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日 星期二

The First Modern Japanese:The Life of Ishikawa Takuboku By Donald Keene 。石川啄木(1886~1912)。周作人、林水福譯 石川啄木(Ishikawa Takuboku) 短歌《一握之砂》;〈墓誌銘〉 邱振瑞 譯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05421531206217
《文藝讀本 石川啄木》 (河出書房新社,1976) 



4月13日


石川 啄木(石川 一)

(明治19.2.20—明治45.4.13∕西元1886.2.20—1912.4.13)

日本明治時代的詩人與評論家。在孤獨的貧困生活中,醉心於大眾文學的創作,傾向社會主義思想。罹患肺結核後不幸英才早逝,得年27歲。知名詩集為《一撮砂》與《悲哀的玩具》。

桑原武夫 吳季倫 譯




  〈飛機〉


快看呀,

那湛藍的天空中,

今天又有飛機遨翔掠過。



與罹染肺癆的母親

相依為命的雜役少年,

於難得休假的週日,

窩在家裡拚命自習,

直至眼酸體疲……



快看呀,

那湛藍的天空中,

今天又有飛機遨翔掠過。

 




****

Ben Chen


去過盛岡車站的人,很容易注意到上面的站名,是用石川啄木題的(盛岡)平假名
南部陽一郎在一本物理論文集前面,還有其他場合,都引用過石川啄木這個短歌:
友がみな,われよりえらく,見ゆる日よ,花を買ひ来て,妻としたしむ
⋯⋯朋友看起來都比我傑出⋯⋯只能去買花⋯⋯,和妻子一起療癒⋯⋯
1948年,湯川秀樹先到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1949年,朝永振一郎也來了,他不會開車又有思鄉病,非常不適應
1952年,南部陽一郎也來到普林斯頓,
這時候,小平邦彥也在普林斯頓。
日本四位最傑出的學者都先後到了這裡。
之後的兩年,這個別人眼中的學術樂園,在南部而言,卻猶如一個強制拘留所。之後他也沒有再回大阪市立大學,而去了芝加哥大學。

最愛 10月31日下午4:14 
南部陽一郎,2008年諾貝爾物理獎
物理學的預言家
“時代能夠追得上他嗎?”
「保持個性,好好生活。」













PUB DATE: September 2016

ISBN: 9780231179720

288 pages

FORMAT: Hardcover

LIST PRICE: $35.00£30.00


PUB DATE: September 2016

ISBN: 9780231542234

288 pages

FORMAT: E-book

LIST PRICE: $34.99£30.00
GET THE E-BOOK

The First Modern Japanese

The Life of Ishikawa Takuboku

Donald Keen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AIN
REVIEWS
CONTENTS
EXCERPT
LINKS
AWARDS
Many books in Japanese have been devoted to the poet and critic Ishikawa Takuboku (1886–1912). Although he died at the age of twenty-six and wrote many of his best-known poems in the space of a few years, his name is familiar to every literate Japanese. Takuboku's early death added to the sad romance of the unhappy poet, but there has been no satisfactory biography of his life or career, even in Japanese, and only a small part of his writings have been translated. His mature poetry was based on the work of no predecessor, and he left no disciples. Takuboku stands unique.

Takuboku's most popular poems, especially those with a humorous overlay, are often read and memorized, but his diaries and letters, though less familiar, contain rich and vivid glimpses of the poet's thoughts and experiences. They reflect the outlook of an unconstrained man who at times behaved in a startling or even shocking manner. Despite his misdemeanors, Takuboku is regarded as a national poet, all but a saint to his admirers, especially in the regions of Japan where he lived. His refusal to conform to the Japan of the time drove him in striking directions and ranked him as the first poet of the new Japan.

ABOUT THE AUTHORDonald Keene is Shincho Professor of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University Professor Emeritus at Columbia University. He is the author and translator of more than thirty books on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Hi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ooks include The Winter Sun Shines In: A Life of Masaoka Shiki (2013), So Lovely a Country Will Never Perish: Wartime Diaries of Japanese Writers (2010), Chronicles of My Life: An American in the Heart of Japan (2009), Frog in the Well: Portraits of Japan by Watanabe Kazan, 1793–1841 (2006), and Emperor of Japan: Meiji and His World, 1852–1912 (2002), as well as a definitive multivolume history of Japanese literature.









20174.6.22
邱振瑞新增了 2 張相片
墓誌銘
這冊日本詩歌傑作選,是我朋友二十年前於光華商場地下舊書街購買贈我的。我翻開版權頁發現,此書出版於一九二九年日治時期,原先是臺南圳立臺南第一高女圖書館藏書。今日,我沒有才思披文,特地譯出這首短詩,藉此想像著八十八年前臺南府城的讀詩時光。
〈墓誌銘〉 石川啄木 作 ⦿邱振瑞 譯
我很尊敬他
至今更為敬仰
他埋葬在郊外栗樹下
倏忽已經兩個月
上次我們在會場見面
悄然已經兩個月
他不是雄辯滔滔的人
但任何人都無可取代
有時他這樣說:
「同志啊,不要責備我木訥。
儘管我不口若懸河
我已做好隨時奮身而起的準備。」
一個同志批評他
「他的眼神輕視辯論者的怯懦。」
我或多或少也感受到
但現在我無法看見他正義的眼神了
他是個勞動者----一個機械工人
他很熱情工作勤奮
有空時與同志說話 讀書不倦
也吸菸和飲酒
他的性格真摯不屈深思熟慮
如同巴枯寧那樣庇護朋友
他高燒不止躺在病床上
臨死之前直說夢囈
「今天是五月一日 屬於我們的日子」
這是他留給我的遺言
那天清晨 我探望他的病軀
那日傍晚 他終於陷入昏迷
啊 他寬廣的額頭 鐵槌般的手臂
眼神中像對活著感到恐懼
以及恐懼和凝視死亡的眼神
我閉上眼睛 他彷彿在我面前
他作為一個唯物論者
其遺骸被葬在某棵栗樹下面
我們的同志選出這句墓誌銘:
「我們已做好隨時奮身而起的準備。」*
(譯自《石川啄木全集》第二卷)

*周作人譯:「我時時刻刻準備去鬥爭ˋ。」

------
2012年5月12日,台灣有石川啄木逝世百周年的研討會。
臺灣大學圖書館展出相關的數十本日文書,卻沒有 周作人譯 石川啄木(Ishikawa Takuboku) 短歌, 可惜。




周作人譯 石川啄木(Ishikawa Takuboku) 短歌


1922/5/12 周作人的日紀:為適之譯啄木之歌十七首

這是為 『努力周報 』出版

石川啄木的"短歌" (沒考證翻譯史 這應該是中文譯界的大事 因為國人對這種日本31音節的詩之形式應該相當陌生的) 和詩

乃是周作人的文學翻譯的野心之一

所以他到60年代將其主要作品翻譯出來

據2005年的版本說 原稿已遺失和注解被大量刪減

很可惜




我們在2005/7/22對此詩有一些討論:

SU朋友們談石川啄木(Ishikawa Takuboku) 『一握沙集 』之清淚




比較前年之資料《苦雨齋譯叢》(共十四冊十二種,周作人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 公司,1999-2003年),與當今的《苦雨齋譯叢》(共十六冊十六種,周作人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2005 年),我們可知在2005年出版兩種:(日)國木田獨步,石川啄木等著『現代日本小說集:兩條血痕.』;『如夢記、石川啄木詩歌集』。




苦雨齋的譯書,注解都很可讀。他們前輩提日人之名,都會在漢字之後附其羅馬讀音。譬如說,石川啄木詩歌集「可悲的玩具」(為『一握沙集 』之續集),談其病中許多心境和想法,相當有意思。

-----

上周,歐巴桑在simon university留言版所提的石川啄木(Ishikawa Takuboku 1886-1912 請注意他27歲就過世) 之詩,

「最近處理到一位法國作家就有提到一句石川啄木的詩,石川寫著:


我們分手的時候

眼皮閃了閃

我的雙頰有點冰涼


光看這句

好像有點濫情耶?!


我們分手的時候

鼻子擤了擤

我的兩個鼻孔有點冰涼」

----

我(hc)初讀之後,問道:不知道它是否為

 

(周作人譯)『一握沙集 第三六三首』:

「臨別了,偶然一眨【原書用異體字「 」(目+夾)】眼,

無緣無故的,

覺得冰冷的東西沿著面頰流下來了。''」

----

歐巴桑 留言:

我不知道。奴家採用的是法國作家所引用的版本。

不過我看了看周作人版本與歐巴桑版本似乎有出入。

校長可否找出日文原文對照看看呢?

-----

わかれ来てふと瞬けば

ゆくりなく

つめたきものの頬をつたへり





(『一握沙集』原文:http://www.geocities.jp/jinysd02/itiaku.html




------

歐巴桑留言:「(該詩)可否稍微解釋一下下? 」

HC: 幾小時之前,我也是查了幾個字才了解:你之由法文轉譯和周譯,都可以通啦(雖然他這首譯詩,用字(稍微解釋)特別多(或許\每首應限定10個漢字表示,不 過,這樣無法表達日文許\多複音形容…),意思也可以通達)。這種情形,同我昨天所說的某人翻譯B氏法文詩(OUP出版),只翻前半而已,後半維持法文 (無法譯)。日本的歌,多少也類似,它的主要特徵有音和情之表達。




已請(mailed)日本文學專家邱先生幫忙。


經一周,邱振瑞給鍾先生信:

譯家譯詩各有千秋,我覺得詩意最難傳達。

這首詩的意思,誠如法文專家所譯,只是白話了些。

拙譯如下,請勿見笑。

君道離別

我眼簾輕啟

不知已淚\溼雙頰








*****


「如果沒有石川啄木,日本近代文學史將變成平板而緩慢的敘述吧!」——太田登(國際啄木學會第五代會長、天理大學名譽教授)


《日本文學》雜誌,最新一期介紹了林水福教授翻譯、有日本「國民詩人」之稱的石川啄木短歌集《一握之砂》。


也許,偶爾讀幾句詩,領會石川啄木「生命的一秒」那獨特的短歌觀點,能為生活帶來不一樣的全新啟發。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