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Benjamin Graham: The Memoirs Of The Dean Of Wall Street

Benjamin Graham


Wikipedia article "Benjamin Graham".

Benjamin Graham: The Memoirs of the Dean of Wall Street.
《本杰明·格雷厄姆:华尔街院长回忆录》Benjamin Graham: The Memoirs Of The Dean Of Wall Street
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西摩·查特曼(编辑)海南出版社 1999?

巴菲特老師的忠告:不做“市場先生”
股市已經較3月份低點強勁反彈﹐現在突然變得不再便宜。按照本傑明.格拉漢姆的情緒理論﹐這個時候更應該保持警惕﹐不被眾人的狂熱情緒所左右。


特寫
巴菲特選秀
2007年04月30日16:17
上個月﹐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登出了一則讓很多人欣喜不已的招聘廣告:
他想找人接替他擔任伯克希爾•哈撒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的投資總監。

一時間﹐應聘的簡歷像雪片般飛來﹐而遴選過程也像這位今年76歲的億萬富翁一樣不同尋常。在大約600名申請者中﹐很有一些有趣的人物﹐比如﹐自己在家選股的猶太法典學者、經常做瑜珈的加拿大經濟學家﹐甚至還有一位四歲的孩子。

"我們這次準備採取類似'美國偶像'那樣的選秀程序﹐"巴菲特在他那簡朴的辦公室里接受採訪時說。辦公室里整齊地裝飾棒球用品和老朋友的照片。前不久的一個週日﹐巴菲特在午飯後來到辦公室閱讀上市公司的年報﹐拆閱郵件﹐有些郵件被他扔進了桌上一個寫著"太難"字樣的盒子里。

招聘接班人雖然看上去像是巴菲特一時的突發奇想﹐但這對他的公司和他的大量擁躉來說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幾十年來﹐巴菲特的理財決策一直是人們研究、揣摩和模仿的對象。因此﹐雖然巴菲特說他的健康狀況很好、他不打算很快退休﹐但對許多人來說﹐他準備找人接任投資總監的事將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終結﹐人們面對的將是充滿變數的未來。

要繼承巴菲特的衣砵並不是件易事。憑藉著神奇的選股才能﹐這位擁有"奧馬哈傳奇"稱號的人現在是僅次於比爾•蓋茨(Bill
Gates)的世界第二大富翁。他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威的市值高達1,680億美元。假設有哪位投資者1965年(也就是巴菲特開始執掌公司的那年)花1,000美元購買了該公司的A類股票並持有至今﹐那麼﹐他那1,000美元已變成700萬美元。

哈撒威83歲的副董事長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說﹐一個在追求投資機會方面堅持獨辟蹊徑的投資者一定有不同於常人的秉性。與巴菲特已相識40多年的芒格說﹐他自己就是這項工作最理想的人選﹐如果他能再年輕30歲就好了。

巴菲特在3月1日給公司股東的信中描述了他對接班人的要求﹐比如:獨立思考、情緒穩定、對人性和機構的行為特點有敏銳的洞察力。

自1965年以來﹐巴菲特在他控股的哈撒威一直同時擔任投資總監和首席執行長兩個角色。他現在負責管理公司旗下價值約1,200億美元的股票、債券和衍生品投資組合﹐其中包括大量藍籌股(如可口可樂(Coca
Cola)、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 Co.)等)。哈撒威還全資擁有多家公司﹐比如International Dairy
Queen Inc、汽車保險商Geico、公用事業公司MidAmerican Energy Holdings
Co.和再保險公司General Re。
相關報導
• 巴菲特增持鐵路類股
• 《巴倫週刊》全球CEO 30強﹕沃倫-巴菲特
• 巴菲特熱心捐股 眾股東略感不安
• 巴菲特將向蓋茨基金會捐資300億美元
新的投資總監將主要負責公司的證券投資﹐公司的總體工作將由接替巴菲特任首席執行長的人士負責。2006年3月巴菲特曾宣佈﹐董事會已確定三位候選人。巴菲特沒有透露他們的姓名﹐不過他說﹐他們是從負責哈撒威子公司的幾十位管理人士中挑選出來的。

巴菲特甄選接班人的工作讓人想起大家族里的一位漸漸老去的長者為保證在其身後家族仍能保持秩序而採取的做法。去年6月﹐巴菲特承諾將把其在哈撒威所持的85%的股份(以目前股價計算﹐這批股票價值440億美元)捐獻給蓋茨-梅琳達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和其他四家小型慈善組織。他還表示﹐他的其他財產也將留給慈善機構。去年八月﹐巴菲特在生日那天又做了一回新郎。

有時﹐巴菲特的喜怒哀樂也會溢於言表。在觀看投資經理人威廉•瑞恩(William Ruane)
2003年的一盤錄像時﹐他不時擦拭眼鏡框下流出的淚水。瑞恩在錄像帶中講述了他為改善紐約黑人區的狀況所做的努力。瑞恩是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同學﹐近40年來﹐他為自己創建的Sequoia基金創造了出色的收益。2005年﹐79歲的瑞恩離開了人世。

巴菲特對著錄像上老友的圖像反問道:如果是你﹐你會不信任這樣一個人為你管理資金嗎?我想物色一個像比爾(威廉的暱稱)這樣的人。

巴菲特的接班人不會在其長期以來的助手中間產生。他將通過他們的言辭和個人投資記錄以及他對這些信息的直覺來判斷人選。巴菲特說﹐他相信自己最終能找到一、兩個合適的候選人。

巴菲特最為人所知的傳奇之一是﹐他能在與企業東家簡短會面後迅速決定是否買下對方﹐他對自己在短時間里對陌生人作出判斷的能力非常驕傲。他指著三大箱寄托著申請人熱切期望的文件夾、寫滿字跡的紙張和彩色信封說:這裡面肯定會有一位(合適的)。

巴菲特將在芒克的協助下﹐從目前這些申請人中選出大約20位"真正有希望的"人。他說﹐在下週末的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之後﹐他將即刻開始閱讀這20人的申請信。對這20個人﹐他將詢問他們過去至少10年來的個人投資成績。

他將據此決定這些人對買賣證券的態度與哈撒威是否相容﹐隨後﹐他就可以決定將投資總監的部分工作交給最後的一、兩個人了。他計劃先讓他們管理最多100億美元的資產﹐最後再把哈撒威的全部資產交給他們打理。

他解釋說﹐這種分兩步走的安排是想在自己還在世的時候看看他們的決策工具結果能否讓人滿意。

這麼做並不是要給他們什麼指導﹐有許多申請人曾有這樣的誤解。巴菲特說﹐他不是在物色學生﹐相反﹐他是在尋找知道該怎麼做的人。

這種誤解反映在了學生、專業投資者和相當一批工程師及律師的數十封來信中﹐這些人都希望成為巴菲特的入室弟子。一位20歲的大學生在信中說﹕"我向您保證﹐雖然我可能缺乏經驗﹐但我很有潛力。"一位俄勒岡州的律師向巴菲特推薦自己4歲大的兒子﹐稱這個路還走不穩的孩子在就寢時間、家務活、零花錢和洗澡等問題上是個"出色的談判專家"。

專業獵頭們對巴菲特尋找接班人的努力持懷疑態度。他們中的一些人警告說﹐要求查看候選人個人投資紀錄會嚇跑一些人﹐這些人更願意以職業記錄作為評判標準。

Orion Group是紐約一家負責招募投資基金經理人的機構﹐該公司的勞倫斯•利伯曼(Lawrence
Lieberman)確信﹐巴菲特肯定會碰到不願意用個人投資紀錄來衡量自身價值的人。

事實上﹐一些曾公開對巴菲特表達過景仰之情的大牌投資經理就沒給他寫申請信﹐這一點頗值得玩味。Sears Holdings
Corp.的董事長艾德華•蘭伯特(Edward S. Lampert)就是其中一位。身兼康涅狄格州對沖基金ESL Investments
Inc.負責人的蘭伯特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專業保險公司Markel Corp.的首席投資長托馬斯•蓋納(Thomas
Gayner)也未表示要當巴菲特的接班人。管理著Markel公司17億美元股票投資組合的蓋納傾向於長期、集中持有股票﹐而這正是巴菲特欣賞的投資方式。雖然蓋納本人未向巴菲特提交申請﹐但他的三位支持者代表他向巴菲特寫了信。蓋納說﹐能成為巴菲特的接班人固然很不錯﹐但他希望繼續從事目前的工作。蓋納今年進入了華盛頓郵報公司(Washington
Post Co.)的董事會﹐而巴菲特多年來一直是這家公司的董事﹐蓋納因此獲得了與巴菲特當面交流的機會。

巴菲特承認﹐一些人﹐特別是一些以前就和他相識的人﹐因為太過害羞而沒有申請成為他的接班人。巴菲特說﹐他最終可能會去主動延攬這其中的一些人。

不過還是有不少人主動報了名。從《華爾街日報》看到的申請信中可以對巴菲特的這些"粉絲"有個大致瞭解。幾乎所有的申請人都稱自己清心寡慾﹐就像巴菲特一樣。而且就像巴菲特那樣﹐他們也為自己與眾不同而自豪﹐即使因此而被視為怪異也不在乎。

以今年40歲的投資經理約瑟夫•魏斯(Joseph
Weiss)為例﹐這位一只700萬美元股票基金的管理人將辦公室設在了自家地下室﹐他在紐約布魯克林的中產階級居住區擁有一座2,000平方英尺的紅磚房。魏斯在給巴菲特的信中說﹐他自己某種意義上說可謂一張白紙﹐雖然這張白紙不知不覺間已染上了一些雜色。魏斯這裡是指他沒有接受過常規的大學教育﹐巴菲特說他並不看重大學文憑﹐這一文憑也並非擔任投資總監的必要條件。

其實﹐魏斯在研究希伯萊古老經典《塔木德》(Talmud)方面獲得了兩個學位﹐《塔木德》是闡述摩西戒律的專著。不久前的一個早晨﹐在將5個孩子送到學校後﹐外表年輕、語氣輕柔的魏斯在他寬敞、明亮的家中說道﹐對《塔木德》的學習有助於他"理解和梳理事情"。

魏斯回顧了他在投資方面的一些成功案例﹐如對鑽石公司DeBeers的投資。魏斯於1998年買進了這家公司的股票﹐他當時意識到﹐與這家公司鑽石儲量的價值相比﹐該公司的市值低得太多。

居住在伊利諾伊州的大衛•斯坦伯格(David
Steinberg)也鼓起勇氣寫了申請信﹐巴菲特根據自己對產業和經濟變化的預判進行投資決策的離奇能力使斯坦伯格欽佩不已。管理著約2億美元資金的斯坦伯格說﹕"我喜歡他深邃的超前思維﹐他在奧馬哈預見到的情況華爾街20年後才會想到。"斯坦伯格在他供職的投資管理公司DLS
Capital Management主要為富人理財。與許多只有股票投資管理經驗的申請人不同﹐現年41歲的斯坦伯格有時也會涉足其他投資領域。他曾於1990年和2002年購買過垃圾債券﹐並投資過一些正在重組的陷入困境的公司。

渥太華的經濟學家克勞斯•考斯騰鮑爾(Klaus Kostenbauer)更注重精神修養。作為投資管理公司Prosperous Yogi
Investments的經理﹐他按時練一種稱做kundalini的瑜珈功﹐並且每週還要靜默幾小時。考斯騰鮑爾說﹐練瑜珈提高了他的投資業績﹐他認為瑜珈能幫助人自律、控制情緒、保持耐心、抑制貪婪和膽怯。他在申請信中開玩笑說﹐巴菲特百年之後他在每次投資決策前都會通過靈應板徵尋巴菲特的意見。

巴菲特有關投資管理人要做獨立思想家的觀點正合考斯騰鮑爾的心意。只有經過自己的獨立研究並知其所以然後﹐他才會跟隨伯克希爾•哈撒威公司買進股票﹐這種做法與許多所謂巴菲特迷們的行徑大為不同。考斯騰鮑爾1999年起開始打理自己的1萬美元投資﹐據他說﹐通過運用本傑明格拉(Benjamin Graham)的價值投資法則﹐他的投資目前已經增值到了13萬美元。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格拉是巴菲特的導師。

在巴菲特看來﹐從管理小筆投資起步並非處於競爭劣勢。他說﹐當自己在1959年遇到芒格時﹐便覺得此人能管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投資組合。芒格那時不過是一位年輕的企業律師﹐從未管理過任何投資。

事實上所有給巴菲特寫申請信的人都未提及報酬。一些人還表示願為伯克希爾•哈撒威公司免費工作。新罕布什爾州一位49歲的申請人說﹕"我已經致富了。因此零年薪對我來說正合適﹐每年掙1美元都多了。"他在申請信中附上了自己的照片。

加州爾灣的對沖基金經理莫尼什•帕伯萊(Mohnish Pabrai)表示﹐他將免費為伯克希爾•哈撒威公司工作。帕伯萊現在管理著約5億美元的資產。

他說﹕"對我而言﹐錢不是工作的動力。"42歲的帕伯萊曾先後三次出價數十萬美元﹐為的就是能獲得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但他每次都未能如願。印度出生的帕伯萊在投資者中也有自己的崇拜者。他寫的第三本書The
Dhandho Investor目前已登上了亞馬孫(Amazon.com)的最暢銷書排行榜。帕伯萊早在1999年就曾申請為巴菲特工作﹐他願意不拿工錢幹掃地板之類的活計﹐當時他還沒有創辦自己的投資基金。巴菲特謝絕了他的提議。帕伯萊說﹕"如果耶穌要我做某件事﹐我們是不會討論報酬的。"

不過巴菲特並不準備讓未來的投資總監白白出力﹐事實上﹐這份工作有可能獲得很高的報酬。巴菲特計劃以5年為一個考察週期﹐如果他所聘投資總監這一時間段內的投資業績好於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表現﹐那麼他或她將獲得超出標普500漲幅那部分投資收益的幾個百分點﹐比如說10%。巴菲特說﹔"如果幹得好﹐他們會掙很多錢﹐不過趕不上他們管理一只200億美元對沖基金所獲得的報酬。"

Karen Richardson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