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2日 星期三

李桂蜜譯作 從《為什麼讀經典》找記憶中的《長征記》


李桂蜜/讀者投書

專業的不務正業者,翻譯過三十幾本法文及英文著作,僥倖得過七座翻譯獎,南台灣各大專院校的流浪教師,後來還變本加厲流浪到非洲跟南太平洋去,向來低調,但為了行銷自己的國家,三年當中,讓台灣出現在索國報紙近 70 篇的全版報導中



為什麼讀經典

  • 優惠價: 9 折, 288 元

名作家卡爾維諾以本書帶領讀者一同探尋他所喜愛的經典,作者再度發揮他獨到的閱讀敏銳,細膩剖陳康拉德、狄更斯、狄德羅、福樓拜、奧維德等經典大家的作品風格,書中俯拾皆是特有的見解,比如宣稱笛福的《魯賓遜漂流... more


“A classic is a book that has never finished saying what it has to say.” ― Italo Calvino




從《為什麼讀經典》找記憶中的《長征記》

(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為什麼讀經典》李桂蜜譯,台北:時報悅讀,2005)

這英文本,我兩次都失之交臂:第一次看精裝本嫌太貴,第二次在舊書鋪,打對折,還嫌太貴。所以我都只略讀《長征記》部分。許多年前買過大陸翻譯本(色諾芬 的《長征記》(Anabasis) 崔金戎譯,北京:商務,1985/1997第三刷),雖然採用的是哈佛大學的希-英對照本,並有英文本的許多注,還是覺得文采不彰(烏乎,色諾芬的文名, 多虧《長征記》,然而從英文轉譯,味道多失……)


不過時報網路附作者討論色諾芬《長征記》,引了兩大段,雖然只是大陸本153千字中的一小部分,還是可以將其對應的翻譯排出(用【】表示),供有心人之對照。前一段李譯本比較清楚,後一段反是,不過台灣本也可讀。


台北時報李桂蜜譯本:
今日閱讀色諾芬的《長征記》很像是在觀看電視或錄影帶裡經常重播的舊戰爭紀錄片。當我們讀到下列這樣的段落時,彷彿正在觀看一部黑白的陳年舊片,其中有著相當粗糙的光影對比及加速動作,我們幾乎立刻感到同樣著迷: 三天當中,他們又走了十五帕勒桑2,每一天都行走在深厚的積雪中。第三天的情況特別惡劣,因為他們行進的時候,北風不斷向他們吹襲:北風在整個地區肆虐, 摧毀一切、凍僵他們的身體……行進期間,士兵為了保護眼睛不受雪上強光的侵襲,便用黑色的物品擋在前方:為了避免凍傷的危險,最有效的方法便是不斷移動雙 腳,絕對不可靜止不動,尤其是不可在夜間脫掉靴子……有一群士兵因為這種種困難而落後,他們看到不遠處,在覆蓋白雪的平原中央的河谷裡,有一個黑色的池 子:他們認為那是融化的雪。事實上,雪的確是在那裡融化了,不過那是因為附近有一道天然泉水,所以有蒸氣裊裊升空。


崔金戎譯:【他們踏著深雪行經平原,三站,十三帕拉桑。第三站相當困難。北風迎面吹來,把一切東西和人都凍壞了。…….有些人眼睛對雪照射得發暈,有些人 腳趾被凍爛掉。一個人行進時,前面有些黑東西能保護眼睛不被雪照設弄壞;總在走動而不停靜下來能保護腳,或是夜間脫掉鞋子。……是這種艱難困苦情況使得有 些士兵落後了。看見前面有一塊黑的地方(因為那兒沒有雪),他們推測是雪已融解。實際確是雪已融化,由於付近一泉源在幽谷中冒氣。】


然而我們很難引述色諾芬:真正重要的是連續不斷的視覺細節與行動。我們很難找出一個段落可以完全代表這部作品宜人的多樣性。或許以下這一段可以,這是從上述段落之前的兩頁引述出來的:


一些離開營地的希臘人表示,遠方似乎有一支巨大的軍隊,許多火把在夜間點起。指揮官聽到這一點時,表示在分開的營區紮營是不安全的,因此再次將士兵集合起 來。士兵便全在同一個地點紮營,特別是天氣似乎好轉了。不過不幸的是,夜間降下了許多雪,覆蓋了士兵的盔甲及動物,士兵們在地上擠成一團。動物的四肢都凍 僵了,以至於站不起來;人們遲遲不站起來,因為肚子上未融化的雪可以給予他們熱量。接著色諾芬勇敢地站起來了,他脫下衣服,拿起斧頭開始砍柴;看到他這麼 做,另一個人也站起來,從他手上接過斧頭,繼續砍柴;其他人站起來點火;所有人都在身上擦油膏,他們擦的不是油,而是在當地村莊找到的藥膏,這是用芝麻 籽、苦杏仁、松脂及豬油做成的。也有一種用相同材料製成的香油。


崔金戎譯:【有些散居到各村的的(希臘)人報告說他們夜裡看到好多火光閃耀。因此將官們斷定讓軍隊各部分開居住是不安全的,還必得把所有隊伍聚在一起。於 是他們聚攏來,特別是因為風雪好像要停下來。但是他們露宿時卻下了一場特別大的雪,除了妨礙馱獸的行動,還把武器和睡覺的人全部覆蓋起來。每個人都不願意 起來,因為,人躺在那兒,身上的雪---若是不下滑下來---使人覺得發暖。可是色諾芬一鼓作氣起來了,不披外罩,便去劈木材。另一人也很快站起來,拿走 他的斧頭,便接著劈起來。這時另外一些人也起來,動手去生火、塗膏,因為他們在那裡發現大量用豬油、芝麻、苦杏仁或松節油用來代替橄欖油的油膏。他們還找 到用同樣成份製成的芳香油。】


從一個視覺呈現快速轉至另一個,再從這些呈現轉至軼事,接著再轉進對於異國習俗的描述:在這個背景上,不斷爆發刺激的冒險,以及意想不到的障礙,阻止軍隊 前進。通常每一次的障礙都被色諾芬的詭計所克服:必須佔據的每一座設有防禦工事的城市、每一個在露天戰場上與希臘人作戰的敵人、每一道必須橫越的峽灣、每 一次惡劣的天候--這一切都需要這位敘事者兼主角兼傭兵領袖的才智、機敏以及周密思考的聰明策略。有時,色諾芬就像是兒童漫畫中的英雄,在每一段插曲中, 他都設法在極不利的情況下存活;事實上,就跟兒童漫畫一樣,每一段插曲通常會出現兩位主角:色諾芬與徹里斯弗斯(Cheirisophus)為敵對的軍 官,分別為雅典人與斯巴達人,而色諾芬的解決方法通常是較為精明、寬厚且具決定性的。


《長征記》的題材應該很適合以流浪漢和無賴為題材的故事,或是模仿英雄氣概的故事:經過偽裝的一萬名希臘傭兵受僱於波斯王子小居魯士(Cyrus the Younger),長征至小亞細亞的內陸,其真正目的是要驅逐居魯士的哥哥,阿爾泰薛西斯二世(Artaxerxes II);不過他們在克納科薩(Cunaxa)的戰場被擊敗了,如今他們群龍無首,而且離鄉背井,必須在充滿敵意的人當中,找到歸鄉的路。他們只想歸鄉,可 是他們所做的一切都造成了公共威脅:他們一共是一萬人,全身武裝,可是卻缺乏糧食,所以他們像是蝗蟲過境般地肆虐、摧毀所到之處,並且擄走大批婦女。



****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