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5日 星期三

《一代國士俞大維》《俞大維傳》俞大維故居。紀念學會













不是國民黨員,也不是黃埔軍校出身,俞大維卻擔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長長達10年,是首位設有紀念館的國防部長。(中央社檔案照片)


為新成立的單位題寫240cm長的招牌
未提供相片說明。






俞啟木談她的父親俞大綱,伯父俞大維

















俞大維先生紀念學會
15 小時 ·

成立大會之三篇,
俞大綱先生,70年代臺灣文藝青年的精神導師,孕育出日後一代文藝界菁英,陪伴與催生雅音小集、漢聲雜誌、雲門舞集等等藝文團體,對於臺灣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俞啟木對父親俞大綱的思念】
俞啟木說 :「俞大維是我的伯父,俞大綵是我的姑姑,俞大綱是我的父親。在我的記憶裡,他們三個兄弟姊妹感情之深,我記得父親常常跟姑姑講電話到早上兩、三點鐘。我父親過世以後,我回去看我伯父,伯父說不敢相信父親那麼快就走了,他去世之前的那一晚,還跟伯父坐在客廳裡聊天。我知道我父親過世對我姑姑跟伯父是很大的打擊。我也很想念他。」
「因為我一直在美國,沒有瞭解他們對社會那麼多的貢獻,學會給了我一個機會去認識這三位俞家長輩。我要感謝各位,謝謝!」
(影片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1WELqVvjG0enczkNBQ4wnj...... )
-----------------------------------

【徐秀榮回憶《寥音閣集》出版時的感動】
里仁書局總編輯徐秀榮先生說 :「俞大綱先生去世時,俞大維先生馬上找我過去,俞大維找到俞大綱的詩文集,希望你盡快的把它印出來,我收到以後馬上就印,這就是我們里仁書局出版精裝的《寥音閣集》,這本書很特別,當年書很快就賣完了。俞大維先生寫的東西並不是很多,這裡留了這篇很短的前言...」
《寥音閣集》前言:

「余弟大綱,因心臟病突發去世,遺稿零散,偶檢得其手寫寥音閣詩稿,及請人代抄和庚子秋詞稿,即付景印。因其著作甚多,全集須待整理方能印行也。余弟一妹二淪陷大陸,迄無消息,在台者僅妹大綵、弟大綱。昔東坡因謗詩繫獄,寄詩子由,有「與君世之為兄弟,更節來生未了因」之句,本非傷逝之作也,然哀思愴惻,感動人心,至今九百餘年,猶傳誦不絕。今弟往矣,而兄姊悲痛之情,惟蘇詩可達!謹書卷首,以待來生。兄大維涕泣謹識。」

(徐秀榮過去分享俞大維的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100011939627009/posts/490425564698760/ )
大會主持林光美館長:「在座有許多是俞大綱老師的子弟兵,學會宗旨中陳寅恪、傅斯年、俞大綱、俞大綵等人都納入其中,未來學會將會把俞家的事蹟都表彰出來。」
接下來陸續分享成立大會的感動橋段給大家 ! 敬請關注 !
若有其他任何指教,歡迎與我們聯絡。










傳奇國防部長俞大維 金門人難忘的158公分巨人

發稿時間:2017/10/21
俞大維舊居專題1(中央社記者黃慧敏金門縣21日電)不是國民黨員,也不是黃埔軍校出身,俞大維卻擔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長長達10年,是首位設有紀念館的國防部長。他在台北市溫州街的舊居已被定為文化資產,這位158公分的巨人與金門關係深厚,至今仍讓許多金門人難忘。

回想民國77年八二三砲戰30週年紀念日俞大維重返金門的盛況,早年投身軍旅、現任烈嶼鄉文化館館長的林馬騰記憶猶新。他說,從司令官以下,整個小金門全體總動員,鋪紅地毯迎接他;男女老少都爭相再睹他的丰采,這個畫面令人難忘。
前國防部長俞大維(坐輪椅者)民國52年巡視小金門時,與一名出生的女娃洪國珍結緣;民國77年八二三砲戰30週年,他重返舊地,在女娃青歧老家受到熱烈歡迎。(翻攝照片)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傳真 106年10月21日前國防部長俞大維(坐輪椅者)民國52年巡視小金門時,與一名出生的女娃洪國珍結緣;民國77年八二三砲戰30週年,他重返舊地,在女娃青歧老家受到熱烈歡迎。(翻攝照片)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傳真 106年10月21日
此行,俞大維特別到青岐和西宅探望當年他命名的嬰孩蔡國光和洪國珍的老家,兩家人像辦喜事般地隆重接待他。洪國珍說:「那時我家風光得不得了,我開心極了。」

俞大維民國51年為蔡國光命名的同時,也為軍方草棚電影院改建的戲院取名「國光」。蔡國光的父親蔡水杉感謝俞大維為兒子命名,還說,後來蔡國光到國光戲院看電影都是免費。蔡水杉6、70年代遷居台灣後,一年大概會到俞大維新生南路官邸拜會俞大維一兩次。

高齡96歲的烈嶼鄉老鄉長洪福田,談到俞大維,不禁豎起雙手大拇指推崇。他說,俞大維來過小金門好多次,還記得有一次俞大維在市場買了一個大冬瓜。
高齡96歲的烈嶼鄉老鄉長洪福田(圖)談到前國防部長俞大維,不禁豎起雙手大拇指推崇。中央社記者黃慧敏攝 106年10月21日
俞大維一生充滿傳奇,一介文人卻總綰國家兵符,以過人的學識才智與氣節贏得長官器重與屬下尊敬。金門俞大維紀念館展示的資料說,俞大維的名言是「我不相信情資,我只相信我雙眼所見的」他曾乘搭乘空中偵察機130多次,深入大陸內部。部屬認為部長不必御駕親征,但他卻說:「我不能去的地方,我也不會讓我的部屬去。」

也因為親自偵察兩岸情勢,他獨排眾議,堅持共軍一定會攻打金門,國軍也才能夠打贏八二三砲戰這一役,成功防禦台澎金馬,奠定了國家日後的繁榮基礎。

俞大維紀念館的導覽資料指出,俞大維從高中到大學只花了5年,到哈佛大學留學時也是跳級,3年就讀完碩博士。之後,他再赴柏林大學深造,修習數理邏輯、哲學之餘,兼修彈道學,為日後以非軍職出任國防部長奠下厚實軍事基礎。

他回國出任駐德採購,期間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政府給他12門大砲的經費,他卻帶回15門,笑說是廠商贈送的。真相是,他婉拒收取回扣,將回扣的錢再多買3枚大砲,清廉得連一毛錢也沒有放入自己口袋。

俞大維歷任兵工署長、交通部長,一路做到國防部長。在他晚年貼身訪問他的資深記者沈靜透露,他擔任交通部長時,還親自去送信,體驗郵差的辛苦。身先士卒的典範,令人感佩。

不像一般部會首長在辦公室裡辦公,俞大維在國防部長任內,有「前線部長」之稱,最常跑金門、馬祖和大陳。林馬騰形容俞大維是在飛機上辦公,3、5天就跑一趟金門。俞大維的乾孫女洪國珍也說,「公公沒有辦公室,他告訴我,他的辦公室就在金門。」
zoom in民國45年,時任國防部長的俞大維(前)視察金門前線時留影。(中央社檔案照片)民國45年,時任國防部長的俞大維(前)視察金門前線時留影。(中央社檔案照片)
雖然貴為國防部長、總統府資政,俞大維一生過著簡單、儉僕生活。晚年經常採訪他的中央社資深記者沈靜說,他到晚年還是睡著那一張單人床。82年7月,俞大維在證實罹患腎臟癌後2週過世,沈靜說,一般腎臟癌病患會非常疼痛,但俞大維很有福氣,不會感覺疼痛;而他過世時紅光滿面,也是沈靜從沒有見過的安詳。

俞大維的遺願是死後要把骨灰灑在金門海域,永遠陪伴八二三陣亡弟兄。洪國珍在淮陽艦上全程見證了這一幕。

俞大維紀念館裡有一個和本尊1:1比例的蠟像,他的身高不高,對國家的貢獻卻與身高成反比。他在民國43年到69年住了26年的台北市溫州街22巷4號,一度因都更面臨拆除命運。在建築師陳勤忠等人提報文資案後,台北市文資審議會通過提報為國定古蹟;後人將可在此緬懷這位前國防部長高風亮節的典範。1061021

延伸閱讀》俞大維舊居成古蹟 提案建築師陳勤忠憂喜參半
延伸閱讀》俞大維動員軍醫接生她 她送俞公公走完一生
延伸閱讀》搬離俞大維故居 許文富家屬樂見老屋保住了
延伸閱讀》俞大維晚年貼身採訪 沈靜引以為榮

俞大維故居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文字








一代國士 俞大維
作者: 李元平, 李吉安
編者:哈用.勒巴克
出版社:銘閎實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11/12
語言:繁體中文

  俞大維何許人也?對現代年輕一輩來說,恐怕鮮有印象!

  民國七十五年六月研究所畢業,分發到軍聞社服務。社長李元平是我新聞採訪寫作的啟蒙恩師,更是讓我有機會接觸、採訪這位一生不忮不求,清末名臣曾國藩的外曾孫,也是哈佛大學一九二一年班傑出校友,更是中華民國首位擁有雙博士學位、又是將軍、教授的前國防部長俞大維之推手。

  俞老部長不僅因「八二三」一戰成名,而且更因「八二三」讓外國戰略軍事家,認識中國兵學寶典《孫子兵法》的奧妙。至情至性的俞大維,始終以「參謀官沒有姓名」自居,認為「八二三」是由於蔣中正總統英明領導,以及那些蹲在戰壕隨時付出生命鮮血的官兵與美方協助所致,一片丹心可表。

  他總是喜歡贈書給有緣人,勸人多讀書。老人家常笑謂:「書中也許沒有黃金屋,但自有道理千萬般,至少不會讓人變成老骨董。」筆者在採訪俞部長的六年多時光裏,先後獲老先生《三字經》、《陳散原文集》、《曾文正公家書全集》、《馬歇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報告書》、《國防論》、《十一家註孫子兵法》、《顧炎武日知錄》上下兩冊等寶貴贈書,分享知識的喜悅。

  但是每次拜訪時,記憶力奇佳的俞部長,總會語氣咄咄逼人,問你書看了沒有?或是峰迴路轉的巧妙談話,有無讀書立見真章。要是有涉獵,老先生總是開懷與人談個不停,並不時以有力的智慧之手,拍捶在人的肩膀上,雖然有時被他拍打會略感疼痛,但是能通過老先生的檢測,許多寶貴的人生哲理,源源的醍醐灌頂,讓人獲益無窮。如果,他洞悉獲書人或採訪者沒有充實準備,做足功課的話,不是耳朵聽不到,就是稱其身體不舒服,下次再約;或是顧左右而言其他,在不傷對方自尊使其知難而退。
  
  寬容幽默、瀟灑豁達,廣植福田正是俞老部長的本性,臨終前猶不忘叮囑家屬,勿為後事安排而擾人,遺體火化所燒出舍利子、舍利花,豈止是慈悲心懷的結晶。但,老先生最大的遺願,就是羽化後一定要由長子揚和駕機,將其骨灰灑在金門海上,行禮之前務必要先飛慈湖陵寢與泰山陵寢,向蔣中正總統與陳誠副總統致最後的敬禮。筆者有幸隨行採訪見證此一感人情景,迄今仍歷歷在目,永難忘懷。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徹悟生死大愛,與天地自然同在,永遠以身為蔣公手下一員打鐵匠為榮的「一代國士」俞大維,一生中不但沒有繳白卷,在人間更是瀟灑走一回。
  
  恩師李元平將老部長的傳奇一生,完成《俞大維傳》,於民國八十一年元月五日問世,立即成為坊間的暢銷書,隨即再版付梓,在短時間內寫下國內出版界發行十幾版的記錄,回響熱烈,由此可見一斑。
  
  就連對岸大陸「兩彈一星」科技之父錢學森、「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哲學研究所學者高山杉等名人,都對俞部長的貢獻與風範,讚譽不絕。
  
  近年來,臺灣雖然歷經兩次政黨輪替,寫下「世界民主燈塔」的成就,但不管是在李登輝,或是陳水扁、馬英九執政,實難看到有像俞大維這種「敢言、敢行、敢當」,且品德高尚廉潔,為國家利益與人民福祉全力以赴的風骨官員,未嘗不是臺灣今日未能向上提升的關鍵。
  
  由於《俞大維傳》已絕版,為勾起大家對這位傳奇人物的懷念,並作為人生觀建立與奮鬥的借鏡,奉恩師之命, 除對《俞大維傳》原文部分疏漏與錯誤之處, 加以補強校正外,並添增如今日沸沸揚揚、隨時有爆發南海衝突的問題,早在民國四十五年六月,俞部長就與美軍第二任協防司令殷格索研討,並獲美軍支持,簽請蔣中正總統同意派兵進駐南沙太平島,鞏固我南海主權等先知灼見,以及救劉安祺免軍法問罪、保住郝柏村官位、俞氏家族對兩岸的深遠影響與一些鮮為人知的史料故事,鮮活地讓俞大維部長走進讀者眼前,期能有所反思與啟發。
  
  本書《一代國士俞大維》,堪稱是《俞大維傳》的2.0版,感謝恩師李元平的信任、羅順德將軍與莊威先生的資料提供、還有哈用‧勒巴克先生支持出版的決心,才能使本書能夠如期如質問世,實現筆者懷念與感激俞老部長的教誨心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元平 前國防部軍聞社社長

 
  殊榮:《建設的火花》一書榮獲國家建設新聞報導特優獎
  著作:《平凡平淡平實的蔣經國》、《南海血淚》、《建設的火花》、《俞大維傳》

☉李吉安  前青年日報副社長
 
  殊榮:華視獎、金鐘獎入圍、獲新聞局評選為海外宣傳片、國軍33屆文藝金像獎軍聞報導項金像獎、大眾傳播教育攝影獎、全國青年創作美展攝影類優選、中華民國97、98年版國防報告書總主筆。

  著作:《軍聞一甲子》、《國之干城》、《十年寸草心-誰說久病床前無孝子》
  《追憶金門砲戰五十周年》作者之一、《允文允武—榮民學人實錄》作者之一、《築夢家園—新北巿低碳家園巡禮》作者之一、《文才武略繞指柔情-杜金榮上將》作者之一、《福利事業管理處五十年處慶專輯》作者之一、

目錄

壹 前傳
  

第一章 滿門文武
第一節 家世―代代書香
第二節 家風—克勤克儉
第三節 「公羊」啟蒙—幸與不幸

第二章 治學心法
第一節 偷看閒書—崇拜天下第一好漢
第二節 求學—既吃虧又佔便宜的求學方法
第三節 哈佛的心法—簡單清楚取勝
第四節 兩次留德—由學文而學武
  
第三章 初試啼聲
第一節 徘徊人生十字路口
第二節 柏林「中國三劍客」、「結拜抗日六兄弟」
第三節 上「牯嶺」,初謁委員長
第四節 「中國的雷聲」—俞大維廉儉
第五節 父子英雄
第六節 神射手俞大維
第七節 長期抗戰確保彈藥無缺
第八節 我在兵工廠實行福利社會
  
第四章 風雲際會
第一節 風雲際會的年代
第二節 選派科學家,學造原子彈
第三節 運兵東北與戰後接收
第四節 參加「三人小組」始末
  
第五章 交通部長(民國三十五年五月~三十八年元月)
第一節 韓信登臺
第二節 金元券罪言
第三節 徐蚌戰場空中投糧
第四節 重病辭卸交通部長
  
第六章 顛沛流離(民國三十八年~四十年)
第一節 張治中最傷害蔣公
第二節 假如我是王耀武、鄭洞國……
第三節 劉斐不可能是匪諜
第四節 牆倒眾人推
第五節 骨肉離散
第六節 臺大校長宿舍的過客
第七節 解救陳儀
第八節 追訴毛邦初貪污案
  
第七章 臺海風雲(民國四十三年~五十四年)
第一節 聽到砲聲就趕回來
第二節 大陳轉進
第三節 建軍備戰
一、殺包啟黃
二、國民黨的漏網之魚
三、調查孫立人案敬陪末座
四、軍人待遇比照公教
五、外島「補給官」
六、親批的唯一公事
七、公館機場興建記
八、高登大維港
九、爭取美援、策訂三個作戰計畫
十、部長的辦公室在前線
十一、偵察飛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十二、敵前夜狩錄
第四節 作戰篇
一、戰爭前夕
二、出生入死
三、商洽緊急軍援—難纏的外交攻防戰
四、取得臺海空優
五、八吋巨砲~反砲擊~停火
六、火線零縑
  
第八章 兒女親家
第一節 兒女篇
第二節 親家情
  
第九章 書生本色
第一節 奉溪先生與我
第二節 蔣經國叫宋美齡一聲媽
第三節 遞辭呈;「我沒有繳白卷!」
第四節 鶼鰈情深
第五節 讀書人要收攤了!
第六節 最後征程

貳 增補  
第一章 威遠計劃
第二章 保住郝柏村、劉安祺
第三章 成績單
第四章 大師世紀對話錄
第五章 近代中國國防科技始祖園丁
第六章 知者不言
第七章 談募兵
第八章 俞氏家族
第九章 史政要「實」
第十章 行得通才是好政策
第十一章 龍嫂
第十二章 寶劍贈英雄
第十三章 俞大維與高登
第十四章 追隨二十四年

參 附錄
第一章 「八二三」美國援華兩大附件
第二章 遺囑
第三章 一片彈殼
第四章 瑰奇之士、勳榮永駐
第五章 俞大維家族表
第六章 年表大事記
第七章 《俞大維傳》作者的一封公開信


這本書

大陳島撤退時 俞大維部長多次去馬祖附近諸島空中巡視

包括近來新聞中的
平潭島 (台灣)
平潭
新竹

福州
平潭位置圖

平潭島又稱海壇島,位於福建東部福州市,屬於平潭縣,是福建省的最大島,中國大陸第五大島,面積370.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064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08公里。人口近40萬。

海壇島是福建省的最大島,中國大陸第五大島,面積370.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064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08公里。素有「千礁島縣」之稱。與福清市隔著海壇海峽。另外,平潭與臺灣新竹間為臺灣海峽最狹處(68),島上立有相關示意碑。







對所謂孫立人案也有其"控訴"

俞大維傳

封面
臺灣日報社, 1992 - 392 頁
李元平《俞大维传》,台北:台湾日报社,1992年1月5日初版,同年1月22日增订2版。据作者说,这部传记主要是根据他对俞大维所做数次访谈的记录,


我想 個人讀本書都會注意到自己想看的東西
我注意到的是
馬歇爾說四強中以蔣介石的周邊的人的品質最差
台灣228的接收失敗 一如在中國的幾個城市般 很不得民心
陳儀--
俞大維的 "恩人"的正反面.....
王雲五推行的金元券 讓中國的中產階級都破產 是失去中國的主因
可是王雲五至死都認為他是對的....
他在當交通部長的科學管理
我還注意到1987年邏輯學家訪問俞大維先生 安慰他是"學以致用"型
整篇認為蔣介石是恩人
(他晚年也是在安全系統監視下的一員)

他追訴對美採購大員的勝訴 連胡適等都要打電報慶賀


網路上有些摘述

俞大維傳-823砲戰節錄-戰爭前夕1

俞大維傳-晚年節錄-

這本傳記雖不全面 但可以參考的地方很多

余大維傳李元平/台灣日報社1992

譬如說 我今天 看一"演講" : 朝左的閱讀路線
想起維先生剛拿到哈佛博士學位 拿獎學金到歐洲去 在船上有有人勸他讀點左派的書 如此知識才完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俞大維

任期
1954年5月27日1965年1月13日
前任 郭寄嶠
繼任 蔣經國

任期
1948年5月31日1949年2月8日
前任 首任
繼任 凌鴻勛(代理)
端木傑(正任)

第8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交通部部長
任期
1946年5月16日1948年5月31日
前任 俞飛鵬
繼任 行憲

性別
出生 1897年1月11日
大清浙江省山陰縣
逝世 1993年7月8日 (96歲)
中華民國臺北市
籍貫 浙江紹興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 Independent candidate icon (TW).svg 無黨籍
父母 俞明頤(父)
曾廣珊(母)
配偶 妻 陳新午(1929年起)
同居者 (德國鋼琴教師)(1924年前後)
子女 俞揚和俞方濟俞小濟
軍事背景
效忠 中華民國
服務 Republic of China Army Flag.svg 中華民國陸軍
階級 中將
獲獎 青天白日勳章
俞大維(1897年1月11日-1993年7月8日),中華民國軍事、政治人物,浙江紹興人,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曾任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國防部部長等職,八二三砲戰即在其任國防部部長時發生。

目錄

[隐藏]

[编辑] 經歷

1918年10月,俞大維赴美入哈佛大學哲學系,畢業後至德國柏林大學深造,專攻數理邏輯與哲學。留德期間,聆聽過愛因斯坦教授的相對論課程,1925年,俞大維寫了一篇論文,題為《數學邏輯問題之探討》,刊登在愛因斯坦主編的德國數學雜誌《數學現況》上,成為在這本著名刊物上發表論文的第一個中國人。而在該期刊發表論文的第二個中國人是華羅庚,二人日後成為好友。因興趣逐漸轉向彈道研究,嗣成為彈道學專家,對兵學也由此奠定深厚基礎。
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成 功,全國統一,國民政府開始著手軍經建設,俞大維出任新設立「駐德使館商務調查部」主任。1929年6月返國,任軍政部參事。翌年5月,再度赴德,負責採 購軍備,並續習德國參謀教育。有一次政府命其採購大砲,按值計量,可買12門,但運回中國時,卻為15門,詢其緣故,僅輕描淡寫謂:「是送的」。實其將所 得傭金,另購砲3門,俞大維先生的熱血報國之心不言而喻。1932年派任參謀本部少將主任秘書,但俞大維婉拒而自願至中央訓練團任兵器總教官。次年1月,調軍政部兵工署長,並晉升陸軍中將,對當時的兵工現代化做出許多貢獻。
1937年抗戰爆發,俞大維指揮將沿海30餘座兵工廠、鋼鐵廠、材料廠、及兵工技術單位以有限之人力、物力與獸力搬運,陸續西遷內陸繼續生產,為抗戰中國國防工業生產貢獻卓越,1944年12月,調軍政部常務次長,並兼中美聯合參謀部中國代表,負責與美方代表魏德邁將軍協商,爭取美國軍援,當時「阿爾發部隊裝備方案」,使國軍36個師換裝美式裝備,即為此達成之建議。1946年4月,參加國府、中共、美國代表之3人小組會議,協商戰後還都事宜;5月,獲國民政府頒授青天白日勳章
1946年5月16日,繼俞飛鵬出任交通部部長,任內建立交通資料中心,全國鐵道狀況之自動化,以及郵政開辦24小時服務等事績尤為人稱道,1950年1月赴美養病。1954年出任國防部長,先後長達10年之久,任內積極整軍建設促使國軍成為一支現代化之部隊,1965年初,因病辭去部長一職由蔣經國接任,轉任總統府資政1993年病逝,享壽96高齡。

[编辑] 家庭

俞大維的家世十分顯赫,不但名人眾多,還跟許多知名的家族結為姻親。

 好學不倦

俞大維一生都非常喜歡讀書求知識。當他晚年,視力變差,已無法看書時,決定「讀了一輩子書,現在要收攤了!」收攤就是不再讀書了,但收攤可是有一套 嚇人的程序:他決定把以前唸過的書,溫習一遍,之後才不讀書。俞大維決定每個月溫習一學問,「邀請各類學問極有成就的老朋友,相互討論」,他計畫先溫習天主教神學,請羅光主教陪他溫課,接著還計畫請物理學家吳大猷溫課,之後還有音樂、美術、哲學、數學、美學……,他不溫習軍事,因為那不是高深學問。

 外部連結

[编辑] 參見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