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簡稱IWP,美國愛荷華城(Iowa)) the Paul and Hualing Engle Fund.,以1967~1988為主,文壇女英豪聶華苓(鍾 玲);先以香港古蒼梧1970年度為例:譯作《舞的意象》《美國孩子》等等.......。 聶華苓《 三生三世》中、日版/《 三生影像》與安格爾:《鹿園情事》《現在,他是一顆星》Paul Engle Day;
朱和之
《文學群星會》一書最近出版,對現代主義文學在臺灣的發展做了全面回望。由於國際寫作計畫(IWP)是美國現代主義文學影響臺灣的重要管道,因此主編王梅香老師和陳榮彬老師要我寫一篇文章介紹其現況。不過也感謝有這樣的機緣,讓我把愛荷華的經驗好好整理出來,留下比較完整的書寫。收錄在書裡的版本限於篇幅只有三千多字,我自己有一篇九千字的導演加長版(就是比較自戀叨絮的那種),這裡貼出折衷版,並且盡可能把之前在臉書貼過的內容略去。比較唏噓的是,我參加的那一期同時有來自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作家,前者對後者高度排斥,不僅不肯正眼相對,甚至為此不願參加大合照。我從旁寫下一點觀察,當然,在去年殘酷的以巴戰爭爆發後,這點零碎膚淺的觀察似乎顯得無關痛癢,但仍記錄下了當時其他國家的人們如何看待他們互動,以及「旁觀他人之痛苦」的微妙細節。聽到戰爭的消息時,我曾分別和這兩位朋友聯絡,幸而他們都平安,且很巧合地都不在國內。當然,精神上的痛苦還是免不了的。而因為曾和他們緊密相處,這場戰爭對我來說就不再只是一則事不關己的遠方新聞而已。雖然IWP已經是一年多前的舊事,心理上感覺更遙遠,但那經驗至今仍有持續影響我的部分,也就不怕有炒冷飯的嫌疑,姑且貼出來和大家分享。
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
Shi Yifeng (novelist, editor;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authored the novels [Fruit under the Red Flag], [In Love with Beijing], and [An Unofficial History of the Heart] as well as the story collections [Chen Jinfang Is Gone] and [Itching for a Fight]. Among his many awards are the Hunan New Talent Award, the Hundred Flowers Award, the People’s Literature New Author Award, and the Yu Dafu Novella Award. He is also an editor at Dangdai magazine.
His participation was made possible by the Paul and Hualing Engle Foundation. Please join us in welcoming him!
You can see the full list of incoming participants as we announce them at iwp.uiowa.edu/residency/participants.
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
歷史
國際寫作計劃(IWP)由保羅·恩格爾(Paul Engle)和聶華苓創辦,並以其「非學術」、「國際聚焦」的宗旨,隸屬於愛荷華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
在恩格爾的帶領下,數以百計的作家們(特別是文學和個人自由常常受限制之地的作家)來到了愛荷華城。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之間,該計劃涉及到了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還在東歐迅速擴大影響力。1979年,恩格爾協調舉行了一個「中國周」,這個活動對於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自1949以來散居在各地的作家們來說,是第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聚會[1]。
出於他們為連接世界各國作家、以及推動國際理解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恩格爾一伙人於1976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
聶華苓和保羅·恩格爾一起領導IWP直到1977年,在那之後恩格爾退休了,隨後聶華苓獨自領導該項目。1988年聶華苓退休,並在近期內作為IWP諮詢委員會的成員,為其服務。
明報月刊
我就讀東海大學外文系那四年,大量選修和旁聽中文系的課,包括梁容若的中國文學史、徐復觀的文心雕龍、高葆光的詩經、蕭繼宗的詞選等。中文系的課程還很前衛,由台北請聶華苓來開文學創作課,我去旁聽,那是早在一九六四年,我大二,聶老師在台大和東海兩地開這門課,相信台灣各大學要到多年後才提供這類課程。
三生三世 天津: 百花文藝,2004;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
日譯本:
三生影像 北京:三聯,2008
人和書( Men and Books) : 聶華苓的回憶錄《三生三世》《三生影像》《三輩子》
----
《鹿園情事》
作者:聶華苓,安格爾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1996/5/30
鹿園情事
前不久我還對安格爾說:「我們的婚姻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美滿的婚姻。」「華苓,有一天,你要記住我的話:你高興的時候,我覺得你很有趣。就是你對我生氣的時候,我也覺得你很有趣。還有,你也要記住。」安格爾調皮地望著我笑:「你的腦子很性感,你的身子很聰敏。」
那時,正是清晨,我們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喝著他用法國烘咖啡豆磨出的咖啡。長窗外,春雪飄飄,飄在柳條依的愛荷華河上。另一邊窗外,安格爾剛在園子裡撒了鹿食。鹿一隻一隻從清清爽爽無葉的林間走出來。
「多好的生活。」安格爾說。
作者簡介
聶華苓
湖北人。1925年出生,1948年在南京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1949年至台灣,至1960年一直擔任《自由中國》編輯委員及文藝主編。1962年起任教於台灣大學與東海大學。1964年,受聘為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顧問。1967年,和安格爾「Paul Engle」創辦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1977年,與安格爾一同被推薦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在美並曾獲頒三個榮譽博士學位。1981年,與安格爾一起獲得美國五十州州長所頒文學藝術貢獻獎「Award for Distinguished Service to the Arts」,1981至82年,擔任美國紐斯塔國際文學獎Neustadt Internatio
目錄
鹿園情事-目錄導覽說明
.我的家在安格爾的家園
.鹿園
.情事
.風雪話相逢
.馬伕的兒子和壞女孩
.愛,是個美麗的苦惱
.安哥兒
.紐約在黑暗中,1965
.我的中國島
.共飲長江水,1978
.魂歸古城,1979
.夕陽無限好
.浮遊
.事事歡歡行行
.霧夜牛津
.浮遊水城
.箜—箜—,黑海邊,1987
.軼事
.我是賣報童
.該死的猶太人
.失去的聖誕
.決鬥,1959
.相逢——回想起
現在,他是一顆星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作者:高信疆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2年04月15日
開本:25開/平裝/398頁
林懷民領軍文壇群雄 挺《三生三世》台北首映 2012年12月07日
楊景婷╱台北報導】陳安琪執導的文學紀錄片《三生三世 聶華苓》昨首映,林懷民、蔣勳和駱以軍等文壇巨擘都出席力挺。聶華苓1967年創辦「國際寫作計畫」,林懷民笑說:「我本來寫小說,從那個計劃走出來後,就變成了一個跳舞的人,所以今天會跳舞其實都是聶老師害的!」
聶華苓(前排中)和文學界友人聚餐,林懷民(後排左)也在場。
聶華苓文壇地位高
高 齡87歲的聶華苓被稱作「華人文壇永遠的母親」,是20世紀華人文學界最重要推手,包括白先勇、蔣勳、林懷民以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都曾是她家客廳的 座上賓。駱以軍昨首映會上打趣:「聶老師一直很照顧我,之前去愛荷華參加寫作計畫,看到很多老照片,包括17歲的林懷民美少年身影。」林懷民當場笑回: 「我覺得我看起來比你年輕!」
蔣勳趕在開演前到場,回憶聶華苓:「她的笑讓我覺得了不起,因為一生所經歷的遭遇,她可以用笑聲讓它淡掉。」
(來自美國的)
毫無疑問,安格爾是位偉人。他為其他文學藝術家所作的工作比我可想到的任何人還多。——Kurt Vonnegut,美國小說家
安格爾在作家工作坊對於美國文學的貢獻可和美國歷史上任何人相比。——Philip Roth,美國小說家
安 格爾超過了他的時代。他的遠見是我們所沒有的。感謝他強烈而吸人的品格,他的理想得以實現。——James Michener,美國小說家,曾在安格爾生前(1990)捐獻五十萬美金給作家工作坊,指定用該款設立Paul Engle Writing Fellowship,資助有才華的年輕作家。
安格爾絕對是作家工作坊的先驅。他為工作坊定型並定位。……愛荷華作家工作坊是其他工作坊的規範。安格爾是其起源和根基。——Donald Justice,美國詩人,普立茲獎得主
我們許多作家都因為安格爾而開始創作生涯。沒有任何人和他一樣。他是那種人的最後一位了。——Mark Strand,美國桂冠詩人
安格爾夫婦是我所認識的人之中,僅有的兩位在創作和實際行動兩個層次上都作出貢獻的人。——哈里曼(W. Averell Harriman),曾任美國駐蘇大使和巡迴大使
安格爾不僅對文學與教育作出許多重要貢獻,並且發揮了國際大使的作用,促進國際了解與友善。——美國國會記錄,1977年5月24日
(來自世界各地的)
我在愛荷華沒有機關槍,只有一支筆。聯合國不能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拉在一起,但是,國際寫作計畫可以。——Sahar Khelifei,巴勒斯坦小說家,婦女運動領袖
國際寫作計畫和海明威所說的巴黎一樣:假若你有幸在這兒生活過,不論你這輩子到哪兒,它都伴隨著你,因為你隨時隨地可享受它的喜樂。——Anantha Murthy,印度小說家
在國際寫作計畫中,你重新發現了你自己。——Primoz Kozak,南斯拉夫劇作家
在愛荷華,世界失去了界限。——Peter Clark,南非黑人作家
作家需要相聚。互相安撫。互相傾聽。互相感受。互通訊息。一塊兒悲哀。一塊兒胡說八道。一塊兒沉默。一塊兒掙扎。一塊兒活著。華苓,保羅,你們不僅是小說家和詩人,你們是烏托邦的創造者。——Nicolai Breban,羅馬尼亞小說家
「看看愛荷華,再來生活。」我們所有的人都開始夢想這個小城,飛向愛荷華河。在那兒,年復一年,人類的統一不是口號,而是美妙的現實。——Patricio Esteve,阿根廷劇作家
內 容 簡 介
保羅.安格爾為美國著名詩人,一生獻身文學,熱愛中國,其夫人為中國著名小說家攝華苓。安格爾於美國愛荷華大學創辦「國際寫作計畫」,廣邀世界各國作家前往研習,對世界文壇貢獻至為深遠,對當代台灣文學的開展、對兩岸文學的溝通,影響亦遠。
保羅.安格爾於1991年3月22日辭世,本書為「愛荷華國際作家寫作坊台聯誼會」的會員們合力撰文為安格爾出的一本紀念文集。
目 錄
傷逝
.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辭世(中國時報)
.美國著名詩人保羅.安格爾逝世
.國內文壇研議出紀念文集(聯合報)
.保羅.安格爾介紹 彥火
家園
.又回台灣 保羅.安格爾作、聶華苓譯
.我的家在安格爾家園 聶華苓
.安格爾的家園 李歐梵
燈火
.現在,他是一顆星 尉天驄
.給保羅.安格爾最後的一封信 葉維廉
.一首叫愛的詩已經刻好 管管
.憶往 王文興
.敬悼安格爾教授 戴天
.詩國的損失 陳浩泉
.悼保羅 柏楊
.懷念和敬佩安格爾先生 七等生
.保羅二三事 張錯
.無限的追思 蕭素梅
.重讀保羅.安格爾詩集《中國印象》 蕭乾
.Paul: My dear Paul 白樺
.紀念保羅.安格爾 袁則難
.「我的藥呢﹖」 曉風
.馳行 葉維廉
.暖人的燈火 陳映真
.懷保羅.安格爾先生 向陽
.蒼鷺 商禽
.作家的保母 姚一葦
.安格爾的「中國家園」 古華
.甜玉米的滋味 陳若曦
.永遠記在心上的安哥兒 吳祖光
.幾首詩的感受 李歐梵
.「蓮花說,我在水上漂蕩」 黃永玉
.山那邊的小鹿 劉再復
.懷念篇 舒巷城
.愛荷華葬禮 鄭愁予
.衝擊 吳晟
.言笑彥彥如昨彥火
.庭鐘 楊牧
.安格爾的跛腳鹿 李怡
.艾城候鹿至藍菱
.大地上的安格爾 蔣勳
永遠
1、追思 林耕吉整理
.平生風義兼師友——1991年4月12日在台灣保羅.安格爾追思會側記
2、告別 鍾雪萍譯
.典範長存天地間--1991年4月14日在愛荷華保羅.安格爾追思會上的講話
.他就是愛荷華 K.馮內果
.感謝你,保羅 劉賓雁
.懷念 陳映真
.我的老爹 王曉藍
.我的爺爺 安霞
3、懷念 王志誠整理
.在永遠的時光中--1991年12月31日在台北懷念安格爾並陪聶華苓守歲 履痕
.訪安格爾談創作 瘂弦
詩選
.《美國的孩子》選譯 保羅.安格爾作、瘂弦試譯
.台北郊外 保羅.安格爾作、梁實秋譯
.《中國印象》選譯 保羅.安格爾作、荒蕪譯
.台中、台灣 保羅.安格爾作、鄭愁予譯
附錄:歷屆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華文作家名錄
後記 高信疆
我是一棵樹,根在大陸,幹在台灣,枝葉在愛荷華。 ── 聶華苓
什麼樣的國際交流計劃,能讓原本一見面就拳腳相向的以色列人與埃及人,變成莫逆之交?什麼樣的大學教授,會親自為每位來訪作家採買食物、當成摯友款待?
創立於一九六七年、至今仍持續不輟的愛荷華國際作家工作坊,可能是學術味道最淡的寫作計劃。四十多年來,位於美國中部的愛荷華大學,接待了來自超過一四○個國家的一千四百多位作家。
台灣讀者熟悉的作家,如楊逵、七等生、白先勇、蔣勳、王文興、鄭愁予、余光中、張大春、駱以軍等人,都曾受邀參加過工作坊。新科諾貝爾獎得主莫言,也曾是座上賓。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愛荷華寫作計劃的共同創辦人、被譽為「世界文學組織之母」的聶華苓,和台灣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
湖北出生的聶華苓,四九年帶著全家人到台灣,隨後擔任《自由中國》半月刊的編輯,在發行人雷震等人被捕後,六四年應在愛荷華大學任教的詩人安格爾(Paul Engle)之約,前往美國,兩人並在數年後結為連理。
「我和他們家的緣分從小就開始,」香港導演陳安琪,不僅是紀錄片《三生三世聶華苓》的導演,更是聶家老友。
陳安琪是聶華苓女兒的初中同學,安格爾與聶華苓結婚時,就讀愛荷華大學一年級的她,還在婚禮上彈吉他。
在餐宴飲酒間暢談文學
「我發覺很多人不知道聶老師對世界文學的貢獻,」陳安琪說,華語世界讀者比較熟知的,可能是於梨華、張愛玲等多產作家,但聶華苓促進世界作家交流的成就,似乎很少人知道。
儘管小說《桑青與桃紅》被譽為現代華文小說代表作之一,聶華苓最大的成就並非個人的文學光環,而是透過主持國際寫作計劃,擴展了世界各國作家的視野。
「這部片不是關於她本人的文學成就,而是她把不同文化的作家聚在一起,我認為是很不朽的,是一種無畏、追求思想自由的精神,」陳安琪歸納。
聶華苓的命運,是二十世紀中國人命運的縮影。
戰亂、顛沛流離、從大陸到台灣再到美國,這樣的生命歷程,是那一代人刻骨銘心的生命記憶。
陳安琪在製作電影的三年間,走訪香港、美國、台灣等地,訪問許多曾參加工作坊的作家,談當時的體驗。每個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聶家永遠高朋滿座的客廳、夫婦倆熱情的款待,以及聶華苓幾乎能把屋頂掀開的爽朗笑聲。
「每個來訪的作家,聶老師都親自接機,」八一年參加工作坊四個月的蔣勳回憶。「一抵達宿舍,發現冰箱塞了滿滿的食物,都是她每週自己開車去超市採買的,」他回想當年,難掩感動。
蔣勳分析,這寫作計劃跟其他學術計劃最大的不同,在於完全沒限制參加的人要做什麼,每個人自由發揮。每個週末在聶華苓家的客廳都有聚會,所有作家有空就會到她家喝酒。
世仇也能變朋友
文學的交流,不是發生在大學講堂上,而是在餐宴和飲酒之間,有談笑風生、作品交流,當然也有機鋒的言詞辯論。
但讓蔣勳印象更深刻的是,在聶家客廳,世仇也可以變成朋友。
「當時有兩位來自以色列和埃及的作家,他們一見面就互看不順眼,往對方臉上扔杯子。但四個月後到了要離別時,卻在機場抱頭痛哭,」那一幕讓他無法忘懷。他們發現,不管仇敵再怎麼可恨,終究跟自己一樣是個人。
甚至有作家相識相戀,一年的交流計劃結束後,兩人各自回國,卻生下了孩子,還要聶華苓幫忙找人撫養。
「作家原本可能帶著自己狹窄的視野,到了這裡才發現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同的人,一年後回到自己原本的國家,世界觀都不一樣了,」陳安琪說。
因為熟知世界觀的重要,聶華苓與安格爾積極邀請在極權或鐵幕國家的作家,如捷克、波蘭、伊朗、匈牙利,給他們在美國一年的時間,自由旅行、創作。
邀請渴望自由書寫的靈魂
為了讓當時被列入黑名單的台灣作家陳映真造訪愛荷華,聶華苓足足努力了十五年,到一九八三年才成行。
也許是因為早年的顛沛流離,以及《自由中國》事件,讓聶華苓體認到自由民主的可貴,她對於不見容於當時政治氣氛的言論,特別願意擁抱、聆聽。
「在 政治打壓下,還渴望自由書寫的靈魂,是聶華苓最希望邀請的對象,」蔣勳認為,這些國家的資訊流通經常也受限,國際交流計劃讓作家有機會走出自己的框框, 「再有侷限的人,只要願意走出去和別人對話,都會發現自己的狹窄。」談到聶華苓對寫作計劃的付出,蔣勳有無限的欽佩,「我在愛荷華四個月,看到的世界比我 在巴黎四年還要開闊,」他下了如此的註腳。
現年八十七歲的聶華苓,在安格爾九一年過世之後,就獨自深居簡出在愛荷華的家中。如今國際寫作計劃早已換人主持,但她仍擔任工作坊的顧問。
近半世紀後,因為經費減少,愛荷華寫作計劃規模,從一年期逐漸縮短為目前的三個月。但許多國家體認到交流對文學的重要性,政府或企業紛紛挺身而出,例如,香港政府與台灣的文建會,就每年贊助作家至愛荷華進行短期交流。
聶華苓的自傳性文集《三生三世》一開頭就寫著:「我是一棵樹,根在大陸,幹在台灣,枝葉在愛荷華。」一個意象體現了她的漂泊命運,也彰顯愛荷華工作坊的時代意義。
時代變遷,旅行與國際交流也許已不再困難重重,但仍有許多誤解與無知等待突破。透過愛荷華作家的交流,離世界大同的理想,似乎又更靠近了一點。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4540&page=5
中情局資助愛荷華寫作計劃曝光
陳之嶽
2014年11月23日 第28卷 46期
美國學者班尼特發表長文,揭露中情局當年資助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作家聶華苓和安格爾經由寫作計劃,廣邀兩岸三地和全球作家交流寫作心得、民族感情與文化共識,意外地超越中情局的冷戰構想。
聶華玲(左)與安格爾夫婦
在冷戰時代,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世界各地秘密進行「硬實力」與「軟實力」行動。「硬實力」行動包括在伊朗(一九五三年)、危地馬拉(一九五四)和越南(一九六三)製造兵變,以及發動古巴難民登陸豬灣(一九六一)。「軟實力」則是成立外圍組織,撥發經費,發行刊物或資助大學,宣揚美國文化,拉攏外國知識分子。新近披露的檔案顯示,聞名全球的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 ing Program)即是接受中情局所提供的經費而成立。
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又譯天命)學院英文系助理教授艾力克.班尼特(Eric Bennett)曾於一九九八至二零零零年到愛荷華大學參加「愛荷華作家寫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零七年七月,班尼特回到愛荷華大學校園,以一個月時間研讀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創辦人之一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的生平。
一九九一年以八十二歲高齡在芝加哥機場猝逝的安格爾,於一九六七年和來自台灣的湖北籍作家聶華苓(一九二五年生,六四年赴美)創辦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和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並不一樣,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創於上世紀三十年代,首任主任是韋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安格爾是第二任主任,從一九四一年做到六五年。聶華苓曾在台灣素負盛名的反對派雜誌《自由中國》做過文藝編輯,並在台灣大學外文系教過書,她於一九六四年到愛荷華大學,七一年和安格爾結婚,雙方都是第二次婚姻。六七年,安格爾與聶華苓另行創設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專門招收海外作家到愛大進修,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則專門吸收美國本地作家。
班尼特於二零零七年盛夏,每天朝九晚五翻閱安格爾捐贈給愛大的四十箱檔案與資料,他找到一份資料,指出安格爾於一九六零年曾向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feller Foundation,sic又譯羅氏基金會HC: Rockefeller Foundation)提議,他所主持的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向海外招收作家,特別是左翼作家,讓他們到新大陸來看看美國、認識美國,讓他們知道美國文化並不只是可口可樂、米老鼠。洛克菲勒基金會給他一萬美元旅費,到亞洲及歐洲吸收作家(以左派知青為主)到愛荷華作家寫作坊深造。安格爾於一九六七年不再主持愛荷華作家寫作坊,但他是個工作狂,又好客、愛交朋友,更很喜歡和外國作家來往。於是,他和聶華苓一起創辦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
班尼特赫然發現,安格爾和聶華苓創辦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的經費,竟然是來自中情局的外圍組織法菲德基金會(Farfield Foundation)。除了法菲德基金會,中情局的另一外圍組織亞洲基金會(Asia Foundation)、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國務院亦都曾資助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台灣的一些民間機構亦曾向國際寫作計劃捐款。台灣的一些反共政客與右翼文化打手曾對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邀請自由派作家赴美,表示不滿。台灣著名異議作家柏楊在安格爾於一九九一年去世時,撰寫《懷念中國人的朋友﹕悼保羅.安格爾》,文章裏提到﹕「國大代表鍾鼎文先生在報上把愛荷華的經費來源的國務院,誣指為花花公子雜誌,指控保羅夫婦對中國文化包藏禍心。」
安格爾於一九零八年生於愛荷華州西達拉皮茲市(Cedar Rapids,又譯雪松急湍),曾就讀柯(Coc)學院、愛荷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因品學兼優獲羅氏學者(Rhodes Scholar,前美國總統克林頓亦為得主),負笈牛津大學。安氏以寫詩出名,班尼特說他像當時的許多理想型的知識分子,曾嚮往和相信共產主義,日後又拋棄共產主義。安氏做過奧亨利獎(O. Henry Prize)叢書主編。他主持愛荷華作家寫作坊的四分之一世紀裏,使寫作坊揚名天下,全球各地作家都想到被玉米田包圍的愛大進修,與世界各地作家促膝把晤、通宵暢飲,交換寫作心得。國際寫作計劃亦成為化敵為友的文化園地,最流行的傳奇是,一位以色列作家和一位巴勒斯坦作家初見面後,曾互擲酒杯對罵,幾個月後分手時,兩個人抱頭痛哭。
中情局希望國際寫作計劃通過海外作家向全球推廣反共宣傳,並介紹美國文化。但安格爾和聶華苓則經由國際寫作計劃,廣邀兩岸三地作家進行寫作心得、民族感情、文化共識的交流與提升,其正面作用遠超過中情局的冷戰構想與原始創意。海峽兩岸當局都曾因懷疑或不滿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而動用政治力量抵制或阻撓作家赴會,甚至不讓安格爾夫婦來訪。
班尼特今年二月曾在《高等教育紀事》(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發表長篇文章,敍述中情局與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的關係,他亦準備出版《帝國的寫作坊》,以申論中情局如何介入包括寫作坊在內的各種文化機構。班尼特對中情局的做法持負面看法,深不以為然。但安格爾和聶華苓卻利用愛荷華國際計劃,為文學和文化打開一條新路與生路,使兩岸三地和其他各地的作家共聚一地暢述衷情,這也許是中情局特務沒有想到的。
愛大惠及眾多兩岸作家
從六十年代開始(包括愛荷華作家寫作坊),數不清的海外作家曾到愛荷華呼吸含有玉米味道的新鮮空氣與自由氣氛。從台灣的柏楊、陳映真、王禎和、林懷民、鄭愁予、殷允芃、瘂弦、高信疆到大陸的莫言、丁玲、徐遲、諶容等,多少文化人都在愛荷華找到了梁啟超所說的「煙士披里純」(inspiration,即靈感、鼓舞人心的事)和伙伴情誼(camaraderie)。
中情局在冷戰時曾設立不少基金會和文化組織以對抗國際共產主義,並向海外宣傳美國文化,其中最大的一個外圍組織是以歐洲為戰場的「促進文化自由聯合會」(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促進文化自由聯合會從一九五零年到六七年,在三十五個國家成立分會,出版二十種有水準的雜誌,並經常舉辦畫展、音樂會、文化交流和學術研討會,許多知名學者和作家都在不知聯合會底細的情況下,參與它的會議,如英國哲學家羅素。不少歐美主流媒體的著名記者亦曾自願被中情局外圍組織利用,如《紐約時報》外交專欄作家索茲伯格(A. L. Sulzberger)。
中情局在海外所推動的秘密戰爭包羅萬象,應有盡有,現在最拿手的是利用無人飛機炸射恐怖分子。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也許是惡名昭彰的中情局所作的最有價值的文化投資,安格爾長留去思。一個不會聽亦不會說中國話(只會﹕「吃飯吧!」)的外國人,向兩岸三地作家展示了無國界的愛心與熱忱。舞蹈家兼作家林懷民說﹕「在柏林圍牆倒塌前,那道牆已在聶華苓家被拆除了。」
安格爾夫婦獲提名諾獎
班尼特稱安格爾是「冷戰鬥士」,但他和聶華苓對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的不朽貢獻卻超越冷戰,而受到國際文化界所認同。一九七六年,他們夫婦二人曾被共同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
2017
**** (失敗者回憶錄1119) 愛荷華的平和交鋒 愛荷華城,位於美國中部,是只有6萬多人口的大學城,在密西西比河支流的愛荷華河岸邊,風景優美。1967年詩人保羅·安格爾與小說家聶華苓在愛荷華大學創設了「國際寫作計劃」,每年招待世界各國的一些作家來這裡過過美國社會的自由寫作生活,與其他國家的作家交流。至今這計劃已招待了來自120個不同國家的達1100多名作家。台灣許多作家都有愛荷華淵源,中國自1979年開始也有作家應邀參加愛荷華計劃。我1979年參加愛荷華「中國週末」討論會,1980年在愛荷華住了一個月當「訪問作家」,1982年再去愛荷華會晤和訪問劉賓雁,也訪問了台灣老作家楊逵。後來我的小女兒在那裡念大學,我多次去美國都在愛荷華短暫停留,探望老朋友聶華苓,和她的舞蹈家女兒王曉藍。 安格爾和聶華苓的家,是建在山坡上的獨立屋,門口掛著中文「安寓」的牌子,屋子寬敞舒適,常有許多作家聚集在各角落聊天。屋後是一個小森林,有野生動物出沒。 1980年一個月逗留。在這裡見到我年輕時就傾慕他詩作的艾青。「為什麼我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詩句是抗戰時我愛國思想的啟蒙。他見到我沒講幾句,就說他在延安時認識我的姑姐李麗蓮。所以,我相信他來前已經看過關於我的資料了。另一位王蒙也是我心儀的作家,年輕時讀過他的小說《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文革後他的作品也出色。艾青的太太高瑛跟我說,王蒙與中宣部副部長周揚關係匪淺,他來這裡是有任務的。我們訪問作家都住在「五月花」公寓,我不大會煮飯,那一個月多次在艾青家吃高瑛做的菜。她說,在愛荷華最開心的事,是走進琳瑯滿目的超級市場。 第二次「中國週末」,和第一次一樣,廣邀在美加的華人作家出席。設兩個分組,同一時間在不同地點討論。在安寓舉行的是「詩組」,在王曉藍家的是「小說組」。詩組由鄭愁予主持,小說組由陳若曦主持。我在小說組,「國際寫作計劃」為參加者提供了我編的《中國新寫實主義文藝作品選》,討論就由此而展開。王蒙維護中國的政策,認為那時的中國正是處於作家的寫作環境最好的時期,不同意我編的選集只集中在揭露社會黑暗,認為黨提出的「識大體,顧大局」「安定團結」都是作家們切盼的。我和其他一些作家不同意任何對作家寫作題材的干預,以粉飾太平的方式來維護表面的安定團結,只是藏污納垢的安定團結。總的意見是黨對文藝最好少管。這一場的討論,是頗為激烈的意見交鋒。但彼此語調平和,沒有人動怒。 不過,隨著中國局勢的發展,我發覺1979年固然是中國的文藝之春,到1980年,雖然有黨官對文藝寫作有種種批評和提出規限,但沒有把作家打成什麼「派」,沒有懲罰的行政措施,也沒有搞大批鬥,不得不承認如王蒙所說,這是中國作家最能夠自由寫作的時代。跟著下來的十年,中國的言論操控還算比較寬鬆。那以後,是1989年六四,我想誰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王蒙在討論會上說,文學的路子應該很寬,什麼都可以寫,我們過去太窄了。但是,李怡選的集子比我們寫的還窄。 他批評我選的集子窄,也沒有錯。但不是比這之前的中國更窄。我選本的「窄」,是沒有從廣闊的文藝角度去選,而是從突破言論自由界限的角度去選。中國沒有言論自由,文學寫作的「虛構」性質,是不用真人實事,卻寫出最真的現實。「虛構」使文學有了揭露社會真相的空間。毛澤東說,「利用小說反黨,是一大發明」。於是從批判《武訓傳》《海瑞罷官》一路下來,使小說也沒有了寫實的空間也。 我在這個時期關心文藝,毋寧說是關心言論自由,希望批評的聲音通過文藝在中國打開缺口。我相信只有批評,社會才會進步。一言堂或鴉雀無聲的社會,是人類社會不應該存在的。 我沒有參加「詩組」的座談,作家張錯記下艾青說的話:「我的沉默就是我對國家的沉默,我沉默了21年就是我對國家沉默了21年。20多年,被打下牛棚,個人與外界完全隔絕,聽不到外面的聲音,接觸不到外面如台、港、歐美的作品。……可是聲音就會這樣消失嗎?不會的。……如果不能寫詩,就乾脆去打掃廁所好了,如果要寫,我就要寫自己的話。」 一個優秀詩人沉默21年,有比這個更「窄」的寫作空間嗎? 已經過去幾十年了,我還會偶爾想起意見交鋒的王蒙,和年邁而眼神堅毅的艾青,尤其是在新聞上看到樣子跟他酷似而神色同樣堅毅的他兒子艾未未。(91) 圖1,1980年在愛荷華安寓,與高瑛。 圖2,書影。 參與該計劃的知名作家[編輯]據Wikipedia中國大陸[編輯]蕭乾(1979年)、艾青(1980年)、王蒙(1980年)、丁玲(1981年)、劉賓雁(1982年)、茹志鵑和其女王安憶(1983年)、北島(1988年)、劉索拉(1992年)、殘雪(1992年)、蘇童(2001年)、西川(2002年)、余華(2003年)、莫言(2004年)等。 台灣[編輯]瘂弦、鄭愁予、商禽、林懷民、王禎和、東年、吳晟、宋澤萊、蔣勳、管管、陳映真、柏楊、楊青矗、向陽、王拓、李昂、季季、袁瓊瓊、張大春、駱以軍、陳黎、鍾文音、陳克華、顏忠賢、黃崇凱、瓦歷斯·諾幹 香港[編輯]戴天、溫健騮、古蒼梧*、張錯、袁則難、何達、舒巷城、夏易、陳韻文、李怡、潘耀明、鍾曉陽、潘國靈、董啟章、韓麗珠、謝曉虹、陳智德、李智良、鄧小樺、鄭政恆、伍淑賢、劉偉成、周漢輝、陳麗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