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6日 星期五

Anne Fadiman 《闲话大小事》At Large and At Small: Familiar Essays

(born August 7, 1953 New York) in is an American author, editor and teacher. [1]
She is the daughter of the renowned literary, radio and television personality Clifton Fadiman and World War II correspondent and author Annalee Jacoby Fadiman. She attended 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ing in 1975 from Radcliffe College. [2]

Fadiman's 1997 book 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 won 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Researched in California, it examined a generational Hmong family with a child with epilepsy, and their cultural, linguistic and medical struggles in America. [3]

She's written two books of essays, Ex Libris: Confessions of a Common Reader (1998) and At Large and At Small: Familiar Essays (2007)[1], and edited Rereadings: Seventeen Writers Revisit Books They Love (2005).

Fadiman was a founding editor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magazine Civilization, and was the editor of the Phi Beta Kappa quarterly The American Scholar. She was forced out of her position at The American Scholar in 2004 in a dispute over budgetary and other issues.[4]
As of January 2005, in a program established by Yale alumnus Paul E. Francis, Anne Fadiman is Yale University's first Francis Chair in Residence, a three-year position which allows her to teach a non-fiction writing seminar, and advise, mentor and interact with students and editors of undergraduate publications.

Fadiman is married to the American author George Howe Colt.

[edit] References
^ Fadiman, Anne. (1997). 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Back Cover]
^ http://www.spiritcatchesyou.com/authorbio.htm
^ 1
^ Byrne, Richard (March 2004). "Phi Beta Kappa Forces Out Editor of 'The American Scholar'".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http://chronicle.com/daily/2004/03/2004033003n.htm.

This article about a United States writer of non-fiction is a stub. You can help Wikipedia by expanding it.

简介 · · · · · ·
  安妮·法迪曼写又回到了她喜爱的文体——小品文;人们欢迎这个文学传统形式,因为它知识广博(谈大事),而关注领域集中(谈小事)。法迪曼把幽默与博识相结合,使她卓然不群,成为最优秀的随笔作家之一。她把我们引入了她个人的十二件经历,从她童年有点儿邪恶的爱好——抓蝴蝶,到她对查尔斯·兰姆的倾心仰慕,从她对当年写信岁月的怀念,到由城市迁居乡下的艰难与报偿。   许多文章都是在身边的题材“影响下”写成的。法迪曼爱吃冰淇淋,一品脱一品脱地狼吞虎咽,她爱吃“哈根达斯”,还有她哥哥自制的液氮咖啡冰食(附配方)。她猛喝咖啡,又讲述巴尔扎克喝咖啡成瘾的故事;她通宵不眠,把自己写成了一个“夜枭”,观察自己一昼夜的生物钟节奏,同时又学习父亲治疗失眠的方法:在夜间玩词语游戏,还玩刘易斯·卡洛尔的数学游戏。《闲话大小事》是一本吸引人的文集,充满了法迪曼特有的对生... (展开全部)   

安妮·法迪曼写《闲话大小事》,又回到了她喜爱的文体——小品文;人们欢迎这个文学传统形式,因为它知识广博(谈大事),而关注领域集中(谈小事)。法迪曼把幽默与博识相结合,使她卓然不群,成为最优秀的随笔作家之一。她把我们引入了她个人的十二件经历,从她童年有点儿邪恶的爱好——抓蝴蝶,到她对查尔斯·兰姆的倾心仰慕,从她对当年写信岁月的怀念,到由城市迁居乡下的艰难与报偿。   许多文章都是在身边的题材“影响下”写成的。法迪曼爱吃冰淇淋,一品脱一品脱地狼吞虎咽,她爱吃“哈根达斯”,还有她哥哥自制的液氮咖啡冰食(附配方)。她猛喝咖啡,又讲述巴尔扎克喝咖啡成瘾的故事;她通宵不眠,把自己写成了一个“夜枭”,观察自己一昼夜的生物钟节奏,同时又学习父亲治疗失眠的方法:在夜间玩词语游戏,还玩刘易斯·卡洛尔的数学游戏。《闲话大小事》是一本吸引人的文集,充满了法迪曼特有的对生活、对文学、对家庭、对各种秘传知识的爱。这本书有望使一种企盼已久的文体重获新生。  
作者简介 · · · · · ·
  安妮·法迪曼(Anne Fadiman),生于美国纽约市,在康涅狄格州和洛杉矶长大,毕业于哈佛大学。毕业后,她在怀俄明州当野外探险向导,后来回到纽约从事写作。曾任《生活》杂志的特约撰稿人,《文明》杂志编辑和《美国学人》编辑。她的第一本书《鬼怪抓住你,你就跌倒了》(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FSG,1997)获“美国国家书评奖”,她还写有随笔集《书趣》(Ex Libris),编有《经典重温》(Rereadings,FSG,2005)等作品。她现与家人住在马萨诸塞州西部,并担任耶鲁大学弗朗西斯住校作家。

《闲话大小事》序言
2009-5-12 13:10:36 安妮·法迪曼  来源:易文网
刚好半个世纪多一点之前,一位沮丧的作家写了一篇“小品文的温婉哀歌”(A Gentle Dirge for the Familiar Essay),哀叹一种风格的文体即将消亡。“它已经沉落到西天的地平线。整个星座里有庄重的态度,恰如其分的引语,希腊文与拉丁文,清晰的语言,谈话式的文风,绅士的书斋,绅士的收入,以及绅士本人。” 这位作家就是我的父亲克利夫顿·法迪曼(Clifton Fadiman)。有关他的描述,他的邮箱、废纸筒、他的失眠症,都在本书的几篇随笔中出现过。“小品文的温婉哀歌”本身就是一篇小品文。它像中国套盒一样闪动着与众不同的特色。它的完美正好反驳了它要传送的信息。 这篇预告本身即将结束的小品文,它本身还顽强地存在着,这就意味着从前的预言家们也许是错误的,现在的预言家也一样。虽然我父亲列举的大多数特色确已离地平线更近了,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仍旧历历在目。我指的当然就是谈话式的文风。我学会了这种文风,是在法迪曼家里的餐桌上,和辛辣的咖喱、腐味的斯提尔顿奶酪一起品尝出来的。谈话式的文风是我父亲一生的中心,是我一生的中心,也是小品文的中心。

今天,人们已经不常听到“小品文”这个说法了。这种风格的全盛时代是19世纪初期。 那时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在白兰地和烟草的影响下,做梦一般写出了《伊利亚随笔》。威廉·哈兹利特(William Hazlitt)在浓茶的影响下,匆匆写出了《燕谈录》(Table Talk)。小品文不是面对千万人写作,而是只对一个人讲话。仿佛两人并坐在熊熊炉火前,敞开领口,手捧心爱的刺激性饮料,长夜的闲谈就这样延伸下去。作家的看法是主观的,提到的事总是具体的,表达方式东拉西扯,性格的怪异十分明显,哈哈大笑往往是在嘲弄自己。虽然写的是自己,但也同时写一个主题,写熟悉的事,非常热心的事,所以文字总是充满恋人般的亲切。因此,大量的篇名总以“谈”字开头:“谈洗衣妇”,“谈平凡的批评家”,“谈观念相同的人”,“谈以个人丑恶淆乱道德的危险”,“谈霍加斯(Hogarth)的性格与天才”,“谈作家的谈话式文风”,“谈青年的不朽感”,“谈剧院里发出嘘声的习惯”,“谈兴味”。谈兴味! 那才是小品文最简明的概括。 当今读者碰到的,是大量评论式随笔(用脑多于用心),大量自我式的、非常自我式的随笔(用心多于用脑),但是小品文(用脑用心分量相等)却很少见。如果我要把兰姆写于1821年的“谈耳朵”改写为21世纪的评论式随笔,我就会写到芭芭拉·卡特兰(Barbara Cartland)早期作品里的后现代主义听觉形象。

如果我要写一篇当代自我式随笔,我就会告诉你,我左耳垂上有个粉刺,在大学生舞会上我无法用化妆品掩盖它,那粉刺是我的男友用舌头舐出来的(他怎么会弄得那么尖);我还会说我曾把滚石乐队的音乐光碟“Jumpin’Jack Flash”调到最大音量,结果使我的听觉受到损害。但是这两种随笔我都不想写,也不想读。我仍旧喜欢兰姆的原著——他主要讲自己在音乐上没有才能,也讲到古钢琴、钢琴、歌剧演唱、繁华街道、木匠锤子等发出的各种声音。换句话说,作者既谈到自己,也谈到这个世界。 我相信,为了小品文的生存,是值得奋斗一番的。这本小书就是我在奋斗中的一点贡献。它既宣示了我对这种风格的尊敬——不,是我的爱,也表现了我本人的性格。我的性格中混合着自我陶醉和对外界的好奇心。这种性格不适于写许多种文章,却适合写小品文。集子里十几篇文章是从1998年开始的七年当中写成的。除最后一篇外,顺序都按写作先后安排。有些文章讲我生活中的事(学会使用电子邮件,从城市搬到乡间),有些是外界事件促成的(文化论战,其伤亡仍在上升;美国重新发现它的国旗,写于“9·11”事件三个月后)。文章写作的时间,我都保留不动。虽然这些文章不是在白兰地、烟草和茶的影响下写的,但是在写冰淇淋的时候,我吃了大量的哈根达斯冰淇淋;在写咖啡的时候,我感受到咖啡碱导致的强烈耳鸣;关于夜枭的文章,每一个字都是在午夜和黎明之间的时分写的。

有三篇随笔是在伟大人物的影响下写成的,他们是斯蒂芬森(Vilhjalinur Stefansson),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以及与我最贴心的查尔斯·兰姆。我喜欢想像,当我坐在桌前向我的读者谈心的时候,兰姆的影子就在我身后瞧着我动笔呢。 本书的书名,意在表示我的兴趣是广阔的(谈大事),然而我注意的焦点是近处的(谈小事)。写这本书时,我偶然读到哈兹利特的随笔“谈大事和小事”,文中说:“心智和眼睛瞳孔一样,可以扩大或缩小,这样才能够观察广大或狭窄的表面,找到纷繁的事物,产生对一切事物的注意。”这正好是我的感受。

我和父亲不同,并不相信写作小品文的能力在于彬彬有礼(我就不是),懂希腊文和拉丁文(我学过一点早忘了),是一个绅士(我肯定不是)。如果心理学家要分析我对小品文的迷恋,他也许会提到克利弗顿·法迪曼的另一段文字,那段话认为女人很少写小品文,因为“这种形式不吸引她们”。哎呀!它可吸引我呢。我还希望它吸引足够的作家——以及读者——这样,就不必为它的消亡唱温婉的(或其他什么的)哀歌了。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