繪畫為主,雕刻為輔。包羅的時代始於十三世紀,終於十八世紀,而以文藝復興最為鼎盛。館在老皇宮與阿諾河之間, 與河上的老橋(Ponte Vecchio)偏斜相對。8月10日,到佛羅倫斯第四日,我與家人終於持預訂票列隊於人龍,非常興奮。古人過屠門而大嚼,聊以自慰,我們今天卻能入屠門 而大嚼,喜悅之情,唯二十年前在荷蘭看梵谷大展能相比。
館藏文藝復興名畫最富,其中又數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 1444-1510)所作最多,近二十件。波提且利在佛城之全盛期,正當達芬奇離開佛城去了米蘭,而波萊沃羅(Pollaiuolo)與維羅凱俄 (Verrocchio)也相繼而去,最後他的靠山,梅迪琪家的勞倫佐(Lorenzo de Medici),又告逝世。其間他以〈聖母與聖嬰〉為題的作品風行一時,但是他賴以傳後迄今的,卻是以異教希臘神話為主題的兩大名畫:〈維納斯之誕生〉與 〈春之寓言〉。
〈維納斯之誕生〉取材於意大利詩人波利齊亞諾(Poliziano)之作品,畫的是維納斯自浪花誕生,踏著貝殼,一路隨波 濤飄到塞普路斯。圖左有男女相 擁,正是吹她到岸的西風之神柔拂(Zephyr)和微風女神奧萊(Aura),看得出兩仙都口吹靈氣。於是玫瑰繽紛漫天飄落,和千層疊浪的動感相應,形成 輕快的節奏。圖右有一麗人在岸上展開華衣迎接;她自己穿的是綴滿花朵的銀袍,可能就是高雅三女神(the Three Graces)之一。中間的主角當然就是愛神,豐穠而迤邐的金髮一路披肩而下,一手護胸,一手掩私,正是含羞的肢體語言,天人合一得恰到好處。
〈春 之寓言〉簡稱為〈春〉(Primavera),是一幅巧組人體的群像,也是靈與肉、神與形互為表裡的哲理抒情詩。畫中有六女二男,加上一位不分性別的 天使:人體與真人大小相當,因此觀眾的臨場感也更真切,害得我們時而近視,時而遠觀,進退為難。密密的金橘林中,被春之氣息所召,西風之神柔拂自天而降, 正俯身要抱克洛麗絲(Chloris),後來就娶了她,賦她以催花之力。她回望風神,果然口吐野花。她左邊的麗人披著銀袍,頗似〈維納斯之誕生〉裡在岸上 迎接的那一位,應該就是花神Flora了。滿地點綴的雜花野菌,和樹上的纍纍金橘相映成趣。
畫面正中央,頭向右側,左手按裙右手召喚的麗 人,該是愛神:不但神情悠然自得,不像在〈維納斯之誕生〉中那麼惘然若失,還帶羞澀,而且顯得高出其他神仙, 簡直君臨仙界。其實她只是立足點較高,但仔細看時,林中地面卻是平的。所以畫中竟有兩個平面:上面的樹頂保持水平,下面的地平卻向觀眾傾側過來,好讓愛神 站得高些、顯些。此外,愛神的眉眼,左右其實不齊,不過觀眾並不覺得。如果我們頭向右側,就不會覺得有何不妥;但是如果我們向左歪頭,就會驚覺她右邊的眉 眼高出左邊許多,簡直怪相!原來藝術能補現實之不足,所以李賀敢說:「筆補造化天無功。」
畫面真正的焦點、亮點,是在左邊的三人舞:高雅 三女神,面貌姣好,神情從容,體態高窕而富彈性,兼具豐盈與修頎之美,薄紗輕掩之下,肌膚仍不失冰清玉潔, 白皙晶瑩。倒是腰身並不強調纖細,反而有點富裕。其實這倒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美感,在拉菲爾、達芬奇、狄興筆下也是如此。三女神的舞姿也多變化,手勢高舉則 越首,平舉則齊胸,低扣則過腰,真是婀娜而不亂,轉側而不失呼應。畫面極左是天帝朱彼特的使者墨赳立(Mercury),戴帽佩刀,腳穿戴翼筒履,卻背著 眾女神,只顧舉著卡杜錫魔杖,去勾樹頂的金橘。
〈維納斯之誕生〉與〈春之寓言〉已為全世界的藝迷與觀眾所寵愛,說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已為 西方的人體美下了定義,立了典範,使人驚豔而又豔羨。這典範比好 萊塢的豐乳纖腰或是時裝展的高窕偏瘦,又不相同,因為從早期的聖母與愛神一直到近期的雷努瓦或莫迪里安尼畫面的世間女子,腰身大半是偏於富裕。至於文藝復 興美之典範的溫婉端莊,也不同於好萊塢的輕佻或伸展台的冷傲。另一方面,男性的剛毅與俊美也由繪畫與雕刻來立像:上帝的威儀、耶穌的悲苦、墨赳立的倜儻、 大衛王的堅毅,無論在教堂、畫廊、廣場或卡片上,都到處可見。在佛羅倫斯最常見的四張臉,是耶穌、大衛、維納斯、但丁。
另一現象使我感到 驚訝,便是以文藝復興之高雅,竟有許多名作以暴力為主題。波提且利早年創作了一套雙折的繪畫,主題是猶太女俠朱蒂絲(Judith),為 救自己被圍攻的危城,夜入敵營,把亞述大將霍洛弗尼(Holofernes)斬首,提回城去。左圖示亞述王內巴切乃沙(Nebachadnezzar)發 現大將身首異處,大驚失色。右圖示女俠得手後持刀而回,女僕頭頂霍洛弗尼的斷頭在後追隨。另一佳例是且利尼(Benvenuto Cellini)的銅雕傑作〈波修斯〉(Perseus),顯示希臘英雄屠妖之後,左手高舉妖頭,右手執著寶刀,身姿非常英武。又一佳例仍是雕品,便是著 名的〈萊阿可昂〉(Laocön)。主題取自荷馬與魏吉爾的史詩:據說萊阿可昂是特洛邑的祭司,力勸本城不可將希臘人留下的木馬拖進城去,又把鏢鎗搠入木 馬的脇下。此舉得罪了智慧兼藝術之神雅典娜;當時萊阿可昂正率領兩個兒子在祭拜海神波賽登,雅典娜便派遣了兩條巨蟒上岸來,將父子三人一起纏住,窒息而 死。那件雕品要表現的,正是父子臨難奮死掙扎的神情;公元前二世紀由三位藝術家(Agesandrus, Athenodorus, Polydorus)用一整塊大理石雕成,直到1502年才在羅馬出土,引起極大轟動,後來由梵蒂岡收藏,更導致藝評家溫克曼(J. J. Winckelmann)與萊辛(G. E. Lessing)的不同詮釋。我在烏菲琪意外發現這件名作,十分興奮,瞻仰久之,奇怪觀眾竟然沒有爭相圍觀。後來才知道那只是佛羅倫斯雕刻家邦迪耐利 (Baccio Bandinelli)的仿製。
烏琪菲的館藏豈容一日匆匆覽盡?波提且利的作品獨占五室,觀之猶未盡興,全館四十多間展 室,名家名作多達五百多件。藝術家絕大多數是意大利人;來自他國 的,如艾爾‧格瑞科、冉伯讓、哥耶、魯本斯、委拉斯開斯、德拉庫瓦等等,往往只得一幅。鎮館之寶大半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名畫名雕,全靠梅迪琪家族訂製於 前,捐贈於後。這許多代的政經豪門,不但財力雄厚,而且品味高超,始能建立烏菲琪不朽的傳統。不知台灣的億萬金主,亦有志見賢思齊否?
(四之二)





















2008.8
Wikipedia article "C. S. Lewis".
They stand together: The letters of C. S. Lewis to Arthur Greeves (1914-1963) by C. S Lewis (Author)Edited by Walter Hooper
  • Hooper, Walter (1979), They stand together: The letters of C. S. Lewis to Arthur Greeves (1914–1963), Collins, ISBN 0-00-215828-0
這些信件連索引共592頁, 密密麻麻。不過,他的英文很簡潔。
這本書是Hans 買的嗎? 我不知道, 不過我有些緣。
因為讀Spirits in Bondage 對照此書索引, 發現它似乎很不完全, 希望這不是宗教上的偏見。

1914

In April, Lewis met Arthur Greeves (1895-1966), of whom he said, in 1933, "After my brother, my oldest and most intimate friend."

1931
Lewis became a Christian: One evening in September, Lewis had a long talk on Christianity with J.R.R. Tolkien (a devout Roman Catholic) and Hugo Dyson. (The summary of that discussion is recounted for Arthur Greeves in They Stand Together.) That evening's discussion was important in bringing about the following day's event that Lewis recorded in Surprised by Joy: "When we [Warnie and Jack] set out [by motorcycle to the Whipsnade Zoo] I did not believe that Jesus Christ was the Son of God, and when we reached the zoo I did."

Welcome to the C. S. Lewis Foundation 


Resources Section

Tinturn Abbey
Please find here a growing library of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on the subjects of C.S. Lewis, the Inklings, Oxford and Cambridge, as well as the Christian life.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8 1/2 (Otto e mezzo)



D. A. Miller  8 1/2 ( 2008); 8 1/2八部半》韋松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內容簡介  · · · · · ·

作者簡介  · · · · · ·

DA 米勒(DA Miller),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文系約翰•F. 霍奇斯(John F. Hotchkis)教授,其他著述有《簡•奧斯丁,或風格的秘密》(2003)等,他還為《電影季刊》撰寫專欄。
韋松,男,1966年出生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此後一直在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愛好隨便翻翻、讀讀寫寫,看電影而無研究,勤思考而少寫作。

目錄  · · · · · ·

序言
第一章從無人到有人
第二章從作者導演到普通人
第三章從內容到風格
尾聲
致謝
文獻註釋
演職員表
譯後記
  1. D.A. Miller - UC Berkeley English

    english.berkeley.edu/profiles/55
    D. A. Miller is the John F. Hotchkis Professor of English. He received his Ph.D.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from Yale University in 1977 and has taught at ...
ISBN9781844572311
Publication DateJune 2008
FormatsPaperback Ebook (EPUB) Ebook (PDF) 
PublisherBritish Film Institute
Federico Fellini's masterpiece 8 1/2 (Otto e mezzo) shocked audiences around the world when it was released in 1963 by its sheer auteurist gall. The hero, a film director named Guido Anselmi, seemed to be Fellini's mirror image, and the story to reflect the making of 8 1/2 itself. Whether attacked for self-indulgence or extolled for self-consciousness, 8 1/2 became the paradigm of personal filmmaking, and numerous directors, including Martin Scorsese, Woody Allen and Bruce LaBruce, paid homage to it in their own work.
Now that 8 1/2's conceit is less shocking, D.A. Miller argues, we can see more clearly how tentative, even timid, Fellin's ground-breaking incarnation always was. Guido is a perfect blank, or is trying his best to seem one. By his own admission he doesn't even have an artistic or social statement to offer: 'I have nothing to say, but I want to say it anyway.' 8 1/2's deepest commitment is not to this man (who is never quite 'all there') or to his message (which is lacking entirely) but to its own flamboyant manner. The enduring timeliness of 8 1/2 lies, Miller suggests, in its aggressive shirking of the shame that falls on the man – and the artist – who fails his appointe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William Blake 入門

Happy birthday William Blake! Have you seen our William Blake display at Tate Britain?  http://ow.ly/F2E2H


William Blake, England's finest visionary, was born today in 1757. The great poet was a passionate dissident & a political artist deeply at odds with his country whose ideas were formed by the turbulent history of the time.
The Poet of Albion >  http://bbc.in/1vtc2m0
Jenny Uglow investigates the life of the radical London artist and poet William Blake.
BBC.IN

The British Library
The English painter, poet and printmaker William Blake was born ‪#‎ onthisday‬  in 1757. In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perhaps his most famous collection of poems, he explores the tensions between the human passions and the repressive nature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ventions.  ‪#‎ DiscoverLiterature‬ http://bit.ly/1rxSCwQ
Image: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A facsimile of a coloured and gilded copy of the first edition


William Blake, one the most original visual artists of the Romantic era, was born on this day in 1757. Learn more about the artist and view a slideshow of his works:  http://met.org/11z0Nxd
Featured Artwork of the Day: William Blake (British, 1757–1827) | Songs of Experience: Title page | ca. 1825  http://met.org/14nl5Ld

William Blake

by  ImpossibleParadise 2 years ago 14,495 views
A brief insight into the English poet, painter and printmaker,  William Blake (1757 - 1827).






Born ‪#‎onthisday‬ in 1757: poet and printmaker William Blake. This is his Judgement of Paris http://ow.ly/F1mvL
You can also purchase art prints of Blake’s work in the British Museum Shop http://ow.ly/reo9t



MORNING, OR GLAD DAY
Figure:  Engraving. Nude figure personifying Morning, just touching one foot to earth, arms outstretched, rising sun behind head. Creeping caterpillar slides past his planted foot, while night moth flies away into background.

The Blake Society is £400,000 short of the amount needed to turn the Sussex cottage in which the poet penned Jerusalem into an artists’ space, visitors’ centre and memorial
The Blake Society is £400,000 short of the amount needed to turn the...
THEGUARDIAN.COM|由 ALISON FLOOD 上傳


Life of William Blake


References

黃節(晦聞)


詩旨纂辭》1 是黃節(1873-1935)在北京大學授課的講義,於民國十九由北京大學出 ... 孟子微在〈蒹葭樓與顧炎武詩〉一文中指出:「先生(黃節)前在北京時,在北京.

黃節(1873年-1935年1月24日),原名晦聞,字玉昆,號純熙廣東順德甘竹右灘人。中國詩人歷史學家。著有《詩旨纂辭》、《變雅》、《漢魏樂府風箋》、《魏文帝魏武帝詩注》、《曹子建詩注》、《阮步兵詩注》、《鮑參軍詩注集說》、《謝康樂詩注》、《謝宣城詩注》、《顧亭林詩說》、《蒹葭樓集》等書。

生平[編輯]

清朝末年,在上海章太炎馬敘倫等人創立了國學保存會,刊印《風雨樓叢書》、創辦《國粹學報》。
民國成立後加入南社,長居北京,任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清華大學研究院導師。曾一度出任廣東教育廳廳長。
著名世,與梁鼎芬羅癭公曾習經合稱「嶺南近代四家」。作品兼見唐詩的文採風華與宋詩的峭健骨格,人稱「唐面宋骨」。除此,其亦對先秦六朝詩文頗多精當見解。
----
"國學"首倡者 黃節(圖)
文化中國-中國網 culture.china.com.cn  時間: 2010-09-19 10:40  責任編輯: 老北
黃節
黃節(1873年一1935年),原名晦聞,字玉昆,號純熙,廣東順德人。著名詩人、學者。出生於清末動蕩年代的他,一生一路跌宕進退于學術、革命之間。
1935年1月24日,名重一時的廣東學人黃節病逝于北京,剛過花甲之年。2月,黃節哀悼會以“國師”的規格在南京召開,追悼會由蔡元培、陳樹人等發起,行政院長汪精衛親臨主祭,章太炎、胡適、李濟深撰寫輓聯,南京國民政府明令褒揚,將逝者生平言行著述,宣付國史館立傳。
和這赫赫颺颺的排場相對的,恰是黃節寂寞的身前身後。他在世時,不敢開啟廣州寄來的家書,只因“恐索家用”;手頭拮據,無力自出詩集。他過世後,家人照樣生計維艱,只得將其收藏的二十多方硯臺出賣,方才籌得費用扶靈南歸。
他曾經叱吒風雲:在南方時,和章太炎等創立國學保國會,參加南社,用詩歌鼓吹革命,之後又和孫中山先生合作,任廣東省教育廳廳長、任孫中山大元帥府秘書長。
他曾經改變了萬千人的命運,創辦廣州南武學堂,在他創辦的《政藝通報》、《國粹學報》中用最激烈的言辭、最鮮明的立場號召排滿,許多年輕人就是手裏拿著黃節的文章,口中背誦著黃節的句子,匯成了現代革命洪流。
他是歷史峰尖浪口的一抹文采渙然的亮色,《誓師北伐文》就是他倚馬揮就。胡適用“南洲高士徐孺子,愛國詩人陸放翁”來概括其一生。
可是他對個人功名利祿卻極度淡漠。國民政府成立之後,他即辭官執教,隱退于京城學術圈,後半生一直執教于北京大學。汪精衛要出資為其出版詩集,他推脫説“要做之事甚多,我不汲汲於此。”如此清高,卻又極其和藹,因為他書法造詣聞名北大,中文系的學生都上門索字,黃節是但有所求,無不應承。
如此充滿張力的人性和人生,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都是不多見的。
黃節的品性,低調而又多面。他是詩人,《蒹葭樓集》之下,幾多愛國豪邁,名士風華;他是學者,《黃史》背後,是對中國五千年唯有“君史”,卻無“民史”的斥撻;他是革命者,剪辮、滅清,反對續訂美對華民工不平等協議;他又是保守派,長衫、納妾,遠離“新文化運動”風波浪潮。黃節,一個被周作人以“憤世嫉俗”四字相評的晚清知識分子,一個儒雅、敦厚、內斂外表下慷慨激昂的真性情,應該被我們銘記。
但他始終甘願撤身眾人呼號聲之後,做一個奔命于地方教育與學院講授的“幕後”之人。縱然他曾應孫中山之邀赴港共商反清大計;奮筆疾書成功營救被袁世凱監禁的章太炎;又或“以詩教弟子”,範文瀾、朱自清、俞平伯等大家皆受其誨晤……但仿佛正是他的內斂成就了百年後的“被遺忘”。一個角落中的形象,和他當年從各界眼中看到的敬仰,竟有如次脫節的悲涼。今日,不知違其願否,我們選擇鉤沉。
1935年,黃節去世,北京、南京、廣州都開了追悼會,南京追悼會在當時的華僑招待所舉行,政界、學界人物雲集。資料圖片 
夫子自道
亡國之音怨有思,
我詩如此殆天為。
欲窮世事傳他日,
難寫人間盡短詩。
習苦蓼蟲惟不徙,
食肥蘆雁得無危?
傷心群賊言經國,
孰謂詩能見我悲!
———黃節《我詩》
“共惜忠君違愛國,哪堪華夏帝諸夷”
1902年,黃節就與鄧實一起創辦了《政藝通報》,成為中國最早的“討論時政、研究社會病狀、探討救國圖存方案”的綜合性刊物
黃節的出生地,是有所謂“孔子居杏壇,賢人七十,弟子三千”之稱的順德杏壇鎮。不幸的是,十月成孤,家道敗落,迫使母子只得靠變賣家當相依度日。母親親授“四書”,以岳飛報國、陸秀夫抗元的故事鼓勵兒子,盼望黃節早日成才。
“八歲我愛書,夜窗燈如晦。我讀輒不忘,母命再促睡。”閉戶問道,潛心西學,睜眼看世界;北上漫遊,廣泛交友,體歷民生。這樣的治學道路,也許與同時代的新派學者並無二致。然而,作為導火索的北闈應試失利,則將使其成為眾多學者思想流變中的特例。
1902年5月,黃節赴開封參加鄉試,臨行前以詩留別學友,謂“時艱敢謂科名賤,學養今無母命遵。”意思是自己前去應考,只是為了不負母親彌留之際的囑託。時值八國聯軍攻陷北京,而考題恰關國事策論,這使黃節突然有種不吐不快之感。“選將練兵,上下一心,同仇敵愾,抵禦外侮。”洋洋灑灑,大氣磅薄,讓同考官袁玉錫讀罷,嘆為奇才,聯絡十八房同考官合力推薦解元。然而不幸亦可謂之“萬幸”的是,主考官陸潤庠誤以為眾人聯名舞弊,將其駁回。當然,黃節力陳痼弊之中流露出對清朝治政的責難,恐怕才是其落第的根本原因。
對於對科舉根本不抱希望的黃節來説,這次考試的落第,只是一種“證實”。也許這時,兒時從母親口中聽到的愛國救亡故事,頭腦中根深蒂固的“哪堪華夏帝諸夷”的夷夏觀念,以及遊歷途中親見的民生疾苦,才一齊翻滾開來,印證了推翻腐朽清朝的緊迫。這一年的年底,黃節在《政藝通報》先後發表《讀〈普法戰爭史〉》、《國粹保存主義》,開始了他決絕的反清之路。
維多利亞時代的評論家、歷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曾引用伯克的話預言説:“國會有三大産業,但報紙這第四産業比前三種更加重要。”這似乎與黃節的選擇不謀而合。
早在1902年2月,黃節就與同學鄧實一起創辦了《政藝通報》,成為中國最早的“討論時政、研究社會病狀、探討救國圖存方案”的綜合性刊物。黃節相繼與章炳麟、鄧實、馬敘倫、劉師培等人創立“國學保存會”,刊印《風雨樓叢書》及《古學會刊》,創辦《國粹學報》、主筆《天民日報》。
另外值得一提的,當屬1905年黃節有感於聲勢浩大的群眾性反美愛國運動而創辦《拒約報》,揭露美國華工受迫害實情,倡導反帝愛國。
1847年前後,中國勞工被大批“招請”到美國從事礦山、鐵路的開發工作,受盡剝削。後來美國通過《限制華工法案》和《斯考特法案》,並於1894年與清政府簽訂協約,竟然禁止華工自由移美和居住。十年期滿後的1904年,全國工商界集體發起抵制,要求廢除不平等協約。臨時創辦的《拒約報》,配合各地反協約浪潮,打破清廷和美領事館的圍追堵截,密切關注並深度報道反對禁約、抵制美貨運動,堪稱先鋒號角。
黃節由書齋走向革命,選擇求諸報端。辛亥革命之後,黃節先後草擬《改元剪辮文告》、《誓師北伐文》,進一步為革命造勢,樂觀地期盼著推翻皇權的中國能迎來民權的新頁。
1928年,位於越秀山的鎮海樓重修。此時正就任廣東省教育廳長的黃節,撰寫了重修碑文。嚴亮翻拍
“常賦石榴詞,又寄丁香字”
白居易《琵琶行》千年之後,一位有著相同遭遇的藝妓,似穿越般邂逅另一位憂悶詩人黃節
然而辛亥革命的失敗,復辟帝制的鬧劇,讓黃節逐漸對革命失去了信心,由革命重回象牙塔。這或可從他這一時期名士風流的私生活中蠡測其一。
與陳獨秀牢獄之中公行男女之事不同,黃節的感情生活“守舊”,但也風流,讓人想起潘安、杜牧。他有三房妻妾,卻又常常流連于舞榭歌樓。其詩“榴花漸白,何止過梅黃?”悔過的是自己英姿不再,歲月蹉跎。可嘆詩人之情,至真也乎!
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之嘆,因歌女的妙麗顏容和悽慘身世之對比,格外別致動人。千年之後,一位有著相同遭遇的藝妓,似穿越般邂逅另一位憂悶詩人。
“秋娘妙曲響遏雲,斂氣入弦淚如櫛。”這位善秦聲、也姓杜的姑娘,被黃節比作“秋娘”。她被商人贖身納妾又遭其妻驅逐的淒遇,“盛豐容,諸姬減艷”的粧容,讓詩人頓生愛憐。黃節移居北京之後,“常賦石榴詞,又寄丁香字。”半年之後,終於不堪異地相思之苦,“渡江河東君,就我上都駟”。三年後,黃節作《歲暮吟》,結句“奈何三日遽輟歌,使我無詣歲雲卒”,暗示詩人不敢期望年輕的姑娘歸屬自己遲暮之身,即將結束這段感情。
詩人總是任性而多情。歡愉之際,豈知留守家鄉的正室産下的10個兒女中,只存活了三人!
黃節的名士風範還表現在,作為老資格的同盟會成員,黃節始終沒有流連政壇,黃節一生不缺“聘書”,1920年,章炳麟推薦他給閻錫山當教育部長,他堅辭不就;1922年,北洋政府總理王寵惠邀請他出任國務院秘書長,他拒不上任;1923年,孫中山在廣州委任他為大元帥府秘書長,他回到廣州後見到軍紀混亂,政令難行,於是辭職回到北京;1932年,汪精衛電邀他參加“國難會議”,他拒絕出席。黃節唯一一次出任政府官員,是1928年為李濟深的誠意所感動,回粵出任廣東教育廳廳長兼通志館館長。他上任後,立即召開了全省的教育行政會議,提出“救身之道”,“一方宜重視德育教育,一方宜發展職業教育”,廣東的“學風遂變,由囂嘩歸於敦肅”。
黃節重視發展女子教育,在任廣東省教育廳廳長期間,他創立省立第一女子中學,招收初高中女生千余人。然而這一行為,卻遭到大多數人的質疑,好事者想當然地認定黃節搞男女分校,“厲行復古”,徑直冠以“遺老”之稱,遠在北京的周作人大發感嘆“中國舊式讀書人的頭腦始終不能超出封建思想之外,這是一切的病根”。其實,黃節從西方教育了解到,男孩子是競爭文化,而女孩子則是合作文化,故而男女分班便於發揮各自優勢和因材施教。其實早在1901年,黃節創辦廣州“南武兩等小學堂”,就開始招收“南武公學社”同仁子女12人就讀,那可是廣東歷史上第一間男女同校的學堂。
“長憶詩人噙老淚,紅樓重説顧亭林”
“九一八”之後,黃節在課堂裏講顧亭林《海上》詩,誦至“第二聯‘名王白馬江東去,故國降海上來’,他一面念一面慨嘆,陪著顧亭林痛哭流涕
老北大註定要為黃節留名,因為1917年至1925年,1929年至1935年,黃節在這裡度過十五年的人生,直至去世。
紅樓的名師,各有其怪傑謔相。蔡元培先生“相容包並”的大政方針下,新派舊流,各顯神通。黃節在北大講課的印象,大概可以概括為“舊”。然而又不像辜鴻銘背後拖了一根細小焦黃的辮子,還在課堂上帶一童僕為他裝煙倒茶。
黃節有“舊”的求學背景,也有“新”的自覺探知,所以他的“舊”中庸而實在。他一貫著長袍,上課鄭重其事,連微笑也不曾有;講詩,用箋注法,都寫在講義上,然後並印成書,《漢魏樂府風箋》便是;做舊詩,集舊書,精於書法,連帶還藏硯;課上講解詩歌,課下與學生來往唱和,這一來一往甚至讓高足李韶清變成了自己的女婿,真是皆大歡喜。
黃節一向教學認真嚴謹。弟子蕭滌非回憶,黃節開過一門選修課,只有兩個人選修,有時候一人請假,課堂上就只剩下蕭氏一人,黃節照講不誤,依然聲如洪鐘,隔壁教室也能聽見。
1924年,梁啟超在清華講毛詩和楚辭,黃節則在北大開漢魏六朝詩。兩校同學互通有無,卻發現兩位老師所講並不一致。黃節得知,要來講義仔細查看,發覺梁氏所講謬誤不少,於是寫信商榷,不料數月之後,如石沉大海。黃節“深嘆前輩往復論學之誼,不可復見”,於是又以致函,直批其“輕率從事”、“援引失實”、“自欺誤人”。梁啟超這下著了慌,忙托自己的弟子林宰平表達自己確有失誤:“晦聞對毛詩,及漢魏六朝研究極有心得,論證十分詳確,他指出我講義的錯誤是經過反復斟酌的,説得很多,我要感謝他的盛意!”
然而黃節絕非“刻板”的冷老頭兒。1934年秋起,黃節有感於國破山河,在北京大學由授毛詩改講顧亭林詩。張中行先生在《負暄瑣話》中,記述了“九一八”之後黃節在課堂裏講顧亭林《海上》詩的情景。誦至“第二聯‘名王白馬江東去,故國降海上來’,他一面念一面慨嘆,陪著顧亭林痛哭流涕。我們自然都領會,他口中是説明朝,心中是想現在。”
2008年,黃節唯一健在的親炙弟子王越教授接受採訪,回憶起恩師當年難掩的真情,王老當場即興賦詩“長憶詩人噙老淚,紅樓重説顧亭林。”
是學者而能詩,是詩人而治學
《詩學》是近代中國詩學研究的開創性著作,它與林傳甲的《中國文學史》、王國維的《宋元戲劇考》、魯迅的《中國小説史略》一樣具有學科建設的奠基意義
黃節的最終定位,自當回歸為“一代詩宗”。黃節與梁鼎芬、羅癭公、曾習經一起,曾並稱“嶺南近代四家”,作為南社的兩大巨擘之一,時人對他的詩更是推崇備至,有“章(炳麟)文黃詩”之説。黃節的詩既有唐詩的文采風華,又有宋詞的骨格峭健,剛柔並美,因而有“唐面宋骨”之譽。陳三立推崇他“格澹而奇,趣新而妙,造意鑄語,冥辟群界,自成孤詣”(《蒹葭樓詩序》)。
黃節是學者而能詩,是詩人而治學,碩果纍纍。無論在廣州,還是北上京師,黃節力主詩學創作與詩歌研究並重,其著作計有《詩學》、《詩律》、《詩旨纂辭》、《詩旨變雅》、《漢魏樂府風箋》、《魏文帝魏武帝詩注》、《曹子建詩注》、《阮步兵懷詩注》、《鮑參軍詩注集説》、《謝康樂詩注》、《謝宣城詩注》、《顧亭林詩説》等。
其中《詩學》當數黃節最重要的學術著作。
細究起來,《詩學》的成書其實早在1910年黃節執教兩廣優級師範之時,當時書名叫《詩學源流》,後在北大任教期間,進行了校正修改,形成今日《詩學》其貌。所以,《詩學》堪稱中國最早的詩學史。
北京大學著名學者吳小如高度評價黃節《詩學》,認為“其學術價值足與魯迅《漢文學史綱要》、劉師培《中古文學史講義》媲美”。更有學者認為,《詩學》是近代中國詩學研究的開創性著作,它與林傳甲的《中國文學史》、王國維的《宋元戲劇考》、魯迅的《中國小説史略》一樣具有學科建設的奠基意義。
有趣的是,晚年的他,竟傳有“一詩成讖”的軼聞!
1931年,晚年黃節似有“神啟”般寫下一副這樣的對聯:
海棠如醉,又是黃昏,更能消幾番風雨;遼鶴歸來,都無人管,最可惜一片江山!
這是一副集句聯———“海棠如醉”摘自陸游的《水龍吟》,“又是黃昏”來自柳永的《訴衷情》,“更能消幾番風雨”採自辛棄疾的《摸魚兒》;“遼鶴歸來”擷自周邦彥的《點絳唇》,“都無人管”選自辛棄疾的《祝英臺近》,“最可惜一片江山”出自姜夔的《八歸》。
須作詮釋的只有兩個詞。一個是“海棠”:它形似舊中國的地圖;另一個是“遼鶴”:古有聖賢原籍遼東,在中原得道成仙化鶴歸鄉,此喻物是人非。
聯幅所署日期為“中秋節前十日”,即公曆9月16日,這一天,正是關東軍在瀋陽北郊集結之時。79年後,“九一八”警鐘常在,誰料這聯子背後的擔憂,在當年居然成真。
黃節晚年家中依舊拮,又債款在身,境況慘澹。1934年12月,黃節偶感身體不適,病情反復,但因為無錢及時醫治,一直臥病強撐。1935年1月,年僅62歲的黃節與世長辭。

當代學者楊鑄和陳希談黃節
他首倡“國學”力求將其引向現代
黃節書法作品。
黃節的一生是多元的,他曾經辦過報紙,激揚文字,為革命奔走呼號;做過教育廳長,厲行教育改革;他是詩人,幾多詩性風流;又是學者,潛心梳理詩學源流。他曾經積極入世也曾激流勇退遁入書齋,他生前曾經轟轟烈烈如今卻遭遇出奇的冷。黃節的一生又是備受質疑的,他首倡“國學”,希望“研究國學,保存國粹”,因而被目為守舊派,論者往往忽視了其汲汲于將中國傳統文化引入現代的努力。他為何遭受冷遇,提倡國學是否就意味著守舊,他的文化觀之於當下是否還有點啟示意義?就上述問題,南方日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楊鑄和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希。
黃節缺乏現代的那種“新聞賣點”
【談“黃節冷”】
黃節不是一個熱衷於出風頭的人,不一定要飛黃騰達或者引人注目
南方日報:和“陳寅恪熱”相形陌路的是“黃節冷”,首先想請教您“黃節冷”的這個現象。從黃節學術、革命、生活情況的研究來講,目前記錄黃節生平細節,形成傳記的著作,只有陳希《嶺南詩宗———黃節》一書,而學術期刊網以“黃節”為題目搜索的研究論文數迄今也不過十余篇。您認為當代學術界的“黃節冷”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因為他的“低調”,抑或其他方面的原因?
楊鑄:説黃節冷,實際也看怎麼説。黃節確實缺乏現代的那種所謂“新聞賣點”。他是比較常態的學者,然而現在新聞比較關注那種花哨的東西。比如説後來與黃節同在北大教書的黃侃,他的引人注意,大概主要在於比較“瘋”和比較“怪”。至於黃節,基本上沒什麼,頂多也就是娶過幾房太太,這在那個年代,是不足為怪的。
冷或熱可以是別人的判斷,但有時候也是自己的選擇。有的人是求熱的,比較喜歡鬧騰;不過也有的人不求熱,也就無所謂冷。他按照自己的選擇過日子,不一定要飛黃騰達或者引人注目。黃節就是這樣,他不是一個熱衷於出風頭的人。所以按照他的這種性格,現在屬於這樣的關注度,大概也算正常。
陳希:黃節“以詩鳴海內”,是重要的詩人、學者,當初繼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之後,被清華大學聘請為導師,學術上創下多個“第一”,但至今已鮮為人知。我認為主要原因是黃節在北大特立獨行,不屬主流,又病逝較早,遺留資料匱乏,而且他真正的入室弟子不多,最為看重的弟子李滄萍1950年代就過世,而得意門生蕭滌非埋頭學術,敬重老師,不事張揚。在中國這樣一個非常講究師門、注重學派的學術圈,老師的名聲很大程度上是要靠學生哄抬起來的,老師培養學生、學生光大師門,相輔相成。黃節後繼乏人,也就無從形成“熱門”。不過,耿介正直的黃節不在乎也根本看不起這些虛名俗利。
南方日報:可是像陳寅恪先生,也是個挺不合時宜的人,他也寫古體詩,但他的遺著不斷再版,關注度持續升溫,那麼是不是他身上有一些現代的東西是為我們所認可的,價值觀和現代是可以相容的,而黃節則註定隨著歷史浪潮遠去,有這樣的區別嗎?
楊鑄:陳寅恪的書,一般人能讀的,可能除了《柳如是別傳》,也沒多少了。當然,他的史學研究,和當下的史學研究,從學術上來説確實有比較直接的聯繫。陳寅恪的熱,更主要的是公眾看重他“獨立之人格”,也即在特定的時代他所持的一種相對游離的態度。其實很多人在講陳寅恪的時候,真正關注的並不是陳寅恪怎麼樣,而是潛在地表達了對某些東西的不滿。也就是説,當下陳寅恪實際是作為某種意識的象徵存在的,跟他本人的情況或當時的狀況是否符合則是另一回事。肯定陳寅恪和批評郭沫若,意思都是一樣的。
黃節逸事
對胡適“視而不見”
在北大的講臺上,黃節和黃侃同屬舊派名流。二黃不僅在衣著上有喜穿長袍、頭戴黑絨瓜皮帽的共同嗜好,而且都看不慣胡適、陳獨秀等新派人物的做法主張。一次黃侃責難胡適:“你聲聲要推廣白話文,未必出於真心。”胡適不解其意,黃侃正色道:“如果你身體力行的話,名字就不該叫‘胡適’,而該稱‘往哪去’才對。”但不同於黃侃的“正面迎擊”,黃節對胡適的態度是“視而不見”,迎面走過,昂首闊步,當然,有時在自己的課上把胡適新詩當作反面教材批判一番,也並非莫須有。
“汪精衛何人?我詩不要他印”
黃節一生緊縮度日,其《閉門》詩有雲“愁把老妻函卒讀,破家誰為訟貧冤”,可見一斑。其實,黃節並不缺“來財”的機會,兩江總督端方曾以鉅額資金贊助國學保存會,希望封堵“排滿”言論,遭到拒絕;1934年,時任行政院長的汪精衛匯付2000大洋,希望資助黃節編輯出版書稿,黃節表示:“世界多一部書與少一部書,究有何別!”後來弟子黃稚荃回憶老師的話説“汪精衛何人?我詩不要他印”。想來今人出書之焦切,與古者之謹慎,堪比天壤。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