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百年2017: 胡適《蝴蝶》/《朋友》;張新穎《有情 : 现代中国的这些人.文.事 》2012、《新詩一百句 》2013
2017.9.27 參加新書發表
陳義芝 , 風格的誕生:現代詩人專題論稿, 允晨文化 , 出版日期: 2017
陳先生以1917年胡適的《蝴蝶》等18首,作為新詩的元年,所以今年是新詩百年。
陳先生對楊牧的作品情有獨鍾;胡適之先生晚年見過楊牧,希望他在天之靈還記得台灣當年的青年詩人。
陳義芝 , 風格的誕生:現代詩人專題論稿, 允晨文化 , 出版日期: 2017
陳先生以1917年胡適的《蝴蝶》等18首,作為新詩的元年,所以今年是新詩百年。
陳先生對楊牧的作品情有獨鍾;胡適之先生晚年見過楊牧,希望他在天之靈還記得台灣當年的青年詩人。
同書名,另一個名詩人和何懷碩先生用過。
內容簡介
本書以「風格」定名,論現代詩人的表現,既可查察詩人情思流動、鼓湧激發之「風」,又可品鑒其作品體態、架構之「格」;映現詩人風格,既強調詩人的主體性和倫理責任的標記,也從抵抗形式化話語凸顯不同的特徵,從第一章至第十章,連綴而成,自然有代表台灣現代詩不同時區詩風發展,不同年代創作成果的意義。——陳義芝
現代詩至今卻還在「少年」階段,看不到明顯的傳統,一切仍在變化之途,實驗之路。詩人享受著創作的自由,從心所欲而不必顧忌逾矩;傳統正由他們一寸一尺的締造著。而批評呢?更是傳統未成,仍乏「典範」可循,「原生種」的批評理論一片荒涼;而挪借西方「外來種」的批評理論,則隨人雜植,顯現著水土不服,枝條蕪蔓或者萎餒披散的窘態。在這樣的時代情境中,陳義芝卻將出版《風格的誕生:現代詩人專題論稿》,展演著他為現代詩建置「風格批評」的意圖。這是他做為一個現代詩人兼批評家的自我期許,也可以做為關懷現代詩之前景的讀者們的期待。——顏昆陽/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
陳義芝通過詩學論著所展布的視野,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他看重前輩詩人的開闢之功,以及創作上的典範意義,故對余光中、瘂弦、楊牧等名家著墨極深;對於詩學潮流、社群與現象亦多所關注,故對戰後世代的詩人有較全面的理解。此外,通過序跋文章與書評、短論去關注年輕世代的最新動向,更展示了滂沛的熱情與氣度。本書論學院詩人一章,同樣可以看出他的文學懷抱,爬羅剔抉,發凡起例,做了迄今為止最深入的思考。這個概念或許可以進一步與「詩人批評家」結合,再對照於論楊牧的篇章,則其兼涉漢語傳統與現代思潮的詩學型態更為昭朗。長年的編輯經驗使陳義芝在學院詩人中保有非典型性,本書所以好看,部分成因在此。——劉正忠/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現代詩至今卻還在「少年」階段,看不到明顯的傳統,一切仍在變化之途,實驗之路。詩人享受著創作的自由,從心所欲而不必顧忌逾矩;傳統正由他們一寸一尺的締造著。而批評呢?更是傳統未成,仍乏「典範」可循,「原生種」的批評理論一片荒涼;而挪借西方「外來種」的批評理論,則隨人雜植,顯現著水土不服,枝條蕪蔓或者萎餒披散的窘態。在這樣的時代情境中,陳義芝卻將出版《風格的誕生:現代詩人專題論稿》,展演著他為現代詩建置「風格批評」的意圖。這是他做為一個現代詩人兼批評家的自我期許,也可以做為關懷現代詩之前景的讀者們的期待。——顏昆陽/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
陳義芝通過詩學論著所展布的視野,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他看重前輩詩人的開闢之功,以及創作上的典範意義,故對余光中、瘂弦、楊牧等名家著墨極深;對於詩學潮流、社群與現象亦多所關注,故對戰後世代的詩人有較全面的理解。此外,通過序跋文章與書評、短論去關注年輕世代的最新動向,更展示了滂沛的熱情與氣度。本書論學院詩人一章,同樣可以看出他的文學懷抱,爬羅剔抉,發凡起例,做了迄今為止最深入的思考。這個概念或許可以進一步與「詩人批評家」結合,再對照於論楊牧的篇章,則其兼涉漢語傳統與現代思潮的詩學型態更為昭朗。長年的編輯經驗使陳義芝在學院詩人中保有非典型性,本書所以好看,部分成因在此。——劉正忠/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義芝
1953年生於花蓮,成長於彰化。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畢業,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高雄師範大學博士。主編《聯合報》副刊十年(1997-2007),先後於輔大、世新、東吳、清華、台藝大、台大等校兼任教職。2007年受聘台灣師大國文學系,主授現代詩、文學批評、文藝美學、台灣文學等課程,2008年獲台師大研究績優獎。曾擔任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研究計畫研究員、考試院典試委員、高中國文課本編輯委員。著有學術專書《從半裸到全開:台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現代詩人結構》及詩集、散文集計二十餘種。詩集有英、日、韓譯本於國外發行。曾獲中山文藝獎、金鼎獎、時報文學推薦獎、中興文藝獎章、榮後基金會台灣詩人獎等。
陳義芝
1953年生於花蓮,成長於彰化。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畢業,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高雄師範大學博士。主編《聯合報》副刊十年(1997-2007),先後於輔大、世新、東吳、清華、台藝大、台大等校兼任教職。2007年受聘台灣師大國文學系,主授現代詩、文學批評、文藝美學、台灣文學等課程,2008年獲台師大研究績優獎。曾擔任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研究計畫研究員、考試院典試委員、高中國文課本編輯委員。著有學術專書《從半裸到全開:台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現代詩人結構》及詩集、散文集計二十餘種。詩集有英、日、韓譯本於國外發行。曾獲中山文藝獎、金鼎獎、時報文學推薦獎、中興文藝獎章、榮後基金會台灣詩人獎等。
目錄
序一 不假格套,直契文本的風格批評/顏崑陽
序二 車騎自雍容/劉正忠
導論 風格:現代詩人的表現
第一章 為抒情立法—覃子豪的成就與影響
一、研究覃子豪的意義
二、研究覃子豪的基座
三、研究覃子豪的其他線索
四、對覃子豪詩藝的評定
五、對覃子豪文學史地位的評定
第二章 臙脂苦成袈裟—周夢蝶詩風格生成論
一、周夢蝶關鍵詞
二、從周夢蝶逸稿說起:風格不是一朝生成
三、才性、身世及時局等困境的影響
四、周夢蝶獨樹一幟的思理、辭趣
五、臙脂苦成袈裟
第三章 迥異於激情—余光中贈內詩研究
一、昇華型情詩的難度所在
二、余光中早期詩作的純情意象
三、余光中相思詩的三個年代
四、余光中贈內詩的性愛表現
五、余光中贈內詩的恩情特質
六、余光中的終極情愛觀
〔附錄〕余光中贈內詩篇目
第四章 恆久的美學影響—瘂弦詩的風格成就
一、瘂弦評傳及自述
二、宏觀瘂弦的詩風
三、多元角度下的瘂弦詩評論
四、瘂弦的詩學研究成果
五、瘂弦的詩藝貢獻
第五章 住在一千個世界上—楊牧詩與中國古典
一、學院詩人範型
二、楊牧的創作之道
三、楊牧做學術論文同時以詩抒感
四、楊牧對師承與真理的發揚
五、楊牧輝映前賢的現代「文賦」
六、楊牧的抒情自我與表現體式
七、楊牧創作的啟示
第六章 家鄉的想像與內涵—楊牧詩與花蓮語境
一、地域文學與語境詮釋
二、以花蓮為情感認同中心
三、啟動文化歸宿的心理
四、回返花蓮的前奏
五、以源頭,以情人看待花蓮
六、書寫地方的意義
第七章 長劍錯金—張錯詩的生命關照
一、為什麼要論張錯
二、劍的象徵:情與志,儒與俠
三、情的體悟:無悔與飄泊
四、結論:張錯的認知與感慨
第八章 為何敘事?—席慕蓉詩風的突破
一、席慕蓉現身詩壇的意義
二、評說席慕蓉早年創作的抒情詩
三、原鄉書寫開啟席詩敘事新頁
四、「英雄組曲」作為敘事詩代表
五、結論:成就歸因生命現實的引導
第九章 夢想導遊—夏宇詩風綜論
一、夢想的詩人
二、揭露心理的形象思維
三、消除雜質的煉金術
四、遐思聯翩的幻想
五、化身的創造與交談
六、凝望夢想的斜坡
第十章 名與實—台灣「學院詩人」創作特色
一、 所謂「學院詩人」
二、「學院詩人群」的自我定義
三、「學院詩人群」作品特色
四、小結:不以幻覺影像為足
後記
引用書目
序二 車騎自雍容/劉正忠
導論 風格:現代詩人的表現
第一章 為抒情立法—覃子豪的成就與影響
一、研究覃子豪的意義
二、研究覃子豪的基座
三、研究覃子豪的其他線索
四、對覃子豪詩藝的評定
五、對覃子豪文學史地位的評定
第二章 臙脂苦成袈裟—周夢蝶詩風格生成論
一、周夢蝶關鍵詞
二、從周夢蝶逸稿說起:風格不是一朝生成
三、才性、身世及時局等困境的影響
四、周夢蝶獨樹一幟的思理、辭趣
五、臙脂苦成袈裟
第三章 迥異於激情—余光中贈內詩研究
一、昇華型情詩的難度所在
二、余光中早期詩作的純情意象
三、余光中相思詩的三個年代
四、余光中贈內詩的性愛表現
五、余光中贈內詩的恩情特質
六、余光中的終極情愛觀
〔附錄〕余光中贈內詩篇目
第四章 恆久的美學影響—瘂弦詩的風格成就
一、瘂弦評傳及自述
二、宏觀瘂弦的詩風
三、多元角度下的瘂弦詩評論
四、瘂弦的詩學研究成果
五、瘂弦的詩藝貢獻
第五章 住在一千個世界上—楊牧詩與中國古典
一、學院詩人範型
二、楊牧的創作之道
三、楊牧做學術論文同時以詩抒感
四、楊牧對師承與真理的發揚
五、楊牧輝映前賢的現代「文賦」
六、楊牧的抒情自我與表現體式
七、楊牧創作的啟示
第六章 家鄉的想像與內涵—楊牧詩與花蓮語境
一、地域文學與語境詮釋
二、以花蓮為情感認同中心
三、啟動文化歸宿的心理
四、回返花蓮的前奏
五、以源頭,以情人看待花蓮
六、書寫地方的意義
第七章 長劍錯金—張錯詩的生命關照
一、為什麼要論張錯
二、劍的象徵:情與志,儒與俠
三、情的體悟:無悔與飄泊
四、結論:張錯的認知與感慨
第八章 為何敘事?—席慕蓉詩風的突破
一、席慕蓉現身詩壇的意義
二、評說席慕蓉早年創作的抒情詩
三、原鄉書寫開啟席詩敘事新頁
四、「英雄組曲」作為敘事詩代表
五、結論:成就歸因生命現實的引導
第九章 夢想導遊—夏宇詩風綜論
一、夢想的詩人
二、揭露心理的形象思維
三、消除雜質的煉金術
四、遐思聯翩的幻想
五、化身的創造與交談
六、凝望夢想的斜坡
第十章 名與實—台灣「學院詩人」創作特色
一、 所謂「學院詩人」
二、「學院詩人群」的自我定義
三、「學院詩人群」作品特色
四、小結:不以幻覺影像為足
後記
引用書目
序
後記
從創作與閱讀的角度看,文學當然是跨越時空疆界的,但以研究的範疇言,論者不得不有時代、地域、語言的劃定,以及因個人的認知關注而選擇的閱讀對象。
我從1972年開始專注讀詩、寫詩,日漸深入文學的園圃;1982年受邀至媒體任職,超越四分之一個世紀的主要工作,就是閱讀、選編文學作品;1995年起,嘗試撰寫學術論文,則以現代詩的批評討論為主。前此,曾以「女性詩」、「現代主義」、「文化研究」為主題概念,出版過《從半裸到全開:台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及《現代詩人結構》,更早還在《不盡長江滾滾來:中國新詩選注》書中,賞析不同世代詩人名篇。
《風格的誕生:現代詩人專題論稿》是我近年在詩學方面持續的探求,其構思系統乃四十年來我所遙望或參與的台灣現代詩發展歷程,論述典範詩人的個人風格、總體成就。文學風格是一理論術語,既指語言體式也指思想感情,既論人品才性也論審美趣味。詩人的風格高下,除主體因素外,還受時代、社會環境因素影響。
本書並不打算、也不可能寫成一部全覽台灣當代詩人風貌的書,而是選擇代表詩人,論其專精詩藝,亟望以微觀的具體研究逐漸連結出宏觀的座標。「專中求通」是這本論稿的目標,所選詩人包括1910年代出生者以迄1950年代出生者,其中1910、30、50年代各一位,1920年代兩位,1940年代三位……各自形塑出獨特美學,其創作影響短則三十年長則逾六十年,讀者細加查考,將其相關的心法聯繫起來,當能領會現代詩學輝映在傑出詩人筆下,確實是「專中有通,通中有專」。「風格的誕生」,必出自於「專」、出自於個別詩人,而所謂「通」非僅指讀者、論者一人之體察角度,亦有台灣現代詩美學前後修偏、比對通貫的期待。
詩史是由詩人譜寫而成的,詩社、思潮、事件固不能排除,但主體核心還是詩人與詩,也就是作者與作品。作者,一向為中國文論所重,「風格即人格」的觀照,以及「成一家之言」的標準,皆與「作者」之是否相牽繫。相較於其他文類,詩作因使用暗示、象徵,採用反訊息表達方式,詩行中有更多懸置、斷連等待讀者填補的空間,因此詩的詮釋需求—無論它如何反通俗,從文學傳播的觀點,在各種文類中最為迫切。
本書牽連的課題,包括:抒情、敘事、流亡意識、生命觀照、古典、學院性、地誌書寫、夢想詩學……等,無一不是認識當代台灣詩的要項。章節順序按詩人年齡排列:
第一章論覃子豪(1912-1963)的風格成就。十餘年前我寫過覃子豪的論文,說他是象徵主義詩學的傳燈人,焦點集中在他對象徵主義美學的理解,對法國象徵主義詩人作品的翻譯,而今歸納半世紀以來的文獻,論他本人的創作風貌、詩史地位。
第二章論周夢蝶(1921-2014)的風格生成,採用詩人書信、傳記、舊作重刊的選汰等資料,探查「文本發生學」的信息,並以社會學、精神分析學的眼光,解釋作品的生成及意義。
第三章論余光中(1928-)最大宗但非激情的情詩—多達四十餘首、單一以妻子為對象的「贈內詩」。從年輕到年老,創作時間逾半世紀,余光中始終將其對妻子的情感做有意識的建構,近乎一種任務一般。最新詩集《太陽點名》,扉頁題簽「謹以此書獻予吾妻我存—賢內助、好外助、長牽手」,更見愛與意志的合一。
第四章論瘂弦(1932-)的風格成就。詩人自1953年開筆至1966年停筆,創作時間不長,卻產生了恆久的影響,特別是當他卸下媒體主編要職,脫離台灣這一文學場域,詩的聲勢反而日益高漲。本章呈現多元角度下的瘂弦詩評論,為讀者舉示名作,說明詩藝乃這一詩人傳奇之所在。
第五章論楊牧(1940-)詩與中國古典—楊牧的創作之道與創作啟示—「潛心古典以發現藝術的超越」,及他對現代詩技法的開拓,例如敍事性、詩人主體位置、戲劇獨白表現等。1970年代台灣現代詩成功地從西化回首轉向,與1960年代余光中、楊牧這兩位關鍵詩人的領銜實驗有關。
第六章論楊牧詩中的花蓮語境(亦即台灣意象)。文學與地理融合的詩,提供我們認識詩人對家鄉的深情、人生的定位,瞭解他如何在生命座標的地方,掌握記憶、想像和信仰,表述自我。
第七章論張錯(1943-)的生命關照。生命關照顯露詩人的襟懷,與詩人的身世遭逢、生活變遷、思想流露、情感表達有關,這些面相無須假借西方理論,原是中國文學傳統品鑒的標準,用來論一個懷抱俠情、滄桑體驗甚深的現代詩人,特能領會他詩中矛盾掙扎之感慨。
第八章論席慕蓉(1943-)詩風的轉變。2011年《以詩之名》詩集發表會上,我讚賞她的成果,不在享譽已久的抒情篇章,而在晚近試筆成績鮮明的「英雄組曲」。這一組英雄人物敍事詩,除本章所引述的三長詩,另有一首最新之作收錄於新集《除你之外》,讀者可一併參閱。
第九章論夏宇(1956-)的詩風,一種充滿夢想導遊、自我愉悅的特質。夏宇是中生代詩人5中,最稱傳奇、最被傳說的一位詩人,2004年我寫過一篇〈夏宇的達達實驗〉,專論《摩擦‧無以名狀》,唯恐學步者只知效顰於前衛思潮的戲耍,不知詩心素養的重要,特作本章呈現夏宇這位詩人本質的魅力。
第十章是一篇合論,論學院詩人的定義與特色。1970年代以前,台灣詩壇談所謂的「學院派」是帶有貶義的,「非學院派」則標榜天才、自由創造,以為學問與創作是牴觸的。這一狹隘認知隨著回歸傳統與古典的呼聲,至1980年代大體得以修正,但不免仍存在於某些人的意識中。第五章引述楊牧的話:「在沒有學問為後盾的情形下,我們有可能持續下墜萬丈深淵……但有了學問,我們的肩膀是如此豐滿……」,可供參照。學問即視野,何嘗不是創作的必要條件?中國大陸現代詩發展歷程中,也有近似情勢,北京清華大學詩人學者西渡即指出:文化和知識的貧困是中國詩人最大的問題,作為特定意識形態的文化虛無主義「造成了中國詩人在文化素養上嚴重的營養不良」,「反學院派」的立場「只是一種以破壞為指歸的簡陋的、粗糙的詩學立場」。6這一課題關乎詩藝認知、詩人的養成背景,也關乎詩人風格的辨識。
本書以詩人作為專題研究的另一個意義是,增加詩文本的詮釋,期望讀者品味風格名家交擊在時空中的聲音,去感受情思波瀾所燃燒的生命能量,進而轉化成個人的生命基底、人文素養。
補記:
1.謝謝顏崑陽教授、劉正忠教授賜寫序文,提供本書讀者更堅實的知識視野。也感激廖志峰兄及二位審查委員對這本書的肯定。編排作業承簡慧明小姐多所費心,一併致謝。
2.近年我對文學(包括詩、小說、散文)的省察,另見於諸多批評短章,那些文字更與當今文壇互動,從而推薦了一些頗有成績的中青年詩人、作家。由於敍寫動機、方法不同,已另整編成《所有動人的故事:文學閱讀與批評》。
從創作與閱讀的角度看,文學當然是跨越時空疆界的,但以研究的範疇言,論者不得不有時代、地域、語言的劃定,以及因個人的認知關注而選擇的閱讀對象。
我從1972年開始專注讀詩、寫詩,日漸深入文學的園圃;1982年受邀至媒體任職,超越四分之一個世紀的主要工作,就是閱讀、選編文學作品;1995年起,嘗試撰寫學術論文,則以現代詩的批評討論為主。前此,曾以「女性詩」、「現代主義」、「文化研究」為主題概念,出版過《從半裸到全開:台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及《現代詩人結構》,更早還在《不盡長江滾滾來:中國新詩選注》書中,賞析不同世代詩人名篇。
《風格的誕生:現代詩人專題論稿》是我近年在詩學方面持續的探求,其構思系統乃四十年來我所遙望或參與的台灣現代詩發展歷程,論述典範詩人的個人風格、總體成就。文學風格是一理論術語,既指語言體式也指思想感情,既論人品才性也論審美趣味。詩人的風格高下,除主體因素外,還受時代、社會環境因素影響。
本書並不打算、也不可能寫成一部全覽台灣當代詩人風貌的書,而是選擇代表詩人,論其專精詩藝,亟望以微觀的具體研究逐漸連結出宏觀的座標。「專中求通」是這本論稿的目標,所選詩人包括1910年代出生者以迄1950年代出生者,其中1910、30、50年代各一位,1920年代兩位,1940年代三位……各自形塑出獨特美學,其創作影響短則三十年長則逾六十年,讀者細加查考,將其相關的心法聯繫起來,當能領會現代詩學輝映在傑出詩人筆下,確實是「專中有通,通中有專」。「風格的誕生」,必出自於「專」、出自於個別詩人,而所謂「通」非僅指讀者、論者一人之體察角度,亦有台灣現代詩美學前後修偏、比對通貫的期待。
詩史是由詩人譜寫而成的,詩社、思潮、事件固不能排除,但主體核心還是詩人與詩,也就是作者與作品。作者,一向為中國文論所重,「風格即人格」的觀照,以及「成一家之言」的標準,皆與「作者」之是否相牽繫。相較於其他文類,詩作因使用暗示、象徵,採用反訊息表達方式,詩行中有更多懸置、斷連等待讀者填補的空間,因此詩的詮釋需求—無論它如何反通俗,從文學傳播的觀點,在各種文類中最為迫切。
本書牽連的課題,包括:抒情、敘事、流亡意識、生命觀照、古典、學院性、地誌書寫、夢想詩學……等,無一不是認識當代台灣詩的要項。章節順序按詩人年齡排列:
第一章論覃子豪(1912-1963)的風格成就。十餘年前我寫過覃子豪的論文,說他是象徵主義詩學的傳燈人,焦點集中在他對象徵主義美學的理解,對法國象徵主義詩人作品的翻譯,而今歸納半世紀以來的文獻,論他本人的創作風貌、詩史地位。
第二章論周夢蝶(1921-2014)的風格生成,採用詩人書信、傳記、舊作重刊的選汰等資料,探查「文本發生學」的信息,並以社會學、精神分析學的眼光,解釋作品的生成及意義。
第三章論余光中(1928-)最大宗但非激情的情詩—多達四十餘首、單一以妻子為對象的「贈內詩」。從年輕到年老,創作時間逾半世紀,余光中始終將其對妻子的情感做有意識的建構,近乎一種任務一般。最新詩集《太陽點名》,扉頁題簽「謹以此書獻予吾妻我存—賢內助、好外助、長牽手」,更見愛與意志的合一。
第四章論瘂弦(1932-)的風格成就。詩人自1953年開筆至1966年停筆,創作時間不長,卻產生了恆久的影響,特別是當他卸下媒體主編要職,脫離台灣這一文學場域,詩的聲勢反而日益高漲。本章呈現多元角度下的瘂弦詩評論,為讀者舉示名作,說明詩藝乃這一詩人傳奇之所在。
第五章論楊牧(1940-)詩與中國古典—楊牧的創作之道與創作啟示—「潛心古典以發現藝術的超越」,及他對現代詩技法的開拓,例如敍事性、詩人主體位置、戲劇獨白表現等。1970年代台灣現代詩成功地從西化回首轉向,與1960年代余光中、楊牧這兩位關鍵詩人的領銜實驗有關。
第六章論楊牧詩中的花蓮語境(亦即台灣意象)。文學與地理融合的詩,提供我們認識詩人對家鄉的深情、人生的定位,瞭解他如何在生命座標的地方,掌握記憶、想像和信仰,表述自我。
第七章論張錯(1943-)的生命關照。生命關照顯露詩人的襟懷,與詩人的身世遭逢、生活變遷、思想流露、情感表達有關,這些面相無須假借西方理論,原是中國文學傳統品鑒的標準,用來論一個懷抱俠情、滄桑體驗甚深的現代詩人,特能領會他詩中矛盾掙扎之感慨。
第八章論席慕蓉(1943-)詩風的轉變。2011年《以詩之名》詩集發表會上,我讚賞她的成果,不在享譽已久的抒情篇章,而在晚近試筆成績鮮明的「英雄組曲」。這一組英雄人物敍事詩,除本章所引述的三長詩,另有一首最新之作收錄於新集《除你之外》,讀者可一併參閱。
第九章論夏宇(1956-)的詩風,一種充滿夢想導遊、自我愉悅的特質。夏宇是中生代詩人5中,最稱傳奇、最被傳說的一位詩人,2004年我寫過一篇〈夏宇的達達實驗〉,專論《摩擦‧無以名狀》,唯恐學步者只知效顰於前衛思潮的戲耍,不知詩心素養的重要,特作本章呈現夏宇這位詩人本質的魅力。
第十章是一篇合論,論學院詩人的定義與特色。1970年代以前,台灣詩壇談所謂的「學院派」是帶有貶義的,「非學院派」則標榜天才、自由創造,以為學問與創作是牴觸的。這一狹隘認知隨著回歸傳統與古典的呼聲,至1980年代大體得以修正,但不免仍存在於某些人的意識中。第五章引述楊牧的話:「在沒有學問為後盾的情形下,我們有可能持續下墜萬丈深淵……但有了學問,我們的肩膀是如此豐滿……」,可供參照。學問即視野,何嘗不是創作的必要條件?中國大陸現代詩發展歷程中,也有近似情勢,北京清華大學詩人學者西渡即指出:文化和知識的貧困是中國詩人最大的問題,作為特定意識形態的文化虛無主義「造成了中國詩人在文化素養上嚴重的營養不良」,「反學院派」的立場「只是一種以破壞為指歸的簡陋的、粗糙的詩學立場」。6這一課題關乎詩藝認知、詩人的養成背景,也關乎詩人風格的辨識。
本書以詩人作為專題研究的另一個意義是,增加詩文本的詮釋,期望讀者品味風格名家交擊在時空中的聲音,去感受情思波瀾所燃燒的生命能量,進而轉化成個人的生命基底、人文素養。
補記:
1.謝謝顏崑陽教授、劉正忠教授賜寫序文,提供本書讀者更堅實的知識視野。也感激廖志峰兄及二位審查委員對這本書的肯定。編排作業承簡慧明小姐多所費心,一併致謝。
2.近年我對文學(包括詩、小說、散文)的省察,另見於諸多批評短章,那些文字更與當今文壇互動,從而推薦了一些頗有成績的中青年詩人、作家。由於敍寫動機、方法不同,已另整編成《所有動人的故事:文學閱讀與批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