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書海微瀾: Dynamics of Contention《斗争的动力》
hcbooks.blogspot.com/.../dynamics-of-contention.htm...Translate this page
Sep 27, 2010 - Dynamics of Contention examines and compares eighteen contentious episodes drawn from many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since the French ...Dynamics of Contention
Part of Cambridge Studies in Contentious Politics- Authors:
- Doug McAdam, Stanford University, California
- Sidney Tarrow, Cornell University, New York
- Charles Tilly,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 Date Published: September 2001
- Broad, comparative survey of 15 highly varied cases of political contention drawn from around the world
- Offers general dynamic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contentious politics
- Integrates structuralist, culturalist and rationalist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contention
Table of Contents
Part I. What's the Problem?:1. What are they shouting about
2. Lineaments of contention
3. Comparisons, mechanisms, and episodes
Part II. Tentative Solutions:
4. Mobilization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5. Contentious action
6. Transformations of contention
Part III. Applications and Conclusions:
7. Revolutionary trajectories
8. Nationalism, national disintegration, and contention
9. Contentious democratization
10. Conclusions.
《斗争的动力》
作 者:(美)麦克亚当(McAdam,D.) 等著,李义中,屈平 译
出 版 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9-1
《斗争的动力》出自三位一流学者之手,它毫无疑问是过去二十年内关于社会运动(及相关现象)最雄心勃勃的著作,或许也是最重要的著作。
——《社会学》
本 书选取了自法国大革命以来发生在世界各地的 18例斗争事件,试图通过比较性的分析,为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各类政治斗争事件提出一个较具一般性的方案。几位作者详细说明了他们在解释革命、民族 主义及民主化问题时所使用方法的含义,力图辨明一再引发广泛的斗争政治活动的各种机制及其作用过程,如居间联络、范畴形成和精英背叛等等,由此对目前斗争 政治研究领域盛行的静态的单一行动者模式提出批判,并将分析的重心转移到斗争中的动态互动上。
前言与致谢
第一部分 问题何在?
一 他们为何怒吼?
二 斗争的轮廓
三 比较、机制与事件
第二部分 尝试性的解决之道
四 比较视角下的动员
五 斗争行动
六 斗争的转变
第三部分 应用与结论
七 革命的轨迹
八 民族主义、民族解体与斗争
九 斗争的民主化
十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Authors
Doug McAdam, Stanford University, California
Sidney Tarrow, Cornell University, New York
Charles Tilly,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社運經驗、
還是: [ 我抗議 : 佔領華爾街...改變一切] This Changes Everything: Occupy Wall Street and the 99% Movement _http://hcbooks.blogspot.tw/2014/03/this-changes-everything-occupy-wall.html
還是:柄谷行人:不斷被重新理解的:「抗爭」《柄谷行人談政治》《倫理21》《世界史的構造》The Structure of World History : From Modes of Production to Modes of Exchange
Books 書海微瀾: [ 我抗議 : 佔領華爾街...改變一切] This Changes Everything: Occupy Wall Street and the 99% Movement
hcbooks.blogspot.com就算臺灣處於美中兩大強權的夾縫之間,因此就忽視其主體性的存在,這樣的觀點畢竟有所偏頗。當然,發自這個「主體」的聲音並非單一,也是我們應當銘記於心的。
---若林 正丈Wakabayashi Masahiro《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頁xiihttp://hcpeople.blogspot.tw/2014/03/wakabayashi-masahiro.html
蔡其達
轉眼間,一星期就這麼溜過而未覺。除了慎重處理運動傷害,如何再補允養分(即意識形態的再生產)更是要務。我僅以個人觀點列出十本書,供自己或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一,柄谷行人著,《世界史的結構》,心靈工坊,2013年2月。其實柄谷其他三書《倫理21》、《柄谷行人談政治》、《哲學的起源》都極好;但先立架構、通觀念是第一要務,先理解「資本─國族─國家」總批判,批判才不會祇是微改革。
二,Tony Judt著,《厄運之地》,左岸文化,2014年1月。「崩世代」的普世現象由何而來,Judt以史家之筆娓娓道來,清楚有力,台灣既參贊其中,自然得充分理解。
三,賀佛爾著,《群眾運動聖經》,立緒,2008年9月。賀佛爾該書對群眾運動有煞車作用,此時適當的煞車當然至為關鍵。
四,趙剛譯註,《法國1968──終結的開始》,聯經,1998年12月。一九六八年五月學運轟動寰宇,思想影響更達三十年以上,它山之石豈能錯失。
五,漢娜‧鄂蘭著,《共和危機》,時報,1996年11月。內中〈公民反抗》(即「公民不服從」)和〈論暴力〉二篇是經典必讀,至於「江教授」導讀請略過。
六,漢娜‧鄂蘭著,《平凡的邪惡》,玉山社,2013年8月。「平凡的邪惡」近來已蔚為流行課題,自不須贅言;但這議題其實該配合她的經典大作《極權主義的起源》,激盪會更立體。
七,朗諾‧德沃金著,《認真對待權利》,五南,2013年5月。革命、改革必然衝撞法體系,所以衍生「公民不服從」,並而批判既有實證法的基礎,德沃金確立個人權利的不可剝奪,是為經典必看書。
八,陳翠蓮、吳乃德、胡慧玲著,《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全三冊),衛城,2013年10月。溫故知新,且再一次印證意志的集結是可以衝決網羅,絕不能祇會書空咄咄。
九,若林正丈著,《戰後臺灣政治史》,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3月。當台灣政治學理系集體崩壞無力之際,若林此書中譯的適時出版無異是荒漠降甘霖。當然,「中華民國台灣化」的真實與虛妄,此刻更值深辯。
十,陳冠中著,《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牛津大學,2012年。台灣深懼「香港化」,而港人知覺者陳冠中提出的「天朝主義」概念,適巧亦為眾人了解中國的必要思想武器。
當然,上述皆為硬書,若是文學書,那《動物農莊》不可不讀;另就文章部分,我還是建議重讀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法蘭西內戰〉,這是他針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解讀,較之鑽研他的抽象理論更有時代迫切性。
Crux Yeh 推這本: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73978
蘋論:這些人都是綠的……
馬政府的黨政高層用不具名的方式向媒體放話, 指稱王金平在學生攻進立法院之初,曾經要求警方進行處理, 才有三波攻堅行動。事實上,早在4月6日王金平探望學生當天, 所謂的黨政高層就放過一樣的話, 想以此折損王金平化解學運風波的高度與正當性。 這作法果然激怒王金平說出「(府)道歉十次也不夠」的重話, 對馬而言,完全是損人而不利己。
馬金江傷人傷己
其實,學生攻進立院議場,不僅嚇壞所有人, 連林飛帆等學運領袖自己都嘖嘖稱奇, 王金平第一時間下令警察要奪回議場,本也是當權者的慣常反應。 但這有什麼好拿來說嘴質疑的呢?因為這場學運後, 馬金江過不了服貿、把敵人(王金平與學運)捧成英雄, 還惹來一身罵名,正是不折不扣的最大輸家;輸家想翻本, 所以不惜打出七傷拳,卻傷人更傷己,局面越弄越擰。
這幾乎已成馬金江體制的危機管理模式了!比如說, 他繼續扯出12年前蔡英文擔任陸委會主委時, 主張兩岸協議不用國會審查的舊聞, 刻意忽略當時兩岸官方幾無交流的客觀環境。學運正熾時, 他們起底林飛帆、陳為廷,宣稱他們主張台獨、是小英青年軍, 就是不願正面回應學運的訴求。馬金政權不斷旁敲側擊、聲東擊西, 以為這樣可號召諸侯勤王,但那座與人民之間的高牆卻越築越高, 最後把自己困死在圍城裡。
服貿本來就是有利有弊,但這個政府只講好的, 就是不願面對人民恐懼,導致人民越來越害怕; 學生主張先立法後審查,但馬政府回說:「立完法, 這個服貿也沒了。」他失去了人民的信任與支持, 但卻自以為是蠻幹到底,搞到最後, 連原本有條件支持服貿的人都開始反服貿。
這幾乎已成馬金江體制的危機管理模式了!比如說,
服貿本來就是有利有弊,但這個政府只講好的,
被圍城只會取暖
林義雄將為停建核四無限期禁食,老實說, 我們對局面的發展感到悲觀。 因為以馬英九個性與他處理政治危機的慣性, 他根本不懂如何與林對話,遑論吸納別人的意見,化危機為轉機; 我們對林義雄老邁的身體與無謂的犧牲感到擔心, 也為持續的政治僵局造成國家的撕裂憂心如焚。
昨天,馬英九來到中研院,再度被數百名學生圍堵抗議, 好幾位中研院資深研究員還史無前例地舉牌抗議。馬已經被圍城了, 但回到總統府恐怕還會與幕僚官員互相取暖說:沒關係, 這些人都是綠的……。
昨天,馬英九來到中研院,再度被數百名學生圍堵抗議,
江春男:太陽花對北京的啟示
2014年04月18日00:09
過去兩岸交流造福了特殊的政商集團,大陸各級領導來台, 他們一定爭先宴請,有吃不完的飯局。經過這次學潮的洗禮, 這種歡飲熱宴,為歌幾何的盛況,恐怕好景不長了。
中共對台系統對學運的反應,初期和國民黨一樣, 以為民進黨在幕後搞鬼,學生成不了氣候。後來訊息越來越多, 越感到困惑。他們不相信有五十萬人,也不相信馬政府的十一萬人。 但三三○的街頭場面,他們被嚇到了。
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不批學生,不談台獨,不提民進黨, 罕見地以低姿態表示受到學運的啟示,知道服貿拹議的「 受益面不均衡」。這個「啟示」不是客套話,背後有深意, 值得細細品味:
第一,平常與大陸交往最密切,獲得最大好處的企業界人士, 不敢公開支持服貿,他們的聲音出奇的微弱,最多登廣告表態, 沒有人真心辯護,許多企業家兒女也參加太陽花活動。
第二,在馬王之爭中間,國民黨大老,沒有人挺馬。在學運中, 有社會聲望的人,不論政界或學界,幾乎無人出面支持馬。
第三,馬的危機處理之低能,超乎想像之外,他在黨內沒威望, 在社會沒聲望,做人做事一無可取之處,在學運之後毫無反省之意, 不肯向群眾學習,連假裝也不會,如此昏庸,令人昏
第四,學生對網路科技的運用如此純熟,台灣民間力量的豐沛, 公民團體的威力,基層民眾對兩岸交流模式的反感, 以及對權貴集團的憤慨,都讓國台辦得到啟發。
其實,涉台人士常常掩蓋不住對王郁琦和林中森兩人的失望, 他們在長相口才身材知識能力經驗資歷各條件幾乎無一具備, 派出這種人和中共打交道,真是侮辱大陸官員的智商。
台辦系統在太陽花下,得到不少啟示,相對於馬英九的麻木, 令人欲哭無淚。
中共對台系統對學運的反應,初期和國民黨一樣,
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不批學生,不談台獨,不提民進黨,
第一,平常與大陸交往最密切,獲得最大好處的企業界人士,
第二,在馬王之爭中間,國民黨大老,沒有人挺馬。在學運中,
第三,馬的危機處理之低能,超乎想像之外,他在黨內沒威望,
第四,學生對網路科技的運用如此純熟,台灣民間力量的豐沛,
其實,涉台人士常常掩蓋不住對王郁琦和林中森兩人的失望,
台辦系統在太陽花下,得到不少啟示,相對於馬英九的麻木,
三三○的街頭場面,讓中共對台系統被嚇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