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紐約書評 | |
---|---|
Editor | 羅伯特·史威爾斯 |
類別 | 文學、文化、current affairs |
發行周期 | 半月刊 |
出版者 | Rea S. Hederman |
總發行量 (2011) | 134,488[1] |
首發日期 | 1963年2月1日 |
創刊地區 | 美國 |
總部所在地 | 紐約市 |
語言 | American English |
網站 | www.nybooks.com |
ISSN | 0028-7504 |
《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縮寫為NYRB)是一本在美國紐約市發行的半月刊(確切地說是每年二十期,學期段每月兩期,寒暑假每月一期,顯然是為了配合高校師生的生活日程),內容涉及文學、文化以及時事。雜誌的出發點是:對重要書籍的討論本身就是不可或缺的文學活動。2003年,《紐約書評》的發行量超過了115,000份。
《紐約書評》雜誌由羅伯特·史威爾斯、傑森•愛潑斯坦、芭芭拉·愛潑斯坦、洛威爾夫婦(羅伯特和伊莉莎白)在1963年的紐約出版界罷工中創辦。雜誌首刊文章的作者包括:W.H. Auden、Elizabeth Hardwick、漢娜·阿倫特、Edmund Wilson、蘇珊·桑塔格、Robert Penn Warren、Lillian Hellman、Norman Mailer、Gore Vidal、索爾·貝婁、Robert Lowell、Truman Capote、William Styron和Mary McCarthy。雜誌得到了公眾熱情的回應,幾乎所有已印刷的都被售出,同時雜誌社還收到數千封來信要求繼續出版。
在接受《上海書評》的採訪中,西爾弗斯談到《紐約書評》與《紐約時報書評》、《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倫敦書評》的區別:
我們很不一樣。《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紐約時報書評》希望達到的是一種全面性,他們試圖在一定水準上涵蓋一切領域的重要書籍。當然我很尊重他們的做法,也知道他們的難處,但我們不會這樣,我只發我感興趣的書評,或是我的朋友、作者會感興趣的書評。我拿到一本書,會把腦海里那一百多個名字過一遍,誰能寫書評?而不是拿到一本書,一定要找到隨便哪個人寫書評。有些重要的書如果找不到合適的作者,我們就不得不放棄這個選題。更多的是平庸的書,我們的作者不屑於寫評論。所以我們肯定會漏掉很多書。 《倫敦書評》最初是我們創辦的,但是因為運營成本太高,很快就讓它獨立了。《倫敦書評》是傑出女性的成就(主編瑪麗·凱-維爾梅斯),書評經常提出精彩而令人振奮的問題。他們發展得很好,有高質量的作者隊伍,我們也分享很多作者,比如小說家科爾姆•托賓等等。我不相信獨家作者的說法,我不會對作者說「你只能為我們寫,不能為其他刊物寫」。[1]
《紐約書評》是美國東海岸自由左派知識分子的大本營,以率先反對越戰成為媒體楷模;1970年發表了諾姆·喬姆斯基的一些政治作品。21世紀初,雜誌又開始擔當批評美國總統小布希的角色。「對政府保持懷疑精神」是該刊堅持的立場。
除了政治社會方面的評論外,《紐約書評》認為作家應該抒寫當代事件,知名作家瓊•狄迪恩(Joan Didion)1983年去了南美的薩爾瓦多,描寫了恐怖的內戰氣氛。她還去了邁阿密,調查古巴流亡者,同樣寫到了在卡斯楚政權下的那種恐懼。文學想像能夠敏銳地呈現社會、政治、文化的深層現實,這其中的微妙性能夠超越學者的理性分析或是記者的客觀報導。《紐約書評》還派瑪麗•麥卡錫去了越戰中的西貢,發表了奈保爾寫中東、南美、印度、非洲的許多文字。小說家、詩人描寫當代事件是《紐約書評》從過去到現在的重要組成部分。
《紐約書評》有時候會挑選一些文章重印成帶有「NYRB」印記的小冊子。
註釋[編輯]
- ^ "eCirc for Consumer Magazines." 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s. Retrieved November 17, 2011.
外部連結[編輯]
紐約書評官方網站
Neyfakh, Leon. "Mr. Silvers, Will You Peek at My Books?" New York Observer, February 6, 2008
2011 NPR interview of Silvers about the Review
Danner, Mark. "Editing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A Conversation with Robert B. Silvers", April 28, 1999
- English
-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or NYREV or NYRB) is a semi-monthly magazine[2] with articles on literature, culture, economics, science and current affairs. Published in New York City, it is inspired by the idea that the discussion of important books is an indispensable literary activity. Esquire called it "the premier literary-intellectual magazine in the English language."[3] In 1970 writer Tom Wolfe described it as "the chief theoretical organ of Radical Chic".[4]
The Review publishes long-form reviews and essays, often by well-known writers, original poetry, and has letters and personals advertising sections that had attracted critical comment. In 1979 the magazine founded the London Review of Books, which soon became independent. In 1990 it founded an Italian edition, la Rivista dei Libri, published until 2010. Robert B. Silvers and Barbara Epstein edited the paper together from its founding in 1963, until her death in 2006. From then until his death in 2017, Silvers was the sole editor.[5] The Review has a book publishing division, established in 1999, called New York Review Books, which publishes classics, collections and children's books. Since 2010, the journal has hosted an online blog written by its contributors.
The Review celebrated its 50th anniversary in 2013, and a Martin Scorsese film called The 50 Year Argument documents the history and influence of the paper.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or NYREV or NYRB) is a semi-monthly magazine[2] with articles on literature, culture, economics, science and current affairs. Published in New York City, it is inspired by the idea that the discussion of important books is an indispensable literary activity. Esquire called it "the premier literary-intellectual magazine in the English language."[3] In 1970 writer Tom Wolfe described it as "the chief theoretical organ of Radical Chic".[4]
The Review publishes long-form reviews and essays, often by well-known writers, original poetry, and has letters and personals advertising sections that had attracted critical comment. In 1979 the magazine founded the London Review of Books, which soon became independent. In 1990 it founded an Italian edition, la Rivista dei Libri, published until 2010. Robert B. Silvers and Barbara Epstein edited the paper together from its founding in 1963, until her death in 2006. From then until his death in 2017, Silvers was the sole editor.[5] The Review has a book publishing division, established in 1999, called New York Review Books, which publishes classics, collections and children's books. Since 2010, the journal has hosted an online blog written by its contributors.
The Review celebrated its 50th anniversary in 2013, and a Martin Scorsese film called The 50 Year Argument documents the history and influence of the paper.
Contents
蘋中信:一份書評如何撐起一個時代的文化(張鐵志)
2017年04月01日
這可能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書評刊物:《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過去50年來,他們的內容揉合了思想、文學、藝術、政治、歷史、科學,成為美國知識與文化界最顯眼的一個支柱。而且從1963年創辦至今都是同樣的主編:共同主編之一先在2006年過世,另一位任職超過50年的主編羅伯席維斯(Robert Silvers)在兩周前過世了。他可以說是西方媒體史上一則傳奇,一個最偉大的刊物編輯。
《紐約書評》絕不平淡,而是要讓作家與學者們在這裡激烈討論,發表立場鮮明但是嚴謹論證的文章。在這裡,書評文章不是對於一本書的報導或是評價,而是本身就是一篇精彩的思想評論。
《紐約書評》絕不平淡,而是要讓作家與學者們在這裡激烈討論,發表立場鮮明但是嚴謹論證的文章。在這裡,書評文章不是對於一本書的報導或是評價,而是本身就是一篇精彩的思想評論。
50年主編工作虔誠
這份刊物誕生的歲月當然也不平凡,而是美國社會開始走向暴烈的60年代中期:「黑權運動」的崛起,反越戰運動的昂揚,那是一個思想燃燒的年代,因此不論是左翼學者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獨立媒體人I.F. Stone、學運領袖Tom Hayden、左翼歷史學者霍布斯邦(Eric Hobsbawn)都是刊物上的重要作者。
席維斯強調,他們編輯的宗旨是「尋找我們尊敬的作者並且幫他們找出適合討論的書。我崇敬好的作家,有美麗心靈和特殊思想的作家,並總是希望他們能做出特別的事情。」尤其「我們把書評視為一種可以用來處理任何議題的形式,因為任何問題都會有相關的書。書評是一種將批判性觀點用來和最迫切政治議題對話的方式。」
作為編輯,席維斯不僅擅長發掘好的作家,而且會給作家搭配一般難以想像的任務,例如在1984年,他請小說家奈波爾(Naipaul)去採訪共和黨大會。他本來一再拒絕,說這題目他不熟,但席維斯卻寄給他各種相關剪報,終於說服他用全新的角度去寫這個政治事件。
進入21世紀後,小布希的當選、九一一事件、伊拉克戰爭,讓《紐約書評》再度成為反對政治的基地,嚴厲批評小布希的政策侵蝕,更批評那些支持美國出兵伊拉克的自由派。
不過,雖然《紐約書評》始終具強烈批判性,且是英語世界最受尊敬的刊物,但也顯出某些疲態,例如作者群總是同一批人且文章觀點可預期性高。這或許因為50年來都是同一主編。但席維斯實在太特別,他的知識品味極為廣泛,且對於這份工作近乎是宗教式的虔誠。有個朋友說,他娶的是書桌。他一周工作7天,作者在聖誕節也會接到他的電話,可能只是為了改一個標點符號。2010年起,他們開創了網路部落格,提供更即時、更短篇幅的文章。對於數位時代的挑戰,席維斯不悲觀:「一個關於政治、文學、科學和藝術獨立而批判的聲音,在現在比50年前我們創辦這個雜誌更為需要。因為電子的溝通形式在每一個領域日益發展,但是他們對於文化的影響仍然是模糊的,因此需要新形式的批判性檢視。這會是《紐約書評》未來的核心關懷。」
席維斯強調,他們編輯的宗旨是「尋找我們尊敬的作者並且幫他們找出適合討論的書。我崇敬好的作家,有美麗心靈和特殊思想的作家,並總是希望他們能做出特別的事情。」尤其「我們把書評視為一種可以用來處理任何議題的形式,因為任何問題都會有相關的書。書評是一種將批判性觀點用來和最迫切政治議題對話的方式。」
作為編輯,席維斯不僅擅長發掘好的作家,而且會給作家搭配一般難以想像的任務,例如在1984年,他請小說家奈波爾(Naipaul)去採訪共和黨大會。他本來一再拒絕,說這題目他不熟,但席維斯卻寄給他各種相關剪報,終於說服他用全新的角度去寫這個政治事件。
進入21世紀後,小布希的當選、九一一事件、伊拉克戰爭,讓《紐約書評》再度成為反對政治的基地,嚴厲批評小布希的政策侵蝕,更批評那些支持美國出兵伊拉克的自由派。
不過,雖然《紐約書評》始終具強烈批判性,且是英語世界最受尊敬的刊物,但也顯出某些疲態,例如作者群總是同一批人且文章觀點可預期性高。這或許因為50年來都是同一主編。但席維斯實在太特別,他的知識品味極為廣泛,且對於這份工作近乎是宗教式的虔誠。有個朋友說,他娶的是書桌。他一周工作7天,作者在聖誕節也會接到他的電話,可能只是為了改一個標點符號。2010年起,他們開創了網路部落格,提供更即時、更短篇幅的文章。對於數位時代的挑戰,席維斯不悲觀:「一個關於政治、文學、科學和藝術獨立而批判的聲音,在現在比50年前我們創辦這個雜誌更為需要。因為電子的溝通形式在每一個領域日益發展,但是他們對於文化的影響仍然是模糊的,因此需要新形式的批判性檢視。這會是《紐約書評》未來的核心關懷。」
書評有張力啟發性
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曾在《紐約書評》50周年時為這份刊物拍攝一部紀錄片,當時有人質疑要如何拍攝一部關於書評的電影,因為那是一個如此安靜的世界。但席維斯不這麼看,「書評聽起來像是很安靜,但它其實可以很有張力和啟發性。它可以具有強大的力量——或者,我們是如此希望的。」只可惜,在這個川普攪翻世界的新時代,席維斯向整個世界告別了。希望《紐約書評》繼續不安靜,繼續製造刺激人們思考的巨大轟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