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is no wealth but life. Life, including all its powers of love, of joy, and of admiration. That country is the richest which nourishes the greatest number of noble and happy human beings; that man is richest who, having perfected the function of his own life to the utmost, has always the widest helpful influence, both personal, and by means of his possessions, over the lives of others.
John Ruskin, Unto This Last: Cook and Wedderburn, 17.105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Unto This Last is an essay and book on economy by John Ruskin, first published in December 1860 in the monthly journal Cornhill Magazine in four articles. Ruskin says himself that these articles were "very violently criticized", forcing the publisher to stop the publication after four months. Subscribers sent protest letters. But Ruskin countered the attack and published the four articles in a book in May 1862.
The title is a quotation from the Parable of the Workers in the Vineyard.
第二十章
僱工的比喻
- 天國好像一個家主,清晨出去為自己的葡萄園僱工人。
- 他與工人議定一天一個「德納」,就派他們到葡萄園裡去了。
- 約在第三時辰,又出去,看見另有些人在街上閒立著,
- 就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吧! 凡照公義該給的,我必給你們。
- 他們就去了。約在第六和第九時辰,他又出去,也照樣做了。
- 約在第十一時辰,他又出去,看見還有些人站在那裏,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站在這裏整天閒著?
- 他們對他說: 因為沒有人僱我們。他給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吧!
- 到了晚上, 葡萄園的主人對他的管事人說:你叫他們來,分給他們工資,由最後的開始,直到最先的。
- 那些約在第十一時辰來的人,每人領了一個「德納」。
- 那些最先僱的前來,心想自己必會多領,但他們也只領了一個「德納」。
- 他們一領了,就抱怨家主,
- 說:這些最後僱的人,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而你竟把他們與我們這整天受苦受熱的,同等看待。
- 他答覆其中的一個說:朋友! 我並沒有虧負你,你不是和我議定了一個「德納」嗎?
- 拿你的走吧! 我願意給這最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
- 難道不許我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嗎? 或是因為我好,你就眼紅嗎?
- 這樣,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最先的將成為最後的。 」
The "last" are the eleventh hour labourers, who are paid as if they had worked the entire day. Rather than discuss the religious meaning of the parable, whereby the eleventh hour labourers would be death-bed converts, or the peoples of the world who come late to religion, Ruskin looks at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discussing issues such as who should receive a living wage. This essay is very critical of capitalist economists of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In this sense, Ruskin is a precursor of social economy. Because the essay also attacks the destructive effects of industrialism upon the natural world, some historians have seen it as anticipating the Green Movement.[1]
The essay begins with the following verse:[2]
“Friend, I do thee no wrong.
Didst not thou agree with me for a penny?
Take that thine is, and go thy way.
I will give unto this last even as unto thee.”
“If ye think good, give me my price;
And if not, forbear.
So they weighed for my price thirty pieces of silver.”
Didst not thou agree with me for a penny?
Take that thine is, and go thy way.
I will give unto this last even as unto thee.”
“If ye think good, give me my price;
And if not, forbear.
So they weighed for my price thirty pieces of silver.”
Gandhi's paraphrase[edit]
Unto This Last had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Gandhi's philosophy.[3] He discovered the book in March 1904 through Henry Polak, whom he had met in a vegetarian restaurant in South Africa. Polak was sub-editor of the Johannesburg paper The Critic. Gandhi decided immediately not only to change his own life according to Ruskin's teaching, but also to publish his own newspaper, Indian Opinion, from a farm where everybody would get the same salary, without distinction of function, race or nationality, which for that time, was quite revolutionary. Thus Gandhi created Phoenix Settlement.
Gandhi translated Unto This Last into Gujarati in 1908 under the title of Sarvodaya (Well Being of All). Valji Govindji Desai translated it back to English in 1951 under the title of Unto This Last: A Paraphrase.[4] This last essay can be considered his program on economics, as in Unto This Last, Gandhi found an important part of his social and economic ideas.
References[edit]
Jump up Wall, Derek (1994), Green History: A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pp. 117, 122, 207.
Jump up^ Unto This Last by John Ruskin
Jump up^ Gandhi's Human Touch
Jump up^ Gandhi, M. K. Unto this Last: A paraphrase (PDF). Ahmedabad: Navajivan Publishing House. ISBN 81-7229-076-4.
External links[edit]
Complete original text
<變動時代裡可以相信的事情>
很多工作,需要為一種理念而奉獻,甚至不惜性命的堅定。譬如要革命的政治人物,戰場上的軍人等等。
但是商人呢?商人對自己的理念,到底應該堅持到哪個地步呢?有段時間,我很好奇。
商人的目的不就是營利嗎?一個追求營利的人,到底有什麼理念好堅持?這種堅持會不會算是食古不化?
後來,沒想到因為看甘地的一本書而找到答案。
一次大戰之前,甘地在南非的那段時間,有天要從約翰尼斯堡搭火車去德班。在火車站,一位來送行的朋友,塞給他一本書,好在二十四小時車程的旅途中閱讀。後來,甘地在他的自傳中,有一章名之為<一本書的神奇魔力>,專門談這本書對他的影響。
甘地從拿起書就放不下。火車在傍晚時分到站,可是他那天夜裡根本無法入睡。
甘地在回憶錄裡說,他不是閱讀很多的人。在他上學的時候,除了教科書之外,他幾乎什麼也不碰。出社會工作後,也很少時間閱讀。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他讀到一本書,就會大力消化。而他在火車上讀到的這一本書,則立刻給他帶來了鉅大的衝擊。
「我決心根據這本書的理念,改變我的人生。」甘地說,從而開啟了他日後的人生之路。
這本書名叫《給後來者言》(Unto This Last),十九世紀末的英國人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的作品。而甘地因為太過重視這本書,後來將此書局部濃縮,以印度文改寫,之後,再由印度文翻譯成英文,是為《萬福之書》(Sarvodaya: A Paraphrase of Unto this Last)。我最先看到的是甘地的濃縮版,後來再看《給後來者言》。
約翰.拉斯金是一百多年前英國一位兼有藝術家、文學家等多重身分的人,但是他寫的《給後來者言》,卻可以說是一本給商人和企業經營者看的書。
甘地說他特別感動的,是拉斯金談論個人與群體的關係,以及工作的價值,尤其是是體力勞動的價值。而我,則是沒想到羅斯金回答了我這篇文章一開始所提出的那個問題。
拉斯金認為,雖然商業的發展,使大家認為商人的本質就是要為自己打算的(selfish),並且為了追求利潤,無商不奸(cheat)也是可接受的,但他覺得這是必須揚棄的想法。
所以他說:「人們從未聽過誰清清楚楚解釋商人與其他人一樣負有的真正職責。我要為讀者把這一點講清楚。」
拉斯金認為:
軍人的職業是保衛國家。
牧師的職業是教導國家。
醫生的職業是維護國家健康。
律師的職業是實施國家中的公義。
商人的職業是供給國家所需。
而這些人都有各自以身相殉的原則:
軍人寧死也不擅離戰場上的崗位。
醫生寧死也不拋下救治瘟疫病患的職守。
牧師寧死也不宣講謬誤謊言。
律師寧死也不支持不公不義。
那商人寧死也不背棄的原則又是什麼?
拉斯金認為有兩點:
第一,身為商人,他供應的商品與服務的「完善與純淨」(the perfectness and purity);
很多工作,需要為一種理念而奉獻,甚至不惜性命的堅定。譬如要革命的政治人物,戰場上的軍人等等。
但是商人呢?商人對自己的理念,到底應該堅持到哪個地步呢?有段時間,我很好奇。
商人的目的不就是營利嗎?一個追求營利的人,到底有什麼理念好堅持?這種堅持會不會算是食古不化?
後來,沒想到因為看甘地的一本書而找到答案。
一次大戰之前,甘地在南非的那段時間,有天要從約翰尼斯堡搭火車去德班。在火車站,一位來送行的朋友,塞給他一本書,好在二十四小時車程的旅途中閱讀。後來,甘地在他的自傳中,有一章名之為<一本書的神奇魔力>,專門談這本書對他的影響。
甘地從拿起書就放不下。火車在傍晚時分到站,可是他那天夜裡根本無法入睡。
甘地在回憶錄裡說,他不是閱讀很多的人。在他上學的時候,除了教科書之外,他幾乎什麼也不碰。出社會工作後,也很少時間閱讀。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他讀到一本書,就會大力消化。而他在火車上讀到的這一本書,則立刻給他帶來了鉅大的衝擊。
「我決心根據這本書的理念,改變我的人生。」甘地說,從而開啟了他日後的人生之路。
這本書名叫《給後來者言》(Unto This Last),十九世紀末的英國人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的作品。而甘地因為太過重視這本書,後來將此書局部濃縮,以印度文改寫,之後,再由印度文翻譯成英文,是為《萬福之書》(Sarvodaya: A Paraphrase of Unto this Last)。我最先看到的是甘地的濃縮版,後來再看《給後來者言》。
約翰.拉斯金是一百多年前英國一位兼有藝術家、文學家等多重身分的人,但是他寫的《給後來者言》,卻可以說是一本給商人和企業經營者看的書。
甘地說他特別感動的,是拉斯金談論個人與群體的關係,以及工作的價值,尤其是是體力勞動的價值。而我,則是沒想到羅斯金回答了我這篇文章一開始所提出的那個問題。
拉斯金認為,雖然商業的發展,使大家認為商人的本質就是要為自己打算的(selfish),並且為了追求利潤,無商不奸(cheat)也是可接受的,但他覺得這是必須揚棄的想法。
所以他說:「人們從未聽過誰清清楚楚解釋商人與其他人一樣負有的真正職責。我要為讀者把這一點講清楚。」
拉斯金認為:
軍人的職業是保衛國家。
牧師的職業是教導國家。
醫生的職業是維護國家健康。
律師的職業是實施國家中的公義。
商人的職業是供給國家所需。
而這些人都有各自以身相殉的原則:
軍人寧死也不擅離戰場上的崗位。
醫生寧死也不拋下救治瘟疫病患的職守。
牧師寧死也不宣講謬誤謊言。
律師寧死也不支持不公不義。
那商人寧死也不背棄的原則又是什麼?
拉斯金認為有兩點:
第一,身為商人,他供應的商品與服務的「完善與純淨」(the perfectness and purity);
第二,身為商人,需要和上中下游這麼多環節的人相互交易、工作,他不能只為一己之利著想,而必須透過產品的製造,貨品的交易,而「有益」(beneficial)於所有參與的人。
從這「有益」的角度出發,拉斯金提出一個商人種種該有的作為與堅持。尤其是對一些公正法則的堅持。
為什麼公正法則這麼重要?
拉斯金的說法很幽默:「根據供需法則,生存是魚類、鼠類和狼的特權,而人類的殊榮則是根據公正法則生存。」
所以,商人對這些公正法則的堅持,也要到不惜以身殉道的地步。
至於商人為國而死的「適時」是什麼時候?
拉斯金的回答是:
從這「有益」的角度出發,拉斯金提出一個商人種種該有的作為與堅持。尤其是對一些公正法則的堅持。
為什麼公正法則這麼重要?
拉斯金的說法很幽默:「根據供需法則,生存是魚類、鼠類和狼的特權,而人類的殊榮則是根據公正法則生存。」
所以,商人對這些公正法則的堅持,也要到不惜以身殉道的地步。
至於商人為國而死的「適時」是什麼時候?
拉斯金的回答是:
「這是商人該自問的,也是我們都該問的主要問題。因為,說實話,人若不知道什麼時候應當赴死,也就不會知道該怎麼活。」
在這本書出版的一百多年後,沒有人會否認今天是個變動的時代。世界各地,以及各個行業與領域,都如此。商業世界,更是。
各種商業遊戲的體系被破壞,各種熟悉的環境不再,各種過去幹練的經歷不足恃,各種拿手的工作方法失去作用。
在重重的生存壓力下,商人很容易什麼都可以堅持,就是原則不必堅持。
但是《給後來者言》顯然不是這麼說的。
當然,拉斯金寫這本書的時空背景,畢竟和今天不同。所以書裡談的一些細節,也和今天有差異。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商業與財富中所存在的榮譽、道德與公義的脈絡,為什麼有些原則是應該堅持到以身相殉,又可以如何從其中享受到快樂與幸福,則是在今天聽來仍然清越明亮。
這是變動時代裡可以相信的事情。
各種商業遊戲的體系被破壞,各種熟悉的環境不再,各種過去幹練的經歷不足恃,各種拿手的工作方法失去作用。
在重重的生存壓力下,商人很容易什麼都可以堅持,就是原則不必堅持。
但是《給後來者言》顯然不是這麼說的。
當然,拉斯金寫這本書的時空背景,畢竟和今天不同。所以書裡談的一些細節,也和今天有差異。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商業與財富中所存在的榮譽、道德與公義的脈絡,為什麼有些原則是應該堅持到以身相殉,又可以如何從其中享受到快樂與幸福,則是在今天聽來仍然清越明亮。
這是變動時代裡可以相信的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