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校園的美麗與哀愁——專訪張則周老師
◎大氣三 陳梁政
前途似錦的美麗之島
張則周老師生於河北,祖籍山東,一九四四年正值青春時期的他踏進北京市立第四中學的大門。當時許多思想開放、勇於批判的青年和學者在各所學校奔走,希望能帶領更多學生了解社會及國際現況,這股浪潮蔓延整片秋海棠大陸。
三年後公費考入國防醫學院的時候,他便挺身為了學生簡陋伙食,向學校要求將美軍倉庫的多餘罐頭等轉給學生,這份直率的個性嶄露無遺。國防醫學院的風氣封閉,生活管制嚴厲地讓人窒息,一年之後張則周老師便趁警備鬆散溜出,尋找自由的風而遠渡到朋友口中的美麗之島──臺灣。隔年二月他通過了臺大、師大寄讀生入學考試,六月時幸運的分發進入臺大化工系就讀,開始了青春洋溢的大學生涯。
實用心理學班
隨著張則周老師的回憶前行,「那邊是一號館、二號館……當
時的布告欄就行政大樓和農經大樓中間。」老師指著遠方小小福的方向這麼說著,彷彿一花一草歷歷在目。某天就在這個布告欄貼出了臺灣省社會處開授實用心理學
的消息,他認為大學階段應該拓展視野,也對心理學有著濃厚興趣,便和同學相邀聽課。當時除了學生以外,也很多一般民眾聽課,大家都著迷於課程和講師于非的
口才。除了課程外,他也期望大家能多讀一些課外讀物,鼓勵同學們交換書籍閱讀。
某天講師就這麼失蹤不見,心理學班也就停開。當時因為工學院的課程繁重,張則周沒時間向同學借書,只記得自己找了幾本書來看,也不是什麼禁書。學生們抱著一股熱情求知,但誰也不知道暗潮洶湧的政治勢力已悄悄伸手進入椰林大道了。
一九四八、四九是學生運動非常活躍的時期,可說是遍地開花。在三月二十日發生臺大師大學生腳踏車雙載事件,身為學生的張則周也看不下警察蠻橫的行為,和同學們肩並肩走上街頭,要求警察給出合理的交代。爾後四六事件中,另外一位政治受難者──物理系姜民權女士在學生救援活動中跟他有過短暫交集,「我記得四六事件的時候,張則周同學站在台子上講話,他是京片子,講得很好,大家都在聽嘛。」那時候張則周就站在行政大樓餐廳的桌上大聲疾呼,學生都實感政府濫權而痛心。
以
前的舊臺大宿舍位於現在新生南路上金華國中那片地,就在二年級下學期的五月二十日,一群同學正在男一舍圍著一張桌子準備材料力學的考試,突然學校的生輔組
主任就陪同一位軍官闖進來,想要找張則周去「談談」一兩個小時,去哪談?為什麼找上他?他完全一頭霧水,臨走前還將口袋中話劇社公演未賣完的票券囑託給同
學,誰知道下次他能踏進臺大這塊地已是十一年又四個月之後。
為
了不讓這些被捉的人知道身處何方,被押進軍車裡的張則周就被載在市區繞呀繞,下車後就被丟進一間寺廟,後來才知道這裡叫作東本願寺,也就是保安司令部安置
罪犯的第一現場。兀自在旁邊待兩個鐘頭,沒有受到任何問訊就被關進監牢裡,裡頭的牢犯多是在二二八之後被抓進來的政治犯,這兩年之間與社會完全脫了勾,一
看到是新來的學生便熱烈地向他詢問當時外界的情勢,充分流露出這些受難者即使被囚禁依然關心國事的情懷。
判決第2467號
每
天凌晨四點監牢大門打開,鏘啷鏘啷的聲響迴盪在寂靜的牢房之間,劃破寧靜的是從獄官口中沉重的名字,這一串被呼叫到的人不是要去吃早餐,而是必須踏上人生
的最後一段路程,有的人早有心理準備而抱著慷慨赴死的心情,有的人則是顯得驚慌失措。當你一聽到同案的人開始被唱名,就該有下一個可能會輪到自己的心理準
備了。
在四個月間僅僅四次的問訊,記得在狹小黑暗的空間中單獨面對審訊「有人說你參加心理學讀書會,你為什麼參加?讀了什麼書?」於三十九年九月五日「臺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39)安澄字第2467號」就在青島東路的軍法處宣判了,這就是講師于非所牽連的「中央社會處臺灣工作站」案件其中之一。「我記得對面牢房有位基督徒周哲夫,他是鐵路局股長,每天虔誠的禱告,最後一位被叫到名字他不敢置信的楞了許久,直到身旁的難友提醒,他才回魂過來、踉蹌的走出牢房…」被處死的周哲夫便是同案的人,因為提供鐵路運輸資訊給于非等人就被判了死刑,這其實只是些很容易獲得的資料啊!
到
了十點多開庭的時候,張則周一行人就被帶至法庭逕行宣讀判決,旁邊的女同學大喊不公,她們矢口否認參加心理學的讀書會並要求與提出口供者對峙,當庭法官只
冷冷地說:「你們說冤枉,那人早上被槍斃了要跟誰喊冤呢?」這種話現在聽來極度諷刺,卻真實是軍法審理的黑暗面,幸或者不幸?至少逃過死劫。
嘗遍世間冷暖的黃金十年
判決結果十年之後確定後便立即發監執行,最後輾轉被送上了火燒島──綠
島。踏上一片荒蕪的這座小島,但環境的開闊反而一掃前幾年被禁閉在狹小牢房裡的抑鬱,工作僅僅是打石頭和砍茅草,現在所看到的綠島監獄等建築都他們首批政
治受難人所親手堆砌出來。對他們幾位學生來說因為從未幹過苦力,這種勞動型的工作實在是吃不消。雖然體力慢慢有所增進,但苛刻的監獄指導員卻也不停增加工
作量,他們心想:「要是一直去滿足長官的要求,那豈不是會被操勞到死?我們有些人就只給他砍三十根茅桿。」
就
因如此被認為刻意搗蛋破壞秩序,再次遣送回軍法處審判,其中有些人就被槍斃了。「還記得那時候有個叫尤飛的憨厚老實人,他跟別的中隊的女孩紙條傳情,結果
被誣賴密謀組織叛亂,也被處死了。」而張則周所幸沒有把柄被掌握,轉送到景美安坑的軍監獄,最後一兩年再被送到土城的生產教育實驗所,即便是刑期結束之
後,又被強迫到小琉球勞動一年四個月。就在這裡結束顛沛流離的十一年又四個月囚禁歲月,身體上的折磨和逝去的青春歲月也已經無法挽回。
永遠開朗的樂觀主義者
究竟人的一生有什麼意義呢?一個滿懷著熱血期待能夠為國家盡一份心力的青年,從大陸漂流到臺灣這座海島,從臺灣再漂流到旁邊更小的島嶼,以為自己能夠掌握人
生,卻如一顆湍流中的細砂,只能任由時代的洪流從這裡被帶往那裡,眼見身旁的人接二連三的逝去。人生路途上所遭遇到的這些種種挫折,不禁讓張則周老師有這
樣的感觸,也是許多政治受難者共有的心境,但能在這數十年來支持他繼續往下走,應該是那顆樂觀及積極的心吧!
這
顆心使得張則周老師不願自我封閉,即便退休依然開授生命與人課程、籌辦社區大學,不停地將公民應具備的知識帶給更多人,也積極參與NGO組織的改革活動,
創立了公義生態社會的理念。他認為目前大學只重視專業領域讓大部分學生缺乏對世界、社會整體的看法,大學生也因此逃避了應該肩負起的社會責任,從工學院轉
到農學院的經歷,生命科學的學習提供他不一樣的人生觀,同樣知識的整體觀能夠協助塑造完整的人格,最重要的是將生命經驗轉化為行動上的能量。藉由集結眾多
這些微小的力量,才有機會讓停滯的臺灣社會能夠更往前邁一大步。
以張則周老師為鏡,身處同樣的臺大校園、身為同樣青年學生,不同於以往的封閉動盪時代環境,今日我們有什麼樣的理想可以為社會付出實踐呢?
白色校園的美麗與哀愁──專訪張則周老師 ◎大氣三 陳梁政 意識報051刊目錄(04/08/2012)
*****
1994年4月10日發起的教育改革運動,可能改變某些人的一生。Google “410 教改”可得pdf 和10周年和15周年等慶祝文章。然而我比較欣賞昔日熱血青年們後來發展出來的情誼。
2012.8.7 在宜蘭火車站候車往花蓮時,巧遇"狗毛"
(玉燕在410教改的同事,狗毛現在已是很美麗的老師了) 。她帶著二位寶貝 (一男一女) 在等車 ,準備轉到南澳某農家打工3天2夜 (換食宿) 體驗營。她們有聊不完的410 同事的近況。有些人現在都當起督學了呢。任職台大社會系的賴曉黎,還會介紹他們到坪林某茶農處,去親手做紅茶 (據說主人的手下的茶,都有點靈性)。狗毛當然會拿出一包她做的送玉燕 (幾年前,Justing 也送過親友做的烏龍茶送我,再謝) 。
玉燕馬上打電話給蕭一真,告訴他南澳的寶地。我想他們410應該出版年刊/ 聚會。
白色校園的美麗與哀愁──專訪張則周老師 ◎大氣三 陳梁政
為蒼白的孩子請命
- 2009-08-05
- 中國時報
- 【■張則周】
日前全國近八十個團體為十二年國教走上凱道,並分別向府院遞出「 我要十二年國教」陳情書與請願書。 但七月二十一日我們接到教育部的覆函中竟寫著「在各先
導計畫逐步穩健推動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亦將水到渠成」。 對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的請求,並未做任何具體的回應, 令孩子及家長們再一次失望!
「十二年國教」自民國七十二年開始規畫,迄今已二十六年, 前後經十任教育部長。這項規畫有兩個特點。 第一是規畫的時間最長;第二是只有口頭承諾與宣示, 政府從不積極使其實現。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十二年國教一直無法落實。依筆者觀察, 最關鍵的可能是下列兩個原因:
第一、歷任總統及行政院從未將十二年國教列為施政的優先項目。
大家都知道推動免試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必須在全國各學區增設優質的公立高中職、 改善已有的公私立高中職、以及聘任優秀教師,對分發到
私立高中職的學生也須給予補助,這些都需要額外的經費。 遺憾的是歷任總統及行政院長,都是以拚經濟為第一要務, 從未重視普及的現代國民基本教育,更未將十
二年國教列為施政的優先項目。歷任教育部長在缺乏財源的困境下, 一直無法提供足夠的優質公立高中職, 只得繼續利用基測或在校成績,作為篩選及分發入學的依
據。
其實目前在少子化的狀況下, 許多閒置的國中教室已可改為高中教室, 十餘年來已培育了足夠的多元優質的高中職師資, 許多國中除了經費外,已
有充分的條件改為完全中學或綜合中學, 因此十二年國教所需經費已大幅減少,少到每年只需二百億而已。 只要少買八架F16就夠了。由於這二百億是「每年的支
出」,必須修改「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 將教育經費由佔政府總收入的二一.五%調高到二二.五%。 如果行政院長與馬總統都願意實現以往的諾言,以馬總統
目前的聲望,修法必能在立法院順利過關。
第二、政府對孩子缺乏愛心,也忘記了孩子是未來台灣的主人。
現在的孩子進入國中,每天都要考試,寫測驗卷, 回了家還是有寫不完的測驗卷,很多孩子還得去補習, 每天既得不到充足的運動,也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天天都在比成績: 成績好的受到老師的青睞,父母的讚許;成績差的, 則受盡老師與同儕們的歧視與羞辱。
在這樣扭曲的環境,孩子們如何能快樂地學習? 又如何能培育出健康與「有品」的公民? 如果掌握權力的大人們對孩子稍有愛心,一定會想盡辦
法,使其早日脫離苦海, 怎麼會在即將上路的十二年國教還要採計國中在校成績呢? 這樣使國中生從一年級起就陷入考試競爭的深淵, 豈不是比基測更可怕!
經建會預估,二○五○年國內高齡人口(六十五歲以上的人) 將達三分之一以上。未來治理這詭異多變的社會, 復育這失衡與嚴重汙染的生態環
境,填補這數兆負債的深淵,都要靠這群我們正在培育的孩子。 今天我們不給孩子們一個理想的教育與成長環境, 將來他們怎麼有能力、有信心、有熱情,擔負起這
樣的重擔,創造台灣的未來?
行政院應盡速向立法院提案,調高教育預算的比例。 教育經費增加後,優質且各俱特色的高中職必將遍布全國, 相信三年內「免試且不採計在校成
績的十二年國教」必能水到渠成。 教育部想用台灣有品運動轉移推動十二年國教的焦點, 殊不知如果缺乏愛心的「有品運動」充其量只能是一場鬧劇;缺乏「 反識」
與「行動」的「五識」很可能是一場悲劇。
(作者為四一○教育改造聯盟首屆召集人,板橋社區大學主任)
「十二年國教」自民國七十二年開始規畫,迄今已二十六年,
第一、歷任總統及行政院從未將十二年國教列為施政的優先項目。
大家都知道推動免試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其實目前在少子化的狀況下,
第二、政府對孩子缺乏愛心,也忘記了孩子是未來台灣的主人。
現在的孩子進入國中,每天都要考試,寫測驗卷,
在這樣扭曲的環境,孩子們如何能快樂地學習?
經建會預估,二○五○年國內高齡人口(六十五歲以上的人)
行政院應盡速向立法院提案,調高教育預算的比例。
(作者為四一○教育改造聯盟首屆召集人,板橋社區大學主任)
2007.7.26
張則周著 {台灣,你要走向何方? 人,才是台灣的未來}板橋:板橋社區大學出版,2007
(18.5×26.0 公分,490頁)
導讀:台灣,你要走向何方?
序
第一部:板橋社區大學的回顧、反思與前瞻(頁34-199)
第二部:對社會與教育改革的建言與實踐(頁200-486)
作者年表
參考張則周主任文集精選
http://www.pccu.org.tw/news.htm
‧ 一點感想一點希望 ‧ 公共論壇的回顧與展望 ‧ 打個招呼使社會變得更溫暖 ‧ 本我的呈現與操作 ‧ 多選課救社大 ‧ 百聞不如一見--旗美社大遊記 ‧ 怎樣才能使公共論壇辦的更成功 ‧ 為台灣河川博物館催生 ‧ 給社大學員關於SARS的一封信 ‧ 藝術展觀後感
感謝作者贈言:
「漢清、玉燕 老師
很幸運能與你們在社會與教育改革的路上相遇,並能愉快地在一起工作。
13年的時間匆匆過去,當初封面上的媽媽,現在已是奶奶了!『我們應該怎樣繼續往前走呢?』是一個值得嚴肅面對的問題!
這本書提供的一點粗淺看法,如果能得到你們的批評與指正,將是我莫大的榮幸,也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深深地祝福您們及您們的家人!
張則周敬贈
2007.7.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