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 星期日

徐鍾珮《餘音》《多少英倫舊事》《追憶西班牙》《世界十大小說家及其代表作 》毛姆著,徐鍾珮譯

 徐鍾珮(1917年2月12日-2006年4月6日),筆名余風江蘇常熟人,作家,是中國文藝協會會員。為中華民國前外交部長朱撫松妻子。她的小說《餘音》,描寫抗戰時期的記者,

  • 《餘音》,臺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61年5月;純文學出版社1978年10月。

1946年7月至9月,撰寫〈巴黎會議旁聽記〉新聞通訊稿,共14篇。1947年,結束兩年倫敦特派員生涯,回到南京。194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英倫歸來》。當選國大代表,出席第1屆行憲國民大會。由南京渡海來台。

1951年1月出版《我在臺北》。1956年,先後隨夫婿朱撫松去美、加、西班牙、巴西、韓國等國。1961年,首部長篇小說《餘音》出版。1976年,五月《追憶西班牙》出版。




散文[編輯]

  • 《英倫歸來》,南京:中央日報社,1948年2月
  • 《倫敦和我》,南京:中央日報社,1948年
  • 《我在臺北》,臺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1年1月
  • 《多少英倫舊事》,臺北:文星書店,1964年12月
  • 《靜靜的倫敦》,臺北:仙人掌出版社,1970年10月
  • 《追憶西班牙》,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5月
  • 《我在臺北及其他》,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6年9月
  • 《觀光與觀光客》,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10月

小說[編輯]

  • 《餘音》,臺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61年5月;純文學出版社1978年10月。

合集[編輯]

  • 《徐鍾珮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81年3月

翻譯[編輯]

  • 《哈安瑙小姐》(英)杜莫里哀,徐鍾珮譯,臺北:重光文藝出版,1952年;臺北皇冠,1980年[3]
  • 《世界十大小說家及其代表作 》(英)毛姆著,徐鍾珮譯,臺北:重光文藝出版,1956年2月[4]

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王安石(1021-1086);三浦國雄《王安石——立于濁流之人》。「梁啟超的《王荊公傳》是二十世紀研究王安石及其新法影響最為持久的著作。


三浦國雄《王安石》 譯者:李若愚張博,上海人民,2021

元祐更化,黃庭堅回到京城,看見王安石在西太一宮壁上寫的詩,作了《次韻王荊公題西太一宮壁二首》。其一曰:「風急啼烏未了,雨來戰蟻方酣。真是真非安在,人間北看成南。」第一句詩,「啼烏」和「戰蟻」是在隱喻新舊黨爭,第二句詩,「真是」出自《莊子-知北游》,「黃帝曰:『彼無為謂真是也。』」指合乎道的正確。「北看成南」出自《楞嚴經》,「如人以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後記》中說,「二十多歲時在讀罷司馬光的文集和《資治通鑑》之後曾寫過一些粗淺的見解。我也在書中拜讀過兩宋道學派的諸位先生的言論。通過他們的記述,我所見的王安石曾是那麼冷酷、偏狹而陰險——總之是當時第一的大惡人。他們所引述的王安石的主張同樣也是那麼冷峻苛刻沒有融通。不過,當我沉下心來才逐漸發覺王安石並不如他的敵人所說。」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ny5nzmq.html



王安石——立于濁流之人

三浦國雄丨王安石是怎麽選擇好朋友的

作者:[日]三浦國雄

譯者:李若愚 張博

出版時間: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版

定價:48.00元

書號:978-7-208-16991-3

內容簡介

2021年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詩人、文學家、思想家王安石誕辰1000周年。王安石以其主持的熙甯變法而爲人所重,其生前身後,遭到無數異說紛纭的評價。本書詳細敘述了北宋名臣王安石的生平與政績,勾勒出其不同于衆的思想,揭示其在“經世致用”與“歸隱山林”之間的掙紮,以“天上的研討會”/“微信朋友圈”的形式介紹了後世對王安石的不同意見。本書的特色,尤在于結合王安石的詩文敘述其一生面對外界不同意見時的艱苦卓絕,顯示其在所謂舉世“濁流”中傲然獨立的風采,反映了王安石這位千年之前一代名相與曠世大儒波瀾壯闊的人生。

作者簡介

三浦國雄

三浦國雄,大阪市立大學名譽教授、日本中國學會顧問,並曾擔任日本道教學會會長。大阪市立大學文學部中國學科畢業後,進入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深造,專攻中國哲學史。先後任教于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北大學、大阪市立大學、大東文化大學和四川大學。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古代的文化、思想與宗教,以及東亞文化比較研究等。

譯者簡介

李若愚四川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副研究員,兼任中華日本哲學會理事、中華日本學會理事、成城大學客座研究員、四川省區域與國別重點研究基地日本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研究方向涉及日本思想史、中日關系史及日本政治與外交。

張 博河南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兼任中華日本哲學會理事。博士畢業于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曾留學金澤大學中文系,並擔任法政大學、皇學館大學客座研究員。研究方向涉及日本思想文化、中日比較文學及翻譯學。

專家推薦

虞雲國(著名宋史專家、宋史研究會理事、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日本學者的這部《王安石》取鏡廣闊而感悟獨到,筆墨生動而史實征信,引導讀者在致意王安石作爲獨抗時流的政治改革家同時,還應領略其豐富多彩的諸般面相與立體人生。

方笑一(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宋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詩詞大會》命題專家):三浦國雄先生的《王安石》,爲我們開啓了觀察王安石平生功業和複雜心境的獨特視角,值得一讀。

目錄

向上滑動查看目錄

中譯本自序

第一章 希世之異人

第二章 辛夷之花

第三章 求覓心友

第四章 一民之生重天下

第五章 上皇帝萬言書

第六章 王安石的奮起

第七章 對“奸佞宰相”的攻擊

第八章 賢者多謗——天上的研討會

第九章 鍾山之雲

終章 新花

後記

譯後記





三浦國雄丨王安石是怎麽選擇好朋友的

王安石是怎麽選擇好朋友的

除了書本,王安石還從他的益友身上受教良多。青年時代的王安石,時時處在孤獨的痛苦中。他的思緒往往停留在古代先賢的世界中,感情又容易激烈起伏,同輩的青年因此很疏遠他。在當時,青年讀書大多爲科舉,科舉則大多爲做官、發財。這樣的人,絲毫不會考慮如何實現自我,社會現狀是否可以接受,以及自己對民衆的責任。王安石之孤獨就源自與上述汲汲于名利的同輩青年的格格不入。他總是心懷莫可名狀的疏離感,自覺不見容于時代、社會以及周圍的人們,就像一只因離群而寂寞的野獸。這不是矜持或自負,而是一種深刻的寂寥。王安石非常渴望有能理解和接納自己的友人,與他們切磋琢磨。年齡、地位、家世都不拘泥,他只希望有能讓自己暢所欲言的對象。

在他的著作中經常能見到“朋友”“朋友之道”這樣熱情的詞語。在儒學“信”的德目下,的確規定有“與朋友交往”的道德性價值,但像王安石這樣如此熱烈地追求朋友之道,並不是士人的傳統,這毋甯說是王安石個人的性格特質。他的真誠給他帶來了爲數不多卻質量很高的朋友。

01

好友一,曾鞏

三浦國雄丨王安石是怎麽選擇好朋友的

曾鞏像

比他年長兩歲的曾鞏是他的朋友中最早結識的。王與曾是同鄉(曾鞏雖然出生在江西南豐,但後居臨川),王、曾兩家還有姻親關系,所以他們二人可稱是通家之好。

曾鞏盡管文章很得歐陽修的稱贊,但一直到仁宗嘉祐二年三十九歲時才中進士,與二十二歲中進士的王安石相比晚了許多。和他同年考中的還有蘇轼和蘇轍兄弟。曾鞏後來的仕途也並不顯赫,很長時間在地方任官,比他晚中進士的人卻越過他得到晉升。曾鞏性格恬淡寡欲,並不以仕途爲意,待終于晉升至中央官員的時候他已經六十二歲了。彼時王安石已經辭官歸鄉,在江甯悠閑度日了。

曾鞏侍奉自己的繼母很孝順,對四個弟弟和九個妹妹的教養也很用心,讓他們都順利地成家立業。他的異母弟曾布是王安石變法的重要支持者之一。據說呂公著曾評論他:“鞏行義不及政事,政事不逮文學。”曾鞏雖然做官不能位極人臣,做文學家卻可彪炳史冊。世人所謂“唐宋八大家”,他便是其中之一,其他幾位是唐代的柳宗元、韓愈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轼、蘇轍、王安石。他的文章以儒學爲思想的骨骼,以司馬遷、韓愈式的優美的古文爲血肉。朱熹就很喜歡曾鞏的文章,甚至還爲他作了年譜。不過,曾鞏的詩一直以來評價卻不高,世人覺得比他的文章要遜色一籌。

王安石與曾鞏的交往可以從他二人的詩歌和書信中窺其一二。在本書中因篇幅所限難以全部介紹。王安石曾寫過一首以“吾少莫與合,愛我君爲最”爲首句的長詩(《寄曾子固》),詩中交織著生活的艱辛和高士懷才不遇的傷情,同時也是二人友誼的優美的證明。

大概是曾鞏爲人個性太強,士大夫們對他的評價並不高,而且時不時還有人誹謗、中傷他。總之他和王安石一樣也是孤獨的人。王安石不但給意氣消沉的他送去鼓勵的詩作,還給他的誹謗者段縫寫信,爲曾鞏辯護(《答段縫書》)。

王安石提到的《懷友書》是他赴第一個任職地揚州前曾鞏贈與的。那時曾鞏自己還是白身。他不但勸誡王安石,還把這“證據”一人留下一份,以便彼此監督守約,由此看來曾鞏真是個誠實認真的青年。從《懷友書》中不但能體察青年曾鞏在思考什麽,而且還能知道彼時士人的志向追求和社會的風氣。

交情如此深厚的二人據說在晚年卻割席絕交了。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今日已無可稽考。也有說法是他們並沒有分道揚镳,而是維持了終身的友誼。不過曾鞏早于王安石三年亡故的時候,後者未曾爲前者留下一句追悼的文字,這很不合常理。而且王安石以外不少文人都爲曾鞏寫了傳記、墓志銘,不知何故他們都在文字中有意地省略了曾鞏和前宰相王安石的交往。

02

好友二,孫侔

三浦國雄丨王安石是怎麽選擇好朋友的

孫侔像

王安石二十幾歲時在任職地揚州結識了孫侔,他是繼曾鞏之後王安石的第二個摯友。王安石對孫侔的評價之高可以從他給曾鞏的一封信中看出,這封信也是對前述《懷友書》的回複:

江之南有賢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賢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賢人者,足未嘗相過也,口未嘗相語也,辭幣未嘗相接也。其師若友,豈盡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學聖人而已矣。學聖人,則其師若友,必學聖人者。聖人之言行,豈有二哉?其相似也適然。

劉敞曾評論孫侔、常秩和王令三人爲“處士之有道者”的典型,隨後他介紹孫侔道:“侔揚州人,居于蘇湖間,好爲古文章,尤方廉,不能與俗浮沉,而接物則恭以和。”劉敞是當時的著名學者,和王安石也有交往,是前文所述劉攽的兄長。他知揚州時曾向朝廷推薦孫侔,稱贊他是與呂公著、王安石匹敵的人物。後來朝廷授孫侔以揚州教授,他固辭不受,以處士而終。

王安石二十二歲送給孫侔一篇文章(《送孫正之序》),其中表達了他對“時”(時代、狀況)的見解。因爲“時”是王安石後來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所以筆者不避贅煩特錄于下:

時然而然,衆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聖人之道在焉爾。夫君子有窮苦顛跌,不肯一失诎己以從時者,不以時勝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則變時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術素修而志素定也。時乎楊、墨,己不然者,孟轲氏而已;時乎釋、老,己不然者,韓愈氏而已。如孟、韓者,可謂術修而志素定也,不以時勝道也。惜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于當世,然其于衆人也卓矣。嗚呼!予觀今之世,圓冠峨如,大裙襜如,坐而堯言,起而舜趨,不以孟、韓之心爲心者,果異衆人乎?

王安石說在衆人之中,只有孫侔是“能以孟、韓之心爲心而不已者”。他當了宰相之後,有一次去孫侔家拜訪,孫侔對他的態度與他未當宰相時一樣,二人暢談直到日暮。不過孫侔晚年據說變得性急易怒,常因瑣屑小事朝周圍人發脾氣,知道孫侔過去人品氣度的人都不免感慨他年高而德衰,替他惋惜。孫侔早王安石兩年而生,亦早他兩年而亡。

03

好友三,王令

三浦國雄丨王安石是怎麽選擇好朋友的

王令像

正如韓愈有友李元賓,王安石亦有友王令。王安石在舒州任期屆滿,回汴梁途中滯留高郵(今屬江蘇)時結識了王令,這也是兩人後來成爲莫逆之交的契機。那時王令來訪,面呈王安石自己所作的詩文。王安石見此人雖然身體瘦削,衣鞋破舊,但氣勢昂然,雙目炯炯。王安石認爲如果顔回重生在今天一定就是這種面貌。北宋時,比起過于高遠的孔子,人們大概更願意將身邊的賢人比喻爲顔回。

那一年王安石三十四歲,王令還是個二十三歲的白面書生。不管王安石如何驚歎于他的學識人品,在那個講究長幼有序的年代,一方長官的王安石能與年輕人作忘年之交則足見王安石的人品胸襟。讀王安石給王令的信,一點都感覺不到這是年長十一歲的人給後輩學子的信。

王令的身世很苦。他五歲時雙親亡故,被同族一位叫王乙的親戚收養,在王乙的任地揚州長大。十六七歲時他從王乙家獨立自謀衣食,還把守寡的姐姐接回家一起生活。他本無田可耕,爲一家糊口就四處坐館,輾轉于江蘇各地的私塾。由于經濟上不寬裕,他對于科舉做官早已絕望。早慧的王令創作了不少詩文,他去世後由他的子孫整理爲《廣陵先生文集》,流傳至今。王令在他二十七歲時成親,這一年是嘉祐三年,對王安石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年——這一年他向宋仁宗獻上了“萬言書”(《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王令結婚,爲他張羅婚事的卻是王安石。他的新婦娘家是江西金溪吳家,也就是王安石的母族。新娘當時已經二十四歲了,但定下與王令的婚事卻頗費了一番周折。原因無他,只因王令不願爲官,吳家人擔心新娘嫁過去生活窮苦。爲此王安石只好耐心勸說。

大概是生活坎坷的緣故,王令常以批判的冷眼去觀察他所生活的時代。他說當時仁宗皇帝的治世是“天下無道”,曾勸王安石早日歸隱。王令有許多譏諷時事的創作,比如他的名詩《饑者行》。詩中描繪了一個饑寒交迫的窮人,冒著大雪,走過無甚行人的泥濘道路,正午時來到大戶人家門前乞食牛馬吃剩的飼料,不料卻被仆役無情驅趕,最後聲嘶力竭、眼淚哭幹的故事。詩最後寫道:“路旁少年無所語,歸視紙上還長籲。”這個少年應該就是王令自己吧。他之所以長籲,是因爲他對饑餓的痛苦和權勢壓人的屈辱有切膚之痛。且他自己除了爲赤貧者作一首詩之外就再無力所能及之事,這讓他體會到在饑餓面前文學是多麽無力。

王令心中是常懷憤懑的。對不公正的現實的憤怒,他只能抒發于文學。也唯有訴諸文字,才能維持他的心靈不至于被不斷增長的憤懑所填滿。請看他在一個酒醉的月夜所寫的詩:“我有壹郁氣,從爲未經吐。欲作大歎籲向天,穿天作孔恐天怒。”穿孔向天,這是何等宏大的氣魄,同時可見他日日積累的怨恨之深。他的另外一篇名作《暑旱苦熱》,是完美融合這種可稱宋代第一的豪邁氣魄和對百姓的關懷恻隱的佳品:“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幹?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遊其間!”

這個被先學王安石贊爲“豪傑之士”的王令,在他婚後第三年便去世了,年僅二十八歲。王安石因王令的死,再一次發現這個朋友對自己意義重大。他連寫了《王逢原墓志銘》《王逢原挽辭》《哭逢原》,並寫了追慕詩四首,可見對王令的懷念之深。其中以“自吾失逢原,觸事辄愁思”爲首句的長詩《思王逢原》,堪稱中國悼亡詩的絕唱。王令爲何對他如此重要?王安石在詩中寫道:“我善孰相我?孰知我瑕疵?我思誰能謀?我語聽者誰?”

崔伯易是王安石和王令共同的朋友,王安石在給崔伯易的信中寫道:

逢原遽如此,痛念之無窮,特爲之作銘,因吳特起去奉呈。此于平生爲銘,最爲無愧。惜也,如此人而年止如此!以某之不肖,固不敢自謂足以知之,然見逢原所學所爲日進,而比在高郵見之,遂若不可企及。竊以謂可畏憚而有望其助我者,莫逾此君。雖足下之言,亦以謂如此。今則已矣,可痛,可痛!然此特可爲足下道爾。人之愛逢原者多矣,亦豈如吾兩人者知之之盡乎?可痛,可痛!

現在我們不妨再回顧一番《思王逢原》。王安石在訴說了因摯友去世而感覺空虛之後,又表達了對未亡人的憐憫,以及希望摯友的遺腹子可以傳承王家香火。在最後的詩句中,王安石的焦點又轉回自身,他希望能和不容于世俗的王令一樣隱遁鄉野:“安能久竊食,終負故人期。”可見從壯年時王安石就有歸隱山林的志向。而且在二人的交往中,較之年長的王安石,反倒是年幼的王令更寬和包容。

04

好友四,王回

三浦國雄丨王安石是怎麽選擇好朋友的

王安石像

在王安石的青壯年,不顧黨派分歧與他交遊的還有王回、常秩、孫覺等人。他與王回相識是二十五歲在汴京時,王回比王安石小兩歲。王安石回家和母親說結識了王回這麽個人,吳太夫人就勸兒子要與之交好。王回中進士之後補亳州衛真縣主簿,一年後以奉養母親爲由辭官,之後終身未仕。

王回和王令一樣先王安石去世,享年四十三歲,不過中年便溘然長逝,也頗爲可惜。他去世那年距王安石悼王令剛過去六年。王安石爲他所寫的墓志銘是他一貫的風格,直率坦誠地惋惜王回的才學人品。文章一開頭便語出驚人,這也是他常用的手法:

吾友深父(王回的別號),書足以致其言,言足以遂其志,志欲以聖人之道爲己任,蓋非至于命弗止也。故不爲小廉曲謹以投衆人耳目,而取舍、進退、去就必度于仁義。世皆稱其學問文章行治,然真知其人者不多,而多見謂迂闊,不足趣時合變。嗟乎!是乃所以爲深父也。令深父而有以合乎彼,則必無以同乎此矣。

王安石和常秩交往的詳情今已無可稽考。常秩與王回同鄉,都是颍州汝陰人。在認識王安石以前,常秩同王回友誼深厚。王回稱常秩是汝陰名士,每次提到他都說自己遠不及常秩。常秩雖應舉但並沒有中第。歐陽修在颍州爲官時,常秩前去拜訪過,從這次會面之後,他開始聞名于士大夫。張環知颍州時以“隱者”的名義向朝廷舉薦他爲官。常秩拒絕了官職和朝廷賞賜的米、麥和束帛等物。他拒絕出仕的理由是:“方應舉,無隱者之實,不敢。”記錄了以上故事的劉敞,因他自己舉薦的孫侔接受了朝廷的賜官而常秩沒有,于是比較他二人的做法評論道:“予以秩尚節而侔安禮者也。所謂赒之亦可受矣。尚節者潔而介,安禮者廣而通。”到了熙甯四年(1071年)常秩終于受旨入京,最後升任到寶文閣待制兼侍讀。當時正值新法施行,輿論嘩然。常秩在任期內始終支持王安石新法。熙甯十年他在家鄉汝陰去世,享年五十九歲,朝廷追贈右谏議大夫。常秩長王安石兩歲,後者爲他寫了墓表,我們也略錄一節:“自周道隱,觀學者所取舍,大抵時所好也。違俗而適己,獨行而特起,嗚呼,公賢遠矣。”

孫覺是今江蘇高郵人,在結識王安石之前和王令已是摯友,比王安石小七歲。王安石給他的書信之一節,本書之前已引用過。孫覺青年時曾向胡瑗學習。胡瑗是宋代思想史上綻放異彩的人,他講學分經義、治事二齋,治事包括講武、水利、算術、曆法等,可說是真正的“實學”。王安石也曾作詩稱贊過胡瑗。孫覺後來考中進士,步入官場,最後官至禦史中丞,龍圖閣學士。孫覺在佛學上也造詣頗高,他曾爲唐末禅僧的語錄作序,即《雪峰真覺禅師語錄序》《玄沙廣錄序》。雖然對新法有異議,一度從中央貶至地方,但孫覺同王安石的友誼並未受影響。在王安石的幾位摯友中,孫覺是與他交往時間最長的。及至王安石退隱鍾山,孫覺仍不時前來探問。荊公亡故後,他更是屬文憑吊。

以上介紹了幾位王安石的摯友。討論他們的共同之處,第一是他們都具有好古的精神;第二都對時代有所批判;第三他們都具有與追求榮達相背的反骨;最後都具備出衆的學識。當然,這些特質也是年輕的王安石所具備的。

本文選自《王安石——立于濁流之人》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注出處

公衆號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責任編輯:劉宜涵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我知道你在看喲

三浦國雄丨王安石是怎麽選擇好朋友的


. 浦  
注音一式 ㄆㄨˇ
河岸﹑水邊。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江浦之橘,雲夢之柚。」宋˙王安石˙題燕侍郎山水圖:「往時濯足蕩湘浦,獨上九嶷尋二女。」

泛指池塘等水面。如:「荷浦」﹑「蓮浦」。宋˙蘇軾˙澄邁驛通潮閣詩二首之一:「貪看白鷺橫秋浦,不覺青林沒晚潮。」宋˙姜夔˙念奴嬌˙鬧紅一舸詞:「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

河川主﹑支流匯合處或入海口。唐˙李白˙荊門浮舟望蜀江詩:「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宋˙柳永˙煮海歌:「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島嶼。」

十幾歲讀梁任公的:
梁啟超的《王荊公傳》是二十世紀研究王安石及其新法影響最為持久的著作。
66歲,讀《明實錄類纂: 文教科技卷》(p.877.....萬曆十四年......:六公主府第安石、豎柱、上樑......",才知道"安石"的意思。

王安石 (散文選) 台北:地球 1997
讓我知道要讀他文章 必須有詳注本 本書不合格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曾封荊國公,後人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中國散文史上著名的“唐 代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峭直簡潔﹑富於哲理﹑筆力豪悍﹑氣勢逼人﹑詞鋒犀利﹑議論風生,開創並發展了說理透闢﹑論證嚴謹﹑邏輯周密﹑表達清晰﹑熔緕事和 議論於一爐的獨特散文文體。  



王安石的散文成就關鍵字:經術派散文|政論文熙寧、元豐年間,新政施行,王安石“新學”成為官方學術,科舉亦由以詩賦取士改為以經義取士,所以此時散文“以經術相高,以才能相尚”,王安石所代表的經術派散文大行其道。本著宗經復古而又通經致用的思想,作為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主張為文“以適用為本”,強調文章的現實功能和社會效果。王安石現存的近八百篇散文,貫徹了他的文學主張,大都關涉政令教化,言事明理,切於世用。他的散文包括多種體式,以政論文、書札、記敘文、小品文等較為重要。王安石的政論文大都體現作者的改革觀點,直接為變法服務,有著強烈的現實性和針對性。 《上仁宗皇帝書》長達萬言,分析朝廷面臨的困境,提出陶冶人才以更革法度,見解深刻而立論精警。 《本朝百年無事劄子》在回顧立國以來的歷史狀況後,著重分析了潛伏的危機,闡明改革的緊迫性,筆鋒犀利,切中時弊。他的書札文以議政論學居多,長於說理,而缺乏一般書札文濃郁的感情色彩。 《答司馬諫議書》是申論變法的名篇。熙寧三年(1070),變法剛剛全面展開,保守派領袖司馬光接連三次寫信給王安石,要求廢止新法,恢復舊制,其中第一封信長達三千字。王安石則以此三百八十字的短書作答。文中逐一批駁對方關於侵官、生事、征利、拒諫的指責,進而對“天下怨謗”的原因進行深刻剖析。文章結構嚴密,語言犀利,文辭簡潔而說理透闢,風格峻切峭拔。王安石的記敘體散文大多藉題發意,因事明理。例如《遊褒禪山記》結合記遊褒禪山,闡述治學之道在於不避險遠。 《傷仲永》借早慧兒童變為庸才的事例,強調後天教育是成才的關鍵。這類文章往往立意深遠,不專主敘事,而多以議論的精警取勝。王安石的小品文亦極受稱道。這類文章短小精悍,往往以極簡當的議論,抒寫自出心裁的識見。如《讀孟嘗君傳》: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全文不足百字,推倒舊案,駁俗反常,筆勢峭拔,辭氣凌厲,尺幅之中有萬里波濤之勢,反映出王安石政治家的非凡識度和宏大氣魄。作為歐蘇古文派中的一家,王安石與歐陽修都取法韓愈,歐陽修發展了韓癒的平易流暢,王安石則吸收韓癒的奇崛勁峭,形成簡潔峻切、透闢深刻、剛健謹嚴的風格特色。(文章來源:北師大版《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卷第五編第一章第五節)(北宋文學)關鍵字:簡潔峻切|重道崇經比歐陽修稍晚,一批優秀的散文作家活躍於文壇,其中最著名的是王安石、曾鞏、和蘇洵、蘇軾、蘇轍。他們連同歐陽修,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齊名,被後人合稱為“唐宋八大家”。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臨川)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早年在鄞縣、舒州等地作地方官,積累了外任的從政經驗。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他力圖通過新法來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但由於變法的程度很激烈,所以儘管得到神宗的支持,還是引起了保守勢力乃至主張穩健改革的蘇軾等人的反對,導致了長達數十年的新舊黨爭[1]。熙寧九年(1076),王安石罷相退居江寧,從此退出了政壇。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在舊黨東山再起、新政被全部廢除後,王安石卒於江寧。王安石是以政治家自許的,他的文學觀點以重道崇經為指導思想。他說: “所謂文者,務為有補於世而已矣。所謂辭者,猶器之有刻鏤繪畫也。誠使巧且華,不必適用。誠使適用,亦不必巧且華。要之以適用為本,以刻鏤繪畫為之容而已。”(《上人書》)可見王安石雖然不排斥文學的藝術性,但他更重視文學的實際功用。王安石的散文大多是直接為其政治服務的,這此作品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例如《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本朝百年無事劄子》等,對宋王朝的現實形勢作了深刻的分析,從而證明實行變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堪稱新法的綱領。又如他的學術論文《周禮義序》、《詩義序》等,都是為配合新法而推行的新學而作,也具有同樣的特點。王安石的短文更能體現其散文的個性風格,那就是直陳己見,不枝不蔓,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如司馬光的《與王介甫書》以3000字的篇幅指責新法,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則以380字的短書作答,集中筆墨對司馬光信中關於“侵官”、“生事”、“征利”、“拒諫”、“招怨”的五點指責逐條批駁,語意廉悍,文筆犀利。比如對“征利”的反駁僅用一句話:“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一針見血,語約義豐,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極度的簡潔和周密的說理相結合,便形成了被清人劉熙載稱為“瘦硬通神”(《藝概》)的獨特風貌。又如史論《讀孟嘗君傳》: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以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製秦,尚何取於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全文不足五百字,然而層次分明,議論周密,詞氣凌厲而貫注,勢如破竹,具有不容置辯的邏輯力量。王安石的散文創作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從而提高了這種文體的實用價值,這對古文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當然王安石的散文也有缺點,他過於注重邏輯說服力,而對藝術感染力重視不夠。例如他的遊記名篇《遊褒禪山記》,議論透闢精警,但寫景寥寥數筆,形象性稍嫌不足[2]。(文章來源:袁行霈《中國古代文學史》第三卷第五編第三章第三節) (北宋文學)關鍵字:強調實用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臨川(今屬江西)人,慶曆二年(1042)進士。在仁宗、英宗兩朝,他在許多地方擔任過地方官,也曾在中央部門任職,對於民間情況、政治的弊病和國家所面臨的危機有相當的了解,逐漸形成自己的一套政治、經濟主張,並曾在給仁宗皇帝的上書中提出變法的建議。神宗即位後,面對外族壓迫、國力虛弱、財用匱乏等一系列嚴重問題,急欲找到出路,遂於熙寧二年(1069)起用時任三司度支判官的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主持歷史上著名的熙寧變法。但他的一套激烈變革的政策措施,既觸犯了士大夫集團以及富商豪紳的利益,又與封建官僚制度不相適應,造成很多流弊,招致強有力的反對,幾起幾落。後期退居江寧。在司馬光全面廢除新法後不久,憂憤而卒。有《臨川集》。  王安石青年時代就有高度的政治熱情,以太平宰相自許,後又以頑強的態度投入政治鬥爭,其理想決不是要做一個“文人”。在他三十多歲會見歐陽修時,歐陽修在贈詩中比之為李白、韓愈這樣的文學家,他在酬答詩中卻說:“他日若能窺孟子,終身何敢望韓公?”( 《苕溪漁隱叢話》引《漫叟詩話》)在他看來,韓愈還是文人氣太重。他對文學的看法,也是特別強調其實用功能:   所謂文者,務為有補於世而已矣;所謂辭者,猶器之有刻鏤繪畫也。誠使巧且華,不必適用;誠使適用,亦不必巧且華。要之,以適用為本,以刻鏤繪畫為之容而已。 (《上人書》)這種觀點同當時文學思想的主潮相一致。不過,王安石說的“適用”,偏重在具體實際的社會作用方面,而不像道學家偏重在道德說教,這是政治家的本色。  由於這種“務為有補於世”的文學觀念的支配和對現實的強烈關注,王安石的詩文都與社會、政治或人生的實際問題貼得很緊。散文尤其突出。像《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答司馬諫議書》等名文,本是與變法有關的政論而非文學作品,且不像歐陽修同類文章那樣講究文采,暫且不論,即使像《讀孟嘗君傳》、《書刺客傳後》、《傷仲永》這樣的小品文,都包涵有很實際的用意,而不是為了表現人生情趣、文學才思。如《讀孟嘗君傳》談的是怎樣才算真正“得士”的問題,《傷仲永》談的是天賦不可依恃,學習尤其重要。甚至像《遊褒禪山記》這種歷來重視辭采和情趣的遊記類散文,也用了近半的篇幅,引伸討論一個哲理性的問題:無論做什麼事情,要達到超乎庸常的境界,都需要具有非凡的意志、付出超常的努力。  (文章來源:章培恆《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卷第五編第二章第四節) (北宋文學)註釋

↑ 關於王安石新法的始末及評價,可參看鄧廣鉻《王安石》,人民出版社1979年排印本; 漆俠《王安石變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排印本
↑ 王安石散文的上述特徵深受後代特重“義法”的古文家的推重。如近人高步瀛的《唐宋文舉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排印本),選文宗旨一遵清代桐城派的觀點,此書的甲編(古文部分)選王安石文達22篇,為宋代作家之冠。王文中的《周禮義序》、《上仁宗皇帝書》等均入選





---
《材論》
 【題解】    本文論述統治者應如何去發現人才和使用人才,對人才的重要性和選拔任用人才的方法,作了相當精闢的論述。 
【正文】   天 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煀也。夫材之用,國之棟樑也,得之則安以榮,失之則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眾﹑不 使其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煀吾之位可以去辱絕危,終身無天下之患,材之得失無補於治亂之數,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於敗亂危辱,此一弊 也。又或以謂吾之爵祿貴富足以誘天下之士,榮辱憂戚在我,吾可以坐驕天下之士,而其將無不趨我者,則亦卒入於敗亂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養育 取用之道,而諰諰然以為天下實無材,則亦卒入於敗亂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為患則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猶可以論其失者,獨以天下為無材者 耳。蓋具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異於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畫策而利害得,治國而國安焉,此其所以異於人者也。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審用之,則雖抱 ⅝﹑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異於眾,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異能於其身,猶錐之在囊,其末立見,故未有有其實而不可見者也。”此徒有見於錐 之在囊,而固未ǔ夫馬之在琥鴌也。駑驥雜處,飲水食芻,嘶鳴啼齧,求其所以異者蓋寡。及其引重車,取夷路,不屢策,不煩御,一頓其轡而千里已至矣。當是之 時,使駑馬並驅,則唯傾輪絕勒,敗筋傷骨,不舍晝夜而追之,遼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後騏驥騕褭與駑駘別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為無材,盡其道 以求而試之。試之之道,在當其所能而已。   夫南越之修簳,簇以百鍊之精金,羽以秋鶚之勁翮,加強弩之上而㕑之千步之外,雖有犀兕之捍,無不立穿而死者,此天下之利器,而決勝覿武之所寶 也。然而不知其所宜用,而以敲扑,則無以異於朽槁之梃。是知雖得天下之瑰材桀智,而用之不得其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於是銖量其能而審處之, 使大者小者、長者短者、強者弱者無不適其任者焉。如是則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奮其所知以砜小事,況其賢能、智力卓犖者乎?嗚呼!後之在位者,蓋未嘗求其說 而試之以實也,而坐曰天下果無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於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獨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則能復先王之法度。能復先王之法度,則天下之小事無不如先王時矣,況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獨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噫!今天下蓋嘗患無材。吾聞之,六國合從,而辯說之材出;劉、項並世,而籌畫戰鬥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謨謀諫諍之佐來。此數輩者,方此數君未出之時,蓋未嘗有也;人君苟欲之,斯至矣。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天下之廣,人物之眾,而曰果無材可用者,吾不信也。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平田昌司 《文化制度和漢語史》;臺大演講

文化制度和漢語史

文化制度和漢語史簡體書 , (日)平田昌司 ,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



《文化制度和汉语史》是日本知名汉学家平田昌司的汉语史研究专著,受桥本万太郎《语言地理类型学》影响,作者因“科举制度全靠一部官韵管住全国,而南北各地的方言音系分歧不小,各地考生会不会遇到困难”?作者以这一疑问为出发点撰写了《科举制度和汉语史》。

作者简介

平田昌司,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


「學術史叢書」總序陳平原/1 
前言/1 
第一章閱讀韻書/ 
第一節支撐「中國、中華」觀念的語言制度/ 
第二節韻書研究與語言制度史/ 
第二章《切韻》與唐代功令/ 
第一節產生韻書的技術、文化背景/ 
第二節陸法言《切韻》/ 
第三節唐代功令考/ 
第四節貢舉對韻學的影響/ 
第五節唐代口語正音標准和《切韻》的地位/ 
附錄一隋唐五代韻學年表/ 
第三章《廣韻》與《集韻》/ 
第一節《廣韻》與景德科舉改革/ 
第二節《集韻》與古文復興/ 
第三節《廣韻》在南宋的復興/ 
本章小結/ 
第四章唐宋科舉制度轉變的方言背景/ 
第一節李涪《刊誤》與乾符三年進士試/ 
第二節北方方言入聲韻尾的弱化與 
五代北宋進士試/ 
第三節進士科功令與方言分歧/ 
第四節從駢文到古文/ 
本章小結/ 
第五章「韻略」的蛻化/ 
第一節宋代「韻略」與進士科詩賦試/ 
第二節毛晃、毛居正《增修互注禮部韻略》 
——宋代道學的韻書/ 
第三節附釋音本的流行和《押韻釋疑》/ 
本章小結/ 
第六章「中原雅音」與宋元明江南儒學 
——「土中」觀念、文化正統意識對中國正音理論的影響/ 
第一節「中原雅音」的思想背景/ 
第二節「中原雅音」和宋元明江南道統/ 
第三節所謂「中原雅音」的性質/ 
第七章音起八代之衰 
——復古詩論與元明清古音學/ 
第一節宋代詩學中的古詩用韻問題/ 
第二節朱熹「葉音」說及其影響/ 
第三節元代科舉與「古韻」的制度化/ 
第四節明代復古詩論和古音學/ 
第五節詩學和韻學的乖離 
——清代古音學的質變/ 
第八章胡藍黨案、靖難之變與《洪武正韻》/ 
第一節「今來科舉既開,未審用何本為主」 
——元代韻書的南北差異/ 
第二節「學士大夫束之高閣,不復省視」的韻書/ 
第三節《洪武正韻》七十六韻本、八十韻本的廢興/ 
第四節元明浙學與《洪武正韻》的編纂/ 
第五節胡藍黨案與《洪武正韻》/ 
第六節金華宋氏在建文年間的復起/ 
第七節靖難之變、解縉獄與《永樂大典》/ 
第八節應制與正字 
——《洪武正韻》的用途/ 
第九節明朝遺民和四庫館臣對《洪武正韻》的態度/ 
附錄二陳天祥《四書辨疑》所引元代初期南北 
韻書異文考/ 
附錄三《洪武正韻》同一小韻「重出切語」試釋/ 
附錄四明太祖詩韻譜/ 
第九章韻嚴「華夷」之辨/ 
第一節胡虜王制與華夏文物/ 
第二節康熙十八年博學鴻詞試與韻書的編纂/ 
第三節御定《音韻闡微》/ 
第四節似曾相識燕歸來/ 
第十章清代鴻臚寺正音考/ 
引言——有關明清時期漢語共同語的討論/ 
第一節清朝宗室、旗人的漢語/ 
第二節鴻臚寺的正音 
——朝會唱贊和直隸音/ 
第三節北音強勢化的原因/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清代官話的制度化歷程/ 
第一節「改土歸流」和官話/ 
第二節地方官僚與官話/ 
第三節方言抵抗官話 
——閩粵的正音書院/ 
第四節官話詞匯、文體的規范化 
——《聖諭廣訓直解》/ 
第五節官話作為語言資本的局限性/ 
第十二章光緒二十四年的古文/ 
第一節端午上諭/ 
第二節《馬氏文通》與古文/ 
第三節嚴譯的古文/ 
第四節光緒二十七年以后的古文/ 
附錄五助字•篇章•「時文」/ 

第十三章眼睛的文學革命•耳朵的文學革命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聽覺媒體的發展和「國語」的實驗/ 
第一節從1917年開始 ——眼睛的文學革命/ 第二節「國語」前史簡論/ 第三節1926年前后 ——耳朵的文學革命/ 第四節趙元任和「耳朵」的國語/ 第五節國語、抗日戰爭、「文化大革命」/ 
終章回望中原夕靄時 
——失陷汴洛后的「雅音」想象/ 
第一節南宋音韻學與「中國」意識/ 
第二節韻書的理學化 
——「中原雅音」的產生/ 
第三節「后中原雅音」時代的汴洛音/ 
參考書目/ 
后記/


大師來到臺大。
想講「美好事業」:殷允芃。鄭明萱。到學校借書,才知道此講座第二年的節目。


Céline: The Genius and the Villain. A legal battle is raging in France over the manuscripts written by Louis-Ferdinand Céline that disappeared almost eight decades ago.

~2021.10.26





rl: 2005/10 Louis-Ferdinand Céline的這部小說也許已有中文譯名,
不過我目前不知道正確書名
照句型來說,所舉詞組au bout de並不適用此書名之用法,應該分析為
au bout (de la nuit),意思是(夜)的「末尾、終點」 因此,voyage au bout de la nuit = 在深夜旅遊(或漫遊)
我們那一代的年輕人曾經流行過「夜遊」,就是這個意思。
2005/10/21, hanching chung <hcsimonl@gmail.com>:
au bout de loc. prép. …之後:

Voyage au bout de la nuit 書名 如何翻譯

--- On the disheartening conundrum of modernists and politics, Gay is at his most bewildering. He writes of “liberalism, that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modernism.” He seems to have momentarily forgotten that Yeats, Eliot, Pound, Lawrence and Céline on the right, and Picasso, Gide, Breton and the Russian modernists (barely alluded to by Gay) on the left, were about as far from liberalism as a Cubist painting is from an iPod — not to mention the toxically snobbish Woolf, who was neither right nor too much left. For Gay, reactionaries like Eliot and Hamsun were “anti-modern modernists.” But he does not try to account for the fact that reactionaries like the Italian Futurists worshipped modernity’s speed and power. Nor does he grapple with what you might call hypermodernists: the utopian Russian avant-garde, who, far from being political reactionaries, threw in their lot with the Bolsheviks. ----
I.H.T. Op-Ed Contributor

Céline: The Genius and the Villain

PARIS — Anniversaries are usually good occasions for celebrating great artists of the past. And so it seemed with the French writer known by his pen name of Louis-Ferdinand Céline, who died 50 years ago Friday. In fact, plans to mark the date were well advanced until it was pointedly recalled that Céline was a raving anti-Semite who fanned hatred of Jews before and during Germany’s wartime occupation of France.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French still revere Céline — not for his politics, but for the way he writes, most famously in “Journey to the End of the Night.” When this raging semi-autobiographical novel was published in 1932, five years before Céline embraced anti-Semitism as his new creed, it was promptly hailed as a masterpiece. Indeed, to this day, it enjoys a place in modern French literature comparable to that of James Joyce’s “Ulysses” in English.

So can Céline the writer be separated from Céline the man?

In his case, the distinction is blurred because he also penned three non-fiction diatribes against Jews — “Trifles for a Massacre” (1937), “School of Corpses” (1938) and “The Fine Mess” (1941) — which sold well precisely because he was a famous author. For his admirers, however, all that counts is his literature.

Discomfiture over the personal behavior of acclaimed artists is of course hardly new. In fact, almost as if we needed to puncture the mystery of their gifts, we are drawn to biographies that “humanize” famous creators by highlighting their shortcomings as spouses or their neurotic insecurity or their weakness for alcohol or drugs.

But a different line is drawn when artists set out to — or, as is often the case, are expected to — influence public opinion. In such cases, they can expect to be judged for more than their art.

Myriad are the examples of artists, notably writers, who have taken political stands. Aleksandr Solzhenitsyn, for instance, is remembered for denouncing Soviet communism by many more people than have read his books; last year’s Nobel literature laureate, Mario Vargas Llosa, ran unsuccessfully for president of Peru in 1990; and the Chinese artist Ai Weiwei’s outspoken dissidence recently earned him a stretch in jail.

At the same time, political involvement brings the risk of ending up on the wrong side of history. And in that sense, parallels can be drawn between Céline and Richard Wagner.

In “Judaism in Music,” an essay Wagner published under a pseudonym in 1850, he wrote of “our natural repugnance against the Jewish nature.” While his animosity towards Jews was not all-consuming like that of Céline, anti-Semitism has been part of his public identity since the 1930s, when he became Hitler’s favorite composer.

So should we boycott his music? Israel has long sought to do so, although the Argentine-born Israeli conductor Daniel Barenboim has challenged this informal ban. In 2001, he performed Wagner’s overture to “Tristan und Isolde” in Jerusalem. And last year, he argued that “we must one day liberate Wagner” from his association with Hitler and the Nazis.

Can the same happen to Céline? He was hardly the only French writer spewing anti-Semitism during the German occupation. But while, say, Pierre Drieu La Rochelle committed suicide and Robert Brasillach was shot after the liberation, Céline escaped to Denmark and, following an amnesty, returned to France in 1951 as a free man. Understandably, for some the desire to see him punished survived his death.

On the other hand, unlike Drieu La Rochelle and Brasillach, Céline is still widely read and, along with Proust and Camus, forms the cornerstone of 20th-century French literature. And no doubt this was why earlier this year France’s Culture Ministry considered it normal to include the anniversary of his death among the significant cultural events of 2011.

Then Serge Klarsfeld, a prominent Nazi hunter whose father died in the Holocaust, stepped in, arguing that France had no place in celebrating a man who advocated extermination of Jews. Spotting trouble, the Culture Ministry hurriedly disassociated itself from Céline and the anniversary, albeit not without provoking some complaints about censorship.

Yet the commotion has had its uses. The year has produced a major new biography of Céline along with other books analyz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his writing. Several magazines have also published weighty literary supplements devoted to him. But at least government officials should be remaining silent today. And admirers of Céline the writer can no longer brush aside Céline the man. A genius? Probably. Evil? Certainly.

Alan Riding, a former report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is the author, most recently, of “And The Show Went On: Cultural Life in Nazi-Occupied Paris.”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東洋學者 白川靜 (1910~2006) 《詩經的世界 》《常用字解》《孔子傳》。狂、痴、愚,白川靜《回思九十年》



Ben Chen


「人們常常介紹我說是漢字學家,其實我本人更希望被稱為是:東洋學者。」
狂、痴、愚,白川靜
20年前,在東京車站對面的八重洲書店買過幾次月曆,也買過白川靜的甲骨文月曆,一個日本人對中國的甲骨文、金文的研究,能夠得到日本的文化勲章實在是令人讚嘆。
剛剛偶然看到,《天聲人語》出現過:
这是汉字学大家白川静先生10年前投稿于周刊杂志上的一篇短小的文章。在一个意趣为例举三个“我的偏好”的栏目里,关于硕学一项他选择了“狂”“癡”“愚”3个字。癡为痴的旧体字,而且每个字看上去都不安稳,不知道为何成了他的偏好对象。
https://zx.sina.cn/abc/middle1.d.html?type=blog......






白川靜,語錄,漢字:
只把汉字看作是一种借來的東西,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汉字现在已流傳在日本人的血脈之中.
"汉字系统,贯穿在這個文化圈中的人類活動,是历史地层的一个横断面"。
"汉字显然是一种文化,一个世界。它也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以其原始形式,至今仍然保持着精神上的活力"。
「漢字を単なる借り物である、と思うのは、非常な間違いです。漢字はいまや、日本人の血脈である.」
「漢字の体系は、この文化圏における人類の歩みを貫いて、その歴史を如実に示す地層の断面であるといえよう。」
「漢字には明らかに文化があり、世界がある。しかも創成のときの形態を以て、今もなお霊妙な活力を持続している、生きている歴史であるといえよう。」
可能是 1 人、書籍和顯示的文字是「 Heibonsha .ebLb Library ルー 十思 九回 年 島 静 平 凡 社」的圖像









***

常用字解/(日)白川靜

日本汉字研究第一人,“白川静”:常用字解

白 川静(1910.4.9-2006.10.30):日本汉家界耆宿,毕生学术立足汉字学、考古、民俗,旁及神话和文学。他亲自抄录十万字的甲骨文资料,以 三十年的笔耕不辍写成《字统》、《字训》、《字通》三书,在日本,他被誉为“最后的硕学”。 本书为《字统》普及本,《字统》一书是集白川静毕生学问之大成的“字书三部作”?一。本书以别样视角讲述194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本书虽简,却以精深 博大的知识和对汉字起源的独特见解,创造了别树一格的汉字阐释系统,从中可窥“白川字源学”之一斑。白川静通晓夏商周先民文化,他结合卜辞金文的研究,运 用文化考古学方法,破译...
白川先生对汉字的理解与华人学者多有不同。对此,想必不少读者会觉得新鲜和陌生,也可能感到意外和费解。例如,本书封面的“粟”究竟是什么东西呢?粟不是什么纯粹的装帧设计的图案,而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即“口”――“名、史、古、各、哀、合、加、吏、事、哭、命、品、器


***






《詩経―中國の古代歌謡》(中央公論社[中公新書]、1970年11月、新版中公文庫BIBLIO、2002年11月)

70年代中 台北幼獅出版社 此為改版


詩經的世界

詩經的世界

  • 作者:白川靜
  • 譯者:杜正勝
  • 出版社:東大
  • 出版日期:2001/240元 -2009年07月08日 300元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1929750
  • 裝訂:平裝

  兩千多年前,黃土地上的先民愛唱歌。這些歌謠集錄在《詩經》這本古書裡,絲絲透露出古人的生活情調。當時的流行歌曲在吟誦些什麼呢?他們詠嘆愛 情的歡愉,哀泣離婚的不幸,控訴政治的亂象,稱揚領主的美德,歌誦天地的神靈,美讚氏族的祖先;有思鄉的旅人,有流離的逃民。喜悅、悲切、期盼、思念、哀 傷、憤怒、恐懼、莫可奈何。
  但《詩經》這本書太古老了,語言文字的表達跟現代人不同,文學手法隱晦,生活環境的種種變化以及思惟世界的 隔閡,現代人並不容易捕捉到古人的神韻。日本人白川靜,突破中國傳統經學的包袱,開闢民俗學與比較文學的研究方法,重新詮釋先民的民謠,刻劃先民的歌唱。 他讓古人的心情活起來了。這本《詩經的世界》,帶領讀者層層深入古老的歌謠,一掘那幽僻不解的古代故事。
作者簡介
白川靜
   (1910-2006),日本福井縣人。立命館大學法文學部畢業,文學博士。曾任立命館大學名譽教授。專攻中國文學、中國古代學。著作等身,自成一家。 主要學術著作為《白川靜著作集》12卷(第1-3卷《漢字》,第4卷《甲骨文與殷史》,第5卷《金文與經典》,第6卷《神話與思想》,第7卷《文化與民 俗》,第8卷《古代文學》,第9-10卷《詩經》,第11卷《萬葉集》,第12卷《雜纂》),《白川靜著作集》別卷含《說文新義》7卷,《金文通釋》6卷 (第1、3卷分上下)。另外單行本如《字統》、《文字講話》(4冊)、《文字逍遙》、《文字遊心》、《詩經研究》、《中國神話》、《中國古代文化》、《孔 子傳》、《漢字的世界》、《甲骨文的世界》、《金文的世界》、《中國古代民俗》及本書《詩經的世界》等多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川靜1910年4月9日2006年10月30日),日本福井縣福井市人。漢文學者、古代漢字學著名學者。學位京都大學文學博士立命館大學名譽教授、名譽館友。文字文化研究所所長、理事長。
日本語

[編輯] 著作

  • 《漢字―生い立ちとその背景》(岩波書店[岩波新書]、1970年、ISBN 978-4004120957
  • 《詩経―中國の古代歌謡》(中央公論社[中公新書]、1970年11月、新版中公文庫BIBLIO、2002年11月)
  • 《金文の世界―殷周社會史》(平凡社東洋文庫、1971年1月、ISBN 978-4582801842
  • 《甲骨文の世界―古代殷王朝の構造》(平凡社東洋文庫、1972年2月、ISBN 978-4582802047
  • 《孔子伝》(中央公論社[中公叢書]、1972年 ISBN 978-4120003028、中公文庫 1991年2月) 。
  • 《中國の神話》(中央公論社 1975年1月 ISBN 978-4120005824、中公文庫 1980年2月、中公文庫BIBLIO 2003年1月)    
  • 《中國の古代文學》(中央公論社、1976年4月.11月、中公文庫、1980-81年)
  • 《漢字の世界 ―中國文化の原點》(平凡社東洋文庫全2卷 1976年2月.3月)
  • 《漢字百話》(中公新書、1978年1月 ISBN 978-4121005007) 2002年9月 中公文庫BIBLIO
  • 《初期萬葉論》(中央公論社、1979年1月 ISBN 978-4120008665) 2002年9月 中公文庫BIBLIO
  • 《中國古代の文化》(講談社學術文庫、1979年10月 ISBN 978-4061584419
  • 《中國古代の民俗》(講談社學術文庫、1980年5月 ISBN 978-4061584846
  • 《後期萬葉論》(中央公論社、1995年3月 ISBN 978-4120024061) 2002年11月 中公文庫BIBLIO
  • 《詩経國風》(平凡社東洋文庫、1990年5月)
  • 《詩経雅頌》(平凡社東洋文庫全2卷、1998年6月.7月)
  • 《文字逍遙》(平凡社 ISBN 978-4582376036 1987年4月、平凡社ライブラリー、1994年4月)
  • 《文字遊心》(平凡社 ISBN 978-4582376043 1990年4月、平凡社ライブラリー、1996年11月)
  • 《回思九十年》(平凡社 ISBN 978-4582824346 2000年5月)-回想記、対談集
  • 《桂東雑記》(平凡社)
  • 《白川靜 文字講話》(平凡社)

[編輯] 字典

[編輯] 著作集



譯者簡介
杜正勝
   臺灣高雄縣人,民國三十三年(1944)生。臺灣大學歷史系、歷史學研究所畢業,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LSC)研究,哈佛大學哈佛燕京社訪問學人,倫 敦大學訪問學人。專研中國古代史,著有《周代城邦》、《編戶齊民》、《古代社會與國家》、《新史學之路》、《從眉壽到長生》、《藝術殿堂內外》以及論文百 餘篇。旁及臺灣史,著有《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另有通俗著作及政治文化評論,如《古典與現實之間》、《臺灣心臺灣魂》、《走過關鍵十年》等。譯作《中國 與伊朗》。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臺灣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等校兼任教授,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國 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教育部長。民國八十一年(1992)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


白川 靜著【詩經的世界】杜正勝譯,台北:東大出版社 ,2001

2007年寫這篇 知道作者已過世數年
這篇其實是幼獅版(1974)的新增訂/版權本

我現在才開始試讀它



從桑原武夫《一日一言》中《詩經‧國風》〈靜女〉的"漢譯"說起。該外語的解釋或者翻譯,翻譯出來,因為這是其“理解”,很值得参考

  從桑原武夫《一日一言》中《詩經‧國風》〈靜女〉的"漢譯"說起。該外語的解釋或者翻譯,翻譯出來,因為這是其“理解”,很值得参考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79680069800630

Hanching Chung

幾天前,電視上看到陳柔縉女士車禍的消息,傷心、訝異:我還以為,騎自行車也需要戴頭盔呢!必須立法......
10月19日
昨天,讀某人資料,知道他的子女取名"彤"、"煒",出自《詩》...... 但是不知其義。查了馬持盈的《詩經今註今譯》,才知道"彤"是"赤漆的";"煒"是"盛赤的"。"管"為"婦人盛針線的東西"。
接下去的一首有"洵美且異","洵:誠然、實在"。
兒女女 葉彤
子 葉煒




很不錯的文人、譯家,邵洵美(英語:Sinmay Zau,1906年6月27日-1968年5月5日),原名邵雲龍,有時使用浩文這個名字。
《詩經》真該讀呀!
****
桑原武夫《一日一言》吳季倫譯:
《詩經》
(約成於西周初期∕約於西元前1100—740)
*中國最早的詩集。共有詩歌305首,另有6篇笙詩,又稱「詩三百」。自漢朝起,儒家將其奉為經典,因此稱為《詩經》。〈國風〉為當時諸國的民謠,亦即彙集了農民、士兵、情人的流行歌曲。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出自《詩經‧國風》〈靜女〉


 ----


白川靜著 “詩經的世界”杜正勝譯,馬持盈的《詩經今註今譯》等對“靜女”的解釋:
未提供相片說明。



從外語翻譯,不只是還原出原漢詩,更應該將該外語的解釋或者翻譯,翻譯出來,因為這是其“理解”,很值得参考。


白川 靜《孔子傳》《孔子》、“正統化” 、“聖化” 、“矮化” 、“神化” 、“僵化”、“維新化”    、 “醜化”  

 白川  靜《孔子傳》 吳守鋼譯,北京:人民文學,2014


内容(「BOOK」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理想を追って、挫折と漂泊のうちに生きた孔子。中国の偉大な哲人の残した言行は、『論語』として現在も全世界に生き続ける。史実と後世の恣意的粉飾を峻別し、その思想に肉薄する、画期的孔子伝。

著者略歴 (「BOOK著者紹介情報」より)

白川/静
1910(明治43)年福井県生まれ。立命館大学名誉教授、文字文化研究所所長。43年立命館大学法文学部卒。84年から96年にかけて『字統』『字訓』『字通』の字書三部作を完成させる(本データはこの書籍が刊行された当時に掲載されていたものです)
孔子伝  1972



孔子伝 (中公文庫BIBLIO) 文庫 – 2003/1

 日本知名漢學大師白川靜以中國古代社會為背景,
  透過對漢字的精闢研究,
  以論語為架構,
  在《孔子》一書中探討了中國古代的社會構造、思想制度,
  以及對孔子的獨特評論。
  白川靜的《孔子》論證並斷言《史記》中有關孔子的記錄幾乎完全都是虛構的,而孟子自任私淑於孔子,所以讀者現在才能夠聽到有「孔孟之道」這樣將孔子與孟子等同對待的詞語。但白川靜認為,莊子才是真正的孔子思想的繼承人。
  孔子的思想與莊周的關係、儒的變遷以及有關同時期的墨家的描述,是白川靜《孔子》最特別之處。
  白川靜在《孔子》一書中一路大膽斷定,顛覆了以《史記》為首的許多記述事實和觀念,支撐他的是白川靜篤實學風,以及對於東方傳統文化的執著追求。
  閱讀白川靜的《孔子》,會被作者獨到的見解震撼,會被作者嚴密而又自負的論調壓倒,也會深深體會作者對於孔子以及東方傳統文化的熱愛。

孔子

孔子伝


內容簡介

  莊子才是真正的孔子思想的繼承人!
  日本知名漢學大師白川靜以中國古代社會為背景,
  透過對漢字的精闢研究,
  以論語為架構,
  在《孔子》一書中探討了中國古代的社會構造、思想制度,
  以及對孔子的獨特評論。
  白川靜的《孔子》論證並斷言《史記》中有關孔子的記錄幾乎完全都是虛構的,而孟子自任私淑於孔子,所以讀者現在才能夠聽到有「孔孟之道」這樣將孔子與孟子等同對待的詞語。但白川靜認為,莊子才是真正的孔子思想的繼承人。

  孔子的思想與莊周的關係、儒的變遷以及有關同時期的墨家的描述,是白川靜《孔子》最特別之處。

  白川靜在《孔子》一書中一路大膽斷定,顛覆了以《史記》為首的許多記述事實和觀念,支撐他的是白川靜篤實學風,以及對於東方傳統文化的執著追求。

  閱讀白川靜的《孔子》,會被作者獨到的見解震撼,會被作者嚴密而又自負的論調壓倒,也會深深體會作者對於孔子以及東方傳統文化的熱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白川靜(1910-2006)


  文學博士,生於日本福井市。生前任職立命館大學教授,於1976年退休。主要著作有《說文新義》(共15卷、別卷1)、《金文通釋》(共7卷9冊)、《漢字》、《詩經》、《孔子傳》、《漢字百話》、《中國的神話》、《中國的古代文學》、《初期萬葉論》、《後期萬葉論》、《甲骨文集・金文集》、《甲骨文的世界》、《金文的世界》、《字統》、《字訓》、《文字逰心》、《文字逍遙》等。被譽為日本漢文時代的最後碩學,獲得的榮譽稱號有立命館大學名譽教授、福井縣名譽縣民、福井市名譽市民、京都市名譽市民等。因各階段做出的研究而獲得的獎賞有菊池寬賞、京都府文化特別功勞賞、井上靖紀念賞。2004年94歲時,榮獲日本文化勳章。

譯者簡介

韓文

  中國西安外國語大學日文系畢業,日本國立滋賀大學教育學碩士,主攻近代日本漢文教育。1992年赴日,曾任日本京都產業大學外國語學部非常勤講師,現為香港城市大學兼職講師。

目錄

《孔子》的神諭(淺野裕一)
導讀(鍋島亞朱華)

第一章 東西南北人
關於傳記
聖人之後
陽虎的反叛
出國記
亡命記
夢與影

第二章 儒的源流
關於傳統
大儒和小儒
巫史學
天的思想
關於古典
儒教的形成

第三章 孔子的處境
關於體制
群不逞之徒
奴隸制說
孔子教團
卷而懷之的人

第四章 儒教的批判者
關於批判
行會集團
儒墨之辯
盜蹠的邏輯
孔子問禮
稷下之學

第五章 關於《論語》
文體論
儒家的八流派
弟子群像
《論語》的形成
大哉孔子
文庫版後記(白川靜)
解說(加地伸行)

後記

  從開始寫《孔子》,到現在已經過了近二十年。時間快得真是像做夢一樣。而且,我也上了八十、就快要過完一個年坎兒了。然而,執筆寫這本書時的前後情況,卻依然在我的記憶裡,還帶著幾分鮮明。

  我為自己、而不是為了教室裡的講義開始讀《論語》,是在戰敗之後。我想,凡是體會過戰敗後那種沉重鬱悶的虛脫感的人都能理解吧。不知什麼時候,我的桌子上有了《論語》和《聖經》。不是來自於思想上的什麼要求,也不是想要入教。是出於那種孤獨地在黑暗的海面上漂泊,想要用手抓住什麼的衝動。而且,那東西還必須是無論從什麼角度上來都可以接近的。這樣才會比較好吧。就這樣,我不分順序地、旁觀眺望似地讀了起來。讀著讀著,我就開始覺得,這兩本書是敗北者的思想、敗北者的文章。閱讀中,自然地被帶到了一個深奧的冥想的世界裡。接下來,虛脫的時期過了,秩序也逐漸恢復,學系的活動雜誌也可以出季刊了。昭和二十三年(1948年),我發表了〈卜辭的本質〉、〈有關訓詁上的思維形式〉、〈殷之社會〉等文章,想以此得到研究生活的節奏。這之後的二十幾年,我只管投入到這些文章所指向的方向。昭和三十年(1955年),我寫了《甲骨金文學論叢》十集;三十五年(1960年),寫《詩經研究》〈通論篇〉等三冊;三十八年(1963年),為二玄社的《書跡名品叢刊》寫了《甲骨文集》、《金文集》,五冊。另外,三十七年(1962年)開始出版刊行《金文通釋》、四十四年(1969年)開始出版刊行《說文新義》。基礎稿件在之前就準備了一些,《金文通釋》A判紙八十頁、《說文新義》A判紙二百頁,我計畫將這兩部刊行在季刊上。就在這些稿件出版刊行的當間,學園紛爭如龍捲風一樣刮過。

  四十三年(1968年)接近年底的時候,在我所屬的大學,兩派學生之間掀起爭奪機關雜誌的鬥爭。前後兩次,有大約九十人負傷。這像是被當成了信號一樣,紛爭爆發了。

  用了幾個月的時間,紛爭總算終了。不過,教育現場上的龜裂和斷層不是很容易地就能填補的。特別是,一黨支配體制所帶來的荒廢,好似是無論如何都很難解決的問題。在這個時候,我想起了戰敗後閱讀的諸章《論語》。我開始思考那在決定性的敗北當中的、帶著幾個以心相許的弟子們、拖著衰老的身體持續漂泊了十幾年的孔子。四十六年(1971年)秋,正是《歷史與人物》創刊後不久的時候,我就首先將開頭的幾次連載內容交與了他們。這一年的夏天,我寫完了全部。四十七年(1972年)十一月就出版了。這件事情是一邊出版《金文通釋》與《說文新義》的季刊一邊做的,負擔很重。不過,大體上進行得效果如預期。在此描述的孔子像,是我在很久以前的戰後,在我的內心裡逐漸形成的一個形象。

  不過,問題還有其他。中國的異常事態,也是一個令我揪心的事情。一九六五年(昭和四十年)十一月,由姚文元的「海瑞罷官」批判而開始的文化大革命,最終變為以數十萬的紅衛兵為尖兵的大規模反四舊(思想、文化、風俗、習慣)運動。他們手舉著紅色書皮《毛主席語錄》,到處橫行,及至四方邊疆。所有的出版物,卷首都以特大字體標上《毛主席語錄》中的一節。無論是研究還是作品,全都從雜誌上消失了,只有口號氾濫。在這強烈的喧囂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從外部是沒有辦法瞭解的。很多書籍都被焚燒了。有報導說,郭沫若院長像拋棄紙屑一樣地在整體上做自我批判,批判自己那出色的古代研究。這些都挑起了我們的不安。一定有什麼事情,一定發生了什麼異常。那東西大概就是不分區別地能夠燒盡一切事物的nomos性的巨大力量。在這當間,主席的盟友、被公開指名為後繼的林彪,因暗殺毛主席失敗而垮臺,並在逃亡北方途中墜機而死。內部的權利鬥爭好像是因為路線的相違。文革派與實權派的不和看來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夠化解的。內外一切,nomos性的幻影籠罩著世界。大概孔子活著時的時代也是這樣的吧。哲人孔子是怎樣生活在他所在的那個社會中的?孔子是怎樣與那個力量鬥爭的?而且,孔子在現實中敗北,卻又成為百代之師,這又是為什麼呢?我想寫一部有關孔子的書。我想具體地把握孔子的姿態、孔子所在的社會和孔子的思想以及他人生中的生活方式。我是一個研究者,我想將這些原封不動地就策劃為一部精神史、一部思想史。為此,對於孔子周邊的事項,對於思想的系譜等,我都不加怠慢地予以了留意。

  《孔子》出版後的第二年,文革到了最後的階段。將林彪與舊思想結合在一起,呼號「批林批孔」的江青一派的運動發起了。孔子被人直呼其命為孔丘,被批判為一個奴隸制度的擁護者。孔子曾經被郭沫若氏定位為奴隸解放的旗手,是被安排起這個作用的。到了今天的這個世界,孔子的命運依然浮蕩。

  1976年4月,在天安門事件中,民眾激憤,江青一夥人垮臺,恐怖的時代告以終結。眾多的死於非命的學者文人不可能再蘇醒了,但孔子受到再評價,恢復了名譽。進入七八年以來,再評價的論文載於各種雜誌上。八一年六月,中央委員會正式承認文革的謬誤,長達十年的狂亂劇收場了。那不是什麼文革,那只是奪權鬥爭過程中進行的大規模的焚書坑儒而已。然而,文革終結後還不到十年的時間,又一次地,發生了天安門事件。八九年六月四日未明,武裝力量甚至還出動戰車鎮壓,造成數百學生和市民死亡。

  在那一年的夏天,我想編寫《文字逰心》一書,以紀念自己翌年迎接八十周歲。書中寫有一篇〈狂字論〉,文章一百五十頁左右,試圖通觀中國的狂的精神史。孔子是最為熱愛狂的人。「狂者進取」,是「直者」。為了與邪惡的事物鬥爭,必須要有一種異常勁頭。狂氣才可能是變革的原動力。而且,在精神史上,這也是確實可以證實的事情。在中國,在其精神史的出發點上有孔子。這一點,在《孔子傳》中多少也提到了一些。我想以〈狂字論〉來探求《孔子傳》中沒有談及的、狂的精神史上的發展。我認為,在所有的領域,能夠對抗nomos性事物的,只有這個「狂」。

  1990年,我想這是歷史上極其應該紀念的一年。以往的歷史上不曾看到過的巨大nomos性的世界,帶著一聲牆壁倒塌的聲音崩潰了。這個令人難以相信的歷史現實,我們的確親眼看到了。我還依稀地記得大正七年出兵西伯利亞時的事情。接到了慰問的文章的士兵,送來貝加爾湖的相片等。不過,不久那個地方就變為一個巨大的nomos性的世界,帶給人們無限的畏懼。我想,史達林內部肅清了兩千一百萬人的說法,不見得就一定是虛妄。

  現在,那個世界正在崩潰。「布拉格之春」以來,星星煙火一直持續了二十多年,現在一瞬間地熊熊燃燒了起來吧。一個巨大的幻影,正在從歷史上消失。

  《孔子傳》以及在這延長線上嘗試的〈狂字論〉,就是狂的精神史在我的意識底層所佔據的位置。這個事情也許不應該由我自己來講。對於問題的意識是因人而異的,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只不過,在所謂的「讀書千卷,冷生涯」(達雅堂先生詩句)的研究者的生活當中,也有不顯現在外的心思。在討論學術問題的時候,也會有某種現實與其意識底層相連。沒有這個現實的話,是很難在研究中投入熱情的。

  思考將孔子的時代與當今相比較,就會覺得,人到底進步了多少呢?的確,惡智慧進步了。殺戮與破壞變得更加巧妙,規模也更加大。然而,在邏各斯的世界裡,不就只有失去嗎?我寫《孔子傳》就是出於對這樣的現代的恐懼,是用我自己的方法表達的。當然,這大概也只是我意識中的一點希望而已也未可知。


*****
孔子的七種命運
孔子無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漢代已有人稱孔子為“素王”,意思是說孔子有王者之德,無王者之位。換言之,“素王”就是思想文化領域的無冕之王。清代統治者封給他一個稱號:“大成至聖文宣王”,大概是2000多年中讀書人的最高頭銜……   
“聖化”  

孔子從一介布衣被初步塑造成聖人,中間大概經歷了四五百年的歷程。   吳國大夫曾向孔門弟子子貢發問:你老師莫非是聖人嗎?為什麼如此多才多藝呢?子貢回答道:上天賦予他做聖人的資質,所以他多才多藝。這裡子貢把孔子讚美成、“天縱之將聖”,首次把孔子的形象定位成天賦“聖人”。
 
100多年後,孟子對孔子作了高度評價,指出:“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意思是說自有人類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古代聖人有許多不同的側面,在孟子看來,孔子身上凝聚了聖人的各方面的優點,是古代聖人的“集大成”者。   
在孔子被“聖化”的過程中,大史學家司馬遷推波助瀾,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他說:自帝王至學者,如果要探討以六經(注:即《詩》《書》《禮》《樂》《易》《春秋》6部經典)為核心的知識學問,皆以孔子的觀點作為是非標準。援此而論,司馬遷就認定孔子是最偉大的聖人(至聖)了。 
  
“矮化”   
“矮化”孔子可以說是自老子開始。   
孔子當年西行,向老子問禮。老子認為周禮的創始人周公早已死了,要復周禮必須要估量時代潮流是否允許。老子告誡說:“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這說明孔子身上有兩大不足:趾高氣揚的神態(驕氣、態色),過多的欲望與理想(多欲、淫志)。   
《列子•湯問》編造了一個故事:孔子東游,看見兩個小孩在辯論早晨的太陽和中午的太陽哪個離我們近?雙方從形狀、溫度出發各執一詞,究竟誰對誰錯,孔子不能判斷,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也?”(意即:誰說你很聰明呢?)   
實際上這個問題有相當的難度,兩千多年後天文學家經過精密的計算後才能得出答案。但孔子不是聖人嗎?按照宋儒朱熹的說法:聖賢無所不通,無所不能,這個事隋怎能不知呢?但是無所不知的聖人對小孩的疑問也不能回答,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巧妙的諷刺。

“正統化”   
自從漢代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以來,孔子的形象就逐漸趨於正統化。   
原先對孔子的形象無論是“聖化”還是“矮化”,都是一種民間行為。現在董仲舒借助國家機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來強行統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為一種國家的意識形態。   
董仲舒極力推崇孔子所作的《春秋》一書,認為“《春秋》之道,大得之則王,小得之則霸”。《春秋》一書具有“大一統”的觀點,包含了國家政治版圖與意識形態的雙重統一。因此,統治者掌握了《春秋》一書的思想本質,就可以稱王天下,至少也可以稱霸天下。   
稍後,劉向指出:“有國家者,不可以不學《春秋》。生而尊者驕,生而富者傲,生而富貴又無鑒而自得者鮮矣。《春秋》,國之鑒也。”明確指出《春秋》是統治者必修的教科書。這樣看來,孔子到了漢代,在國家政治思想領域已樹立了合法正統的形象,其著作《春秋》是治理天下的一面鏡子,孔子本人則是王者之師。  
 
“神化”   
孔子在漢代除了被官方及御用學者董仲舒等人獨尊而“正統化”之外,還受到另一批公羊學派儒生的高度“神化”。   
《春秋緯•演孔圖》《孝經援神契》等一些書籍中,從孔子的出生、相貌至行為方式進行了一系列精心編造的“神化”:孔子並非是俗人凡胎,他誕生於人神交合之中。孔子父母“禱尼丘山,感黑龍之精,以生仲尼”。從一定意義上說,“神化”是對“正統化”的加碼,是為了樹立孔子更大的權威,把孔子從人性世界的典範提升到神性世界的救世主。   
《古微書》中的一則神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魯國有個人出海而迷失方向,後來在海上遇到孔子。孔子給他一條手杖,“令閉目乘之歸”。於是,此人像哈利波特似的騎在手杖上飛回魯國,並向魯王轉告孔子的告誡:不久有外敵人侵,應趁早高築城墻。後來齊國軍隊兵臨城下,但無功而返。

“僵化”   
經過1000多年的流傳,孔子的形象到了宋代就漸漸被理學家所“僵化”。   
首先,宋代皇帝進一步製造了尊孔的社會氛圍,宋太祖趙匡胤多次去國子監主持盛大的祭孔儀式,宋真宗趙恒親自去曲阜祭孔,追封孔子為“至聖文宣王”。有了統治者政治上的大力倡導,理學家就努力把孔子改造成只知維護天理、極力遏止人欲的“僵化”形象。   
孔子曾經提倡“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指人們應該具有多方面的才能,鼓勵人們搞些下棋、射箭有益身心的活動,甚至還讚賞這樣的生活態度:暮春三月,穿著春裝,集合幾位友人去郊外休閑,在河中游游泳,在高台上吹吹風,然後一路吟唱著詩歌歸來。   
然而,理學家舍此不論,一定要把孔子“僵化”成一個乾巴巴只會以天理滅人欲的政治說教者。應該說,孔子這種被“僵化”的形象對於後世起到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維新化”   
晚清康有為搞“戊戌變法”,他需要發掘古代思想資源作為變法的理論支撐。 
  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一書中把孔子塑造為維新運動的祖師,認為“六經”是孔子為了“托古改制”,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托古人堯、舜的言論而親自寫成的作品。   
這些言論無疑是康有為的“夫子自道”。康有為想要變法,挽救奄奄一息的清王朝,面對的是一大幫清王朝舊制度的維護者,他只能抬出一個經過改造後的“維新化”的孔子形象與之抗衡。  
康有為在《春秋筆削大義微言考序》中說,孔子思想的本質是要不斷改革,不斷維新,否則怎麼能跟隨時代一起“進化”呢?康有為在這裡再次強化了孔子與時俱進的色彩,塑造了一個“維新化”的孔子形象。

“醜化”   
晚清以來,孔子的形象江河日下,或被嚴重扭曲,或被無情抨擊。   太平天國洪秀全率領農民起義,要推翻清王朝的統治階層,對於所謂“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的孔子本人及其思想自然全無好感,《太平天日》一書編造了新的神話:天父上帝審判孔子,命天使捆綁及鞭撻他。孔子跪在天兄基督前哀求不已,上帝始命停止鞭打,永不准他下凡。   
太平軍所到之處,大肆焚燒孔廟,搗毀孔子像。宣布《四書》《五經》為“妖書”,凡一切妖書,如有膽敢念誦教習者,一概皆斬。太平軍抵制孔子及其思想,或許還有另外一層原因:孔子“不語怪、力、亂、神”,對鬼神持懷疑態度。洪秀全創立上帝教,對於不信鬼神的孔子自然要打倒醜化。這是孔子因政見及信仰不同而遭到醜化。   
後來,袁世凱登上民國總統之位,定孔教為國教,提倡尊孔讀經。章太炎寫《訂孔》一文,指出儒學是“中國的禍本”,孔子最大的污點是使人不脫富貴利祿的思想。“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陳獨秀號召青年:“以徹底之覺悟,猛勇之決心,塞絕與新社會、新國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在“打倒孔家店”的年代,孔子的忠、孝觀點被認為是維護宗法專制制度的洪水猛獸。這些批判在當時看來不無道理,但情緒化、誇張化的言論色彩,不免使孔子形象受到嚴重“醜化”。(來源:人民網)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