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6日 星期五

吳哥窟、梅貽寶 (Y.P. Mei)《大學教育五十年--八十自傳。》Bayon巴陽寺、元朝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



台北市出去玩戶外生活分享協會
吳哥窟Bayon巴陽寺的頭像 有人說是闍耶跋摩七世的頭像 也被形容為"高棉的微笑" 是許多遊客喜歡取景拍攝的地方
巴陽寺只有"高棉的微笑"值得看嘛?
不是的
中國元朝的周達觀在"真臘風土記"對於庶民百姓的生活紀錄 全部在巴陽寺的迴廊雕刻上呈現 只可惜許多旅客大多匆匆一譬 沒能仔細觀賞
出去玩協會與野樵國際旅行社將帶大家從元朝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去探索現代的吳哥窟http://www.climberfly.com/tourism01.asp?id=436



Cambodia’s Curse: The Modern History of A Troubled Land



Cambodia's CurseThe Modern History of a Troubled Land (Google eBook)

Front Cover
PublicAffairs, 2011 - Biography & Autobiography - 417 pages
A generation after the Khmer Rouge, Cambodia shows every sign of having overcome its history--the streets of Phnom Penh are paved; skyscrapers dot the skyline. But under this façade lies a country still haunted by its years of terror.
Joel Brinkley won a Pulitzer Prize for his reporting in Cambodia on the fall of the Khmer Rouge regime that killed one quarter of the nation's population during its years in power. In 1992, the world came together to help pull the small nation out of the mire. Cambodia became a United Nations protectorate--the first and only time the UN tried something so ambitious. What did the new, democratically-elected government do with this unprecedented gift?
In 2008 and 2009, Brinkley returned to Cambodia to find out. He discovered a population in the grip of a venal government. He learned that one-third to one-half of Cambodians who lived through the Khmer Rouge era have P.T.S.D.--and its afflictions are being passed to the next generation. His extensive close-up reporting in Cambodia's Curse illuminates the country, its people, and the deep historical roots of its modern-day behavior.



  1.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Wikipedia, the free ...

    en.wikipedia.org/wiki/Posttraumatic_stress_disorde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may develop after a person is exposed to one or more traumatic events, such as sexual assault, warfare, serious injury,  ...




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
Cambodia’s Curse: The Modern History of A Troubled Land


出版日期:2014/03/27
印刷:黑白印刷
裝訂:平裝
頁數:432
開數:25開(高21×寬14.8cm)
EAN:9789570843699
出版社:聯經
作者:喬‧布林克里
譯者:楊芩雯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布林克里震撼人心力作
繼北韓之後,另一個你應該認識、卻從未深入了解的國家

吳哥窟,充滿神祕的文化韻味,迷人而富有情調
事實上,柬埔寨像是被施了魔咒的苦難國度
上千萬人民困在永無止盡的惡夢裡,早已失去掙扎的氣力……
1970年代,赤柬統治柬埔寨,屠殺200萬人民,等同四分之一人口
1990年代,聯合國接管柬埔寨,各國捐贈巨款,卻進了政府官員口袋
喬‧布林克里的《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點明了柬埔寨的真實面貌,以及導致今日困境的深厚歷史根源。

閱讀這本書,我們得以了解一個國家何以走上歧途,成為現在的樣貌;
歷史又是如何埋下遠因與近果,使其人民沉默迎向苦難,喊不出求救的聲音。

柬埔寨在盜賊統治之下,官富民窮、貪汙腐敗,黑暗勢力籠罩全國,
半數人民患有創傷後症候群,出現極端暴力行為,並直接影響下一代,
潑酸、強暴、毆妻、虐殺等駭人案件,每天在社會各個角落例行上演。
在這裡,金錢比人命重要,只要有利可圖,殺人放火也在所不惜;
上學、考試、看病、打官司、運送貨物等,全都要支付賄金,
沒有錢,一律免談;付了錢,一切合法。
政府砍伐林木、販賣人口、侵占醫療資源、強奪土地,人民生計飽受威脅;
40%的兒童嚴重營養不良、80%的人民過著與千年前無異的原始生活,
這個看不到希望的國家,百姓卻也無力發出怒吼……

微笑的吳哥窟眾神

受苦的柬埔寨人民
你給我天堂,也給我地獄
天堂與地獄,原來在這個地方,沒有差別!
血淚交織 真實存在的悲慘世界 
不可思議 令人震撼、憤怒又心碎……

吳哥窟是世界文化遺產,每年湧入數十萬各國觀光客;然而吳哥窟所在的國度柬埔寨,卻有全球數一數二的貪汙政府與貧窮人民。離開觀光景點,全國大多數土地低度開發,鄉間居民生活水準低落,無法享有道路、自來水、電力、學校、醫院等現代國家最底線的基礎設施。

在一片貧瘠景象的同時,柬埔寨卻年年接受數億美金外援,大大小小非政府組織都在首都金邊設有辦公室。有了這些錢、這些援助人員的努力,為什麼柬埔寨人的日常生活還是不見重大改善?答案是政治與金錢掛勾,掌權者以常人想像不到的方式,拿走原應屬於全國人民的大部分資源──是大部分,而不是一小部分。

作者布林克里曾赴柬埔寨撰寫赤柬下台後的報導,30年後,他回到柬埔寨,發現柬埔寨人民依舊是世界上最飽受摧殘、虐待的一群人。政府貪贓腐敗,人們身陷其中深深受苦,不賄賂政府,甚至連最基本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都無法享有。多數柬埔寨人生活落後,與千年前無異;而政府官員轉手塞入自己口袋的公款,金額高到難以置信。同時,經歷赤柬時代得以倖存者中,半數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至今仍受折磨──且這份苦痛已傳到下一代,使整個國家偏向黑暗的負面人格。

布林克里以《紐約時報》資深記者經驗,訪談多方決策要角,包括柬埔寨政治人物和企業家、美國大使和參議員、非政府組織派駐當地工作者,以及身處苦難現場的柬埔寨人民,並爬梳大量新聞報導和調查報告資料,寫就20萬字著作,分別以17章詳述柬埔寨經濟掛勾、政治操弄、土地掠奪與開發、非法砍伐森林、醫療與教育貧乏收賄等各個面向。本書筆法引人入勝,描寫出柬埔寨領導人存心造成的國家管理不善;作者運用豐富且深入的報導,勾勒出柬埔寨的真實面貌。包括生存在這片貧瘠土地上的人民,以及導致今日困境的深厚歷史根源。

※ 得獎紀錄
布林克里(Joel Brinkley),普立茲新聞獎(Pulitzer Prize)國際報導獎得主
入圍亞洲協會伯納德‧施瓦茨圖書獎(Bernard Schwartz Award)決選名單

推薦序  覺醒才能終止詛咒/陳柔縉

自 序  世上最不被善待的一群人
前 言  陷於「紀元零年」的國度
第一章  從吳哥王朝到今日柬埔寨
第二章  恐怖政權,三年虐殺兩百萬人民
第三章  史上首見由聯合國接管的國家
第四章  三十億美元換來一場民主夢
第五章  國際捐款淹腳目,引發權力惡鬥
第六章  民主已死,恐怖攻擊鞏固獨裁政權
第七章  野地仍有白骨哭聲
第八章  政府是全國最狠的惡霸
第九章  官商勾結的貪汙網絡
第十章  我們的傳統是貧窮
第十一章  賄賂教育從小扎根
第十二章  不存在的人權與社會正義
第十三章  醫療困境,不送紅包只能等死
第十四章  暴力都更,驅逐住民強占土地
第十五章  反貪汙終究只是口號
第十六章  柬埔寨式的赤柬大審
第十七章  受苦人民害怕改變帶來傷害

結  語 黑暗中的一點微光

謝  辭
附  錄 柬埔寨大事年表



推薦序 覺醒才能終止詛咒/陳柔縉
這個國家的人不喜歡孔雀,千萬不要去那裡開工廠、做生意,設計個有孔雀的商標。
這個國家的人民多信仰佛教,所以,他們不喜歡大聲講話,爽朗的哈哈大笑到那裡會變得有點不太禮貌。
入了這個國境,看見無邪的可愛兒童,也別想摸他們的頭,否則就犯禁忌了。
這個國家有世界遺產,十二世紀留下的吳哥窟,巨大的岩石完美堆積,沒有一根釘子,任何人站在那裡,都要為七、八百年前王朝的能力和鼎盛,發出讚嘆。
以上是讀一般介紹柬埔寨…
自序(節錄)
世上最不被善待的一群人
一九七九年,初訪
第一次外派去柬埔寨的時候,我二十七歲。那時才從大學畢業四年,在美國肯塔基州的《路易威爾信使報》(Louisville Courier-Journal)工作,主跑傑佛遜郡的教育線,寫些學測成績和高中畢業紀念冊銷售量的報導,最近的成果是編了一本小手冊,整理秋季班的校車行程表。我曾做過最接近國際新聞報導的事,只不過是飛到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埃德蒙頓待一晚,採訪一家購物商場。
我的編輯主管考克斯…
前言(節錄)/陷於「紀元零年」的國度
若是美國觀光客打算踏足柬埔寨,曾任駐柬大使的慕索梅利(Joseph Mussomeli)會用一種像在演戲的口吻建議:「千萬小心!柬埔寨絕對是你所能踏足的最危險之地。你會愛上柬埔寨,然而到頭來這地方也將令你心碎。」
他說得沒錯,屠殺和戰亂已是數十年前的事了,現在的柬埔寨是很迷人,充滿異國風情且平和。許多西方人想起赤柬恐怖時期喪命的兩百萬人,還是會滿懷同情,甚至覺得自己也該負點責任。來到柬埔寨的訪客臉上常掛著微笑,因…

選文
第十二章 不存在的人權與社會正義
林沙潤之死
二十七歲的林沙潤(Leang Saroeun)不太喜歡他的工作。他替柬埔寨軍隊的陸軍中校歐本山(Ou Bunthan)工作,駐紮在菩薩省。中校僱用林沙潤和他二十二歲的妻子蕾婷(Let Ting)砍伐木材,也幫忙家務。然而他們接下工作、搬進中校土地上的小屋後不久,歐本山就告訴他們,這份工作涵蓋另一個危險層面。
警告林沙潤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後,歐本山命令他私運瀕危物種,賣到中國和其他地方。二〇〇九年七月盜獵者在國家森林保護地捕到穿山甲,中校派林沙潤去取。穿山甲又稱為有鱗片的食蟻獸,面臨絕種危機,在柬埔寨和世界上大部分的地區獵捕均屬違法。穿山甲原生於東南亞,有些人將這種大型動物暱稱為「走動的松果」。牠的鱗片和爪子有如剃刀般銳利,會爬樹,包括尾巴的身軀可長至六呎。
林沙潤把這隻幼禽塞進包包裡,綁在機車後頭,朝著中校家騎去。然而穿山甲在路上抓破了袋子,跳下車,奔逃回樹林。林沙潤緊急停下,輪胎摩擦路面發出尖銳煞車聲;他跟在穿山甲後頭跑,不過那時是晚上。他在黑暗中絕望地追著穿山甲,找了好幾個小時,終於放棄回家。他打給老闆描述這個壞消息時,歐本山暴怒不已。「他指控我先生把穿山甲賣給別人了。」蕾婷說。一隻活的穿山甲價值數百美元。「他告訴中校他沒有賣掉穿山甲,牠跑進樹林了。」中校並未息怒。隔天早上歐本山打來,他用冷冰冰的聲音傳喚林沙潤到離家二十碼遠處。蕾婷留在家裡,但是幾分鐘過後她聽到丈夫尖叫,於是跑出去看發生什麼事了。「他著火了,全身到處都是。他一路跑,跳進蓄水池。他爬出來,走到路上,然後腳下一滑就往下跌。他爬不起來。他再也不能走路了。」蕾婷哭著跑向他,一名當地警察路過停下來,因為「可憐我們,他載我們去醫院」。在那裡,林沙潤告訴他太太事情的經過。「我先生告訴我,有人把五公升的汽油澆在他身上,然後用點菸的打火機點燃汽油。我先生不能逃走,那個男人用手槍指著他,要是跑了會被槍殺。」
接下來幾天,林沙潤從一家醫院轉到另一家,但最後還是死了。其中一間醫院的護士宋莎雅(Ek Sonsatthya)說,他全身有八○%遭到燒傷。「他像是一塊烤魚一樣被火燒」,林沙潤的哥哥馬納林(Map Narin)形容。
當地人權工作者傑塞里(Ngeth Theary)拍過林沙潤的照片。從照片裡看到,有些許衣服燒融在他焦黑的皮膚上。他臉上大部分地方是黑色的,膠著在一種痛苦加上驚恐的可怕表情中。

極端暴力行為的成因
柬埔寨人是矛盾的民族,通常被動、安靜、不具威脅,但是也能做出極端的暴力和野蠻行為。他們的歷史和宗教教導他們「別去展現極端行為」,負責柬埔寨文獻中心(Documentation Center of Cambodia)的裕昌(Youk Chhang)觀察。中心專門蒐集赤柬時代的紀錄。「因為他們把情緒藏起來這麼久,當他們真的訴諸暴力時,就會變得非常情緒化,導致做出極端的暴力行為。」
婦女事務部長坎莎霞薇也是一名醫師,她提供一個臨床案例:「我認為許多人在潛意識藏了太多東西。你看到一個人,外表十分正常,接著一個小時後,眼看著他轉變成另一個會殺了你的人。」坎莎霞薇和其他人指出,這部分來自於社會上很常見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極端的憤怒和突發暴力行為是普遍的症狀。但是原因還有更多。
專家發現,柬埔寨文化裡不可能接受有損名譽的事。一九九〇年代中期,一隊瑞典人類學家前來研究柬埔寨社會,得到這個結論。他們指出柬埔寨人與多數亞洲人一樣,鮮少有事物比維護面子、保有個人尊嚴更重要。然而,「卻不存在協調相反意見的文化傳統──或甚至是接受反對意見的存在。」瑞典人寫在他們的著作《每個家都是一座島》(Every Home an Island)裡。這代表了一旦發生爭論,有一方必定會喪失面子。「所以當高棉男子訴諸暴力行為──年輕人組成的幫派,或是丈夫痛打妻子,幾乎都會致人於死地。」他們是「無能為力的人們,出於受挫而行動,因為他們的『文化傳承』對於受辱的情況沒有提供其他出路。在多數案例中,暴力行為比喪失顏面更可取。」
比利時人詹納(Raoul-Marc Jennar)替聯合國在柬埔寨工作多年,他論斷「殺戮天天發生,是否認不同意見的必然結果,幾近直接反應。」實際上,以詹納的邏輯來說,殺人是消去不同意見的必然手法。前大使昆恩也發現這樣的人格特質十分顯著,他表示,「我們美國人提倡和解的藝術,但這裡不是。那從來就不是柬埔寨人性格的一部分。」
臨床醫師發現,柬埔寨人的行為和心理狀態具有驚人的一致性。「柬埔寨令人嘆為觀止」,心理學家瑞切特說,他在加州聖荷西與柬埔寨治療柬埔寨人。「不像其他許多國家,這裡的病患人口中不存在多樣性。只有一個故事;問任何一個人,你會得到很相似的故事。雖然我不會這麼做,但是我甚至可以在見到病患之前就寫好紀錄。他們都有嚴重的憂鬱症,他們酗酒。我問女性是否曾被強暴,每個人都說沒有。我向一位社會工作者說:『太驚人了,她們沒有一個人曾被強暴。』她告訴我,她們全都被強暴過,但是不想跟一位男性坦承這件事。」

為虎作倀的法庭
社會上大部分的爭議可以在法庭得到解決,但在柬埔寨可不然。林沙潤的死證明了這一點,他的事被寫進幾則新聞報導裡,不是長篇大論或主要版面,只是一長串持續增加的不公不義、悲慘遭遇和死亡事件的其中一段插曲。然而當記者問菩薩省檢察長詹沙瑞福(Top Chan Sereyvudth)打算怎麼做,檢察長回答他在等警察的報告,看過之後才能斟酌這件案子;他還補充:「但是說歐本山燒死林沙潤實屬誹謗。」他甚至還沒看過警察報告,怎麼會事先知情呢?答案是:詹沙瑞福是柬埔寨不公義的代表人物。

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梅貽寶 (Y.P. Mei)《大學教育五十年--八十自傳》;梅祖麟贈書北京清華

2011年重讀梅貽寶先生的留學美、德的簡述, 才知道梅祖麟是梅貽寶的公子。他贈書北京清華;
梅祖麟先生与部分赠书
2010年春,梅祖麟先生捐赠给我校图书馆的一批私人藏书漂洋过海,从美国纽约州Ithaca运抵清华。梅先生的这批赠书共计65箱、2626册,是梅先生从私人藏书中挑选出来的,其中外文图书约占七成,中文书以台版书刊居多,出版年代覆盖整个20世纪,还有一些年代久远的较珍贵图书,如1867年出版的《Notes on Chinese Literature》等。梅祖麟先生本人退休前是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文学和哲学教授、国际著名语言学家,在汉语语法史和汉藏语言比较研究等领域造诣颇深。2005年, 梅先生曾受聘担任“清华大学伟伦特聘访问教授”,在我校开设《近代汉语语法与方言研究》课程,除清华学子外,北大、社科院的学生也慕名前来听课。梅先生的 赠书以文、史、哲等人文社科领域为主,尤以语言学研究方面的文献为特色,其中也包含梅先生本人撰写或参编的著作,如《中国语言学的传统和创新》、《吴语和 闽语的比较研究》等。这批来自海外的私人赠书丰富了图书馆馆藏,对我校语言学和哲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2010712日,梅先生夫妇访问我校图书馆,邓景康馆长向梅先生赠送捐赠证书
梅 祖麟先生与清华有着很深的渊源,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是他的伯父,其父梅贻宝先生亦是清华壬戌级校友。梅先生的这批赠书中,就有一本梅贻宝先生的自传《大 学教育五十年——八十自传》,梅先生应我们的请求在该书扉页欣然题写道:“送给清华大学,清华学堂是我父亲梅贻宝读书的地方,一九二二壬戌级”。梅先生夫 妇为促进清华和康奈尔两所大学之间的友好交流,推动两校图书馆之间的相互合作付出了许多心血、做出了巨大贡献。(图书馆 邵敏)





(1900—1997)說:「她是『全人』(丈夫子女俱全)」,戚族中婚喪嫁娶,都要她到場,以保無虞。--- 梅貽寶《大學教育五十年--八十自傳》(台北:聯經,1986增訂版,頁77)。我讀此書,知道梅先生有吳哥窟的詳細筆,此行讓先生覺得不虛此生 …..

梅貽寶在1942年-1945年為燕京大學代理校長。據唐振常先生說他1992年到康乃爾大學訪問梅貽寶先生:「......先生92歲了,耳聰目明,神清氣朗,為述當年在極艱苦條件下請來四先生 (hc案:陳寅恪、吳雨僧、李方桂、蕭公權)任教經過,並談及陳寅恪先生有感於眼睛手術在醫院時師生晝夜輪流守護之情,對貽寶先生說:「想不到師道尊嚴,今日尚存於教會學校之中。」貽寶先生對我說:「辦了幾十年教育,陳先生這句話,對我是最高賞。」不知今之大學校長聽了此話有何感想?我欲問。」 (唐振常《川上集‧漫記蕭公權先生》北京:三聯,1996,頁336。)


1973年, 名教育家梅貽寶先生曾把類似的通才教育,在東海試過,大概是他開的“外文”書單份量重,太令人生畏,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其實,經典可能對有歷練過的成年人更有啟發性。

其實,我們要學美國學校的核心價值等「博雅」(或稱為「通識」)課程,很容易走樣。一來,許多西洋古典尚未有譯本,另外,如果沒有討論的課程,很難有所啟發。以前教授到東海客座(1974-75),即使是小班的通才課,由大三、大四學生選修,由於上述因素的限制,成效仍然大打折扣。

也許,「通識」這玩藝,要像林毓生教授講的芝加哥大學經驗:「比慢」,即,精讀經典,由一流學者導讀才成。【我們讀 Karl Popper的學術回憶錄,可知他在倫敦政經學院時,即有類似創舉。】


中研院集刊 附載: 墨家 梅貽寶

THE ETHICAL AND POLITICAL WORKS OF MOTSE. Hardcover – 1929






陳長仁: 越南近悅遠來
非常感謝老師:唯一一次出國是:和陳長仁老師到越南 和寮國pilgrim ( ━━ n. 巡礼[放浪・旅行]者 ) 。來遠橋代表今年最熱門的越南 「美麗的國土……殿的門楣上方有一御賜匾額,紅底中文燙金大字寫著 "來遠橋 ",門的兩側用中文題了一副對聯: "屹然砥柱中流立,由此雲衢萬里通" ,想必是取" 遠道而來,安身興業"之意。 ..  .後來,我知道吳哥窟之行, 讓先生覺得不虛此生 …..






梅贻宝(1900—1997)天津人。1928 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基督教燕京大学,历任注册课主任、教务处主任、讲师、教授、文学院院长、成都燕京大学代校长、美国爱荷华大学东方学教 授、香 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校长、台中东海大学教授等职。与其兄长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教授齐名。 编辑本段生平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遭日寇封闭,燕京校友群情激愤,一致要求在后方复校。次年初,燕京大学临时校董会决议:成立复校筹备处,并推举梅贻宝为筹备处主任。贻宝叔立即着手组成精练班子,开始千头万绪 梅贻宝先生的 复校工作。时值抗战中期,通货膨胀,物资匮乏,在此情况下,筹集经费,寻觅校舍,延聘名师,迎接自沦陷区千里迢迢历经艰险奔赴成都的燕大师生,招生复校工 作十分艰巨繁重。贻宝先生遵循张伯苓老校长(梅贻宝系南开中学毕业)“我为自己向人求告是无耻,我为南开不肯向人求告是无勇”的训示,鼓起勇气发动“求 告”,师生员工团结一致,群策群力。短短半年时间,文、理、法三个学院十四个系的成都燕京大学于1942年10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三千学子投考燕大,限 于种种条件仅录取一百余人,以后逐年都有增加。在这么短的时间,能使一所中外驰名的综合大学复校开学上课,并坚持办学到1946年师生复员回北京,保持了 教学高质量,工作高效率,善始善终,可谓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项重要成绩。   1942年10月美国落选总统威尔基来华,向重庆成都两市大学师生发表演讲,均由贻宝校长现场 翻译。威氏在成都演讲这天正是燕京成都复校开学第一天,全校师生参加大会,听取威氏演讲及梅代校长翻译,代替开学典礼,代校长声音浑厚宏亮,思维敏捷,翻 译准确传神,与会师生印象深刻,深感骄傲。   自1928年受聘燕京大学,前后五十年服务于大学教育。前二十年在燕京大学,后三十年在国外大学执教。曾著有《大学教育五十年》一书。   自1949年侨居美国近五十年,深知加入美国国籍之种种便利,但他直至1997年去世时,始终没入美国籍,可见他对祖国眷恋之深。







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漢寶德亞洲建築散步

漢寶德亞洲建築散步


內容簡介

  你曾到過哪幾個亞洲國家?你是否曾在一站一站的旅程中,仔細欣賞過那些國家的美麗建築?
  建築美學大師漢寶德,醉心於古文物、古建築,他在旅遊亞洲建築之時,一方面尋幽探勝,一方面尋找失落的文化源頭。漢寶德以精要且真切的文字,娓娓道出亞洲建築背後曲折動人的故事及各地文化,帶領有心窺探建築堂奧的讀者一起尋幽訪古,走一趟亞洲建築的深度之旅。
  本書結集漢寶德因景生情的感懷之作,以優美的散文,搭配精緻的攝影圖片,走訪中國圓明園、大足石窟、柬普寨吳哥窟、韓國濟州、印度塔姬瑪哈陵等十二處亞洲古建築。
本書特色
★繼暢銷作《漢寶德歐洲建築散步》後,漢寶德全新建築之旅力作。
★全彩精印,給人視覺上的經典建築新震撼。
★建築大師漢寶德,踏遍亞洲的歷史景點,拍攝極為珍貴的照片,一切亞洲美景,盡收眼簾。
作者簡介
漢寶德
   知名建築師和建築學者。1934年生,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國立自然科學博 物館館長、台南藝術大學校長,現為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重要建築作品包括「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台南藝術大學」、「聯合報系南 園渡假休閒中心」等。著有《為建築看相》、《漢寶德談美》、《漢寶德談藝術》、《真與美的遊戲》等書。
主編簡介
黃健敏
  中原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建築碩士。現為黃健敏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曾任建築師雜誌社副社長兼主編 (2002-2004)。著有《貝聿銘的藝術世界》、《生活中的公共藝術》、《百分比藝術》、《節慶公共藝術嘉年華》、《台灣建築的先行者》等。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九歌文庫
  • 規格:平裝 / 216頁 / 菊12K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我早年寫旅遊文章乃以歐遊為主,大多是對都市空間與建築的省思與感懷。在西方文化發源、成長的歐洲,我的心情是嚴肅的,抱著學習與廣大見聞的態度,印證自書上所學的知識。至於在亞洲的旅行,心情就完全不同了。
   在亞洲旅行,可分為三部分,第一是東北亞,也就是韓國與日本。在早年,大陸的鐵幕低垂,要想旅遊以驗證所學的古建築是不可能的。想看中國體系的古代建築 只有到當年受中國影響的韓國、日本去,尤其是日本奈良的古蹟,有很多是研究中國建築史不能少的材料。除此之外,則屬於邊緣性的知識。在大中國觀念的偏見 下,韓國與日本的建築雖然也很精彩,卻不在建築學的課程之內。所以二十幾年前,我去日、韓,大多是為公務,不是開會就是考察,觀光則是公務之暇隨便逛逛, 雖然他們古建築的保存令人感動,但我對古文物的興趣,有時還超過建築呢!
  第二是東南亞。坦白的說,在二十年前,台灣處境雖甚困難,但對菲律賓、中南半島,甚至印度等地實在是看不起的。這是文化歧視。我去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回國來就沒有寫過一篇文章,因為總覺得乏善可陳,找不出一個文章題目來。今天想想是非常懊悔的。
   印度有所不同,由於它是四大古文明之一,我很想往訪,但因沒有邦交,拿不到簽證,直到一九八六年才如願以償。東南亞另一個令人嚮望的地方就是吳哥窟,由 於一直在動亂中,望眼欲穿卻無法成行,直到幾年前安定了才與一群朋友一起去瞻仰勝蹟。我是懷著敬畏、感動的心情去參觀這些石造紀念物的。在人類文化的類型 中,這裡是我們的近鄰,在精神上卻是最遙遠、最神秘的。
  第三部分是兩岸關係逐漸開放後,到大陸旅行所寫的遊記。這一部分寫得比較晚,數量比較多,因為九○年代之後,大陸成為我們主要的旅遊目標了。
   到大陸,一方面是尋幽探勝,一方面是尋找失落的文化源頭。寫旅遊文章,不會想介紹名勝古蹟,因為這些旅遊景點、建築史蹟,大家都已耳熟能詳了。所能寫的 是因景生情的感懷。所以去了北京,不寫宮殿苑囿,卻寫圓明園的幾塊殘石;去了江南,不寫蘇州園林之盛,卻寫少人知道的無錫寄暢園。
  本書 的出版,仍由健敏主編,文章與照片也是他選的,有些日、韓之旅的文章曾由九歌收在《風情與文物》中,所以這本書就由九歌出版。與《歐洲建築散步》比較起 來,本書的圖版所佔分量不算多,比較接近九歌的風格,多謝蔡文甫兄能接受這樣一本以圖片為主的為年輕朋友改編的書。
二00六
於世界宗教博物館


東京對我好像是一個很熟悉的城市了,因為我曾經在那裏停留過多次。然而我所知道的東京,仍然是觀光客 所知道的東京。一個龐大的國際性都市,有一千多萬人在裏面過著各式各樣的生活,數百年的發展,留下無數的時代的痕跡,對一個外來的過客,即使要了解一鱗半 爪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偶然聽到東京有一座孔廟,我居然不曾去拜訪過,並沒有感到非常驚訝,只覺得有點慚愧而已。

一位日本朋友帶領我自新宿 的旅社搭火車往秋葉原方向,到他們的公司辦事。在前一站停站的時候,我看到河川的對面山坡上一片翡鬱的樹木,樹叢中有灰灰的廟宇屋頂。他告訴我,這是孔 廟。真慚愧,來東京這麼多次,為甚麼沒有想到他們也應該有座孔廟?我大感興趣,一連問了他幾個問題,他一無所知。這只是一座孔廟而已,有甚麼好興奮的?他 一生沒有進去過。
然而為我的興趣所感染,同意安排利用午飯的時間,到孔廟一遊,我欣然道謝。 原來東京的孔廟,當地人稱為湯島之聖堂,難怪中國朋友在東京留學的人也很少知道。湯島是地名,聖堂就是聖廟。他們當年不曾把孔廟建造在東京城裏,就可說明 日本人雖然尊崇儒學,並沒有把孔子神化。陪我的朋友說,在戰前這座廟非當突出,戰後東京急速發展,大廈林立,就逐漸不為人所注意了。

我們 先到明治大學附近的一個小館子裏吃了午飯,沿著河岸步行到孔廟。河,就是湯島川吧!雖經過都市化的嚴重破壞,還可以看到一些綠油油的楊柳。門前是一個碎石 舖地的小廣場,立著一座石碑,是大正十一年史蹟湯島聖堂碑。根據記載,湯島聖堂是十七世紀時建造的,相當於中國的明末清初。為德川幕府提倡儒學的具體措 施。與一切古老建築相同,湯原聖堂經歷了多次災禍,修建了多次,早已面目全非。在三百年間的變遷,比較重要的改變,是把正殿改名為「大成殿」,同時把柱梁 架構原有的紅色改為黑色。對一個中國人而言,最令人感觸萬千的,莫過於看到這些漆黑的大柱子。這樣的深沈,這樣的不可測度,為甚麼中國人從來沒有想到用黑 色來建孔廟呢?

大門乃由四根粗壯的大柱子支撐著一個厚重的屋頂,黑灰的調子相當肅穆敦重,略顯得頭重腳輕。匾額是金色的「仰高」二字,襯在結構的黑底上,特別醒目。這座 大門其實是三間,只是兩側的便門甚為矮小,易為人所忽略。這裏原應該是我國孔廟的櫺星門,通常是面闊三間並列,以氣派勝。比較起來,這裏顯得局面不夠壯 闊。走近了,知道粗大的結構是鋼骨水泥改建的。 進了大門,要走幾十公尺略為曲折的石版路,登幾十步石階。右轉才是孔廟中軸線上的正門「入德門」。大殿背山面河而建,前低後高,正門已經接近河岸了。然因 地勢高,自「仰高門」進來,還要上登幾十階。沿途的環境感覺綠蔭相夾,靜寂之至,倒像一座佛寺。

「入德門」是孔廟中僅有的一座木造建築, 是十八世紀最後一次大修時的遺物,被列為「重要文化財」,附近不准吸煙。也許因為是古物,這座門的規模與氣派不如「仰高門」遠甚。同樣的黑色木構架,灰色 瓦屋頂,單開間,但顯得細緻輕巧些。尤其是木構造的若干接頭使用銅件,梁架上、柱頭上,及搏風板都有精美的雕刻,與我國的建築相近而不相同,而尤有古風。 可惜為了保護該建築而加的銅質天溝與水落,影響了建築的外觀,這在中國,恐怕是不能為大眾所容忍的。進了「入德門」之後,要爬一個臺階,才能到達正殿的廣 場。臺階兩側林木茂盛,但因為自門口即可看到遠處最後一進「大成殿」的匾額,空間的連續感還是很
緊湊的。中國孔廟中所沒有的高差,予人一種「仰 高」的感受。爬上臺階,就到了中國孔廟中大成門的前面。在這裏,臺階上是一個花崗石鋪的廣場,正面的建築,為五開間三門歇山頂,匾額上金書「杏壇」二字。 我孤陋寡聞,從來沒聽過孔廟中用這兩個字為額的,覺得很新鮮。「杏壇」的三間門,只有中央一間是開著的,因此可以看到大殿及其兩廂的外貌,但卻用繩子攔 著,不准參觀。如果沒有日本人陪我,說不定偷溜進去瞻仰一番大成殿中的景象。

「大成殿」是五開間單擔歇山頂,屋頂比例相當舒展,正脊 兩端有非常特殊的鴟尾。灰綠色的屋瓦,黑色的柱梁,灰色花崗石的正庭鋪面,整個感覺是溫和而又嚴肅的。大殿前沒有月臺,又沒有前廊,所以顯得臺基不夠寬 大。在造形的意味上與中國明清以來的孔廟確實有相當大的距離,與台灣孔廟的繁瑣裝飾來比較,距離更遙遠了。杏壇與大成殿的這個四合院是大正年間由日本的中 國建築權威伊東忠太教授所修復的,伊東博士在中國也很知名,也是中國古建築研究的開拓者之一。他修孔廟,據記載是依原樣修復的。但民國初年的修復觀念與今 天大不相同,伊東忠太教授修孔廟乃用鋼骨水泥取代木材,顯然只保存了當時的形貌。可見古建築的修復在觀念上見仁見智,有相當歧異。混凝土的柱梁上很久沒有 塗油漆了,多處斑駁,不太順眼,我就與同行的日本友人談到這個問題。他們不能了解我的觀點,也看不出為甚麼木結構的古建築不能用耐久的混凝土修理。但他們 笑著說,他們是外行,所以表示的是外行意見。

自杏壇前的廣場返身回顧,只感到下面一片綠色,靜寂之感與寺院相近。我不禁在想何以日本的孔 廟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就以色彩來說,日本江戶時代的建築並不是崇尚黑色的。有名的觀光區日光地方的佛寺,其色彩之絢麗與裝飾的堆砌,即使是中東地區的宮殿 也比不上。把孔廟改漆為黑色,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有意要與一般寺廟所流行的紅色劃清界線。推測起來,也許孔子的祭典在日本並不是國家正式祭典的一部分, 孔廟又不是官學,所以孔廟的建築就沒有一定的限制。他們稱之為「聖堂」,就表示發自內心的尊崇,超過了制度與形式。他們使用的「仰高」、「入德」、「杏 壇」等名稱,反映了知識分子的見解,與他們對孔廟建築的看法。在中國孔子被追封為王位,連皇帝都要做形式上的祭拜,孔廟的制度相當官樣化,在主軸上使用櫺 橘星門、戰門、大成門、大成殿、啟聖祠等名稱。櫺星門外尚有泮池。日本人沒有這樣的包袱,反而可以就他們自己內心的感受,及對儒學的體會,來解釋孔廟的建 築。坦白的說,異邦人發自精神的表現,比起我們純形式的孔廟來,要動人得多了。

在「仰高門」與「入德門」之間,有一講堂,是純日式的 建築,相當於明倫堂吧!在這裏有定期的中文或儒學課程。講堂旁邊。有一座高大的孔子立像,遠看去,覺得面貌與造形都很熟悉,原來是臺北市贈送的,使我有點 遇到故舊的感覺。該像座落的背景很恰當,以綠色的枝葉為襯,是很受看重的。

松岡美術館的古陶瓷

東京的門牌系統,在臺灣的中國人是很熟悉的。是先有區,再有丁目,再有號碼。若干年前,我第一次到東京,住進旅館就拿 出一份友人的地址,請櫃臺的服務人員告訴我怎麼可以聯絡。他們說除非有電話號碼,在東京找一個陌生的住址是很困難的。東京的門牌好像只有郵政局當地的郵務 員熟悉。他建議我最快的聯絡辦法是打電報。這辦法果然有效,我的朋友當晚就接到電報,第二天就打電話到旅館來了。當時我的朋友尚在念書,家裏並沒有電話。 以後雖去東京多次,訪問參觀多半在事前安排好,或有朋友帶領,沒有遇到過找地址的問題。
有次去東京,機票的安排困難,不得不多逗留一天,因此行程 稍鬆散些。為充分利用機會,決定自行訪問幾處與中國文化有關的民間文教機構,雅興有了,就不得不面對「尋訪」的問題了。原來日本有些文教機構是私人設立 的,規模不大,所典藏的圖書與文物卻很珍貴。研究中國文物的專家大概對他們都耳熟能詳,而一般的日本人知道的卻不多。在我們寄榻的旅館附近看到松岡美術館 的一張廣告,正展出中國古陶瓷,覺得應該是很適合的去處。向日本朋友打聽,他們都率直的表示一無所知。看他們毫無興趣的神情,不打算再麻煩他們陪行了。試 試自己在東京訪古的本事。

東京的門牌系統傳承中國古代坊里的觀念,是用行政區劃的名稱來做綱領,是「面」的系統,與後世用街巷的名稱做綱 領之「線」系統大不相同。「面」系統只能有約略的位置,很難按圖索驥,是很「古雅」,也相當「落後」的。我很佩服日本人保存傳統的精神,直到今天,大街竟 都沒有起名字。 松岡美術館在一條大街上的高廈裏,離華航辦公室不遠,照說不難找。但是我們能夠順利找到,乃因向沿途的一家文物店打聽的結果。說來也是運氣,我們幾乎要轉 向了,竟看到這家文物店。

松岡的中國古陶瓷收藏很了不起,尤其最近幾年,投入了很多資金,大量收購高品質古文物。展出的量雖然不大,但品 質非常好,堪稱世界第一流。不但大陸展出的僅具有考古價值的東西無法與它相比,即使歐美大博物館中的展品,恐怕也略遜一籌。我國的故宮博物院,元代以上的 收藏很有限,像這樣高品質的唐、宋、元代作品,實在應該大量的編列預算去收購,尤其是最近若干年,由於中共的大量發掘,世人對中國陶瓷的興趣,早已自明清 上推到漢唐。中國古文化的盛期展現的壯闊的創造力與灑脫的風韻,實在令人神往,比較起來,明清的官窯之纖細軟弱,實在不足以引為驕傲的。

松 岡博物館在中國文物收藏上是比較新的機構。松岡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發了戰爭財,成功的企業家收藏美術品是世界的通例,松岡也不 例外。年輕時喜歡現代繪畫,可惜其收藏在東京大地震時被焚。年事較長,才喜歡古代美術,對中國古陶瓷發生興趣還是最近的事了。至於他公開收藏品,設立博物 館,也不過六、七年的歷史。在歐美,私人開設的博物館很少。有錢人的收藏品早晚都捐到大規模的博物館去了。有些很有錢的人,甚至捐給博物館加蓋展示廳的費 用,以展示自己的收藏。日本與中國的情形近似,有錢的企業家,購藏的美術品或古代文物,喜歡自己保存,因此每人都想建造一座博物館。這樣做原也未可厚非, 但是博物館是慈善性服務大眾的組織,雖收門票,卻是賠錢的。企業在賺大錢的時候,維持一座小博物館是輕而易舉的,一旦經濟情況發生變化,很可能面臨關門的 命運。這種類型的博物館要保持永久,實在是很困難的。日本人有博物館法,執行似乎也不太嚴格,但他們成立財團法人式組織,使博物館具有脫離企業的地位,使 它不至於受到經濟情況變動的影響。即使如此,長久的投入人力物力,除非有相當穩固的基金,是很難辦得到的。這在中國,幾乎無此可能。大企業家都希望在回饋 社會的事業上,能收能放,所以
大多仍只能把這些事業抓在自己的手上。因此私人博物館到目前為止,談得多,做得少。
大倉集古館的石刻

自松岡美術館出來,想順便到附近的大倉集古館看一下。大倉集古館是很有名的私人古文物收藏機構,很久就想去瞻仰一番而找不到機會,難得此行有點空閒,就不打算錯過了。
剛巧天公不作美,竟下起雨來了。我們趕緊搭上一輛計程車,請他帶路,一時忘記日本計程車的本領是有限的。這位司機先生不知大倉集古館在何處,但知道有一家 大倉旅社,就向那個方向前進。由於語言不通,就把該館的地址拿給他看,上面寫著區、丁、目等,他老兄顯然茫然不知如何走法。甚至連大倉旅社的大門也找不 到。轉了半天,依我推想他找不到,就請他停車在一座教師會館前面,冒雨進去詢問。警衛室的人員很客氣,但看了地址仍然無法指出方向。難得他熱心幫忙,打了 電話給大倉集古館,又搬出那一帶的地圖,才弄清楚地點。我們按照地圖,找到自己的位置,發現計程車帶我們繞了一圈,距離並沒有縮短。索性買了把雨傘,踏著 雨去尋雅了。

大倉集古館果然在大倉旅館的前面,是自一個小巷子進去。該旅館很有名,也算是車水馬龍,但很少幾個人注意到大門旁邊那座小博 物館的。這也難怪,集古館的圍牆上寫了斗大的英文字,是大倉旅館,甚麼人會去注意小牌子上的字呢。創館的大倉先生是明治時代的人物,為當時的大企業家,也 是受封的貴族,對明治維新似乎有相當的貢獻。生前收集了不少的文物,去世後,由其第二代設館公諸於世,為日本第一座私人博物館。館的四周為院落所圍繞,陳 列著來自中國與韓國的石刻,相當可觀。其中也有大倉先生的雕像,及紀念其豐功偉業的碑文。依大倉當年的氣魄,局面顯得侷促些。恐怕因為後代有經濟的問題, 不得不以大部分的土地建造旅館之故吧,但卻不免使我感到,即使在如此尊重文化資產的日本,在現實的壓力下,文化的設施也是很寂寞的。

該館 是二層樓的建築,也是在大地震之後,由伊東忠太博士所設計中國式的建築。屋頂是廡殿式,瓦為銅綠色,脊上的吻飾很簡單。伊東對中國建築非常熟稔,如果有些 不合規矩之處,也是他有意修改的。地面層為石砌面,並有拱圈,是所謂東西合璧的作品。大倉把集古館蓋成中國的式樣,可知對中國文化的尊崇。我注意到入口處 的匾額是民初中國的政要徐世昌寫的。與外觀比起來,內部的陳列品多少有點使我失望。既然館的式樣是中國的,裏
面應該陳列著中國文物吧,事實不然, 中國古物只有少數幾樣而已。記得在過去讀過的介紹文字中,敘述大倉集古館曾受東京大地震的災害,損失了不少寶貴的古物。中國古物的收藏是否因此而遭到破壞 呢。所幸我最關心的一件石刻仍然陳列在那裏,我知道大倉集古館的名稱,乃因伊東忠太所著的中國建築史上首次提到這座佛像。這座像特別之處,在於其背後刻著 甚多建築物之形象,簷角起翹誇張,如同牛角一樣。據伊東當時的推斷,認係東晉之物。由於該像來自河北琢縣永樂村東禪寺,應該是前燕所轄之地,時當紀元四世 紀。由於建築史家一直認定中國建築的飛簷開始於南北朝末或唐初,這塊牛角形出簷的石碑,就使他們大傷腦筋。伊東認為誇張的簷角只表示簷端之彎曲裝飾物,相 當於鴉尾,並不能推翻南北朝末期產生飛簷的學說。 後來我在伊東另外一篇文章中,看到對此碑年代的推斷,向後延伸了兩個世紀,認係六世紀時北齊之造物,有多種遺物顯示中國建築已有翼角起翹之現象,這樣歸 類,當然可以便利於支持已有的界說。我曾在拙著《斗供的起源與發展》一書根據此碑上屋頂的造形,討論其宗教意義的可能性。這次親眼看到這座雕像,以「重要 文化財」的資格被維護著,心中充滿了不虛此行之感。但是看說明簽上指示的時代則改為五世紀的北魏,必然是有根據的。最近幾十年來,由於遺物發掘的數量很 大,南北朝時代的文物斷代多了不少證據。這座石碑刻有大量的圖案與人物,推斷正確的時代應該是不成問題的。然而這可以說明對古代人物的研究是很困難的。

我在雕像的前前後後走了幾遍,覺得應該攝影以供參考;而大倉集古館是禁止攝影的。與守衛人員商量,他們要我與管理員商洽。幸虧遇到一位物理學教授也在參觀,他能說英語,可以經他的翻譯說明來意。管理員表示同意後,我使用了最後兩張底片,留下了值得寶貴的紀錄。

靜嘉堂的木刻版書

去靜嘉堂文庫則是很偶然的。知道它的存在乃因翻閱讀書目錄時,發現它有相當數量的中國古版書。我並不是讀古書的人,但近 年對古典風水有興趣,不時注意這方面的古書,曾在它的目錄中發現有兩部明代中葉前的木刻版風水書,因此「靜嘉堂」這個名字就一直記在我的腦子裏,後來在翻 閱中國古代美術的著作時,有兩個精美的唐三彩器,下面註明屬於靜嘉堂文庫,這當然加深了我的印象。

前些時候我曾打聽取得那兩本古風水書複 印本的可能性。由於與日本的學術界毫無淵源,隨便打聽一下,並沒有甚麼結果。因此使我感歎做點研究是很困難的。去日本是另有公務,雖然抱著渺茫的一點希 望,並沒有訪問靜嘉堂的計畫。只是在聊天時,一位日本朋友問我公餘有無其他的打算,我不經意的說,如果可能,很想去靜嘉堂找兩本書,他大為驚訝,我為甚麼 知道這樣一個偏僻的所在? 實在巧合,他的家就在靜嘉堂文庫附近。大部分的東京市民都不曾聽說過這個名字。因為這個機構坐落在住宅區中的一個公園裏,只有住在當地的人偶爾去散散步, 才會注意的。當然,我的朋友大概不知道這「文庫」有厚厚的一本中國古書目錄,在漢學界可能是世界聞名的。他聽了我的解釋之後,表示可以利用午飯前後的時 間,順便訪問一下。他認為我的訪問路線相當配合。

靜嘉堂坐落的住宅區,道路狹窄曲折,七彎八轉,才到達那座近似原始林一樣的公園。如果不 是朋友帶路,無論如何是找不到的。走上濃蔭夾道的一條小路,再轉一個彎,才看到兩座飽經歲月的老房子。車子就在砂子鋪地的停車坪上停下來,使我感到繁華 的、處處標榜二十一世紀的東京市,忽然在眼前消失了。其實這文庫的房子並不真老,看樣子也不過二次大戰前的建築,只是在叢林之中極靜,予人以時代的錯亂感 而已。靜嘉堂與大倉集古館相似,都是日本現代化初期貴族知識分子的積藏,後經公開者,所以建築環境都代表當時的趣味。

靜嘉堂分兩部,一座 日西合璧住宅形式的建築,規模較小,是中國陶瓷的陳列室。此非我此行的目的,但既來了,就順便看一下。當時正展覽唐三彩。數量不多,但品質甚高。靜嘉堂展 出的三彩馬、駱駝、神將與鎮墓獸等,原是相當常見的器物,但其尺寸特大,雕塑精美,為國內所無。故宮博物院並無唐三彩藏品,歷史博物院所藏品質中等,如 馬,不過一尺左右的高度。靜嘉堂所藏屬於二尺半以上的大件,實在驚人。這裏的一件不太起眼的白底貼花滴藍彩罐子,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又有一只真物大 小的三彩鴛鴦,一對守護獅子,被指定為「重要美術品」,都精美異常,令人感動。看了這樣水準的東西,不免覺得當年我們自己不懂文物的可貴,為外人廉價取 得,實在是很丟臉的事。政府應該編夠預算,設法搜購國外民間的重要文物才好,不可再任其流入外國的博物館裏了。

靜嘉堂的文庫是壹座外觀平 實的三、四層建築,大約是書庫的面貌吧。進口處亦很不顯眼,門是緊閉著的。按門鈴數次,才有一位女士出來詢問來由。我遞上名片,由同行的日本朋友解釋,終 於得到管理人員的許可,容我們入內。室內陰暗,是深色木板鑲裝的西式建築,一邊有壁爐,上懸創辦人的畫像。面積不大,應是明治時代的遺物。因係西式地板, 我們要脫了鞋才能進去,靜嘉堂文庫為「重要文化財」,室內不准抽煙。我搞不懂是指這座房子為文化財,還是指庫內的藏書?請教那位朋友,他搖頭笑笑,根本不 知道文化財為何物。

我們被引進一間明亮的大房間,有兩個大窗戶面對院落,很像當年的書房。裏面有二、三人踞案研讀。我們進門後,先要登 記,然後填寫單子,要求取書查閱。這個手續似乎與中央圖書館的珍本書取閱方式相類,只是日本人在形式上顯得更加謹慎小心而已。因為時間匆忙,我就不客氣的 說明來意,自目錄中查出那兩本風水古版書號碼,請她拿出來看看。我以為她會像中央圖書館一樣,讓我看微粒影捲,那知過了一會,她把原書捧出來了。並告訴我 說,其中的一本是很珍貴的。

她指的那一本是很普通的《葬書集註》。在目錄上寫著「明新刊本」。我想看這一本書,乃因《葬書》流傳甚廣,各 版本均來自明末,也有文字的不同。同時我很懷疑這本書的來源,一直想知道是否明朝人所杜撰的。明新刊本應該可以解答我部分的問題。經看到原本,發現這書不 是明新刊本,恐怕至少屬於元代的遺物了,因為明新儒者宋濂先生在書前有夾頁的批文。照常理推斷,他在書前寫批,在當時應該已是古書,所以靜嘉堂把它歸在宋 版書一類裏。這樣說來,南宋已經有《葬書》是可以肯定的了。

她同意我可以申請影本,但因他們沒有影捲,沒有現成的複印本服務,影本的製作 非常昂貴。尤其是宋版書,每複印一本再加約臺幣一千之費用。折算起來,印一本沒有多少頁的書,竟要數千元新臺幣了。考慮了一會,覺得也沒有選擇,只有拜託 她代印了。我們辦了手續,辭謝出來,她把我們送到門口,行禮如儀的,才告別而去。我感到了卻一樁心事的愉快,公園裏的鳥聲居然也很入耳了。

(後記)本文發表後,承申央圖書館蘇積先生指正,靜嘉堂文庫之《葬書》仍應為明新版,後再向該堂查詢,同意不照宋版書收費,蘇先生的意見是正確的。
印度建築文化之觸思

到印度去看看是我多年未實現的願望。在年輕的時候,到歐美旅行,幾次打算去印度,都因申請簽證被拒絕而不能達到目的, 為此我一直耿耿於懷。前幾年印度政府的態度開始為我們的經濟發展成果所融化,有不少朋友陸續組團往訪,可惜我一直抽不出時間;1986年勉強成行,雖然沒 有完成全程中途返國,大部分旅程又都在瀉肚,對我來的目的來說,已經相當滿意了。對我來說,到印度,是看看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古老文化的遺存,當然,我 要看看它的建築。過去幾年來,深感自己對印度了解太少。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對中國南北朝以後的建築與藝術有相當根本的影響,但是我們對印度的古老文化卻 甚隔膜。印度雖是我們的近鄰,今天的中國人對印度則鄙視而輕忽,沒有興趣了解,這是很可惜的。

印度的傳統建築,可以因其歷史分為三 大部分,即相當於中國秦漢以前的古代,所剩下的是少數佛教的石塔及石窟寺。等到佛教消失於印度教中,自中國的唐宋到明初,是他們的中古時代。此時群雄割 據,各地都發展了典型的廟宇,與歐洲中世紀的天主堂發展的情形可以比類,有些作品宏偉之處,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廟宇大多尚存在,為英國人保留下來。到了 十六世紀,蒙兀爾王朝自中亞高原侵入,建立了帝國,把波斯一帶的建築帶進印度。在帝都德里一帶,留下不少宮苑、陵墓。到了十八世紀,英國以少數水兵打敗蒙 兀爾朝廷,並沒有把他們廢除,只把他們當作傀儡看待,所以回教傳統的貴族建築一直使用到本世紀中葉。古
代的佛教建築以簡單古樸取勝,中世紀的印度教建築以雄壯的軀體、細膩的雕刻取勝,而近代的宮殿則以豪華、富麗取勝。

印 度中世紀的廟宇,是四座高低不同的石砌的方錐形建築連成一線而組成。最後一座特別高大,是神食之所在。在東部的奧里撒斯省與申北部的普來德省,這些錐形廟 的地面都是正方形,先是自地面垂直上昇,到大約三分之一處,外輪廊呈弧線內收,集於頂點,形成一個美麗的彈頭狀的造形。各地的特色有異,大多在外表的裝飾 上,這使我直覺的想到中國的密簷塔了。中國的佛塔有兩種主要的形式,一種是樓閣式,大家都說是來自漢代的望樓,由於外表上完全相同,應該是沒有爭論的,這 是今天中國人所熟知的塔。另一種是密簷塔,其來源沒有人提及。照一般的看法,密簷塔就是把很多屋簷壓縮在一起的樣子,應該先有樓閣,後有密簷才對。然而我 國現存最早的密簷塔為嵩嶽寺塔,建於紀元六世紀初的北魏時代。這表示我國的兩種塔是同時存在的。我看了那麼多印度中世紀廟宇之後,認為我國密簷塔的來源是 它們的前身。現在的廟宇,大多建於八世紀之後,當然不可能是模仿的對象。但依據歷史發展的原則,在既有形式之前,一定有類似的建築。在南北朝時代,中國與 印度的交往很多。撰寫於六世紀的《洛陽伽藍記》,記載了若干僧人往西土考察的故事,也記載過印度饅頭形的佛塔(窣屠婆)。我想中國塔既然可以自漢代的望樓 取樣,這些往印度留學的僧人,看多了印度的方錐形廟,難免混淆,把它當作塔而抄襲過來。這種式樣的「張冠李戴」,在形式轉換期是很平常的。最漂亮的一座密 簷塔,是唐代長安薦福寺的小雁塔。建造的年代在八世紀,已經是玄莊取經之後的事,幾乎可以斷定受印度教方錐形廟的影響。唐朝的中國人胸襟寬闊,在文化方面 吸收很多外來的因素,均加以融化,並不因自卑感而予以排斥。在密簷塔的下部,垂直的三分之一處,與印度廟宇一樣,是佛像的雕刻的位置,只是不似印度廟上那 樣密密麻麻而已。以我推想,在八世紀以前的印度廟上,其雕刻一定也是比較簡單的。

說到雕刻,凡是去過印度,看過卡紀拉哈的神廟的人,大都印象深刻,因為廟上的雕飾,不僅是神像,而且有很多當時生活的寫照,其中有一部分刻了性交的各種姿 勢,連現代西方人看了都臉紅。中國人喜歡稱它們為「性廟」,是很不公道的。因為那些廟都是奉祀印度教的神,是很認真的。我要談的,不是這些,而是印度人體 雕刻的典型姿態。

我年輕時,孤陋寡聞,在國外大博物館裏,看到古代菩薩雕像,有點難於接受。其中最使我不了解的就是菩薩的姿態。因為我當 時所知道的菩薩像,多是仙女一般,白衣飄飄,手執淨瓶的樣子。那有半裸著身體,做出一副傭懶的、不正派的樣子的女人,能稱之為菩薩的?其實這種不正派的姿 態,就是印度的姿態。我翻翻,發現印度人在佛教末發生的時代,就把女神雕成肉感的形象,站立的姿勢,成S形,胸脯取正,臀部扭向一邊,一腿直立,一腿微彎 的迷人架式。這種典型,後來為佛教所借用,然後又傳到我國來,是十分順理成章的。直到明代以後,我國民間實在看不慣,才把它改為白袍的樣子。自唐末到宋 代,出現一種菩薩坐姿,除了上身半裸外,左腿高檯,右腿下垂,身子半倚在座位扶臂上,一副貴妃浴罷的神態,非常動人,但十分不雅,為文明國家的女性所不 取,根據我的了解,這種姿態原也來自印度,只是到了中國就貴妃化了。在印度中古的廟宇上,處處可見擺出S形姿態的女像。由於廟的下部環周一圈都是女像,而 每一女像均呈S形或反S形,第一眼的印象,予人以摹女一起左右扭動的感覺。但是我找了很久,只發現了一個類似菩薩坐姿的例子。大概這種姿勢不適於刻在廟壁 上做裝飾吧。

印度之旅,我對蒙兀爾王廷建築的有一點感受。蒙兀爾帝王是自中亞一帶來到印度,本身是回教徒,又受了波斯文化的影響, 所以是很講究享受的統治者。在建築上,融合了回教與印度的特色,創造出別樹一幟的式樣。這一階段的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也是有地位的,因為蒙古帝王沙加汗建 造了美麗的墓室︰塔姬瑪哈,是世上最可愛的一座大理石建築。塔姬瑪哈太有名了,不必細表。且說當時的帝王為自己的起居建造宮殿是免不了的。他們喜歡大理 石,更喜歡在大理石面上鑲嵌寶石類。但只限於用在最切近帝王生活的地方。城堡及其他建築,乃使用比較低廉的紅色沙石所建,所以德里的皇宮才被稱為「紅 堡」。照目前所見的印度皇宮,似乎帝王們生活在沒有門窗的大理石建築裏。這些建築不論大小,都方方正正,由成排拱廊組成,大家席地而坐,面對著院子。建築 的樣子雖與我們中國不同,但與漢代建築使用的辦法是一樣的。不但如此。印度皇宮中的主要建築為廟堂(Audience Hall),與中國古代的制度相當接近。自城門進入有一很廣大的院落,院落中是幾何形花紋的圖案。正中有一座規模龐大的大理石廳堂,沒有門窗,裝飾得富麗 堂皇,那就是皇帝接受民眾朝拜的場所,稱為「公眾廟堂」。自此而後,進入較私秘的院落,有規模較小,但是建築更加精緻的廳堂,為皇帝與朝臣議事的地方,稱 為「私祕廟堂」。這種做法與我國周代以來,內朝、外朝的制度是相同的。可見有些道理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

至於進入皇宮內院,當年帝王妃殯 所居的環境,帝王與外界完全隔離,也有類似的廳堂以接受三宮六院的侍奉。今天雖不見當年的盛狀,但錯綜的建築,曲折的廊道連通,似乎還可使人想像出鶯鶯燕 燕的宮女,穿梭往來的景象。與印度皇宮比較起來,明清以後的申國皇宮,在氣派上自然要勝過很多,在生活享受上,卻顯然要落後。北平的故宮沒有敞廳,不但大 朝是封閉的,宮內一切建築也都是同樣的模式,所以其可居性不高,難怪清朝的皇帝喜歡建造離宮、別館,住到宮外去。

印度宮殿中最有趣的是水 的利用。當地暑期較長,他們引水入室,想盡辦法用水來減低室溫,使帝王充分享受到侍奉。水要流動,水性自高而下,因此到了夏天,要發動民工,把水搬運到高 處的水庫,內宮的廳堂的屋頂上可以有不斷的水流,他們常用的辦法是使水自屋頂上流下,沿後壁急速注入室內的水槽,產生激流,後壁面對著夏季風向,水流過壁 面時,有風口使之冷卻。這樣就等於一個原始的冷氣機了。這座機器不但有清涼的功能,而且有水聲助興。水流潺潺,又可增加室內空間的動感,在宮廳中,這水流 又可與院內的景觀連結在一起,饒有趣味。這使我想起中國後代帝王,受儒家思想影響,不敢在享受上大事鋪張,利用奇技。但早期亦有記載,說明中國帝王在這方 面的頭腦並不輸於印度。《三輔黃圖》記載漢代宮殿,其中不乏暗示生活享受的描寫。對於暑日生活,有「清涼殿」之說,原文是這樣的.

清涼殿,夏居之則清涼也。亦曰延清室。董偃常臥延清之室,以畫石為林,
文如錦,紫琉璃帳,以紫玉為盤,如屈龍皆用雜寶飾之,侍者於外扇堰。偃曰︰
玉石豈須扇而後涼邪?又以玉晶為盤,貯冰於膝前。玉晶與冰同潔,侍者謂冰無盤,必融濕席,乃拂玉盤墜,冰玉俱碎。玉晶,千塗國所貢也,武帝以此賜偃。

這段文字顯然是雜湊的,禁宮之中何容得臣子享受?但可自文中看出殿內均為玉石、琉璃、水晶等做成,比起印度嵌加各色寶石的大理石,好像要高級些。更高級的 是中國帝王有冰可用,所以不用水流。從周朝開始,我們就懂得在冬天把冰藏在地室中,等到夏天使用。並設有專職。《三輔黃圖》中記載未央宮中有凌室,乃藏冰 之所。自此而後,歷代帝王都有類似的設備。但這並不表示中國古代宮殿中沒有水流,《三輔黃圖》的另一版本中說到「未央宮中有石渠閣,蕭何所造,其下醬石為 渠以導,若今御溝,因為閣名。」文字不太清楚,不知閣在室內,還是在地板下,至少說明古人雖不用水流在夏日降低室溫,但即知道享受水流的趣味。

印 度宮殿中最動人的水流是德里紅堡的宮廷。紅堡是當年印度蒙古王朝的統治中心,其建築之宏偉與細緻均為各宮之冠,可惜部分內宮為軍方所用,不曾開放。主要的 廳堂造在一個持續的高臺上,一條寬同拱券的石砌水渠貫穿了全體,並隔著花格牆流注到內宮中去。這條寬水帶像一條河流樣的成為連結宮中活動的象徵。水在蒙兀 爾王朝的建築上確實有象徵的意味。有名的塔姬瑪哈陵墓的前面有一個長形的水池,能把這座美麗的建築的倒影反映出來,益增其風姿之綽約,但是當年在建造的時 候,這座水池非為美觀的目的,而是有象徵意義的。在長形水池的中央,也就是院子的正中,有一個高起的臺,上面是蓄水庫,這水的流動,應該是具有生命的追思 的意義。可惜今天這座水池為了觀光客的需要,幾乎成為靜水,以反映圓頂的倒影。不僅在塔姬瑪哈,在一切皇宮中,院子正中央的位置常是一個高起的水庫,或一 個低下去的排水孔。如果純粹為了蓄水或排水,應該放置在較隱蔽的地方才對。

關於水流的靈性,使我想到我國古代宮廷中的「曲水流觴」。「曲水流觴」的觀念自六朝以前的鄉野活動,轉變到惰唐以後的戶內活動。看了印度王廷室內的流水之後,不禁覺得古代的帝王,不分中外,對於水流都是相當著迷的。(本文圖片全由朱祖明建築師攝影提供)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