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3日 星期二

梁實秋《文學因緣 》(1964)《看雲集》、 《雅舍憶舊》《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罵人的藝術》、《偏見集》、《文藝批評論》、《雅舍小品》、《讀徐志摩》...

找不到
梁實秋題張充和 1944
風采三秋明月 文章萬里長江   7
出處

百獸圖

.

.

回憶朋友的文集,以梁實秋先生的《看雲集》(台北:志文,1974)最好。《憶冰心》,收入
《看雲集》頁31-72,最有情感。 (孤陋寡聞,看了陳子善先生的文章,才知道
梁實秋先生1984年另有同名的書,內容不同。又,知堂老人早有雜文《看雲集》。)

《看雲集》目次

憶豈明老人
胡適先生二三事 (HC:應稱"胡適之"先生)
憶冰心
憶老舍
憶沈從文
憶楊金甫
悼念道藩先生
悼念夏濟安先生
悼念左舜生先生
悼念陳伯通先生
*****


梁實秋的《文學因緣 》(1964)

梁實秋的《文學因緣 (台北:文星,1964,定價12元)可能是第3手。後有20元、150元標價 -文星叢刊31,307+2頁。
文學因緣. Author, 梁實秋. Publisher, 愛眉文藝出版社, 1970.
出版者傳記文學出版社,1988, 頁數149 頁。
此書共26篇,內容豐富,可惜各篇多無發表日期等資料。

書名取自白居易與元九書》中一句:"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可惜此書類似章學誠力主: 立言者文章應附年月,自己的文章卻多缺年月。)

 末3篇篇名
 《胡適之先生論詩  283
這篇多根據嘗試集相關的論作。其實, 胡適之先生談詩的文很多,應該全錄一番,
豈只是贊揚"具體".......: 包括提倡"達"之外,更重要的"真" (他有特定的意思)....
文末,提出"美未易賞" 說法。也講到西方學術中關鍵語:
  de gustibus non est disputandum There is no disputing about tastes.
  講到品味,那是無法爭辯的。De Gustibus: Loving Coffee Without Being a Drip



《憶新月291

重印《西瀅閒話

據作者1963年末《後記》, 有關文學的,出過 《浪漫的與古典的 、文學的紀律》、
見集》。


**** 簡體中文
梁實秋《雅舍憶舊》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武漢出版社,2013;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
  • 本書是梁實秋先生晚年最為重要的作品。其中有對過往人生最重要最快樂經歷的回憶,也有對故友的深切緬懷,最後一輯《槐園夢憶》更是充滿了梁先生對夫人程季淑的無限深情。經歷越多,對往昔的懷念越為強烈,也許正因如此,才有了這充滿溫情的文字。歷經歲月的沉澱,《雅舍憶舊》是梁先生心中最深的美好。而他對童年的回憶,對校園生活的追憶,以及對親朋師友和至愛之人的緬懷,這愉悅而溫暖的情愫卻是你我都有的,即使再過多少年,這種情感依舊不會變,這些文字也依然會激起我們心中這份共有的情感。 



  • 梁實秋(1903-1987)著名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尤以散文創作最為突出,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出版的最高紀錄。代表作有譯作《莎士比亞全集》,文藝批評專著《浪漫的與古典的》,以及散文《雅舍小品》《雅舍談吃》《雅舍隨筆》《雅舍雜文》《雅舍憶舊》《雅舍遺珠》等。其散文似乎都是信手拈來,時而流連于衣食住行,時而沉醉于琴棋書畫,有時天文地理,有時人情世故。沒有生之無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簡潔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以及一種積極溫暖的情味。及至晚年,他的文章更添溫婉、平實之感。冰心曾這樣評價梁實秋︰“一個人應當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我的朋友,男人中只有梁實秋最像一朵花。”

目錄

第一輯 雅舍憶事
 “疲馬戀舊秣,羈禽思故棲”
 記得當時年紀小
 童年生活
 我在小學
 我的暑假是怎樣過的
 清華八年
 點名
 《琵琶記》的演出
 講演
 演戲記
 相聲記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回憶抗戰時期
 紐約的舊書鋪
 憶.《新月》
第二輯 雅舍懷人
 想我的母親
 我的一位國文老師
 酒中八仙
 辜鴻銘先生逸事
 談徐志摩
 陸小曼的山水長卷
 懷念陳慧
 關於老舍
 胡適先生二三事
 聞一多在珂泉
 憶冰心
 憶沈從文
 憶周作人先生
 悼齊如山先生
 悼朱湘先生
 悼念道藩先生
 悼念陳通伯先生
 悼念夏濟安先生
 記盧冀野
第三輯 槐園夢憶
 槐園夢憶

*****

下流

胡適之先生:「武俠小說是下流的......」


昔日梁實秋先生請胡適先生到師大演講。
胡先生說 ,京劇 律詩 等 下流, 舉座嘩然。 參考 梁實秋著《胡適先生二三事》(《看雲集》 台北:志文, 1974, 頁24 (梁實秋1984皇冠30年特選文集 *初版)

這本書第一篇是"周作人" 。有趣的是,梁實秋在清華時請他去演講,他們都聽不懂豈明先生講的。後來出版講稿時,才知道是"巴蕉的俳句"。

----

聞一多集外情詩


作者:陳子善

二十三年前,也即一九八四年八月,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了梁實秋的《看雲集》。在此之前十年,也即一九七四年四月,台北志文出版社已先出版了梁實秋的 《看雲集》(此書又有香港文藝書屋1974 年7 月翻印本)。兩書內容不同而書名完全相同,這在梁實秋眾多著作中可是一個特例,在現代文學版本學上也值得一提。
皇冠版《看雲集》無序。志文版《看雲集》有序,開宗明義,就說
“人到老年,輒喜回憶。因為峯迴路轉柳岸花明的階段已過, 路的盡頭業已在望,
過去種種不免要重溫一番。”
而書之所以“題名為《看雲集》,無非是借陶詩‘靄靄停雲’之句聊以寄意”。
這篇序如果置於皇冠版《看雲集》 卷首,也完全合適。因為兩書都是“回憶舊遊”的
寄情文字。
以梁實秋在中國現代文壇上的成就和交遊,這兩本《看雲集》自然頗多珍貴史料,
大有看頭。且說皇冠版《看雲集》裏《舊箋拾零》的一節“徐志摩的一封 信”。
梁實秋告訴我們,這是徐志摩寫給他的最後一封信,“是民國二十年夏寫的,由上海寄往青島”。這信已經收入最新的《徐志摩全集》第六卷(2005 年5 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初版),卻既缺了抬頭,又錯了寫信日期,還有好幾處誤植。信的內容如此重要,有必要據手跡重錄一次:

實秋:
前天禹九來,知道你又過上海,並且帶來青島的艷聞,我在喪中聽到也不禁展顏。下半年又可重敘,好的狠,一多務必同來。《詩刊》二期單等青方貢獻,足下,一多,令孺,乞于一星期內趕寫,遲者受罰。
太侔,今甫,一多諸公均侯。 志摩 二十八日
(原信無標點,由筆者酌加)
凡是喜歡“新月派”詩文的讀者,一定會對徐志摩此信中所說的令他“在喪中聽到也不禁展顏”的“青島的艷聞”感到興趣(“喪中”指徐志摩在“母喪” 中,1931 年陰曆三月初六,也即公曆4 月23 日,徐母在浙江硤石病逝。由此也可推斷此信當寫于同年5月28 日),這“艷聞”是否涉及當時在青島大學文學院執教的幾位“新月派”名家?梁實秋對此作了解釋:
信裏所說的艷聞,一是有情人終於成了眷屬,雖然結果不太圓滿,一是古井生波而能及時罷手,沒有演成悲劇。
好傢伙,果然有“艷聞”,不但有,竟然還有二件!“艷聞”不是“緋聞”,雖然都是關涉男女情,“緋聞”往往是無中生有,“艷聞”一般是以事實為依據 的。所謂“有情人終於成了眷屬”,係指青島大學文學院教授趙太侔與話劇演員俞珊的結合,可惜後來兩人勞燕分飛。所謂“古井生波而能及時罷手”,梁實秋有點 吞吞吐吐,閃爍其詞,其中必定大有文章。
“古井生波”何所指,不必大費周章,煩瑣考證,在皇冠版《看雲集》裏就能找到線索。書中另一篇長文《再說聞一多》的末尾,梁實秋公佈了聞一多從未發表的佚詩《憑籍》,正是一首“古井生波”的情詩:
聞一多佚詩《憑藉》手跡
“你憑著什麼來和我相愛?”
假使一旦你這樣提出質問來,
我將答得很從容——我是不慌張的,
“憑著妒忌,至大無倫的妒忌!”
真的,你喝茶時,我會仇視那杯子,
每次你說那片雲彩多美,每次,
你不知道我的心便在那裏惡罵:
“怎麼?難道我還不如它?”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