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颜色论》问世200周年
景色优美的韦茨拉尔市位于兰河岸边,年轻的沃尔夫冈·冯·歌德(Wolfgang von Goethe)按照父亲的心愿,在帝国高等法院实习。时间是1772年。那时的歌德根本无心钻研枯燥的法律学,而是坠入爱河,钟情于已经订婚的年轻姑娘夏绿蒂·布芙(Charlotte Buff)。这是一段充满痛苦的情感经历,但它却使歌德灵感勃发,两年后创作出版了举世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从此以后,韦茨拉尔成为与法兰克福和魏玛齐名的第三大歌德城。
歌德的"颜色本质"
近来,在德国田园般的古城韦茨拉尔,业余演员在具有历史意义的洛特庭院将歌德的另一部作品搬上了舞台。洛特庭是歌德与夏绿蒂相识的地方,这部作品堪称歌德最倾心之作,他对这部作品的投入程度几乎超出其所有文学作品。在罗马居住期间,歌德对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他结识了许多画家朋友。光线和投影令他着迷。他曾迷惑地问画家,如何用画笔和颜色表现光的效果。由于无法得到满意的答复,歌德只好自己钻研起来。
1810年,歌德的著作《颜色论》正式出版发行。此书与《浮士德》类似,耗尽了歌德数十年的心血。 在知名的光学城韦茨拉尔,奥利弗·麦耶尔·艾伦特(Oliver Meyer-Ellendt)亲自担任导演,将歌德的《颜色论》以非常轻快消遣的方式搬上了戏剧舞台,并取名为"色彩本质"。
歌德反对牛顿的颜色理论
歌德反对牛顿的颜色理论
"我们穿越韦茨拉尔老城,追随歌德和与其同代人的足迹,穿越歌德与色彩打交道的年代。 "
1798年5月17日,歌德通过借来的一个棱镜观察刚刚粉刷一新的白色墙体的变化,他原本以为墙上的白颜色会变为彩虹般的光谱。这一大胆设想是歌德从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牛顿的学说中看到的。按照牛顿的理论,白光能分解为不同的颜色。
如果歌德没有从自己的小小实验中发现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的推论错误的话,就不是歌德了。在每次展示自己的新发现时,歌德总是非常自信地大声对在场的观众说:"看啊,牛顿完全弄错了: 纯粹的白光会形成光谱,分解为各种颜色?实在是太愚蠢了!这怎么可能呢,每一种颜色都比白光的颜色更深。"歌德对颜色本质的理解完全不同于牛顿。歌德认为,颜色是亮光与黑暗共同作用的结果。歌德在自己的著作里对这一论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颜色和人的感知
歌德颜色论一书的另一部份基于其在实践中的仔细观察,具体说就是不同的颜色对人的不同影响。歌德将两者概括总结为"颜色的感性和道德影响"。即便在此议题上,歌德的观点也与牛顿大相径庭。牛顿认为,感受颜色纯粹是人的主观因素。而歌德则有意强调人的主观因素的重要性。在有名的洛特庭院里,演员们自由朗诵着歌德的创作:"在寒冷阴沉的冬日,通过黄色的玻璃看世界,你会觉得眼前一亮,人也会变得豁然开朗-如果在绿色的光线中看世界,眼睛会觉得非常舒服,人也能感受到某种平静。"
光学城韦茨拉尔计划举办展览
严格地说,歌德和牛顿对光的理解如今都已过时。根据量子物理学的原理,光并非由粒子组成,而是一个整体。自19世纪以来,德国诸多大型光学企业就在韦茨拉尔扎根,如同莱兹(Leitz)和亨索尔特(Hensoldt)一样。韦茨拉尔计划在歌德《颜色论》诞生200周年之际,于11月份举办展览,为观众介绍歌德的颜色理论以及与此有关的不同见解和辩论等。展会的名字叫"伊利丝和颜色的发明"。届时,人们将亲眼目睹难得一见的历史真迹和展品。该展览的策展人埃西勒尔 (Anja Eichler)博士介绍展出方案时表示:"我们将展出许多当年的印刷品和图书。也就是所谓的颜色书籍,书中详细描述了颜色的化学和自然组成,比例关系等等,并记录了各种色调和准确的名称。"
韦茨拉尔上演的"颜色本质"持续至今年8月底。有导游解说的环城游想必也不会让游人感到无聊。无论如何,韦茨拉尔歌德城的确值得一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