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8日 星期六

《W. Benjamin的十四行詩》《論德國悲劇的起源》、《本雅明之墓:一場人類學寫作實驗 》伽達默爾談策蘭《呼吸結晶》、Bauhau 叢書 (部分)

本雅明之墓:一場人類學寫作實驗
作者: [美]陶西格(Michael Taussig)
出版社:北京大學
出版時間:2023年08月
人民幣 ¥89
ISBN:9787301334706
內容簡介
1940年,本雅明在西班牙和法國邊境的一座小鎮結束了生命。2002年,本書作者、人類學家陶西格拜訪了本雅明在小鎮的墳墓。於是有了本書。本書以書中同名文章《本雅明之墓》為書名,並以此發散開來,展現出一位人類學家的學術關切。本書的主題涵蓋了本雅明之墓、哥倫比亞的農民詩人,此外,也有關於薩滿教身體特質的討論,以及海洋的消失。這些看似鬆散的主題,每一個都打上了作者鮮明的個人風格烙印,即對物件的欣賞,並從中提煉出深刻的哲學和人類學冥思。
作者通過這些不尋常的散文,向讀者展示唯物主義知識為我們所棲居的抽象的、全球化的、同質性的和電子化的世界,所提供的一條另類道路。作者通過本雅明之墓,追尋一次兼具民族志式的、自傳式的、文化批評式的旅程,他向讀者展示了自己對於20世紀偉大的文學批評家的記憶。
作者簡介
邁克爾•陶西格(Michael Taussig,1940— ),美國當代人類學家,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醫療人類學,以及通過本雅明的著作對馬克思關於商品拜物教的概念進行探討。著有《魔鬼和商品拜物教》 《薩滿教、殖民主義與野人》《本雅明之墓》《什麼顏色是神聖的》等。
譯者 王菁,跨界人類學與傳播學,威斯康辛大學麥迪森分校新聞和大眾傳播學院助理教授,“結繩志”主編之一,于 2019 年在萊斯大學獲得人類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媒介史、中國穆斯林、女權主義、聲音與播客、華人移民、記憶政治、絲綢之路、亞洲與全球化等。同時,作為“結繩志”創始人之一,致力於打破學界與公共的高牆,通過多種公共管道,傳播社會人文學科的知識、視角和方法。
目 錄
作者導言 001
第一章 本雅明之墓:世俗啟迪 009
第二章 構建美洲 047
第三章 太陽只求付出不求回報 103
第四章 沙灘(幻想) 141
第五章 體內性、信仰和懷疑:另一種魔法理論 181
第六章 越界 239
第七章 紐約警察局布魯斯 267
第八章 花語 291
鳴謝 333
注釋 336
線上試讀
本雅明之墓:世俗啟迪(節選)
瓦爾特?本雅明死於法蘭西賓館,該賓館位於西班牙和法國交界處的包港。在本雅明死後幾個月,漢娜?阿倫特去那裡尋找本雅明的墓地。然而,她一無所獲。除了她一生中見過的最美的風景,阿倫特什麼都沒找到。“我找不到他的墓地,”過後不久,她就給哥舒姆?肖勒姆寫了一封信,“哪兒都沒有他的名字。”不過,根據包港市政廳提供的記錄,本雅明有一位名叫福豪?古爾蘭德的朋友,後者于1940年9月28日,也就是本雅明死後兩天,支付了75個比索,為本雅明租用了一個為期5年的“墓龕”。當地醫生拉蒙?維拉?莫里諾診斷本雅明死於腦中風,但是,人們通常認為他死於服用超量嗎啡導致的自殺。“他身上攜帶的嗎啡足夠讓他死上好幾次了。”說這句話的人叫作麗莎?菲特蔻,她曾帶著本雅明翻山越嶺進入西班牙。
然而,無論有名無名,這個地方都美得驚人。
“陵園面向一個小小的海灣,正對著地中海,”阿倫特寫道,“它建在由石頭雕刻而成的梯臺上,棺槨被推入石牆,安置其中。這是我有生以來見過的最迷人、最美的地方之一。”
美景並未給肖勒姆留下深刻印象。幾年之後,他似乎根本不屑一顧。在一本有關本雅明的回憶錄中,他作了如下結語:“那個地方確實很美,但本雅明的墓是偽墓。”用這樣一句話作為一段人生故事的結尾,未免有些突兀和酸楚,仿佛逝者被某種結局欺騙了,因而我們也被這個結局欺騙了,最終得到的只是一個懸念,一本缺了尾頁的書。阿倫特不僅沒能找到本雅明的名字,更不幸的是,哪怕找到了也是一個假名或一座偽墓。當然,這取決於你是否認為偽墓更加糟糕。至少對肖勒姆而言,那些照片清楚地顯示了一個刻有本雅明名字的木制容器,上面的名字字跡潦草。在他看來,那不過是“陵園看守者的發明,他們考慮到訪客打聽的次數,發明了這個把戲,以確保自己能夠得到小費”。就這樣,本雅明的人生結束了,即便他曾被喬治?斯坦納等人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批評家。肖勒姆的回憶錄就是以此為結尾。即使在死後,本雅明也是一個失敗者,他的墓地成為人們賺取小費的把戲。我們不妨說,肖勒姆把他的主角埋葬在世俗的審判之下,而非真實的墓穴之中。
看起來,肖勒姆似乎在盡力避免將本雅明紀念碑化,他選擇用最不浪漫的方式結束了回憶錄——陵墓中坑蒙拐騙的伎倆。這讓人聯想到本雅明的一篇文章,有關超現實主義,寫於1929年,文中提到了“世俗啟迪”(profane illumination)。不過,究竟啟迪了什麼?在本雅明構造的“世俗啟迪”一詞中,“啟迪”帶有宗教啟示的痕跡,但後者已被超越。而且,在他去世前不久寫成的著名的文章《歷史哲學論綱》(“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中,本雅明宣稱:“唯有歷史學家才能在過去當中重燃希望之火,若是敵人獲得勝利,哪怕是逝者,也將失去庇佑。”那麼,肖勒姆對於本雅明之墓的評價,對那“希望之火”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肖勒姆何以宣稱照片“清楚地顯示”墓地是假的?有任何照片能夠清楚地體現這一點嗎?假設照片確實能夠做到這一點,那守陵人為什麼會公然造假,還要冒著被來訪者和像肖勒姆這樣研究攝影的學者戳穿的風險?以掘墓者的技術而言,根據真墓偽造一個完整的複製品,難道真的就這麼輕而易舉?
如果我們究其根本,又怎會相信任何一座墳墓都埋著應葬之人呢?死亡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秘密與恐懼如裹屍布一般將它緊緊包住,我們大多數人永遠都不敢去一探究竟。誰知道包港的墓地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或許,沒有一個墓穴埋著對的遺體;或許,根本就沒有遺體?畢竟,在這個體制中,遺體與屍骨的挪移極為常見:你租了一個為期幾年的“墓龕”,若干年後,如果無法續租,屍骨就會被拿出來,挪到公共墓地,與那些不計其數的無名屍骨並排放置。它們最終都會混合相融,失去所有個性的痕跡。在這裡,它們在不體面的混戰中相聚,而這場混戰就是死亡:朋友與敵人、本地人與外國人、共和黨人與佛朗哥的追隨者們、大腿骨與肩胛骨,統統混雜在一起,創造並再造了埃利亞斯?卡內蒂所謂“隱形的死者群體”。在卡內蒂看來,這個群體是宗教情感的一種重要來源。如果一切按例而行,那麼,本雅明的遺體在1945年時,也就是福豪?古爾蘭德支付了75個比索的5年之後,就該被挪置於公共墓地了。
但是,在本雅明死後幾個月裡,阿倫特居然無法找到他的墓龕,這件事又該如何理解?肖勒姆想方設法讓我們知道這件事,因為他把這個戲劇性的事件當作引子,從而引出1975年的斷言,即本雅明的墓是一個偽墓。阿倫特說過,“哪兒都沒有他的名字”。但是,這裡有一個細節可能會有幫助,而且與命名之事緊密相關:在他去世後,瓦爾特?本雅明不是以一個猶太人的身份,而是以羅馬天主教徒的身份進入了官方記錄(證據由包港近期建立的瓦爾特?本雅明博物館提供)。確切地說,記錄上的全稱是“本雅明?瓦爾特先生”。他就以這樣的身份被埋在了天主教徒專用的陵墓中。在那裡,他絕非無名無姓,而是像他的墓穴一樣,成了一個偽人,身體雖在,但基督徒身份是假的,名字也是假的。
你會在法蘭西賓館提供的收據中看到死者的姓名——本雅明?瓦爾特。死者生前4天的開銷包括5瓶檸檬蘇打水、4個電話、殮屍費、房間消毒、床墊清洗和漂白費用。你也會在內科醫生開出的收據上看到這個名字:本雅明?瓦爾特,旅客,注射費和血壓測量費,75比索。你還會在1940年9月27日出具的第25號死亡證明上看到這個名字:本雅明?瓦爾特,48歲,來自柏林。你可以在當地木匠向包港法官提供的帳單中看到這個名字,該木匠為死者,也就是本雅明?瓦爾特先生,製作了一副襯布棺材。在同一張收據上,你還能看到付給磚匠的8個比索,他負責為本雅明?瓦爾特的墓穴封棺。而且,你可以在一張牧師出示的收據上看到這個名字:1940年10月1日,共96比索,其中6個比索用於做彌撒,“B.瓦爾特的屍體就埋葬在本鎮的天主教陵墓”,75個比索則用於“支付為期5年的墓龕租金”。


  《W. Benjamin的十四行詩》《論德國悲劇的起源》、伽達默爾談策蘭《呼吸結晶》、Bauhau 叢書 (部分)


半夜翻讀班雅明寫的《論德國悲劇的起源》感想二則
我的確去翻譯班雅明寫的《論德國悲劇的起源》某漢譯本,你說的"他很自豪「行文大部分是由引文語錄組合而成,是最離奇的鑲崁技術。」" 的確有點道裡,不過這是篇/本教授資格審查的論文,也許有400多個出處注解,意義不太相同。 我會有短篇翻書與台灣太陽花革命相關的感言,這倒是要謝謝你。
感想一: 現在大家讀班雅明,那些當掉他教授資格的人,誰記得?
4月3日晚間"新聞面對面",姚立明說,10年後大家都忘記馬英九、金溥聰是誰,不過大家會記得這次學運。
感想二;《論德國悲劇的起源》文末:"比之保存完好的較小建築來,偉大建築的廢墟都能更深刻地說明計畫的理念。
的確,學運總有結束時,但它留下的,肯定是偉大建築的廢墟;而 馬、江現在的種種作為呢?........
所有心情:
Hsiangyen Tang、藍東顯和其他2人
分享



中國是翻譯大國,人力較充沛,所以可能較廣,如 W. Benjamin的十四行詩、伽達默爾談策蘭《呼吸結晶》、Bauhau 叢書 (部分)......

等等,都有中文。但是,這只是參考而已.重要的是......



誰是你,誰是我:伽達默爾談策蘭《呼吸結晶》
作者: [德]伽達默爾(Hans-Georg Gamader)
出版社:上海文藝
出版時間:2023年01月
人民幣 ¥68
ISBN:9787532184347
內容簡介
《呼吸結晶》是策蘭晚年一部重要詩集,甚至曾被策蘭聲稱是自己zui好的作品。伽達默爾對此作了一次細讀,從詮釋學角度,圍繞策蘭詩中的敘述者與傾聽者,在“何謂你,何謂我”的辨析中,在“何人斯”的主題沉吟中,逐次領讀二十一首詩,再現策蘭這部傑作的神秘與美妙,以及其下可能的深意。
“紙上造物·詩歌課”書系第二本。以思解詩,從哲學的進路趨近詩歌。
大哲學家談論大詩人,用心傾力,可遇不可求。一部解讀詩歌的經典之作。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1900-2002),出生於德國瑪律堡,德國哲學家,羅馬科學院院士。詮釋學巨擘,代表著作《真理與方法》。
譯者簡介
陳早,女,2006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2016年獲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現任教于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出版譯著《布裡格手記》(里爾克 著華東師大版,2015,2019修訂版)、《希臘化史:亞歷山大大帝》(居斯塔夫·德羅伊森 著,華東師大版,2017)、《逝物錄》(尤迪特·沙朗斯基 著,中信版,2020)、《<伊利亞特>和她的詩人》(卡爾·萊因哈特 著,華東師大版,2021)等,並在《外國文學評論》、《國外文學》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若干。
目  錄
前言
修訂版前言
正文
後記
修訂版後記


Oliver Sacks “poet laureate of medicine” (The New York Times) 兩本名著啓電視劇:Everything in Its Place: First Loves and Last Tales. about Alexander Luria. Insomniac City: New York, Oliver, and Me不眠之城:奧立佛‧薩克斯與我的紐約歲月




We are excited to share that NBC has greenlit Dr. Wolf, a medical drama TV series inspired by the life and work of Oliver Sacks, with Zachary Quinto set to play the iconic neurologist and storyteller, alongside Tamberla Perry, Ashleigh LaThrop, Alexander MacNicoll, Aury Krebs, Spence Moore II, and Teddy Sears. Inspired by 'The Man Who 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 and 'An Anthropologist on Mars,' Dr. Wolf revolves around the larger-than-life neurologist, Oliver Wolf, and his team of interns as they explore the last great frontier — the human mind — while also grappling with their own relationships and mental health. We’ll keep you posted on updates about “Dr. Wolf,” as they become available. 📷 : Zachary Quinto as Dr. Oliver Wolf (Photo: Rafy/NBC)

.....



This October we are pleased to publish new Everyman's Library editions from two celebrated authors.
A Contemporary Classics hardcover edition of Oliver. Sacks’s most extraordinary book in which the “poet laureate of medicine” (The New York Times) recounts fascinating case histories of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a generous one-volume selection of the best and most important works—poems, songs, stories, essays, novellas, and novels—by the prolific Bard of Bengal, Rabindranath Tagore, the first non-European to win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可能是 2 個人和顯示的文字是「 RABINDRANATH INDRANATH TAGORE THEMANWHO THE MAN WHO MISTOOK ÛISOOKHSIE HIS WIFE FORAHAT THE BEST OF TAGORE AR LIBRARY EVERYMAN INTRODUCTION ATUL GAWANDE MUKHERJEE OCTOBER NEW RELEASES 」的圖形





元素週期表的故事

元素週期表是高中化學的基本


1969年的暑假,我可能讀得很高興


幾十年之後,阿佳跟Mr. Tea 說他們1968的校外宿舍,中一中學長要求他們背誦....


後來我讀到Oliver Sacks 醫師每年生日買周期表中的"歲數"元素物留念,很佩服這巧思。


去年讀《不眠之城:奧立佛‧薩克斯與我的紐約歲月》始識真面目


而 Sacks先生已仙逝幾年了。





奧利佛.薩克斯

Oliver Sacks – “My Periodic Table” – LIT MED MAGAZINE

Oliver Sacks – “My Periodic Table”. From the Division of Medical Humanities Newsletter: A moving essay from the great Oliver Sacks serves as a primer for ...

Oliver Sacks: Under the Influence - Science Friday

Jan 27, 2016 - Oliver Sacks was wealthy in friends, mentors, and other inspiring .... For Sacks, Luria's approach to scientific narrative was an epiphany. “Luria's ...

The Fully Immersive Mind of Oliver Sacks | WIRED

Apr 1, 2002 - The Fully Immersive Mind of Oliver Sacks ..... When Sacks first paged through AleksandrLuria's The Mind of a Mnemonist, he thought it was a ...

The Man with a Shattered World — A. R. Luri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uria presents a compelling portrait of a man's heroic struggle to regain his mental faculties. A soldier named Zasetsky, ... Foreword by Oliver Sacks · Add to Cart ...

Oliver Sacks about Alexander Luri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GqLfP-LtgE




Everything in Its Place: First Loves and Last Tales (English) Hardcover – 四月 23, 2019


Review



Dr. Sacks would be thrilled to know that a newly identified species of fern has been named Ceradenia sacksii, "Sacks' waxy-gland fern" by botanist Michael Sundue. Sundue, a member of the American Fern Society, features in Sacks’s essay “Botanists on Park,” a chapter in Everything in Its Place. This is a tremendous honor—thank you, Michael!
Michael Sundue

不眠之城:奧立佛‧薩克斯與我的紐約歲月

Insomniac City: New York, Oliver, and Me


不眠之城:奧立佛‧薩克斯與我的 ... 中文書 , 比爾‧海耶斯 鄧伯宸 , 心靈工坊 , 出版日期: 2018-10-18 ... 《Insomniac City》(暫譯:失眠的城市),即是薩克思的伴侶,作家及攝影師Bill Hayes,於2017

  淒美動人!讀者會發現自己希望這兩個人擁有更多的時間,但正如海耶斯所說的那樣,他們沒有浪費時間。──《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比爾‧海耶斯能力不凡……他是既是科學作家,也是傳記作者,還是文化解讀者。──《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海耶斯的書將看似不同的記憶線編織成一個庇護所──一個祕密的地方,人們可以擺脫過往執著的遺留,並準備再次重生。──《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海耶斯捕捉到了紐約市狂熱、令人振奮的節奏,以及他與薩克斯度過的奇思妙想,既有趣又浪漫。──《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

  買一盒紙巾,為雪祈禱,這是二月份完美的週末閱讀。你將因這對戀人擁有的時間不夠長,卻已盡力美好,而落淚和拍手。──《新聞周刊》(Newsweek)

  這本書在沉默和視覺上雄辯,因為它在講述內心的祕密…… 《不眠之城》的成就在於一種近乎托爾斯泰的直接和具體觀察,既腳踏實地,又有著徹底的遠見卓識。──《灣區報導》(Bay Area Reporter)

  對生活和愛情的獨特而充滿活力的慶祝。── 《Kirkus評論》(Kirkus Reviews)

  這是本幫忙我們更深入了解奧立佛‧薩克斯的好書,而作者以攝影捕捉不少薩克斯彌足珍貴的鏡頭、紐約市人物風景,都帶給讀者意外的驚喜。──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兼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作者與薩克斯的戀情,無妨說是他對這個城市的愛的極致表現。他們的愛情,儘管短暫,已然豐富了各自的生命。──林克明/精神醫學者、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榮譽教授

  生活裡的點滴,真實、犀利的浮現在每一幀照片裡。坦誠如實的字句,淡淡的,卻又緊扣心弦,他們是那樣勇敢,面對不容易的人生。──賴杞豐(二哥)/家族治療師、Funky酒吧創辦人

  如果你曾被奧立佛‧薩克斯筆下的案例深深吸引、曾對他臨終前的出櫃感到訝異,那麼,我們終於有機會看到他最貼身、最親近、也最藝術的人物側記。──徐志雲/精神科醫師、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理事長

  兩個優秀靈魂之間的愛情,近景是日常生活的細微瑣事、私密對話,背景是紐約這個複雜城市的眾生百態、吉光片羽。深情、哀傷且動人。──莊慧秋/文字工作者、心靈寫作帶領人

  不論因為何種機緣,當你從書架上拿起這本書,並翻開了其中某一頁時,別懷疑,此刻,幸福已然降臨。──畢恆達/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比爾.海耶斯,屬於那種兼擅圖像與文字的創作者,他傾吐、他捕捉、他紀錄——絕不含糊,絕不霸道——這種甜蜜神氣的書寫,真是我們所說的「戀人的志業」。──張亦絢/作家

  書中所描述的細節,完全突破我們對老年人死氣沉沉的刻板印象,以為老人無法談戀愛,但事實恰恰相反。──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作者的文筆,一如他的攝影作品,題材是平凡的生活日常,然而取景的美、手法的細膩,卻像是高明的紀錄片導演,沒有任何刻意造作,就在平淡的紀錄中流洩出愛。──呂嘉惠/心理師、性諮商師、荷光性諮商專業訓練中心執行長

  《不眠之城》是一本極好的回憶錄,書中的奧立佛‧薩克斯活生生如在眼前──一幅生動的雙人畫像,紐約市的街坊與人盡現於筆端。結尾尤見細膩,讓人心痛又愉悅。──Joyce Carol Oates/美國知名作家,普立茲獎提名人

  一本難得一見的好書,寫愛,寫生活,寫心靈,寫奧立佛‧薩克斯的愛心與才華,寫紐約,寫歡笑與創作。──Anne Lamott/美國知名作家

  一如紐約這個城市,比爾‧海耶斯的筆下有讚美有酸楚,這本書結合了「回憶與慾望」,寫下了一個令人心碎而又華美的故事,其間有愛,有喪失,有重生。──Azar NafisiA/伊朗裔美國知名作家

  銳利的眼光,加上一台對街頭生活敏感的相機,海耶斯寫下了一部動人的回憶錄,道盡了地方於人類心靈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本書屬於靜夜,令人動情而又引人遐思,書中的每一句我無不喜愛。──Terry Tempest Williams/美國知名作家

  貼身的描述,一個科學巨人躍然紙上。一本罕見的好書。──Jad  Abumrad/黎巴嫩裔美國知名電台主持人、製作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比爾‧海耶斯 Bill Hayes


  1961年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作家、攝影家。著作包括《解剖學家》(Anatomist)、《五夸脫》(Five Quarts)及《睡魔》(Sleep Demons)。他是古根漢獎(Guggenheim Fellowship)非小說類得獎人(2013-14),也是羅馬美國學院駐院作家。作品屢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同時也刊載於《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沙龍》(Salon)及其他刊物。攝影作品見於《浮華世界》(Vanity Fair)、《紐約時報》及《紐約客》(The New Yorker),第一本攝影集《傷心紐約》(How New York Breaks Yor Heart)於2018年問世。現居紐約。網站網址:billhayes.com

  海耶斯長期受失眠所苦,第一本著作《睡魔》即以此為主題而生。他長年服務於愛滋病基金會,接觸患者的病、死歷程。居住在舊金山期間曾有過一位交往十六年的同性伴侶,伴侶死於心臟病突發後,海耶斯轉往紐約展開新生活,並遇見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兩人相伴至薩克斯過世。種種經歷,讓海耶斯形容自己的生命彷彿是「被死亡染色」(Colored by death)。

譯者簡介

鄧伯宸


  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報社編輯、編譯、主筆、副總編輯、總經理,為資深媒體工作者,曾獲中國時報時報文學獎附設胡適百歲誕辰紀念徵文優等獎,現專事譯作。譯有《影子大地》、《鄂圖曼帝國三部曲1300-1923》、《哭泣的橄欖樹》(立緒)、《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一日浮生》、《寫,在燦爛的春天》、《成為我自己:歐文‧亞隆回憶錄》(心靈工坊)等作品。


目錄

【推薦序1】幫忙我們更深入了解奧立佛‧薩克斯的好書/賴其萬
【推薦序2】同是畸零人:奧立佛‧薩克斯其人其事/林克明
【推薦序3】雖然哀傷,卻是一份帶來重生的禮物/畢恆達
【推薦序4】戀人的志業,同志的贈禮/張亦絢                                                             
【推薦序5】在愛中滿全:見證老年同志的愛情故事/王增勇
【推薦序6】凝視中的寧靜:品嘗海耶斯全然同在的愛/呂嘉惠

PART 1:不眠之城
不眠之城
睡覺:失去
烏鴉
奧立佛與我
成為紐約人
地鐵中身犯
麥可‧傑克森去世的夏天
地鐵釣客
寫在星星上的詩
搬家的男人
滑板大軍

PART2:不死
謝謝先生
同一輛計程車搭兩次
哭泣的男人
不死
打字機
滑板公園
認得路的女子
搭載超級名模
阿里的菸草店
與樹共度一年
父親節

PART3:紐約叫人心碎
與伊蘿娜共度的午後
他的名字叫拉希姆
每個人自己的莫內
但是......
凡我所沒有的
削鉛筆機


後記
致謝
附錄:延伸閱讀

推薦序

同是畸零人:奧立佛‧薩克斯其人其事

林克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榮譽教授、美國精神醫學會傑出終生資深會員


  第一次讀這本書時,其實是蠻震驚的。我雖然對薩克斯這樣的神奇人物景仰已久,直至最近,對他的生平幾乎一無瞭解。攬書才知道傳聞上說薩克斯的同志傾向,果然是真的。由此再回頭細讀兩年前他剛過世時出版的《薩克斯自傳》(On the Move: A Life,原書名:《勇往直前》),在感佩他的活力、生機、才氣、毅力及他對世人──尤其是罹病之人──的關懷與接納之餘,更爲他坎坷崎嶇的一生而悲憐、動容。他的生涯看似平順,其實充滿了驚濤駭浪。他終能克服重重難關,成就一番事業,更是讓人欽佩。

  薩克斯於一九三三年生於英國,為家中四兄弟裡的老么,雙親及兩位長兄皆為名醫,家族中人才輩出,包括劇作家、政治家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身名門,自然有許多優勢與方便,但也可以是沉重的負擔。同時,薩克斯童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影下成長,生為少數族裔的猶太人,面對納粹黨徒滅族大屠殺的威脅,應該又是一個心理負擔的來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薩克斯另一個重大的影響是,為躲避長期英倫大轟炸,薩克斯與他的三哥麥克被送到鄉間一所住宿學校,一住四年。校長苛刻嚴厲,動不動就拳腳相向,學童伙食粗劣,個個面有菜色。戰後回到父母身邊不久,一直照顧他的「患難兄弟」麥克開始出現精神分裂症(現名思覺失調症),病情反反覆覆,「重型鎮靜劑」雖能控制幻覺、妄想,卻也帶來「類巴金森症」之類的嚴重副作用。由於家族裡已有多人罹患類似病症,薩克斯成長於恐懼中,擔心有朝一日也步三哥的後塵,迷失自己。

  但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挑戰,應該還是如何去面對自己的「同性戀」傾向。中學時他發現讓他心動的,從來不是女性。當他終於鼓起勇氣向父母表白時,最令他傷心的是一向寵愛他的母親對此全然排斥。他從此諱言自己的性傾向,只有在異國旅遊時有過幾次用情或深或淺的短暫關係。到了四十出頭,他乾脆把自己包藏起來,沉浸於工作與無需伴侶的活動之中。他完全沒想到的是,三十多年後,到了七十五歲的高齡,他居然戀愛了,而且愛得轟轟烈烈,行動舉止,宛如情竇初開的處男。他戀愛的對象,本書的作者海耶思,小他將近三十歲,是位新近喪偶,為逃避哀傷與失眠,由舊金山搬到紐約重建人生的作家。

  薩克斯在這奇蹟也似的「黃昏之戀」發生之前,早已是功成名就的醫學大師與暢銷作家。他四十歲時出版的成名作《睡人》及由之改編的電影,已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之後幾乎每年一書,生動探討腦功能受損時出現的許多離奇症狀及患者的種種因應之道,也由此彰顯大腦的神奇與人之所以為人的可貴。然而,相較於後半生的成就,薩克斯的前半生是過得很辛苦的。高中、大學時立志要成為化學家,實驗室卻屢屢爆炸;學醫期間努力做神經科學實驗,紀錄了半年的數據資料卻意外自機車上掉落,隨風飄散。最後老闆說他最好去做臨床工作,「比較不會造成傷害」,只好放棄成為大科學家的夢想。

  不久他決定離家遠走北美,騎著越來越大(也越危險)的機車闖天下,最後終於落腳於舊金山,完成神經科臨床訓練,又在洛杉磯取得次專科資格後,遷往紐約就職。或因孤僻及恃才傲物,他的工作起初並不順利,與同事、上司常有磨擦,終被解職,又被趕出免費的醫院宿舍,一時頗有走頭無路之感。但他也因此而四處打工,得以接觸各色各樣的病人,成為日後許多文章的素材。

  在這尋找方向的漫長路途上,他也許因為種種壓力,加上本身好奇衝動的個性,酗酒、飆車之外,也經常大量使用海洛因之外的幾乎任何成癮藥物,包括LSD迷幻藥、安非他命及種種安眠藥,嚴重影響健康,多次戒斷的嘗試均告失敗,最後接受精神分析治療,才終於戒了癮。不過這究竟是精神分析的療效,還是因為已經跌到谷底,再不振作就是死路一條,就很難說了。

  薩克斯因為放棄「純」學術研究,走出象牙塔,才有可能開展他的寫作事業,可以說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他的成功,固然首先要感謝他的才華與毅力,但是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始終把「病人」當「人」看,堅持不論如何嚴重,疾病也只是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疾病之外,患者還有他們的過去、他們的特質、他們的因應之道。他們不是單純受疾病擺佈的被動者,而是在受疾病限制的範圍內,還可以努力尋求意義、積極生活的人。這樣的生活,自然是孤寂、辛苦的,他們在這意義上都可說是「畸零人」。薩克斯能貼近他們、以他們為師,因為他自己也是個「畸零人」。

  而這本書的作者海耶斯,也是個「畸零人」。從小為同性戀傾向所困擾,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固定的伴侶,相處十六年,竟一夕暴斃。紐約之於他,是為了療癒。在這本書進展的過程中,作者逐漸擺脫哀傷,因為他漸漸愛上了這個城市以及城裡老老少少、形形色色的人。他與薩克斯的戀情,無妨說是他對這個城市的愛的極致表現。他們的愛情,儘管短暫,已然豐富了各自的生命。薩克斯的離去,是海耶斯另一輪哀悼的開始。但是因為他對城市裡各色人等的愛、對四季景象的愛,他這一次的適應,應該會比較沒有那麼艱難吧!


雖然哀傷,卻是一份帶來重生的禮物

畢恆達/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不論因為何種機緣,當你從書架上拿起這本《不眠之城:奧立佛與我的紐約歲月》並翻開了其中某一頁時,別懷疑,此刻,幸福已然降臨。即使是翻譯的作品,仍然可以感受到如此美麗而充滿詩意的文字背後所蘊涵的深情愛意,讓人不忍釋手。

  《不眠之城》是奧立佛‧薩克斯的伴侶比爾‧海耶斯緬懷他而寫的書。曾經出版《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火星上的人類學家》、《睡人》等書,以及回憶錄《薩克斯自傳》的神經科學家奧立佛‧薩克斯,在台灣已經擁有眾多的讀者。長期受其睿智博學的書寫所吸引的讀者,絕對不希望錯過得以親炙其私密生活的機會,而我們也非常幸運,可以透過這本書近距離看到兩個極為高貴的心靈如何相知相惜,豐富了彼此的生命。幾乎是孤孓一人度過一生的薩克斯,七十歲後能遇見如此懂得相互欣賞的伴侶,夫復何求。

  這也不只是一本關於薩克斯的書籍,因為讀者即使對於薩克斯一無所知,它仍然是一本雋永、溫暖,讓人回味再三的好書。如果你到網上觀看作者海耶斯優雅地朗讀這本書,很難不沉醉其中。

  《不眠之城》更是一本寫給紐約的情書。海耶斯痛失相處十六年的伴侶後,從舊金山搬到紐約公寓來調適心情。公寓樓下正好是一間法國餐廳。凌晨兩點鐘傳來的嘈雜談話聲、酒杯碰撞聲,當然不會治癒他長期的失眠,但是歡樂的笑聲可以修補他破碎的心靈,也讓他得以體會這座不眠城市的美好。喜歡紐約的人,不要錯過此書;讀了這本書,想必也會愛上紐約。立基於細緻的觀察,海耶斯說紐約的生活就像是約翰‧凱吉(John Cage)的音樂,因為不和諧反而熱情動人,而他就是在紐約地鐵裡發現這個本質。

  這不是一本講同志的書,因為它遠超越於此。二個質地甚為高雅的心靈交會在一起,有充滿哲理的交談、有情感撫慰、有身體溫度,任何人看了都會羨慕不已。海耶斯把在中央公園拍攝的樹木禿枝照片寄給薩克斯,他回:「那讓我想起納博科夫把冬天的樹比作巨人的神經系統。」兩人在屋頂,一起欣賞人行道上的路人,分析他們不同的走法:「有跨大步的,有小跑步的,有疾走的,有蹣跚的,有緩步慢行的……」,海耶斯探索薩克斯的嘴和唇,薩克斯把耳朵貼在海耶斯胸口,聽其心跳,數其節奏。薩克斯感嘆:「我喜歡那種朦朧的碰觸,你的手放我手上,忘我身之所止、忘你身之所始……」海耶斯幫薩克斯搔背,一面聽著音樂,薩克斯說:「如果有個行星,落雨,聲音有如巴哈,那該有多好?」

  然而,這也是一本很同志的書籍。海耶斯一方面做為生理男性得以成為紐約的漫遊者,與街頭陌生的遊民、攤販、計程車司機、滑板族邂逅,帶領我們看見紐約底層的迷人之處。另一方面,從小在污名的社會中成長,磨練出同志異常細膩敏感的心。八0年代愛滋的災難痛襲美國男同志社群,但也因此發展出關懷型男子氣概(caring masculinity)。男同志藉著彼此關懷照顧,來抵抗這個異常冷酷的世界。海耶斯的文筆與攝影作品,都傳達了這種極為迷人的、觸動人心的細膩質地。

   《不眠之城》雖然哀傷,但是同時充滿了重生的喜悅與愛。它是一份禮物。

戀人的志業,同志的贈禮

張亦絢/作家

                                                                                                                     
  我們有太多理由翻開《不眠之城:奧立佛‧薩克斯與我的紐約歲月》,也有太多理由愛上這本書,更棒的是,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在讀完這本書之後,能夠不感到又更愛自己與世界了。

  書中主角之一,神經科學家奧立佛‧薩克斯,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某種象徵,提到他,我們幾乎就會感覺到溫暖、信賴與寬容,他是上乘愉悅與處世智慧的化身——我已經不記得上次在美國公共電台中聽到他分享了哪些科學新知,可是我記得當時我笑得樂不可支。如今將要展開在讀者面前的,就是某人為這個「幸福且令人幸福」的奧立佛所作的特殊傳記。

  凡是牽涉到以眾愛之人為對象的傳記,有時會出現某些症候,比如在奧斯華戮力為鋼琴家顧爾德作傳時,儘管奧斯華對顧爾德珍愛有加,偶爾還是有「揭密以自諂,莽撞充客觀」的衝動,而出現「近廟欺神」的風格。這種缺乏自制的筆法,有時只有三、兩行,就足以使人扼腕敗興,不是因為所寫人物不完美,而是因為不夠平衡的作者,會減弱作品的緻密度。

  因此,我摯愛《不眠之城:奧立佛‧薩克斯與我的紐約歲月》的一個重大原因,就在於全書找不到這類型書寫有可能出現的小弱點與壞毛病。奧立佛被置於「我」與「紐約」之中,甚至一開頭就是從「我是誰?」的故事開始。然而因為某種藝術的準確性與高度專注,我們只會覺得一切安排恰如其份,所有即興化龍點睛——我深深為本書的文學才情所打動。在這裡,距離是為了更好的分享,靠近可以豐富溫柔的動機。本身也是攝影師的作者比爾.海耶斯(本書收錄的攝影作品也極為可觀),屬於那種兼擅圖像與文字的創作者,他傾吐、他捕捉、他紀錄——絕不含糊,絕不霸道——這種甜蜜神氣的書寫,真是我們所說的「戀人的志業」。

  讓我換一個角度談這本書。

  你是否好奇一個四十八歲之人,再度找到愛侶的故事?嗯,我知道這很勵志,但不太勁爆,那麼,相距三十歲的戀愛呢?過了七十歲才開始的初戀呢?

  這本書會完整地顛覆我們對長者或銀髮閃光的刻板印象——老來伴並不是無語對坐夕陽中,我簡直無法細數書中有多少妙語如珠,有多少如膠似漆……。我記得有次看到小學生在網路上留言,說因為失戀而想自殺,我忍不住抱頭大叫:天啊,你還有的是時間啊!就算花十走出失戀之痛,你也才二十歲而已!繼而又想,究竟我們可以對哪個年紀的人說,你沒有時間了?坦白說,我是一個對「戀愛與年紀」觀念很開放,但實踐時有點糟糕的人:與比自己大一歲的人戀愛,就擔心自己智慧不足以匹配;與比自己小一歲的人戀愛,就糾結自己是否在拐帶人家——因此,讀到這本書中,忘年忘到十萬八千里的戀愛紀事時,真是上了太寶貴的一課:簡直太有啟發、太釋放了。

  是的,不只薩克斯在八十二歲癌末之前,快馬加鞭地留給我們他的出櫃自傳《薩克斯自傳》,伴他多年的愛侶比爾.海耶斯,正是這本《不眠之城》的作者。這令我想到在凱蒂.洛芙(Katie Roiphe)的《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其中最後一章也告訴我們,伴隨許多人成長或是繪畫啟蒙的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除了是個藝術巨匠,也過著同志相伴的家庭生活。

  也許有人會認為,在無論政治界或企業界,處處都有同志出櫃的今日,多知道一對同志存在或是有人「是」同志,已不如往日震撼與重大。然而,我有點不同的看法。那就是,我認為在這多樣化的現身書寫中,如今既不是單單為了對抗「異性戀中心歷史對同志的抹煞」,也不是純粹鼓勵同志社群「如此命運既有過去也有未來」,它不再是一個「是」或「不是」(同志)的問題,而是更無懼標籤無畏分類的「如何是」,這個「如何是」展現了所有人可以如何共享文化——誰都想知道愛的祕方吧?誰不想習得愛的藝術呢?當社會越來越支持同志權益,同志也就越來越能報之以禮:《不眠之城:奧立佛‧薩克斯與我的紐約歲月》既是同志美妙的惜愛之作,也成為任何讀者都能從中汲取靈感與力量的獻禮——像科學、像美——我們越不設限,我們越為打開——這無非就是人類真摯的生存之道以及,芬芳神聖的:每日生活。

  多麼漂亮的愛,多麼漂亮的一本書。我還是忍不住讚嘆。

Insomniac City
New York, Oliver, and Me By: Bill Hayes

Imprint:

Bloomsbury USA


Illustrations:

B&W phot

















Amazon's Best Biographies and Memoirs of 2017 List


A moving celebration of what Bill Hayes calls "the evanescent, the eavesdropped, the unexpected" of life in New York City, and an intimate glimpse of his relationship with the late Oliver Sacks.


"A beautifully written once-in-a-lifetime book, about love, about life, soul, and the wonderful loving genius Oliver Sacks, and New York, and laughter and all of creation."--Anne Lamott
Bill Hayes came to New York City in 2009 with a one-way ticket and only the vaguest idea of how he would get by. But, at forty-eight years old, having spent decades in San Francisco, he craved change. Grieving over the death of his partner, he quickly discovered the profound consolations of the city's incessant rhythms, the sight of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against the night sky, and New Yorkers themselves, kindred souls that Hayes, a lifelong insomniac, encountered on late-night strolls with his camera.




And he unexpectedly fell in love again, with his friend and neighbor, the writer and neurologist Oliver Sacks, whose exuberance--"I don't so much fear death as I do wasting life," he tells Hayes early on--is captured in funny and touching vignettes throughout. What emerges is a portrait of Sacks at his most personal and endearing, from falling in love for the first time at age seventy-five to facing illness and death (Sacks died of cancer in August 2015). Insomniac City is both a meditation on grief and a celebration of life. Filled with Hayes's distinctive street photos of everyday New Yorkers, the book is a love song to the city and to all who have felt the particular magic and solace it offers.














Reviews


“[A] loving tribute to Sacks and to New York . . . Read just 50 pages, and you'll see easily enough how Hayes is Sacks's logical complement. Though possessed of different temperaments, both are alive to difference, variety, the possibilities of our rangy humanity; both are avid chroniclers of our species . . . Frank, beautiful, bewitching-[Hayes's photographs] unmask their subjects' best and truest selves.” – Jennifer Senior, New York Times


“This touching memoir of the late neurologist Oliver Sacks, by a photographer and writer with whom he fell in love near the end of his life, turns a story of death into a celebration.” – The New Yorker


“[Insomniac City] seems written in heightened states of feeling that infuse every detail with meaning and transient beauty.” – Our Best Adult Books of 2017 - Nonfiction, Shelf Awareness


“Remarkably poignant. Readers will find themselves wishing the two men had more time, but as Hayes makes clear, they wasted none of the time they had.” – Publishers Weekly


“A unique and exuberant celebration of life and love.” – Kirkus Reviews


“Like Patti Smith's haunting M Train, Hayes' book weaves seemingly disparate threads of memory into a kind of sanctuary--a secret place where one can shake off the treasured relics of past lives and prepare to be reborn anew.” –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Hayes captures both the frenetic, exhilarating pace of New York City as well as the whimsy, fun and romance of the years he spent with Sacks.” – New York Post


“Insomniac City is resoundingly about life--about being wide awake to possibility, to the beauty of every fleeting moment.” – Oprah.com


“Buy a box of tissues and pray for snow: This is the perfect weekend February read, and will have you alternately bawling and giddily clapping your hands for the lovers that may not have had the time they deserved, but certainly made the best with the time that they had.” – Newsweek, "The Best New Book Releases"


“Hayes beautifully depicts the life and night light in a city which never sleeps. As you read this beautifully written book, you feel as if you are walking through the streets of New York and living this insomniac city's night life. This is an extremely enjoyable read for those who never stop fancying New York.” – Washington Independent Review of Books


“As eloquent in its silences and visuals as it is in its telling of the secrets of the heart . . . The brilliance of Insomniac City is that almost Tolstoy-an directness and concretion of observation, both down-to-earth and downright visionary.” – Bay Area Reporter


“Poetic and profound . . . What emerges from this dual love letter is a lyrical reminder that happiness and heartache are inseparably entwined . . . Insomniac City is an ineffably splendid read in its entirety, a mighty packet of pure aliveness.” – Brainpickings


“That life permeates every page of Insomniac City, a dual love story of a powerful relationship that will shortly end but, also, of a city that is constantly reinventing itself.” – Counterpunch


“Breathtaking . . . It's the kind of book that makes you stay up late without regret . . . Hayes' precise and affectionate observations of his newly adopted city, its denizens, subways, bodegas, and landmarks allow the reader to experience it through fresh eyes.” – Palette Magazine


“Insomniac City is a beautiful memoir in which Oliver Sacks comes wonderfully to life--a double portrait that also provides a vivid picture of New York City's neighborhoods and people. The ending is exquisitely wrought, heartrending and joyous.” – Joyce Carol Oates,


“Like New York, the city he celebrates so poignantly in this book, Bill Hayes mixes 'memory with desire' to create a heartbreakingly gorgeous story of love, loss, and renewal.” – Azar Nafisi, author of READING LOLITA IN TEHRAN,


“Hayes turns out to be that particular kind of big-city denizen, the irrepressible soul who treats the pavement like a cocktail party.” – Peter Lewis, Barnes & Noble


“Insomniac City is a love story to New York and the people we cherish, for Bill Hayes, the late Oliver Sacks. With prescience and tenderness, written with a sharp eye and a camera attuned to life on the streets, Hayes has composed a gorgeous memoir on why place matters to the soul of our humanity. I loved every single sentence in this quiet night-book, erotic and evocative, at once.” – Terry Tempest Williams, author of THE HOUR OF LAND,


“A lyrical love letter to his partner of six years, Dr Oliver Sacks, and to New York City itself. Through a series of tender vignettes, we meet the characters from the streets of Manhattan, and we are brought into the cocoon of Oliver Sacks' apartment.” – Irish Times


“No lack of tenderness in Insomniac City, Bill Hayes's memoir of his life in New York with the writer and neurologist Oliver Sacks.” – Guardian


“A love letter to Sacks, but also to New York . . . Overheard remarks, curious reflections by Sacks, poetic observations keep the narrative moving.” – Edmund White, Guardian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尉天驄 與劉大任的對談;現在,他是一顆星。遠景、飛頁書房。廣西師大出版社何林夏判監10年



荊棘中的探索:我的讀書札記》尉天驄著 2014/05/01允晨文化出版社出版。

1.         作者簡介
尉天驄,1935年生,原籍江蘇碭山,1949年隨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來台。政大中文系畢業,曾任政大中文系教授、《筆匯》月刊、《文學季刊》、《文季》季刊、《中國論壇》主編。定居台北木柵六十年,教學、讀書、寫作,現為政大中文所、 台文所名譽教授。著作包括小說集《到梵林墩去的人》;評論集《文學札記》、《民族與鄉土》、《理想的追尋》、《鄉土文學討論集》(編著);散文集《天窗集》、《眾神》、《棗與石榴》、《歲月》、《回首我們的時代》等。榮獲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作家尉天驄獲貢獻獎。

2.         內容簡介

 鄉土,固然指的是自己生長的地方,有著它原初的土地,農村、市鎮、城市等各自不同的成份,而更重要的,則是在這裡所結合成的人與人、人與物、人與事的關係,由是而交織成他們的生活,顯現出他們的感情、思想、夢幻與理想。

 自一九五八年接辦《筆匯》,和同輩作家陳映真、劉國松、許常惠等介紹新的文化思潮,尉天驄為沉悶的台灣注入新的文化動能,後來《筆匯》停刊,獲姑母尉素秋標會籌資,創辦文季,文友姚一葦、陳映真、劉大任、七等生、施叔青等都加入了,開始一場風起雲湧的台灣文藝復興時代。

一九七○年代起,尉天驄提出以台灣為基點,擺脫政治束縛,建立人性的文學;主張文學應該面對生活,面對社會,並反映社會各階層人民。一九七三年《文季》復刊,刊出黃春明〈莎喲娜拉‧再見〉、王禎和劇本〈望你早歸〉,以及唐文標〈詩的沒落〉,引發現代詩論戰,間接引爆鄉土文學論戰。

一九七七年八月,在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中,尉天驄、陳映真、王禎和等首當其衝,遭受黨國文人的批評圍剿。過後,他編輯了《鄉土文學討論集》,是研究台灣鄉土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如果馬奎斯的《愛在瘟疫蔓延時》在敘說一段長達六十年的愛情故事,這本《荊棘中的探索》就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六十年的思學歷程,把長年來專注於文藝、思潮、社會、國家的總體針砭,從古典到現代,從中國到台灣,並廣及世界,藉一篇篇的書寫,描繪心中的理想世界。是一個作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沉思錄,凡三十萬餘言,字字珠璣,前後歷時三年重新編纂改寫,是繼一九八三年巫永福評論獎《民族與鄉土》之後,又一皇皇鉅著,當代台灣文學發展的第一手見證。

 他自一九四九年落腳台灣,台灣已是鄉土,更是鄉土文學最堅定的推手和守護者。作家許國衡曾說:「比起許多同輩作家,天驄可以說是得天獨厚,他沒有完全受到西化、現代化的影響,也沒有譁眾取寵被市場化污染,他數十年如一日地寫他的濃冽的鄉土作品,就像他故鄉的驢子一樣,固執地獨自站在那棵棗樹下,默默地咀嚼著遍地皆是的棗子,甜甜的帶著一絲澀……。」

3.         目錄

卷首語 在迷惘的年代!

卷之一

面對二十一世紀

就是在這樣的時刻!

危機中的反省

當前台灣文化上的遭遇

卷之二

想到五四!

有反省才有發展

想起梁漱溟先生

永遠的愛,不息的人性

徬徨中尋求自覺

卷之三

從尊德性齋到紫藤廬

想起了自由主義

游民文化與中國

讀馬克思主義的札記

農民意識與文化大革命

關於台灣史的札記

卷之四

探索‧反思‧自由

魯迅現象

豈僅是滄桑之變

是現實也是寓言

見到浩然

卷之五

三十年來的台灣社會與文學

現實的探索,生命的追尋

詩的必然

流放與回歸

都是從大地滋生出來的

一個寂寞的心靈

卷之六

也談中國神話

陶淵明與酒

談禪與唐代詩人

談話本小說

晚清社會與晚清小說

讀《文明的危機與轉機》

讀《小即是美》

全球化與人性的重建     
卷末語 我的文學生涯
書後小語


尉天驄與劉大任的對談(INK 74 2009.10),很能表現兩人的特色。


























(中央社記者陳政偉台北17日電)文壇拓荒者尉天驄今晨病逝於台北萬芳醫院,享壽84歲。尉天驄長年投身教育,作育英才無數,以作家與文學評論家身分更大放光芒,主張文學應面對生活,培育出許多文壇名家。
尉天驄生於1935年,原籍江蘇碭山,1949年來台,在政大中文系所擔任教授。從50至80年代,傾力興辦文學相關雜誌、主持編務,是台灣文壇重要的拓荒者與傳播者。之後任教於政大,孕育莘莘學子,許多學生也都是文壇的中流砥柱。
身為作家與文學評論家的尉天驄早年投入台灣現代文學運動,1970年代起,提出以台灣為基點,擺脫政治束縛,建立人性的文學,並主張文學應面對生活,面對社會,反映社會各階層人民。
尉天驄傾力在文學雜誌,曾擔任「筆匯」月刊主編,更創辦「文學季刊」,許多文學大家也都是在文學雜誌上發跡,像是陳映真、王禎和、黃春明、子于、七等生等人,都是在這股文學的潮流中脫穎而出。
2011年,尉天驄的散文作品「回首我們的時代」,刻寫近代台灣文壇23位作家的文情軼事,是作家與作家間最深情的記憶之書,反映這些作家的創作養分,不外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懷。

尉天驄在2014年出版「荊棘中的探索」後,7月在家附近步行時遭摩托車衝撞,當下昏迷,歷經大手術後住院一段時間,休養復健至今,必須以輪椅行動。





尉天驄

.現在,他是一顆星 尉天驄
現在,他是一顆星

作者:高信疆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2年
  
尉天驄的創作以文學評論、散文為主,亦有小說。他主張文學應該面對生活、社會,並重視臺灣的現代鄉土文學,文藝精神廣及臺灣民俗戲劇,為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代表作家,其編選的《鄉土文學討論集》和其文學評論《民族與鄉土》,力求澄清文學的本質、追求文字的真純,期盼在文學中寫下縈繞鄉土的迴聲。
  
除創作外,尉天驄參與五○、六○年代重要文學雜誌的推動,接辦《筆滙》革新版,創辦《文學季刊》、《文學雙月刊》、《文季》系列刊物,今日文壇的許多重要作家,例如陳映真、七等生、黃春明、王禎和,早期發表的作品,都與這幾份刊物有關。
  
尉天驄晚年雖因車禍後長期臥床,仍意志堅強,持續整理讀書札記出版《荊棘中的探索》。今年更重新出版小說《到梵林墩去的人》,展現旺盛的生命力。
  
尉天驄是鄉土文學最堅定的推手和守護者。他的離世也代表台灣文壇,失去了一位勇敢的文學先行者。

****
根據“維權網”週四(12日)的消息,何林夏早前被廣西灌陽縣人民法院判監10年。
何林夏被捕前曾入選中國出版“十大年度人物”。在網絡作家野渡眼裡,在他領導下的廣西師大出版社是一家知識分子出版社。
野渡: “前幾年,廣西師大出版社在國內可以說是異軍突起。這幾年中國國內出版界在黨國嚴密控制出版之下,不可能出現任何突破當局規則的行為。”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曾打造“理想國”、“新民說”、“魔法像”等出版品牌。2016年,“理想國系列叢書”原定出版已故歷史學家高華的遺作《歷史學的境界》,卻被中宣部叫停,而“理想國”也因此關停。
野渡:“高華的著作大部分是在香港出版的,像他那本很有名的《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就揭露了當時黨國一直奉若神明的毛澤東,是怎樣在黨內獲得權力的,可以說突破了黨一直以來,向民眾傳播的神話式的東西。這是絕不容許在國內得到傳播的。”
消息透露,何林夏被裁定貪污、受賄、私分國有資產罪名成立,除了判處有期徒刑,還被罰款110萬。法院判詞提到,何林夏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公款共計571萬,非法收受80萬元賄賂,並由於管理失誤,造成800多萬元國有資產流失。
野渡:“更多是阻嚇作用。一方面恐嚇新聞出版界。另一方面是在目前肅殺的氛圍下,地方官僚想利用重判他,來顯示自己的政治正確,下狠手來顯示自己在政治上是過關的。”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當年另一重心人物,“理想國”的營銷編輯戴學林,2年前因轉售香港、台灣出版的“非法出版物”,被裁定“非法經營”罪成,判刑5年。外界盛傳,戴學林被捕前,與香港銅鑼灣書店負責人有緊密聯繫。


****
 遠景有過好幾次的實體書局經營。
飛頁書房原先的目的是藝文界的交流場所出租,而非賣書


也許2年前去過飛頁書房一次,很早就知道這結局

溫紳
哎⋯又一書店「熄燈號」,還是老字號招牌的「遠景」呢!

曾經華麗登臺,如今優雅退場。由遠景發行人葉麗晴經營的「飛頁書房」,舉辦過數十檔展覽、數百場演講與新書發表會,決定在31日...

UDN.COM

「飛頁書房」月底熄燈 洛夫、李敖、鄭清文在這留身影 | 聯合新聞網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