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7日 星期日

波斯納文叢:Judge Posner’s Gay Marriage Opinion PUBLIC INTELLECTUALS: A Study in Decline By Richard A. Posner 等等 中國「公知」如何被污名化

Judge Posner’s Gay Marriage Opinion Is a Witty, Deeply Moral Masterpiece
rtr34m77
Judge Richard Posner.
Photo by John Gress/Reuters
Last May, after the proudly independent U.S. District Judge John E. Jones III struck down Pennsylvania’s gay marriage ban, I wrote that the many judges slaying such bans seemed to be in subtle competition to write the one marriage equality opinion that history will remember. Since then, that competition has only grown fiercer, as an expanding roster of judges reaches new heights of eloquence and reason in their pro-equality opinions.
Mark Joseph SternMARK JOSEPH STERN
Mark Joseph Stern is a writer forSlate. He covers science, the law, and LGBTQ issues.
But Thursday’s ruling by 7th Circuit Judge Richard Posner, which struck down Indiana’s and Wisconsin’s gay marriage bans, is a different beast altogether. In his opinion, Posner does not sound like a man aiming to have his words etched in the history books or praised by future generations. Rather, he sounds like a man who has listened to all the arguments against gay marriage, analyzed them cautiously and thoroughly, and found himself absolutely disgusted by their sophistry and rank bigotry. The opinion is a masterpiece of wit and logic that doesn’t call attention to—indeed, doesn’t seem to care about—its own brilliance. Posner is not writing for Justice Anthony Kennedy, or for judges of the future, or even for gay people of the present. He is writing, very clearly, for himself.
Ironically, by writing an opinion so fixated on the facts at hand, Posner may have actually written the one gay marriage ruling that the Supreme Court takes to heartOther, more legacy-minded judges have attempted to sketch out a revised framework for constitutional marriage equality, granting gay people heightened judicial scrutiny and declaring marriage a fundamental right. But Posner isn’t interested in making new law: The statutes before him are so irrational, so senseless and unreasonable, that they’re noxious to the U.S. Constitution under almost any interpretation of the equal protection clause.
Posner’s opinion largely follows the points he made during his forceful, trenchant, deeply empathetic questioning at oral arguments. To his mind, there’s no question that gays constitute a “suspect class”—that is, a group of people with an immutable characteristic who have historically faced discrimination. Refreshingly, Posner performs a review of “the leading scientific theories” about homosexuality to illustrate that being gay isn’t a choice. (Compare this with Justice Antonin Scalia’s gay rights dissents, in which he suggests that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gay orientation at all and that “gay” people are just disturbed individuals performing debauched sex acts.)
This review is actually unnecessary, since both Indiana and Wisconsin conceded that gay people are born that way. But it serves to reinforce Posner’s analytical framework—basically, that a state can’t disadvantage a suspect class of people without a rational basis. Note that low bar: Not a compelling interest, or even a substantial one. If the states could only prove a rational interest in excluding gay people from marriage, their laws would pass constitutional muster.
And what are the states’ allegedly rational bases? At oral argument, the states repeatedly pressed the “responsible procreation” argument. Here’s Posner’s (quite accurate) summary of that defense:
[The] government thinks that straight couples tend to be sexually irresponsible, producing unwanted children by the carload, and so must be pressured (in the form of government encouragement of marriage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sticks and carrots) to marry, but that gay couples, unable as they are to produce children wanted or unwanted, are model parents—model citizens really—so have no need for marriage.
And here’s his own take on the argument:
Heterosexuals get drunk and pregnant, producing unwanted children; their reward is to be allowed to marry. Homosexual couples do not produce unwanted children; their reward is to be denied the right to marry. Go figure.
This is all very amusing. But Posner has a serious moral and legal point to make. The states’ arguments against gay marriage aren’t just irrational: They’re insulting, degrading, and downright cruel to the adopted children of gay couples. Posner describes this case as being, “at a deeper level,” about “the welfare of American children.” Two hundred thousand children are being raised by gay couples in America, including several thousand in Indiana and Wisconsin. Both states admit that children benefit psychologically and economically from having married parents. These facts would seem to suggest a compelling interest in support of gay marriage, since banning it actively, demonstrably harms children.
At oral argument, Posner pressed this point—one Justice Kennedy has made as well—and the state was unable to muster an intelligible retort.
When American courts overturn a precedent, rarely do individual judges switch sides; it is typically the court's evolving composition that enables a reversal. So it is very curious that Richard Posner, a judge on the Seventh Circuit Court of Appeals, is now walking back a decision he made in 2007 regarding the hot-button issue of voter-identification laws http://econ.st/1aDFhFW

波斯納文叢




公共知识分子
译者: 徐昕
作者: [美] 理查德·A. 波斯纳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2-12
这本书对公共知识分子的范围进行确定,阐述其类型、形式和风格,阐述了公共知识分子市场,并对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文学评论家等进行研究。



 Reflections on Judging | Richard A. Posner
“A deep and thought-provoking collection of insightful analyses of various aspects of being a judge, told from an insider’s perspective, but with appropriate and equally thoughtful caveats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n insider’s account.” —Frederick Schauer, 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 of Law


PUBLIC INTELLECTUALS: A Study in Decline By Richard A. Posn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h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 a publishing house, a division of Harvard University, that is highly respected in academic publishing. It was established on January 13, 1913. In 2005, it published 220 new titles. , $29.95


Richard Allen Posner
(born January 11, 1939, in New York City)


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波斯纳文丛)(Public Intellectuals)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码:527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1月

内容简介

translator's notes 说是后记,其实是一篇中记,乃是本人在翻译过程中突有感触和冲动之记载。
首 先,非常感谢苏力教授给我这个继续学习、研究波斯纳的机会。当然,这无疑也是一个品尝艰辛的机会,尤其是在这段也许可谓一生之中最繁忙劳累的时刻。而追 根溯源,还得感谢波斯纳法官(虽然他本人并不知道),是他的作品––––本人所翻译的《证据法的经济分析》––––使得我能够进入苏力先生的视野。进而, 波斯纳法官还慷慨地把他这本著作原稿的电子版发送给我,为本人翻译和文稿编辑、尤其是表格编排提供了便利,并节省了大量时间。
然而,我翻译它,也并非仅仅因为苏力教授的厚爱和指派,更为至关重要的,乃是因为爱。
这 是一本我喜爱的书。喜爱它,不只是因为它贴近本人广阔无际的兴趣;而且也由于波斯纳的慷慨陈词,就像其他公共知识分子一样,他说出了许多痛快淋漓的话 语,那是你、我、他都不敢说的话,有些,当然也是在下的肺腑之言;进而,他也为诸如本人这样一位积极接近“知识分子”目标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些更加便捷地 追求声誉、以及避免声誉损失的路径,尽管他的话更多的是警醒和教训。此外,喜爱,还可以是无需诉诸理由、陈述原因的;喜爱,也可以仅仅只因为“波斯纳”这 个品牌;喜爱,还可仅仅只是––––以爱的名义。
我尊敬的导师,张卫平教授,对知识分子著述的广泛兴趣直接影响到我。这种影响和教诲,无论如何估计都是绝不过分的。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许久前他便说过,象“今日说法”这样的节目不可做得太多,即所谓“公共性越多,知识性越少”。
苏 力教授对译稿作了诸多校正,走此深表谢意,但是翻译的错漏当然由我个人负责。译者水平有限,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亲爱的兄弟、亲密的战友,徐昀,一年之 前,我们有过愉快的学术合作,共同翻译了波斯纳的《证据法的经济分析》。此番,他念及兄弟情谊,又给予大哥不胜枚举、不计名利、无私的共产主义援助。刚刚 得知,他考上清华大学法学院,并成为我正宗的师弟。他的导师是王亚新教授,王亚新先生于我而言,虽不据导师之名,却有谆谆教育之恩。北京工商大学的王琳小 姐,河北经贸大学的傅诚刚先生,为本人做了大量的辅助性工作,在此深表谢意。
我的夫人,郑晓静女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内助作用,同时也为 我分担了部分的文稿处理工作。尤其值得感激的,是在我埋头沿着崎岖的“智识”路径朝向“知识分 子”的山峰攀登之时,她,多年以来,近乎独立、悉心细致地培养和教育着一位未来的“知识分子”––––徐鉴劲小朋友。如今,我的儿子鉴劲,他的“智识性” 已经依稀可辩,朦胧之间,我似乎已然见到:那一丝聪慧、一丝天真、一丝狡诘、一丝启迪……他俨然就像是一位小小“公共知识分子”,几乎可以就一切的一切发 表高见,并视角独到,想像无限,且偶而还相当自信地声称,“你们连这也不知道?”这一切,朦胧而真实,在我翻译这本《公共知识分子》的时候,时常地浮现在 我的脑海之中,与那些世界著名知识分子的言论及其批判交织在一起……
应该交待的是,我的儿子生于公元1997年8月16日,快到5岁了。 由于学业繁忙,很少顾及他,欠了他好多好多礼物,故而想把这本书献给他,作为2002 年春天的祝福。不过,如同我的其他礼物一样,在春天承诺送出,也许要到秋天才能收到。和这礼物一道,我还打算送给他——那一片蓝蓝的大海……
故 事的发生是这样的:另外一位朋友,也姓王名琳,偶然之机会令我们相遇,他便是网络大虾天涯法网(请频繁点击: 当然,论及我儿子的智识性,那只是一种期望(也可算是幽了“公共知识分子”一默),正如我的父亲母亲对我的期望一样。本人之所以选择,并不断努力地接近“ 知识分子”之目标,乃是基于他们长期的培养和教育。虽然自从我十年前读研以后,便一直与父母分多聚少,但纵隔万水千山,他们连同他们的孙子,却一直构成了 我生活和学习的精神支柱。

作者简介 波 斯纳(1939年-—),先后以第一名毕业于耶鲁大学文学系(1959)和哈佛法学院(1962)。曾任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助手、政府律师、斯坦福大学法 学院副教授、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和讲座教授。1981年出任联邦第七巡回区上诉法院至今(1993-2000任首席法官),同时担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高 级讲师。
“他是著述最丰的联邦法官,前无古人。任职上诉法院、仍属最高产的法学家之列,同样前无古人。如果以引证率测试影响力,那么当仁不让,波斯纳是在世的最有影响的法学家”(莱西格语)。

POSNER, RICHARD ALLEN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lawisone] that is practical and instrumental rather than essentialistinterested in what works and what is useful rather than in what 'really' is. It is therefore forward-looking, valuing continuity with the past only so far as such continuity can help us cope with problems of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Richard A. Posner
Author, legal scholar, and federal judge, Richard A. Posner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controvers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law. Posner rose to prominence first in academia in the early 1970s, when he championed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law. With his faith in free-market capitalism and the goal of economic efficiency, he became one of the leaders of the so-called chicago school of antitrust theory, whose ideas left a broad mark on this area of law over the next decade and a half. In 1981, Posner was appointed to the U.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Seventh Circuit, and in 1993 he became its chief judge. In addition to issuing more than
double the national average of judicial opinions annually, Posner has continued to publish many articles and books that range across legal,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topics.
Posner's ascent began immediately after his graduation from Harvard Law School in 1962. After he graduated first in his class, he clerked for U.S. Supreme Court Justice william j. brennan jr., who reportedly regarded him as one of the few geniuses he had ever known. A career as a government attorney followed, with stints on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FTC); in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working for solicitor general thurgood marshall; and in President lyndon johnson's administration. During this time, Posner also served on a highly visible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commission that evaluated the FTC, which established him as a strong supporter of free-market capitalism and a critic of federal regulation.
In 1968, Posner left government service for academia. He taught at Stanford Law School for a year before leaving fo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where he would soon make his mark as a leading legal theorist. Economics served as the foundation for his approach; like adherents of the nineteenth-century Utilitarian movement in english law, Posner believed firmly in the values of the free market and individual initiative. Many legal problems, he argued, were best approached using economic models of analysis, including those in areas that were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economics, such as criminal and constitutional law. The approach also had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y. In one widely cited example, Posner argued that the system of child adoption would be improved if parental rights were sold, because it would reduce the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Although some critics accused Posner of reducing complexities to simple matters of dollars and cents, his 1972 book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became standard reading in many law schools over the next two decades.
During the 1970s, Posner became a leader of the Chicago School of antitrust theory. This was a group of scholars, (mostly assoc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who, like Posner, held antiregulatory and free-market views. The Chicago School sought to turn antitrust lawwhich is concerned with fair competition in businesson its head. At the heart of their arguments was the goal of economic efficiency. Posner and others urged the U.S. Supreme Court to abandon its critical view on so-called restraints of trade because business practices that had been thought to hurt competition actually helped it. Their theories had considerable impact on the Court and U.S. corporations for the next decade and a half.
Meanwhile, Posner's visibility grew. He published a prodigious amount of writing, established Lexecon, Inc.a consulting firm specializing in economics and the lawand founded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Then political fortune smiled on him: the administration of President ronald reagan saw Posner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Chicago School as its intellectual bedfellows, providing theoretical muscle to its antiregulatory politics. In 1981, Reagan nominated Posner to the U.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Seventh Circuit, in Chicago.
The appointment provoked debate. In a decade and a half, Posner had accumulated a number of enemies in academia, nearly all of them on the political left. Although he considered himself a classical liberal in the tradition of john stuart mill, his ideas struck opponents as crass, latter-day conservatism. Leading the attack was ronald dworkin, the prominent liberal professor of jurisprudence at New York University Law School and Oxford University.
Posner struck back, accusing his opponents in the professoriat of being afraid to take stands in their own work. However, he announced that he would avoid imposing his theoretical views from the bench.
As an appellate judge, Posner has defied the labels that his critics have applied to him. Some of his opinions have a conservative bent: In Dimeo v. Griffin, 943 F.2d 679 (7th Cir. 1991), for example, Posner wrote for an en banc majority that upheld mandatory drug testing for jockeys and others in horse racing, favoring the state of Illinois's interest in requiring the testing. Some of his other opinions have been more liberal: In Metzl v. Leininger, 57 F.3d 618 (7th Cir. 1995), Posner wrote an opinion that declared unconstitutional an Illinois law requiring schools to close on Good Friday, holding that the law violated the Establishment Clause of the first amendment. Some of his opinions have employed his fascination for economics: In a 1986 case, American Hospital Supply Corp. v. Hospital Products Limited, 780 F.2d 589, he provided a mathematical formula for determining when preliminary injunctions should be denied:
if the harm to the plaintiff if the injunction is denied, multiplied by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plaintiff will win at trial, exceeds the harm to the defendant if the injunction is granted, multiplied by the probability that granting the injunction would be an error.
Most notably, he has authored a much greater number of judicial opinions than have his peers on the federal bench. By 1994, he had averaged 77 opinions annually, as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average of 28.
Since the 1980s, Posner has exerted a strong influence on legal thought. He has argued against popular conservative criticism that judges are too aggressive and activist, asserting that judges must be able to exercise interpretative discretion. Besides being widely read and debated in academia, he found a popular audience with his 1992 book Sex and Reason, a critical analysis of sexual behavior. Posner is also a leading contributor to the law and literature movement, impressing critics and supporters alike with his knowledge of jurisprudence and literary theory.
Although Posner stepped down as chief judge of the Seventh Circuit in 2000, he has remained visible. In 1999, U.S. District Judge Thomas Penfield Jackson named Posner to serve as a mediator in the Microsoft antitrust lawsuit tha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d brought. Posner was outspoken about the U.S. Supreme Court's decision in bush v. gore, 531 U.S. 98, 121 S. Ct. 525, 148 L. Ed. 2d 388 (2000), where the U.S. Supreme Court held that the Florida Supreme Court could not constitutionally order a recount of thousands of votes for the 2000 presidential elections. In Breaking the Deadlock, Posner finds that the decision was abominable, but that the judgment was necessary to avoid a constitutional crisis.
Along with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Law, several of Posner's books are widely read among academics, including Economics of Justice, Law and Literature, and Antitrust Law. Posner has received numerous honorary degrees, including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laws from Yale University, Georgetown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yracuse University, and Duquesne University. He also has received numerous awards and has served in a variety of capacities in several scholarly and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Posner is married to the former Charlene Horn. They have two sons and three grandchildren.

further readings

Margolick, David M. 1981. "Ally and Foe Admire Bench Nomine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0).
Posner, Richard A. 2000. The Collected Essays of Richard A. Posner. Northampton, Mass.: Edward Elgar.
. 1987. "What Am I? A Potted Plant?" The New Republic (September 28).
. 1977.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Law. Boston: Little, Brown.
Rosen, Jeffrey. 1995. "Overcoming Law" (book review). Yale Law Journal 105.




目录


《波纳文丛》总译序
当,还是不当,这是一个问题 (代译序)
引言
第一编 一般理论与经验主义分析
第一章 范围的确定
什么是公共知识分子?
类型:形式和风格
第二章 公共知识分子市场
需求
供给
市场均衡
市场失灵?
第三章 关注与洞察
第四章预测与影响
无人记录
公共知识分子的影响
第五章 公共越多,智识越少
附录:搜索和评估程序
第二编 类型研究
第六章 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文学评论
第七章 政治讽刺文学
第八章 悲观主义学派
第九章 公共哲学家
第十章 公共知识分子与法律
结论 市场的改进
致谢
索引
译后记

劉瑜對談慕容雪村(上):「公知」如何被污名化

Li Songshu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政治學學者劉瑜和作家慕容雪村應紐約時報中文網之邀對談。

新書《觀念的水位》自序中,中國政治學學者劉瑜說她所試圖傳達的是對於“國家之頑固”,“普通人之麻木”,以及“知識分子之矜驕”的不滿。這本書是她近兩三年的專欄和隨筆集,延續以往著作的風格:以大眾為讀者,普及政治學常識,淺近明晰,且充滿諷喻、自嘲和冷幽默。
“如果現實進步太慢,一個思考真問題的人只能不斷敲擊同一堵牆,做個嘮嘮叨叨的‘祥林嫂’”。劉瑜在《貴族范兒》一篇中這樣寫。馬克思·韋伯指出政治是“用力而緩慢穿透硬木板的工作”,劉瑜或許將自己比作不斷穿透木板的“祥林嫂”式公共知識分子角色。
與劉瑜一樣,慕容雪村也重視啟蒙的作用。在作家身份之外,他同時是有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在新浪微博上擁有三百萬以上的追隨者,他的大多數批評政府、強調法治和公正的微博,轉發都數以千計。
慕容雪村近年來不斷在中國各大學作演講,最近一場是在香港大學發表了《如秋水長天》的演講,再次批評了極權、政府腐敗和虛偽的愛國主義。
“公共知識分子”,簡稱“公知”,在中國面臨著“污名化”的現象。在社交網絡上,有“你們全家都是公知”這種說法,這個詞正在變成一個可笑、可憐甚至是罵人的詞彙。
2013年年初,劉瑜和慕容雪村應紐約時報中文網的邀請進行了一次對談,他們談論了“公知”如何被一步步污名化,同時他們認為“公知現象”並未受到 影響,因為公知推動公共議題的功能依然在起作用,他們對於政治常識的重申並非沒有成效,中國公民社會“觀念的水位”逐漸上漲,最終公眾生活觀念、政治觀念 的改變會指向社會的變革。
以下為對談實錄,為了閱讀效果,對談經過縮減和編輯。
慕容雪村:我特別想問劉瑜一個問題,當你被叫做“民主女神”,“公知”,在公知漸漸被污名化,變成一個壞詞的時候,你有沒有感覺到不滿?
劉瑜:我會為“公知”這個現象受到的待遇感到不滿,感到挺憤怒;但是我個人倒沒什麼,愛叫公知就叫唄,現在還有人叫“母知”,我都沒那麼在意。而且公知這個現象並沒有被污名化打倒,這個群體在設定公共議題、引領價值走向方面的功能不但沒有喪失,而且還非常強大。
慕容雪村:我自己的經驗,有那麼一瞬間,罵的人多了,有點受傷。但是接下來,我會更加堅定地承認自己是“公知”。以前我不愛承認,因為覺得自己沒什麼學問,當知識分子不夠格,但是從公知變成一個壞詞之後,我開始頻繁稱呼自己為公知。
劉瑜:我非常理解。當別人問我,你是公知嗎?我會猶豫,但並不是因為這個詞不好,而是因為有時候我懷疑自己是不 是夠格。公知首先要有足夠的公共性,其次要有足夠的知識。以前我覺得公知得是像薩特(Jean Paul Sartre),克魯格曼(Paul R. Krugman)這樣的人,他們的專業知識非常紮實,對公共的影響力又極大。但是在公知污名化的情況下,他們給我貼這個標籤,要是我反駁說我不是公知,反 倒顯得我害怕。其實根本沒有這樣的想法。
慕容雪村:到底什麼是“公知”?我覺得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公知是這樣一群人:願意對公共事務發言,有一定的洞 察力,有一點基本的知識儲備。因為中國是一個千奇百怪的社會,大多數公共事件都指向這個糟糕的體制,所以做公知基本上就意味着批評政府,用官方的話說,這 就是一群“別有用心”的人。
劉瑜:公共事務,大致來說可以分成兩類:一種就是不需要什麼專業知識的背景,就可以通過常識分清楚對錯的。你只 需要嘗試思考,就知道審查部門對報紙媒體的粗暴干涉、動則髮禁令刪稿是不對的;再比如說唐慧事件,一個人11歲的女兒被姦汙了而她在告狀過程中卻被勞教 了,這個處境真的需要很多專業知識才能分清對錯?再比如任建宇因為在微博上說了幾句話就被關押,這明顯不對。 但是還有另一類事情,需要一些專業知識背景,比如說涉及化工廠、轉基因、PM2.5的事件,還包括一些經濟問題等等。
我覺得公知被污名化,需要追溯它的原因。部分原因可能確實是有一些所謂的“公知”,在一些需要專業知識背景的問題上,非常輕率地發言,導致很多人覺 得你這人說話不負責任、越界。也有一些公知情緒化,對不同意見表現出來的暴跳如雷,讓一些人心生反感。但是不能找到公知群體里最不堪的那一兩個人攻擊全 體,就像不能因為幾個河南人的作為而攻擊整個河南,要是採用這種辯論策略,那你就是戰無不勝的,因為每一個群體裡面,都有一些說話不夠嚴謹的人,或者偶爾 說話不嚴謹的。但無論如何,在這個意義上對公知群體的批評未嘗不是好事。但是,因為公知在一些具有專業背景的問題上發言不夠謹慎,繼而推斷所有人都不應該 在那些只具有道德常識性的問題上發言,發言就是越界,看不慣人們在任建宇事件、南周事件上發言,我覺得這就是矯枉過正,甚至混淆是非了。
慕容雪村:在中國的公共言論平台上,人們對發言者有近乎完美的要求,除了觀點正確,你的私生活也必須無可挑剔, 人們或許是無心,或許是有意,總是不加鑒別地把這二者混為一談,一方面出了問題,另一方面也會受到牽累。如果你的私生活有瑕疵,那麼你的觀點也就不值得重 視。如果你的某個觀點出了問題,那麼你的所有觀點都值得懷疑。最這幾年,“公知”這個詞有點江河日下的感覺,開始只是一部分人批評詆毀,到後來幾乎所有人 都加入其中。從攻擊的集團化、密集程度來看,我很懷疑這是一次有組織的、有準備的行動,是一個處心積慮的過程。看中國這六十多年的歷史,每當要打倒一些 人,都會有事前的輿論準備。“公知污名化”差不多也是這樣,只不過到了互聯網時代,其手段和花樣顯得較為新穎。我們這個政府最“了不起”的一點就是——它 永遠都在學習,永遠與時俱進。它所採取的辦法,在十幾年前我肯定想不到:它建成了全球技術最先進的防火牆,成功地把 Google,Twitter,Facebook擋在牆外;它堅持走群眾路線,發動無業人員和青年學生為自己辯護,同時也攻擊自己的敵人,所謂“五毛黨” 計劃;它建設了全球最龐大的敏感詞庫。前一段時間因為“南方周末事件”,“南、方、周、末”四個字全都成了敏感詞。你知道中國姓方的和姓周的加起來有多少 人嗎?姓方的約有五百萬人,姓周的有兩千五百萬人。因為南周事件,有三千萬人不能說出自己的名字。
“公知污名化”的過程還伴隨着嘲諷,有些段子很聰明,這裡講一個:老師教學生識字,老師說,鳳凰這個詞吧,鳳是公的,凰是母的。學生說,哦,公鳳配 母凰。老師說,鴛鴦這個詞,鴛是公的,鴦是母的。學生說,哦,公鴛配母鴦。老師說,蜘蛛這個詞吧,蜘是公的,蛛是母的……(笑)。我不能說這段子是“五毛 黨”攻擊公知的一部分,沒有證據。但嘲諷公知、詆毀公知已經成為一個潮流, 普通人也加入到這個潮流來,最終把公知變成可笑、可憐的一個詞。
劉瑜:我發現很多嘲笑公知的人,其實自己就是公知,但是他們可能是被邊緣化的公知,或者說所謂的“二線公知”。 他們對公知的嘲笑是最猛烈的,真要是只關心風花雪月或者柴米油鹽的“非公知們”,好像也沒誰對公知那麼忿忿然。你看吳法天就在那裡嘲笑公知,他不就是典型 的公知嗎?有一點知識和專業背景,就公共話題頻頻發言,然後試圖影響民意甚至政策,這不就是公知嗎。但是他罵公知罵得很厲害。
慕容雪村:一旦一個詞被污名化以後,它一定會面臨詞義擴大或者縮小的問題,其內涵和外延都會有變化。“公知”這 個詞在吳法天這一類人那裡有更加狹窄的定義:批評政府這一派人。他們把讚美政府的人從“公知”這個詞里剔除出來了。我們還可以注意到,“五毛”和“公知” 這個詞幾乎是同時出現的。
與此同時,“公知”這個詞又被濫用了,外延擴得太大。談到知識分子,中國在過去的六十年里一直沒有做一個區分,比如把專業技術人員也當成知識分子,其實這兩者並不完全是一回事。
劉瑜:其實對於公共事務發言,這是一個公民基本的權利甚至義務,這和你是不是知識分子或者有沒有專業背景沒有太 大的關係。就因為你發言了,就說你是被污名化之後的“公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就像姚晨或者伊能靜的某些發言,不平則鳴而已,非被說是想當公知,或者說 想炒作自己才這樣說,其實就是藝人因為正義感說了幾句話而已,那些因為自己缺乏正義感而無法理解這種正義感的人非要覺得這裡有什麼陰謀炒作作秀,挺可悲 的。
慕容雪村:就事論事的能力,這個能有多難?其實真的很簡單。在網上,人們經常會把一個人的意見和他的風度混為一談,司馬南、胡錫進在網上就表現得有風度,但是你要仔細看他們的觀點。
劉瑜:同時還要避免“避重就輕”。比如“南周事件”以後,吳法天就會一直盯着到底那段話是不是庹震寫的,對他來 說這個是最重要的事實,好像如果不是他本人寫的,南周事件背後的言論審查問題就不是問題了似的;但對我來說,這個事實的確重要,不過更重要的是背後的審查 制度,以及審查制度造成的積怨。就好比說,他只關心到底這個人是打了你588拳還是589拳,如果你說588拳你撒謊了,那你就是一個卑鄙下流的人。
慕容雪村:如同一個人拿槍殺人了,他並不關心殺人這個事實,他特別關心這把槍是勃朗寧牌的還是國產的五四、六四。假如你把這個槍的牌子搞錯了,他就說你在撒謊,如果一個細節出了問題,他就會認為殺人這件事都是假的。這是吳法天的一個典型思維。
有一次我在廣東演講,有一個人提出了“如果我們罔顧事實,那豈不是和他們一樣?”我說百分百的真實有時候比我們想像中要難得多。觀察事物的角度不 同,往往就意味着不同版本的事實,兩個人打架,如果你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個人,見他不斷揮拳踢腳,你很可能就會說他在施暴,但如果看到全貌,那就是在鬥毆。 以記者報道為例,假如你引用當事人的回憶,那麼他的回憶可能並不完全符合事實,即使他的記憶準確無誤,他的敘述、記者的理解、直到最後寫成報道,也會使事 實有所出入。一個事件,如果你要求所有的細節都百分之百的符合事實,這個非常難。但要點就是,不能因為有一些細小的出入,就去懷疑整個事實。
劉瑜:哪怕你去關心細節的事實,我覺得這沒錯,但是你能不能在關心細節事實之外,把更大的圖景給呈現出來。就是 說,在承認一件事的價值重要性上應該有個比例感。不能因為發現了描述上的漏洞,就把所有其它的論述都給推翻。這是一種避重就輕的詭辯術,而且在這種詭辯中 還可能生出個人英雄主義的那種悲壯感。
慕容雪村:我看你的新書《觀念的水位》里有一篇講“貴族范兒”,說得是不關心公共事務的知識分子,你怎麼看這些人?
劉瑜:不關心公共事務沒有什麼不好,生活里很多這樣的人。但是他們如果反過來,極盡全力地挖苦、諷刺、打擊這些 願意為公共事務發言的人,這讓我挺遺憾的。在中國這樣的社會裡面,願意為公共事務發言的人,還真的需要一定的勇氣和犧牲,像冉雲飛。大家可以不去扮演公知 的角色,但是若要反過來挖苦諷刺落井下石,這個我不能接受。
慕容雪村:前些天我發表了一篇關於大饑荒的文章,有個記者來採訪我,談到這個問題:比如在我身邊的某地,發生了一件人道主義慘案,我當然有權利說我不關心這個事情,然後回家聽我的古典音樂,看我的卡佛。但是,假如我對自己還有基本的道德要求,我就很難對此熟視無睹。
劉瑜:對,你需要刻意迴避,才能做到視而不見。就好像在暴風驟雨中假裝陽光明媚,這裡面有一種不誠實。假如在一 兩件事情上不關心公共話題很正常,如果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做到視而不見,這就是一種刻意的逃避。說得難聽點,也許在某種意義上是判斷力有限,看不到那個事 情和自身生活的關聯。比如說,有人評價“南周事件”,說只有知識分子才關心言論自由,和我們有什麼關係?這種看法就是分析能力不足。《南方周末》所爭取的 自由,並不僅僅是編輯的自由,《南周》是個平台,上訪的人需要這個平台,強拆的人需要這個平台,任建宇要講他的冤案需要這個平台……這些自由並不是編輯的 自由,是整個社會的自由,也包括你的自由。所以我覺得,能做到永遠不討論公共時政話題的人,要麼是刻意的逃避,要麼是分析能力有限。
慕容雪村:我開始在微博發言可能就是一個例子。我是被激怒了。我特別佩服劉瑜老師那樣,始終是心平氣和的,我就 做不到這一點。以前我不怎麼關心公共事務,像劉瑜老師批評的“貴族范兒”,我多多少少有一點,因為我覺得,文學比政治有更長久的生命。但是後來先是譚作人 被抓,我和他只見過一面,還談不上朋友,這時我還可以不說話;然後是冉雲飛被抓,他是我特別好的朋友,這個時候我不能不說話了。另一個是在出版我那本傳銷 實錄《中國少了一味葯》,和編輯不停爭吵,他一定要我刪除一些字、一些詞、一些句子、一些段話,那些真敏感的還可以理解,但那些無傷大雅的他也一定要逼着 我刪改,而且改一次還不行,要改兩次、三次、無數次,這真正激怒了我。生活在中國這樣的國家,我想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有點屈辱感。你開車走在路上,突然有輛 軍警車擠到前面別你一下;你開個小公司,天天要應付那些收稅的、辦證的、檢查消防和衛生的;你是個機關辦事員,每天參加各種無聊的會議,聽着各式各樣的屁 話;更重要的是,你是一個公民,每天面對着難以計數的胡話、昏話和謊話,我相信,敏銳的人會有一定程度的屈辱感,問題就在於這種屈辱感什麼時候爆發。在一 個不公平的社會裡,屈辱感是公平的,即使胡錦濤、習近平這樣的人,我想他也一定有屈辱感。
劉瑜:對於“貴族范兒”,一些知識分子的智力優越感,我想說的是:問題只有真問題和假問題之分,沒有高級的問題 和低級的問題之分。知識分子不能為了滿足自己的智力優越感和虛榮心,而去每天琢磨一些沒有太多現實基礎的問題。比如說我剛剛看微博看到一個照片,當然有待 證實:河南一個房管局局長拿着槍抵着記者,大概意思是說你再敢採訪我就把你給斃了。看到這種照片,你會覺得智力優越感有那麼重要嗎?別說一個公知了,就是 作為一個普通公民,在這種事情上說NO,不該是一個基本的人的立場嗎?在這種時候,假使我非要說,對這個現象嘛,我認為康德會這樣看,或者我認為卡佛會那 樣看,你不覺得很可笑嗎?但是我覺得在中國充滿了類似的畫面,只是你面不面對承不承認的問題。 如果我非想做出精英感來其實不難,找一些生僻人名書名滔滔不絕,把我們最本真的痛感給鈍化,那一套技巧我很清楚,但是那個東西對我沒有那麼重要。
慕容雪村:我也是從那個階段走出來的。我有段時期只讀哲學書和文學書, 到現在我也認為,文學有更長久的生命,它有比評價時事更大的價值。現在再看魯迅的文章的時候,會覺得他的有些文學類的文章,遠比其它一些文章價值要高一 些。但是知識分子不能自外於整個社會,不能將身邊發生的一切視而不見。
劉瑜:知識分子到底該為大眾負責還是不為大眾負責我也不知道。前兩天我讀蕭瀚的書,講“德雷福士案” (Dreyfus Affair),左拉為德雷福士案中那個被冤枉的軍官做出很激烈的辯護,還講到伏爾泰為一個農民新教徒的辯護。這要讓今天我們這兒的精英知識分子們來評價 當時的左拉、伏爾泰,肯定得說他們玩的是智力含量很低級的東西,想當公知,出風頭作秀。但是在一定的時代不需要這種東西嗎?當然需要這種東西,有的時候把 最純真最直接的情感表達出來,這就是力量。
慕容雪村:現在公知污名化之後,公知成了一塊攻擊標籤。批評你的言論就說:“典型的公知意見”, “你們公知都這樣”,似乎想造成這樣一個效果:公知說的都是錯的。其實在當下中國,批評體制、政府,對公共事務發言這群人,是這個社會不可缺少的力量。一 個批評缺席的社會是不可想像的。
劉瑜:“公知”也是中國公民學習公共發言過程中的一個產物。我覺得在中國,很專業的批評沒有發育的土壤。比如說 在美國,對於公共財政的監督有個網站叫“Open Secrets”,它專門針對所有的競選捐款收集和分析信息,誰捐了多少錢,捐給了誰,被誰怎麼花的,都有詳細的記錄。這種批評就是非常專業的,但是這種 批評的前提是政府允許這些專業批評團體成立,並向這些watchdogs就是所謂“看門狗”組織提供充分和透明的信息。相比之下在中國,因為沒有專業監督 組織生存的土壤,就把普通公民逼到了那個角色上,因此我們就不能苛求一般的民眾在專業知識上精益求精,因為批評的專業化是建立一定在土壤上的。
發言的嚴謹化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覺得在微博上互動的過程,也會暗暗使右派、左派意識到,如果自己不小心傳了一個謠,這可能會 backfire(適得其反),也許就會慢慢變得更謹慎了。我覺得這是一個過程,我們不能要求所有人在所有的問題上從一開始就不犯任何錯誤;而且一般人在 批評政府上犯一點錯誤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因為政府信息不透明不公開,同時卻又要求我們在所有的問題上一清二楚,這怎麼可能?
一開始罵公知這件事情讓我特別反感,但是後來呢,沒那麼反感了,因為我覺得公知所發揮的社會功能並沒有受到真正影響。公知還是在組織社會議題,比如 在“南周事件”里,公知的討論轉發,還是使政府覺得,我得剎車了。比如說任建宇案,微博上的討論使人們覺得,勞教問題似乎是要鬆動了。還有PM2.5的事 情,如果沒有公知在微博上引發的關注,可能說就不會發酵到今天這一步。對公知罵是罵,但是他們在引導社會價值,創造社會議題的功能還在繼續發揮作用。
吳航對本文有研究貢獻。
編輯:困困

劉瑜對談慕容雪村(下):觀念的水位升高一毫米


慕容雪村:談到“觀念的水位”升高了,我覺得這反映了劉瑜老師對中國公民社會“謹慎的樂觀”情緒。 劉老師也談到,我們現在談論的話題與1919年,1959年,1989年已經有所不同,我們有了更多可以談論的話題。當然,決定社會是否改變的要素,並不 取決於話題有多麼新,而是取決於話題有多麼深入人心。比如,當一個社會裡面,只有百分之十的人接受一個觀念的時候,這個觀念並不一定能推動社會的變化,但 是如果有一半的人都接受,這個社會就會自然而然地改變。
劉瑜:對,我相信人的觀念和社會的政治文化對整個社會的拉動力。我的這種所謂的樂觀是相對於我身邊很多的悲觀的 人而言。我身邊有很多人整天唉聲嘆氣,覺得你怎麼能指望這個社會變化呢?中國人那麼庸俗,中國政府那麼保守,好像這個社會不可能有變革的動力。我的樂觀是 針對這種很流行的悲觀情緒來說的,並不是我覺得中國的轉型會一帆風順,轉型之後會歌舞昇平,彷彿“民主是治療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
慕容雪村:對這個問題,我也有自己的觀察。最近印度邀請我去參加文學節,讓我準備一個演講稿,我寫的就是近幾年中國人的覺醒,這和劉瑜老師《觀念的水位》談論的觀點基本相似。我對未來的樂觀並不是寄希望於政府或者共產黨,而是民眾的覺醒。
首先是自我意識的覺醒,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人民”這個詞的虛妄之處,不願意再做人民之一員,不再是革命的一塊磚或者某架機器上的螺 絲釘,而是一個真正的人。從很多詞彙的使用和流行上就能看出來,比如“屌絲”、“屁民”這樣的詞,當千百萬人開始使用這樣的詞,其中一定包含了這樣的意 思:對不起,我不願意再做你的人民,人民一切的榮光都與我無關,我只願當個屌絲。
還有記憶的覺醒。說這兩年的“國粉”非常多,他們迷戀民國時代,認為民國的一切都是好的。其實國民黨的統治並不能算是一個好的統治,它只是相較於共 產黨的統治不那麼壞而已。也許以前的宣傳把他們講得太黑暗太殘酷了,到了這個時代,許多人開始尋找那些正面的例子,談論得多了,反而有點矯枉過正,好像民 國就是一個完美社會。而關於抗戰、大饑荒、文革、反右,延安整風的各種討論和思考,都是在重建當代中國人的記憶。
政治、經濟權利意識的覺醒也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覺醒,文化的作用非常緩慢,但往往是決定性的。這些年,人們對共產中國官方文化的嘲諷越來 越密集。在蘇共倒台之前,黃色笑話,政治笑話也特別多。這大概可以說明,當人們開始反感你的文化,反感你的文體、文風、一切話語、一切做派的時候,你的統 治就已經接近尾聲了。當一個政權失去所有人的擁護,可能並不是因為它多麼邪惡,而是它在文化上、品味上成了一個可笑的東西。 文化覺醒的意義就在這裡。
劉瑜:當然中國各個社會階層之間存在着割裂。不過我覺得表面上呈現的這種價值割裂感,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信息的割 裂造成的。很多的知識分子、都市白領,他們的信息來源很多就是微博、網絡或者就是類似《新世紀周刊》、《南方周末》這樣的媒體,而大部分普通民眾他們的信 息來源主要是央視、《環球時報》等 。我覺得如果有一天這種信息的屏障被去除,很多人有渠道,或者說他們獲得“另類的”信息的成本不那麼高的時候,各階層價值的融合也許就不會那麼難了。並不 是說一幫人天生就那麼想,一幫人就這麼想。比如說現在,在中國來說,關於任建宇勞教案的事情,關於南周的新聞,不可能在新聞聯播上報道,如果有一天它能報 道了,我覺得大多數人還是人同此心,心同此情。為什麼當時八九的時候,能夠百萬市民上街,這就是各個階層都聯合了,那個階段由於信息的控制出了問題,大家 的信息來源差不多了,你就會發現大家價值很快就融合了。
總體來說微博是一個好事,這是一個可以提供“另類信息”的地方,但是,我確實也在猶豫,政府的那種精密的控制技巧,使微博的影響到了一個平台期,就 是經常上微博的就經常上,不上微博的就不上。這到了什麼程度,我發現連我的有的同事,清華大學政治系的,都不知道什麼叫“五毛”,他就是不上微博的,可能 是家裡的事太多、工作忙,他是不上微博的,而且也看不出來近期他有去上微博的好奇心什麼的。所以我覺得微博,它能影響到的人它已經影響到了,它影響不到的 人近期以內你好像看不到它要怎麼去影響他們。然後你會發現經常上微博的這群人,大學生也好白領也好,他們的信息來源就會越來越接近,那些不上的人會顯得越 來越保守。 我覺得至少在轉型開始的某一個階段,當信息還沒整合到一起的時候,這種斷裂感會造成社會轉型中的一些衝突。我也有點擔心這個問題。
慕容雪村:如何建立起這個社會的價值共識,我覺得微博做了很多工作,許多問題確實已經成了共識。你比如現在在微 博上講“人權高於主權”,反對的聲音比前些年少了許多;你講“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不應該高於“人道主義原則”,也不會有太多反對的聲音。包括你說,愛國 家應該先愛自己,雖然有人反對,但反對的聲音要比一兩年前小得多。我覺得微博在融合各階層價值觀的時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國各階層分裂也是一個事實,但這個事情急不得。我的觀察是,微博三年來,其開放程度已經超過了八十年代,“觀念的水位”也比八十年代高了太多,八 十年代積累到最後,發生了天安門事件,這幾乎是必然的,即使不在那一年也會在另一年,因為覺醒的人們總會有所作為。而這一次的覺醒,“南周事件”可以作為 一個明證,我對未來的樂觀就建立於此,覺醒的人們總會有所作為,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必定會出現比“南周事件”大得多的事情,當然這需要一個契機,而且 那個契機並不像你想的那麼遠。
劉瑜:價值觀念的傳播,從第一個人到第二個人可能是難度最大的,而兩個人傳播給四個人可能會相對容易,越到後來 傳播的效率會越快。而且我覺得,從中國現代史來看,不管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掌握了話語權的知識分子和學生,他們對中國的走向和政策影響要遠遠大於普通民 眾,也許在人數上普通民眾占多數,但是,從五四以來到三、四十年代再到紅衛兵運動,都可以看出知識分子和學生對中國歷史走向的重大影響。所以我覺得雖然微 博到目前為止主要的參與者是知識分子、學生和城市白領,但是它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可觀的
慕容雪村:我看到有個數據,關於中國使用網絡的人數,五零後特別少,八零後、九零後特別多,我覺得將來零零後一定會更多。隨着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也就是回到劉瑜老師剛才講過的話題,當一個人傳播給另一個人的時候,會很慢,但傳播到最後一個人的時候,就會非常快。
當我回想自己怎樣醒過來的時候,我想到的是一個挺尷尬挺不堪的歷程,因為我受到的教育,因為信息的閉塞,但最後我還是醒來了。到蔣方舟他們這一代,九零後、零零後的這一代,他們的覺醒應該比我們容易得多。
劉瑜:其實所有的公知,覺醒的時候可能都經歷了一個被激怒的過程。我被激怒是在論壇年代,我發現大家討論大饑荒、文革、抗戰問題,有些人蠻不講理的方式讓我特別生氣。就讓我這個只讀讀書,寫寫作業的念政治學的學生,變成了一個關心現實問題的……
慕容雪村:“民主女神”?
劉瑜:(笑)對。當時我覺得,我畢竟是一個專業知識分子嘛,不能停留在憤怒的情緒上,得有更多的分析,更多知識 上的貢獻。另外就是,當我讀到一個東西,在很多問題上是吃不準的。就像“民主”,對於它的問題我可能想得比其它人都要多一點;比如民主與腐敗的關係,我不 能說民主了以後就不會有腐敗;還有民主和穩定,有些人說“越維穩,越不穩”,但是民主會導致穩定這樣的結論,至少在短期內我不敢這樣說。看過很多資料後, 我不敢輕易下結論,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判斷,所以某種程度上我的“溫和”,是對困惑的一種表達。有些事情我沒有想好,我不能說得斬釘截鐵。
另外,雪村,你是怎麼由一個小說家變成“公知”的?
慕容雪村:就像剛才說的,在不公平的社會裡,屈辱感是公平的,每個人都一樣,被激怒就會出來發言。茉莉花革命之 後的一段時間,中國的輿論風氣特別緊張,像莫之許這樣的職業革命家發不出聲音,冉雲飛這樣的學者入獄,一時間反對的聲音似乎都消失了。但片刻沉靜之後,接 着就是意見的大爆發。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像我這樣的作家,以及媒體人、學者,甚至企業界的人士,都紛紛出來發言,言論的浪頭遠遠高於茉莉花革命之前。那像 是一個點,在那個點言言論被壓制了一下,但瞬間就反彈得很高。
我小時候在東北山區的小山溝里上學,到十四歲時家裡才裝了第一台黑白電視, 八九年看電視,看到的都是反革命暴徒怎麼樣燒解放軍戰士,那時候我是真痛恨那些暴徒,然後就這麼過了很多年。我能接觸到的全部信息都是中央電視台和《人民 日報》提供的,還有我們家牆上的那個喇叭。如果只有這些東西,你不可能不信,我是真的信。又過了許多年,經過緩慢而艱難地掙扎,我才從夢裡一點點醒來。我 相信,在中國人的覺醒過程中,像我這樣的人可能比像你這樣的人更多些。
還有個事情讓我覺得悲哀,受苦最多的那些人,他們的覺醒反而更加艱難,那一代醒過來的人最少。我姥姥九十多歲了,她是1949年之前出生的,經歷過 1949年之後的一系列苦難,包括大饑荒和文革,但直到現在,我在她面前批評毛澤東她還會生氣。她對我講過,有一年她“長脾”,大概是脾臟腫大,如果不是 毛主席派人來給她治病,她早就不在了。這觀點當然有問題,但她首先還是我的姥姥。
劉瑜:就像你所說的,那種政治對語言系統的侵蝕,那種感恩話語,已經深入骨髓。
慕容雪村:不僅是感恩,他們的心裡也有許多仇恨,9月份反日遊行,遊行隊伍中有許多上了年紀的人,他們應該是經 歷過毛時代的,但他們全都舉着毛澤東的畫像。他們的頭腦中一定屏蔽了毛時代那些殘酷和骯髒的事,我總結出一個詞來就叫“事實接受障礙”。這些人,如果要他 們回到毛的時代,他們也未必願意,但他們還是要打着毛的旗號來反對當下這貪腐橫行、貧富不均的社會,其實當下雖然有諸多問題,但比起毛時代來,還是要好很 多。同時對他們來說,懷念毛時代,也是一種情感需要,他們信奉毛一輩子,已經沒有能力來推翻了;他們會美化自己的記憶,美化那個時代,他們懷念的其實是自 己的青春,就像懷念年輕時的一場嘉年華會,覺得那是我的激情時代,我的白衣飄飄的年代,他會把其他東西全部忽略掉,就記得我們夜走山路,打着燈籠火把,懷 念其中那種荷爾蒙涌動的感覺。
劉瑜:我覺得毛時代那種狀態能提供現在社會不能提供的一種歸屬感,一種集體主義文化:大家一塊兒去種樹,一塊兒 去唱歌,一塊兒勞動,歸屬感中又有一種輕鬆感,比如畢業的時候我不需要去找工作,反正國家給我安排了一個,到了單位也不用選擇哪個職位,反正單位給我分了 一個,因為你要不斷地給自己做決策也是很累的。這種不用做選擇的輕鬆感也是很誘人的。
另外,我覺得一些資源稟賦或者能力比較差的人會格外懷念那種時代,因為在一個有競爭的年代,社會是按稟賦和能力分配資源的,當一個人認識到自己不可能通過稟賦和能力獲得很多資源的時候,他寧可選擇一個誰都得不到多少的分配狀況。
慕容雪村:劉瑜老師離開微博也有一段時間了,什麼時候回歸公共平台?
劉瑜:本來也不算遠離微博吧,也看,朋友在一起聊的也都是微博上的事,只是這段時間由於身體原因不適合去微博。 我性格也不大適合微博,我不像羅永浩那種,心理素質特好,一天可以同時和五撥人吵架,吵完架依然可以睡得很香。我呢,可能和一撥人吵完架,晚上就輾轉反 側,所以我不想介入那種火藥味太重的辯論當中去,影響情緒。還有就是,我寫時評什麼的,也算是一種關懷現實的方式,即使我退到書齋里,寫一寫論文也好,讀 一些更學理性的東西,也是另外一種關心現實的方式。並不是說我如果不對每一個新聞時事做一個及時的表態,我就不關心公共事務了。我也會厭倦同一個角色,我 以前做的很多事情是扮演了前鋒的角色,現在我更願意做一個後衛,也是希望體會一點新鮮感吧。
而且微博那種短平快的表達方式,我也不滿足。我不想完全停留在情緒化的表達上,也不願意太斬釘截鐵,這和我對於自己作為專業知識分子的要求是不相稱 的。我也挺害怕自己被姿態綁架,害怕一個事情出來,我就必須按照一個方向發言,這種表態、站隊的壓力,和我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
雪村你是繼續寫小說,還是會關注非虛構題材?
慕容雪村:我現在就是有點猶豫不定。因為我自己家族經歷過大饑荒,我們家族稍微遠一點,我姥姥的姐姐,她有一個 大饑荒留下的真實的故事,我就特別想寫,而且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準備這方面的材料,大量關於大饑荒的圖片資料、書之類的。我以前寫的小說全都是關於當代都市 生活的,這兩年我漸漸認識到了,作為一個中年公知作家,我應該作哪些方面的調整,所以我計劃寫一寫中國當代人的這種歷史,或者就是寫寫我家族的歷史,我對 這樣的話題很感興趣 。
今天我是鼓足勇氣來和劉瑜老師對談。劉瑜老師喝了很多洋墨水,我呢,沒喝過洋墨水,但吃了足夠多的地溝油。對於中國人當下的許多問題,我有時候也挺敏銳,大概可以看清是怎麼回事。這就是地溝油的作用。

法律与文学(增订版)  

作者: 理查德.A.波斯纳
译者: 李国庆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2
页数: 580
定价: 4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波斯纳文丛
ISBN: 9787562020745

内容简介 · · · · · ·

  


法理学问题
译者: 苏力
作者: [美] 理查德·A. 波斯纳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2-1
所谓“法理学”,作者指的是对所谓法律的社会现象进行的最基本、最一般、最理论化层面 的分析。就其总体而言,法理学所涉及的问题,其运用的视角,都与法律实务者的日常关心的事相距甚远。法理学的问题无法参照常规法律文件或依据常规法律文件 的推理予以解决,它运用的视角... (全部)

性与理性
译者: 苏力
作者: [美] 理查德·A. 波斯纳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2-5

法律与文学(增订版)
译者: 李国庆
作者: 理查德.A.波斯纳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2
目录 1导论 13第一章法律在文学中的反映 13理论思考 29从吐温到格雷斯汗的美国法律小说 51卡缨和斯汤达 63第二章.作为法律原型和文学类型的算机 64作为实践的复仇 78复仇文学 93《伊利亚特》和《哈姆莱特》 123第三章法律理论的对立 123从索福克勒斯到雪莱的法理学戏剧 162法律... (全部)

超越法律(美国法律文库)
译者: 苏力
作者: 波斯纳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1-11-01
《超越法律》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美国法律文库”是“中美元首法治计划”(PresldentlalRuleOflawInltlatlve)项目之一,该项目计划翻译百余种图书,全面介绍美国高水平的法学著作,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法律图书引进项目。“美国法律文库”著作将陆续推出,以飨读者。

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
译者: 苏力
作者: 波斯纳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1-11-01
《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的头两章着重指出道德和法理学理论的地方性 (localness),指出其之所以被当作普适原则提出来,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修辞的效果。这两章还要着重指出,人们常常把道德和规范的搞混淆了,并因 此,人们把法官必须决定哪方“应”胜诉错语理解为法官必然... (全部)

正义/司法的经济学
译者: 苏力
作者: (美)波斯纳 著,苏力 译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2-05-01

反托拉斯法(第2版)/波斯纳文丛
译者: 孙秋宁
作者: (美)波斯纳 著,孙秋宁 译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3-01-01
53人想读 / 25人读过
法律、实用主义与民主
作者: (美)波斯纳 著,凌斌,李国庆 译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1-01
波斯纳在本书中提出的理论仍然属于这个美国传统;但有所创新和推进。他通过理论的和实 证的分析指出,美国实际上运行的民主和法治,都是实用主义的,而不是理想的。所谓理想的,在民主理论和实践中即该书着重讨论的慎议民主制,这是杜威式的民 主,强调通过教育和提供信息来... (全部)

衰老与老龄
译者: 周云
作者: (美)波斯纳 著,周云 译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2-09-01
不知老之将至——波斯纳《衰老与老龄》代译序 作者:苏力 一. 1995年,56岁的波斯纳法官出人意料地出版了《衰老与老龄》。出人意料不在于波斯纳贪得无厌地继续推进了从经济学进路研究非市场的行为这样一种视角,而在于他把学术目光从性的领域(《性与理性》[1992... (全部)
联邦法院:挑战与改革
译者: 邓海平
作者: [美]波斯纳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01-01-01
《联邦法院:挑战与改革》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法律理论的前沿
译者: 武欣
作者: 理查德.A.波斯纳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2-12-01




THE CRISIS OF CAPITALIST DEMOCRACY By Richard A. Posner


Public Intellectuals: a Study in Decline. By Richard A. Posner

PUBLIC INTELLECTUALS: A Study in Decline By Richard A. Posn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h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 a publishing house, a division of Harvard University, that is highly respected in academic publishing. It was established on January 13, 1913. In 2005, it published 220 new titles. , $29.95


Richard Allen Posner
(born January 11, 1939, in New York City)


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波斯纳文丛)(Public Intellectuals)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