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城》作者:田曉菲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
田曉菲曾是大陸的才女,18歲北大英文系畢,27歲哈佛大學博士。她的先生是鼎鼎大名的漢學家宇文所安(哈佛大學的「(全)大學教授」---你如果知道此位階的上一位(故)哲學家的話,或許會對這肅然起敬……)
她執教之餘每年還能有一本中文著作:
《秋水堂论金瓶梅》 田晓菲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現在出版一本有點深度西班牙古城記:「赭城」
很有意思、情、思、圖、文並茂….. (此書贈謝立沛老師)
2008"赭城"是"阿爾罕布拉"(Alhambra)的意譯,它來自阿拉伯語的"al-Qalata al-Hamra",意即"紅色的城堡" (前言 p.11 不過我以前的Oxford Companion to Art此條則翻譯為 red house 由於田教授參考的書相當多而精 我們相信她 The Alhambra or the Red Fort之選擇。
《赭城》其實不只是本旅游書,而是一種人生-文化-記憶-文學翻譯......等綜合之作 作者的雄心是要介紹"世界 文--藝 圈鳥瞰 解釋 想像這一阿拉伯遺留在西班牙的"古蹟".......
本書定價才29.80元 就能印出這樣的書(圖片印刷品質差) 真可顯示大陸出版的"價--值" (這是本佳作)
可惜 這本書因為沒編索引
所以對某些書名的翻譯等有些不一致處 ( 譬如說《赭城紀聞(或紀事》或《鴿子之環 或頸......》
另外的缺點是 本書以文學為主 有些談建築或藝術的地方 或沒附原文(如德布西之作 或最著名的"天頂" (本書有兩不同名稱)之構件......譬如說 stucco 可參考 Oxford Companion to Art 當可以了解或許不完全以"灰墁"來說它......
這本書是極值得當入門研究之導引的The Alhambra, a Moorish citadel and palace, is in Granada. It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items of the Islamic historical legacy that makes Granada a hot spot among cultural and tourist cities in Spain. The Almohad urbanism with some fine examples of Moorish and Morisco constructions is preserved at the part of the city called the Albaicín.
A Castle in Granada, Spain |
- Granada: last Moorish stronghold in Spain surrendered to Roman Catholic monarchs Ferdinand II and Isabella I (1492)
田曉菲 (臺大 NTU)
田曉菲 {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
田曉菲 (臺大 NTU)2007年11月27日 了解後人對歷史和人事之想法 多為無數前人所建構 而手抄本無法千篇一律 而是可能篇篇有刻意的變異 variants.....
田曉菲 {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 (The Record of a Dusty Table : Tao Yuanming & Manuscript Culture):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
封面背部:
田 晓菲关于陶渊明的新作,是本人近年来读到的最让人兴奋的一本书。全书文字优美,观点新颖,建立在深刻细致的文本阅读上……这是目前陶渊明研究最重要的一 部力作,为我们将来对其他中国中古诗人的研究树立了一个典范。——William H.Nienhause,Jr.(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美国)《中国文学研究》杂志。
总之,她写了一本内容丰富而又吸引人的书,我希望许多人会喜欢她对中国诗歌那复杂世界的介绍。——Frances Wood(英国大英图书馆)《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目录:
引言
杜诗与韦氏妓:手抄本文化中读者与文本的关系
“求真”的误区
生尘的几案
第一章 得失之间
见山与望山
有入夜半持山去
得与失
乱曰
第二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正名:五柳先生与六朝隐逸话语
重构五柳先生:传记四种
第三章 失去的田园:归陶
不受欢迎的植物
“颇为老农”
饮食与文字
第四章 饮食,死亡,与叙事
得仙
何有于名?
阅读到天黑
文化想像的版图和燃烧的文字
第五章 成器
中空的羞耻
荣木
清算与盘点
紫葵的悲哀
无成
第六章 实/石证
栗里
场所与空间
“吐痕尚新”
石头记:一个关于文学的寓言
结语
附录一 文本的历程
古代重要陶集版本叙录
现代陶集版本选录
英文与日本陶集版本选录
附录二 清醒的阐释:《述酒》
《述酒》阐释的变迁
晋人心目中的“山阳”
回归于“酒”
通释全诗
饮酒与游仙:陶渊明对魏晋诗歌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结语
附录三 陶诗选评
引用书目
人名索引
中译本后记
杜诗与韦氏妓:手抄本文化中读者与文本的关系
“求真”的误区
生尘的几案
第一章 得失之间
见山与望山
有入夜半持山去
得与失
乱曰
第二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正名:五柳先生与六朝隐逸话语
重构五柳先生:传记四种
第三章 失去的田园:归陶
不受欢迎的植物
“颇为老农”
饮食与文字
第四章 饮食,死亡,与叙事
得仙
何有于名?
阅读到天黑
文化想像的版图和燃烧的文字
第五章 成器
中空的羞耻
荣木
清算与盘点
紫葵的悲哀
无成
第六章 实/石证
栗里
场所与空间
“吐痕尚新”
石头记:一个关于文学的寓言
结语
附录一 文本的历程
古代重要陶集版本叙录
现代陶集版本选录
英文与日本陶集版本选录
附录二 清醒的阐释:《述酒》
《述酒》阐释的变迁
晋人心目中的“山阳”
回归于“酒”
通释全诗
饮酒与游仙:陶渊明对魏晋诗歌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结语
附录三 陶诗选评
引用书目
人名索引
中译本后记
方便--主要 人名(中國為主 西方以影響力顯著者為限)有索引
我 認為應先讀引言 ("主要目的,是勾勒出手抄本文化中的陶淵明被逐漸 構築與塑造的軌跡。作者《中譯本後記》言:“其中包括對手抄本文化的反思,對陶集版本的考察,以及陶淵明詩文的箋注與評論。””與結語來了解作者的出發點 和書名寓意--書名“塵几”一語的原由,套用“校書如拂塵,旋拂旋生”得來--它與當今internet文化相當類似.....
*****
揭開陶潛的面具
孫康宜
陳磊 譯
著名文學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曾說,偉大的作家總是那些“簡直就是壓倒傳統並包羅它的人們”。陶潛(365?-427年)這位曾多少個世紀來激發起文學史家研究興趣的中國傳統中最早的詩人之一,也正是這樣的一位詩人。陶潛一生才寫了約一百五十首詩、十篇文與賦,在當時的文壇上又是一個邊緣人物,他後來在中國文學史上居然能佔有如此重要的經典位置,這真是一個引人注目的事實。在文學史上他的經典化的一個關鍵時刻就在於蘇軾宣稱陶潛是一位空前的大詩人,以及方回(1227-1306年)稱讚陶潛和杜甫為兩位中國文學傳統中的至聖先師。在清代顧炎武(1613-1682年)和朱彝尊(1629-1709年)等人也都嘖嘖稱讚陶潛的成就。王士禛(1634-1711年)在其《古詩選》一書中還特別指出“過江以後,篤生淵明,卓絕先後,不可以時代拘限矣”,可見其評價之高。後來二十世紀初期著名散文家朱自清(1873-1929年)則將蘇軾也列入了這個偉大作家的行列。同時梁啟超(1873-1929年)遴選出陶潛和屈原(第一位有名有姓的中國詩人)為兩位發出詩人最強音的文學巨擘,王國維也在同時發表了類似的觀點。在他的《文學小言》中,王國維說:“屈子之後,文學之雄者,淵明其尤也。”確實,不管這些經典作家的名單包含哪些人,陶潛的名字總會被列入。多少個世紀以來有關陶潛的學術研究汗牛充棟,以至於一個特殊的術語“陶學”也被炮製出來,與詩經學、楚辭學和紅學遙相呼應。直至今日,讀者閱讀陶潛的熱情絲毫不減,都在聲稱重新發現了詩人真正的聲音。
然而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陶潛的不朽,而事實上我們對於詩人卻又知之甚少呢?甚至在今天,我們仍無法確認他的本來的姓名。不幸的是,最早的有關陶氏的傳記都各自給出不同的名字——或是陶潛字淵明,或是淵明字符亮。或者就是元亮,又名深明。其中最有趣的是,《晉書》的編者乾脆就略去“淵明”這個陶氏所為人耳熟能詳的名字。至於陶氏的生日,則更是撲朔迷離,正如1996年出版的一本題為《陶淵明懸案揭秘》的書一開頭所問的:“出生哪一年?”儘管事實上大多數學者都讚成公元365年為其生年,仍有一些學者(如梁啟超)堅持372年應為定論。還有一些學者給出了376年或369年等等,全在宣稱他們的理論都是建立在研究的基礎之上的。具有反諷意味的是,正因為陶氏生平事蹟的確切日期的付之闕如,才會有如此多的年譜應運而生,都在試圖將陶氏的生平與作品予以“精確化”。有關這些年譜的種類之繁多,戴維斯(ARDavis)——陶潛研究最知名的學者之一——如斯說:
這一奇特的中國治學法有著內在的過於精確的傾向……我所要反复說明的是這是不正確的,而且我之所以在此指出這種廣為人知的論點的缺失,並提出研究年代精確性的不可能,乃是因為我相信這樣做會為陶潛研究帶來一定的好處。
不管怎樣,這一“系年確定性”之闕如突現出陶潛研究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詩人的名微反映了他在魏晉社會中的地位之無足輕重。在我的《六朝詩》一書中,我已經解釋了為什麼陶氏作品“不為時人所賞且為後人所誤解”,部分原因在於他的平淡的詩風,從他那時代的風氣來衡量,缺乏華豔的辭藻。不過我以為陶潛的名微也可能是因為他在時人眼里基本上是一位隱士,在仕宦生涯中是一個邊緣性的人物。在六朝時代,正如左思所言:“世冑躡高位,英俊沈下僚。”於是乎那些與朝中官宦殊無瓜葛的人士便注定了難以揚名。雖說陶潛的曾祖父陶侃也是建立東晉的有功之臣,早在陶潛降世以前其家境便久已式微。當然陶潛一生中的最後二十年也是在隱退中度過的,這也難以為他的社會地位增添榮耀。誠如陶潛在其傳記素描《五柳先生傳》所言:“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
遺憾的是,顏延之的(386-456年)《陶徵士誄》一文——那是僅存的由當時人所寫的有關陶潛的篇什——很少留下有關陶潛生平的確切年代或事實數據。正如戴維斯所提出來的,這些人物軼事“或多或少有幾分誇張,有時刻意追求逼真的效果,反失之於可疑”。同樣王國瓔也注意到某些保存在正史中的有關陶潛的重要逸事——包括有一則提到陶潛不願為五斗米折腰——都是基於一些不牢靠的記載。在多數情況下,這樣的逸事只不過是傳聞而已,而沈約(441-513年),《宋書·隱逸傳》的作者,拿它們主要用來增強戲劇效果。後來《晉書》編者房玄齡(578-648年)和《南史》編者李延壽(?-679?年)都在他們有關陶潛的傳述中沿襲了這種說法。事實上,他們又擅自在自己的篇目中添油加醋,也許是意在將陶潛塑造成一位高士。
應當指出的是,所有這些陶潛的傳記都出現在“隱逸”類目。也就是說,傳記編者自己更關注陶潛作為隱士的“公眾”形像(與隱逸傳中的其它人物一致),而不是陶潛作為詩人的“私人”的一面。例如沈約的《隱逸傳》,對陶氏的文學成就隻字未提;陶氏作為一個詩人這一事實不知為何卻給遺忘了。顯然陶潛的道德人格及其作為一個隱士的政治角色是這些官修史書的關注焦點。作為潯陽三隱之一,陶潛被拿來代表隱士的典型,堅貞不渝地拒絕出仕,棄絕世俗價值的典範人物。由此可見,通讀斷代史的隱逸傳,我們可以發現無數個遭遇和心態與陶潛相仿的個人事例。事實上,陶潛家鄉鄰近地帶素來以隱士稱譽,世代相傳。特別是陶潛在《桃花源記》中所稱頌的劉遴之,在《晉書》中幾乎與陶潛齊名。劉麟之也像陶潛那樣,在原則上毫不妥協,拒絕出仕。劉氏的生活起居儉樸自立,不慕名利而怡然自樂,也頗似史傳中的陶潛。如此完美的隱士形像對傳統的中國人來說,具有特殊的價值,因為他們反映了中國人所面臨的人生出處的大問題:也就是如何來看待正直的精神和污濁的官場之間的關係?解決這一問題的一條途徑自然是炮製出在污濁的世界中始終能尋求心地平和、能體現歷史人物風範的這樣一個榜樣。於是在史書記載中所發現的陶潛,充當了一個模範人物,其個體性與傳統隱士的典型性正相吻合。正如顏延之在追懷陶潛的《陶徵士誄》中所云:陶氏“廉深簡潔,貞夷粹溫。”這就說明了為什麼陶潛只被當作道德楷模,而其文章卻鮮為人知,至少在他身後一百年裡還是如此。
然而一旦閱讀陶潛的詩作,就會發現另一個略有不同的陶潛,他絕非傳統史書編纂者所塑造出來的單一的人物。有好幾位現代學者指出了這一點。例如,戴維斯提到人“從陶氏作品中所獲得的印像很不同於從早先史書傳記的逸事中所得出的印象”,因為在後者中詩人自己的“矛盾不一的姿態”常被扭曲。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也注意到陶氏的詩歌“充滿了矛盾,而矛盾出自一個複雜而富有自覺意識的人卻渴望變得不復雜和不自覺。”近年來,台灣著名學者王國瓔“發現”了(憑其細讀陶潛)遠比先前所體會到的更複雜而有趣的人格。她進而觀察到,儘管陶氏為他當隱士的慎重抉擇而引以為豪,他絕非沒有片刻懷疑過這個抉擇。最顯著的是,在他的《與子儼等書》中(據說是陶氏的遺囑),陶潛為他的子輩在孩提時代飽受飢寒表達了相當的內疚。詩人還痛心於他的妻子未能像老萊子之妻那樣全心支持她丈夫的隱士理想,甚至勸阻他出仕。未能引起關注,直至近來學者才開始細讀陶潛的作品。誠然,所有這些現代新讀法都在促使我們挖掘陶氏詩中的更深層次的意義,明了人性的複雜。我們發現,與常規傳記所描繪的簡單化的陶潛形像有所不同,陶潛自己卻有意向他的讀者傳遞眾多有關他自己的訊息——包括他一生中重要事件的具體日期,他朋友的名字,他解甲歸田的動機,他個人的憂懼與困擾,他自嘲的性情,等等。最重要的是,詩人內心世界的豐富多樣,就其詩歌所能把握的而言,總是將我們導向詮釋陶潛的不確定性。當現代學者鐘優民說“陶淵明說了一千五百多年,迄今仍是長議長新,永無止境”時,他所指的正是這種詮釋的“不確定性”,而這也構成了陶潛研究的一個特徵。然而這樣的認識,是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解讀之後才達成的,它喻示了從單純道德的評判向陶氏作品的文學性和整體性欣賞的逐漸轉型的完成——它包涵了美學的、道德的和政治的解讀。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說陶潛是為他的讀者所塑造出來的;如果我們採納哈羅德·布魯姆有關大作家影響力的理論,或許我們甚至會說在某種程度上陶潛“塑造”了中國人。在過去的數世紀以來中國人通過解讀陶潛來塑造他們自身,以至於他們常常拿陶潛的聲音來當作他們自己的傳聲筒。而且在陶潛身上有如此多的“中國性”,尤其是在漫長的陶潛作品解讀的過程中,以至於我們可以宣稱陶潛對於文化史的總體影響是難以估量的。無需說,要追溯陶潛經典化的漫長歷史以及陶潛作為一個經典化的詩人在中國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這超出了本文的範圍。在此文中我只想強調陶詩解讀史中幾個有助於揭開詩人面具的方面。誠然,假如我們把早期的傳記作品當作一種“面飾”——有鑑於它們傾向於過份強調陶氏作為一個隱士的單純——那麼我們也許會說後起的陶詩讀者在其根本上是揭開陶氏的面具。他們通常渴望發現陶氏的真正的自我——揭露他作為一個有隱情和焦慮的真正的個體——以便使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毫無疑問,其中某些解讀並不完全牢靠,然而正是透過這些解讀(正確與否)所謂的“陶學”才得以成形,最終構成了陶潛之謎。
陶潛最為人所喜愛的形象之一便是嗜酒之士。傳說每有賓客來訪,陶潛必邀之共飲。確實,據沈約的《宋書·隱逸傳》,若陶潛已醉在先,他便會直言告訴賓客:“我醉欲眠,卿可去。”沈約《宋書》所錄的另一則膾炙人口的軼事是(可能是源於檀道鸞的《續晉陽秋》)則進一步說明了陶氏的飲酒以及他與江州司馬王弘的交誼。這則故事說陶潛於九月九日重陽節無酒,便出門在其宅附近的菊花叢中久坐。有頃王弘攜酒而至,兩人飲至酩酊大醉。這些軼事只是謠傳而已,編造出來也許只是要強調陶潛作為一個隱士的任誕的性格。然而正是這些不很可靠的來源才成為了最重要的背景,被後代的批評家拿來解讀陶潛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則是《九日閒居》一詩,批評家在箋注該詩時幾乎一致地援引王弘一事。這樣的一些解讀方法會被質疑,可是仔細對照陶潛自己的作品,我們當然也會產生一種詩人是酒徒的印象。在其自傳白描《五柳先生傳》中,陶潛不僅把自己描繪成嗜酒之士,而且在《擬輓歌辭》中他還表達了已不能再飲的遺憾。確實,這也就是為什麼陶潛作為一個嗜酒之士和“無憂無慮”的隱士為人仰慕的道理。唐代詩人王維稱頌陶潛性格的任真及其與酒的關係(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宋代詩人歐陽修自稱“醉翁”,也顯然是受了陶潛的影響。偶爾有些批評家諸如清代的馮班等人,批評陶潛的嗜酒癖,不過總的來說,陶作為一個淳樸的飲酒者的形像在中國詩的讀者心目中已牢固樹立。值得一提的是,傳統中國詩歌中所說的酣醉並不一定意味著酒鬼的貪杯,而更像是靈感的激發。
然而,與這些陶氏飲酒詩的字面閱讀相並行的是一種更強的引喻詮釋的傳統,它最終有助於鞏固陶潛的經典地位。早在六朝時代蕭統(在他編輯的《陶淵明集》序中)便已指出:“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寄酒為跡也。”究竟這“寄酒為跡”是指什麼,蕭統語焉不詳,但在蕭氏影響之下,後代的批評家開始將陶潛視作不是單純愛喝酒的詩人,而是某個以飲酒為面具掩飾深意的人。陶氏有名的二十首《飲酒》詩的情形便是如此,它並不真是關於飲酒本身而可能是意在政事,正如組詩的結句所傳達的訊息: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這裡詩人明顯是在以醉為藉口來傳遞某種嚴肅的意味。正如詹姆士·海陶爾(James Hightower)所指出的,這些詩句一直是“儒家詮釋者所樂於稱道的”,因為詩人宣稱即使他放縱狂飲,“那也顯然只是對時代之險惡的絕望,而不是對禮教本身的棄絕。”鑑於中國的箋注者多愛將詩“時代背景化”這一事實,可以想見他們多麼熱衷於將陶潛的《飲酒》詩在歷史事件中予以坐實。對於許多箋注者來說,陶潛詩中所暗示的所謂“險惡的時代”一定是指他拒絕出仕的劉宋王朝。在某種意義上,這樣的解讀可以被視作是沈約將陶塑造為晉朝忠貞不貳之臣的延伸。沈約在其《宋書·隱逸傳》中點明,儘管陶潛在晉安帝義熙年間(405-418年)之前採用晉代年號來紀年,而自劉宋朝之後便改用天干地支(甲子)來紀年——一個似乎為詩人之忠貞作見證的機關。雖說沈約的話自有其偏見及自身的意識形態,並因此在某些箋注者看來並不牢靠,然而它自宋代以來成了詩評家解讀陶詩的基本依據。對於中國的批評家來說,再沒有其它的闡釋方式更令人信服的了。確實,後來此類引喻解讀對於新朝的遺民來說是特別有效的闡釋手段。其中最有力的佐證是宋代愛國主義者文天祥(1236-1283年),他稱讚陶潛以醉為其忠君的幌子(陶潛豈醉人)——當文天祥自己也為王朝變遷這同樣的問題所迫時。對文天祥而言,陶潛之飲代表了一種理想的手段或面具,使他在說什麼事情時卻暗指另一件事。蕭統所說的陶氏之飲另有所指在文天詳的回饋中找到了圓滿的答案。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批評家都同意這樣的隱喻解讀,然而在陶潛之飲的背後尋求深意的總的努力方向卻鼓動了多少代學者將陶潛視作一個更複雜的人物,一個知道在其詩中如何在自我亮相和自我隱藏間作出抉擇的人物。例如現代作家魯迅在他的一篇論魏晉文人的藥與酒之關係的文章中強調寧靜的超越與積極的政治參與兩者在陶潛身上並存。同樣,著名美學家朱光潛以為陶氏之飲對於當時腐敗的政局來說,既是逃避又是抗議。然而與此同時,許多現代學者——諸如梁啟超和朱光潛——開始對將陶潛看成是晉代遺民這種說法提出質疑。某些學者甚至強調陶潛曾在劉裕(劉宋王朝的開國者)手下任過職這一事實,而這一事實排除了陶潛乃晉室忠誠不貳的遺民之可能性。而另一些人則發現一些被當成政治引喻來解讀的陶潛詩作居然作於晉室傾覆之前,這樣一來,它們就不能算作遺民之作了。所有這些對陶氏的新解讀都會使得人性的複雜性和藝術與現實間的溝壑明朗化。
另一個陶潛之謎是那個從不沾染女色的正人君子形象。也許是這個道理,陶氏挖掘性愛主題的《閒情賦》對許多傳統和現代學者來說便成了一個問題。問題之一便出自蕭統,陶潛作品的第一位編纂者,也是第一位批評《閒情賦》“白壁微瑕”的批評家。儘管道德方面的考量在蕭統的褒貶中佔了很大的比重,但我想這篇賦本身就像淫糜的宮體詩那樣包含了女性化的話語這樣一個事實,也可能因此導致了他的評價。不管怎麼樣,由於蕭統的批評,在長達數百年間無人敢再對此妄議,直到宋代的蘇軾(被公認為陶潛最大的追隨者),才開始重新審視這篇長期遭人冷落的作品。與但願《閒情賦》不曾存在的蕭統有所不同,蘇軾將它視作卓絕的篇什,其價值可與《詩經》和屈騷相比擬。於是蘇軾在他為《文選》所作的跋文中寫道:
《閒情賦》正所謂《國風》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與屈、宋所陳何異?而統乃譏之,此乃小兒強作解事者。
蘇軾的見解後來博得了清代著名學者陳沆的首肯,後者也稱陶氏的《閒情賦》是晉代最偉大的篇什。蘇軾以為在《閒情賦》中最可貴的是“真”,這在蘇軾看來是陶潛詩藝的秘訣。詩中求“真”意味著傳達心聲,雖說它也是通過假面的設置來達成的。而正是因為有了這份“真”,陶詩才能開啟人的情感,它既真切又費解,既靜穆又狂放。確實,有了《閒情賦》陶潛才似乎提升到了一個練達的新境界,因而也就是一個高難成就的新境界。這樣一個“成就”包含了各種主題和風格實驗的成功糅合。也許這也就是為什麼蘇軾說陶潛之詩“質而實綺”,這對常見的譏貶陶詩“質樸”之辭是一個絕妙的駁斥。好在許多現代學者都能領會蘇軾對《閒情賦》的重新評價,並繼續提供新的解讀方式。例如,梁啟超曾如此稱讚陶潛在為文裡的“言情”技巧:
集中寫男女情愛的詩,一首也沒有,因為他實在沒有這種事實。但他卻不是不能寫。《閒情賦》裡頭,“願在衣而為領……”底下一連疊十句“願在……而為……”熨貼深刻,恐古今言情的艷句,也很少比得上。因為他心苗上本來有極溫潤的情緒,所以要說便說得出。
此外,朱光潛也為陶潛以傳神之筆狀“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深為折服。同樣地,魯迅也褒獎陶潛有勇氣 挖掘性愛各層面,使之讀上去幾乎像一篇自白。所有這些現代學者的評語都代表了一種軌跡,逐步揚棄引喻解讀——包括揚棄蘇軾那種訴諸《詩經》的道德權威——而趨向更變換莫測、更深入人意、更豐富、更實在的解讀。結果是,當我們欣賞文本本身時,一個更具人情、更可信的詩人陶潛的形象便浮現出來。不過我在這裡應當補充的是,事實上,早在明朝,鍾惺(1574-1624年)之類的批評家已經開始探測陶潛詩藝的複雜性。尤其是孫月峰聲稱陶詩“真率意卻自練中出,所以耐咀嚼”,因而其平易的印像也只不過是假象而已。
與陶氏平淡詩風之謎緊密相連的是一個為自己的小庭院和田園生活所陶醉而怡然自適的隱士。陶潛是否曾為他決定退居後悔過?他是否有時候也想過另外一種生活?我們已看到自清代以降批評家開始質疑陶潛作為一個隱士的“單純性”——例如十九世紀詩人龔自珍(1792-1841年)把陶潛當成有經世之抱負的豪傑之士,可與三國時代的諸葛亮相比擬:
陶潛酷似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
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
很顯然龔自珍並沒有把陶潛當作一個平淡的人。對龔氏及其同時代人而言,陶潛代表了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有出仕的凌雲之志卻扼腕而棄之——都是因為生不逢時。他們相信在陶潛身上有一股孤立無援之感,儘管很微妙,而卻是報效無門的中國傳統士大夫的典型特徵。而這一微妙的落寞感正是陶潛對魯迅如此有魅力的地方。
有一點幾乎所有的陶學學者都忽略了——直到近來大陸學者李華才提醒我們——那便是這樣的一個事實:早在唐代,詩人杜甫便已對陶潛作為一個恬然自樂的隱士形象提出質疑。但不幸的是杜甫之言多少個世紀以來一直被誤讀,而他對於陶氏的見解也遭誤解。。這也就是杜甫所說的有關陶潛的話(在其《遣興》一詩中):
陶潛避俗翁,未必能達道。
觀其著詩集,頗亦恨枯槁。
據李華所說,杜甫在這幾句中要傳遞的是這樣的訊息:“陶淵明雖然避俗,卻也未能免俗。何以知之?因為從陶的詩集來看,其中很有恨自己一生枯槁之意。”這裡李華將杜甫詩中的“枯槁”解作“窮困潦倒”是很有理由的,因為陶潛在他自己的第十一首《飲酒》詩中用了同一個詞來形容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之窘迫: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
屢空不獲年,長飢至於老。
雖留後世名,一生亦枯槁……
李華以為,陶潛在指出顏回為其身後浮名付出了高昂代價的同時,或許也在針對他自身的潦倒作自嘲。這也自然可以聯想到杜甫在他提到陶潛時,也會有一副自嘲的口吻。因此當杜甫在試圖揭開陶潛的面具時——以一個甘於清貧的理想隱士的面目出現的所謂“陶潛”——杜甫實際上也在作自我曝光。確實如此,杜甫終其一生窮愁潦倒,也自然而然會自比陶潛。有鑑於此,浦起龍在評解杜甫《遣興》時指出“嘲淵明,自嘲也。假一淵明為本身象贊。”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杜甫在他的詩作中一再提到陶潛,而實際上,正是杜甫第一個將陶潛提升到文學上的經典地位。
然而問題是,正如李華所指出的,在過去的數世紀內批評家一直在誤讀杜甫,實際上這是對杜甫解讀陶潛的誤讀。由於批評家常將“枯槁”解作“風格上的平淡”,他們自然而然會認定杜甫以其《遣興》一詩來批評陶潛的詩風。這種誤解導致明代學者胡應麟在其《詩藪》中以為“子美之不甚喜陶詩,而恨其枯槁也”。後來朱光潛也沿襲了胡應麟的說法。直到1992年李華出版其陶潛專著(《陶淵明新論》),學者才開始重讀杜甫。這一有趣的誤讀實例證實了我們的想法,即經典化的作者總是處於不斷變化的流程中的讀者反饋的產物。
據我們所知,陶潛其實是很在意讀者反饋的那樣一種人。正如他在其《飲酒》組詩序中所言,他讓朋友抄錄其詩作(聊命故人書之)。儘管陶潛在說這話時用了一副謙遜的口吻——不過是為博得朋友的“歡笑”而已——毫無疑問他還是很在乎他作品的流傳。而且,正如戴維斯所指出的,陶潛同其它許多中國詩人一樣都在“營造自我的形象”。對讀者而言,陶潛自我形像中永葆魅力的一個側面就是他對自己的誠實,即便在他惶惑的時候他也沒有違拗自己的良心——甚至是在他飢寒交迫時: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
正是靠這份自我的挖掘,陶詩的讀者才使得他們自己與詩作間有親密無間之感。故而許多讀者在窘迫之際便自然而然地轉向陶詩求助,為他們個人的困苦找尋一個滿意的答案。於是梁啟超抱病在身時所讀的,不是別的正是陶詩,因而拋出了他的著名的《陶淵明年譜》。李辰冬在三十年代抗戰期間在自家田舍間勤勉地研究陶詩,結果完成了發人深思的陶學著作《陶淵明評論》。當然,也有讀者只是把讀陶潛當作消遣,諸如丁福保以日誦陶詩而自娛。丁氏為陶集編訂了二十多個版本,最終據宋珍本作《淵明詩箋注》而知名。誠如宋代詞人辛棄疾在《水龍吟》中所言:“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
不錯,總的說來讀者對陶潛的生平頗感興趣,不過更準確的說法也許是,有更多的讀者著迷於陶潛對自己死亡的思索。事實上沒有作家能像陶潛那樣帶著一份自覺意識來關注現實、達觀和死亡——像他的《輓歌詩》及《自祭文》。下面一段話應為陶氏臨終前不久的絕筆,它只能是出自這樣一個人之手,即他對人的有盡天年雖有疑惑,卻又找到了終極的答案:
樂天委分,以至百年……識運知命,疇能罔眷。餘今斯化,可以無恨……
像這樣的一副筆墨,寫來為自己作“輓歌”,在陶潛那個時代恐怕是史無前例的。正如梁啟超所說:
古來忠臣烈士慷慨就死時幾句簡單的絕命詩詞,雖然常有,若文學家臨死留下很有理趣的作品,除淵明外像沒有第二位哩。
當然,陶氏之言,是否可作字面理解,即它是否確係他的臨終絕筆,恐怕永遠也無法肯定。但毫無疑問許多讀者仍然相信這是陶氏的絕筆。據信也正是在陶潛的影響之下,日本詩集《萬葉集》收錄了《輓歌》部以及其它一些像是模仿陶氏預見自己死亡的歌謠。
有趣的是,也許正是在陶潛的臨終篇什中讀者才發現修史者對詩人的傳記描述與陶潛的自我描述正相吻合。顏延之在《陶徵士誄》中所描述的陶潛的“視死如歸”也印證了詩人為自己所作的描繪。這正是陶氏希望為後人所記取的他的自我形象。然而他在這篇絕筆祭文的篇終還是禁不住向讀者流露出他的無奈感:
人生實難,死如之何,嗚呼哀哉。
確實,陶氏最後這番話是一位經典詩人復雜而隱秘的自我的告白。
*****
本書當然有簡體字本
烽火與流星
作者:田曉菲
出版社:清華大學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3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401181
蕭 梁王朝(公元502-557)是中國歷史上精力最充沛、最具有創造力、文化成就也最光輝燦爛的時代之一,然而也是受到誤解最多、也最被低估的時代之一。這 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就像這個時代一樣,常常被視為「萎靡、頹廢」,無非是為唐代的輝煌所作的準備而已。本書通過對這一時代的文學與文化進行整體研究和分 析,提出重新思考我們對這一時期的評價與成見。在研究方法上,本書結合了文學批評、文化研究和文化史寫作,不僅檢視蕭梁時代的文學作品與文學思想,「南方 /北方文化話語」的建構,也檢視文學生產的物質過程,比如文本的抄寫、編輯和流傳,圖書的公私收藏、編選、分類,以及其他各種文學與學術活動的形式;同 時,本書也對宗教特別是佛教與文學的複雜互動關係進行了探索。
作者簡介
田曉菲
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哈 佛大學東亞系教授。研究領域為古代和現代中國文學與文化,手抄本文化,世界文學。出版中、英文著作包括《秋水堂論金瓶梅》、《「薩福」:一個歐美文學傳統 的生成》、《赭城》、《塵几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留白》。譯著包括《毛主席的孩子們:紅衛兵一代的成長與經歷》(合譯)、《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 化》、《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及散文、詩歌等作品。
前 言.............................................................................................. i「文學系列」序 言...........................................................................iii 自 序............................................................................................. v導 論............................................................................................. 1
第一章梁武帝的統治................................................................... 13
一、 登基之前的歲 月......................................................................................15 二、想像的族 譜..............................................................................................21 三、梁朝的政治文 化......................................................................................31 四、「皇帝菩 薩」............................................................................................41 五、最後的歲 月..............................................................................................52
第二章重構文化世界版圖(之一):經營文本.............................. 61
一、 文本生產與傳 播......................................................................................63 二、書籍收藏與分 類......................................................................................67 三、文學與學術活 動......................................................................................74
第三章重構文化世界版圖(之二):當代文學口味的語境.............87
一、 「文化貴族」的興 起............................................................................... 88二、文學家 族................................................................................................. 92三、虛構的對 立............................................................................................. 97四、蕭統和蕭綱:個案研 究....................................................................... 113五、梁代的文學口 味................................................................................... 118六、結 語....................................................................................................... 125
第四章「餘事」之樂:宮體詩及其對「經典化」的抵制.............127
一、劉勰的焦 慮........................................................................................... 130二、博 奕....................................................................................................... 132三、體癰:關於徐 摛................................................................................... 136四、北人的裁 決........................................................................................... 142五、「主義」的陷阱:解讀徐陵〈玉臺新詠序〉...................................... 145六、春花飄落始自何 時............................................................................... 155七、斷橋與六 塵........................................................................................... 158八、結 語....................................................................................................... 165
第五章幻與照:六世紀新興的觀照詩學......................................167
一、 蠟燭小 傳............................................................................................... 168二、梁前關於燈燭的詩 文........................................................................... 169三、洞察現象界的真諦:佛教的「觀照」................................................ 176四、觀照的詩 學........................................................................................... 182五、水,火,風:體驗幻 象....................................................................... 187六、結語:燭光下的棋 盤........................................................................... 196烽火與流星viii
第六章明夷:皇子詩人蕭綱....................................................... 203
一、 少年時 代................................................................................................205 二、年輕的雍州刺 史....................................................................................212 三、人生的轉捩 點........................................................................................216 四、春宮歲 月................................................................................................222 五、感知與再 現............................................................................................228 六、末 年.......................................................................................................237 七、結 語.......................................................................................................243
第七章「南、北」觀念的文化建構............................................ 245
一、 南北之 爭................................................................................................247 二、征服者的文學 觀....................................................................................249 三、想像北方:邊塞詩的誕 生....................................................................251 四、造作的雄健:「北朝」樂 府..................................................................258五、 採蓮:建構「江 南」............................................................................266 六、表演女性:吳聲與西 曲........................................................................274 七、結 語.......................................................................................................280
第八章分道揚鑣........................................................................ 283
一、 倖存者的回憶錄之一:顏之 推............................................................285二、倖存者的回憶 錄之二:沈 炯................................................................294三、倖存 者的回憶錄之三:庾 信................................................................302四、尾聲 之一:楊柳 歌................................................................................319 五、尾聲之二:真正的結 局........................................................................324
第九章結語/劫餘:梁朝形象的浪漫化......................................327
【參 考文 獻】..............................................................................337 【名詞索 引】..............................................................................35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