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故事︰苦難、治愈與人的境況 The Illness Naratives:Suffering,Healing & The Human Condition
- 作者:[美] 阿瑟‧克萊曼
- 譯者:方 筱麗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 社
- 出版日期:2010年04月01日
鼻 塞、腹痛、關節疼痛,這些對身體異常和不適反應的切身感受,是我們無法回避的生命體驗。
疾痛的主要問題,在于它給日常生活造成了大量的困難。腰酸背痛使我們分神,影響工作效率;頭痛會讓我們無法集中注意力,成績下降;而有些疾病引發的性無 能,甚至會導致婚姻破裂。
對一位單身母親而言,高血壓不僅意味著要少吃鹽,還跟女兒的失學和早孕有關;而作為一位弱勢群體的成員,社會的歧視、不公以及孤立,或許才是其身體持續疼 痛的根源。長期緊張的父子關系,會導致病患的雙腿突然麻痹癱瘓;而換一個壓力不那麼大的工作環境,也會使一度惡化的哮喘慢慢痊愈。
然而,在大多數醫生眼中,疾病才是問題所在。現代醫療系統,將我們鮮活的疾痛經驗,解釋為一種生物結構或是生理功能的變異,僅僅與身體有關。
對此,哈佛精神病醫師與人類學家克萊曼博士,從其20年來的臨床治療和數百個真實病案中發現,疾痛不僅屬于身體,而且連接著自我與社會。講述這些疾痛故 事,不但對于病患、家屬和醫護人員有著極大的使用價值,而且,對于認識醫患關系和人性化的醫療體系改革,意義深遠。
阿瑟‧克萊曼(Arthur Kleinman,又名凱博文),1967年獲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曾先後擔任哈佛醫學院社會醫學部主任和哈佛大學人類學系主任,現任哈佛研究生 院及醫學院終身教授。 作為國際醫學人類學界和精神衛生研究領域的代表人物,他于1980年獲得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醫學人類學勛章。1983年起,任美國科學院醫藥學部終身委員、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社會科學委員會顧問、世界衛生組織(WHO)顧問和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資深顧問,並曾獲美國人類學學會的最高獎項 ——博厄斯獎。
詳細資料
top- 叢書系列:復 旦-哈佛當代人類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324頁 / 15cmX21cm / 普級 / 單 色 / 初版
- 出版地:大陸
目錄
top 前言
致謝
第一章 癥狀和異常的意義
第二章 疾痛的個人意義和社會意義
第三章 疼痛的脆弱和脆弱的痛苦
第四章 生活的痛苦
第五章 慢性疼痛︰欲望之挫折
第六章 神經衰弱癥︰美國人和中國人的虛弱和疲憊
第七章 慢性病人治療中互相沖突的解釋模式
第八章 不氣餒和勝利︰對付慢性疾痛
第九章 從疾痛到死亡
第十章 疾痛的烙印和羞恥
第十一章 慢性疾痛的社會環境
第十二章 制造疾病︰人為的疾痛
第十三章 疑病癥︰具有諷刺意味的疾病
第十四章 醫治者︰行醫的種種經驗
第十五章 一種治療慢性疾病的方法論
第十六章 意義中心模式對醫學教育和實踐的挑戰
參考資料
致謝
第一章 癥狀和異常的意義
第二章 疾痛的個人意義和社會意義
第三章 疼痛的脆弱和脆弱的痛苦
第四章 生活的痛苦
第五章 慢性疼痛︰欲望之挫折
第六章 神經衰弱癥︰美國人和中國人的虛弱和疲憊
第七章 慢性病人治療中互相沖突的解釋模式
第八章 不氣餒和勝利︰對付慢性疾痛
第九章 從疾痛到死亡
第十章 疾痛的烙印和羞恥
第十一章 慢性疾痛的社會環境
第十二章 制造疾病︰人為的疾痛
第十三章 疑病癥︰具有諷刺意味的疾病
第十四章 醫治者︰行醫的種種經驗
第十五章 一種治療慢性疾病的方法論
第十六章 意義中心模式對醫學教育和實踐的挑戰
參考資料
序
top 過去的幾十年,社會和文化人類學在全球範圍內經歷了深刻的變革。出版這套叢書的目的,是讓中國讀者能領略到在人類學理論、研究方法、實證發現和應用實踐方 面的最新成果,正是這些激動人心的成果,充分體現了這場具有深刻而持續影響力的變革。
哈佛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們的近期研究,是對當代人類學動向的極好闡釋。這套叢書,第一次使得中國的教授、學生和有興趣的普通讀者,能接觸到這些研究作品。目 前,國際人類學界最值得注意的變化之一,就是其關注對象正轉向當代的主要社會和地區,如中國、日本、歐洲各國和美國等等。而另一重要趨勢,是作為社會和文 化人類學分支的醫學人類學,正逐漸佔據日益顯著的中心地位。這一動向顯示,人類學家正在轉而研究影響當代各共同體的重點社會問題,並開始表達出努力轉化人 類學研究成果,使之能為政策辯議、項目實施和一般傳媒所用的意願。叢書中的部分作品也使我們看到,醫學人類學已經成為一方聯結社會和人文科學,另一方聯結 健康和政策科學間的“橋梁”。用跨越不同社會空間的“橋梁”來比喻復旦大學和哈佛大學問的關系,尤其是新近創立的復旦一哈佛醫學人類學合作研究中心,是最 為恰當不過的了。
我們相信,包括華琛(James L Watson)、華如壁(Rubie Watson)赫茨菲爾德(Michael Herzfeld)、貝斯特(Theodore Bestor)及本人在內的哈佛人學家,在比較文化和社會研究方面所做的田野實踐和理論探索,將為中國人類學學科的國際化和專業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用中國人習慣的說法,這套叢書將有助于全面矯正人類學在中國知識分子和技術專家眼中的形象和面貌。它不僅是對哈佛人類學研究的一次展示,更重要的,是向讀 者推薦一些在人類學界內外已產生重大影響的新思想和新看法,如文化親熟說、地方性的道德世界、社會的疾痛體驗、生命文化過程等等。這套書,還展示了都市人 類學、中國鄉村研究以及行政機構的田野考察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它將展示人類學方法在精神醫學領域,包括像政治性創傷、醫學倫理及醫學人文等方面的最新應 用和研究。我們希望通過齊心協力,能在中國創造出全新的人類學領域,同時,鼓舞中國的同仁們為世界範圍內的人類學探索和發現,奉獻出激動人心的成果。
哈佛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們的近期研究,是對當代人類學動向的極好闡釋。這套叢書,第一次使得中國的教授、學生和有興趣的普通讀者,能接觸到這些研究作品。目 前,國際人類學界最值得注意的變化之一,就是其關注對象正轉向當代的主要社會和地區,如中國、日本、歐洲各國和美國等等。而另一重要趨勢,是作為社會和文 化人類學分支的醫學人類學,正逐漸佔據日益顯著的中心地位。這一動向顯示,人類學家正在轉而研究影響當代各共同體的重點社會問題,並開始表達出努力轉化人 類學研究成果,使之能為政策辯議、項目實施和一般傳媒所用的意願。叢書中的部分作品也使我們看到,醫學人類學已經成為一方聯結社會和人文科學,另一方聯結 健康和政策科學間的“橋梁”。用跨越不同社會空間的“橋梁”來比喻復旦大學和哈佛大學問的關系,尤其是新近創立的復旦一哈佛醫學人類學合作研究中心,是最 為恰當不過的了。
我們相信,包括華琛(James L Watson)、華如壁(Rubie Watson)赫茨菲爾德(Michael Herzfeld)、貝斯特(Theodore Bestor)及本人在內的哈佛人學家,在比較文化和社會研究方面所做的田野實踐和理論探索,將為中國人類學學科的國際化和專業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用中國人習慣的說法,這套叢書將有助于全面矯正人類學在中國知識分子和技術專家眼中的形象和面貌。它不僅是對哈佛人類學研究的一次展示,更重要的,是向讀 者推薦一些在人類學界內外已產生重大影響的新思想和新看法,如文化親熟說、地方性的道德世界、社會的疾痛體驗、生命文化過程等等。這套書,還展示了都市人 類學、中國鄉村研究以及行政機構的田野考察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它將展示人類學方法在精神醫學領域,包括像政治性創傷、醫學倫理及醫學人文等方面的最新應 用和研究。我們希望通過齊心協力,能在中國創造出全新的人類學領域,同時,鼓舞中國的同仁們為世界範圍內的人類學探索和發現,奉獻出激動人心的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