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很多人大概不知道是「新竹之光」的縮寫,因為,創辦這集團的吳火獅是新竹人,他創業時是以「竹獅牌」起家!後來,自紡織業跨入保險業時才取名「新光」!「竹獅」「新光」都隱含飲水思源~吳火獅在事業有成後對其母校新竹國小回饋甚多,因其小學老師黃瀛灶後來當到該校校長! 這所剛過102歲的國小還培育出李遠哲、紀政、柯建銘、彭國華⋯等「新竹之光」
黃進興用真名寫的暢銷書是《半世紀的奮鬥—吳火獅先生口述傳記》。傳主是臺灣新光企 業的創始人吳火獅,此書撰述歷時四載,稿凡七易,出版後發行了幾十版,並被翻譯成英文和日文,成為海外研究臺灣企業界的重要參考書。當時口述歷史在臺灣尚 未風行,黃進興在書中進行了嘗試,融入了史家的學養,吳火獅一生的奮鬥史為臺灣企業界提供了寶貴經驗。.....
時代週報:撰寫《吳火獅先生口述傳記》是怎樣的起源?
黃進興:吳火獅的么兒叫吳東升,在哈佛跟我是同學,他是法學院的學生。當時我跟這種富家子弟沒有什麼 交往,有一個深夜,我已經睡覺了,忽然有人敲門,我以為是什麼重要的事情,就穿著內衣內褲打開一點點門,看見一個人。我知道是吳東升,因為他爸爸在臺灣是 重要的企業家,但是我們讀書人有臭脾氣,不愛攀附權貴。他說:“我想跟你做朋友。”我覺得這人很有趣,說:“好啊。”第二天他請我喝豆漿,就認識了。
那時哈佛大學有一批人,像馬英九、呂秀蓮在法學院,現在都是政治上有頭有臉的人。另一批是我們這種單 純的讀書人,跟他們不一樣。雖然知道對方在那裡,但沒有來往,所以我不認識馬英九。我離開哈佛的時候,吳東升已到紐約做事,他說他爸爸出身窮苦,白手起 家,有個心願是希望他的人生經驗可以鼓勵以後的年輕人。之前他爸爸已找了好些人來寫傳記,但都不滿意。1983年夏天,我在洛杉磯見過他爸爸一次。 後來回到臺灣,因為忙,也因為幫人作傳在學術上不算著作,一直沒有動手。1983年冬天,吳東升回來問起此事,我說還沒做。他說:“這怎麼行。”後來他帶我找他爸爸。我們就約定每 個禮拜天到他家做錄音,做了一年半,然後整理、分類出來。我當時七易其稿,不是越改越好,而是把一些政治敏感的東西拿掉,跟我們現在官方所講的不完全一 致。這本書賣得也不比《哈佛瑣記》差。但因為他的企業很大,知名度高,很多人買。
時代週報:後來哈佛大學出版社也出了英文版?
黃進興:對,是出於教育的目的。二十多年前臺灣經濟發展,大家開始關注亞洲“四小龍”。哈佛想找一本 書來作為教學資料,最後找了這本。這本書比較多方面,不單調,牽涉到社會、政治。他童年要撿人家的菜回家吃,剛開始投資人壽大賠,很辛苦。現在他們富貴 了,有面子了,這些東西就不能讓人看到,所以也拿掉了一點點。《半世紀的奮鬥》,名字是他取的。這書很有意思。
時代週報:你看過唐德剛做的口述歷史嗎?
黃進興:我很喜歡。但看得不多,只看過他寫胡適、李宗仁的文章。我覺得他文筆很好,很有趣,其他就不 曉得了。
時代週報:做口述歷史要花很多工夫。張學良要唐德剛給他做口述歷史,張學良說:我講,你記,就是口述 歷史。唐德剛說: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很多回憶的東西也是靠不住的。
黃進興:對,我當時也要核實他講得正確不正確。我這個口述傳記訪問不下五十個人,才慢慢做起來。在那 個時代,很多時候都是礙手礙腳。現在臺灣開放了,誰都可以罵。放開來寫更精彩。如果不是跟吳東升有交情,我不會做。雖然有版稅,賺了點錢,但我們付出的心 力很多。我不知道大陸怎樣,在臺灣靠寫傳是不能維持生活的。
時代週報:現在口述歷史在臺灣也蠻多?
黃進興:對。我們做得最早,而且那時候沒人敢寫,企業家賺錢也不會讓別人知道。以後慢慢才有企業家、 政界的人跟上,我們是試金石。
http://www.histopolitan.com/2010/06/blog-post_1299.html
*****
http://www.wealth.com.tw/article_in.aspx?nid=6665
新光金難堪的成績單 誰來負責?
獲利敬陪末座 含淚賣地仍難脫困
新光金在2015年金控的成績敬陪末座,近日股價更一度跌破七元,來到海嘯後新低,這家老牌的壽險公司,何時能重拾昔日榮光?
2016/01/12 出處:財訊雙週刊 第 493 期 作者:廖君雅
......
新光自創立之初,企業文化便是嚴謹的日式風格。吳火獅曾在日本商社工作,新光的「光」字不但是感念恩人小川光定而取,現任新光金控兼人壽董事長吳東進也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學系,經常赴日考察帶回新知,新光金、新光醫院和新光保全等關係企業,從品牌標誌到文化都有濃厚的日系色彩。
然而,2003年在吳東進長女吳欣盈回國後,這種風格為之一變,自小接受美式教育的她負責主導改革,大舉從外部引才,包括親自赴港網羅投資長呂文熾,呂再介紹原任ING安泰人壽投資長的倪健元任副投資長,加上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的投資企畫部經理鍾富榮、資訊長陳昀利等人組成的工作小組推動體質改造專案,美式風格的血液開始注入了日系骨幹,新光金也自此發生了質變。
新生代挺進前線,原本跟著父執輩打拚的老臣,以已故前新壽副董事長吳家錄為首,此時暫居二線。而新壽也的確改頭換面,在○五、○六年達到顛峰,無論是資產報酬率或獲利都傲視同業,更因大膽在財務投資上創新,發展創新金融衍生性商品CDO(抵押債務債券評等),被外媒選拔為年度最佳投資機構,外資法人持股一度高達30%。
投資失利捅出大窟窿逆風時,獵地高手只能含淚賣地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順風的時候,積極冒險搶進者或能豐收,但在逆風時就考驗著懸崖勒馬的能耐,曾經讓新壽風光大賺的CDO受到次貸風暴影響,頻頻出現虧損,讓新壽的財務體質一度跌至最壞谷底,未實現金融商品損益高達200多億元。那一年,為符合金管會對壽險業資本適足率要求,吳東進含淚賣掉信義計畫區中最值錢的信義三越A11,事後吳東進曾坦言真的很心痛,甚至想哭,當時他更下了一道命令,那就是「以後不准再賣信義區房地」。
*****
《半世紀的奮鬥:吳火獅先生的口述傳記》(Business as a Vocation: the Autobiography of Mr. Wu Ho-su)
文字、圖/照片都是精選。
後者如獅子林(237-39)選的2張照片之一是楊英風 (我猜)的"眾鳳朝貝" (可惜沒解釋)。
前者我選195頁末的:......"董事長的許多決策最先看起來都很困難,最後卻都成功了。"這是日本人所謂"瞬間"的決策,是任何一個決策者最要緊記的經驗。
《半世紀的奮鬥》是新光關係企業創始人吳火獅先生的口述傳記。這部傳記取材自一九八三年十二月至一九八五年十一月的錄音訪問稿。全文以時間與主題交織成編,書名《半世紀的奮鬥》是吳先生生前所自題的。全文敘述吳先生艱苦創業的心路歷程。
吳先生經常謙稱,他少許的成就,運氣居多。其實,他的成功絕非偶然。他一生的事蹟毫無疑問是台灣經濟發展的見證。他除了會做事之外,更會做人。他待人之懇切是認識他的人樂以稱道的。他的晚年會不憚其煩再三闡發「企業幹部學做事,企業領導者學做人」,正是他經營理念最後必然的依歸。能夠深刻體會至「做事」與「做人」的有機性,並將二者溶於一爐,確實是他事業成功的總結。
這部口述傳記等於是他個人現身說法,毫不吝惜底與第二代企業從事者分享他獨特的創業心得。本書雖以吳先生的企業經驗為主軸,但其內容和意義則絕不止於此;全文實際上即是一位企業家生命成長的寫照,讀者不妨以此觀之,感受可能更為貼切,收穫亦可能愈加豐碩。
吳火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zh.wikipedia.org/zh-tw/吳火獅
Translate this p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