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Timothy Brook: Praying for Power/ 縱樂的困惑/ The Chinese Shate in Ming Society



----
關於本書(卜正民(Timothy Brook)《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方駿、王秀麗、羅天佑譯,台北:聯經出版,2004;北京:三聯,2004)的評 介,聯經版和三聯版都選用「耶魯大學歷史系史特林講座教授史景遷對本書的評價,可作為本書最好的介紹。」史景遷教授一向認為明末的文 人社會,乃是上一千年中,最適合「再活一輩子」的名家,不過,他的文采,兩家中文版的出版社所採用的譯文,都讓原文打折扣。先 不管可能的某些誤譯,可以指出,它一來是字眼都不管內文的翻譯所使用的字眼,也不管史景遷使用的修辭、文風和標點符號的應用。

【譬如說,原文為Here are a wealth of Ming people and their problems, along with the very stuff of their world: bricks and bridges; markets, monasteries, and mail; famines and fashion; printing, passion, and portents.機械地翻譯成「 本書是一個有關明人及其所遇問題和所處世界的基本情況的寶庫:磚塊、橋樑、集市、寺院、郵件、饑饉、時尚、印刷、激情和兇兆。」原文 所使用分號的重組,不只有意義上的分類,也有修辭學上的心機。)




Praying for Power Buddh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Late-Ming China Timothy Brook


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 Praying for Power︰Buddh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Late-Ming China





一杯新茗聽經時


明代的社会与国家(The Chinese Shate in Ming Society)

作者:(加拿大)卜 正民 (Timothy Brook) 译者:陈 时龙

内容简介

《明代的社会与国家》讲述了:明朝(1368-1644)是一个商业扩张、文化革新的时代,它因此也形成了延续至今天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本卓尔 不群的著作中,一位杰出的中国史研究学者重新省视了国家、社会之闻的关系。与之前学术界总是强调国家具有强大的支配力不同,作者认为,正是社会领域内对商 业关系、社会网络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所作的极端反应,才导出了明朝稳定而动态的国家体制。这本充满想象力的学术反思之作,相信能使那些对中国发展感兴趣的学 者及青年们有所获益。

作者简介

卜正民(Timotlly Brook)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有著作十余种,其中已译为中文出版的有《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 化》、《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汉学知识的系谱学》、《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
译 者简介:
陈时龙1977年出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思想文化史,著有 《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2一1626)》、《正说明朝十六帝》(合著)等。

媒体推荐

著名中国学家正民颠覆东方专制主义模式的明史论述;
一幅比小说还易产生现实联想的明代社会画卷。
  ——葛兆光
国家在明代 的发展是超前的,而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国家形成却是断断续续的、不平衡的;中国与欧洲绝对主义国家形成的特征,要求我们有一种相对的观 点,因为即使过程也会有所不同;中国国家超前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社会力量限制国家发展为绝对权威的顽强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却没能建立起能够迫使国家重 新协定其权威的社团结构。
  ——卜正民

编辑推荐

《明代的社会与国家》是由黄山书社出版的。

目录


图表目录
致谢
导言:南昌墓地案001
第一部分 空间
第一章 乡治的空间组织025
第二章 叶春及的方志图067

第二部分 田野
第三章 江南圩田及其税收093
第四章 北直隶的水稻种植119

第 三部分 书籍
第五章 明中期的藏书楼建设149
第六章 国家检查与书籍贸易176

第四部分 寺庙
第七章 在公共权威边缘:明代国家与佛教207
第八章 国家体制中的佛教:北直隶的寺院记载236
结论:明史研究中的“国家”270
参考 文献284
索引309


博客來簡體館>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

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加]卜正民. 頁124

一杯新茗聽經時
明代僧家、文人對茶推廣之貢獻,明史研究專刊,3期,頁1-74,台北,1980





內容簡介
在16和17世紀的中國,佛教信徒和儒學士人廣泛地活躍于地方寺院及其捐助活動中。隨著士紳數量的增長超過了帝國官僚機構需求的增長,許多人被阻擋在傳統 的儒家仕宦之途之外;但是顯而易見的慈善事業可以在國家掌控的領導之外昭示精英的公共地位。由于積極入佛寺住持的資金籌集工程,士紳的贊助行為深刻地影 響了佛教的公共機構(翻譯有問題)



本書首先討論了佛教與明代理學的關系,佛教勝地旅游業的增長,以及慈善捐助的機制和動機,繼之又分別考察了地理位置和經濟狀況迥異的三個縣。作者依據寺志中的充分史料,透闢地分析了當時佛教捐助的類型和社會後果。


top
中國佛教的社會史沒有像它作為宗教史那樣引起20世紀中國史學家的很大興趣。陳垣在民國年間對晚明佛教作了精湛研究,但他是個極大的例外。這種學術傾向與 西方和日本的學術對比格外鮮明。海外學者——尤其在20世紀後半葉——把中國佛教的研究作為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領域,不僅僅是為了佛教研究,還因為它有助于 拓寬對數百年來中國社會和文化的滄桑巨變的理解。為什麼兩種學術傳統對佛教研究如此異趣?這也許是引導中國讀者進入關于明代士紳精英贊輔佛教寺院之研究的 一條有益途徑。

我覺得,中國和西方學者對研究中國佛教的學術價值的態度差異,導源于中國人和西方人現代性經驗的不同。在歐洲,現代性的核心標識之一,是破除與中世紀宗教 有關的迷信思想。歐洲人花了很多時間通過廣泛的思想運動來協調中和這種對迷信的排斥︰16、17世紀經歷了著名的宗教改革運動,17、18世紀又開展反宗 教改革運動。西方人最終並未拋棄宗教,而是以新教的方式重新闡釋基督教,消除了宗教不可置疑的絕對立場。因此之故,從19世紀開始,宗教被自由地變成了學 術研究的對象。

中國人的現代性經驗沒有走同樣的路線。中國學者數世紀以來一直對宗教實踐的理性表示懷疑,但是他們的懷疑和爭論從來沒有被放在一個能破除宗教在社會中的權 威的更大的運動中。這樣的排斥僅僅發生在新文化運動中,那時年輕的思想家們都挑戰他們先輩的思想傳統,認為中國宗教是他們現代化目標的絆腳石。這種思想爆 發的突然性意味著中國現代派破除迷信達到了比歐洲更突然、更迫切的程度,就像一句英國諺語所說的“把孩子連同洗澡水一起拋棄”,許多人相信這樣做是有必要 的。如果不可能同迷信的過去休戰,那麼也就不可能寬容現在的佛教和道教。如果這些宗教不可能被寬容,那麼宗教本身就不值得認真的學者去關注。結果是,有知 識有文化的中國人對待佛教,無論是實踐還是研究,即使不是徹底的敵視,至少也是漠不關心。

歐洲學者在新文化運動的前半個世紀問不僅對中國宗教有同樣的敵視,並且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然而,外國人對宗教的立場不是漠不關心,因為其中多數人是基督 教傳教士。如果他們俯就中國人的宗教實踐和宗教觀念,那麼這是基于一個很實際的理由。他們不得不否定中國宗教的價值以確立他們自己宗教的價值︰他們決心用 基督教的上帝來取代佛陀。在20世紀前半葉,這種態度隨著西方的漢學能把自身與基督教傳教事業區分開來而發生了轉變。西方的學者對把中國人的差異轉換成為 西方人的認同不再感到興趣。相反,他們寧願保存和維持這種差異,寧願把中國看成一個不是與西方趨同,而是一個經歷了大不相同的歷史過程並在未來能適切地期 盼走自己道路的地方。中國宗教是吸引這些學者的研究領域之一,因為中國宗教的觀念和實踐似乎與歐洲的宗教觀念和實踐相當不同。與當今西方方興未艾的幾乎任 何其他亞洲研究領域相比,研究宗教方面的差異的吸引力更為強烈。

西方對中國宗教的興趣並非毫無政治意義。它依賴于對(西方以外的)其他世界的宗教/迷信實踐進行調查考察和分目歸類的權力。由此所做的調查和分類可能是為 了證明其他世界的低劣——這一定程度上也是西方現代性的投射。杰出的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表明了這種態度,他在20世紀初寫道︰中國人生活在一個“神奇的國度”;他觀察到當時的佛教只不過是阻礙中國現代化道路的“僧團的神秘實踐 ”。有關這種調查和分類的權力不完全是西方文化的特征。它導源于20世紀塑造學術知識形態的亞洲和歐洲在政治和經濟上的不平等。

……

目錄

top
譯者的話
中文版序言
序言
導論 寺院捐贈和士紳:閱讀
一、士紳研究史學
二、佛教與士蚓
三、士紳社會和公共領域
四、佛教寺院的變動著的社會環境
第一篇 佛教的文化
第一章 張岱的激情生涯
第二章 函蓋相合,冰炭不容:融通佛教
一、佛教與理學的關系
二、理學家的吸納
三、理學家的回慶
四、融通
第三章 一杯新苟听經時:士紳文化中的佛教、
一、評估佛教在士紳社會中的出現
二、佛教的修持和禮儀
三、居士會社的組織
四、旅游觀光與文化追求
五、士紳利用寺院空間
六、士紳變成僧侶
第二篇 寺院的掊贈
第四章 鼎湖山的捐贈者
第五章 士紳怎樣捐贈寺院
一、錢財的捐贈
二、土地的捐讓
三、士紳對寺院事務的監督
四、文學的贊輔
五、捐贈的歷時性趨勢
第六章 士紳為何捐贈寺院
一、從性別看捐贈
二、從宗親關系看捐贈
三、宗教性的吸引力
四、社會性的吸引力
五、文化性的吸引力
六、社會的網絡
七、宣揚士紳的身份
八、與商人的慈善捐贈的對比
第三篇 捐贈的地方個案研究
第七章 小懸里士紳的捐贈:山東諸城縣
一、諸城的環境和社會結構
二、諸城士紳
三、諸城的宗教機構
四、諸城的寺院捐贈
第八章 大縣是城士紳的捐贈:浙江鄞縣(寧波)
一、鄞縣的環境和社會結構
二、鄞縣的宗教機構
三、鄞縣的大寺院
四、鄞縣士紳
五、佛教和鄞縣士紳
六、鄞縣的寺院捐贈
第九章 捐贈與知縣:湖北當陽縣
一、佛教捐贈與國家
二、當陽的環境和社會結構
三、當陽的宗教機構
四、佛教和當陽士紳
五、玉泉寺的捐贈
六、士紳捐贈與知縣
結論 國家和社會的分離
一、晚明隱世的理想
二、佛教和晚明士紳
三、晚明與晚宋
四、晚明與晚清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