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Reverence: Renewing a Forgotten Virtue

Reverence: Renewing a Forgotten Virtue By Paul Woodruff/OUP

Table of Contents
Acknowledgments ix
Text Credits x
Introducing Reverence 3 (14)
Without Reverence 17 (28)
Music and a Funeral: Finding Reverence 45 (12)
Bare Reverence 57 (24)
Ancient Greece: The Way of Being Human 81 (22)
Ancient China: The Way of Power 103(14)
Reverence Without a Creed 117(18)
Reverence Across Religions 135(14)
Relativism 149(14)
The Reverent Leader 163(24)
The Silent Teacher 187(18)
Home 205(16)

Notes 221(19)
Works Cited 240(4)
Index and Glossary of Proper Names 244



書名 《尊崇──一種被遺忘的美德》 (Reverence: Renewing a Forgotten Virtue)
作者 保羅.伍德拉夫[美]
譯者 林斌 , 馬紅旗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北京)

hc評:
這本書的副標題少譯一字 renewing

正文至少刪後兩項:
Notes 221(19)
Works Cited 240(4) 所以諸如 S. Johnson (1765)等 都必須自己查 (中文本第 234頁)
Index and Glossary of Proper Names 244



標題".....在紐約受到尊崇"  不要亂譯

In New York, Reverence for Myanmar’s Opposition Leader

昂山素季纽约演讲回忆软禁岁月

Just after midnight on Saturday, a crowd began descending on a narrow stretch of sidewalk at Queens College. The people came from all over New York and from as far away as Miami and North Carolina, but originally, they and their families were from Myanmar. They stood in line overnight to see the leader of that country’s opposition, Daw Aung San Suu Kyi, who came to New York on Saturday as part of her first visit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some 40 years.
上周六,午夜刚过,一群人在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Queens College)一段狭窄的人行道上排好了队。他们从纽约各个地方赶来,有人甚至来自于遥远的迈阿密及北卡莱罗纳。但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最初都来自于缅 甸。他们整夜排队,只为见到缅甸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Daw Aung San Suu Kyi)。昂山素季于上周日到访纽约。这是她四十多年来首次访美。
“As soon as I heard she was coming, I decided I had to be here,” said Aung Kaung Myat, 25, a Burmese man living in Buffalo. “I got on line at 1 a.m.”
25岁的缅甸男子昂冈密(Aung Kaung Myat)住在巴法罗。他说,“我一听说她要来,就决定必须得赶过来。我凌晨1点就开始排队了。”
Now a member of the Myanmar Parliament, Ms. Aung San Suu Kyi, 67, spent 15 years under house arrest and has long been an international symbol of personal sacrifice and the struggle for human rights. She languished in Myanmar, formerly Burma, as her two children grew up in a faraway country, largely without her. She remained there as her husband, Michael Aris, became ill with prostate cancer and died in 1999. She watched as a military dictatorship ruled the country that her father, Gen. Aung San, helped guide toward independence from British rule before his assassination in 1947, when she was a child.
今年67岁的昂山素季现在是缅甸国会成员,她曾被软禁15年,一直都是 个人牺牲及为人权而战斗的国际符号。当她的两个孩子远离母亲,在异国他乡长大时,她在缅甸饱受煎熬。她的丈夫迈克·阿里斯(Michael Aris)于1999年因前列腺癌去世时,她仍在缅甸。在昂山素季幼年时,其父昂山将军(Gen. Aung San) 协助带领缅甸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但他于1947年被暗杀,之后,昂山素季目睹缅甸陷入军事独裁。

Chang W. Lee/The New York Times
上周六,缅甸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在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Queens College)说,“我们就是因为不想做异见分子,才成了异见分子。”
And yet, during Saturday’s events, not a hint of bitterness was on display in Ms. Aung San Suu Kyi’s manner as she was lauded by New York politicians, was questioned by students and spoke to Burmese immigrants as if to a room full of old friends.
然而,在上周六的活动中,昂山素季丝毫没有流露出悲苦之意。在活动中,纽约政客对她大加赞誉,她也回答了学生的问题,并且像跟众多老朋友谈话一样同缅甸移民进行交流。
“Dissidents can’t be dissidents forever; we are dissidents because we don’t want to be dissidents,” she said in response to a question from a Queens College student about participating in Myanmar’s government after so many years as its most prominent opponent. “I don’t believe in professional dissidents,” she continued. “I think it’s just a phase, like adolescence.”
皇后学院的一名学生问到了作为反对派领袖这么多年之后,如何参与缅甸政治的问题。她回答说,“异见分子不能永远做异见分子。我们就是因为不想做异见分子,才成了异见分子。”她接着说,“我不相信职业异见分子。我认为那只是一个阶段,像人的青少年时代。”
Ms. Aung San Suu Kyi’s release, her visit and her participation in Parliament are all steps the government of Myanmar, now under President U Thein Sein, a former general, has taken away from its authoritarian past. In Washington earlier this week, she urged the easing of American sanctions against Myanmar, saying that they had played their political role. But she made clear on Saturday that much work remained.
曾是一名将军的缅甸现任总统登盛(Thein Sein,又译吴登盛)正在领导着该国政府,告别过去的独裁统治。其相关举措包括释放昂山素季、让她加入议会并允许她访美。上周初,昂山素季在华盛顿敦促 美国政府放松对缅甸的制裁,声称这些制裁已经完成了其政治使命。但在上周六,她清楚地表示,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While we are started on the path,” Ms. Aung San Suu Kyi said in Queens, “we are not yet anywhere near our goal of a truly democratic society.”
“尽管我们已经起步了,”昂山素季在皇后学院表示,“但我们距离真正的民主社会还很远。”
Ms. Aung San Suu Kyi’s Saturday schedule also included a discussion at Columbia University moderated by the journalist Ann Curry. There, Ms. Aung San Suu Kyi’s spoke of how Myanmar’s economic troubles pushed the country toward openness, and how she made the most of her time under house arrest with a strict daily schedule of meditation, reading, listening to the radio and exercising.
昂山素季周六的行程还包括参加了在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举行的一场讨论会。在由记者安·克莉(Ann Curry)主持的该讨论会上,昂山素季谈到了缅甸的经济困境如何促使该国走向开放,以及她如何在被软禁时充分利用时间,严格遵循每天的日程安排,进行思 考、阅读、听广播以及锻炼。
“I’m not going to give them the satisfaction of knowing that I’ve become less disciplined, and that I’ve dissipated those years under detention,” she said. “I think I was the healthiest prisoner of conscience in the world.”
“如果知道我变得不那么自律了,虚度了被软禁的那些年,他们会很满意,但我不会让他们得逞的,”她说。“我觉得我是全世界的政治犯中最健康的。”
Ms. Aung San Suu Kyi, a slight woman in an emerald green outfit, red flowers in her hair, spoke comfortably to the crowds and frequently drew laughs, whether from the Burmese community, which she addressed in its native language — a rapt group of nearly 2,000 pitched forward in their seats — or to English speakers at other events.
瘦弱的昂山素季身着鲜绿色套装,头上戴着红花,不管是在用母语问候来自缅甸人社区的近2000名听众——他们都身体前倾着在座位上——还是在向说英语的人讲话,她都显得泰然自若,频频赢得听众的笑声。
“I lived in Manhattan for more than three years, and I loved this city at a time when people thought it terrible,” she said of a period that began in the late ’60s.
“我在曼哈顿生活过三年多时间,在人们都认为这座城市很糟糕的时候,我却很喜欢它,”她说的是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一个时期。
Yet she also spoke about the role of discipline and duty in her own life; of Myanmar’s young people, put at a disadvantage by a crumbling education system; and of the country’s movement toward a more open government.
但她也说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纪律和责任,讲起了受到糟糕教育制度的影响而处于不利地位的缅甸年轻人以及缅甸政权在向开放型政府转变的进程。
From the past hardships and present challenges, she projected optimism about the future: “We were a country of hope in our part of the world, and we want to become that kind of country again,” she said. “A country that proves that there can be such things as happy endings.
她说到了过往的艰辛和当前的挑战,同时也对未来进行了积极的预测,“在我们所在的地区,我们曾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家,我们希望能再变成那样的国家,”她说。“希望这个国家可以证明,诸如圆满结局这种事是存在的。”
“And when that happy ending arrives,” she continued, “I hope I will be able to welcome all of you into Burma.”
“当那个圆满的结局到来时,”她继续说,“我希望能欢迎你们所有人来到缅甸。”
翻译:梁英、陈亦亭

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蕭一山《 清代通史》

此書還沒讀過

蕭一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蕭一山(1902年5月7日-1978年7月4日),原名桂森,字一山,號非宇江蘇銅山(今徐州市)人,先世系出蘭陵山東嶧縣東)。有「清史研究第一人」之稱,與簡又文郭廷以並稱當代著名研究太平天國史專家。

目錄

生平

1902年5月7日(清光緒二 十八年三月三十日)生於江蘇銅山(今徐州市)一個書香世家,原名桂森,號非宇,字一山,以字行。其父蕭文彬是一位塾師,略通經史以教讀為業,並終身奉佛。 蕭一山從小即隨父在私塾讀書,得益於乃父教導甚多,他在幼年就對歷史發生濃厚的興趣,四書五經多能背誦,尤愛《資治通鑒》。1919年畢業於山東濟寧省立第七中學,旋入山西大學預科。此時已開始研究清史。1921年春,蕭一山在山西大學預科畢業,考入國立北京大學政治系,與梁任公並無正式師生名分,實受教於明清史專家朱希祖、孟森等人, 並開始撰寫《清代通史》。1925年北大畢業後,應聘到清華大學任教,課餘埋首著作,發表《中國通史大綱》。
蕭一山中學時即感於日人稻葉君山編寫的《清朝全史》(1915年)「觀點紕繆,疏舛頗多」,發憤撰寫清代史。1923年出版《清代通史》上卷,當時蕭仍只是一名大學生,二年後出版中卷,甚受梁任公及日人今西龍激賞,親自為此書寫序,稱他「志毅而力勤,心果而才敏」、「非直識力精越,乃其技術亦罕見也」[1]朱希祖在序文中也說:「蕭君年富力強,既以通史自任,則俟清史成後,尤深望其再作民國史,即所謂現代史;推而上之,繼成上古、中古、近古諸史,以定成中國全部通史,其功德尤為無量。所以樂為之序,而馨香以禱祝者也。」但這本書也不是沒有缺點,夏鼐列出數十處錯誤[2]1932年蕭一山曾與批評者陳恭祿進行激烈筆戰,火藥味甚濃,至1934年雙方辯文陸續刊載於《大公報[3]

對日抗戰時期,任教於東北大學,撰寫《清史大綱》、《曾國藩傳》兩書。勝利後出任李宗仁北平行轅祕書長。1948年冬天,蕭一山攜眷到達台灣,任教於台灣大學逢甲工商學院董事後任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員。並與張其昀等主持「清史編纂委員會」,修訂《清史稿》。1963年最終完成五卷本《清代通史》凡四百餘萬字。1978年7月4日病逝於台北。

注釋

  1. ^ 梁啟超:《蕭一山 清代通史序》,《清代通史》上卷,北平:中華印刷局初刊本,1923年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第7刷  5冊定價3500元
  2. ^ 夏鼐:《評蕭一山著〈清代通史〉》一文,1933年11月;收於《夏鼐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第364—381頁。
  3. ^ 王家范:〈蕭一山與《清代通史》〉

參考文獻

  • 夏鼐:《評蕭一山著〈清代通史〉》,1933年11月。
  • 蕭一山:《為清代通史下卷講稿批評事再致吳宓君書》,《非宇館文存》,卷九,第31—33頁。
  • 張其昀:《介紹蕭一山清代通史》
  • 王家儉:《蕭一山先生對於清史研究的貢獻》
  • 蕭立岩:《蕭一山傳略》,載《中國現代社會科學家傳略》第10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外部連結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台灣歷史文獻叢刊‧泉州府志選/璋州府志選/清一統志台灣府》等等




「臺灣文獻叢刊」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在1957到1972年間,編印出版的台灣研究相關文獻大集結。該叢刊自成書以來,已成為台灣史研究者使用頻率最 高、徵引最繁,同時具有數量與效度雙重意義的重要史料。其內容可分為三類:一為台灣通志、府志及各縣、廳志,包括重修、續修之各版本;二為各地採訪冊、相 關地區志書及輿圖;三為補方志之闕的紀略、資料。是研究臺灣歷史、地理、風俗、民情、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制等之重要文獻。




這資料庫現有商人賣.

台灣文獻叢刊簡介


「台灣文獻叢刊」起源於民國35年,前台大法學院院長周憲文教授轉職於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為研究台灣經濟而彙整刊印之台灣史料,是以貼近台灣史的觀點, 記錄與詮釋台灣各地區的開發歷史、城市演變、人物事蹟、風土民情、詩文傳承,是現今蒐錄最齊全最權威的台灣史百科全書,也是台灣研究最佳參考寶庫。資料搜 錄共計4800餘萬字,為學術界留下了可貴的文化財,對於台灣歷史文化的發皇,具有其代表性的意義與價值。
資料範圍:自唐、宋、元、明、清以下迄至日據時期的台灣史料

*****

2012.9.24 林國彰先生買
台灣歷史文獻叢刊‧泉州府志選/璋州府志選/清一統志台灣府
我試一下網路上第一頁有多少----奇怪的事 : 我以前下載過胡鐵花的東西 竟"待找"


台湾历史文献丛刊_百度文库


【台湾文玦丛刊第 113 穘】《重修台湾县志》 上 (清)王必昌 纂辑 3人评 0 9

【台湾文玦丛刊第 114 穘】《续补明纪编年》 (明清)王汝南 撰


【台湾文玦丛刊第 79 穘】《台湾私法债权编》 3人评 0 18

【台湾文玦丛刊第 80 穘】《金閠志》 上 (清)林焜熿 纂辑 林豪 续... 2人评 0 17

【台湾文玦丛刊第 81 穘】《台东州采詌册》等二穘 (清)胡传、陈... 1人评 1 15

【台湾文玦丛刊第 89 穘】《台湾游记》等四穘 (清)池志徵等 撰 2人评 0 24

【台湾文玦丛刊第 90 穘】《番社采飈坉考》等四穘 (清)六十七、... 0人评 0 16

【台湾文玦丛刊第 100 穘】《哀台湾笺释》 (清)撰人不详 2人评 15 18

【台湾文玦丛刊第 102 穘】《歫定平定台湾纪略》 一 (清)乾隆五十... 5人评 0 13

【台湾文玦丛刊第 104 穘】《澎湖台湾纪略》等三穘 (清)杜臻、周... 2人评 0 7

【台湾文玦丛刊第 106 穘】《明季三朝野史》等二穘 (明清)顾炎武... 3人评 0 10

【台湾文玦丛刊第 107 穘】《台飈杂记》 (日)佐仓宱三 撰 2人评 0 8



【台湾文玦丛刊第 37 穘】《云林县采詌册》 (清)倪赞元 编纂 4人评 21 15

【台湾文玦丛刊第 46 穘】《台湾番事物产与商务》 3人评 22 20

【台湾文玦丛刊第 48 穘】《苑裹志》 (清)蔡振豷 纂辑 2人评 0 14

【台湾文玦丛刊第 51 穘】《台湾生熟番纪事》等三穘 (清)黶逢昶... 2人评 18 17

【台湾文玦丛刊第 57 穘】《割台三记》 (清)罗惇曧、俞明震、吴�... 3人评 0 24

【台湾文玦丛刊第 59 穘】《瀛海偕亡记》 (清)洪弃生 撰 3人评 0 21

【台湾文玦丛刊第 62 穘】《杨勇悫公奏议》 (清)杨岳斌 撰 2人评 0 25

【台湾文玦丛刊第 63 穘】《树杞林志》 (清)林百川、林寃源 撰 3人评 0 18

【台湾文玦丛刊第 66 穘】《重修台湾府志(十卷)》 上 (清)周元文... 6人评 0 15

【台湾文玦丛刊第 71 穘】《台湾日记与穉启》 上 (清)胡传 撰 0人评 0 22


【台湾文玦丛刊第 1 穘】《台湾割据志》 (日)川口闸孺 编撰


【台湾文玦丛刊第 3 穘】《小琉球漫読》 (清)朱仕玠 撰

【台湾文玦丛刊第 8 穘】《东瀛纪事》 (清)林豪 撰

【台湾文玦丛刊第 18 穘】《台湾志略》 (清)李元春 辑 19人评 18 32

【台湾文玦丛刊第 21 穘】《巡台退思录》 上 (清)刘环 撰 7人评 45 23

【台湾文玦丛刊第 22 穘】《海纪辑要》 (明清)夏琳 撰 5人评 0 18

【台湾文玦丛刊第 25 穘】《赐姓始末》等三穘 (明清)黶宗羲 撰 4人评 0 23

【台湾文玦丛刊第 29 穘】《福建台湾奏摺》 (清)沈葆榚 撰 6人评 5 18

【台湾文玦丛刊第 33 穘】《靖海纪略》 (明)曹履泰 撰 4人评 54 19

【台湾文玦丛刊第 36 穘】《台湾纪事》 (清)吴子光 撰      

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Amortality《逆齡社會》

    1. 逆齡社會》-《Time》時代雜誌票選為改變世界的十大趨勢! - YouTube

    1. www.youtube.com/watch?v...分享
      在 Google+ 分享。 檢視訊息。
    2. 2012年9月3日 - 3 分鐘 - 上傳者:CWTV
      愈活愈年輕的世界趨勢,我們稱他們為「逆齡族」 從年輕到死亡,他們都用同一種生活 態度活著! 逆齡族並非抗拒長大,只是不在乎社會社會年齡 ...
    1. 《Time》時代雜誌歐洲總編輯梅爾,以長達30年新聞工作資歷,長期觀察社會變遷,首度精闢剖析社會趨勢:逆齡現象(Amortality)。
      她研究發現,拜科技所賜,近百年來已開發國家的平均壽命增加30歲,雖然人口老化是無法遏止的趨勢,到2050年,全球將有超過五分之一的人口超過六十歲,這是從已開發國家到新興經濟中產階級,最大規模的遷徙。在健康飲食、長壽科技、健身保持活力等趨勢下,這群人卻愈活愈年輕,他們對於結婚生子、愛情、宗教、工作、心理健康和消費習慣,也與傳統世代大不同!不但勇於突破常規,也更樂於追求自我、盡情享受人生。
      除了國際統計數據與權威媒體引文外,全書援用大量歐美名人金句與案例,如:瑪丹娜、艾爾頓‧強、史汀、黛安娜王妃、伍迪‧艾倫、梅莉‧史翠普等人,廣泛且深入討論逆齡現象。他們不是盲目地相信青春永駐,而是更願意以健康的心態,對生活與冒險充滿熱情。
      不管壽命數字是多少,生活方式永遠選擇青春!
      這股重新定義年齡的浪潮,正快速改變我們對工作、生活與消費的選擇!如果不了解這個改變生活價值觀與消費態度的新趨勢,將是地球上最落伍的族群。
      《逆齡社會》的各面向:
      對於繁衍下一代:就像《精選完美男》的珍妮佛‧安妮絲頓,或是《備胎女王》的珍妮佛‧羅培茲,挑戰大自然的繁衍法則,不照傳統婚姻生子制度,甚至像艾爾頓‧強克服性別問題,一求體驗為人父母的人生經驗。
      對於愛情:敢為愛情冒險,雖然離婚痛苦,但一旦愛情變調或人生規劃改變,會勇於另尋真愛。即便高齡也如此,如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夫婦在結婚 40 年後分手,但也有破百歲還甜蜜新婚的史上最熟齡新娘與新郎。此外,由於流行文化與藍色小藥丸等藥物研發,年輕人與年長者對性生活的圓滿,也比以往更加重視。
      對於宗教信仰:從單一宗教信仰,變成廣義的精神慰藉。無論是為死亡做準備或重視生命,都期望度過一個更有意義、更快樂的人生。
      對於心理上的需求:講求自我認同,會像戴安娜王妃和凱特‧摩絲等好萊塢名人般,善於借用心理治療,來獲得心靈上的解放。逆齡族相信:外表年輕,心理也要健康!
      對於工作:追求不停歇的生活,不是用另一種形式延長工作生涯,如成為「熟齡創業家」(olderpreneurs)等,就是開發多元興趣、安排豐富活動,來填補第二人生。
      對於消費:相較於縮衣節食的傳統老世代,逆齡族更樂於消費,會購買諸如旅遊、汽車和娛樂服務等商品。對逆齡族而言,消費有趣的不是在買到完美物品,而是追求完美物品時的過程。所以,旅行要活動滿檔才好玩,蘋果產品等新潮科技是他們的最愛。
      無論你是不是逆齡族,人生是一趟無法回頭的單行道,健康與活力是享受人生的關鍵。
      書中附逆齡測驗:你趕上愈活愈年輕的生活態度了嗎?
      青春推薦
      本書從模糊的年齡定義、年齡混淆的年代所呈現的社會現象,談到許多逆齡的精采人生。它讓我們改變傳統的思維,讓我們有機會擺脫年齡的枷鎖,把握當下、永遠向前,創造精采人生。
      ──巨大集團董事長 劉金標
    1. 天下網路書店– 逆齡社會:愈活愈年輕的全球新趨勢

      www.cwbook.com.tw/product/ProductAction.shtml?... - 頁庫存檔分享
      在 Google+ 分享。 檢視訊息。
      2012年9月1日 – 《Time》時代雜誌選為改變世界的十大趨勢!愈活愈年輕的世界趨勢,我們稱他們為「逆齡族」從年輕到死亡,他們都用同一種生活態度活著!
    amortality In the state or act of death; lifeless, inanimate; figuratively spiritless, dejected.

    Does your real age match the age you feel?

    When do we reach middle age? When, if ever, are we old?
    The way we age and the way we perceive age has changed radically. As we embrace new experiences, relationships and gadgets, we barely stop to look at our watches let alone consider whether our behaviour is 'age appropriate'.
    In this provocative and timely book, Catherine Mayer looks at the forces that created amortality - the term she coined to describe the phenomenon of living agelessly. As she follows this social epidemic through generations and across continents, she reveals its profound impact on society, our careers, our families and ourselves.
    Why be defined by numbers?
    Are you amortal?

    Amortality


    If one place on earth has vanquished nature and stopped the clocks, it is Las Vegas. Built on land without water or any reliable resource apart from the blazing sun, the resort entombs visitors in the permanent, cool, jangling dusk of hotel casinos. Its skyscape positions ancient Egypt near Renaissance Venice and fin de siècle Paris. I had come to this confected city to find out if the Cenegenics Medical Institute, "the world's largest age-management practice," could subvert the laws of human biology with similar ease. First I had to locate Cenegenics, and though you might think it would be easy to spot a building described by its tenants as "quite a lot like the White House," the cab driver took more than a few passes before we were able to pick out the right White House from the rows of White Houses that have sprouted in the Nevada desert.
    That's the Vegas paradox: despite the mind-boggling range of 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eras represented, there's a remarkable uniformity to it all. The residents are similarly homogeneous. Perma-tanned and toned, many of them sport a uniface common to both genders and across the income range, from bellhops to casino owners. The uniface is defined by absences: its eyebrows have been plucked, threaded or waxed into submission; its fine little nose is free from bumps and bulges. Above all, it looks neither young nor old. It is ageless. It is amortal. (See portraits of centenarians.)
    Amortality — the term I coined for the burgeoning trend of living agelessly — is a product of the world many of us now inhabit, a sprawl of virtual Las Vegases, devoid of history and shorn of landmarks that might provide guidelines for what is expected of us as the years pass. Youth used to be our last hurrah before the onset of maturity and eventual dotage, each milestone — childhood, adolescence, young adulthood, middle age, retirement, golden years, decline — benchmarked against a series of culturally determined ideals. But as our life spans have lengthened — across the developed world, we are now living 30 years longer than we wer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 the ages of man have started to elide. If you doubt that statement, think how hard it i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s the best age to have children? Or to settle down with a life partner? Or to retire? When might a woman consider herself middle-aged — at 40, 50, 60? Does that differ for a man?
    The meaning of age has become elusive, visual clues untrustworthy. Children dress like louche adults. Their parents slouch around in hoodies and sneakers. Rising phalanxes of Dorian Grays rely on exercise, diet and cosmetic procedures to remain transcendentally youthful, while glowing teens and 20-somethings are propelled by some of those same procedures into a semblance of premature aging.
    The rules of age-appropriate behavior that used to be reliably drummed into us by parents and teachers, church and state, no longer hold sway. But we haven't lost faith; we've just transferred it, to scientists and celebrities. Hollywood is the home of amortality, the music industry its outreach program. "I think you should just keep going while you can, doing what you like," Mick Jagger observed at 66, ignoring his pronouncement in May 1975 that he'd rather be dead than be singing "Satisfaction" at — or presumably long after — 45. (See how to live 100 years.)
    Doing what you like might include adopting children at 49 and 50, like Madonna; becoming a first-time dad at 62, like Elton John; preparing to marry a woman 60 years younger than yourself, like Hugh Hefner; or, like Jagger himself, reversing the traditional order of marriage and bachelorhood. These are amortal choices. But amortality is not invariably synonymous with extended youth. Meryl Streep represents a different expression of amortality, a true agelessness. And Woody Allen exhibits one of the classic symptoms of amortality, constructing a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fe full of distractions. He never rests. He has turned out at least one film a year for all but three of the last 40 years and performs regularly with a jazz band. As he told an interviewer, "When you're worried about this joke, and this costume, and this wig, and that location and the dailies, you're not worried about death and the brevity of life."
    The defining characteristic of amortals is that they live the same way, at the same pitch, doing and consuming much the same things, from their late teens right up until death. They rarely ask themselves if their behavior is age-appropriate, because that concept has little meaning for them. They don't structure their lives around the inevitability of death, because they prefer to ignore it. Instead, they continue to chase aspirations and covet new goods and services. Amortals assume all options are always open. They postpone retirement by choice, not just necessity; one of the reasons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 changed its name to AARP was that many in its demographic were, in fact, still working. And they're having children later than ever — and often relying on fertility treatments to do so.

    Read more: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2065254,00.html#ixzz27CBf2eFj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Concise History of Western Architecture

    為什麼台灣的翻譯本只用(簡明) 西洋建築史 ,台北:地景,2000 (此書有索引)



    A Concise History of Western Architecture
     
    Zoom

    A Concise History of Western Architecture [Paperback] 1969/1980?


    Robert Furneaux Jordan (10 April 1905 – 14 May 1978) was an English architect, architectural critic and novelist. Jordan was educated at King Edward's School, Birmingham, Birmingham School of Art, and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London. He married Eira Furneaux Jordan in 1965. He worked as an architect from 1928 to 1961, after which he became an academic, broadcaster and lecturer, writing many books on architecture.
    Other positions occupied were:
    He wrote five crime novels under the name of Robert Player, mostly set in the Victorian and Edwardian periods and published from 1945 until the late 1970s. They contain a strong element of social satire, concerning the hypocrisy and corruptions of those periods.

    Works

    Detective novels

    • The Ingenious Mr Stone, 1945: a detective story about the poisoning of the ultra-High Church headmistress of a girls' school in Devonshire
    • Let's Talk of Graves, of Worms, of Epitaphs, 1972: ISBN 0-575-01922-0. A fictional account of an Anglican clergyman who becomes Pope, loosely based on Lytton Strachey's life of Cardinal Manning
    • Oh, Where are Bloody Mary's Earrings?, 1972: concerns a pair of earrings given as a wedding present by Philip II of Spain to Mary I of England, and the times they were stolen or copied between then and the Edwardian period
    • The Homicidal Colonel, 1974: concerns a psychopathic colonel from the American Deep South who reinvents himself as an English country squire and later disappears back to America, there committing a series of sex murders.
    • The Month of the Mangled Models, 1977: a series of murders set at the time of the Pre-Raphaelite and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s

    Works on architecture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Niall Ferguson 等人著作

    劉端翼談 Niall Ferguson 等人著作
    幾年前我在明目書社經常碰到劉端翼先生

     他與朋友出過一本書:

     知識分子的省思與對話 / 沈憲欽, 劉端翼, 曲家琪文編.
    出版項
    臺北市 : 時報文教基金會, 民97.02.
    版次
    初版.

    他跟我談許多自行車這行業的故事
    可惜我都沒記錄下來  現在找半篇作代表:

     文/劉端翼 2005.03.06  中國時報

    「老闆:這台腳踏車好像不錯」,「先生:你的眼光真好,SHIMANO的DURA
    ACE全套,加上MAVIC的一級輪組,絕佳的組合,你要的話,今天便宜你,算
    九萬五就好了。」

    以上這段對話絕不是瞎掰,而是常常在建國南路一帶車店所發生的情況,自
    行車早已擺脫代步工具成為一般人的運動休閒器材,售價自然不便宜了。

    要怎樣和車店老闆「交觀」,以下是記者整理的實用教戰守則,進了車店就
    不會被人當菜鳥海削。

    守則一:買車先鎖定目標價。

    告訴老闆目標價,才不會被介紹到八、九萬的車。

    守則二:根據需要選擇車種。

    常常有人到了車店不知道要買細胎(公路車)還是粗胎(登山車)。兩者較
    簡單的區別是一個是爬山用(登山車的大齒盤比較小,最大的也只有四十八
    齒,但後飛輪的齒比較大,爬山時比較省力)。一個是公路競速用(輪胎 ...


    網路"[2009單車組車記]〈台湾溶接のロードバイク-客製台灣雲豹953開箱憶

    其中又以劉端翼總編功勞最著,不管是雜誌上的專文撰寫,或是在Mobile01的大力瑜揚,皆可說是台灣雲豹953的功臣。在2008這一年當中,就有幾次大規模的團購是由劉大師所促成,無獨有偶的,筆者也是其中之一,有一場「高人」的聚會,還特別在劉大師家進行。箇中緣由,詳見[2009單車組車記]〈「高」人們的聚會-身高188以上的巨人用車測量紀實
     前幾個禮拜他都跟我談台灣新出版的磚塊翻譯小說 譬如說 The Fountainhead 等等Ayn Rand的小說



    The Fountainhead is a 1943 novel by Ayn Rand. It was Rand's first major literary success and brought her fame and financial success. More than 6.5 million copies of the book have been sold worldwide.
    The Fountainhead's protagonist, Howard Roark, is an individualistic young architect who chooses to struggle in obscurity rather than compromise his artistic and personal vision. The book follows his battle to practice what the public sees as modern architecture, which he believes to be superior, despite an establishment centered on tradition-worship. How others in the novel relate to Roark demonstrates Rand's various archetypes of human character, all of which are variants between Roark, the author's ideal man of independent-mindedness and integrity, and what she described as the "second-hander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Roark and the various kinds of individuals who assist or hinder his progress, or both, allow the novel to be at once a romantic drama and a philosophical work. Roark is Rand's embodiment of the human spirit, and his struggle represents the triumph of individualism over collectivism.
    The manuscript was rejected by twelve publishers before a young editor, Archibald Ogden, at the Bobbs-Merrill Company risked his job to get it published. Despite mixed reviews from the contemporary media, the book gained a following by word of mouth and became a bestseller. The novel was made into a Hollywood film in 1949. Rand wrote the screenplay, and Gary Cooper played Roark.明

    今午他到明目取書.
    跟我說本"時間的裁縫師"

    我對他訂的中國三本Niall Ferguson的書 (下文黑體字)

     http://en.wikipedia.org/wiki/Niall_Ferguson

     作者: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
    1964 年出生於蘇格蘭。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商學院經濟史學家,是當前西方聲譽最高、影響力最大的歷史學者之一,曾任牛津大學、紐約大學及哈佛大學教授。專長貫通 歷史與財經兩大領域,研究重心為經濟史和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研究,是全球矚目的美國外交政策權威評論者。2004年榮獲《時代》周刊評選為「影響世界的 100人」之一。

    重要著作有:《紙幣與鋼鐵》(Paper and Iron)、《戰爭憾事》(The Pity of War)、《羅斯希爾德家族》(The House of Rothschild)、《金錢與權力》(The Cash Nexus)、《帝國》(Empire)、《巨人》(Colossus)、《二十世紀的戰爭》(The War of the World)、《貨幣崛起》(The Ascent of Money)等。

    弗格森定期為世界各報章雜誌撰寫文章,並且協助第四頻道製作了五個極受歡迎的電視紀錄片系列:《帝國》、《美國巨人》、《二十世紀的戰爭》、《貨幣崛起》與近期的《文明》。詳見:www.niallferguson.com。

     他說聯經新書文明與2009年的新國富論類似......

    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
    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
    Civilization:The West and the Rest
    出版日期:2012/03/05


    新國富論─人類窮與富的命運

    新國富論─人類窮與富的命運


    Publications

    • Ferguson, Niall (2012). Henry Kissinger: A Life. Allen Lane.
    • Ferguson, Niall (2011). Civilization: The West and the Rest. The Penguin Press HC. ISBN 978-1-59420-305-3.
    • Ferguson, Niall (2010). High Financier: The Lives And Times Of Siegmund Warburg. New York: Penguin. ISBN 978-1-59420-246-9.
    • Ferguson, Niall (2008). 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 London: Allen Lane. ISBN 978-1-84614-106-5.
    • Ferguson, Niall (2006). The War of the World: History's Age of Hatred. London: Allen Lane. ISBN 0-7139-9708-7. (also a Channel 4 series)[69]
    • Ferguson, Niall (2003). Empire: 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British World Order and the Lessons for Global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ISBN 0-465-02328-2.
    • Ferguson, Niall (2005). 1914. Pocket Penguins 70s S.. London, England: Penguin Books Ltd. ISBN 0-14-102220-5.
    • Ferguson, Niall (2004). Colossu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Empire. Gardners Books. ISBN 0-7139-9770-2.
    • Ferguson, Niall (2003). Empire: How Britain Made the Modern World. London: Allen Lane. ISBN 0-7139-9615-3.
    • Ferguson, Niall (2001). The Cash Nexus: Money and Power in the Modern World, 1700-2000. London: Allen Lane. ISBN 0-7139-9465-7.
    • Ferguson, Niall (1999) [1997]. Virtual History: Alternatives and Counterfactuals. New York: Basic Books. ISBN 0-465-02322-3.
    • Ferguson, Niall (1999) [1998]. The Pity of War. New York: Basic Books. ISBN 0-465-05711-X.
    • Ferguson, Niall (1999). The House of Rothschild: The World's Banker, 1849–1999. New York, N.Y.: Viking. ISBN 0-670-88794-3.
    • Ferguson, Niall (1998). The World's Banker: The History of the House of Rothschild.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ISBN 0-297-81539-3.
    • Ferguson, Niall (1998). The House of Rothschild. New York: Viking. ISBN 0-670-85768-8.
    • Ferguson, Niall (1995). Paper and Iron: Hamburg Business and German Politics in the Era of Inflation, 1897–1927.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47016-1.
    •  
    •  
    •  

      BBC Reith Lectures

      In May 2012 the BBC announced Niall Ferguson was to present its annual Reith Lectures - a prestigious series of radio lectures which were first broadcast in 1948. Ferguson's series of four lectures titled The Rule of Law and its Enemies examine the role man-made institutions have played in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pheres.[72]
      In the first lecture, titled The Human Hive, Ferguson argues for greater openness from governments saying they should publish accounts which clearly state all assets and liabilities. Governments, he said, should also follow the lead of business and adopt the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and, above all, generational accounts should be prepared on a regular basis to make absolutely clear the inter-generational implications of current fiscal policy. In the lecture, Ferguson says young voters should be more supportive of government austerity measures if they do not wish to pay further down the line for the profligacy of the baby boomer generation.[73]
      The first lecture was broadcast on BBC Radio 4 and The BBC World Service on Tuesday, 19 June 2012. The lectures are also available as a BBC podcast.
    • The Reith Lectures
    • The Reith Lectures podcast
    •  

    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中國早期古典詩歌的生成》

    Cover: The Making of Early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in HARDCOVER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 261

    The Making of Early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Stephen Owen

    Over the centuries, early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became embedded in a chronological account with great cultural resonance and came to be transmitted in versions accepted as authoritative. But modern scholarship has questioned components of the account and cast doubt on the accuracy of received texts. The result has destabilized the study of early Chinese poetry.
    This study adopts a double approach to the poetry composed between the end of the first century B.C.E. and the third century C.E. First, it examines extant material from this period synchronically, as if it were not historically arranged, with some poems attached to authors and some not. By setting aside putative differences of author and genre, Stephen Owen argues, we can see that this was "one poetry," created from a shared poetic repertoire and compositional practices. Second, it considers how the scholars of the late fifth and early sixth centuries selected this material and reshaped it to produce the standard account of classical poetry.
    As Owen shows, early poetry comes to us through reproduction—reproduction by those who knew the poem and transmitted it, by musicians who performed it, and by scribes and anthologists—all of whom changed texts to suit their needs.

    中國早期古典詩歌的生成

    《中國早期古典詩歌的生成》展現了文學研究不那麼可愛的一個方面︰研究詩歌的內在運作機制,以及它的斷片是如何被挑出來,組合為一個美麗的整體。……“西方” 學者和東亞學者有一個根深蒂固的習慣,也即將文本當作其創作時刻的本來狀態對待。但在理解早期詩歌中沒有比這更加誤導的觀念了︰早期詩歌是一個存在于復制 狀態中並通過復制而為我們所接受的詩歌系統。知道和傳播詩歌的人、表演詩歌的樂師以及後代的抄寫者和文學選集的編者都會對它們進行復制。而在復制的時候, 所有這些人都會按照自己的需要改動文本。我們將會看到,這些改動的痕跡常常十分明顯,詩歌的擴張和縮短都有較大的自由度。

    詳細資料

    • 規格:平裝 / 402頁 / 32 / 普級 / 1-1
    • 出版地:大陸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漢詩”與六朝
    第二章 早期詩歌的“語法”
    第三章 游仙
    第四章 死亡與宴會
    第五章 作者和敘述者(代)
    第六章 擬作

    附錄
    一 作為體裁名稱的“樂府”
    二 音樂傳統
    三 選集和五言詩
    四 “晉樂所奏”
    五 話題的例子︰“人生苦短”
    六 “古詩”中的《詩經》︰一個個案
    七 模擬、重述和改寫

    -----2009.1.10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的《中國文 論:英譯與評論》,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2003
    版權頁為(Stephen Owen, 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封面為Chinese Literary Theory:English Translation with Criticism
    本書英文版有香港的中文書評


    "...這裏順帶一提,學者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把語言是隱喻這一理論,推至儒家的語言中。他以為,「儒家語言理論的核心假定(且不論那些早期的 未能成功發展出符號理論的嘗試)則認為,語言本質上是提喻的(synecdochal)︰內在整體顯現出必然縮減的表面,而通過這個特別的 "部份" ,整體即可被獲知」(《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第32頁)。所謂提喻,就是以局部喻全部。孔子說的︰「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他也說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宇文所安從中看出,「意」是人所以安穩的地方,但言卻不能盡意,書又不能盡言,當中已經有提喻的意味,即是「書」只能局部反映 「言」,而「言」只能局部反映「意」。若想知道他是如何推論,請參《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的第一章《早期文本》。" 舊浪新潮Jiu Lang Xin Chao - 文以載道︰淺談隱喻

    1.o
    本文主要指出 p.188 中Discourse Machine的不一致

    "...《文心雕龍》開動了五世紀的修辭和分析技術的機器
    劉勰的天才表現在他駕馭這一套解說機器的高超本領..."注... 專文 "Liu Xie and the Discourse Machine” (《劉勰的話語機器》)


    這machine 不只是 A literary device used to produce an effect, especially the introduction of a supernatural being to resolve a plot. 它是兼具希臘哲學的分析與修辭的"通其變"
    HC 參考
    "Liu Xie and the Discourse Machine” for Conference on Wenxin diaolo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April, 1997
    Culture, Creativity and Rhetoric in Wenxin Diaolong in Liu Xie's time it is a ... the task of the discourse machine is to take the constituents apart. ... A Chinese Literary Mind: Culture, Creativity and Rhetoric in ... - Google 圖書結果
    Liu Xie and the Discourse Machine,” in A Chinese Literary Mind. ed. Cai Zhongqi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回憶的餘燼。大都會。多少才算夠?:日本佛教政經濟學

     梁永安新譯回憶的餘燼  (中文書名"翻譯" 不佳  本書梁先生的注多很精彩)
    廣告詞 (美國各界書評的摘要) 似乎有點誇張  第二部比較精彩多了

    多少才算夠?:日本佛教界政經學
    (我稍翻過此書後所改的副標題)


    (on the nail, hangnail, agnail)
    -----  Don Delillo 大都會( Cosmopolis) 梁永安譯, 台北:寶瓶文化出版社,2012 63
    梁永安譯的 唐.德里羅的小說不錯,不過這類的小說也需要大量的歐美文化不(含系統/統計和財經等等)背景。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 和教堂的故事: Rothko wanted only that his canvases make people cry  《羅斯科傳》Mark Rothko, A Biography
    譯者可能將Arnold's Culture and Anarchy一書的 Sweetness and light - Wikipedia,
    翻錯: “我喜愛數據 那是我們的光和甜心” (53)


    Sweetness and light is an English idiom that today is used in common speech, generally with mild irony, to describe insincere courtesy. For example: The two had been fighting for a month, but around others it was all sweetness and light.[1] Originally, however "sweetness and light" term had a special use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 to mean "pleasing and instructive", which in classical theory 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aim and justification of poetry.[2]
    Jonathan Swift, the author of Gulliver's Travels, first used the phrase in his mock-heroic prose satire, "The Battle of the Books" (1704), a defense of Classical learning (1704), which he published as a prolegomena to his A Tale of a Tub. It gained widespread currency in the Victorian era, when English poet and essayist Matthew Arnold picked it up as the title of the first section of his in his 1869 book Culture and Anarchy: An Essay in Political and Social Criticism, where "sweetness and light" stands for the intelligence and beauty that art and culture add to life.
    一.

    回憶的餘燼 The Sense of An Ending



      來自過去的信件,告訴你從未了解的真相。
      後來,我才驚覺:
      年輕的時候,我們想像自己美妙的未來;
      年老的時候,我們編織別人不存在的過去。
      一切都很美好。
      四十年前,他們頌讚青春,文學,哲學,友誼,愛情;
      當然也有一些荒唐,嫉妒,幼稚的衝突與胡鬧。
      四十年後,當你的人生走過了平靜無波的大半日子,
      當你即將抵達人生的終點,
      突然發現某一段記憶並非事實的全貌,
      那麼,當時被剝奪和隱瞞的,究竟是多麼不可告人的真相……
      高中時代的東尼與三位死黨日日高談闊論著人生應有的樣貌。艾卓安是四人當中最聰明的一位,他早慧的心靈讓他自以為看透人生的本質,因而成為其他三人追隨的對象。
      大學畢業前夕,艾卓安與東尼的初戀女友薇若妮卡交往,但就在他們正式交往後沒多久,卻傳來艾卓安自殺的消息,自殺的真正原因無人知曉。
      四十年過去,東尼早已與當年的老同學失去連絡,過著平靜的日子。某一天,他接到遺囑執行人的來信,表示初戀女友薇若妮卡的母親不久前過逝,留給他五百英磅及一本艾卓安的日記。
      過往的一切突然再度出現在他的腦中,他不得不重新面對過去,審視回憶,卻發覺自己向來以為的記憶不是真的,到底,真相是……?
    作者簡介
    朱利安.拔恩斯Julian Barnes
       一九四六年出生於蘭徹斯特的書香世家,父母皆為法文老師,也因此奠定了他自幼的文學基礎。從牛津大學現代語文學系畢業後,曾任《牛津大辭典》的編纂員。 以《福婁拜的鸚鵡》、《亞瑟與喬治》、《英格蘭、英格蘭》三度入圍布克獎,皆止步決選名單,於二○一一年終於以本書獲獎。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哲學碩士,譯有《大仔》、《失意錄》、《往伊斯坦堡的最後列車》等(以上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內文11.

    艾卓安讓自己慢慢融入我們,沒有承認那是刻意為之。不過他大概也真的並非刻意。他也未曾改變自己來遷就我們。每天晨禱時間,我們都聽得到他認真應答,反觀我和亞歷斯都只是跟著唸,而柯林則採取諷刺策略,裝成狂熱信徒的模樣激烈禱告。我們三個都認定學校的體育活動是法西斯式的詭計,是設計來昇華我們的性衝動,但艾卓安卻參加了擊劍社,又練習跳高。

    我們三個都假裝是音痴,但艾卓安卻會把豎笛帶來學校。每當柯林譴責家庭制度、我取笑社會體系或亞歷斯從哲學角度否定感官感覺的真實性時,艾卓安都不會表示意見(至少一開始是這樣)。

    他給人的印象是,他相信某些信念。我們當然也有信念,不同的是我們只願相信我們自己相信的,不接受別人強加給我們的信念。我們認為我們秉持的是一種合乎衛生的懷疑主義。

    學校位於倫敦市中心,所以,我們每天都會分別從不同的自治鎮到倫敦上學,從一個控制系統進入另一個控制系統。那時候中學生的生活要比現在單純許多:少了些零用錢、沒有電子設備、少了些時髦玩意,沒有女朋友。

    既然沒有任何可以分心的旁騖,我們便被認為自然會善盡做為人以及做為子女的職責,換言之就是努力念書,通過考試,利用文憑找到工作,過上一種比我 們父母更不受威脅和更像人生的人生(不過,他們私下比較時,又會認定自己的學生時代更單純,也因此更勝一籌)。當然,這一切都沒有明說出來:英國中產階級 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總是心照不宣。

    「父母都是些王八羔子。」柯林有天午餐時抱怨說:「當你還小的時候會覺得他們還可以,然後你會發現他們其實無異於……」

    「無異於亨利八世嗎,柯?」艾卓安接口說。我們已經開始習慣他這種諷刺的調調,甚至習慣了他可能是用這種口吻修理我們的事實。每次揶揄我們或想敦促我們認真時,他就會喊我「安東尼」、把亞歷斯喊作「亞歷山大」,把名字無法拉長的「柯林」縮短為「柯」。

    「我不會介意我老爸有六個老婆。」

    「或是有錢得不得了。」

    「或是有霍爾班為他畫像。」

    「或是叫教皇滾遠一點。」

    「你有什麼特別理由認定你爸媽是王八羔子嗎?」亞歷斯問柯林。

    「我叫他們帶我到遊藝市集玩,他們卻說週末時間要留著來整理花園。」

    我們都同意爸媽是王八羔子——只有艾卓安例外。他每次都靜靜聆聽我們譴責父母,但極少附和。不過在我們看來,他比大部分人更有理由發牢騷。

    他媽媽幾年前拋家棄子,把他和妹妹留給他們老爸照顧。那時還沒有「單親家庭」這個詞,有的只是「破碎家庭」,而艾卓安是我們認識的人當中唯一來自這種家庭的。

    所以照理說他應該有一肚子忿懣,卻不知怎麼搞的不是這麼回事。他自稱愛他媽媽而且尊敬爸爸。

    我們三個私底下就他的個案討論了一番,得出一個理論:想要得到快樂的家庭生活,重點是要沒有家庭,至少是沒有一個父母同住的家庭。得到這個結論後,我們對艾卓安的妒意就更甚了。

    那段日子,我們都想像自己被關在一個臨時的籠子裡,等著被釋放,重回自己的人生。我們都相信,一旦獲得釋放,我們的人生乃至時間本身就會開始加速。

    但我們怎麼可能知道,不管怎樣,我們的人生其實早已開始,已經撈到某些好處或受到某些傷害?另外,我們又怎麼可能知道,我們將要前往的只是個更大的籠子,唯一的差別只是它的邊界一開始是看不見的?

    那時我們都以菁英自居,以無政府主義者自居,對書本如飢似渴,對性也如飢似渴。所有政治和社會體系在我們眼中都是腐敗的,但我們又拒絕考慮替代方案,樂於在無政府的社會裡過著享樂主義的生活。不過,艾卓安卻一直想說服我們相信,人應該把思想應用在生活上,應該用原則來指導行為。

    我們還是三人幫時,亞歷斯是我們中間的哲學家。他讀過我和柯林沒讀過的東西,有時會突如其來迸出一句哲語,例如這句:「凡是語言不逮之處,吾人必須保持沉默。」 聽了這話之後,我和柯林會沉默地思考一下,然後咧嘴一笑,繼續剛才的高談闊論。

    但艾卓安的出現卻讓亞歷斯從哲學家的位子掉了下來,至少是讓我們多了個可供選擇的哲學家。每次亞歷斯談到羅素和維根斯坦,艾卓安就會談卡繆與尼采。我先前讀過歐威爾和赫胥黎,柯林讀過波特萊爾和杜斯妥也夫斯基,但都有讀沒有懂。
     對,我們當然都喜歡賣弄——不然年輕歲月還有什麼好做的?我們把Weltanschauung(世界觀)和Sturm und Drang(狂飆運動)之類的詞兒掛在嘴邊,把「這是哲學上自明的」當成口頭禪,又向彼此保證,想像力的第一責任是踰越界限。

    但我們的父母卻不這麼想,認定他們天真純潔的子女已經暴露在有毒害的影響力之下。所以,柯林的媽媽把我稱作他兒子的「黑暗天使」,我爸發現我在讀《共產主義宣言》時歸咎於亞歷斯,而當亞歷斯的父母逮到他讀美國犯罪小說時則怪到柯林頭上。

    我們的父母都擔心我們會被朋友帶壞,變成最可怕的一類人:無可救藥的自瀆者、搔首弄姿的同性戀者或不斷搞大女人肚子的花花公子。他們害怕我們的少年友誼太親密、害怕我們在火車上會遇到毛手毛腳的怪叔叔,害怕我們會被壞女孩勾引。這些焦慮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實在天差地遠。

    有天下午,老亨特就像要接下艾卓安早先提出的挑戰似的,要我們討論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並特別討論這個問題:斐迪南大公的遇刺是不是對整場大戰的爆發起了關鍵作用。

    在當時,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絕對主義者,認為任何事情非黑即白、非對即錯、非善即惡,或(在馬歇爾的例子)非「不安寧」即「大大不安寧」。我們喜歡 玩可以分出輸贏的遊戲,不喜歡看到和局。所以,對我們某些人來說,那個塞爾維亞刺客(他的名字我許久前便忘得一乾二淨)絕對要為大戰的發生負責,相信只要 把他從等式中拿走,第一次世界大戰便絕對不會發生。

    另一些同學則認為該負百分之百責任的是各種歷史力量,是各種歷史力量讓敵對的歐洲國家無可避免走向衝突:「歐洲是一個等著爆炸的火藥庫」。諸如此 類。不過,較為虛無的同學(柯林是其中之一)卻主張一切皆事出偶然,而人們之所以會認為歷史有條有理,只是某些原始的說故事本能(毫無疑問是宗教的殘留 物)作怪,是用馬後砲式的聰明硬給歷史事件加上一些意義。

    聽了柯林一番想要動搖一切解釋的言論後,老亨特微一點頭,彷彿認定這種謬論只是青春期的自然副產品,等一個人長大後自會擺脫。老師和父母都習慣用 讓人火大的態度提醒我們,他們自己同樣年輕過,所以懂得比我們多,可以用權威十足的方式說話。他們堅稱,我們的虛無只是階段性的,而我們必然會長大,從現 實人生中學到何謂事實與真理。

    但在當時,我們卻拒絕承認他們和我們有任何相似之處,認定我們對人生(還有真理、道德和藝術)的了解要遠超過這些妥協的長輩。

    「芬恩,你一直沒說話,這個球可是你先拋出來的。所以可以說,你是我們中間的塞爾維亞刺客。」亨特停頓一下,讓這個比喻在我們腦子裡發酵。「你可以讓我們從你的見解中受惠嗎?」

    「我不知道,老師。」

    「你不知道什麼?」

    「既然我不知道,就不可能知道我不知道什麼。這是哲學上自明的。」他說完後沉默了一下,讓我們有時間再次琢磨他這話是意在暗中搞笑,還是出於一個 我們其他人無法企及的高度嚴肅動機。「事實上,尋找責任歸屬這件事不就是種逃避嗎?我們想歸咎於某個個人,好讓其他所有人都能得到開釋。

    要不我們就是歸咎於歷史過程,讓個人可以得到開釋。把一切說成事出偶然也有同樣的效果。我相信,任何事情會發生,背後都有一條責任的鍊子,這條鍊子是必然的,但又不會長到讓人可將責任歸咎於每個人。

    當然,我認為總有些人該負責任的想法,可能只是反映我本人的思考模式,而不是對事實的忠實分析。這就是歷史的核心問題之一,不是嗎,老師?歷史是主觀詮釋還是客觀詮釋?我們是不是先要了解歷史學家本人的歷史,方可明白他擺在我們面前的那部史書?」

    教室裡鴉雀無聲。所以,他並不是想搞笑——一點都不是。

    老亨特看看手錶,微微一笑。「芬恩,我五年內就要退休了。如果你有興趣接收,到時候我打算把一套參考書送你。」他說這話時同樣毫無搞笑意味。 
     2.
    我最好先解釋一下「交往」一詞在當時的意義,因為這意義已隨著時光流轉而有所改變。

    最近一位女性友人告訴我,她女兒情緒低落。這女孩念大一第二學期,跟一個男生上過床,而眾所周知的是,那男生還跟另外幾個女孩上過床。他是要試用過她們之後再決定跟誰「交往」。

    那女孩感到氣惱,但惱的主要不是評選方式(她有點意識到它的不公平性),而是氣惱自己不是最後的當選者。

    這讓我覺得自己是個太古時代的倖存者,有幸不用參與一個仍用雕花蕪菁當貨幣的文化。回到「我的年代」(這麼說當然不表示我擁有它),一般所謂的 「交往」都是這個意思:如果妳認識了某個女孩,又被她吸引,你會先邀她參加兩、三次群體活動(例如好幾個人一起到小酒館喝酒),然後才會單獨約她外出。然 後,經過一連串熾熱程度不同的晚安吻別後,你便多少能說已正式與她進入「交往」階段。也只有獲得這種半公開的承認後,你會得知她的性尺度,而這有時表示, 她會把自己的身體保衛得像是禁漁區。

    薇若妮卡的作風和當時其他女孩沒有太大差異。她們都毫不介意身體接觸,包括會在公開場合挽著你的手,吻你吻到雙頰泛紅,甚至刻意用胸部擠壓你(前提是兩人之間要隔著大約五層衣服)。

    她們完全意識到你褲襠裡發生了什麼變化,但從來不去提它。接下來,你們的關係有頗長一段時間都會維持在這種狀態。有些女孩的尺度比較寬:我聽說過有願意互相手淫的,甚至還有容許你來「全套」的(這時當時的說法)。

    只有忍耐過夠多次「半套」的人會知道「全套」一詞有多扣人心弦。然後,當一段男女關係持續發展下去,就會發生更親密的接觸——有些人是出於一時衝動,另一些人則是以承諾和盟誓為基礎。最後的階段則是詩人所謂的「為一只戒指而爭吵」。

    後來的世代也許會把這種牛步現象歸因於宗教信仰的影響力或行事審慎的考量。然而,就我的觀察,凡是與我發生過可稱之為「次性行為」的女生或女人(對,我不是只跟薇若妮卡有過這種行為),她們都與自己的身體相處自如,而且只要我不越過某種尺度,她們也會與我的身體相處自如。

    順道一提,我並不是要暗示「次性行為」不刺激,甚至不是要暗示它讓人感到挫折(那種顯而易見的「挫折」不在此論)。另外,這些女生已經比她們媽媽一代願意付出更多,而我也比我父親一輩得到更多——至少我是這樣猜想。

    而且,得到些許也總強過一無所得。不過,在我與薇若妮卡交往的同一時期,柯林和亞歷斯卻交到了未採取禁漁政策的女友——至少他們這樣暗示。當然他們也可能只是吹牛,因為今時一如往日,人們總是不會在性事上完全說真話。

    各位大概會對一個問題感到好奇,所以我就招了吧︰嚴格來說,我不是個處男。在中學畢業到上大學之間那段空檔,我經歷了兩段富教育性的插曲,而它們帶給我的刺激遠大於內疚。

    所以,接下來發生的事才更讓我覺得古怪:你愈是喜歡一個女孩,而你們愈是匹配,你能上床的機會便愈小。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這是我很後來才想到的解釋)︰我是那種特別會被說「不」的女人吸引的男人。不過,這種倒錯的本能真的可能存在男人身上嗎?

    「為什麼不行!」每次當你的手腕被對方扣住,你準會這樣問。

    「感覺就是不對。」

    這種對話發生在無數次吹氣如爐火的時刻,而與爐火唱和的通常是燒水壺的吱吱聲。

    但「感覺」不容反駁,更何況女人是「感覺」的專家,而男人只是這方面的粗疏新手。所以說,真正作梗的是「感覺」,它比教會的教義或媽媽的忠告更有說服力並且更無可反駁。

    各位也許會問:但那時候不是六○年代嗎 ?是這樣沒錯,但那只對某些人和這國家的部分地區是如此。 
     *****

    大都會 Cosmopolis

    • 作者:唐.德里羅
    • 原文作者:Don Delillo
    • 譯者:梁永安
    • 出版社:寶瓶文化
    • 出版日期:2012年
        這是屬於富豪閒逸的一天,卻處處充滿危機!
        他不到三十歲,卻已是華爾街叱吒風雲的人物,富可敵國。金錢、名聲、權力、女人,無不手到擒來,然而他始終無法啟齒的,是他的恐懼,以及渴望……
        這一天,他坐上他的豪華禮車,如常去城市的另一端理髮。然而,即使有保安人員層層嚴密的監控,原本尋常不過的行程仍逐漸脫軌,甚至將他送上危險之境……
         高度文明社會中益顯空洞的人心,以及現代人特有的存在焦慮,向來是美國作家唐.德里羅極為關注的主題。在描述人類生存恐懼的《白噪音》、集體崇拜的《毛 二世》之後,唐.德里羅寫就了《大都會》,以一個年輕富豪的一日,再次向我們敲下一記響鐘。而他的真知灼見,不僅為後來的全球金融風暴做了最驚人的預言, 更揭示人類未來日益詭譎的末世處境。
      本書特色
        ★ 唐.德里羅預言全球金融風暴,直擊後現代人類社會境況之驚人力作!
        ★ 傅月庵(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專文導讀
        ★ 本書已由加拿大知名導演大衛.柯能堡搬上大銀幕,由「暮光之城」男主角羅伯.派汀森領銜主演,茱麗葉.畢諾許參與演出,今年即將上映!
      作者簡介 
      唐.德里羅 Don Delillo
         美國四大名家之一,多次獲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且呼聲極高。他也是「美國藝術與文學科學院」院士,迄今已出版十餘本長篇小說和三本劇作,另著有諸多短篇小說 和隨筆。有評論因他對後現代生存境遇的描繪,而稱他是「另一種類型的巴爾扎克」。唐.德里羅於1936年出生在紐約一個義大利移民家庭,童年時隨父母遷居 賓州。大學時期學習神學、哲學和歷史,但他並不喜歡學校生活,倒是從現代派繪畫、爵士樂、歐洲電影和格林威治村的先鋒藝術獲得樂趣和教益。1958年大學 畢業後,唐.德里羅就職於一家廣告代理公司,並在業餘時間從事文學創作。
        他的小說先後獲得「哥根哈姆獎」、「美國藝術與文學科學院文學 獎」。1985年出版的《白噪音》,是他奠定文壇地位的重要作品。此書不但摘下該年度的「美國國家圖書獎」,入選「時代雜誌100大小說」,更被譽為美國 後現代主義文學最具經典性的代表作。學者馬克.奧斯蒂恩稱譽此書為「美國死亡之書」。
        1991年,唐.德里羅以諷喻現代人集體偶像崇拜 為主題,出版了《毛二世》;1992年,他便以這部小說榮獲「國際筆會∕福克納獎」。而後在1997年,他出版一部八百多頁的巨著《地獄》,描繪了二十世 紀整整後半個世紀的美國社會,對美國和世界文壇產生了巨大的震撼。這部作品不同於其他議題嚴肅的小說,很意外地,成了國際第一暢銷書。
         唐.德里羅的作品所造成的影響力是全面性的,不僅大學課堂講授他的《白噪音》,當今許多美國名家以他為師,流行歌手寫歌稱頌他,保羅.奧斯特更將《巨獸》 及《沒落之鄉》獻給他以表崇敬之意,而英國文學大師馬丁.艾米斯則推崇他是「美國當代最偉大的作家」。他的著作已跨越了時間與地域的藩籬,在數十年來,始 終緊貼著現代人的生活脈動且影響了無數讀者;而唐.德里羅這個名字,亦將會永遠屹立在世界文學史的不朽地位。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哲學碩士,譯有《老年之書》、《毛二世》、《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等。



      內文1

      他更常失眠了,不再只是一星期一次、兩次,而是增加到四次或五次。碰到失眠,他會做些什麼呢?既不是長程散步直至滿天曙色,也沒有夠知心的朋友可以去電打擾。況且,又有什麼好聊的呢?失眠讓人想要的不是說話,而是沉默。

      他試過利用閱讀幫助睡眠,但睡意不增反減。他都讀些科學著作或詩。他喜歡讀文字稀疏分布在白色空間裡的短詩,喜歡一個個像是烙印在紙頁上的字母。 讀詩可以讓他意識到自己的呼吸。一首詩可以披露出一些他平日不會去注意的事物瞬間。在他三併式公寓二樓的旋轉臥室裡,在無眠的晚上,在這漫長的幾星期以 來,在他一次接一次的呼吸之間,他都會感受到詩所開顯的微妙差異。至少他自己是這樣覺得。

      有一晚,他試著在打坐室裡站著睡,只可惜他的修為尚未到家,功力離入定老僧甚遠。他乾脆打消睡覺的念頭,設法讓自己進入一種由各種衝擊力相互抵消所形成的平衡狀態,進入一種無月的寧靜狀態。這是他能期望得到的最大放鬆,讓他可以在眾多身分認同的紛擾中暫歇一口氣。

      他的失眠問題完全無解。他試過服用鎮靜劑和安眠藥,但這只會讓他對藥物產生依賴,感覺自己被緊緊的漩渦捲住。他的每個舉動都變得自我縈繞而造作, 他最微弱的思緒也都會時時刻刻伴隨著焦慮。他怎麼辦?他沒有求助於坐在高背皮椅裡的精神分析師;他讀完了佛洛伊德的論述,開始讀愛因斯坦的著作。而今晚, 他讀的是英德雙語對照的狹義相對論。但最終,他還是把書擱下,靜靜躺著,鼓起全部意志力,說出那個會讓房間燈光自動關掉的單字。至此,他四周不復有一物存 在,唯一剩下的只是他腦子裡的聲音,只是他那個位於時間之中的心靈。

      當他死去時,他將不會終結。會終結的是這個世界。

      他站在窗前,眺望巨大的破曉景色。這景色又深又遠,經過一些橋梁、峽口和海灣,再經過一些城區和鋸齒狀的郊區,去到片片林地,再過去便是真正可稱 之為「深遠」的天空。他不知道自己今天想幹些什麼。河面的景色還是處於夜半的狀態,縷縷灰濛濛的蒸汽從對岸河堤處的大煙囪飄出。他知道,最後一批妓女已經 離開了十字路口的路燈,搖著她們的鴨屁股回家去,而其他老掉牙的行業則開始蠢蠢欲動:滿載農產品的貨車從市場開出,送報的貨車從裝卸碼頭開出。麵包車即將 在這城市穿街過巷,而一些汽車將會離開狂歡地點,蛇行在大道上,音響播放著重低音音樂。

      世上最崇高莊嚴的景色,莫如一輪紅日從一條跨河大橋後面冉冉升起。

      他看著上百隻海鷗尾隨一艘搖曳的平底駁船順流而下。他知道海鷗的心臟都又大又強,大到與身體不成比例。他一度對解剖鳥類發生興趣,並掌握了這方面的大量知識。他知道鳥骨是中空的。他也只花了半個下午,就了解了海鷗身體結構最深處的細節。

      他不知道今天想要幹些什麼。然後他知道了。他想要理個髮。

      他又多站了一會兒,觀看一隻海鷗乘著一股上升氣流振翅爬升的姿態。他欣賞這隻鳥,設法契入牠的身體,感受牠那顆食腐動物心臟的結實殷切跳動。

      他穿上西裝,打上領帶。西裝讓他過度發達的胸膛沒那麼突出。他喜歡在晚上健身,以擺脫白天的擾攘與緊張:拉負重的金屬滑橇、舉啞鈴,和以苦行的精神一遍又一遍地做仰臥舉重。

      穿好衣服之後,他在有四十八個廳室的公寓裡巡視了一遍。每逢感到猶豫不決和情緒消沉,他都會這樣做。他邁開大步走過單水道游泳池、玩牌房、健身 室、鯊魚水族箱和電影放映室。他在狗圈停留了一會兒,跟幾隻波佐狗說了說話,然後走進加蓋出來的工作區,看了看最新的貨幣行情,翻閱了一些研究報告。

      日圓在一夜之間出乎預期地漲了起來。

      他走回起居區,這一次腳步放慢,經過每一個廳室時都會駐足一會兒,細細打量牆上的油畫,要把每一絲的放射狀或波狀能量給吸收過來。 
     他掛的主要是「色場」畫派的幾何圖形大油畫,它們雄踞在每一個廳室裡,又帶給正廳一種禱告般的安靜感。這正廳開有天窗,裝飾著水流涓涓的噴泉,並掛著高高的白色油畫,具有那種高聳空間特有的張力和懸疑,但這需要保持虔誠的靜默才能恰如其分地感受到。

    他喜歡掛些讓他的客人莫名其妙的油畫。在大部分人眼中,正廳裡那些白色油畫不知所云,就像是光用畫刀把一些蛋白色的黏稠顏料直接敷在畫布上。讓這些作品更具有危險性的,是它們並不新。現在,新東西都不再具有危險性。

    他乘坐播放著薩提曲子的電梯下到鋪著大理石的大廳。他的攝護腺是不對稱的。他走出大樓,穿過馬路去到對街,然後轉身,面向自己居住的大樓。他感到 自己和這棟大樓是互相接壤的。大樓的樓層數是個質數,共八十九層,外牆一律是古銅色的玻璃帷幕,讓人分不清哪一層是哪一層。這一人一樓之間分享著一條共同 的邊緣或邊界。這總共九百英尺的樓高,是世界最高的住宅大樓。它的外型是司空見慣的矩形,唯一與眾不同之處是超級巨型的體積。它具有的庸俗氣息,是那種假 以時日會顯示出自己真正俗不可耐的庸俗。這正是他喜歡它的理由。他感到感官敏銳、疲倦和稀薄——每逢這種時候,他都喜歡隔著馬路觀看他所住的大樓。

    風從河上颳過來。他拿出萬用記事本,記下他對「摩天大樓」這個時代錯亂的詞語的觀感。沒有一棟新近的建築該被稱為「摩天大樓」。它屬於那個人們還敬畏上帝的年代,屬於那些在他出生之前所蓋的高窄大樓。

    其實,就連萬用記事本這種手寫文具所原屬的文化也快要消失了。他知道他早該把它給扔掉。

    眼前的大樓給了他力量和深度。他知道自己想要去理髮,但還是多站了一會兒,在逐漸升高的馬路噪音中感受大樓的重量和規模。它的一大優點是其表面可 以擷取和反映河水的亮光,看起來像是空曠天空中的潮汐,透著質感。他掃視大樓的高度,感到自己與它是連接的,分享著同一個表面,也分享著與這表面起互動的 同一個環境。一個表面可分隔裡面和外面,但又同時是裡面和外面一起擁有。他在一次淋浴時曾思考過「表面」的問題。

    他戴上太陽眼鏡,然後回到馬路對面,走向兩排白色的加長型豪華轎車。一共是十輛車子,五輛停在第一大道的人行道旁,另五輛停在與大道交叉的那條街。它們乍看之下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有些車子會按車主的要求而多加長一或二英尺。

    司機們在人行道上抽菸聊天。他們都不戴帽子,穿著深色西裝,全都帶有一種讓人事後回顧才會發現的警戒神情:一看見老闆出現,他們就會兩眼發熱,扔掉香菸,一改他們那不講究的站姿,對老闆行注目禮。

    在這之前,他們有些人是用帶腔調的英語聊天,有些人是用母語。他們等著的老闆是投資銀行家、地產發展商、創投公司執行長、軟體企業家、折扣券商、全球衛星和電纜通訊巨頭、長著鉤形嘴的媒體大亨,或是從某個飢荒和戰爭肆虐的國家放逐出來的國家元首。

    對街的公園裡有些制式化的鐵製樹蔭棚和青銅噴泉,每個噴泉的池底都散落著泛虹彩的硬幣。一個穿女裝的男人在公園裡遛著七隻身形優雅的狗。

    他喜歡每輛豪華轎車看起來毫無分別。他喜歡擁有這樣的車子,因為它們就像是一些夢不可及的複製品,體型大卻毫無重量感,更像是一種觀念而不是一個 物件。但他又知道這不是真正的原因。那只是他用來唬人的說詞,他自己從未有一分鐘相信過。他會喜歡豪華轎車,是因為它們體積超大,霸氣十足而盛氣凌人,足 以不甩任何的側目與非難。
     他的保安主任喜歡這種車則是因為它們不顯眼:加長型的白色豪華轎車已成了這城市最不引人注意的交通工具。這個叫托瓦爾的保安主任此時正在人行道上守候著,他光頭,脖子短得看不見,讓人覺得他的光頭隨時可以扭開來,送去維修。

    「要去哪裡?」他問。
    「我想理個髮。」
    「總統要來了。」
    「管他的。我們需要理髮,需要穿過市中心。」
    「你會碰上塞車,只能以龜速前進。」
    「我知道。但,你說的是哪一國總統?」
    「美國總統。有些地方會設立路障。有些街道會整條從地圖上消失。」
    「走吧。」

    司機站定在後座旁邊,扶著打開的車門,準備好一關上車門便小跑步三十五英尺,繞過車尾回到駕駛座。在白色豪華轎車行列結束之處,停著另一列汽車。它們停在日本會社的大門外,都是些加長型禮賓車,有黑色的,有靛青色的,正等著外交使節團的成員、領事或戴太陽眼鏡的參贊出來。

    托瓦爾與司機並排坐在前座,面前的儀表板設有電腦螢幕。擋風玻璃下方設有夜視顯示器,可以接收從裝在散熱格柵的紅外線攝影鏡頭傳來的影像。

    夏納早已在車內等著,他是公司的科技主任,個頭小,有著一張娃娃臉。他已經不再正眼看夏納。他已經有三年沒正眼看他。這張臉你只要看一眼就會看透到骨髓裡去,不再感到好奇。夏納穿著褪色的襯衫和牛仔褲,兩隻手像手淫般鬆鬆握在褲襠處。

    「我們了解到哪些事?」
    「了解到我們的系統是安全的。我們無懈可擊。沒發現任何流氓程式。」夏納說。
    「但事情好像不是這樣。」
    「真是這樣子,艾力克。我們每項測試都做過一遍,沒有人可以讓我們的系統超載或控制我們的網站。」
    「我們什麼時候測試的?」
    「昨天,在監控中心,由我們的快速反應團隊執行。我們的保險公司也做了威脅分析。我們的系統可以抵擋任何攻擊。」

    「任何地方都一樣?」
    「對。」
    「包括車子?」
    「包括,絕對包括。」
    「包括我的這輛車子?」
    「是的,艾力克,請放心。」

    「自我們這家小小的新興公司開張以來,你我就一起共事。我想要聽到你告訴我,你仍然有勝任這工作的毅力,仍然有著如同當初一樣的鍥而不捨精神。」

    「這車子沒問題。你的車子沒問題。」

    「你需要有窮根究柢的意志。我常常聽到人們談論我們的傳奇故事,說我們又年輕又聰明,剽悍得就像是由狼群養大。但名聲這東西弱不禁風,只要出一點狀況,就足以讓人全盤皆輸。算了,我知道我是問錯人了。」

    「怎麼會?」
    「進行過系統測試以後,這輛車子是放在哪裡?」
    「我不知道。」
    「這一類豪華轎車晚上都是停在什麼地方?」

    面對這個莫測高深的問題,夏納一臉被問倒的頹唐表情。

    「我知道我改變了話題。我昨晚睡很少。我看了書,喝了白蘭地。但你有沒有想過,有什麼狀況會發生在這種整天到處趴趴走的豪華轎車?它們晚上又是在哪裡過夜?」

    轎車在開到第二大道之前便遇上堵車。他坐在後座的單人大沙發,面前是一系列的顯示器。這些螢幕顯示著雜七雜八的數據,跳動著符號、圖表和各種色彩 的數字。他在幾秒鐘內把所有需要知道的資訊吸收到腦袋裡,沒理會揚聲器傳出的演說聲。車內還有一個微波爐和一個心臟監測器。他望向一個裝在旋轉軸上的微型 攝影鏡頭,而那鏡頭也回望他。他以前都是坐在一個手動的空間裡,但那已經成為過去。現在,大部分設備都只消他開個口便會自行啟動,而他只要揮一揮手,就可 以讓螢幕變成一片空白。

    一輛計程車猛按喇叭,想從旁邊擠上來。就像連鎖反應似的,這汽車喇叭聲牽引出上百輛汽車的喇叭聲。

    夏納面向車尾方向坐在酒櫃附近的靠牆摺椅。他正在喝鮮橙汁,吸管在玻璃杯口呈鈍角彎向他的嘴巴。感覺上,他每吸兩口果汁就會把什麼回吐進吸管裡。

    「說說看。」艾力克說。
    夏納抬起頭。

    「你會不會偶爾有一種感覺:好像有些事情正在悄悄發生,而你並不知道。」

    「我可以請問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嗎?」
    夏納說這話時嘴巴裡仍然咬著吸管,就像是把它當成船上通話器。
     「現在市場一片樂觀情緒,所有股票的價格都扶搖直上。事情發生得就像爆炸一樣快,各種好消息同時湧現。但你知道當我把手探進這裡面的時候是什麼感覺嗎?我 知道你每十分鐘就會分析上千件事情:分析模式、比率、各種指數和整幅數據地圖。我喜愛數據,那是我們的光和甜心。那是一個他媽的大奇蹟。它讓我們在世界裡 活得有意義,因為有不知多少人是靠我們才能安心地吃飯和睡覺。但與此同時……」

    接下來是一陣長久的沉默不語。他最後望向夏納。他剛才對這個人說了些什麼來著?他沒有說半句尖銳和刻薄的話。事實上他什麼都沒說。

    他們被洶湧的汽車喇叭聲包圍。這噪音裡有某種特殊的成分讓他不希望它消失。它包含著某種基本的渴求,包含著某種久遠的哀怨,就像是美國原住民的哀 怨。他聯想起毛髮粗濃的古印第安人圍著捕獵的獵物舉行儀式的情景。對,紅肉,這就是他目前最強烈的需要。但今天冰箱裡只放著飲料,沒有什麼固體的東西可供 微波爐解凍。

    夏納問:「有什麼特別的理由讓我們坐在汽車裡而不是辦公室嗎?」
    「你又怎麼知道這裡不是辦公室?」
    「但願我回答得了這問題。」
    「你是基於什麼前提認為自己回答不了?」
    「我知道我的回答只會包含一點點聰明,其他絕大部分都是膚淺的,而且在某個層次上是不精確的。然後你就會可憐我為什麼要誕生人世。」

    「我們坐在車子裡是因為我要去理髮。」
    「叫理髮師到辦公室不就得了,你可以在辦公室理髮。不然也可以叫理髮師到這車子裡來,一理完便回辦公室去。」

    「理髮不是這麼簡單的事,需要許多附件,包括需要牆上掛著日曆,到處都是鏡子。這裡也沒有理髮椅。除網路攝影鏡頭外,這裡沒有東西是可以旋轉的。」

    他在椅子裡轉換了坐姿,注視著監視攝影鏡頭調整方向。過去,他的影像都會從他的轎車、飛機、辦公室或公寓某些房間裡隨時放送到全世界。但基於安全 考量,攝影機現在都是以閉路電視的方式運作。有一名護士和兩個武裝保鏢在他公司裡一個沒有窗戶的辦公室盯著三部監測器,隨時待命。「辦公室」這個詞已經過 時落伍,處於零飽和狀態。

    他向左手邊的單向車窗瞧了一眼,看到有輛計程車與他的座車並排停著。要過了一下下,他才意識到他認識坐在計程車後座的那個女人。她是艾莉絲.希夫林,也就是他結婚才二十二天的妻子。她是個女詩人,是執歐洲和世界銀行業牛耳的希夫林家族的一員。

    他給坐前座的托瓦爾下達了停車指令。然後他下了車,敲了敲計程車的窗戶。艾莉絲抬起頭,微微一笑,表情驚訝。她二十五、六歲,有著明晰和精緻的五 官,一雙眼睛又大又不造作。她的美帶有一種拒人千里的味道。這種美引人入勝,又也許不引人入勝。她的頭就著修長的脖子微微前傾。每逢想要思考,她就會把一 根手指擱在嘴唇上,而他喜歡她這種神態。不過,她的詩寫得很爛。

    她把身體往裡挪,讓他可以坐到旁邊。汽車喇叭聲一會兒低下來,一會兒又高起來,守恆地循環著。接著,計程車快速斜穿過十字路口,但才過第二大道沒多久便又遇上堵車。托瓦爾慢跑著跟在後頭,滿身大汗。

    「妳自己的車呢?」
    「我不知道,找不到。」她說。
    「我可以載妳一程。」
    「不行,絕對不行。我知道你在忙,而且我喜歡坐計程車。我的地理一向不好,跟計程車司機聊天可以多了解他們來自哪些地方。」

    「他們來自恐怖和絕望。」
    「對,一點也沒錯。所以坐計程車可以讓人了解那些動盪不安的國家。」
    「好一陣子沒看到妳了,我整個早上都在找妳。」
    為了加強說服力,他摘下太陽眼鏡。她盯著他的臉看,目不轉睛。
    「你的眼珠是藍色的。」她說。

    他抓起她的手,放在自己臉上,又聞又舔。計程車司機是個錫克派教徒,十根手指裡面少了一根。艾力克望著斷指的指根,深感動容。凡帶有歷史和傷痛的身體,都是再嚴肅不過的事物。

    「吃過早餐了嗎?」
    「沒有。」她回答說。
    「那好。我也餓了,很想吃些又厚又有嚼勁的東西。」
    「你沒告訴過我你有一雙藍眼睛。」

    他聽出來她笑聲中帶著責怪的意味。他輕咬了一口她大拇指指根的關節,然後打開車門,帶著她走向靠近街尾的一間咖啡店。 
    *****

    多少才算夠?:佛教經濟學救地球 How Much is Enough? Buddhism, Consumerism, and the Human Environment


    本書作者簡介
    編者序
    「多少才算夠?」:佛教與人類環境
    緒言
    到底多少才算夠?──培恩(Richard K. Payne)
     環境的全球觀點
     本書內容概述
    最後幾點想法
    當代日本佛教的環保努力──威廉斯(Duncan Ryuken Williams)
    「敬告三井房地產公司:草木皆有佛性」
    建制佛教和全宗性的環保關懷:以曹洞宗的「綠計畫」為例
    日本的入世佛教和尋找一個替代範式:壽光院的個案
    日本佛教保守派的地方性與全球性環保關懷
    結論
    多少才算夠?:佛教對消費主義的觀點──卡珊(Stephanie Kaza)
    緒言
    消費的規模與衝擊
    幾種批判消費主義的傳統方式
    佛教式批判
    幫助擺脫物欲的佛教方法
    佛教的反消費活躍主義
    淨土宗,及其對環境問題的觀點──嵩滿也
    引言
    淨土宗與環境
    淨土觀念中的生態觀點
    理想與現實的緊張
    親鸞對淨土和環境的基進認知
    附記
    史耐德的生態社會佛教──巴恩希爾(David Landis Barnhill)
     佛教、環保與政治
     無政府主義傳統
    基本真理
    史耐德對環境問題所作的佛教批判
    理想世界:環保佛教的無政府主義
    途徑
    結論
    以一種佛教經濟學救地球──井上信一
    向宇宙暫時借來
    環境教育
    對產業的環境評估與社會評估
    農業作為一種對地球友善的產業
    無節制的消費
    競爭
    佛教的金錢觀
    透過資源回收避免浪費
    八正道作為永續生活的一種規範──幸泉哲紀
    引言
    顯世界和隱世界
    「八正道」作為一種系統間的平衡狀態
    八正道作為一種物質-能量的守恆法則
    結論
    江戶時代淨土真宗對「殺生食肉」的辯護──中村生雄
    殺生與業報的觀念
    人與動物關係的倒轉
    淨土真宗有關「殺生食肉」的討論
    報恩寺的「開砧板」儀式
    「佛教環保關懷」一語自相矛盾嗎?──埃爾克(Malcolm David Eckel)
    早期佛教與生態倫理──史密豪生(Lambert Schmithausen)
    初步考量
    早期佛教對生命處境的終極評價和自然界的的定位
    「緣起」觀念與生態倫理
    早期佛教的精神取向與倫理取向,以及這些取向與生態倫理的關係
    對自然界的世間內評價
    動物的地位
    結論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