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與敘述
作者簡介 · · · · · ·
趙園,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艱難的選擇》、《論小說十家》、 《北京:城與人》、《地之子》、《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易堂尋蹤——關於明清之際 一個士人群體的敘述》等學術著作,以及散文、隨筆集《獨語》、《窗下》、《紅之語》等。
*****
小 筆記20100417-0609
6月1日
今天在山外圖書買到趙園《想像與敘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9月)
趙園〈自序〉:
「這本書的寫作使我有機會由具體的研究課題中抽身,考慮一些諸如「方法」之類的問題,也借此反身回顧,將曾經的「研究」作為考察、批評的對象--自己的研 究賴以進行的條件及其間的問題,是我長期以來有意無意地避免直接面對的。〈尋找入口〉一篇,回顧關於明清之際的思想史研究中尋找所謂「切入點」的過程,較 之報告一項已經達到的結論,對於年輕的學人或更為有益。我一向缺乏方法論方面的自覺;進行一項研究,也不大有「策略」方面的設計。正是「演講」這種場合迫 使我反芻。其實我更願意告訴年輕學人的是,沒有什麼現成的「路徑」,你所應當做的,是面對難題,尋求自己的解決之道。」(頁2-3)
「在閱讀與研究中吸引、觸動了我的,通常較為具體瑣細。我可以找到適宜的文體容納它們,而那些意思也像是只宜於書寫。由此也更相信自己的所謂「研究」,極 其依賴於文字組織。一些混沌的想頭、混茫的思緒,一旦明白說出,有可能意味全失的吧。「煩碎雜沓」而「寡要」,缺乏統攝性的「問題」,也缺乏支持「統攝」 的理論體系,我將此視為能力上的缺失,對研究生說,他們可以用一種簡便的方式自測,即為自己的論文寫「提要」,倘無「要」可提,那麼論文能否成立就大可懷 疑,卻又對此不無游移--「提要」是否真的是有效的自測方式?所謂「論文」也者,是否真的有劃一的標準?」(頁3-4)
趙園: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艱難的選擇》、《論小說十家》、《北京:城與人》、《地之子》、《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制度•言論•心 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易堂尋蹤——關於明清之際一個士人群體的敘述》等學術著作,以及散文、隨筆集《獨語》、《窗下》、《紅之羽》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