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

1946: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by Victor Sebestyen 1946:現代世界的形成,

1946 (MCMXLVI) was a common year starting on Tuesday of the Gregorian calendar, the 1946th yearof the Common Era (CE) and Anno Domini (AD) ...


Editorial Reviews. Review. "An exceptionally involving and horrifying book grindingly awful ... 1946: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by [Sebestyen, Victor] ...


1946: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by [Sebestyen, Victor]



From the author of Twelve Days: The Story of the 1956 Hungarian R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1989: The Fall of the Soviet Empire comes a powerful, revelatory book about the year that would signal the beginning of the Cold War, the end of the British Empire,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ivalr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SSR. Victor Sebestyen reveals the events of 1946 by chronologically framing what was taking place in Europe, the Middle East, and Asia, with seminal decisions made by heads of state that would profoundly change the old order forever. Whether it was the July 22 bombing of the King David Hotel in Jerusalem, the July 25 Bikini Atoll underwater atomic bomb test, or the August 16 Great Calcutta Killings in India, 1946 was a year of seismic and dramatic events.
 
Sebestyen begins with the Moscow Foreign Ministers’ Conference the week before Christmas 1945, when Stalin announced that the USSR would not withdraw its troops from Iran by March 1946, and ends with the morning of November 3, 1946, when Emperor Hirohito officially unveiled Japan’s new constitution before the National Diet. The year 1946 would see the map of Eastern Europe redrawn, Chinese communists gaining decisive victories in their fight for power, and the birth of Israel. 
 
Though Truman, Stalin, Churchill, MacArthur, Ben-Gurion, Hirohito, and Menachem Begin are part of the story, Sebestyen also writes about the enormous suffering and ongoing persecution of civilian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war: the pillaging and rape; the ethnic cleansing of the German population from Czechoslovakia and Poland; the rise of a violent new anti-Semitism; the civil wars in China and Greece; the mass starvation in Japan, Eastern Europe, and Germany on a scale not seen since the Middle Ages; the spread of diseases such as tuberculosis and diphtheria; and such total desolation that schools, government, and transportation were nonexistent and currency was worthless.
 
Drawing on personal testimonies and new archival research, Sebestyen has written a vivid and compelling narrative that brilliantly evokes the beginning of the Cold War set against a devastated landscape of dystopian horrors.

(With 16 pages of black-and-white photographs.)
中文本缺5張地圖、照片16張中4張與中國相關:馬歇爾將軍與周恩來、 毛澤東、馬歇爾將軍與蔣介石、宋美齡、中國的貧窮與飢餓;索引等


1946:現代世界的形成



內容簡介


1946年,冷戰開始,世界分裂成不同的意識形態陣營,歐洲開始被鐵幕有形地分成兩半。雖然以色列要到兩年后才建國,但正是由於在1946年做出的建立猶太人家園的決定,導致了此后宿命般的結果。

1946年,是印度作為世界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獨立於世的年份,也是曾經盛極一時的日不落帝國開始衰亡的一年。所有歐洲的帝國都在逐漸走向消亡,盡管帝國主義仍然會以不同形式存續於世。

1946年,是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向着最后勝利發起沖擊的一年,並最終使得中國以一個大國的姿態重新崛起。

本書的目的在於展現在1946年做出的那些決定——以及做出這些決定的人——是怎樣塑造了我們當今的世界。第一章 我厭倦了讓蘇聯為所欲為 
第二章 美國的世紀
第三章 俄國人:沙皇人 
第四章 零點:關鍵時刻
第五章 奧地利忘記過去 
第六章 來自冷戰的間諜 
第七章 緊縮的英國 
第八章 莫斯科大劇院的表演 
第九章 冷戰宣言 
第十章 退位危機 
第十一章 姦淫擄掠 
第十二章 “德國人有麻煩了”
第十三章 “只要回家”
第十四章 “中國這個怪泥灘”
第十五章 鐵幕 
第十六章 戰爭迷霧 
第十七章 日薄西山的英印統治 
第十八章 難民 
第十九章 審判與錯誤 
第二十章 希臘悲劇 
第二十一章 倖存者 
第二十二章 “猶太布爾什維克陰謀” —血祭誹謗 
第二十三章 反恐戰爭 
第二十四章 傾聽世界 這是轉折時刻 
第二十五章 法蘭西的榮耀—“心中的抵抗” 
第二十六章 史達林的土耳其空城計 
第二十七章 血洗加爾各答 
第二十八章 日丹諾夫恐怖 
第二十九章 國王回歸 
第三十章 往老鼠洞裡灌沙子 
第三十一章 總命令—民主
第三十二章 大冰凍 
尾聲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九章 冷戰宣言

在杜魯門日記中,他將1946形容為“做決定的年份”;他現在開始採取一些措施,試圖解決如何“不讓蘇聯再為所欲為”的難題。在美國看來,從古琴科事件,伊朗爭端的持續,對土耳其施壓以求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獲得一個軍事基地,吞併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到現在的莫斯科大劇院講話,這一切都標誌著蘇聯變得越來越“咄咄逼人”。由於杜魯門主政之前對外交政策瞭解甚少,現在他開始徵求顧問意見,以堅定其決心。
人們常說,羅斯福在蘇聯人面前過於“軟弱無力”,“很傻很天真”。但他知道與蘇聯肯定早晚會發生對抗。雖然他的首要任務是擊敗德國和日本以贏得這場戰爭,“然後”再著手對付蘇聯。在他去世之前,他開始表現得更為強硬。
1945年4月1日,羅斯福在去世前不到兩周時給史達林的最後一封電報中寫道:

對在富有成效的雅爾達會議上達成的共同利益的發展,我無法向您隱瞞我的擔憂……我們作出了正確的決定,得到世界大多數人民的熱烈擁護,正如其所見,我們能夠找到一個共同理解的基礎,以保障戰後世界的和平與安全。正由於這些希望和期待催生了我們的決定,而其成果也被密切關注。我們不應讓他們感到失望。但迄今為止的缺乏進展令人沮喪……那些我們在會議上作出的政治決定……坦白說我不明白為何會變成這樣……我還必須告訴您的是,我對您的政府在許多方面表現出的冷漠態度還無法完全理解。

他接著說,蘇聯希望統治東歐,特別是波蘭的意圖是令人無法接受的,將導致美國人民認為“雅爾達會議是失敗的……對影響盟國軍隊團結的困難和危險,我們可能還要作更壞的打算。”在去世兩天前給邱吉爾的最後的話中,羅斯福表示得更為明確:“我們需要盡可能仔細考慮史達林態度背後的含義和我們下一步應當做什麼。”那天他離開華盛頓去佛羅里達的棕櫚泉,並在那裡去世,他告訴一名信任的記者,《紐約時報》的安妮•麥考密克(Anne O’Hare McCormick):“史達林不是一個說話算數的人……或許他並不能掌控蘇聯政府。” 
幾天之前的3月24日,羅斯福與一位老朋友安娜•羅森柏格•霍夫曼(Anna Rosenberg Hoffman)在紐約州北部的海德公園共進午餐。她回憶說:“他拿著一封電報,怒不可遏。他用拳頭猛擊輪椅的扶手,說“艾弗里爾•哈裡曼(Averell Harriman)是對的。我們不能與史達林做交易。他對雅爾達會議上的每一個承諾都出爾反爾。”身價千萬的馬球商人艾弗里爾•哈裡曼是前駐莫斯科大使,已故總統的老朋友,現在則變成杜魯門的了。他是一個臉色陰鬱,慣於躲在幕後的權力掮客。哈裡曼從其父鐵路大亨E. H. 哈裡曼(E. H. Harriman)那裡繼承了一大筆財富,在航運、銀行和石油業都有大量資產。他原來同情蘇聯——直到自己到了那裡並生活過一段時間,然後開始與蘇聯官員打交道。“任何談判……總好像是要重複說兩遍。”* 
在戰爭即將結束時,哈裡曼懷疑蘇聯對於未來的野心漸長。他在從莫斯科返回華盛頓的飛機上——他是最早擁有私人飛機的美國人之一——私下跟杜魯門說應當強硬起來,並開始挑戰蘇聯:
這些人自以為憑藉武力就可為所欲為。他們以為在沒有徵求我們和其他國家意見的情況下,就可以其決定強行付諸實施。現在蘇聯的政策有諸多跡象表明,蘇聯正在成為肆意欺淩弱者的世界強盜,任何其感興趣的地方都難逃此劫。要改變這一趨勢,唯有改變我們的實際對蘇政策……不是虛張聲勢而要堅定果決……的行動。蘇聯打算建立衛星國的計畫對美國和全世界都是一個威脅。一旦蘇聯改變主意,歐洲可能面臨遭受野蠻入侵。” 
在政治上,哈裡曼建議繼續鞏固和加強思想基礎。史達林在莫斯科大劇院發表演講的兩周後,美國國務院收到了堪稱冷戰史上最為核心的檔之一,所謂“長電報”。當古琴科醜聞愈演愈烈,白宮正在激烈討論如何對付蘇聯時,駐莫斯科大使喬治•肯南(George Kennan)被問及蘇聯的下一步行動。肯南自1934年開始對俄國及其歷史進行了長時間的仔細研究,毫無疑問是美國國務院最重要的俄國問題專家。他發回一封5500字的電報(並非許多文獻提到的8000字,但肯定是一封長電報),其分析結合歷史背景,有理有據,使人信服。
肯南可能是二十世紀下半葉最具影響力的美國外交官,如後來對其無比崇敬的歷史學家兼外交家亞瑟•施萊辛格(Arthur Schlesinger Jr)所描述的:“冷戰知識份子的官方代表”。傲慢自大、貴族氣息、容易動怒的肯南對其同時代的政客總是頗為不屑:“那些華盛頓的國家領導人恐怕都不知道,也無法想像,在蘇聯佔領地區的人們遭受的是秘密員警頭子貝利亞的統治”,他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但他在長電報中還是提供了政客們所希望聽到的東西。“實際上,克林姆林宮那些神經過敏的傢伙看待世界事務的角度,還是基於俄國人傳統和本能的不安定意識。從伊凡雷帝到史達林的俄國統治者都寧願“讓其人民生活在黑暗中,而不必冒著接觸光明的風險與西方聯繫”。甚至像彼得大帝那樣的“西化派”也試圖“限制與歐洲其他地區的接觸;他們感興趣的是西方的技術,而非政治思想。”
https://en.wikipedia.org/wiki/1947


****

肯楠在日記中多次談及他並未去過的台灣,他認為台灣在美國的亞洲政策中佔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甚至比朝鮮半島還要重要,美國不能任由共產黨掌控台灣。「幾個月前我就已經提出我們要不畏艱險迎難而上,承擔起對台灣島的責任。」(1949年11月21日)「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我們都必修採取進一步的措施確保台灣不落入共產黨之手。這比朝鮮的戰爭更為緊迫,如果共產黨控制了台灣,可能會給我們在遠東的地位造成威脅。」(1950年6月25日)、「我一再強調,對台灣問題我們也應該有所動作,並指出這件事已經迫在眉睫。」(1950年6月26日)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