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2日 星期日

錢文忠《瓦釜集》1999/2013《天竺與佛陀》《錢文忠品讀人與城》......

以前讀過幾篇錢文忠寫他的北大老師金克木等.....

瓦釜集. 作者: 钱文忠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版年: 1999

瓦釜集

《瓦釜集》是錢文忠教授的第一本學術論文集,其中收錄的文章都是其二十多歲時寫成發表的,基本都是作者對書的理解與感悟,用作者自己的話說就是「規矩的書評和不規矩的書評」。
《瓦釜集(錢文忠集)》內容包括怛羅斯之戰、《癡華鬘》撰者姓名小考、西書東說十則、俗文學?民間文藝?文化交流、佛教傳入日本時間雜說、國故與新知的稱星、又一代人的學術史研究、雜感兩片、也說文化接榫期等。


 錢文忠,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復旦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文化書院導師,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大學《儒藏》精華編纂 委員會委員。錢文忠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梵文巴利文專業,師從我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先生。大學一年級起, 開始撰寫並發表學術論文,獲「季羨林東方學獎學金」一等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留學德國漢堡大學印度與西藏歷史文化學系,師從著名印度學家A. Wezler 教授、著名佛教學家L. Schmithausen教授、著名伊朗學家R.E. Emmerick 教授,主修印度學,副修藏學和伊朗學。

 錢文忠的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門立雪》,《天竺與佛陀》,《國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遊記》,《巴利文講稿》,《錢文忠內 外學》,《醫聖李時珍》,《汶川集》(合著),《錢文忠解讀〈三字經〉》大陸版和臺灣版,《錢文忠解讀〈弟子規〉》大陸版和臺灣版,《錢文忠語錄:顫栗的 道德底線》,《錢文忠語錄:風化的傳統基石》,《我的老師季羨林之學生時代》,《錢文忠說即墨》,《錢說三字經》,《錢說玄奘西遊記》,《戊子草》,《己 丑草》,《庚寅草》,《班墨傳奇》,《傳統的再生》,《禪話?畫禪》。譯作有《繪畫與表演》(合譯),《唐代密宗》,《道、學、政》,《江南人物傳奇》, 《江南家族傳奇》,《江南國寶傳奇》;另有資料編集與古籍整理十餘種,發表各類論文二百餘篇。
  近年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主講《玄奘西遊記》,《錢文忠解讀〈三字經〉》,《錢文忠解讀〈弟子規〉》等節目。2013 年主講《錢文忠解讀百家姓》。


《瓦釜集》
【目錄】
序一
序二
怛羅斯之戰
《痴華鬘》撰者姓名小考
西書東說十則
俗文學·民間文藝·文化交流
佛教傳入日本時間雜說
國故與新知的稱星
又一代人的學術史研究
雜感兩片
也說文化接榫期
出入世間:宗教與商人
讀《梵學集》
近現代佛教復興斷想
年代——歷史學的終結?
瀋曾植其人其學
神舟袖手人陳三立
男爵及其幻想:紀念鋼和泰
俠儒經師黃季剛
陳寅恪印
周叔弢與自莊嚴堪
江流世變心難轉
鄭振鐸與戰亂中的文獻
季羨林教授學述
藏書·讀書·譯書·著書
季羨林與梵學研究
經師人師的風範
記馬雍先生
追憶趙國華先生
後世相知或有緣
義寧精神與陳學研究
評《季羨林教授八十華誕紀念論文集》
命緣之間
讀余英時著《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
如此“整理”
周一良先生與《唐代密宗》
“精選”與“集粹”
《走出疑古時代》
搬書苦樂
後記
----
錢文忠集     天竺與佛陀
  • 作 者:錢文忠 著
  • 出 版 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3

【目錄】

試論馬鳴《佛本行經》

附錄一 陳寅恪先生和《佛本行經》的研究
附錄二 國外學者研究成果目錄
附錄三 縮略語表

印度的古代漢語譯名及其來源

印度學新書選述

古代印度的現代啟示

近現代佛教復興運動淺談

佛教社會功能四題

讀季羨林先生《佛教十五題》

讀饒宗頤先生《梵學集》

評林梅村教授《西域文明》

《湯用肜全集》第七卷《讀書札記》與“《隋唐佛教史》”

略論陳寅恪先生的比較觀及其在文學研究中之運用

“三寸丁谷樹皮”臆解

後記
----
錢文忠集-錢文忠品讀人與城

【目錄】
班墨傳奇
自序
墨守成規
認知墨子
墨家門徒
冤家朋友
班墨精神
醫聖李時珍
身世
發願
修書
貢獻
影響
錢文忠說即墨
自序
錢文忠說即墨
附錄一
附錄二



  《玄奘西遊記》繫百家講壇邀請的首位上海青年學者擔綱講授的長度為三十六講的一檔電視講座節目,先將其內容集結成冊出版。 本書講述的是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驅、唐代著名學者、翻譯家玄奘,在一千三百多年前,渡過流沙,越過蔥嶺,跋涉千山萬水,去到印度。歷經十七寒暑,走遍印度各 國,為交流學術、增進學養及留學歸來後首徒講學、主持譯述等相關事跡。本書從一個學者的口中,從人物傳記的角度詳細講述了這個出使西域的大唐僧人的真實生 活及其旅程的原貌,以玄奘西行旅途為主線,通過各種故事串講,介紹唐代中外社會、經濟、文化交流的盛況。同時,作者鋻於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的廣泛影 響,作了文學和史學的對應觀照,借此增進讀者的相關知識。 此次成書,在保留該電視節目整體內容的基礎上,又根據作者的提綱增添了未有機會展現在電視上的內容,使全書內容更為全面精準,同時文字上也有更多潤色。 【作者簡介】 錢文忠:季羨林先生關門弟子,央視“百家講壇”最年輕的主講人,中國最年輕的印度學、佛學、梵學專家。1966年6月出生,籍貫江蘇無錫。1984年,考 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繫梵文巴利文專業,師從季羨林先生。大學一年級起,開始撰寫並發表學術論文,獲“季羨林東方學獎學金”一等獎。1980年代中期, 留學德國漢堡大學印度與西藏歷史文化學繫,師從著名印度學家A. Wezler教授、著名佛教學家L. Schmithausen 教授、著名伊朗學家R.E. Emmerick教授,主修印度學,副修藏學和伊朗學。1990年代,居家自修文史之學五年。1996年,入復旦大學歷史學繫任教。現為復旦大學歷史學繫 教授,中國文化書院導師,華東師範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大學《儒藏》精華編編纂委員會委員。著作 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門立雪》、《天竺與佛陀》、《國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遊記》、《巴利文講稿》,譯作有《繪畫與表演》(合 譯)、《唐代密宗》、《道、學、政》,另有資料編集與古籍整理十餘種,發表各類論文一百餘篇。 【目錄】 上冊 前言 第一講 玄奘身世 第二講 皈依佛門 第三講 求學之路 第四講 潛往邊關 第五講 偷渡國境 第六講 邊關被擒 第七講 險像環生 第八講 身臨絕境 第九講 被困高昌 第十講 異國傳奇 第十一講 龜茲辯經 第十二講 一波三折 第十三講 化敵為友 第十四講 走進印度 第十五講 佛影謎蹤 第十六講 巴國奇聞 第十七講 真假女國 第十八講 在劫難逃 第十九講 絕處逢生 第二十講 佛陀故鄉 下冊 第二十一講 情怯聖境 第二十二講 求學奇緣 第二十三講 雁塔傳奇 第二十四講 何去何從 第二十五講 宗派之爭 第二十六講 論戰因緣 第二十七講 雙雄鬥法 第二十八講 生死決戰 第二十九講 危機重重 第三十講 東歸軼事 第三十一講 遊子還鄉 第三十二講 會見太宗 第三十三講 魂繫真經 第三十四講 彌勒真相 第三十五講 晚年風波 第三十六講 法師圓寂 參考資料 後記 【媒體評論】 予惟文忠,英年岐嶷,苦讀不倦。開電燈以繼晷,恆通霄以達旦。中西兼通,古今同嫻。刮垢磨光,探幽鉤玄。手不停披,梵書佛典。張皇妙諦於字裡,犀照真理於 行間。故多能發前人未發之覆,士林中多有知之者。 ——季羨林   我覺得錢文忠說玄奘,還是不錯的。一集集看下來,印像很好。他把玄奘身上那種使命、理想、追求,不顧千難萬險,敢於經受考驗的精神,一步步發掘出來了。這 是中國人的舍身求法的精神,是一種很寶貴的東西。 ——王元化   “末那皈依”是指一種精神覺悟,是指在更高的峰巔,以更深的智慧回首浩瀚紅塵。應該說《末那皈依》這本書是本世紀初的一部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心靈史、 精神史、學術史。 ——湯一介 相交既久,慢慢知道他不僅對歐洲漢學研究有所窺察,對中經史典籍、近代學術史也有不俗的理解,其文章引經據典,寫來通暢愜意,見賞於周一良、王永興、湯一 介、龐樸諸先生。 ——王守常 大陸學界興起一陣陳寅恪熱,很多人感嘆像這樣的人物現在的時代很難再出現了。錢鐘書仙逝後,同樣的感嘆再次發出。但現在有了錢文忠這樣的青年纔俊,頓時令 人覺得中國學界還是有希望。 ——吳洪森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講 玄奘身世 古典小說《西遊記》中,對玄奘身世的描寫充滿了傳奇色彩——玄奘的父親經歷了金榜題名、洞房花燭的喜悅,又遭遇了月黑風高、拋尸江底的慘劇,使玄奘尚未出 生就開始經受磨難。但歷史上真實的玄奘有著怎樣的身世呢?小說中的描寫是憑空杜撰,還是有所依據?是什麼樣的人生經歷,使他敢於跋涉往返十七年,遠去西天 取經? 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幾乎人人都知道,但與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這三個徒弟不同的是,唐僧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是唐朝時一個偉大的僧人,俗名陳�, 號稱玄奘法師,又稱唐僧。他曾跋涉十多萬裡,歷時十七年,遠赴印度取經,並著有《大唐西域記》,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旅行家、翻譯家和佛學家。 按照歷史記載,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唐朝,玄奘孤身一人遠行萬裡,翻過雪山,穿過沙漠,到了遙遠的印度,九死一生,說他是偉大的旅行家那是毫無疑問的。 說他是偉大的翻譯家呢,那就更沒有爭議,因為他一個人翻譯或者主持翻譯的佛典達到了一千三百餘卷,而且翻譯佛典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作,因為他是將其從梵文 ——現在公認最復雜、最困難的一種語言——翻譯成中文,由金陵刻經處(今南京市內)彙集出版的玄奘譯著全集多達四百冊,那就遠遠不是著作等身,而是超身 了。同時玄奘還做過一件不同凡響的事,按照記載,他不僅把佛典從梵文翻譯成中文,還把老子的《道德經》和一部中國僧人用漢語撰寫的佛學著作《大乘起信論》 翻譯成梵文。很可惜,這兩部譯著我們現在無緣得見,但是有記載表明玄奘曾翻譯過。 說他是偉大的佛學家,那也沒有什麼好爭議的,他創立了法相唯識宗,是開宗立派的一位佛學大師,更不必說他從遙遠的印度,當時佛教的中心,帶回了很多新的佛 教理論、佛教思想。 但是很少有人稱玄奘為偉大的文學家。且不論他是不是偉大的文學家,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如果沒有玄奘,沒有玄奘西行的激發,我們今天所擁有的四大古典小 說名著中,肯定不會有《西遊記》。所以即使我們不能說玄奘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他也是一個對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非常重大影響的人物。 【書摘與插圖】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

【目錄】
序  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三字經》

第一講 人之初,性本善

第二講 昔孟母,擇鄰處

第三講 子不學,非所宜

第四講 香九齡,能溫席

第五講 一而十,十而百

第六講 曰春夏,曰秋鼕

第七講 曰仁義,禮智信

第八講 父子恩,夫婦從

第九講 論語者,二十篇

第十講 孟子者,七篇止

第十一講 孝經通,四書熟

第十二講 有典謨,有訓誥

第十三講 大小戴,注禮記

第十四講 詩既亡,春秋作

第十五講 經既明,方讀子

第十六講 五子者,有荀揚(上)

第十七講 五子者,有荀揚(下)

第十八講 經子通,讀諸史

第十九講 唐有虞,號二帝

第二十講 夏有禹,商有湯

第二十一講 湯伐夏,國號商

第二十二講 周武王,始誅紂

第二十三講 周轍東,王綱墜

第二十四講 始春秋,終戰國

第二十五講 嬴秦氏,始兼並(上)

第二十六講 嬴秦氏,始兼並(下)

第二十七講 高祖興,漢業建

第二十八講 魏蜀吳,爭漢鼎

第二十九講 北元魏,分東西

第三十講 迨至隋,一土宇

第三十一講 唐高祖,起義師

第三十二講 二十傳,三百載

第三十三講 梁唐晉,及漢周(上)

第三十四講 梁唐晉,及漢周(下)

第三十五講 炎宋興,受周禪

第三十六講 至元興,金緒歇

第三十七講 明太祖,久親師

第三十八講 傳建文,方四祀

第三十九講 迨崇禎,煤山逝

第四十講 昔仲尼,師項橐

第四十一講 頭懸梁,錐刺股

第四十二講 蘇老泉,二十七

第四十三講 謝道韞,能詠吟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講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傳統中國的兒童啟蒙讀物,成書大約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  《三字經》一經問世即廣為流傳,實際上成為傳統中國通_用的兒童啟蒙教材。而在與《百家姓》《千宇文》合稱的“三百千”中,隻有《三宇經》被尊稱為 “經”。為什麼這樣一本小書被歷代人奉為經典?錢文忠先生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解讀這部傳統啟蒙經典?在看似簡單易懂的字句背後包含著什麼樣的深意?而對 於今天的人們,  《三字經》又有著什麼樣的啟發意義呢?
    每到開學的時候,我們都會看見很多可愛的孩子,背著很大的沉甸甸的書包,裡邊裝滿了各種各樣的課本:語文、數學、外語……印制精美,由國家教育部門統一編 纂,統一發放。這是現代的孩子。那麼在傳統中國,孩子們用什麼東西來做教科書呢?用什麼樣的教科書來啟蒙呢?當然毫無疑問是有教科書的,隻不過,當時沒有 一種政府統一安排的啟蒙教科書!
  早在秦漢時期就有大量這樣的教科書,比如說《倉頡篇》《凡將篇》《急就篇》等。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用非常整齊的語句,比如四個字成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比較容易記誦。這樣教孩子們識字,傳達一些最基本的道理。但是這些書,都沒有能夠留用到今天。


錢文忠《高句麗是中韓共同文化遺產》,載香港《亞洲週刊》(2004 年7月25日),16-20頁。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